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昨夜夢迴

    亂世中,書生投筆從戎,也會變成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比如南宋的辛棄疾,文采飛揚,卻一生抗金,而在辛棄疾帶著北方義軍南下之際,南方同樣有個書生,獨自往北,這個書生,叫虞允文。

    虞允文進士出身,早年曾出使金國,見金國大舉運糧造船,就斷定,金國滅南宋之心已經提上了日程。果然,紹興三十三年,在紹興和議的二十年後,金帝完顏亮,率領60萬大軍,號100萬,兵分四路。

    金兵一路往南,如入無人之境,宋軍前線接連潰敗,史載:中外震恐。被嚇破膽的趙構,又想故技重施,‘上欲航海’,跑到海上去避難。

    如果趙構真逃了,恐怕南宋的江山社稷,就完了!

    還好此時秦檜已經死了,南宋朝廷還有幾個有骨氣的,堅決反對,逼得趙構表示抗金,只是不知道這個時候,他會不會特別想念岳飛?

    既然皇帝都表明了態度,那麼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得做充足。於是書生虞允文,被任命為參謀軍事,隨軍北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戰在即,淮西主帥獲罪免職,接管防守的大將還在路上,虞允文一介書生,改道去往採石(安徽馬鞍山)犒勞士兵。

    虞允文到了採石後,看見宋軍萎靡不振,士氣低落,軍心散漫,這種狀態下,跟金兵遇上,要麼死路一條要麼兵敗如山倒。

    虞允文在金國待過一段時間,知道以金國的資源,根本養不起60萬常備軍隊,那麼大部分從軍者,應該是臨時徵調的,加上金軍兵分四路,完顏亮的兵力,還剩40萬。

    但儘管如此,這依然是選在宋朝頭上的一把利劍。

    形勢不等人。虞允文的對手完顏亮,已經近在眼前,要想抵擋這40萬軍隊,無異於以卵擊石。

    不過,國家危難之際,總要有人站出來,告訴敵人,南宋氣節猶在。

    當然,虞允文也全非處在劣勢,他還能倚仗長江天險,而金兵是出了名的水戰弱雞,二十年前,金國大將金兀朮帶兵10萬,被南宋將領韓世忠率兵8千,在長江的黃天蕩圍堵了足足48天,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實,虞允文可以不管的,他只受命犒師,而非督戰,如今任誰看來這都是燙手山芋,贏了還好說,輸了絕對是他的責任。

    當時就有人對虞允文說:“他人壞之,公任其咎乎?”虞允文答道:“危及社稷,吾將安避?”

    虞允文振臂高呼,以其慷慨激昂的熱情,呼籲南宋將士,共同抗敵,書生不畏死,士卒不惜命,採石的將士們,軍心大振。然後,虞允文收攏附近散兵,人數才堪堪1萬8千人。

    韓世忠8千打10萬,虞允文1萬8千,雖說面對的是40萬,可只需抵擋一陣,等援兵來了就好了。

    大戰一觸即發。兩軍決戰採石磯,虞允文利用水軍優勢,並在船上放霹靂彈,煙霧石灰瀰漫江面,擾亂金兵視線,同時命令士兵百姓,嗓子有多大喊多大,營造兵多的假象。

    一戰下來,金兵撤回北岸,虞允文追上去,趁機焚燬完顏亮的戰船,完顏亮移至揚州。

    金兵沒有戰船,採石暫時安穩,虞允文猜測完顏亮定當在揚州,隨之也跑到揚州。完顏亮沒想到又在揚州遇到這個喪門星,只好停軍觀望。

    這一等,就等出事了!

    完顏亮這個金國皇帝,是透過政變上臺的,他這一帶兵出去,他的堂弟完顏雍就不老實了,一不做二不休,立馬登基稱帝。

    本來,完顏亮的60萬大軍,有一多半,並不想打仗,完顏雍是主和派,因此不少士兵,是支援他的。

    更讓完顏亮臉面無光的是,他的四路大軍,其中三路被南宋的水軍打敗,這下襬在完顏亮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即打下南宋,再揮師北上。

    所以完顏亮勒令將士‘期以明日渡江’,否則軍法處置,這下激起了兵變,次日拂曉,完顏亮死於金營,金軍退走。

    如果真要說戰果,虞允文取得的並不多,但要不是虞允文站出來扼守採石磯,完顏亮打過長江,率兵南下,趙構那個被嚇到三條腿都軟了的膽小鬼,還不是逃之夭夭?

  • 2 # 谷昊新韻

    除了辛棄疾,南宋厲害的文人;論許身救國,詩詞賦以愛國主義精神的,當推陸秀夫、張世傑和文天祥“宋末三傑”。論文史詩書造就,內容憂國憂民的,陸游為大家。南北宋之交的女詞人李清照,自闢蹊徑,語言清麗,詞壇最出名。

    國難當頭,不苟私利,挺直脊樑,南宋有骨氣的文人,實踐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

  • 3 # 南窗問秋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詞人,可論詩名肯定是陸游。就是寫“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而更陸游一起的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這四人又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他們出才學之外,對國家的存亡、興衰、都發出自己的聲音,是一批批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

    早期的還有陳與義等著名詞人,宋末時期還有謝翱、吳思齊、林景熙等遺民詩人,在宋朝的文學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說到大儒還有陸九淵,也就是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其學術理念影響著後世。

    還有一位著名的詞人叫 姜夔姜白石,最著名的詞就是“念橋邊紅藥, 年年知為誰生”,他在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等等方面都精通,是繼蘇軾之後有一位藝術全才。

    一個時代的高人太多了,留下的存跡有我們知曉的,也有我們沒了解到的,但只要多去深讀了解一定會有所收穫。

  • 4 # 浮沉於史

    若論文武雙全,除了辛棄疾,岳飛、韓世忠、陸游、虞允文都算。

    岳飛。

    岳飛的戰績就不說了,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們來談談他的文。

    岳飛少時讀《左氏春秋》,一生詞作頗豐,除了大家熟知的《滿江紅-怒髮衝冠》,也有大家不太知道的《五嶽祠盟記》、《題驟馬崗》、《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小衝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其作或豪邁、或悲愴、或細膩、或婉轉……文人性情躍然紙上,只是相對於岳飛的文,他的武功成就要更為有名,漸漸地,大家也就忽略了他文人的身份。

    出將入相,岳飛當之無愧。

    韓世忠。

    韓世忠同樣是南宋名將,與岳飛同為“中興四將”之一,他主導的黃天蕩大戰,以八千宋軍大敗金人十萬鐵騎,自此金軍不敢過江南。這一戰,極大奠定了南宋偏安的局面。

    韓世忠年輕時是個潑皮無賴,後來投身軍旅,也是粗狂豪放,他不太看得起文人,說人家是傻老帽。

    可是到最後,他自己為什麼又變成了文人呢?

    這個變化跟宋高宗的處理戰將有很大關係,為了避嫌,為了自保,韓世忠交出兵權,從此不問軍事。

    自此與文人唱和,填詩作詞,列舉一首韓世忠的作品——《南鄉子·人有幾何般》。

    人有幾何般。富貴榮華總是閒。自古英雄都如夢,為官。寶玉妻男宿業纏。 年邁已衰殘。鬢髮蒼浪骨髓幹。不道山林有好處,貪歡。只恐痴迷誤了賢。

    韓世忠其實還不止作詞吟詩,他還喜歡唸佛,當然,這些做法,也都是為了讓宋高宗放心,這是無奈之舉。

    陸游。

    陸游的文學成就大家都知道,我們來談談他的武。

    陸游確實是一腔熱血,也想著效力疆場,為國建功,乾道八年,陸游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開始投身軍旅生活。

    王炎獻《平戎策》,銳意北伐,不過很快就被朝廷否決了,王炎被調回京城,其幕府解散。

    這段軍旅生涯只有短短八個月,陸游的軍事成就幾乎為零,但是他事實上曾經混跡行伍,也算得上文武皆備了。

    虞允文。

    虞允文是個文人,累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丞相,其傳世作品,有《辨鳥賦》《誅蚊賦》《適造帖》《鈞堂帖》等。

    虞允文之戰功同樣輝煌,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引兵南下,於採石江邊與宋軍交戰,在虞允文的帶領下,金軍大敗,由此宋金得以再次和議,南宋獲得喘息之機。

    其實不單這幾個人,那個時代國家內憂外患,江山風雨飄搖,無數仁人志士都願意拋頭顱灑熱血,投筆從戎者比比皆是。

    出現一批文武雙全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 5 # 詩詞有記

    我看了大家的一些回答,全都是男文人。我就說:一個我認為很厲害的女詞人,和一位很厲害的男詩人。@澳多寶

    1,朱淑真。大家都知道李清照,卻不知道朱淑真;但我覺得朱淑真的才情不遜於李清照多少!並且在中國曆代女文人裡也算是屈指可數的。

    朱淑真(約1135~約1180),祖籍(治今安徽歙縣),南宋著名女詞人。作有《斷腸詞》,《斷腸詩集》,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多的女作家之一。就連大家耳熟能詳的的《生查子-元夕》,據考證也應該是她的佳作,而不應該是歐陽修的作品。這種你不出名就給你張冠李戴的事情實在不應該。我就來欣賞一下《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2,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的名字,可謂是老少皆知。和辛棄疾也是忘年之交,來往也是不少的。是中國現存詩歌數量最多的詩人,數量達9362並且質量很高。我來欣賞一首他的詩《七絕》: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 6 # 劉楚雲817

    南宋利害的文人有:

    周紫芝…南宋官員、文學家

    李重元…北宋末、南宋初期

    朱敦儒…北宋末、南宋初期著名詞人

    岳飛…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文武雙全,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詞作《滿江紅》

    張孝祥…南宋官員、著名詞人

    韓元吉…南宋官員、詞人

    陸游…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今存九千多首詩,一百多首詞

    范成大…南宋官員、文學家。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工於詩詞、擅長書法、精通音律,是一個藝術全才。

    章良能…南宋官員、詞人。

    劉過…南宋文學家。與辛棄疾、陳亮、陸游等是好朋友,博通經史,嫻於詩詞。

  • 7 # 張旁子

    重文輕武是宋朝的特色。特別是在北宋,武人的地位很低,國家很多重要的武職,都由文人出身計程車大夫兼任。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靖康之變。國破家亡之際,很多傑出的讀書人都紛紛投筆從戎,武將的形象也從此開始變得高大起來。

    所以在南宋,文人出身的武將還是比較多的,廣為人知的有辛棄疾、陸游、虞允文等。但我這裡要介紹的這位,可能大多數人都不太熟。他以一介書生棄文從武,並在南宋初年那段風雨搖飄的危難歲月裡,在戰場上立下了不世功勳。他叫劉子羽,這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講,可能會是比較陌生的。

    史載劉子羽秉賦聰穎,10歲就精通經史。其父親劉韐是北宋西北軍將領。這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為他以後棄文習武埋下伏筆。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劉子羽蔭補為將仕郎(相當從九品),協助治理州事。宣和二年(1120年),遷衛尉丞(相當從七品),擢升衛戍寺丞。靖康之役,劉子羽父親劉韐死難,他扶柩歸葬家鄉,誓與金兵不共戴天。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劉子羽任直秘閣修撰。但他認為天下大亂之際,只有投筆從戎方能救國家於危難,遂棄文從武。他上書言事:“論天下兵勢,當以秦隴為本。”被名將張浚深為賞識。遂延請他加入幕府參議軍事,命他到秦州總制兵馬,建立兵將法規。

    建炎四年,金兵南侵。張浚擬調五路大軍40多萬人馬與金兵決戰。劉子羽認為各路宋軍之前各有統屬,缺少協調聯合且大多疏於野戰,堅主屯兵據守為上策。

    但張浚堅持己見,遂兵分二路,分別由同州、鹿州南下,行軍至富平與金兵相遇。因宋軍兵將互不協調,指揮陷於混亂。在金兵猛烈攻擊下,四十萬大軍一戰而潰,整個秦隴基本淪於敵手,連帶漢中也變得汲汲可危。

    當時軍心渙散,有人主張放棄漢中退守四川夔州。但劉子羽力主堅壁固守,待機而動。並主動請命隻身復至秦州,在短時間內重新招集潰散宋兵十萬餘人,迅速重建防線穩定局勢,金兵見此,遂不敢繼續進犯。

    當時因連年戰亂,漢中饑荒,劉子羽請調漢中。到任後他“開關通商輸粟,揖睦鄰援,飭兵練卒,扼險待敵”,深得軍民擁戴。

    紹興元年(1131年),金兵再次出兵侵犯大散關。當時任宋軍主帥的吳玠見金兵勢大,準備棄城退至漢中避敵鋒芒。劉子羽力勸其不要後撒,就地據險阻擊金兵,但吳玠不聽。劉子羽見狀於是自率三百親兵,於潭毒山設防,死守三泉。南宋立國定基的一次軍事大捷,由此拉開序幕。

    若干年後,一代詩人陸游以充滿激情的筆調,寫下了“書憤”這首流傳後世的著名詩篇:“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泊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其中瓜洲渡和大散關,講的就是南宋立國以來,對金國的二次重大軍事勝利。

    話說劉子羽率三百親兵,於潭毒山險峻處遍設檑石強弩據險而守。戰鬥打到緊要關頭,劉子羽身患重病連站都站不起來,為了表明自己誓死不退的決心,他讓手下把床榻搬到軍陣中的帥旗下,自己就躺在床上指揮作戰。看到主將如此拚命,守軍軍心大振,個個無不奮勇爭先拼命殺敵。僅僅憑著數百人之力,竟將金將撒離喝和他所率的十萬大軍阻擋在山道下,整整十多天寸步難進。

    眼見金軍主力被劉子羽牽制住。本來己經率軍南撤的吳玠突然開竅起來,馬上派出手下所有的騎兵繞到金軍背後,展開猛烈攻擊。

    金兵前有銅牆鐵壁久攻不下,後路又被攻擊,斷了補給,只得下令撤軍。宋兵乘機追殺,金兵死傷無數,宋軍接連收復金、均、房三州。這就是墊定南宋立國根基的大散關大捷。此役過後,益州的局勢終於完全穩定下來,南宋也獲得了一個能夠源源不斷給朝庭提供錢糧的大後方。雖然史書通常將這一戰的主要功勞劃歸在吳玠名下,但不可否認的,此役劉子羽居功至偉。

    其後宋金議和,象劉子羽這種死硬的主戰派很快就被朝庭邊緣化了。憤懣不己的他終於在45歲時辭官不做。辭官後的劉子羽隱居在福建武夷山,治經講學開館授徒。他的後半生培養出很多人材,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他的名字叫朱熹。

  • 8 # 每天讀宋詞

    他是當朝狀元,本為詞中仙才,卻心憂國難,一生奔波,壯志未酬,今天透過一首詞看南宋詞人張孝祥的作品,心氣直追李白,又有東坡神韻,堪稱經典。

    人間沉鬱,北地未收。道行野狗,水掀惡波。江山已是風急雨,愧對千年聖賢書。北末南初之際,凡有風骨的文人,皆心繫家國之恨。投筆從戎,征戰沙場,留下遍地屍骨,不知多少“春日凝妝上翠樓”的女子,最後十年不見有人還,淚洗顏色泛魚尾。

    張孝祥自出生,便如一介浮萍。其父張祁為避戰禍,舉家南遷。途中流民百萬,其間發生了多少讓人不忍看的事,年齡尚小的張孝祥一一看在眼裡,藏在心裡,一生的理念與政治抱負就此生根。

    “杏花未遇疏疏雨,楊柳初搖短短風”

    “行行又入笙歌裡,人在珠簾第幾重”

    他本可以成為天上張公子,“人間啄玉郎”。自此風流不羈,入青詞而秀逸平生。但張孝祥沒有,自二十三歲被高宗御筆欽點為狀元起。張公子鬥秦儈,壓豪強,平叛亂,開始了崢嶸而短暫的一生。(卒年三十八歲)

    淫靡奢麗的南宋皇朝,被脂粉軟了傲骨的南宋文人,豈能容下張公子如此清貴的人兒。張公子被讒言所累,終是被逼辭官隱退。儘管張公子對於個人榮辱表現得很豁達。他說“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他說“已是人間不繫舟,此心元自不驚鷗,臥看駭浪與天浮”。

    但人間疾苦,百姓流離失所的事實,他依然看在眼裡,卻痛苦於自身的無能為力。於是多次書信給李顯忠、王權等大將,提出抗金計策,當好友兼同年進士虞允文在採石磯大敗完顏亮之時。張公子胸中波瀾壯闊,好男兒應當如此,寫下“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他還是他,歷盡官場沉浮,飽嘗人間冷暖後。他仍是那個“剪燭看吳鉤,蕭斧剉春蔥,,突騎錦襜紅”的凌雲少年。

    張公子愛玉,其詞中多次出現玉之一字。但張公子不愛人間小玉,偏愛天地大玉。《念奴嬌·過洞庭》一詞尤能體現張公子的氣節與風流。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臨近中秋時節,洞庭湖遍岸青草,安謐青靜,沒有一點風吹過。此時的湖面如剔透美玉製成的鏡子,又如美玉製成的肥沃的田地,傾覆三萬頃,罩住一方天地。我扁舟一葉,渺小如芥子,飄蕩於其間。月輝泠澈,在玉湖肥田之中投下清白的倒影,天上人間的清白照入我的身體,我的身體亦是明澄通透,不會辱沒了這份清白。我與此情此景兩心通,此間妙處,難在短短的詞中與君說清楚。

    八百里洞庭湖豈能沒有一絲風色,湖面又怎會只有張公子一人。這是張公子虛構的場景,充滿了夢幻般的色彩。因為這是他一生的政治抱負與唯美的夢。三萬頃玉鏡,月色照耀天地清白,張公子明澄通透如稚子的心在這裡能得到最好的慰藉,不會被傷害。三萬頃肥美的田地,月色照耀天地清白,百姓自此於這美景中生活富足安樂。

    這是一座夢幻而浪漫的湖泊,張公子躺在其中,做著唯美晶瑩的夢,後人讀之卻又傷感難以自抑。

    我被貶到嶺表這些年,獨自一人,常常自省,肝膽肺腑皆如冰雪清白,無愧於天地。頭髮逐漸變短,人也變得蕭瑟,此時我有些涼意。但依然在這空闊無一人的天地間穩穩的泛舟而行。哈哈,我在做一件很開心很豪邁的事情。將北斗七星作為酒壺,倒出的美酒斟滿了西江。天地萬物都是請來的賓客,一起共享這仙釀。拍著欄杆而狂笑,湖中人不知年月,今夕何夕?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此句一出,天下之詞皆退避三舍,張孝祥之心氣直追李詩仙。

    他是個被百姓耽擱的詞仙,他不能如生於盛世的李白般,“扶搖直上九萬里”,浪漫到超凡脫俗。張公子生於亂世,於百姓而言是幸事,於他而言,是不幸。

  • 9 # 帝國的臉譜

    辛棄疾確實厲害,能文能武。文能詩詞歌賦,武能定國安邦。詞是豪放派翹楚,武是南宋少有的英雄,曾率50人闖入5萬之眾的金兵軍營鋤奸,成功擒賊,全身而退。因此可以說,辛棄疾是兩宋最著名的文武雙子星,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威名赫赫,至今讓人感嘆。

    那麼,南宋除了辛棄疾外,還有哪些厲害的文人呢?

    第一個就是岳飛。岳飛雖然行武出身,但他不完全是一個武將,他還有文人的才華,他寫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字字鏗鏘,句句震撼,將愛國熱情與英雄情懷錶達得淋漓盡致,被盛讚為“孤篇壓兩宋”。

    第二個就是虞允文。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揮師南下侵宋,中書舍人虞允文以參謀軍事身份,到長江採石磯犒師,因為當時前線主將王權被罷職,接替的武將李顯忠未到,江防無人指揮。恰在此時,金軍蜂擁渡江,長江如果一潰,必然國破家亡,在這種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介文人虞允文挺身而出,組織部隊抵禦金軍進攻,在完顏亮親自指揮金兵渡江之際,虞允文率軍駕戰艦迎戰,一萬八千人對敵十五萬金兵於採石磯,他毫無懼色,利用金人不習水戰的弱點,水陸配合,用箭射,用火攻,連續幾天幾夜苦戰,最終於出奇制勝,取得了採石大捷。

    第三個,儒將趙方。趙方本是一文弱書生,但後來卻成為了威震金兵、揚名前線的儒將。他先後出任隨州知州、湖北轉運判官兼鄂州知州、權江陵府、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陽府等職。嘉定十一年(1218),金將完顏賽不率兵十萬入侵,趙方從容排程,安排孟宗政駐守棗陽,劉世興守隨州。金兵進犯棗陽,被孟宗政打敗於尚家川。犯隨州,被劉世興打敗於磨子平。金兵不能奪城,又沒有撤兵,繼續將棗陽、隨州二城包圍,對峙達年餘。

    後來,趙方派劉世興、扈再興、許國等馳援棗陽,命張興、李雄韜馳援隨州,先解了隨州之圍。不久,孟宗政在棗陽城東伏擊金兵,金兵敗走,迎面遇上扈再興等率領的援軍,兩軍夾擊,金兵大敗,在交戰中活捉完顏賽不的妻弟王醜漢,完顏賽不只好退兵。

    趙方以京湖制置使駐守荊襄十年,善用將才,以戰為守,軍紀嚴明,從容排程,在任期內使京西一帶免受金人的洗劫和蹂躪,功不可沒。

    第四個,民族英雄文天祥。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入侵南宋,深入長江沿線,國破家亡之際,文天祥拿出全部家財,募兵5萬勤王,入衛臨安,邊抗元,邊和談,曾與元軍議和,因當面斥責敵丞相伯顏而被拘,在押解北上的途中逃脫。

    後與張世傑、陸秀夫擁立趙昰為帝,聚兵抗元,試圖東山再起,祥興元年(1278)底被俘。第二年,元軍在威逼利誘無效後,將文天祥殺害。文天祥就義前,寫下《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0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辛棄疾確實算是大宋第一古惑仔,但實際上好多武官也是文官 一步步起來的呀,比如中興四將,比如吳階、孟拱,文天祥,他們不厲害嗎?那你 幹嘛只是提辛棄疾?除以上之外,我個人最佩服的是奠定南宋偏安江左的著名丞相虞允文,採石磯一戰名動天下,間接誘發金國方面的兵變,而一直主張滅宋的海陵王完顏亮在此次兵變中被殺,從此南宋才真正算是偏安!宋金呈鼎足之勢!

    我們來看一下虞允文的生平和採石磯一戰的經過。

    其出生於北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的隆州仁壽縣(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一生建樹頗多,最後更因功被封為丞相,因此四川現在他的出生地還有“丞相村”的說法,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名臣。

    而且他本人姿貌雄偉,慷慨磊落。早年間,以文章致身臺閣,後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出將入相近二十年。因此史書對他多有讚揚:“戰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義勇,為南宋第一“

    其一生功業的頂點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採石磯之戰。

    源於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後,金國仍然亡宋之心不死,到海陵王時期尤甚,甚至他有詩言:萬里車書合會同, 江南豈有土壤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 ,立馬吳山第一峰

    滅亡南宋,立馬吳山之野心昭然若揭。隨即完顏亮開啟了他親征南宋之路,恰好公元1161年再次南侵,宋金採石磯相遇,宋軍主將畏敵潛逃,虞允文身為勞軍大臣,臨危受命,挽狂瀾於既倒,整軍備戰,指揮得宜,最終大敗金軍,使得金國因為戰敗,內部發生矛盾,產生內訌,連海陵王自己也被亂軍殺死,之後世宗即位,因為要處理內部,加上金軍經此一役實力大損,雙方呈鼎足之勢,南宋方才徹底偏安。

    其才驚世,其功甚偉!是史書裡的南宋第一,更是我個人心中的南宋第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