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oonlight770
-
2 # 歷史秘密
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是為建文帝。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決定先削那些力量較小的藩王,於是首先襲執周王朱炆,把他廢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於大同,囚齊王朱炆於京師,湘王朱柏自焚死。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建文帝以為準備停當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沒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戰爭持續四年。此時建文帝已無大將可用,只好起用倖存的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朱棣以北平(今北京)為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
靖難之役建文帝朱允炆為什麼會失敗?
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初,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並沒有將朱棣放在眼裡。以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難事。善良又有點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炆甚至還給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諭,不準任何人傷害他的叔叔朱棣,以免讓他擔上殺叔罪名。正是這道口諭,燕王朱棣在四年的“靖難之役”中,才敢於親冒矢石,在兩軍陣前縱橫馳騁而毫髮不損。盛庸率三十萬大軍北征朱棣,雙方在夾河鏖戰。兩戰之中,朱棣數次陷入盛庸火槍隊的重圍,卻皆因建文帝“勿讓朕有殺叔之名”的訓誡,令朱棣平安突圍而去,否則這場慘烈的鏖戰,或許早已劃上句號。
聯想到建文初年,徐達之子徐輝祖曾力勸建文帝扣壓朱棣之子,建文帝十分猶豫,居然沒有同意,結果放虎歸山,讓朱棣可以無所顧忌了。二是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薦了平叛的統帥,他的好友、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正是這個渾蛋,既打了敗仗,又開啟金川門迎賊。在此之前,已有人對建文帝說李景隆有異志,但“帝雅信孝孺,遂不復疑,坐成開門之變,蓋不免於誤國雲”(明姜清《姜氏秘史》)。等到最終方孝孺如夢初醒,強烈要求建文帝殺李景隆時,一切都為時已晚了。三是朱棣軍渡過長江,南京危在旦夕之時,方孝孺又支了一個最臭的招兒。其時,“帝憂懼,或勸帝他幸,圖興復。孝孺立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
眼看南京不保,有人勸說建文帝暫避,畢竟,大半個中國,仍在建文帝控制之下。好漢也不吃眼著虧嘛。可是方孝孺力主守城,以待援兵。他甚至說:“即事不濟,當死社稷”,居然要讓皇帝以死酬志,可見迂腐之極。結果是陳碹以戰艦降燕,李景隆打開了城門,建文帝也在一場大火之後“不知所終”了。
有關他的失敗,後人更多的歸結為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位大臣“腐儒誤國”,可細細盤點,削藩之時,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自失良機,大戰初起,發“勿讓朕有殺叔之名”的聖諭,貽笑大方,初戰失利,不由分說撤換了彼時中國最傑出的“防禦戰專家”耿炳文,啟用毫無作戰經驗的“花花公子”李景隆,戰場局面轉機時,卻誤信人言,發聖旨“瞎指揮”,斷送大好戰局,兵臨城下時,再次用人不當,最終徹底敗亡。
觀這個素來被認為“可憐”的皇帝,累累昏招,卻正見其“可悲”之處。
相較於朱棣而言,朱允炆是典型的長於深宮,養於婦人、閹宦之手的二世祖——看看明代仁宣之後的帝王素質和作為,可以看出帝王專制巔峰時期的皇宮培養出來的皇子是什麼樣的——朱允炆也可以算是明代昏庸帝王的一種代表。有些抱負,也知道結症在何處,但是性格中的軟弱和優柔,讓他缺少作為皇朝二世必須的魄力。他繼位後所處的環境和漢景帝有點像,藩王勢大又蠢蠢欲動,削藩無異於玩火自焚。
-
3 # 蕭湘居士__
按朱允炆與朱棣能力衡量、定然不如後者。常言道殺性做皇帝,朱允炆就虧在這裡。有句名言叫靜如處女,動似急兔。他在削藩時手軟,即反過來自已遭殃了。機不可失,一失完天下
-
4 # 阿夜劉
我覺得建文最大的一個軍事錯誤,就是給前線將領下達了一個命令“勿使我有殺叔之名”一場仗下來朱棣能換好幾批馬,不敢射朱棣本人
-
5 # 張小仙滴溜溜3
首先,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大殺功臣,以前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良將都被屠殺殆盡,致使朱允炆繼位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朝中竟沒有可以禦敵的將領。
其次,朱允炆雖然豪情萬丈,想要壯大祖業。明朝前期藩王勢力過大,導致朝政旁落,皇帝權力很低。朱允炆進行削藩這本沒有錯,錯就錯在他不懂策略。朱棣奪取皇位後也進行了成功的削藩,他不是像朱棣一樣大張旗鼓的進行,而是暗地裡逐個擊破。朱允炆毫無戰略性的削藩,導致各地藩王人人自危,個個怨聲載道,這樣的削藩就算沒有異心也會被逼的造反。
-
6 # 關河南望
建文帝敗給朱棣,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他佔盡了優勢,只不過本人的問題,所以他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
儘管他有經過老朱認證的,純天然無公害的唯一繼承人,擁有“大義”的名分,有無數的財產,軍隊。
但這些正是他的好叔叔朱棣想要的。
作為朱元璋竭力栽培的接班人,建文敗給了叔叔,冤不冤?要看看他的作為,大家就知道了,一點都不冤。
由於老朱是吃苦長大的,所以他不希望朱允炆和他一樣吃苦,於是老朱讓他生活的像個真正的黃太孫,這位不識民間疾苦,空有理論沒有實踐的皇帝,上任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和他那不靠譜的文臣班子一起削藩。
大家都知道,削藩是每一個王朝為了穩定政權而必須做的事情,做是對的,關鍵是怎麼做,這位建文皇帝從小就無數人環繞,有牛氣的太祖爺爺做後盾,所以造成了他凡事不用自己考慮,老愛依賴別人的性格,這種性格上的柔弱,寬鬆,這是很對文臣胃口的,他聽了文官的慫恿,去削藩,不講過程,也不講策略,搞了簡單而粗暴,急的很。
於是逼死了幾個,逼反了一個。
反的這位就是他的好叔叔朱棣了。
好叔叔朱棣從小跟著老朱在戰場上長大,經歷過無數的刀光劍影和陰謀詭計,師從的都是徐達這些絕世名將,他後來又被朱元璋請了有文化的師傅教導,所以說,他是有理論有實際的,而他的經歷更是朱允炆無法比的,可以說朱棣的勝利絕對不是偶然。
爭奪帝位這種你死我活的戰爭顯然不適合朱允炆,他依靠的那幾個滿腹經綸卻連縣長都沒幹過的文臣,君臣們一起空談誤國,事實上,如果建文從小做起,一點點的培養還真有可能成為一個朱元璋希望的君主,但時機不等他,剛登基就要削藩,幾個文臣不顧實際,覺得拿大義名分就能壓死人,結果把朱棣勾引出來了,卻沒有任何辦法應對,昏招迭出,搞仁義什麼的,他不敗誰敗?還有李景隆背叛他,打了敗仗竟然也被他原諒,還有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就這性格,敗的真不冤。
-
7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
8 # 鐵錘文史
朱元璋為了自家天下穩定,幾乎屠盡天下功臣,希望給自己的接班人一個穩定的江山。沒有想到死後不過一年,竟然是自家人同室操戈,拔刀相向。泉下有知估計老朱棺材蓋都壓不住。
說起建文帝,那絕對是一把好牌被打爛掉的典型。
後來很多歷史學家都給靖難之役做過覆盤。都對這個溫柔的小夥子搖頭嘆息。建文帝登基的時候,天下已經大定,該清理的開國功臣,爺爺已經清洗乾淨;朱元璋執政31年,經濟形勢也已經穩定下來;外族入侵的威脅也不存在。建文帝自己也是一個安分守己的皇帝,為什麼就能把天下給弄丟了呢?
難道真的像朱棣登基之後吹噓的那樣,是天命的問題麼?當然不是。
鐵錘以為,靖難之役以建文帝失敗,朱棣成功而結束,是因為建文帝在戰略,用人,軍事等諸多方面犯下大錯,造成的必然結局。
先說戰略上的錯誤。建文帝削藩,不算錯誤。歷史上削藩減輕中央政府壓力不是沒有先例,漢朝後來就做的很成功。但是建文帝削藩的順序絕對是個敗筆,所有藩王之中,以燕王和寧王實力最為強勁,幾位大臣都建議拿燕王開刀,所謂擒賊先擒王,這個肯定是正確的建議,把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拿下,殺雞儆猴,其他藩王就能望風披靡。可是建文帝偏偏要從那些無足輕重的藩王下手,柿子先撿軟的捏。結果不但弄得天下藩王人人自危,還使得原本一盤散沙的藩王集體,最後全部團結到了燕王的大旗之下。尤其是實力強悍的寧王部隊加入朱棣軍營,燕王如虎添翼。
建文帝在這邊一刀一刀宰殺弱小藩王,燕王朱棣在這邊秣馬厲兵,壯大實力。等到小藩王滅的差不多,朱棣已經成長為龐然大物。
在時間成本和時機選擇上面,建文帝下了一招臭棋。
第二個是用人錯誤,賞罰不清。建文帝的班子裡面,重用的是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都是靠讀書起家的,沒有一個人堪當軍事大任。方孝孺雖然是個大知識分子,寫道德文章肯定是冠絕天下,搞軍事鬥爭則是紙上談兵了。這些都不說。重用李景隆是最大的敗筆。
李景隆就是一個華而不實的紈絝子弟,建文帝居然就把百萬大軍的指揮權交到這個繡花枕頭的手上。而他的對手,朱棣叔叔隔著十萬八千里,已經看穿了李景隆這個小婊砸,不對,這個小表侄的心肝脾肺腎。朱棣說李景隆這個人:
“智疏而謀寡,色厲而中餒,驕矜而少威,忌克而自用,未嘗習兵,不見大戰”。這不就是一個草包將軍嗎?後來李景隆這個草包果然“不負眾望”,帶著百萬大軍攻打燕京失敗,白溝河之戰失敗,濟南城下之戰失敗,百萬大軍硬生生就給他糟蹋光了!軍法無情,按道理皇帝應該將李景隆這個無能的敗軍之將斬首示眾才對,可是建文帝這個軟心腸的萬歲爺倒好,就是一個免職而已。最後還派遣李景隆鎮守對於南京城至關重要的金川門。最後朱棣大軍攻打過來,李景隆開啟大門迎接朱棣大表叔,來了一個投降一家親!
第三個是雙方主腦行事策略不同。朱棣起兵造反,人家從來沒說自己是造反,而是靖難,我是皇叔,皇帝是我大侄,現在大侄子身邊有奸臣,我這個皇叔必須要去幫助大侄子清君側。這個理由說出來肯定是萬丈光芒。而且宣傳一久,天下百姓都會信以為真,這就佔據了輿論上的優勢。而且打仗的時候,朱棣經常身先士卒,帶頭廝殺,給了將士們莫大的鼓舞。
建文帝呢,從不敢御駕親征,縮在皇宮裡面排兵佈陣。最為荒唐的是,建文帝還給前線的戰士們下命令,不許殺死朱棣,讓他這個皇帝背上殺叔叔的千古罵名!這不是荒唐至極的事情嗎?人家朱棣這邊說:給我往死裡打! 建文帝這邊說:我要抓活的!戰士們投鼠忌器,誰還敢勇猛殺敵,萬一沒有控制好尺度,乾死了皇叔朱棣,皇帝不但沒有獎賞,說不定祖宗八代都給滅了。這樣的仗,怎麼打?《明史·成祖紀》裡面就記載說:
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朕負殺叔父名。倉促相顧愕然,不敢發一矢。多麼滑稽的畫面啊,朱棣身先士卒,對面軍人不敢對他射箭。戰爭史上還有這樣的事兒?
總結一下:靖難之役中,建文帝實力佔優,卻丟了江山,原因有戰略,用人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指揮員能力問題。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再好的外在實力,遇到建文帝這種無能之君,吃敗仗是註定的結局。 -
9 # 史論縱橫
《大明風華》的熱播勢必將明朝的歷史再掀一波熱度,就連我哥都跟我探討起朱棣的事情,要知道我哥初二就輟學了,屬於那種康熙和乾隆誰在前,誰在後都分不清的人,現在竟然也關心起了歷史。
哥哥關心歷史,讓我這個搞歷史的弟弟臉上是相當有光了,吃飯吃三個小時,我自己噴了兩個小時,哈哈哈哈!
建文帝削藩失敗,真的是因為過於仁慈嗎?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人都認為朱允炆削藩失敗是因為太過仁慈導致,為什麼大家會有這種印象呢?就是因為朱元璋在位期間實行了嚴苛的政策,朱允炆即位後“寬刑省獄”,相對於朱元璋來說,不管後一個皇帝做的如何,都是一個仁慈的皇帝,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朱允炆是一個仁慈的皇帝。
其實,這是沒有什麼根據的,朱元璋後期為了防止權臣亂政,採取了一系列的高壓政策,為朱允炆鋪平道路,朱允炆上位之後,自然要寬鬆一點,換句話說,哪一位皇帝上位不大赦天下。
其實,關於朱允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到目前為止已經沒有權威的資料了,因為朱棣在靖難之後,將朱允炆的資料全部銷燬,他就像一個敏感詞一樣,被官方強制“和諧”!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認為朱允炆是因為仁慈而導致削藩失敗呢?
主要是因為在《明史》中有為數不多的關於朱允炆的一句話,在平朱棣叛亂的時候,朱允炆跟出徵的主帥說:“你們一定要活捉朱棣,不要讓我揹負著殺掉叔叔的罵名”。
很多人就根據這句話說朱允炆是優柔寡斷,沒有殺伐果斷之心,其實是扯淡,這句話如果不放到具體語境當中,應該是解釋不出來的,尤其是古文有的時候跟現在並不是一個意思。
即使強行解釋,也可以看出,不要讓我揹負殺叔的罪名,和不要殺朱棣還是兩個概念的,也就是說,拿這句話來說明朱允炆是一個慈善的人,沒有任何根據。
實際上朱允炆削藩的時候對於他的那些叔叔是相當狠的,在其當政後,連續幾位藩王都被朱允炆削藩,其中湘王朱柏全家被逼得自焚而死,導致剩下的藩王人人自危,最後抱團取暖。
其實,朱元璋設立藩鎮目的就是給老朱家的政權加一些保險,在中央有苦難的時候,藩王能夠出兵幫助,然而在朱棣靖難過程中,大部分藩王不是隔岸觀火就是倒向朱棣,由此可以看出,朱允炆只是虛假的仁慈,真正的兇殘。
削藩時急於求成,沒有形成完整性的指導思想正是因為朱允炆削藩時過於急於求成,剛登上皇位還沒有坐穩就開始削藩,一年之內削掉五位藩王,逼得其他幾位藩王不得不反,這番急於求成,實在是有些欠缺。
朱允炆的即位方式是明清時期最特別的,是隔輩繼承,孫子直接繼承爺爺的皇位,由於少了朱標這個緩衝,也讓兩任皇帝之間的年齡存在很大的代差。
朱元璋打了半輩子天下,40歲才在南京稱帝,假如朱標不死,應該也是40歲,偏偏朱標過早死了,朱允炆即位的時候只有21歲。
年輕意味是衝動,意味著急於求成,好大喜功,因此上位的時候急於做出點成績,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想要打擊蒙古殘餘勢力,先把國內的藩王給解決了。
結果是,狗急跳牆,朱棣來了一個靖難之役,朱允炆的政權被推翻。
實際上,削藩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循序漸進,溫水煮青蛙,漢武帝削藩時採取的就是這種策略,比如推恩令和酎金奪爵,逐漸削弱藩王的實力,然後再進行削藩。
其實,漢朝的藩鎮局面遠遠比明朝的局面要艱鉅得多,尤其是漢文帝削藩時,稍有不慎就引發七國之亂,地方政權敢於公然和朝廷叫板。
後來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就是下令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不單獨封給一個兒子,而是分給好幾個兒子,透過這種方式,幾代之後,原來諾大的諸侯國就被分為若干個侯國,地方再也無法產生對中原的威脅。
可以看出,漢武帝在削藩的時候,採取的就是不止一代人的準備,而是幾代人的時間,將削藩這件事完成。
包括後來的朱棣,其實也是一位削藩大師,朱棣是以藩王的身份登上皇位,他在位期間則以柔和的方式削藩,最終就是我們沒有看到朱棣風風火火的削藩,而藩王卻再也沒有對皇權產生過威脅。
用人不善,給了朱棣“清君側”的口實削藩也要有指導思想,不能胡來,蠻來,朱允炆上位後就要削藩,在沒有制定好一套削藩策略後,可以說,建文削藩是所託非人。
漢文帝削藩時是有了晁錯的一套削藩辦法,甚至也考慮到武裝鎮壓的情況,並且始終佔據道德制高點,七國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漢文帝直接把晁錯給殺了。
當朱棣以靖難的名義清君側的時候,朱允炆卻未能把身邊的“小人”給推出去,給人落下口實。
其實,站在後來者的角度,晁錯其實是真君子,而建文帝身邊的這些大臣是真小人,但是漢文帝能夠殘忍殺害真君子,建文帝卻沒能殺了假小人,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朱允炆身邊的“小人”都有哪些呢?都是明朝初年在學術界有一定聲望的大儒,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齊秦和黃子澄和方孝孺,這些大儒用儒學的理念教育他,全盤採用儒家為指導思想實行仁政,結果卻是一地雞毛。
這些人其實都是書呆子,既沒有領導才能,看待問題也不能從實際出發,在朱允炆即位之初就蠱惑他削藩,朱允炆當時年紀很小,哪裡能受得了儒家那一腔熱血,最終被這幾個儒家大師傅給坑了。實際上,儒家真的坑了不少帝王。
當時主張削藩的齊秦和黃子澄兩人,其實兩個人私下裡是不和的,一直都是明爭暗鬥,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不惜拿國家命運來當賭資。
其實,朱棣打出靖難之役的旗號,並非毫無根據,根據朱元璋制定的《祖訓錄》,朝中如有奸佞小人,藩王可以帶兵進京“清君側”。假如朱允炆能夠把這幾個真小人殺了,至少不會再走彎路,不至於受人蠱惑。
-
10 # 吆呵天怎麼又亮了
1.朱棣是歷經血戰出身的食物鏈頂端的男人!朱允炆是聰明的文人皇帝。用戰爭的方式抉擇,他幹不過他四叔。若用和平的方式周旋,他還有機會贏。
2.建文帝的勢力雖然更大,但他下令不準傷害朱棣,導致軍人的動作畏首畏尾,不能全力以赴!且因一邊是皇帝一邊是威望極高的四王爺,致使用心不專自我鬆懈!
3.輕視!而且沒有任何將帥的能力可以蓋住朱棣!
-
11 # 風中無痕跡
亂世和和平年代不同。
亂世要想統一全國需要將全國沒一寸土地都打下來,和平年代就容易一些了,只要將首都佔領,朝廷重臣臣服就能完成奪取國家的成就。
朱棣在前線的戰場上沒佔到任何便宜,當朱棣繞開前線直取南京時,建文帝所擁有的兵力再多也毫無用處。
回覆列表
有個說法是建文帝像他老子朱標一樣過於仁慈,不想揹負殺叔的名義,導致將領打仗時有顧慮。當然,即便這是真的,也只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而且估計不會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