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馬芳子

    亞瑟阿倫36問的解析

    1 年前

    亞瑟阿倫的36問,網上很容易找到其內容,但是卻沒有看到過任何一篇“解析”。想來,是人們“神話”了這36問,無人試圖去“看穿”這位心理學家的“出題”心理。

    時間回到1997,他的實驗的目的,是尋找一種讓陌生人變得親密的方法。45分鐘,36個問題,然後看效果。目的並不是確認或者尋找“讓人愛上”的“標準問題”、“標準互動”。做個假設,假定人類間真的存在這樣的“標準問卷”,那麼從千千萬萬的問題中,確定這36個,請問要做多少組實驗?這壓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算給他用上兩百年的時間。而且,壓根也不會存在,畢竟不同地方的人所受文化不同。所以,不必神話它們。

    但是對於普通的小白來說,的確這36問的問題內容,是相當“別有用心”的。即使對於一個經驗豐富的心理從業者來說,也是很難掌握的,因為它涉及的覆蓋面實在是太廣,同時且需要從大量臨床上總結得來的非常靈活的提問技巧。下面就開始我們的“暴力拆解”。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個希望的誰,並不實指人,而是那個誰的特徵或符號,也相當於個體認為的關係網中的重要“結點”,它代表了動力、匱乏、遺憾、失敗、加強等。共進晚餐,不是指真的吃飯的事件,而是一個帶有“儀式性”、“符號性”、"投射性”的意象,代表的是重要的需要參與和投入的連線。那麼整句話的翻譯是:你想對什麼進行連線?

    拉近親密原因:當我們探討“連線”的時候,參與的雙方就在連線,圍繞著某個“連線”的“連線”,就好比兩個相對不熟悉的人,更容易引起探討共同熟悉的第三個人作為話題從而拉近距離那樣。

    問題二:你會想出名嗎?以什麼樣方式出名呢?

    人們有一個現實的角色、身份,同時也有一個理想的角色和身份。這兩者之間的落差,以及對現在或者未來潛在自我角色和社會身份的評價和預期,關係到個體諸多自我概念,比如自尊、自我效能、印象管理的動機等。自尊是其它諸多心理或者行為現象的“中介”,也可以說是“核心”。從這個核心出發,結合效能、動機等,可以反觀性格、認知風格、價值觀等,就可以“勾勒”一個人的“心理圖式”。可以這麼說,這個問題直指圖式的核心——驅力。

    “存在”是人能成人的基礎,“想出名”暗指的就是“存在”,即“老掉牙的哲學問題”:來自哪裡,要去哪裡?而“去哪裡”背後的驅力所指向的目的,在於“被發現存在”(即證明存在),相當於一種“被滿足”、“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那麼整句話的翻譯是:你如何評價你的自尊,你對當下的狀況滿意嗎?你內在迫切的需求是什麼?而“以什麼樣的方式出名”,則是“你如何實現和滿足你的需求”。

    拉近親密原因:當我們誘導對方站在自己預期的理想化的身份、角色進行溝通對話的時候,其實早就“迎合討好”、“誇讚”了對方,已完成了印象管理和自尊按摩。

    問題三:在打一通電話之前,你會先排演要在電話中說什麼嗎?為什麼?

    打給誰?打給你的朋友、同事、父母等,即你的人際社交,你的“社會歸屬”。人們會在什麼情況下,打電話需要提前準備?我們是否會被“接受”、“排斥”的考量情況下,即一個“社交威脅”情境下。自然,我們帶著“不確定”的負面體驗。那麼這句話,較為簡單直白的翻譯是:你的社交和歸屬需要得到滿足了嗎?是否存在威脅?

    歸屬的滿足,就像一蹺蹺板,一頭是外在,與他人的,另一頭就是內在的,與自我的。如果威脅發生,重新平衡“歸屬的滿足”,拷問的就是你的內在——自我肯定。(原因:當個體自身歸屬感受損時,個體可以透過自我肯定的方式維持自我整體性,平衡歸屬需求。)

    那麼,這句話,也同時在問:你足夠自我肯定嗎?

    拉近親密原因:問題既定了“威脅情境”,“排演”是“心理資源”的隱喻,回答“不會”,則是誘導了對方說出“我能應付”、“我有足夠的資源”,也完成了次“印象管理”;回答“會”,那麼就成了“我會調動我的心理資源來應對當下的威脅”,問者對被問者,提供了一種心理支援,和積極自我暗示。所以,不論回答“會或不會”,都完成了一次“自我肯定”。

    問題四:對你來說,“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樣的?/你心中最完美的一天是做哪些事呢?

    無論何種翻譯,都有“完美”一詞,看似問句,實則卻是一個“指令”,其意思是:請提取一下你的美好記憶,或者請創造你的美好。無論你是提取還是創造美好,都代表你(需要)調動正性的體驗感受和情緒。在問者和被問者的相互關係中,本就“暗藏”著一個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那麼這個指令,也帶有“為我服務”的暗示性,即:請在我面前表現你的美好。如果我們知道印象管理的心理動力:當知道自己在他人面前是一個好形象時,我們有維持這種好形象的衝動。那麼,這個提問,進一步說,即:請為我扮演一個好形象、好角色。

    拉近親密原因:提取或創造美好記憶所攜帶的正性感受,是“催眠”的結果,這種結果個體是無法察覺其在自我披露的當下,已是默認了當前關係(氛圍)的安全和輕鬆。

    問題五:你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上一次唱給別人聽又是何時?/上一次一個人唱歌是什麼時候?和別人一起是什麼時候?

    “唱歌”這個意象,用敘事心理學來解讀,其本意是一種“反應方式”。何種反應?藉由生活經驗並不難理解,當我們感到不愉悅時,比如寂寞、失戀悲傷,唱歌作為一種“自我調節”、“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又或者當我們在洗澡,感到輕鬆自在,哼起小調來。所以這個“唱歌”,實指“自恰”,為了趨於愉悅或愉悅時的一種反應方式。

    “對自己”與“和他人”,指處境,整句話的翻譯就是:你獨處時或社交時,能自恰嗎?

    但問題用的是“何時”,即讓你在“潛在語意”下“束縛”為承認“會”,你只要回答了什麼時候和自己或別人唱歌,就自我暗示了“會自恰”。既然你能獨處和社交時自恰,自然在我(提問者)面前也能。所以,這句問話,也帶有催眠:在我面前,你可以自恰,你感到很自在,你感到很放鬆。即使你現在感到一些些侷促和緊張,很快也會自在的。

    拉近親密原因:在問題四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對方預設當前關係(氛圍)的自在,同時灌注了一種“(即將)愉悅”的心理暗示。

    問題六:如果你能夠活到90歲,並能在你生命的最後60年保留一個30歲的人所擁有的精神(心智、大腦)或身體(體態),你會選擇哪個?

    精神和身體,“暗喻”的物件,很容易理解:理性和感性、主觀和客觀。藉由“缺啥想要啥”的動力心理學來理解:選精神,就是說“腦子”不夠好,選身體,就是“身子虛”。直白點翻譯: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客觀理性還是主觀感性的?

    用你的生活經驗想想,當你對著某人說出,“告訴你,其實我是這麼樣一個人”(非排斥拒絕)時,你正處在何種狀態?你會立馬開始證明“你為什麼是這樣的人”。無意間,你就啟動了自己這張嘴,滔滔不絕的開始分享你的故事用以佐證。那麼,這個問題本質來說,是個誘導:請(準備)(開始)多說點!

    拉近親密原因:我們很難對陌生人做出“我是什麼樣的人的自我佐證”,相反是熟人,可信任的人,或者出於某種目的需要在某人面前證明。只要你回答這個問題,一分為二的說,其一你就默認了這個關係,是熟悉的,可信的。其二,別忘了這個實驗是兩個陌生人,你當下只存在一種可能性的需要:社交需要。急於證明背後的動力,其實被“束縛”成了“我想和你交朋友”。所以,這“逼迫”回答者調整了此關係下的態度。從而可以引起連鎖反應,比如口吻語氣、肢體等的調整,同時也是一種強化反應,更感受到安全、放鬆、即將愉悅等。

    問題七:你有曾經預感過自己會怎麼死亡嗎?/你內心能預感自己何時會離世嗎?/你是否曾經預感到自己會以怎樣的方式死去?

    問題七的原文翻譯,很“鬧心”,其實翻譯成了三個不同的問題,“有無預感”、“何時死”、“怎樣死”。這側重點不同,其“用意”可以完全不同,為了減少麻煩,我們就只關注相同成分“預感死亡”。

    夢到“自己死亡”,解夢為大吉,“夢是反的”的道理很簡單,比起死亡,夢一場醒了沒死,多麼“幸福”的一件事。藉由精神分析來解釋:死亡,意味著負面情緒的宣洩,對煩心事的告別,即開啟一段新的旅程。同樣,預感自己死而現實並不死,暗示的是“你開啟一段新旅程”,所謂“向死而生”。

    若干年前,計程車上嘮嗑,說我幹心理工作的。司機說,你們就是帶人看死人的。我知道玩笑,但不無道理,其實幾乎人人都知道點“死亡心理學”,“假如給你三天光明”,你怎會不打起點精神,活力滿滿嗎?

    這個問題任然也是催眠,無論你怎麼對我回答,現實都將不死。因此這句話的翻譯是:“打起精神,和我開始新的旅程。”(旅程是什麼什麼?很容易理解,提問者和被問者的關係。)

    拉近親密原因:問題六的用意指向的是“信任”,在這個問題上,再次加強。因為你不可能和一個信不過的人,開始一段新旅程。你的回答,都是對當前“對彼此信任”的預設。

    問題八:說出3個你和對方在外表上的共同特徵。/舉出3個你與你對面這位的共同點。

    透過下段的用意,我們可以知道,有些人的翻譯是“錯誤”的,這裡指的是實驗中對坐的人,而不是指被問者的伴侶,“ 說出三件你和你的伴侶看上去相同的特徵。”是個錯誤版本。

    “相似效應”、“臨近效應”這類關於吸引的概念,對於一個心理專家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這個問題的用意其實很直接,“請王八看綠豆”吧。你只要開始尋找相同點,無論是外表上的,還是其它,都是自我催眠“他對我有吸引力”,哪怕你找的是負面內容作為相似點。

    拉近親密原因:相似相吸。

    問題九:你人生中你最感激什麼?/ 生命中什麼事情讓你感激不盡?

    第九問可以說是36問中的“神來之筆”,這份實驗問卷中最展現這為心理專家智慧的地方。換做我來設計的話,也會用這個問題,但會放在第二問或者第三問的位置上,用以作為“安全、自在、信任”等的“催化劑”,但放到這些鋪墊完後,第九問的位置上,作為統領性的再次強調,同時,前面若有不足,也做了再次“修正”,讓兩者加深關係的“強迫性”效果就會更好。

    問題很直接,目的就是讓被問者啟動感恩心理。感恩作為其它“指標(間)”的中介,反過來強化這些指標。藉由拓展建構理論解釋下,感恩作為個體積極情緒特質對於認知具有啟動和拓展的效應,能夠建構個體的資源,包括身體、智力、人際、心理資源等。下面我將大篇幅地帶大家領略這種“統領性”。

    如果前面雙方還是感到些許緊張,感恩心理會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如果這種緊張無法消散,被問者已認為當下的溝通交流是一壓力情境,那麼啟動感恩心理,反而使其採取更積極的應對,並且更多地開始尋求對方的支援。(簡單說,不管你緊張不緊張,這裡放入感恩,就是逼著你對對方投入。)

    自尊瞬時狀態下的提升會有助於開啟話匣子,感恩心理再次強化自尊提升。回答感激什麼,就得表達,不能藏在心理,這就是“外顯感恩”,刺激了回答者的自我價值感。

    暗藏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也是支援與被支援的關係。感恩心理也強化了這份相互支援感。

    實驗中“完成36問的任務”是雙方的目標,感恩,加之鋪墊過的“良好情緒”,目標啟動後的“合作感”被加強。(合作感也加強了“志同道合”相似性上的感受)同時,加以支援感被強化後,“利他心理”也被啟動和強化。如果這時候感覺到前面表達太少,未放開,反而可能產生些許虧欠心理,促使表達較少的個人做出補償行為,在後面更多地表達。

    雙方交流的內容,不免可能會引起三觀上的衝突,影響到雙方的接納和信任。在問題一來一去的過程中,在良好的催眠暗示鋪墊下,三觀衝突所帶來的迴避,實則發生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這裡放入感恩,調動認知靈活性,加強接受對方(內容),明確彼此信任。

    問題是“發散的”,跳來跳去,一個問題到下個問題,出題人是有用意的,但對於被問者卻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這種“突兀感”也得消除掉,感恩心理會有增強“同一性”的效果,關於自我,就是自我同一性,對於問卷,就是實驗中相互提問回答的流暢性、完整性。

    對於當前的溝通交流主觀上滿意嗎?這個內隱的評價也關乎雙方是否拉近距離。感恩心理的啟動,目的也在於暗示自己“滿意”。

    前面幾問的回答,被問者可以做出“不妥當”、“不道德”等的回答。比如,完美的一天裡“姦淫擄掠,殺人放火”。這裡啟動感恩心理,可以抑制雙方做出反思性的對已表達內容的評價,確保後面的提問,被問者可以保證一定的“暢所欲言”。

    總結,第九問的精妙之處,不難看出其“承上啟下”的用意。

    拉近親密原因:感恩心理的積極作用。

    問題十:如果你能改變你是怎麼被撫育成人的,你會想改變什麼?/如果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成長軌跡,你希望改成什麼樣子?

    問題十一:用4分鐘儘可能詳細地告訴對方你的生活故事。

    問題十二:如果明天醒來你可以獲得一個品質或一種能力,你希望是什麼?

    問題十和十二,典型的“奇蹟問題”,且這三個問題都具有“療愈性”。第一組的12個問題的用意是關係建設,前面九問實則是“從零開始”的“正向建設”,信任、自我肯定、安全、支援等,而後三問是負責“零以下”的部分。對於有“創傷”的人來說,注入再多的“正向建設”,都像倒進漏斗一樣,最後毫無所剩,很難開始一段關係。要促成個體“準備好進入關係”,僅有積極建設並不足夠,還需要“查漏補缺”。這有別於前九問的這三問,其背後的“反向思維”,是阿倫臨床經驗豐富的展現。

    既然是“補個體之缺”,那對於不需要療愈的人來說,這三問是不是“多餘”呢?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多餘的,因為可以替換成拉近關係效用直接的或程度更強的問題。諸如,公平感、承諾、浪漫體驗等的暗示催眠。但是仍然有一定“效用”。

    問題十:“改變成長”的問詢背後,目的是刺激“主動性”。雖然“成長自主性”、“成長型思維”的研究晚於此實驗的97年,但早於此時候,諸如家庭治療技術中,就已經有這類工具,問詢早期記憶。早期記憶的變化,可促使個體從缺乏安全到自我肯定,從迴避走向積極。這樣的提問方式,就是誘導對方做出“強行的改變”,從而讓人感受到“自我進步”,促使更多的表達。

    問題十一:就是對前一問的加深,用“強制性”的“時長”來“驗證”個體的“主動性”是否良好,也是對前期各類鋪墊的再次“驗證”,上了第三次保險。同時,前一問的時間指向是過去,回答者對過往的回憶,其本質上來說是“阻礙關係”進展的。從時間心理學中可知,過去導向的個體,往往比較保守。所以,這裡需要做一個“轉向”,問題十一是問題十的“風險對沖”。

    問題十二:十和十二,其實是一個問題,只是時間指向不同,前者指過去,後者指未來。基本效用功能幾乎一致的,區別在於:前者暗問的是,你當下的生活接受與否,誘導做出更多主觀性的表達(四分鐘時長,你自己講講試試就知道了,你會不自覺地表達各種態度。需求。價值觀等主觀性評價性的內容)而後者暗指理想的生活。

    三問的時間上從過去到未來,做了一個簡單的“療愈”,同時奇蹟問題在這樣一個互相問答的過程中,體現了一種“邀請性”,三個問題的提問回答關係中,實則也已植入了一種暗示“我邀請你來了解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邀請你和我一起解決問題,我邀請你看到我的進步”。

    問題十三:如果有顆水晶球能告訴你關於你自己、你的生活、你的未來,(或是其他任何事情的真相)你想知道些什麼?

    問題十四:你有已經夢想了很久,想做的事情嗎?你為什麼還沒去做?

    問題十五: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問題十三:是前三問的承接,本質來說,還是帶有“療愈目的”的。同時呼應前面“開啟新旅程”,開始展開。問題十三,在焦點解決中叫“預示性問題”或者叫“最初跡象”技術。諮詢師透過問詢這類問題,讓來訪者自己披露“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想知道”、“首先做什麼”來以小的推動力開始帶動大的轉變。

    問題十四:從“想”到“做”,這類問句叫做“轉變技術”。仍舊是對個體增加改變的“動力性”。但是,這位心理學專家估計心理統計學搞得時間久了,下意識地認為“為什麼不”的“質問”也是刺激的方法,其實這是“錯誤的”。轉變技術的本質目的,並不是簡單地增加動力,更核心的是“繞開原因”,解決問題有時候並不需要知曉原因,不必廢腦力心力,不如留在行動、參與和改變上。所以是不會用“為什麼(不)”這樣的問句的,那是“畫蛇添足”。

    問題十五:這看似小學作文題,但結合問題十三十四,卻組成了“EARS詢問”,十三是引發,十四是擴充套件,十五是強化。“知道(想)什麼”、“做了什麼”,接著馬上問你“成就”,在你的心理活動過程中,直接誘導了“你做了就成功了”的“心理暗示”。十三十四和十五,雖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但是透過這種“順序性”,卻完成了有機組合,讓你無意中“肯定改變是值得”的。這也就間接暗示了“接受這段關係的新旅程是值得的”。

    問題十六:一段友情中你最珍視的是什麼?

    問題十七:你最珍貴的一段回憶是什麼?

    問題十八:你最糟糕的一段回憶是什麼?

    切莫以為多看看各類問卷,“你喜歡(害怕)什麼”、“難忘的、珍貴的體驗”之類的小學問題,就也很容易設計這類問卷,那真的就小看心理學家的本事了。

    這三問用意並不簡單,它首先是“EARS”詢問部分的最後部分,“重複”。在焦點療法中,一般用“還有什麼”來做重複,但放置關係中,詢問“體驗”來重複。三個重複性問題,繼續加深動力性。

    問題十七和十八,來到了問卷的“正當中”,別忘了“吊橋效應”是誰的“傑作”,不就是這位亞瑟阿倫嗎?十七問正性體驗,十八問負性體驗,實驗問卷“橋正中”,來了個“小盪漾”、“小波動”。

    這六個問題,從展開旅程開始,先刺激動力性,接著來個“吊橋”“冷熱水”的解析運用在這種情感的波動性中,增加情感連線。人們喚醒的錯誤歸因,“是對方帶給我這種盪漾的體驗”,這也間接地完成了一次“生理和情緒上相互吸引”的“催眠”。

    我們已經來到了問卷的後半部分,前半部分總體來說,是一個“亂點鴛鴦譜”的“基礎建設部分”,而接著的將是引導雙方探討和建設關係的實質性內容了。男女之間本質上是相同的,但也是有差異的,如果想增加相互吸引的效果,其實可以在後半部分的問卷試題中,出AB卷,男女回答的設計題完全不同。當然這個97年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一種陌生人變親密的方法,而不是“非得”讓他們看對了眼。如問題再做分叉,實驗和統計的難度就劇增了。所以,對這為專家的“疏忽”還是可以表示理解。和上半部分相比較,雖然都是揭示問題的用意,但前文更偏向技術,而這裡更多的希望讀者對關係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有一個深入瞭解。

    問題十九:假如你知道自己在一年內就會突然死去,你會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

    問題二十:友誼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問題二十一:愛與情感在你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問題二十二:和你的伴侶輪流說出心目中對方的一個好品質,每人說五條。

    問題二十三:你的家人之間關係是否親密而溫暖,你覺得自己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快樂嗎?

    問題二十四:你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關係的形成並不是簡單的兩句肉身的相聯,或者說,我們見過很多“影響關係形成”的因素,它有我們諸多看不見的“指標”、“表徵”、“符號”等等。眾多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生物學家等,為此在付出努力和給到不同的見解。這六個問題,實則是比較普遍的“因素”:

    十九:生活方式

    二十:友誼

    二十一:情感需求

    二十二:對伴侶品格上的擇偶標準

    二十三:童年經歷

    二十四:和母親的關係

    關係追求“求同存異”,“同”的部分,最主要的三點:生活方式、性格(品格)、價值觀。不僅僅是“相同”,還需考量“愛的功能”(是否存有缺陷),相似的自戀狂在一起,是談不上關係的穩定的。雖帶有些機能主義的味道,但考量“功能”的核心,在於:人際溫暖。借用人際友情、原生家庭、童年經歷這樣的概念,就可以對個體進行一系列的察覺。此六問就是這為專家“關係構成”的簡單模型。實則,當我們挑選伴侶的時候,這六點也是考量“合適與否”的重要參考。

    問題二十五:每人用“我們”造三個句子,並含有實際情況,比如“我們倆在屋子裡,感覺……”

    在一些溝通學的書籍上,會提倡用“我們”取代“我”的方法,目的在於“創造目標一致的感覺”,從而拉近距離。而此方法的本質,實則是大腦裡兩人的“同一畫面”。用主觀世界“畫面在一起”,來拉進客觀世界的距離。有個段子這麼說,流氓會說,“我想和你睡覺”,而詩人會說“我們明天一起起床”。本質是“畫面感”,而“我們”是最為容易的一種方法。

    問題二十六:補完這個句子:“我希望和某人在一起,分享……” 

    和前文一樣,出題者壓根不關心你說了什麼(除了19到24問),而是你回答了,你就被“誘導”了。這題一樣,壓根不在乎“和誰”或“分享”什麼,而是你“分享”了本身。剛“植入”“我們”,接著就是“分享”,這不就是“我們彼此分享”。二十五,是“強硬拉近”,也在為這問的“功用”鋪墊,要的效果就是:瞧,我們能彼此分享。

    問題二十七:如果你想和對方成為親近的朋友,請告訴對方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是他或她需要知道的。

    二十六問,泛泛的分享是為了“分享感”的建設,而二十七問要“核心分享”,這關於特殊偏好、底線原則、創傷經歷、邊界規則、核心需求等。這問也是“重內容”,是第24問後的延續,而不是為“拉郎配”的技術性需要。但這問為了避免回答者顧慮關係已經不錯的情況下而有所保留的情況,做了前兩問的鋪墊。

    問題二十八:告訴對方你喜歡他或她身上的什麼東西,要非常誠實,說些你不會對萍水之交說的東西。

    問題二十九:和對方分享生命中那些尷尬的時刻。

    問題三十:你上次在別人面前哭是什麼時候?自己哭呢?

    這三問是二十七問的延續,除三十問,兼具“技術需要”外,都是重在“內容”上。

    二十八問,“強制要求你打破自我保護、封閉或者原則下”繼續分享。實則考量的還是性格。

    二十九問,考量的是個體的覺察能力、人際“潤滑”和心理防禦。

    三十問,考量的是“自尊水平”、“理想自我”。而同時“表現脆弱”,也是一種技巧。

    最後六問作為尾聲,開始“清理戰場”,不夠的那就加以補充和加強,同時也對前面三十問做一個呼應,查漏補缺,提醒修正。

    問題三十一:告訴對方,你已經喜歡上了他或她身上的什麼品質。

    “催眠暗示”的“導語”已經鋪墊足夠了,如果前面的“吸引實驗”還不足夠成功,設計者這裡就不再顧慮(無需顧及)參與者的心理感受,可以終極一擊,直接指令“你已經喜歡上他了”。這是“拉郎配”技術性過程的“核心一環”,它之所以不是最後一問,和催眠的道理一樣,還需要一個“簡短”的退出,以免有“不適感”、“違和感”、“突兀感”。

    問題三十二:你覺得什麼東西是嚴肅到不能開玩笑的,假如有的話。

    前文有一些不在於技巧本身的設計,而是重在內容的:19到24,“關係組成6因素”,在此基礎上27到30的“四個拓寬”。

    這為心理學家的用意,並不是簡單的“六因素”並列的討論,透過26問作為第一問的“基準線”作用,接著緊跟著的“四拓寬”,其實做了一個“二階模型”,同時用五個問題,讓聽者接收到對方“六因素”“重要性”的“排列順序”或者說“權重”。而三十二問不僅僅是再次促使他人“查漏補缺”,或者“確立排序”,更重要的是提醒“後知後覺”的聽者,“記住!對方最為核心的被吸引的關鍵核心因素”。

    問題三十三:如果你今晚就將死去,而且沒有機會同任何人聯絡,你會因為之前沒有對別人說什麼話而感到遺憾,你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對他們說這些話呢?

    問題三十四:假設你擁有的全部東西都在你的房子裡,現在房子著了火,救出家人和寵物之後,你還有機會安全地衝進去最後一次,取出最後一件東西,你會拿什麼,為什麼?

    問題三十五:你的家人中,誰去世了會令你最難過,為什麼?

    這三問,我們很容易發現和前面的諸多問題有“相似之處”,“死亡”、“未做(未完成)”、“珍貴”、“家人”等,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呼應”,是一種“慢慢退出催眠”的表現(123,進入一大門,321回到現實)。更重要的是“修正”。

    人與人的吸引,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要做“針對性的策略”的。前面讓雙方“暢所欲言”,是為了讓雙方“捕捉有價值的資訊”,但自我表現實則是對於吸引對方不具備足夠的針對性的(除非問卷一開始,對方就很特別,比如很漂亮,又或者回答中,被“丘位元射中”了,問卷回答者啟動了“針對性”吸引他人的意圖)。已經掌握他人擇偶等相關資訊,且有一定的“好感體驗”,人實則會自動為關係進一步發展調整策略的。這三問就是“再給一次”自我表現的機會。

    也就是說,設計者為兩者吸引,刻意重新讓他們做一個“表演”,類似問題,卻用意完全不同。這種“你需要表演”了的“誘導”,實則是在三十二問就做了。

    我們再回看三十二問,你還會發現一點,它其實是28問的“對萍水相逢之人不會說”、“對方需要知道的”的“同義反復”。所以,它粗看是一“開放性問句”,實則在實驗情境中,它(先)是一個回答“是或不是”的封閉問題,然後再用“假如有的話”,再次一次問“是或不是”。(若表達“不足”,再轉為“開放式”)通篇中唯一不同的一處,就像“退出”前的預備“我們準備回到現實了”。實則,個體在“半清醒”的狀態中,而“掌握相關資訊”、“正有好感”,三點匯聚到一起,自然而然“促使”個體在這三問中進行“刻意的”、“針對性”的“吸引表演”。

    問題三十六:說出一個你的個人問題,問對方如果遇到此事要如何解決?另外,也要讓對方如實告訴你,在他或她眼中,對於這個問題的感受是怎樣的。

    最後一問,已經“互有好感,建立關係的(意向)”,不能僅僅停留在“空想”和“體驗感”上,來“你們互相幫助,解決個問題”吧,旅程就要開始了,這也是激發雙方在試驗後可以進一步“行動”。

    再怎麼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方法,實則仍然是“未行動”的,對與“這個問題的感受”,不如說是“對整個實驗問答後,對對方的感受”。所以,這裡也是讓雙方在對對方做一個總結性的評價。

    最後申明幾點:

    1. 文中我使用的“催眠”、“暗示”,放在一個搞心理實驗統計的專家身上,可能是牽強的。但是心理學中的各流派還是“觸類旁通”的,如果把“催眠”這類帶有精神分析味道的詞彙,換成“注意力偏向”、“認知偏差”、“覺知影響”這類的詞彙,也是可行的。我這麼用,也是出於行文的方便,或者說更為了體現問卷背後的“神秘性”。

    2. 稍有了解“為什麼這36問會影響人們陌生變親密”的讀者,會知道“自我披露”和“社會滲透理論”。時間是1997年,可以說這為專家受阿特曼(或其後來者)的影響,但這並不能明確,畢竟社會滲透理論提出的時間太早。而“自我披露”可以預測關係發展的實證研究,更是要到2010年。所以在此實驗當時,並不能說此專家就已經明確,最多是有“類似靈感”。所以,我在通篇解釋中,未使用任何相關概念來做解釋。

    3. 同樣,我也(幾乎)沒用97年以後的實證研究的結果來解釋36問的用意。當然,有時候不需要實證,心理學家也會有“先驗”的“預感”。(實證無非就是最後來明確這些“預感”,或者說“經驗”)如果用97年以後的研究來解釋,文章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就會更強,但是未免有“關公戰秦瓊”的味道了。本就是帶有“解讀”,個人主觀的成分很高,再用“不合時宜”的理論和理論,那就太過了。

    4. 我本不提倡神話這36問,自然不會“添柴放火”,更顯得“神話”了。實則,再設計一份如此問卷,也不是一件難事。更何況是此實驗20多年以後,完全可以做一份更“拉郎配”、“亂點鴛鴦譜”的問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軍一批大兵抵達委內瑞拉,瓜伊多的日子是不是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