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全面狙擊

    套路一: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

    所謂取是能力、舍是境界,拿得起,是指一個人的能力,放得下,是指一個人的境界,而真正決定拿起、放下的是是否想得開,這是指一個人的格局。

    綜觀古代名人,一代梟雄基本上都屬於想得開之人。曹操的善變只是一個表象,決定其做出任何的動作的是其個人的想得開、格局,能屈能伸。能孤身深入董卓內府行刺,亦能及時轉念逃脫修正自己的觀點,即殺一個人已經解決不了當時天下百姓所面臨的局勢。而從這一刻開始,曹操的所有表現都依然處於想得開的狀態;可指點江山、煮酒論英雄,亦可屈伸拜關羽於華容道。綜觀曹操一生,集陰險狡詐、謀略、帥才於一生,而個人認為,所謂表現出來的,都只不過是其在駕馭不同的人格之下而所呈現的表象,而所有這些的基礎,是其想得開。

    另一個人是劉邦,痞子出生,能屈能伸。當項羽抓了劉邦的父親、妻兒,逼迫其投降之時,劉邦的對答是和項羽是兄弟,如果煮了其家人,希望分得一杯羹肉。而同樣的局面,吳三桂三次反叛,皆因家人被敵所困,其不得不走上不斷反叛的道路。 對比二人做出不同選擇,當然也有敵方主帥的品性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在於是否想得開。

    回到當下,我們不斷的學習,目的是為了掌握拿得起的能力。而當走入一定階段之後,需要學會捨得。“這個世界缺了誰都照樣轉”,這句話是我前陣子聽得最多的。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的進取,適當時節停下來思考,或許對我們的人生更加有意義。取是能力,舍之後才能境界,最終我們希望每個人成就的是自己想得開的能力和格局。

    套路二:千里之行、君子豹變、政通人和

    這位的套路總結相當有藝術含量,卻在整個套路之中透露著勤勤懇懇與遠大抱負!我們相信新時代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棟樑之才,或者能夠在自己的領域成就一番。正所謂馬斯諾需求理論之中,人最終的目標是需要走向個人成就的。

    千里之行、廣泛涉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嘗試各種角色,同步去涉獵更多自己未知的知識。只有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才能讓自己見更多的世面、感觸更多的人生,無論正反面,無論對錯。

    君子豹變、尋找規律:人相對於機器最大的優勢在於思考。當我們透過不斷的涉獵之後,自然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所謂好壞之分、優劣之別,所有這些都是透過廣泛涉獵之後,得出相應的規律所定。

    政通人和、成道:但凡武俠高手,起步階段都是從基本的招數練起,然後練到爐火純青的階段。但有一種高手,當武功學到一定階段之後,很多武藝則自會融會貫通,當真正運用於實戰之時,招數一定是靈活運用,而非按照套路出牌。而更為登峰造極的高度,是心中無敵,則天下無敵的境界。所以,當我們看到很多武林高手,到最終一刻都釋然了,要麼出家選擇修行,要麼歸隱山林,笑談風聲。而此一科,則所謂的成道成仙。

    套路三:舉一反三、見微知著、敢為人先

    個人有個感覺,每個人的教育從家庭環境開始,接著從學校學習,在這之前所接受的都是初步的理論和正確的大眾世界觀方法論,緊接著步入社會之後,不斷從生活中繼續學習,無論所見所聞都為學習,透過這個過程,逐步擴充和修正自己的世界觀、方法論。但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很多人會說:不要在同一個坑裡面跌倒兩次。

    舉一反三:當人在碰到一件事情之後,自然會形成相應的慣性思維,當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件之後,自然而然會想到上一次是怎麼處理的。同樣的道理,如果在我們第一次碰到一個問題之時,即可可以去推導這件事情的同類事件,這樣就做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見微知著:與舉一反三相反,當我們碰到很多個事件之後,我們可以從裡面找到他們之間的相同點,或者不同點,最終形成自己認為的套路,或者理論、規律。當下一次我們碰到同樣一件事情的其中一個點之時,我們是否可以以小見大,從一個點來散發、或預測一件事情的未來整體發展方向。

    敢為人先:所謂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當經過了舉一反三和見微知著兩個層面的分析和判斷,那麼相信一個人也知道怎樣做才能做到最有優勢、最有創造力的方向,一旦方向確定,但凡有志者,定要去付諸於行動。敢為人先,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舉一反三和見微知著最好的詮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來,即一個人只會謀,而不能斷,則做不到敢為人先,只能是紙上談兵,空分析一場。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形成了“隆中對”的明斷。一個不出茅廬、只憑各路訊息所聞之人,即可以判斷出未來的天下一定會走向三國鼎立的階段,而在此基礎之上,得出劉備未來的發展之路,即必須要堅持“跨有荊益、結好孫權”之路。當孫劉聯盟告破,吳蜀兩國頃刻崩塌的結果,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能力。而在這裡面,諸葛亮完美的詮釋了舉一反三、見微知著,以及敢為人先的方法論,值得後人思考。

    小結:識人、斷人,其實最重要的是渡人、渡己。任何一套理論運用到最後,都是講自我修行到最高的境界。無論是敢為人先的行動,還是想得開的格局,還是政通人和的登峰造極,最終的結果,是希望每個人儘快成長,獨立思考,而成其道,然後以一個修行超高之人,反饋社會!

  • 2 # zhangyuqian195

    這個話題很好,也很切合實際。目前步入社會近兩年,在這兩年裡,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趨炎附勢、溜鬚拍馬、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急功近利、等等很多。俗話說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管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一個人怎麼樣從他的說話和做事的風格上基本就可以判斷。其次是透過交談了解更深。

  • 3 # 奔跑的螳螂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特點,不同的人格等等,而且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複雜,很多人都喜歡偽裝自己,讓別人看不透自己故作高深的樣子,因為人都是具有多面性的,那麼我們該如何看清一個人的本質呢?如何準確的看人是人呢?

    第一,可以近距離的和他相處。有些人可能是平時不太接觸,不容易瞭解他的本質,但是如果能夠有機會近距離的接觸一段時間,我們會就會發現他身上很多的優點和缺點。

    第二,可以遠距離的去觀察他。我們如果想了解一個人的話,可以不要特意的去親近他,遠遠的觀察他,讓他在遠處充分展露自己的本性和本質,因為如果距離太近就容易使他偽裝。

    第三,透過交談和溝通來檢驗他的內涵。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性格,肚子裡有沒有墨水,可以透過和他檢深入的交談幾次就能看到。話題不用刻意,可以很隨意性否則是檢驗不出效果的。

    第四,透過利益考驗來檢驗它的品質。我們可以觀察他面對利益的誘惑時會怎麼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發不義之財,不貪婪,不損公肥私等這些是很容易檢驗一個人的品質的。

    第五,透過相處做事來看他的信用。如果一個人總是唯利是圖的話,那麼我們很難相信他的人品,如果這個人很講信用的話,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堅守在誠信的道德底線上。

  • 4 # 放歌聲野老梁

    謝謝邀請。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識人?這個問題好,現實中,一些年輕人根本不知識人是何事,認人恐怕都認不清。這可不是風涼話。過去出門見老者叫爺爺;稍大叫大爺;稍小叫叔。現在,可好,除非碰頭了,一句:你找死呀!猛抬頭,是爸。唉!出門找工作,你給多少錢?三個月找不到活。人們常說:好人不識。那麼,如何在生活中和工作中識人呢?即認識人。讓我來告訴你,人分三六九等,也分好壞。什麼是標準?先說生活中,誰最關心你,愛護你,卻也打罵你?父母。誰關心你,總是想著你,和你一起玩的並不是全是你的好朋友,好兄弟姊妹;工作中,當面說好話的,可能就是背地給你使壞的人;經常給你幫助的人,是好人。整天騙你吃喝的,經常借錢不還的,是你的小人。人不經歷練,不知前進;人不打交道,你不知好壞。經常不吃虧的人,要遠離他。人常說:站得高,看的遠。人要和有文化有水平的人在一起,你是有水平之人;與小人為伍,只落個鼠目寸光;與有見識的人在一起,你一定有出息。虛心學習,謙虛進步。時間是檢驗,做事看水平。所以,識人非常重要,和什麼人在一起更重要。

  • 5 # 快樂d小朱

    知己知彼才好相處,,一起上班的人多了,就難免背後有人會說你,工作期間我們要做好自己工作不要去想誰幹多少問題,來就是工作,不行臉皮厚點,這時老實人肯定會吃虧,做人要圓滑,,,別人是好是壞不要管,別人拉幫結派你已不要管因為你不是這種人對手,這種人就善於玩這些,,所以這些人是不值得掏心掏肺的陪你喝喝酒解解悶是不錯選擇,,,請勿交惡,心裡明白就可以這類人不適合交朋友,第二種人就是喜歡借錢試探人的人這些人很討厭的,三天倆天借,有一次不借就說你不夠朋友,第三種人,喜歡在你面前說別人壞話,討論誰是老闆介紹工資多少,自己還在別人面前說和老闆關係多好,私下已能說老闆摳門唯恐天下不亂,在別人面前已會說你是非,自己卻一直把他好人,,平常還喜歡請客吃飯唯獨不請不喜歡一個人,,路人皆知的那種意思,,,,玩心機的人不可交,

  • 6 # 貴幸劉一語

    生活或者工作中如何識人?

    認識的親人朋友或者是鄰居,經常見面的,你就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如果是從來沒有見過面的陌生人,他講話的眼神,一舉一動,他的語音語調你都可以判斷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這個人對你心懷不軌,他看你的眼神都是飄忽不定。如果是好色之徒他會看你什麼地方時間很長,這種人你最好離他遠一點。

    一般看人是從他的眉宇之間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心靈,有一句古話,叫做相由心生。一般看到面善的人,他也壞不到哪去。長相有點怪的人你要防著他一點,無論是一起工作或者是跟對方做生意都是一樣的。

    這是個人之見,也不代表大眾的看法。

  • 7 # 瀟灑芳子

    在茫茫人海中,不可能瞭解和認識所有的人,現實人海中,比虛幻的網路好識人,因為往往在現實中,人與人之間會面對面交談,從對方的言談舉止就可以瞭解這個人,南來的,北往的,從儀容儀表衣著打扮來判斷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網路中難以識人,因為你不知道她的愛好,“察言觀色”,你看不到它的顏色,只能看到打印出來的防宋體字。我覺得網路平臺最難識人,好多網友我都不知道他或(她)是男是女?更不瞭解他的為人個性,更談不上識人,看不見,摸不著,就好像是一個虛幻飄渺的夢中景象,每個人都有一層厚厚的面紗,誰也看不見誰……。

    人生最大的錯,是認錯了人,還在堅持這個錯。交君子遠小人,文化素養高的人,我覺得他胸懷寬廣像大海,能容納來自山川任何道上的小溪流。誠實人,從他躲閃的眼神中就可以讀到他的誠實,他是騙不了人的,如果不識人,交往一個小人,在某一件事中都是對你致命的打擊,讓你元氣大傷,好多年都難以恢復。

    在人潮中,和什麼人在一起,就能決定你的人生,和有文化成功的人在一起,就學他的成功氣勢,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會變得更聰明,和健康的人在一起,你會學到養生。相反,和愚蠢的人在一起,你會變得更愚蠢,最終失去了自己。

  • 8 # 快e人生

    第一,讓時間去識人。有句話叫: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與人的交往中不是一次交往就能確定人的品質,習慣,性格等,而是需要日久天長的相處,才能逐漸瞭解的。人心隔肚皮,沒有時間的磨合是很難去真正瞭解一個人的。

    其二,從日常交往中去識人。即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不透風的牆。在與人交往過程中,總會暴露出一些人的不良習慣和品質。所以,只有真正打過交道方才徹底瞭解一個人,才會把一個人看透徹。

    識人並不難,只要有交往就能有識別,只要有時間,就能逐漸瞭解人。

  • 9 # 東華禪寺

    上智之人,會以心態、動機來判斷一個人

    下智之人,會根據語言來判斷一個人;中智之人,會以行為來判斷一個人;上智之人,會以心態、動機來判斷一個人。語言、行為都是外在的,只有心態和動機才是內在的。

    例如,火化佛像是大不敬嗎?

    問:東華寺的皈依證上有佛像,居士往生後,皈依證可不可以和居士一起火化?

    萬行大和尚:可以。因為你信佛,你和你的皈依證,甚至和你師父的相片一起火化,都沒有問題。你把你的師父當佛看,把你的皈依證也當佛看,是可以的。甚至你會問:我乾脆放一張觀音菩薩像或者阿彌陀佛像在口袋裡,跟我一起火化,可不可以?回答也是可以的。

    為什麼?佛教講一切唯心造,一切都是從你的動機出發,來決定有沒有因果,有沒有業障。你的動機是好的,就沒有業障,沒有惡果;你的動機是惡的,即便表現得很好,也一樣有業障。相反,你的表現形式是惡的,但你的動機是善的,也一樣有功德、有福報。

    按世間的法律和按宗教的因果律來判定事物,他們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世間的法律是以表象和形式來判定,而宗教的因果律是以起心動念來判定。所以即便你好心做了壞事,以宗教的觀點,你也一樣有功德福報。但在社會上,你可能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樣,你起了歹心惡念,沒有付諸行動,世間的法律不會制裁你,但是按宗教的因果律,你一樣會遭受相應的果報。

    從我的為人處事中,你就能見到我的心

    換句話說,我在往外散發著光,散發著能量場,這何嘗不是我做的事呢?你是凡夫,就透過肉眼看我在外面所做的事;你是聖人,就不需要透過我的為人處事來看我的心,而是透過我散發出來的磁場看我的心。因為磁場也是我內心的顯現,也是我內心變化的呈現。

    所以古人說看人有三個途徑:第一是透過你的為人處事來看你的人品、能力、德行、素質等等;第二是從命學、相學的方式來看;第三是直接看你散發出來的能量場和你磁場的振動頻率,透過這個就能把你的內心世界看得清清楚楚。這三個途徑不能說誰高誰低,只能說是不同的途徑。

    所以上等人看人直接看你的神韻,這個神韻就是你的光和磁場(能量場)。一個Sunny的人,他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泛著光澤。一個陰暗的人、悲觀的人,總是愁眉苦臉,臉上帶著一種黑鏽、黑暈。一個有智慧的人,眼睛是閃閃發光的。而一個無知的人,眼睛是暗淡無光的,眼神是迷惘的、彷徨的。

    ——摘自萬行大和尚《心燈》、《降伏其心》

  • 10 # 職場火鍋

    生活中和工作中識人,都比較困難,因為大家可能虛情假意、彬彬有禮,你難以分清真假。和生活和工作都有交集的事情,就是公務酒局,酒場就是職場的延伸,特別能識人看人,而且非常準。比如,這三種情況,就能看出哪些人可以結交和重用,哪些人不行。

    比如,2013年,馬雲發某博說,喝酒逞能、爛醉如泥者不能重用;自己不喝,唆使別人喝醉者不能重用;根據酒量酌情,不喝多,不勸人者放心重用。高曉松“笑懟”馬雲:某夜與馬雲喝高,赤膊上陣,呈現高、小、松、矮、大、緊各種身材。高曉松的江湖名號“矮大緊”由此而來。延伸馬雲的話,酒品即人品,以酒識人乃華人之道。酒局中有這3種表現的人,堅持“三用三不用”,識人超準,看人不走眼。

    【一】從頭到尾堅持適量的人要重用,開始不喝、酒後開車的人不能重用。

    酒局之上,各類人等紛紛亮相,有領導,有隨從,有老闆,有客戶,有實力派,有求人者,呈現出一派“長幼尊卑”的職場生態。

    有種人堅守底線,不亢不卑,有多大酒量說多大話,不會見到領導就猛喝,也不會見到下屬就少喝,始終保持清醒適量,內心自信,心理強大,才能把持自我,不會失態。內心強大,不會在乎一時一地的“阿諛奉承”,依靠自己實力和價值行走江湖,從容淡定。此人不俗,可提拔重用。

    有另一種人,開始裝矜持,聲稱自己開車來的,本意是躲酒,可意志力薄弱,守不住底線,酒癮就像寡婦的褲子經不住勸。開始不喝,一端杯就放不下。喝多了,膽子賊大,非要開車送人,嘴裡還大聲嚷嚷“這點小酒漱漱口而已”。這種人把持不住自己,底線容易潰敗,不能委以重任。酒後膽子更大,居然敢開車,對自己不負責,別指望對別人負責,此人連朋友也不能結交。

    【二】從頭到尾大方得體的人要重用,開始持重、酒後耍瘋的人不能重用。

    酒局之上,杯盤狼藉之後,往往醜態百出。平時偽裝得再好的人,三杯馬尿下肚,往往原形畢露。酒過三巡,往往是看人識人的關鍵節點,各色人等一覽無餘。

    有種人從頭到尾保持清醒頭腦,明白自己幾斤幾兩,該衝鋒衝鋒,不該表現時低調,能喝則喝,不能喝,也能大方得體應對,讓敬酒的人過得去面子。從頭到尾,從容大度,保持清醒。酒局之中,還能知己知彼,照顧別人感受,關照別人心態。酒量大有酒量大的喝法,酒量小也有酒量小的策略,始終大方得體。此人能駕馭複雜局面,持重穩重,交辦任務放心。

    有另一種人,見到酒局上各種人等,有領導,有客戶,有下屬,開始能保持持重的姿態,就像職場上平時的穩重的形象。推杯問盞之後,酒精上頭,形態盡失,醜態百出,與平時職場形象完全相反,讓人大跌眼鏡,完全變了一個人。這種人把持不住自己,平時人模狗樣都是裝的,酒後失態,大呼小叫,上躥下跳,甚至對女服務員摟摟抱抱,人前君子,酒後渣子,怎堪重任?

    【三】從頭到尾平等敬酒的人要重用,開始尊敬、酒後亂來的人不能重用。

    酒局,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局”也。酒局,就是職場的延伸。酒品見人品,來源正是如此。推杯問盞中,各種勢利眼、哈巴狗、牆頭草紛紛上演,人品人性就是在裸奔,一覽無餘。

    有一種人,始終懷有同理心、平等心,不論職位高低、貧富貴賤,都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越是有涵養的大人物,越有同理心,方方面面讓各層次人員感到舒服。你敬我酒,我必回敬,酒量大就多倒一點,酒量小就少倒一點,表達心意即可。越是有格局的人,越要挨個敬酒,正如香港李首富發名片不會落下司機。此人格局大、涵養深、不偽裝,可以重用。

    有另一種人,開始清醒的時候,對人還是比較尊重的,酒精上腦後,就換一副嘴臉,充分說明這種人平時為人處世都是偽裝的、虛偽的,酒後才是原生態。酒量有限,只敬比自己職位高的,不敬比自己職位低的。一旦喝高了,就沒大沒小,專門拉著領導的手,拼命表忠心,肉麻的話不堪入耳,恨不能含親爹。此人太虛偽,不可結交,也不能重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油是在海里開採的,為什麼溢油時卻會汙染海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