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華36

    李世民徵高麗,為大隋徵高麗戰爭的繼續。李世民徵高麗的地方大約為現在的遼寧和吉林的一部分,基本上沒打進過現在北韓的本土。唐軍的戰略企圖為拿下高麗,從東面威脅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當時西域一帶已為大唐掌控,這樣大唐便可以從東西兩線夾擊蒙古高原,同時還可擴大地盤,威加海內,一舉兩得。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那幾次仗就是打輸了。為什麼戰力強大,優勢的唐軍打了敗仗呢?原因如下:

    一、自古南軍打不過北軍。南軍到東北是南軍打北軍,東北和北韓屬苦寒之地,南軍極不適應。就象現在法國的拿破崙、德國的希特勒打到莫斯科,一到冬天冰天雪地就完蛋的道理一樣。

    二、戰爭性質有問題。古代打仗講究師出有名,那時東北高麗為異族,去打他們,佔他們的家園,他們基本上全民皆兵,拼命抵抗。不正義的戰爭,必然影響士氣。

    三、兵力不佔優勢,後勤保障跟不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到東北打仗,後勤供應線極長,所謂五十萬大軍,人吃馬喂,戰鬥消耗,需要四十萬大軍搞後勤。真正在第一線衝殺的並不佔優勢,兵員補充也是個大問題。

    所以我常說在冷兵器時代,我們打高麗歷史上基本沒贏過,徵安南基本上沒輸過。大明萬曆三大徵中李如松、李如柏在北韓打敗日本豐成秀吉,那是得益於北韓軍隊,老百姓的大力支援,戰爭性質屬於幫北韓復國,反侵略。

    我們徵安南沒有輸過,那是北兵打南兵,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就是那個規律,沒有假設,只有必然。

  • 2 # 信仰幻想流代表東旭鷹

    首先必須說明,所謂李世民征討高句麗失敗,是李世民自己的看法,因為其原戰略目的,是徹底消滅高句麗,但未能達到預期意圖。

    那麼客觀來講,這是一場勝仗。

    第一,李世民出動軍隊時,沒有廣徵兵丁,而是選擇願意建功立業者。所以李世民的出征規模遠遠小於隋煬帝,但軍心穩固、國內民心不亂,成就卻遠遠大於隋煬帝。

    這裡重點要說軍心穩固到什麼地步,很多戰士自己準備軍備來參軍,而且不求封賞,只求能參加這一仗。

    第二,此次討伐極大消滅了高句麗軍的有生力量,而且唐軍將領無論民族是漢是突厥,表現出空前的團結及英勇,加上唐太宗體恤下屬,更令士氣大振。高句麗軍幾次交鋒,都是慘敗,丟失了蓋牟、建安、卑沙等多座軍事要鎮,遼東地區大片土地被收復。

    第三,高句麗主力部隊在這場大戰中損失殆盡,唐軍取得首級是四萬多,但高句麗實質損失部隊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一支十五萬人的主力軍在其中一場戰鬥中完全喪失了戰鬥力。而唐軍整個戰爭的損失是不到兩千。另外有七萬高句麗民眾被遷移入大唐控制區。

    第四,遼東是高句麗的戰略要地和重要經濟支撐點,失去了遼東等於高句麗元氣大傷,再難翻盤!

    這裡還需要說明一點,高句麗並不等同於高麗,它起源於北韓半島,但趁魏晉亂世,逐漸佔領遼東,隋唐對高句麗之戰主要是為收復遼東。在中國史書中,高句麗是被視為中國少數民族政權的。

    從這層意義看,李世民率領的唐軍已經完成了隋煬帝未能做到的成就。

    後來在攻打安市城時,因為攻堅不容易,加上氣候原因與後勤原因,李世民體恤軍隊才從容撤軍,敵不敢追。而且李世民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從未受傷。

    雖然李世民未能實現徹底消滅高句麗的意圖,但此戰讓以後的戰爭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唐軍手中,為後來唐高宗時期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 3 # 讀史鑑往

      首先隋唐兩朝代征討的是高句麗不是後來的高麗,兩者之前還是有所區別的。高句麗是西漢末年東北少數民族扶余人建立的一個政權,大部分的領土都在遼東。而後來的高麗是在高句麗滅亡兩百年後建立的和高句麗沒有什麼血統關係。二是李世民徵高句麗算不上是失敗,雖然沒有徹底滅國但也達到了懲治的目的。

      隋王朝三徵高句麗都以失敗告終,新興的唐帝國由於剛剛統一全國面臨著諸多問題也無暇顧及高句麗。而高句麗雖然擊退了隋朝大軍但是自身也順勢慘重沒有能力在出么蛾子,因此兩邊也相安無事。

      到了貞觀十六年,高句麗國內發生政變東部總督淵蓋蘇文殺了國王,把持了軍政大權。而此人囂張跋扈野心很大,與百濟結盟攻佔了新羅四十幾座城池。唐朝從中調解失敗後,李世民大為憤怒認為淵蓋蘇文弒君篡權又違抗詔令,決定御駕親征出兵討伐。

      唐軍一路勢如破竹連破蓋牟城(今遼寧撫順市)、遼東等城。但是之後唐軍卻被阻擋在了安市城,但是不管怎麼圍攻安市城都不能破城,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唐軍還是沒能攻克,此時的時間已經九月下旬,而唐軍全是夏裝糧草也快告罄。除了這些原因漠北的局勢也不容可觀,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即位一直騷擾河套地區,面對薛延陀的挑釁唐帝國只有與之一戰。面對這些原因李世民只好下令班師回朝。

      雖然李世民止步於安市城沒能一舉滅掉高句麗,但是此戰唐軍橫掃了遼東地區,攻克十幾座城池將其中的大量人口遷回了國內,使高句麗在遼東所經營的一切化為烏有。唐軍此戰公斬首4萬餘人,極大的消耗了高句麗的有生力量,為後來高宗滅亡高句麗創造了條件。要說失敗也只是針對於李世民以往的戰爭來說,這次並沒有那麼輝煌。

  • 4 # 詳侃歷史

    我談談我的看法。

    一、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的兵力對比

    (一)唐軍兵力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討伐高句麗出動的軍隊數量,史書有兩種不同的記載,一說十萬,一說十七萬。

    十萬之說,兩唐書並資治通鑑均有記載,這裡舉《資治通鑑》的例子:

    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又以太子詹事、左衛率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據此記載,當時唐軍分為水陸兩路,水路4萬,陸路6萬,合計10萬。

    十七萬之說,見於《新唐書》東夷傳:

    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

    據此記載,當時唐軍水路7萬,陸路10萬,合計17萬。

    兩說哪個準確呢?

    我個人認為,兩說並不矛盾,10萬之說,可能指的是作戰部隊,17萬之說,包括了戰鬥部隊和輜重部隊,根據《通典》記載,當時的唐軍,輜重部隊大約佔總兵力的30%左右,如果總兵力以17萬計,則其30%約為5萬人,再考慮到陸路有唐太宗的禁衛部隊,水路則有駕船水手,因此,戰鬥部隊大約10萬人當無太大問題。

    (二)高句麗兵力

    當時高句麗有多少兵力呢?

    據《舊唐書》北狄傳記載:

    昔高麗全盛之時,強兵三十餘萬,抗敵唐家,不事賓伏,唐兵一臨,掃地俱盡。

    也就是說,當時高句麗總兵力有30多萬人。這一數字是否可信呢?查《舊唐書》東夷傳記載,總章元年(668)高句麗滅亡時,有69.7萬戶,按照一戶3-4口推算,當時高句麗人口可達200-300萬人,按照一般情況下10人出1兵的比例,高句麗總兵力30萬是完全可信的。

    貞觀十九年(645)六月駐蹕之戰時,高句麗僅在遼東的安市地區就集中了15萬野戰兵力,可見其兵力眾多。

    因此,對比唐軍和高句麗軍的總兵力可見,當時唐軍在兵力上根本不佔優勢,處於劣勢地位。

    二、唐軍兵力使用問題

    唐軍在總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還存在兵力使用方面的問題。

    當時唐軍分為水陸兩路,按照原定作戰計劃,水路7萬(戰兵4萬)應直趨平壤,但是,水路唐軍最高指揮官、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沒有直接進攻平壤,而是轉道進攻遼東半島南端的卑沙城,因此,這一路,既沒有在遼東戰場與李世民、李勣合勢,又沒有對平壤構成實質威脅以牽制高句麗兵力,其兵力的使用有點浪費。真正在遼東戰場與高句麗主力正面交戰的,主要是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世勣的10萬人(戰兵6萬)。

    就是這10萬人(戰兵6萬),隨著唐軍在遼東戰場的推進,兵力也逐漸分散,因為唐軍渡過遼水後,在遼東的中部打下了一塊前進基地,包括遼東城、蓋牟城、白巖城等,但是,北面的新城,南面的建安城,仍然在高句麗手中,為確保唐軍的糧道安全,唐軍留下了相當一部分兵力監視新城和建安城的高句麗軍,保護唐軍糧道,因此,到貞觀十九年(645)六月唐軍推進到安市城的時候,戰鬥兵力只有3萬人。

    而高句麗派來增援安市城的兵力達到15萬人,“高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資治通鑑》)。

    三、勝負問題

    從交戰結果上看,唐軍失敗了嗎?

    完全沒有。

    在遼東地區帶有決戰性質的駐蹕之戰,唐軍以3萬兵力對陣高句麗15萬人,大獲全勝,“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也就是說,高句麗在此戰中被斬首2萬餘,在其戰場最高指揮官率領下成建制投降3.68萬人,唐軍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1萬領,以及其他大批物資。駐蹕之戰後,“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資治通鑑》)

    只不過,唐軍在後來的安市攻城戰中,由於安市城比較險固,唐軍未能很快攻下,同時,唐軍過冬準備不足,只好在九月間撤軍。

    此次整個征討高句麗作戰,唐軍的戰果如何呢?據《資治通鑑》記載:

    凡徵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據此看,唐軍攻克高句麗10座城,獲得高句麗人口7萬口,斬殺高句麗4萬餘級。而唐軍自己,死者僅僅不到2000人,戰馬損失七八千匹。從這個戰果來看,唐軍分明是大獲全勝,何來失敗之說?

    至於李世民自己對這個戰果不滿意,那是因為李世民對自己要求太高,他原本是想一戰滅亡高句麗,結果只是重創了高句麗,沒有達到原本的目標而已。

  • 5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實際上高句麗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小國,而是屬於一個東亞強國。雖然高句麗表面上臣服於唐朝。但實際上他們一直對唐朝抱有敵意想要取而代之。而在隋末唐初時期高句麗就唆使其他異族侵略中原。而高句麗也趁著隋朝滅亡佔據了中原不少的便宜。大唐建立之後就有人建議攻打高句麗,但李世民考慮到勞民傷財,在加上當時大唐主要以恢復國家實力為主所以就沒有同意。後來高句麗賊心不死聯合百濟攻打唐朝的屬國新羅。而李世民派遣人去調節之後又被高句麗拒絕了。一方面李世民看穿了高句麗想要控制北韓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野心,所以就藉著高句麗不聽命令的時機出兵攻打高句麗。“可憐的唐朝”當時還沒有達到實力的巔峰。如果在李治時期,以當時唐朝強盛的國力。借高句麗幾個膽子它也不敢有佔領北韓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野心。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出兵進攻高句麗。唐朝大軍先後攻克高句麗十餘座城池。之後由於李世民吸取了隋煬帝楊廣失敗的教訓。所以唐朝大軍進攻高句麗的程序十分的穩健。但這也導致了唐朝軍隊喪失了很多好的機會沒有能一鼓作氣的攻滅高句麗。後來由於遼東寒冷的運氣和糧草供應不足被迫撤退。雖然沒能攻滅高句麗,但是此戰對於高句麗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佔領高句麗城池十餘座,殺敵五萬餘人,俘虜七萬餘人。繳獲武器裝備無數。而且李世民聽從臣子的建議對高句麗進行了最大可能的破壞。防止高句麗恢復實力。由此也為了後來的唐高宗李治攻滅高句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戰之後高句麗再也不敢挑釁唐朝,反而龜縮起來在瑟瑟發抖。而李世民統治的大唐帝國也露出了利齒。在重創高句麗之後,又先後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等國。後來周邊異族皆懼怕大唐兵威。在公元647年回紇等異族共同擁立唐太宗李世民為“天可汗”。成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領。也開創了大唐王朝“萬王之王”的榮耀享受萬族朝拜。唐太宗李世民之後,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也曾被稱為天可汗。

  • 6 # 申建國166

    敗因:出師無名,軍需阻供。

    時機欠佳,易守難攻。急功

    近利,速勝落空。任性代價,

    後人忌重。

  • 7 # 清風無級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唐太宗親率六路大軍從洛陽出發征伐高麗。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敵軍4萬餘人。在形式一片大好之下,受阻於安市,久攻不下,最後因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糧草將盡而於九月撤軍,東征高麗以失敗告終。

    一場戰爭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唐征伐高麗失敗,唐自身的因素是主要原因,但同時不可忽略高麗方面的因素。

    一:唐軍方面

    1唐軍兵力投入太少,此役中,唐軍水陸兩軍有十萬左右,張亮統帥的4萬水師,素怯懦,無計策。所以在整個平遼過程中除攻破沙卑城,圍攻建安城之外再無其他作為。而陸軍六萬多有一半人從事後勤工作。因此唐軍面臨兵力嚴重不足。高麗為了對抗唐軍可是舉全國之力,其兵力不止十萬,直接影響了戰爭的策略,至最後頓於安市,失敗而歸。鑑於隨煬帝的教訓,唐太宗唯恐勞民傷財,直接影響了戰鬥力。

    2戰略決策的失誤,由於遼東氣候寒冷比中原來得早,所以唐軍在此戰中以速戰速決為指導思想。加之唐軍對遼東地形並不瞭解,高麗切割唐軍的交通要道,速戰速決已不可能。

    3唐太宗在此戰中忽略了籠絡高麗人心,自古以來出戰都講究出師有名,唐太宗把侵略者的角色扮演的足足的。在駐譁山戰役中,太宗收靺鞨兵三千三百人,皆坑之。使得高麗舉國大駭,激起了高麗激烈的反抗。

    4唐軍水師沒有發揮作用。由於高麗水師贏弱,唐軍只要準備充足,唐軍就可以發揮水師的機動性對高麗漫長的海岸線進行進攻。太宗出於求萬全的思想,對水師未能足夠的重視,只是讓水師運輸,支援配合陸軍的行動。唐軍出戰兵力一半的水師就白白浪費掉了。

  • 8 # 毀建策

    雖唐太宗沒楊廣那麼做死,陰謀重重,背後牽扯不斷,但因遼西走廊,東北氣候,北韓北部山川眾多,險要。

    高句麗又在東北經營數百年,堅城無數,大隋三徵高麗慘敗留下無數百姓,軍隊俘虜,糧草,軍需,裝備,氣候已成,連勝中原,心氣高張

    ,還有唐太宗已老,離死不選,東征更多為考驗太子,選擇繼承人,否則其也不用親征,派一大將即可,

    以及其也犯不了不少錯,糧草運輸困難,後方不穩吐蕃崛起入侵,否則不用文成和親入藏穩定……

    種種原因,其能收回東北,將高句麗趕出鴨綠江就不錯了。

    看看中國曆代都沒完全征服北韓,就連唐滅高句麗也是用百年,最終還靠合縱連橫,用海軍勾結百濟新羅才最取勝,就連這也最終失去,為他人做嫁衣,可見其難,如此也正常

  • 9 # 理工男讀歷史

    這個問題是錯誤的,以前也回答過。這次本來不想回答,但看到某個高贊回答十分的不靠譜,忍不住說幾句,不是針對人,只是想把這個事情說清楚。

    李世民東征高句麗是以少敵多,在短短几個月內取得了重大突破,雖然並未全面達成消滅高句麗的戰略目標,但沉重打擊了高句麗政權,高句麗多年經營的遼河長城防線毀於一旦,失地數百里,唐軍損失並不大。如果李世民願意付出更多士兵的生命,必定能取得更大的戰果,至少安市城是能拿下來的。

    所以說這個問題是錯的,雙方說是打平都很勉強,更不用說李世民失敗了。

    首先,當時大唐的周邊局勢非常的好,只有東北一角還不受控制。

    李世民東征高句麗是貞觀十九年,蒙古高原上的東突厥已經在貞觀初年被李世民消滅,並扶持了薛延陀管理蒙古高原。當時薛延陀雖然有叛逆傾向,但對大唐遠遠構不成威脅,當年李世民剛剛繼位,李靖一軍之力就敢深入漠北活擒頡利可汗,薛延陀羽翼未豐,還不至於大唐動用全國的力量東西夾攻。事實也是如此,幾年之後,李績一人出馬就滅了薛延陀,敵人太弱、唐軍道路太熟悉,當年打東突厥的兵將尚在,這場仗大唐贏得很是輕鬆;

    吐谷渾已經在貞觀十年被李世民派遣李靖攻破,吐谷渾成為為大唐守衛河西走廊、防禦吐蕃的重要力量;

    吐蕃和大唐當時正處在蜜月期,經松州之戰雙方碰了一次之後,吐蕃意識到靠武力無法從大唐佔到便宜,寧可採取和親的方式維持與大唐的貿易,是最為理智的時刻;更不用說南詔等小國了,南詔那時還是西南蠻,還處在整合內鬥當中;

    西突厥是西域大國,但當時也已經分裂內亂,大唐和西突厥利用高昌等小國碰了幾次,西突厥已經無法阻止大唐在西域的擴張,並在表面上歸附大唐。大唐當時剛剛設立了安西四鎮,正在消化勝利果實,不宜在西域繼續用兵。

    這麼一數,大唐周邊除了高句麗哪裡還有敵人了?

    所以,哪怕為了鍛鍊隊伍、保持軍隊戰鬥力,也要找個敵人打一打,要不大唐軍人的橫刀豈不是太寂寞了?

    其次,李世民已經吸取了前隋四次征伐高句麗的經驗教訓,並未動員舉國之力,而是用一部分常備野戰軍與高句麗作戰。

    李世民東征高句麗一共只動用了10萬軍隊,對於總數在30—50萬之間的大唐十六衛常備野戰軍來說,這些數量遠遠說不上“大軍”二字。軍隊數量少了,後勤補給就相對容易,這是前隋四次征討高句麗血的教訓,只要智商在平均水平以上的都知道,更不用說李世民這種軍事天才了;

    高句麗佔據主場優勢,全國動員,沿遼水(遼河)修了十六年的千里長城,建立數十座城池,就是想永遠佔領這塊土地,戰後統計僅被唐軍消滅的高句麗軍隊就達到二十萬,其中斬首四萬。高句麗一共才有多少人口啊,這種損失是承受不起的;

    從各次戰鬥場面上來看,唐軍都是以少勝多,數次大破高句麗軍。其中安市城下,高句麗動用了所有的青壯年湊出了十五萬大軍,被李世民設伏全殲,從這個角度上看,唐軍的戰鬥力遠超高句麗軍(而且不存在南軍北軍的區別,一來唐軍也大多是北方人,二來並非越往北戰鬥力越強)。

    第三,李世民原本想在幾個月內完全消滅高句麗,但不想付出過大的代價,只好退兵,留下李績(徐茂公)全面負責對高句麗後續的戰事。

    李世民從四月入遼東,五月過遼水,九月收兵,實打實只在高句麗戰鬥了五個月,其中最後兩個月還一直受阻在安市城(遼寧大石橋)下。

    在冷兵器時代,已經圍城了,也消滅了高句麗的十五萬援軍,並發現了薛仁貴這樣的猛將,只要捨得士兵的性命,填幾千人進去,小小的安市城是擋不住唐軍腳步的。

    正因為李世民捨不得這幾千條性命,所以放過了安市城,併成為現代某些人吹噓的資本。

    過了9月,遼東的天氣就開始轉冷,單憑帳篷和衣物難以抵擋透骨的寒風。即使在城市裡,有城牆遮擋寒風,缺乏木材作為燃料也會造成士兵戰鬥力下降。而開春之後,積雪融化造成道路泥濘,軍隊行動和後勤運輸都非常困難,只能利用四月到九月夏秋兩個季節來作戰。

    而李世民放過了安市城,並沒有放過高句麗,有更好的辦法為什麼要用笨辦法?這個好辦法就是持續消耗高句麗國力。李績鎮守遼東緩步推進,唐朝水軍載著唐軍從北韓半島漫長的海岸線自由登陸,在高句麗後方攪個天翻地覆。

    這種行動持續了近20年,一直到高句麗滅亡為止,有質疑這場戰爭正義性的人,不如索性勸勸高句麗早點兒投降,這樣老百姓還能少受些苦。

    總之,唐王朝滅亡高句麗是一場完美的勝利,雖然不像滅東突厥、吐谷渾那樣酣暢淋漓,但同樣展示了大唐的戰爭藝術。只是後來李治由於政治上的錯誤決策才丟掉了北韓半島,算是唐王朝的一大遺憾。

  • 10 # 冷兵器研究所

    唐太宗李世民對高句麗的軍事行動其實有兩次,分別是貞觀十九年(645年)的第一次和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的第二次。

    而被很多人說成是失敗的,是第一次。而唐太宗第一次征伐高句麗的軍事行動,從戰略角度上來說,只能說沒能完全達到目標,而在戰術層面則是輝煌的勝利。

    此戰,唐太宗“凡徵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九十八》);“六月丙辰,師至安市城。丁巳,高麗別將高延壽、高惠真帥兵十五萬來援安市,以拒王師。李勣率兵奮擊,上自高峰引軍臨之,高麗大潰,殺獲不可勝紀。”(《舊唐書·太宗本紀》,此戰唐軍斬首兩萬餘,俘獲三萬六千八百人,還坑殺了其中三千三百名靺鞨人)“獲馬牛十萬,明光鎧萬領。高麗震駭,後黃、銀二城自拔去,數百里無舍煙”《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而唐軍的損失為“戰士死者幾二千人”。也就是說,唐太宗對高句麗軍隊的戰場損失比是1:20!可以說,雖然李世民沒達到的是憑此一戰滅亡高句麗,但戰場上真的是放無雙一樣的存在。

    那為什麼唐太宗在戰場上打得那麼漂亮,卻還沒達到征服高句麗的戰略目的呢?這個古人已經有過總結了,“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九十八》。

    白話文處理一下,就是天寒地凍,人馬待不住了,而且後勤出現問題,所以只能退兵。具體解釋下,高句麗地處偏東北亞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所以夏降水比其他北方地區大的多。而且通往高句麗的遼西走廊和遼東地區上都是沼澤。唐人記載,遼河下游有“遼澤泥潦,車馬不通”,“遼東以西水潦壞道數百里”。

    這樣的地形,本身就不利於運輸後勤補給,而且容易滋生瘟疫。等到了冬天就更是天寒地凍,陸路後勤補給基本上就沒指望了。

    所以隋唐兩代,對高句麗出兵都是趕在雨季沒來之前的二三月出兵。比如唐太宗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就是在貞觀十九年三月底出兵的。

    可更雪上加霜的是,高句麗還是還處於山地地形,也修了很多易守難攻的山城。結果唐太宗只能一個一個城的啃過去,自然進展緩慢。

    說實話,唐太宗這時確實有些驕傲了,當有大臣建議應該水陸並進時,他還是相信自己的指揮能力和唐軍的戰力,決定一路打過去。

    結果,就算唐太宗各種野戰放無雙,也還是被高句麗的一個個山城,把戰爭拖到了冬天。

    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天和越來越吃緊的後勤,唐太宗選擇了見好就收,於九月十九日開始撤軍。

    所以,唐太宗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就好比,有人高考,本想考個700多分去個清華北大,結果分數沒理想的那麼高,只考了670、680上個同濟、上海交大啥的……你可以說他考清華北大沒成功,但你能說他高考失敗了嗎?

    關鍵要知道的是,高句麗是當時東北亞的強權,人口幾百萬,勝兵數十萬,更擁有精銳的甲騎具裝。這是一個堪比明末後金的嚴重威脅。而唐太宗多次以少勝多,野戰將其打得沒脾氣。

    另外,唐太宗雖然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沒有達成全部戰略目標,但他還有第二次啊。

    貞觀二十一年開始的第二次征討,唐太宗改變了戰術,不再硬啃山城,而是派少量精銳陸軍去襲擾,同時派水軍去登陸作戰。結果打得高句麗國內疲敝不看,逼得高句麗王遣子到大唐謝罪討饒。

    而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唐太宗讓人準備樓船水軍,打算第二年動兵三十萬,水陸並進,一舉幹掉那個已經被削弱得配備不堪的高句麗。可惜,天不假年,貞觀二十三年春,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了。高句麗才逃過一劫。

    而之所以高句麗最後在唐高宗李治時代被搞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世民的兩次征討,讓高句麗國力大損。而唐高宗延續唐太宗水陸並進,精銳襲擾的正確戰術。

    還是那句話,你吃第七個燒餅飽了,不能就此說前留個燒餅是白吃的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下諸侯繁多,為什麼何進招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