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8
回覆列表
  • 1 # 李航解說老子

    《人生成長的啟示,道德經全文解說》第七十章:關於本書

    在六十五章《德篇》結束之後,我們的解說也離開了成長的個體,轉而透過觀察向天下輸出道的、具有“玄德”水平的道源(發電廠)來了解整個天下中道的執行狀況。在這種觀察的前面幾章,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道源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而後又像一個發電廠的參觀者一樣,較為詳盡地瞭解這個具有“玄德”水平的道源是怎樣工作、它又是為什麼這樣工作、以及它是如何處理阻礙等方方面面。至此,我們對天下中一個重要的道的輸出源有了清楚的認識和理解。在即將走出這個“發電廠”,即將對天下這個大網進行下一步的參觀之際,我們在這個“發電廠”的出口,拿到了一則有關這個系統的重要說明。這則說明不能算是系統的說明書,因為,本書自第一章開始至此,一直在致力於解釋道的執行規律,解釋道如何在一個人文系統的個體和一個社會、一個天下中執行。如果要定義哪個才是以道為基礎的系統執行之說明書,那麼本書自第一章開始到最後的八十一章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說明書》。這個說明書包含了一個系統如何發生、發展;怎樣執行、壯大;為什麼能長久運轉等等。而此時我們所拿到的這一則說明,並不是本系統的說明書,而是針對本書,也就是針對《系統說明書》的一個說明。

    為什麼要在這裡說明一下本書呢?因為,用於本書的理論基礎是違反常理的道,由於違反常理,因此對於基於常理來理解世界的人們會對本書所展示的觀點有很多歧義,因此有必要在此特意說明一下。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書所闡釋的觀點非常容易理解,所提出的事項也非常容易實施。儘管我在這裡說簡單,但效果卻不是這樣。這本叫做《道德經》的書,被很多人讀成了“玄學”;多少年來,被大家認為語義含混,無法照著去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等等。這樣的效果其實並不奇怪,其原因在於,本書所構建的系統是基於絕對光速宇宙觀的,而這個宇宙觀中的最為基本的兩個原理和一個基本模型,即不確定性原理、光速恆定原理和黑洞都是違反常理的。由於我們的所謂“真實經驗”是常態宇宙,而透過常識是無法認識宇宙的基本規律的。換句話說就是,透過常識無法認識道。就如同霍金所說的:“常識是基於日常經驗之上,而非基於透過一些無比美妙的技術被揭示的宇宙之上,這些技術中有一部分使得我們得以窺探原子或者觀測早期宇宙。”現代物理學家透過“無比美妙的技術手段”揭示了宇宙的執行規律,而本書的作者老子則是透過無與倫比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生、社會的執行規律。當大家無法透過常識來理解本書的時候,老子也會像霍金那樣說:“常識是基於日常經驗之上,而非基於透過無與倫比的洞察力所揭示的人生、社會之上,這樣的洞察力使得我們得以窺探人生的真相及社會的執行規律。”

    老子將本書不容易讀懂的原因歸結為“言有宗、事有君”。也就是說,如果大家可以瞭解老子所建立的這個系統理論是基於哪些基本原理的,那麼本書所闡釋的觀點就會很好理解,本書所提出的事項就很容易被實施。

    既然說到了本書所提出的觀點很容易理解,我們就在這裡簡單回顧一下本書從第一章開始至今所展示的內容。首先,透過人的年齡與各章的對應關係,我們看到了人文系統從剛剛出生到64歲(六十五章)的成長、成熟、收穫、轉型、最後成為社會大網上道的輸出者的完整過程。這個過程幾乎貫穿整個人生,儘管漫長,但在道的流動中可以非常清晰地展示各個發展階段。我們也透過對各個不同階段中道與人文系統的關係瞭解了道的執行規律,以及道在人文系統的成長、社會大網的執行中所起到作用。從而對道是萬物的基礎、以及道是串聯整個社會各個不同的人文系統之間的聯絡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

    在人剛剛出生的時候,實際上作為“人的意識”的人文系統並沒有完全長好。在人文系統中的九個單元中,只有“傾向無為單元”是與生俱來的。

    圖70.1 人文系統圖

    如上圖所示的人文系統和人的肉體一樣都是道創生的。創生之後從2歲開始到人文系統第一次的閉門會議的13歲,其餘的八個單元才依次長成,這個階段是人文系統的成長期。在成長期中,推動系統成長的還是道。在這期間,“德容器”在9歲時的出現是一個分水嶺。“德容器”出現之前,人文系統透過一個類似於臍帶的“天門”直接和“外部的道”相連;“德容器”的出現使得人文系統有能力間接接受“外部的道”,從而使得“天門”在這一年關閉。

    13歲的閉門會議過後,人文系統宣告完全長成。這個剛剛長好的人文系統,並不是馬上就可以肩負人生的責任,而是要經歷一個實習期。在14歲到20歲的實習期中,剛剛長成的人文系統會在人生目標、道的特點、社會規律等諸多方面進行實習,而實習的結果會交由20歲時人文系統的第二次閉門會議討論。

    經歷了兩次閉門會議的人文系統自此走上了可以完成自我實現的人生工作期,在這個階段的開始,和剛剛工作的新人一樣,人文系統會有幾年的試用,在完成試用的25歲,人生會進入到一個青春飛揚的黃金年齡段。黃金年齡段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在它即將結束的36歲左右,這個盡情釋放了青春的人文系統會接受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收穫。在實習期和工作期中,人文系統一直在使用“外部的道”來推動系統的發展。這個系統自9歲的天門關閉之後,一直採用間接的方式從外部接收道,並且隨著人生的成長,其接收道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到了黃金年齡段的尾部,這個系統甚至可以在大如洪流的道浪之中隨意浮沉,贏取自己偉大的收穫。

    隨著收穫的來臨,人文系統也面臨一個發展新階段。從37歲開始,曾經給人生提供了巨大推動力的道將一步步地退卻。失去了道支撐的人文系統需要開始尋找可以支撐自身執行、發展的能量源。這個階段中會有一部分人將自己以往的收穫進行歸零思考,進而不再借助外部力量來做成一件件事情。隨著所能完成的事情越來越大,這一部分進行了歸零思考的人們終於可以由自身的“德容器”來提供系統所需要的道了。由此開始,這個對於道來說自給自足的系統就不再需要藉助“外部的道”來推動自身的發展。不僅如此,由於自身系統產生的道並不是正好給自己用,還會有多餘出來的道,而這多餘出來的道可以透過類似電網的“併網”併入社會的大網之中。這個曾經使用了“外部的道”多年的人文系統從這一刻開始成為了社會大網上道的提供者。到此,我們突然發現,那個原本在此前一直拿來就用的所謂的“外部的道”原來是這一部分成功轉型的人文系統所提供的。到此,整個人文社會就透過道的流動,將道的使用者、道的提供者、道流所融合的社會大網,在一個個人文系統個體的成長、轉型過程中,有機地連成一個不停運動的整體。

    那些成功轉型為道的提供者的人文系統最早可以在48歲併入大網提供自身系統多餘出來的道。但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用於向社會提供道會給自身系統帶來失道的風險。因此,為了自身的安全,這個道的提供者會從併網開始就一邊熟悉自己作為提供者的工作,一邊進行自身的修煉,透過升級來規避有可能失道的風險。從48歲到64歲,這個人文系統已經不再是之前的那個藉助“外部的道”來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者,而轉變為向社會提供道,並管理社會大網的管理者。在完成管理工作的同時,他也會將自己的“德容器”從“上德”一步步地升級至“孔德”,乃至“玄德”。只有將“德容器”升級至“玄德”後,系統才不會再有因為向外輸出道而導致自身系統失道的風險。自此,人生成長抵達“大順”的境界、抵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透過人的年齡與本書章節的一一對應關係,本書的各個章節在人生成長曆程的映襯下異常清晰,再也不會成為“玄學”,再也不是言語含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前面說本書所闡述的觀點很容易理解了。

    容易理解並不是本書的唯一特點。用於解讀本書所依據的是絕對光速宇宙觀,而這種宇宙觀是人性的(有關人性宇宙觀的論述請參照拙著《道紀》和本書第二十五章)。在人性宇宙觀基礎上所提出事項是與人性相符的,因此很容易實施。比如第四十八章中所提出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無為。”實際上就是一個學會做一件事的完整過程。學習一件技能首先要用腦子學習,這種學習會增長知識(為學日益)。但腦子學到了,技能不能算學會,這時要透過腦子教會身體相關的部件學會,也就是下放知識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為道日損)。這樣的下放做一次肯定不行,要不停地做,也就是不停地練習(損之又損)。直到身體各個部位養成了習慣,這才算掌握了技能,此時做這件事時再也不用透過大腦,而是身體自動完成(以至於無為)。到了這裡,還不算完全學會,因為身體學習技能、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可能會養成一些錯誤的習慣。有了錯誤的習慣就需要糾正,完全糾正後再做這件事時就能夠不經過大腦,由身體自動完成而不會做錯(無為而無不為)。

    雖然四十八章的這一段總結了學會一個技能的全過程,但是儘管沒有讀到這一段,我們學會某項技能不也是要經過這樣的過程嗎?我們人生中熟練掌握的種種技能又有哪一個沒有經過這樣的過程呢?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說的,由於本書基於人性宇宙觀,本書所揭示的是人生成長的真相,因此,書中所提出的那些操作事項,不僅容易做,而且是你一直在做的。那些說本書的觀點不易懂,本書所提出的操作事項不易施行的人,是因為他沒有明白本書是基於人性宇宙觀的。也就是不知道本書的“言”何宗、“事”何君。實際上他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正是本書所揭示的人生真相,只是他不知道而已。因此,不是他讀不懂本書,而是他不瞭解自己。這就是:“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由於人性宇宙觀基於反常的基本原理,導致很多人無法讀懂本書。然而,我們剛剛說了,本書不過是揭示了人生成長的真相,展示了人文社會的真相,指出了人們做事的規則。因此,如果可以讀懂本書,並照著去做,豈不是如同拿到了人生說明書一般。如果一個系統的使用說明書只能被很少的人看懂,那麼看懂說明書的人不就因為稀少而珍貴了嗎?這本書就是一本人生成長的說明書,由於讀懂的人少,因此,能夠讀懂並照著去做的人自然是“以稀而貴”。

    既然能讀懂本書、並照著去做的人是稀少的“貴人”,那麼我們怎麼能發現他們呢?俗話說不能以貌取人,我們無法透過外表來判斷他們。他們讀懂了本書,或者說讀懂了人生,在黃金年齡段之後透過歸零思考完成了人生轉型,進而成為了道的提供者。而道的提供者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聖人”。然而道的提供者(聖人)形形色色,什麼樣的外表都有。他們的外表沒有共同特點,其共同特點在他們的人文系統內部,這些系統都已經透過自我迴圈,產生出道而供給給社會。這樣的內部結構是社會所需要的,因此是像玉一樣珍貴。也就是:“聖人被褐懷玉”。

    關於對這本《人生系統說明書》解釋到這裡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們就將這一則關於《說明書》的重要說明記錄如下。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全文連結:https://www.toutiao.com/i6713485988758290951/

  • 2 # 古之善

    《老子》第七十章 言有宗事有君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注 釋

    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帛書本作“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

    2、 天下莫能知: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作“而人莫之能知”,與帛書甲本“而人莫之能知也”幾乎相同;而帛書乙本作“而天下莫之能知也”。

    3、 言有宗,事有君: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帛書乙本句首多一“夫”字,甲本“宗”、“君”互換或為抄寫之誤。傅奕本“君”作“主”。

    4、 不我知:帛書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皆同。傅奕本作“不吾知也”。

    5、 則我者貴: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書本作“則我貴矣”。

    6、 被褐懷玉: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書本作“被褐而懷玉”。

    7、 言有宗:言論有一定的主旨、真理。

    8、 事有君:行事都有一定的根據、道理。

    9、 無知:指別人不知“道之德之行”的道理。

    10、 是以不我知:不能瞭解我。

    11、 知我者希:瞭解我的人稀少。

    12、 則我者貴:理解我的主張為法則的人更難得遇到。

    13、 被褐:被,穿著;褐,粗布。

    14、 懷玉:玉,美玉,此處引申為知識和才能。懷玉,意為懷揣著知識和才能。

    語 譯

    我的言論很容易理解、明白,也很容易踐行。但是,天下竟沒有人能理解、明白“道之德”是萬物的行為原則,因此使得人們無知而無法遵從“道之德”之行。

    人之言之論,就是要,言之道之真理;人之事之行,就是要,遵從道之德之行。正因為,人們都不能理解我這些言論,所以,人們也就不能瞭解我。

    瞭解我的人非常稀少,理解我的主張遵從道法自然,也就是遵從自然價值取向客觀行為規律的人也就更佳的珍貴。這就像,遵從道之德行的聖人那樣,身外穿著粗布衣服,而身內守著美玉一樣的德性而無法識別。

    進而論之

    當下國學的核心哲理思想,不是典籍(老子、孔子、古醫家)的哲理思想,而是後人編譯的思想,其哲理思想過於零碎、錯置、歧義與失真。真可是,知老子者希,則老子者貴。

    由於後人編譯國學典籍在其哲理性不強,如:中國哲學特有的概念範疇中,本體、陰陽、精氣、精神、五行、道、德、仁、有無、精神、中庸等,其哲學概念是什麼?其準確的定義是什麼?在理論上沒有進行解答,進而形成了人見人殊、百人百議的話題。

    譬如,根據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的哲理本義,我採用當下哲學語言給出最高概括性、普遍性之道的定義:

    “萬物之本之一”生化“萬物之體之多”的生命機制中,“有”與“無”共同存在,“無”依存在“有”之中,並且“無”以“勢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稱之為道。

    注:後人編譯的《道德經》第一章裡,不能簡單地說“道不可言”或“道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這樣非哲理的玄說,給人們雲裡霧裡的感覺。

    關於中國典籍的哲理研究,之所以會成為研究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因為以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作為研究中國哲學基本問題時,就會產生錯置、歧義與失真。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捨去了“上帝”的追問與反思,進而西方哲學也就無法解釋“上帝”及“上帝的行為原則”。而且,中國古哲人所說的“天帝”,不是西方人頭腦中的“天主”或“上帝”,中國智慧不需要上帝這個理念。尤其是,中國古典文獻,或者是中國哲學被後人譯成西方語言,一開始就被套上基督教的神學框架,這種“基督化”的烙印至今隨處可見。在漢英詞典中對於中國哲學概念詞彙有不少欠妥的譯法,這也使得我們無法透徹地去理解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以及也影響了後學。

    如:中國古哲人稱謂的“德”,主指“道之德”或“道德”,其本義是指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也就是指宇宙萬物的行為原則。因此,“道之德”也就是人類世界之上的無時間、絕對性、終極性的“道德普遍行為原則”或“道德普遍原則”。然而,“道德”、“德”的英文譯法對應於“moral/morality”、“virtue”,其兩者的本義就不同。

    又如: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之善”或“道之德行”,即為“道德理性”,其本義是指宇宙萬物的行為理性,或者是宇宙萬物的倫理(宇宙倫理)。而萬物的“倫理”的英文譯法對應於西方“ethics”或“sittlichkeit”, 其兩者的本義也是不同的。

    那麼,要克服西方人對中國哲學的不準確理解甚至是曲解,就必須準確翻譯中國哲學核心概念詞彙,讓中國哲學講中國話,而不是簡單地、欠妥地套用西方哲學概念的詞句。

    針對中國哲學特有的核心概念,有必要說明現代倫理學中的“倫理”與“道德”和中國哲學中的“道德”與“道德理性”或“道德倫理”,在其基本概念範疇需要特別地加以區分。

    尤其是,中國古哲老子稱謂的“道德 ”或“道之德”,不是西語中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優點或美德 moral/morality/virtue”;而“品性端正、好的品德、優點或美德”在不同宗教、意識形態中具有歷史時空的行為原則的相對性。

    1、現代倫理學中的“倫理”與“道德”的基本概念範疇(是針對人道而言的,不是針對天道):

    倫理(註:是專指人道倫理或人類倫理):是關於人性、人倫關係及結構等問題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倫理範疇側重於反映人倫關係以及維持人倫關係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其規則具有時空性、相對性。倫理是客觀法,是他律的,並作為一級概念。

    道德(註:是專指人的倫理德性):是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是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範疇側重於反映道德活動或道德活動主體自身行為的應當,其道德具有時空性、相對性。道德是主觀法,是自律的,並作為二級概念。

    2、中國哲學中的“道德”、“道德理性”或“道德倫理”的概念範疇(是針對宇宙萬物而言):

    道德:是指“道”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也就是宇宙“本與體”的“陰陽行為原則”。道德範疇在有體的宇宙中,反映的是宇宙萬物內在與外在的陰陽行為原則。道德或道之德的“陰陽行為原則”,就是宇宙萬物必須遵從的道德普遍行為原則,也就是客觀的、絕對性的、最高最為普遍的行為原則。

    道德理性:是指“道”的“德行”之善,也就是宇宙萬物內在與外在的行為“理性”之善。“德行”即為“善”或“理性”。而且,“道之德”是“道之德行或道德理性”的本體,“道之德行或道德理性”依存在“道之德”之中而共同存在。道德理性範疇在有體的宇宙中,反映的是宇宙萬物內在的行為理性與外在的倫理關係以及維持萬物的倫理關係所必須遵從的道德普遍行為理性。那麼,道德理性或道德倫理(也稱之為宇宙倫理或宇宙萬物的倫理),也是客觀的、絕對性的、最高最為普遍的行為理性或倫理。

    道德理性,就是道之本之精氣,在生化萬物的過程中存在物質理性、生物理性和萬物的倫理性,進而體現出道之善。

    正因為,客觀存在道德理性,這就為人類認識世界、認識真理提供了本體。所以,人類認識主體所認識的物理化學規律、生物生理規律、萬物及人類倫理,都要遵從最高的道德理性,或者說,都要遵從最高、最為普世的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2015

  • 3 # 斬鬱離

    有德有行之人不會說太多自己的觀點,大肆宣傳,因為是好的觀點別人也不一定理解,理解也不一定實施,像是心靈雞湯一樣,喝了等於沒喝。所以有德有行之人不說太多,表現的與常人無異,可心中滿滿的修養,自己去一一踐行。

  • 4 # 豫東水城

    我想應該用更通俗的話來解釋:我說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甚至說出了去辦此事的辦法,但是大家都沒有理解懂,不知道怎樣去辦此事,你自己又沒有很好的方法,說話要有主體,辦事要有主見,不要東說也可以,西說也中,有於大家的無知,對我所說的意思不明白,沒了解我的內心,對我的說法明白的很少,但能瞭解我的內心想法就更難,以但理解學到哪就更可貴,所以有學問的人並不著重外表,給人看來很樸素,讓你們看不透,實際內心是很有本事,很有才華的,知識是很淵博的,對社會產生的價值很大的,是拿金銀不可以比的,這就是聖人老子。

  • 5 # 落拓青衫956

    首先看《老子•七十章》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而天下的人都不能理解,不能去施行。言論有宗旨,辦事有主見,正因為不理解這個道理,所以不理解我。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取法我的人就更難能可貴了。因而,聖人總是穿著粗布衣而懷裡揣著美玉。

    老子用看似發牢騷的話闡述了大道的特點,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抑鬱和苦悶。此時的老子幾乎陷入了絕望,他懷著悲憤難耐的心情抒發著自己無限的傷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這是他心中積蓄已久的情緒的爆發。

    老子的道或許在當時是"甚易知”和"甚易行”的,但當時的人們被慾望矇蔽了身心,除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之外別無他求,我們聯絡老子所處的時代特點就不難發現老子的道在當時被冷落的情景,老子發此嗟嘆也是可以理解的。當時所流行的是鼓勵慾望的思想和理論,老子的無為思想顯然是沒有市場的。老子一向排斥慾望和妄為,這和當時的世風格格不入。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老子的無為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空洞理論,和現實相差甚遠,過於抽象和玄遠,根本無法理解,而在老子看來自己的思想是易於理解和行動的,在不被人理解的情況下,老子的內心自然是苦悶的,這其中也包含了對統治者的失望情緒。

    老子在本章結尾談到了聖人(得道者)的真實情態,他用極其簡潔的"被褐懷玉“來概括聖人的外貌,和平常人沒有什麼兩樣。但在如此簡陋粗俗的外表下掩蓋的是冰清玉潔的內心,老子稱之為"懷玉“。

    我們從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啟示:真正的美麗是心靈的美麗,而絕非僅指外表的華美。我們所處的時代和老子的時代相去甚遠,但人們滿足自己慾望的要求是相同的。老子主張克服自身的慾望,達到內心的完美,這一思想在我們的時代同樣適用,而且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今社會,人們的內心有著強烈的自我滿足的慾望,對財富的極大佔有已成為許多人的最大人生目標,他們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在他們華貴的包裝下掩蓋的是多麼虛偽的內心!還有的人由於時運不濟無法滿足自己對財富的瘋狂佔有慾望,於是走上了邪路,斷送了自己的前程甚至一生的幸福,何苦呢?

    人生來世不容易,真正屬於我們的只有我們的內心和靈魂,要知道再高檔的時裝和再華麗的容貌到頭來也只是一場虛空,只有我們靈魂的高貴幹以內心的豐厚才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最大禮物和最高獎賞。生命給個我們的是短暫的幾十年光景,生命的轉瞬即逝會帶給我們很多的遺憾,我們會失去很多寶貴的東西,包括生命在內,可我們純潔的靈魂和高貴的內心是任何人也剝奪不走的。

  • 6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德經》笫七十章如何解讀?給我們什麼啟示?

    第七十章(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解讀是:

    我說的這些“道”,其實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去實行的。但是天下的人,卻沒有人能夠知曉,沒有人能夠去實行。我說“道”是有宗旨的,我做的事是有根據的。由於你們不知道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有宗旨並有根據,所以就不知道我說的“道”。能夠理解我說的“道”人就很少了,那麼能效仿我去行“道”的人就更加難可貴。因此聖人外面穿著粗衣,可是懷裡面卻有美玉。

    啟示是:

    《道德經》第七十章,老子的這番話真的很感人,並用了很謙虛的語言表達對人的思“道”看法,並寄以後人很大的希望去做好,落實好!

    為什麼老子話容易懂,也很容易去做,因為老子說的話粗淺並不深奧。是樸實道理,他的言論有根據,說出了人的本性,事物的本質,是出於自然的,就是“道”。無論是高層人士還是平民佰姓。都是從“道”中來,往“道”中去,所以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要謙和,謙虛不爭,這樣就會家庭和瞌,社會和諧!

    老子言論是有宗旨的,做任何事情也是有根據的。不知道他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有宗旨有根據,所以就不知道老子說的“道”。因此我們現時代人應該細讀理解《道德經》,應該熟知老子的諄教!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感受到了名聲,榮譽,財富等後天因素影響,才有了價值判斷,倫理判斷,或有了道德觀念,但這個後天“道德”完全不是老子所說的先天“道德”了。萬物自然本質規律的“道”以及人的本性賦予的“德”已經被慾望,金錢,利益所掩蓋,所代替,完全衝昏了頭腦。正因為這樣,所以老子說“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就是現在能夠了解老子說話的人不多,甚至很少,按照老子的“道德”做人就更難能可貴!

    希望我們現時代的人很好的理解《道德經》實質內函,更多的人以“道德經”行“道”做人做事,對自己也會有個好發展。

    當今社會忘記了老子的“道”,老子的“德”,而對懷有“道”有“德”的人視為“褐衣”粗人,真是為現實社會感到悲哀和痛心。

    總之,當今的社會,是改革開放的社會,經濟發展快速增長的社會,利益為尚,一切向“錢”看,確實很盛行,與老子提倡的“道與德”相悖,應大力提倡《道德經》的教育,好好品味老子的話,對我們的人生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促進整個社會文明和諧發展,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 7 # 公隹子

    《道德經》第七十章如何解讀,給我們什麼啟示?

    先解讀如下:

    我所說的道理很好懂,也很容易做到。天下之人卻不能理解,也做不到。語言源自人的主旨,行事取決於人內在的主宰。只有擺脫固有認知的桎梏,才不會把謬誤當成真理或根據謬誤去行事。不侷限於自以為是的認知,才會重視規範自己隨心所欲的想法和行為。因此聖人雖然心性高潔,但在世人眼中並不那麼光彩照人。

    理解本章有幾個難點:

    第一,要弄清“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的“知”的內涵。這個“知”即第三章“常使人無知無慾”的“知”,指的是世人普遍存在的思想觀念,即第一章的“可道”、第七十七章的“人之道”,亦即佛家所謂的“貪嗔痴”,是似是而非的偽智,是與大道相背離的(對於這一點,在第一、二、三、九、十二、十三……等章節中有多處闡述,此不贅述)。

    然後是其中的“我”,此當解作“自以為是,按自己的私意行事”。

    第二,“知我者希,則我者貴”中“希”,當解作“無”,即四十一章“大音希聲”之“希”;“貴”參照上下文,作“重視”解較恰當。

    第三,“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中的 “懷玉”,不能理解成聖人肚子中懷有玉石,“玉”當解作“美德”;“被褐”是比喻的說法,“褐”不能機械地解作“粗劣的衣服或被子”,它比喻的是聖人的外在形象。聖人“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第三章),“為腹不為目”(第十二章),“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三十九章),“大白若辱、質真若渝”(四十一章),所以在囿於錯誤認知的世人眼中,聖人“頑似鄙”(第二十章),外在形象暗淡無光,因此聖人之道難以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認同。

    至於本章的啟示,首先它揭示了讀懂《道德經》的正確方法。抱著錯誤的成見不放是無法讀懂老子的,是我讀老子,而不是老子讀我。研讀《道德經》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反省自我的過程,一個提升自己思想認識水平的過程。

    其次,我們不要去強求他人認同自己的觀點,也能理解世人的看法為何總是大相徑庭。有的人是在裝睡,更多的人是活在夢中而不自覺!

    再次,稍微說遠點,我們常說要回歸初心,要有夢想,要成功……這沒問題,問題在於我們想要的是否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錯中求錯甚至錯上加錯?

  • 8 # 山澗一清泉

    原文: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我不知。3.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被褐懷玉。

    1.我講的話很容易明白、很容易施行;但天下人卻沒人能明白,沒人能施行。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太執著於“自我”,總是被慾望衝昏了頭腦,總是喜歡妄言妄為。怎麼辦呢?可以參照佛陀的話: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2.我說的話都是有根據有宗旨的,所告訴大家的辦法、所做的事都是有主宰的,並非信口開河。只是因為大家無法體會大道,故而無法明白我所說的、所做的。

    3.世人能明白我所說的太少了,能遵循大道的人那可真是難能可貴;因此,聖人雖然披著樸素的布衣,但他們的內心內卻懷著珍貴的寶玉。

    啟示:老子的5000言首先是講給統治者的,是告訴統治者如何治國平天下。這裡“被揭懷玉”四個字總是被世人誤解,主張有本事的人都應該“被揭懷玉”,隱居深山,待價而沽。實則不然,對於我們普通人若總是“被揭懷玉”“和光同塵”,可能十年無人問經,簡歷都不投一個估計連個工作都沒有,不能養家餬口談何“治國平天下”。

    《道德經》雖然講的普遍規律,但首先是帝王只學,老子作為第一人稱講述的5000言並非可以直接指導大眾,大家需要理解、悟透,這樣才能悟道、行道、得道。否則不得其精髓,那麼越讀道德經越會顯得鶴立雞群,與社會格格不入,以致懷才不遇怨天尤人,那就適得其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拍攝組合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