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兇猛青史
-
2 # 新知識的探索者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反映出問題的答案。為何殺了宦官還要用宦官,如果殺了就不需要用就不會連殺三名宦官了。
這是由唐代面臨的具體形勢來決定的。唐朝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面對外族入侵威脅非常嚴重的時期,有著吐蕃,突厥等一系列邊境問題,這就決定了唐朝要面臨巨大邊軍開支問題。只有保證邊境平穩,中央王朝才能夠存在。但是中央加強地方的軍隊勢力的同時,也增加邊境反叛的可能性,這就需要出現一個強力的勢力來平衡巨大邊境力量。宦官開始登上唐朝的歷史舞臺。
唐代宗登上帝位之時,由於平叛安史之亂,西部大部分軍隊撤回,導致吐蕃大舉入侵唐朝,佔領了陝西鳳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餘州,公元763年十月又佔領了奉天(今陝西乾縣),兵臨長安城下,代宗逃到陝州避難。這個責任主要是程元振知情不報所致。唐代宗一行鼠竄到目的地後, 立即下詔調發各路兵,要求立即前來勤王,但擁有重兵的李光弼等將領,因恨程元振專權害人,拒不前來,眼看皇帝就成了光桿司令!在這危難時刻,倒是駐守陝州的觀軍容使魚朝恩,帶領少數精兵急忙趕來救駕,代宗李豫頓時百感交集。由此在心中形成一種誤判——危難時刻,文臣靠不住,武將也靠不住,還是宦官最貼心啊!這件事充分反應了,唐朝的皇帝有多難,必須平衡地方和中央的勢力,隨後唐代宗讓魚朝恩執掌禁軍。
隨之到了後期,魚朝恩專橫跋扈,囂張至極,以至於懦弱的唐代宗都忍受不了,與元載設計殺了魚朝恩。這是代宗殺得第二個宦官魚朝恩。但是唐朝邊境問題的死結不開啟,就註定宦官作為平衡地方必然存在,但是這個需要極高明的政治手段,如果過頭了,一不小心就會失控,導致地方反叛或者宦官專權。
-
3 # 宦官趣聞
要回答唐朝中後期為什麼宦官橫行,先了解一下唐朝宦官專權的特點。
唐朝是歷史上宦禍最為嚴重的三個朝代之一。唐朝的宦官專權亂政,與東漢和明朝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宦官的權力甚至到了可以隨意廢立皇帝的地步。
唐朝宦官專權始於唐玄宗時期的高力士。唐玄宗做了一輩子太平天子,後期怠於政務,朝政基本全部委託給宦官高力士。高力士不但有能力,而且此人對唐玄宗忠心耿耿,算是個賢宦,雖然專權,但並不亂政。
唐朝真正專權亂政的宦官第一人是李輔國。此人先後擁立肅宗、代宗即位,權勢沖天。代宗是個很想有一番作為的皇帝,對宦官專權很憤怒,所以皇位穩固後,先後除掉了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等三大權宦。
但之後,唐朝的宦官專權並沒有根除,反而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與當時的社會形勢有著密切的關係。
藩鎮作亂一直是唐朝政府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安史之亂後,朝廷為了控制藩鎮勢力,實行監軍制度,派宦官擔任觀軍容史,這就給了宦官掌權的機會。代宗在清除了三大權宦之後,一度中斷了宦官典兵制度。
但德宗即位後,又發生了叛亂事件。一次,奉命出兵平叛的涇源節度使平叛途中發生兵變,掉頭回攻都城長安。唐德宗情急之下,只好調禁軍抵禦,但平時禁軍訓練太注,戰鬥力太差,德宗只好外逃。
透過這件事,使德宗對軍隊將領產生了猜忌心理。回到都城後,對手握重兵的大將進行權力分解,罷免了一大批。並開始大力發展神策軍,並從制度上確立了宦官掌管神策軍的正式地位,這一制度一直到唐末都沒有改變。
神策軍制度的確立,大大增強了宦軍的權力,更提升了宦官的地位。神策軍成為朝廷直接掌握、最為信任的一隻軍隊,職能也大大擴大,除了日常皇宮守衛,還擴大到戍守、征戰等領域。
另外,唐中後期,朝廷還實行了宦官但任樞密使制度。唐代宗時期,宦官任樞密使,職責也受到限制,主要是上傳下達。但後來,隨著宦官地位的上升,樞密使的職能也不斷擴大,甚至到了和宰相共參國政的地步,這就意味著宦官開始參與中樞機要事務了。
既掌兵權,又參與朝廷機務,就給宦官假傳詔令、廢立皇帝提供了方便,後期的皇帝大都是宦官所立,新皇帝上任,往往對擁立有功的宦官進行封賞,所以就形成了宦官專權越來越嚴重的局面,這一局面直到唐朝滅亡。
-
4 # 許願的泥菩
唐代宗李豫連殺三大禍國殃民的宦官,宦官仍然橫行,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個,自從安史之亂,唐玄宗從長安逃離開始,後面的幾任皇帝都有那種逃難的經歷,在逃難的時候,跟在身邊的是宦官,衷心耿耿並且把皇帝照顧的不錯,皇帝也是人,所有,有過一起的這種經歷,自然對這些宦官不一樣了;
第二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安史之亂剛剛結束不久,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造反,讓皇帝對外臣充滿猜忌,好不容易回到長安,接著能當皇帝了,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最好呢,還是把一些位置交給可靠的人;
第三個,擁立之功,從李輔國開始,基本上每個宦官都有擁立之功,李輔國能做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幫助李亨登基,又擁立了李豫登基,所以,權傾一時,他也為後來者趟了一條路子;
第四個,沒有有效的渠道選取到大量的有才能的,並且衷心耿耿人,前面留下的要麼混吃等死,要麼時不時跳出一個叛亂的。德宗時期大力整頓,基本已經架空了宦官,重新迴歸到以前的狀況了,但發生了涇元之變。朝廷調集的平叛軍路經長安時,因為朝廷犒軍不當,引起譁變,擄掠京師。當時5000人的軍隊就把長安城鬧了個底朝天,德宗棄城而逃,奔往奉天避難。後在名將李晟等人的努力下打敗了叛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德宗選得禁軍將領白志貞不會練兵,收的全都是紈絝子弟,有才能的人也被擠跑了,所以,禁軍沒多少人不說,一打起仗立馬作鳥獸散。逃跑的路上,德宗想的肯定是:武將靠不住還得靠家奴啊。
第五個,皇帝的本領決定了他無法改變當前的狀況,代宗在當初算得上是很厲害的了,後面的皇帝,多是吃喝玩樂的主。
第六個,死真的沒啥,相對於獲得更高的地位來說。田令孜行刑前還向行刑人仔細演示了一遍行刑的方法,然後受刑而死。
所以,在沒有新的有效的措施的實施,沒有人才填充的,緊靠殺人,根本不能制止後來者。
-
5 # 看不見的角落
唐代宦官專政可以說是將唐帝國送入萬劫不復之地的重要推手。
從安史之亂的李輔國、魚朝恩,再到後面的俱文珍,仇士良等人,一直到唐末的田令孜,劉季述。這些宦官層出不窮,即使有唐代宗的誅殺宦官,即使有小太宗李忱的英明,仍然無法挽救唐王朝。其問題的根源在於積重難返,彷彿一棵大樹的根脈已經腐爛,縱使下再多的猛藥也是無濟於事。
唐代後期,國家雖然還是正常透過科舉選拔人才,但是更多的優秀人才卻源源不斷的流向了地方軍閥的幕府之中。從唐玄宗晉封高力士為大將軍開始,天下的讀書人就曾經有過抱怨。因為,宦官畢竟是皇宮內部的奴僕,僅僅是憑藉皇帝的寵幸就掌握實權實際上是對於讀書人的蔑視,即使是東漢末年宦官專權也不過是以中常侍、上軍校尉等身份參與國政,南北亂世時雖然有宦官和士開升任尚書右僕射,但還從沒有過宦官出任大將軍的例子。這就寒了天下文臣武將之心。而肅宗繼位更是大力重用李輔國、魚朝恩,從側面上講也是因為中央已經沒有更多的賢臣可堪驅使。
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上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興盛往往有賴於眾多賢臣前赴後繼的努力,但是國家衰亡的時候卻很少有賢臣出現。這就是因為國家內部的人才流向了其他地方。東漢末年人才流向地方豪強,晉末人才流向世家大族,唐末人才流向軍閥勢力,都是同樣的情況。中央缺乏人才,只有默許這些宦官掌權,維持朝廷上的秩序。
同時,僅僅憑藉著代宗誅殺幾個奸宦頭目並不改變朝堂上的遊戲規則,構建朝廷內部的政治秩序,這是治標不治本。代宗時期,唐王朝基本終結了安史之亂的影響,開始療傷。但是,吐蕃入侵,僕固懷恩反叛,京城長安兩度淪陷。廣德元年十二月,郭子儀率軍奪回了淪陷十五天的長安。代宗回到長安,郭子儀伏地請罪,代宗說道:“朕沒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這種地步”。有賢才而不能有效利用,這才是中唐時期最大的問題所在。安祿山曾經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大臣,但是他的反叛幾乎斷送了大唐王朝。所以,君臣之間多多少少存在“囚徒困境”,賢臣寒心遠遁,而宦官就可以渾水摸魚,竊取權力,不由得令人感慨。
文:經典守望者
喜歡就關注唄。。。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
6 # 小南史
唐朝的皇帝裡面,有做為的明君並不多,大概有三分之一吧,唐代宗應該是其中之一。除了李淵、李世民、李隆基、憲宗李純外,對唐朝貢獻較大的就屬代宗李豫了。他的貢獻首先在於,以兵馬大元帥身份平定安史叛軍。其父唐肅宗李亨早逝(762年去世),安史之亂最終是在李豫手裡終結的。不過李豫跟其父李亨一樣,都對武將有很大的猜忌心理,這就給宦官留下了鑽空子的機會。那些一心往上爬的宦官們,想方設法成為皇帝的心腹,利用皇帝不信任武將的心理,千方百計去幫助皇帝監視那些武將,動不動就誣陷他們謀反,從而殺害他們以樹立自己在朝中的威嚴。
高仙芝、封常清、來瑱、李懷讓、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等名將,都是讓那些宦官殺害或者打擊陷害過的。面對這個問題,唐代宗李豫屢次痛下殺招,殺死幾個大宦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三個。這三個宦官全是權傾朝野、禍國殃民的東西,為了幹掉他們,唐代宗可謂是煞費苦心,歷盡艱難,最終讓他們一個個上了西天。
唐代宗對罪大惡極的宦官,痛下殺招,連殺三人。從762年殺李輔國開始,到764年殺程元振,再到770年殺魚朝恩,前後才8年時間。8年幹掉三大惡賊,這個力度不可謂不大,足以威懾後宮,那麼為何後來宦官又開始橫行了?
何為宦官?
宦官(俗稱“太監”)是中國古代京城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則全為被閹割後失去效能力的人,又稱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等等。
自秦朝到清末,宦官是一直都存在的,制度其實非常完善了,因為宦官都是皇上貼身的人,而且他們沒有家室不用擔心他們結黨營私,加上他們常年在皇宮裡沒有機會和外面的人接觸,因此皇帝對他們很是信任,宦官除了照顧皇帝的生活還會進行一些政務上的上傳下達。
古代帝王當中,明君少,昏君多,這久導致了皇帝想偷懶,自然會把權力下放,權力一到太監手裡,又沒有人制約他,就會形成太監專權。秦之趙高,明之魏忠賢都是有名的宦官等等,還有什麼東廠西廠啥的。
宦官能否橫行於世,取決於當朝皇帝,皇帝清明,則宦官本分,皇帝昏聵,則宦官橫行。就算當朝皇帝能殺十個百個,甚至上千個宦官,你都不能保證後面沒有宦官橫行,宦官這個群體是伴隨著帝制而生的,只要有帝制就會有宦官,有宦官就會出現宦官橫行的時候。
因為帝制所要求的是,後宮之內除去皇帝本人及未成年皇子,絕不能出現另外的男人,所以,宦官橫行才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個事情沒法杜絕,只能依靠有為明君。
-
7 # 賤議你讀史
我是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我來回答。
唐朝的宦官亂政,始於李輔國。
安史之亂,打破了唐王朝多年的和平,戰亂導致原本的社會政治秩序大混亂,國敗家亡之際,必定多有妖風邪氣。
正當唐玄宗逃亡四川的時候,李亨在心腹太監李輔國的大力協助之下,登基即位,是為唐肅宗。得益於擁立之功,李輔國順利爬上了帝國權利的巔峰,由此也拉開了唐帝國宦官亂政的局面。
及至唐代宗時期,深感於宦官的禍國殃民,於是在八年之內接連制服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三大宦官。唐代宗的時候,宦官對於軍權的滲透和掌握還不是很牢固,因此,代宗才有能力和機遇一打三。
那麼,既然一下剷除了三個大宦官,為何唐代宗不一鼓作氣徹底剷除宦官勢力,避免後期宦官橫行呢?
當時的客觀環境不允許他這麼做。
安史之亂,大大削弱的唐朝中央軍的實力,反而讓地方藩鎮趁機崛起。縱觀唐朝中後期,整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唐政府和地方藩鎮之間的矛盾。而為了制約地方藩鎮,皇帝不得不派身邊最親近的人,也就是宦官,作為監軍前往藩鎮。
作為皇帝手中制約藩鎮勢力的武器,宦官是一把雙刃劍,可惜唐帝王的武功修為頗為低劣,反而屢屢被這把劍傷筋動骨。
到了唐德宗的時候,宦官徹底掌握了唐朝的命脈——神策軍。
在經過“甘露之變”後,宦官權利徹底蓋過了皇權。此時喪失軍權和行政權的皇帝,已經淪為宦官手中的傀儡。
綜上所述:之所以唐朝中後期宦官一直橫行,是因為兩點:
宦官集團掌握軍權;
藩鎮勢力的存在,不得不讓皇帝選擇宦官進行制約。
藩鎮割據勢力的存在,是唐朝宦官亂政存在的根源!
-
8 # 南朝居士
他們登基後都殺了宦官,信任武將、文官,結果都被打臉了,比如代宗的兒子德宗、崇禎。
看看唐德宗,他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打擊宦官勢力,
後來在削番時,勤王軍因伙食不好造反,“涇原兵變”爆發,結果他發現,禁軍沒有一個人來的,文臣武將都躲得遠遠的,只有一群太監跟著他,德宗只有逃亡奉天,從此以後,他用太監比他爹厲害多了。
崇禎剛做皇帝,以為只要把魏忠賢殺了,任用正直的東林黨,就能眾正盈朝,海晏河清,結果魏忠賢剛死,自己說話就沒人聽了。
他以為信任武將,給武將權力,武將就能打勝仗,結果他發現,給了武將權力,武將就擁兵自重,不聽調遣了,
代宗李豫也是一樣,殺李輔國是因為他是別人的狗,有點礙事,不殺了他,自己就無法掌權,也因為他,他對宦官有所不滿,
代宗剛開始殺宦官,結果發現,武將沒一個聽話,文臣也好像都不聽話,只有太監最聽話,而且,用太監安全啊,不會被反噬,用其他人都很危險,
一旦認為太監不聽話了,馬上可以殺了太監,重新換個太監。
就像唐憲宗說的,上曰:“此家奴耳,向以其驅使之久,故假以恩私;若有違犯,朕去之輕如一毛耳!”
-
9 # 潘不安講究史
宦官橫行不僅僅只發生在唐朝的中後期,在他之前秦有趙高,漢有十常侍,在他之後宋有童貫,明有劉瑾、魏忠賢,清有李蓮英等,可以說哪個朝代沒有權宦亂政?如果說以史為鑑,歷代君主都應該知道宦官會亂政,可為何屢屢重蹈覆轍呢?
這是因為對於皇權來說,始終存在著一個無法消滅的敵人!那就是官僚階級。面對他們,所有的帝王其實都是矛盾的。一方面必須要依靠官僚階級統治幅員遼闊的天下。另一方面又要時刻提防著他們,害怕他們在權利坐大之後“黃袍加身”。
在這種環境作用下,皇帝就必須要培養只忠於自己的親信力量以制約外臣。而這個最佳人選自然不會是同姓皇族,因為在無上皇權面前兄弟相殘,父子相殺的例子數不勝數。算來算去,唯一合適的人選只有和皇帝在生活上最親近,又沒有生育能力的宦官們。
皇帝將自己的權利分享給宦官,讓他們充當和大臣們鬥爭的馬前卒,以此來維護自身統治。這種行為就像是懸在頭頂的達克摩斯之劍一般,在威懾敵人的同時,也會隨時要了自己的命。具體會導致什麼結果,完全取決於皇帝本人的控制力。因此在歷史上,哪怕是宦官最臭名昭著的明朝,在君強臣弱的王朝前期都不會出現宦官干政的情況。而到了皇權出現真空的王朝後期,無不例外的都出現了宦官干政的情況。
唐代宦官橫行——政治缺陷埋下的隱患唐制繼承於隋制,而隋制又是總結至戰亂不斷的南北朝時期,這種制度在奠定了唐朝強大軍事實力的同時,也為唐朝的外強內弱埋下了伏筆。
第一,唐朝的地方行政缺陷。
據開元二十八年戶部記載,唐朝有郡府328,縣1573,而幅員類似的漢朝到漢哀帝時期有郡國103,縣邑1314,道32,侯國241。唐和漢一樣,採用的都是中央—州郡—縣三級的管理,在相似幅員的情況下,唐朝郡一級的行政單位竟然是漢的3倍。這就導致了以下的問題:
1、唐朝中央,也就是皇帝的工作量是漢朝的3倍。這就要求唐朝的每個皇帝必須非常非常的勤政才能控制全國的郡縣,但凡中間出現一個稍微鬆懈一點點的皇帝,就會出現權力旁落的危險。
2、過多的郡縣,分散了中央的權力,使外臣勢力增大。
3、 3倍的郡縣,也就意味著相對於漢朝來說,唐朝需要3倍數量的州郡官員。這其中光2000石俸祿的太守刺史就有300餘人,更不用說相應的配套人員和開銷。對於中央朝廷來說,這是一筆龐大的開支,如果國力強盛,地方還能牢牢控制在朝廷的手中。但隨著國力下降,這筆支出將難以維持,所帶來的結果就是財政大權將不得不下放地方。
以上的問題就帶來了兩個結果,一是皇帝需要更多的親信幫助自己監視地方,而蛇鼠一窩的大臣自然是不可能的,這必然就導致了宦官的權利增加。
二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儘管皇帝本人並不願意,但也不得不在中央朝廷和州郡之間再增加一級地方管理機構。貞觀元年,唐太宗分天下為十道,開元年間又設定了十五個採訪使道。而為了加強邊防地區的軍事防禦能力,唐高祖武德年間又設定有總管府。這些措施,雖然短暫加強了中央集權,但長期以往也使地方權力越來越大,成為後來節度使的雛形,為藩鎮割據埋下隱患。而皇帝為了和大臣爭奪這一級地方機構的管理和監督權,必然又需要更多的宦官,甚至賦予他們監軍領軍的權力。
這也就意味著宦官政治的產生,對於唐朝皇帝來說就和放化療一樣,沒有他們,皇權將會被地方藩鎮架空,使用他們又會被反噬。只能說是結構缺陷帶來的苦果,不得不吞下。
二、門閥政治的殘餘
雖然在唐代門閥政治已經開始走向式微,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科舉制度培養計程車人階級依然無法與其抗衡。更何況唐時昂貴的教育成本,使透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精英人才大多數還是來自於門閥世家。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全唐一朝的宰輔依然大多數出自崔、韋、裴、薛、李、王等幾個大姓。他們利用對朝政的把持,以及宗族在地方的影響力,依舊控制著整個大唐帝國。甚至到了藩鎮割據的中晚唐,還能夠找到生存的空間,他們或者和地方藩鎮內外勾結,或者乾脆自己就是一方藩鎮。
這個問題其實早在唐朝建立之初就已經被預料到,無論是太宗李世民,還是之後的高宗李治,甚至是武則天都曾經大規模的削弱門閥力量。但是因為當時士人階層還沒有成熟,國家執行依然需要依靠大量出自門閥的精英階層,因此直到唐門農民起義,大量豪門子弟被殺,門閥政治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這個過程是毀滅性的,是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願意承擔的,所以他們需要一種相對溫和的方法來對抗門閥政治,這就是宦官政治。所以唐朝宦官的權力,可以說是伴隨這門閥政治而存在的,門閥一日不消失,便一日不能解決宦官橫行的問題。
三、府兵制的破壞
唐朝的府兵制,脫胎於隋朝,其基礎是均田制。因為在隋末唐初的農民起義中,地主階級被削弱,大量無主土地被唐王朝所掌握。唐王朝將其中的大部分拿出招納無主的流民,而作為代價,這些流民需要服兵役。“於六戶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選才力一人,免其身租傭調”,這便是唐初建立的府兵制。
府兵在入伍之後,他們的軍籍就會歸入折衝府,但是戶籍和耕田還是歸屬於州縣。府兵平時依舊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只在每年冬十一月由折衝府召集統一訓練,除了宿衛京師、防守邊疆,以及外出作戰外,他們基本不會離開家鄉,實際和農民並無區別。
府兵制給早期的唐王朝提供了充足且具有戰鬥力的兵員,但是隨著唐朝經濟的發展,府兵制的基礎被逐漸破壞。由於唐王朝所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少,再加上對地方控制力的減弱,新入伍府兵所能分到的土地也越來越少,負擔卻越來越重。原本人人爭當的府兵,開始被人認為是低賤恥辱的。
按照唐初的舊制,府兵服役時間以四年為限,但是到了高宗、武后時期,因為兵員的不足,開始被大大的延長。唐玄宗開元十年,張說曾上書:“諸衛府兵,自成丁從軍,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雜謠,浸以貧弱,逃亡略盡,百姓苦之”。唐以20歲開始服兵役,正常情況在外服役時間為四年,但到這時候大多數府兵卻要一直等到60歲才能役滿回家,且雜謠依然不被免除,這使得逃兵役成為了常態。
所以從高宗、武后時起,募兵開始逐漸代替原有的府兵,也是此時唐軍中的外族數量開始激增。到了唐玄宗時期,府兵制被正式下詔終結,並完全以募兵制代替。
府兵制的逐年破壞,直到被徹底廢除,使得唐王朝直接掌握的兵力人數也迅速的下降。到了天寶元年,戍衛京師的人數僅有6萬左右,而各邊防藩鎮的兵力已經達到了49萬。同時,地方提供給朝廷的兵員大多是“老弱病殘”,而自己卻都是“精兵猛將”。加上唐朝各地將領常常幾十年都不會調換,使得除政治、經濟之外,軍事也落入了地方的控制中,終於在安史之亂後徹底形成了藩鎮割據。
正是因為害怕這些手握重兵的藩鎮起兵造反,所以唐朝的宦官罕見的被賦予了領軍的權力,從名義上這些軍隊是代替皇帝掌握的。但是實際上,此舉雖然威懾住了各地藩鎮,但同時也拉開了皇帝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更將自己的命脈交到了宦官的手中。
從唐高祖到唐玄宗早期的這段時間,皇帝依然對整個唐王朝擁有控制力。但是因為以上三個原因,中央的權力逐漸向地方分散,再加上唐玄宗後期荒淫,加劇了帝國內部的矛盾,雖然用歷史上比較少見的賢宦高力士控制朝政,但也無法阻止朝政的崩壞,更開啟了宦官干政的先例。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徹底形成,皇帝已經實際上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為了防止叛亂再次發生,為了爭奪軍權,於是唐玄宗之後的皇帝都走上了宦官監軍的道路。雖然對地方藩鎮和朝臣形成制約,但也導致了宦官勢力快速坐大,架空皇權。
唐代宗除三宦,只是無奈的迴圈唐代宗在安史之亂期間,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身份先後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又在即位的第二年平定安史之亂,之後以“養民為先”的政策積極恢復民生,成為了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但是他在位期間藩鎮割據,宦官崛起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他看似剷除了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三宦,但其實是對大勢已去的無奈。
唐代宗所除第一宦是李輔國。他在玄宗時入宮侍奉太子李亨,40歲以前默默無聞。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扶持懦弱的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因此受到寵幸,被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授予軍政大權。
之後李輔國開始獨攬大權,排除異己。為怕唐玄宗復位,李輔國矯詔軟禁唐玄宗,並驅逐對其忠心耿耿的心腹宦官高力士。
他還設立“察事廳子”,以偵察官員活動。朝中大小事務均要經過他手再告訴唐肅宗,他甚至還想做唐朝第一個宦官宰相,為此逼走宰相蕭華。他又勾結唐肅宗皇后張氏,誣陷害死建寧王李倓。
在唐肅宗病重期間,李輔國為了和張皇后爭權,挫敗了她準備殺死太子扶持越王的計劃。唐肅宗死後,李輔國又扶持太子李豫即位,為唐代宗。
以兩次扶立之功,李輔國日益囂張跋扈,甚至對唐代宗說:“大家(皇帝的俗稱)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如此僭越之言,引起了唐代宗的殺心。
於是他表面上稱李輔國為“尚父”以麻痺他,私下卻聯通另一個宦官程元振,以藥子昂代元帥府行軍司馬,掌握禁軍,奪取李輔國的兵權。繼而又罷他官職,進封為博陸郡王。不久派人於深夜刺殺李輔國,並將他的頭顱割下仍入糞坑。
(李輔國原名李靜忠)
在除掉李輔國的過程中起到重要重用的程元振,正是當初發現張皇后陰謀並告知李輔國的人。之後也是他奉李輔國之命,調集禁軍衝入長生殿,逮捕了張皇后和越王等人。本是李輔國“心腹”的他,卻是通過出賣李輔國得以上位,而在成功之後,他又成為了第二個李輔國。
為了進一步掌握權勢,他不斷迫害來瑱、李懷讓、李光弼、郭子儀等朝中的忠臣良將,使得軍中人人都畏懼他更甚於李輔國。各鎮的節度使、大將也因為害怕他的陷害,紛紛擁兵自保,使得朝廷進一步失去了對各藩鎮的控制,而他卻對此自鳴得意。
廣德元年(763年)九月,吐蕃大舉東進,邊關告急,程元振卻對此隱瞞不報。直到吐蕃軍浩浩湯湯的到達了邠州,唐代宗才得到訊息。
十月,唐代宗下詔調兵救援,但各地將領卻因為代宗寵幸程元振而遲遲不肯發兵勤王,使得吐蕃軍攻下長安,唐代宗連夜逃往陝州。到達行都後,群臣上書要求立斬程元振以救社稷,但唐代宗始終以其有保護之功而不肯,只是削去官職,放歸田裡。
後來收復長安之後,程元振又秘密潛回,希望重新得到唐代宗的重用,被御史發現,上疏彈劾。唐代宗才將他流放溱州,至江陵時被仇家殺死。
第三個被唐代宗除去的宦官是魚朝恩,比之前的兩個更是厲害。魚朝恩於唐玄宗年間進攻,安史之亂後,侍奉太子李亨有功,在其即位為唐肅宗後,魚朝恩被任命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等職,負責監領九個節度使的數十萬大軍。
但魚朝恩完全不通軍事,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他拒絕李光弼的建議,盲目指揮,在敵寡我眾的情況下取得鄴城大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又聽信謠言遭至邙山之敗,使河陽、懷州失守失守。
但是在皇帝眼中再多的過失,也抵不上一件功勞。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長安,唐代宗出逃陝州,魚朝恩率駐陝州軍及神策軍奉迎,從此得到唐代宗的寵幸,被任命為天下觀軍容處置宣慰使,專典神策軍,代替程元振,成為了第三個李輔國。
之後的魚朝恩繼續的橫行跋扈,曾對大臣說:“天下之事,豈不由我乎?”甚至有一次還逼迫唐代宗賜他的小兒子魚令徽紫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穿紫服),金腰帶。
這些行為使唐代宗開始厭惡魚朝恩,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在宰相元載的策劃下,唐代宗於寒食節宮宴後,派人擒拿,縊殺魚朝恩。
唐代宗在短短八年的時間內除三宦,徹底震懾住了宦官勢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唐代宗消滅了宦官勢力,如此後的禁軍依然還是由宦官統領,只不過是他用強硬的手段控制了宦官勢力,成為他手中的利劍,保證他之後在位的十年內朝政的穩定。
其實從唐代宗除三宦的蛛絲馬跡中可以看出,剷除三人的真正原因,其實並不是他們多麼的禍國殃民。李輔國貪贓枉法,陷害忠良沒有被殺;程元振陷害忠良,隱瞞軍情使京師長安被攻陷也沒有被殺;魚朝恩盲目指揮導致數次大敗,丟失國土無數還是沒有被殺。因為對唐代宗來說,這些都不是罪,甚至陷害忠良,排除異己不排除是唐代宗所默許的。
他們真正該死的原因是,李輔國曾說過:“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魚朝恩也曾說:“天下之事,豈不由我乎?”是他們覬覦皇權,對唐代宗的權威構成了威脅。
可以說唐代宗用宦官是為了對付朝臣和地方藩鎮的無奈之舉,但同時導致了宦官勢力的壯大,反過來威脅自己,只能不斷的扶立新的宦官,剷除已失去控制的宦官,陷入了無奈的迴圈之中。
但顯然唐代宗的後繼者唐德宗不明白這個道理,使得宦官政治不僅死灰復燃,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涇原兵變——宦官政治的死灰復燃公元770年,唐德宗即位,一上臺就拿曾勾結大臣想要廢除自己的宦官劉忠翼祭刀,後來又流放了受賄的宦官邵光烈,一舉震懾住了群宦。之後更奪了宦官們手中神策軍(禁軍)的領兵之權,交於大臣白志貞。
結果在控制權交到大臣手中後,神策軍迅速的腐化墮落,大量的官家紈絝子弟充斥其間領取空餉,為了彌補兵員的不足,又用貧苦百姓充當人頭,數年之間神策軍戰力全無。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軍五千人為平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經過長安,唐德宗下詔犒賞。結果京兆尹王翃只賞賜了一些粗茶淡飯,引起兵變。唐德宗馬上詔令白志貞率領神策軍抵禦,可是神策軍卻已經早一步做鳥獸散,潰逃的無影無蹤。僅僅五千人的涇原軍就這樣把長安鬧得天翻地覆,唐德宗不得不棄城出逃。
經過涇原兵變之後,唐德宗發現大臣都是靠不住的,於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只信任宦官。回到長安後,他就立刻奪了白志貞的兵權,交到了兩個心腹宦官竇文場和霍仙鳴手中。
手握重兵的竇文場和霍仙鳴,又有唐德宗的庇護,於是重新走上了李輔國的老路,開始把持朝政。宦官政治在唐朝只經過短暫的沉寂,又死灰復燃,並在之後愈演愈烈……
回覆列表
唐朝的宦官,非常奇特。
宦官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屬於皇帝的私臣,而唐朝的宦官,在唐朝中期,取得了一項巨大的權力-神策營的兵權。
宦官是如何取得這個禁軍權力的呢?
這要從安史之亂說起,話說唐玄宗的放縱,導致了藩鎮格局的局面。
自此以後,唐朝的皇帝,意識到皇權必須與軍隊結合,才能保持中央的威權,否則就是個傀儡。
於是安史之亂以後的,皇帝都有意識的培植自己在軍中的勢力,而這些勢力的代言人,不再是將領,而是皇帝的私臣宦官。
這些宦官頭目,迅速從將領手中,接管了神策軍,並安插了大量的私人親信,這支原本拱衛皇宮的禁軍,徹底淪為了宦官們的私人武裝。
自此以後,宦官們作為一個強勢政治團體,在中唐以後迅速崛起,背後正是依靠這支神策軍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