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詩意棲居
-
2 # 塞外大白
射鵰英雄指的是成吉思汗。他的命名靈感來自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故事有一條不顯現的主線,稍加註意就能發現整個射鵰英雄傳的故事是從成吉思汗發跡開始到死在大漠為止。
其實在臺灣地區出版的時候就提到了這個問題。作品名顯示成吉思汗沒有問題,但是不能用毛澤東的詞,所以臺灣地區的名字叫大漠英雄傳。這就很明顯說的是成吉思汗了。如果是郭靖這個虛構人物的話沒有刻意修改的必要的。
我們一般說的射鵰三部曲也是分別從三個漢人主要人物裡描述整個蒙古元朝的故事,從射鵰的成吉思汗平定蒙古開始,終於倚天最後的朱元璋反元。
-
3 # 我是秀先森
射過一次和射很多次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非要射很多次才行?難道要起名為《只射了一次的英雄傳》嗎?文學不是這樣的,更何況武俠小說這個類別,沒有誇張和想象就沒有武俠小說。
-
4 # 崔崔少主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郭靖只在大漠裡射過一次雕,是絕無僅有的一箭雙鵰,他是在草原上成長為一位少年英雄。
從大漠出來以後,他張家口邂逅黃蓉、比武招親鬥楊康、趙王府裡與一眾高手周旋、君山上與蓉兒一起大展神威、鐵掌山勇奪《武穆遺書》、騎雕逃走、武鬥漁樵耕讀、煙雨樓鬥裘千仞,直至隨蒙古大軍西征立功等等等等,英雄業績一件接一件,但無疑他的成長出發點是草原,他的第一件英雄事蹟是射鵰,所以叫《射鵰英雄傳》沒毛病,又大氣,又簡單粗暴。
-
5 # 俯衝的蚊子兄
問這句話的意思是既然叫《射鵰英雄傳》,主角郭靖就要經常射鵰,最好裡面人物都愛射鵰,就數郭靖射的最好對不對?
-
6 # 夢想照亮天空
射鵰英雄傳的真正主角是成吉思汗,就像碧血劍的主角是袁崇煥一樣。只是金庸在連載的時候寫著寫著跑偏了。馬背上的英雄,射鵰打獵本就是大漠人的常態。
-
7 # 地補溼
郭靖有很多特點:射過雕、睡過黃蓉、非常傻、沉穩、老實、有責任心、當過金雕駙馬、有一顆愛國愛民之心等等!哪個特點都可以當題目,比如:《傻缺郭靖睡黃蓉》、《老實人與丐幫幫主的一腿人生》、《金雕駙馬的外遇》等。不過這些題目都沒有凸顯靖哥哥的最大特點,聽起來還有點騷氣十足!既然哪個題目都沒法概括這部小說主角的全部特徵,那就起個響亮的名號吧!
-
8 # 心向青山
《射鵰英雄傳》的明線是射鵰英雄――郭靖的成長曆程,而暗線則是另一個射鵰英雄――成吉思汗的崛起。
郭靖生於大漠,長於大漠,親身經歷了成吉思汗統一大漠的過程,併成為“金刀駙馬”。
郭靖沉吟片刻,說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
郭靖昂然說道:“大汗,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佔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殺這麼多人,流這麼多血,佔了這麼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
何為英雄?能射鵰就是英雄嗎?殺的人多,佔的地盤大就是英雄嗎?
我想,這其實也是《射鵰英雄傳》的主題之一。
金庸先生的武俠視野極為廣闊,它不只是江湖恩怨的打打殺殺,還有江湖兒女的家國情懷,而這也正是金庸武俠的魅力所在。
-
9 # 百科千尋君
你搞錯了,是金庸先取了《射鵰英雄傳》這個書名,然後才在小說裡描寫郭靖射鵰的橋段。金庸最開始的小說是在報紙上連載的,先有小說名,後有內容。一部小說要幾年才能寫完,所以後面可能會寫跑題。就像《連城訣》,最開始叫《素心劍》,後來才改名。
《射鵰英雄傳》裡的射鵰英雄有兩個,一個是郭靖,另一個是成吉思汗。
郭靖是虛構人物;成吉思汗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郭靖是明面上的主角;成吉思汗是隱藏的主角。
郭靖是理想型的英雄;成吉思汗是現實型的英雄。
郭靖的成長之路是小說主線;成吉思汗帝國崛起之路是支線。
郭靖單純剛直、行俠仗義、為國為民;成吉思汗兇狠殘暴、東征西討、塗炭生靈。
郭靖在書中射鵰射中了,而且是一箭雙鵰,獲得了華箏的好感以及成吉思汗的賞識,成吉思汗賜給郭靖金刀,所以後來有人稱郭靖為“金刀駙馬”。郭靖射殺黑雕救下了一對白雕,這對白雕日後還報恩救了郭靖性命。
成吉思汗在書中射鵰沒射中,神色黯然道:“數十年來,今日第一次射鵰不中,想來確是死期到了。”
郭靖第一次射鵰就能一箭雙鵰,走上“人生巔峰”。成吉思汗射了幾十年的雕,第一次沒射中,自知死期已到。
金庸透過這兩大射鵰英雄的對比,來表達自己對人文主義和英雄史觀的思考。到底哪種才算是英雄?小說結尾郭靖和成吉思汗的幾段對話表明了金庸的觀點。
成吉思汗:“靖兒,我所建大國,歷代莫可與比。自國土中心達於諸方極邊之地,東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
郭靖:“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
成吉思汗:“你說甚麼?”
郭靖:“大汗,你養我教我,逼死我母,這些私人恩怨,此刻也不必說了。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佔得多少土地?”
成吉思汗:“那也不過這般大小。”
郭靖:“是啊,那你殺這麼多人,流這麼多血,佔了這麼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
成吉思汗:“難道我一生就沒做過甚麼好事?”
郭靖:“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積屍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難說得很了。”
當晚成吉思汗崩於金帳之中,臨死之際,口裡喃喃念著:“英雄,英雄……”
由此可知,金庸所頌揚的射鵰英雄是郭靖,成吉思汗這個射鵰英雄是反面教材或者綠葉。
另外,取這個名字還可以蹭一個大IP,這大IP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創作於1936年,1957年正式發表於《詩刊》。
《射鵰英雄傳》初次連載是從1957年1月開始,和《沁園春·雪》發表於《詩刊》的時間相同,因此蹭IP的嫌疑很大。正是因為蹭IP,導致這部小說在寶島出版時,名字改為了《大漠英雄傳》。
和金庸取書名風格相同的還有後來的鳳歌。
鳳歌的《崑崙》前頭大部分,主角梁蕭都和崑崙沒半點關係,後面梁蕭前往西域尋找傳說中的黃河之源崑崙山,在崑崙山下幫助了精絕人,精絕族長問他姓名,他自稱“西崑崙”,才呼應小說名。
我覺得,這種取書名的風格比那種提煉小說梗概的書名更有深度。
-
10 # 中頑童348
郭靖所處的南宋是金蒙入侵的戰亂年代,金華人和蒙古人正像是兇猛的大雕。郭靖帶領南宋軍民抗擊外族入侵,就像戰士手持弓箭瞄射大雕一樣,象徵著一種敢打敢拼寧死不屈的英雄精神。金庸給這部小說起這個名字也應該有這方面的含義。
回覆列表
首先,射鵰關涉到作品的歷史大背景。那就是一代天驕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的興起。
其次,是主角郭靖的成長經歷與射鵰這一意象密切相關。
最後,射鵰這一意象,同問鼎、逐鹿一樣,具備政權更換與鹿死誰手的雙重隱喻,江湖與歷史密不可分。
射鵰,既為興起之蒙古象徵,又是主角武功之加持,而英雄,同時顯譽於成吉思汗與郭靖這兩個經典形象,突出了作者的主題傾向性,歌頌了不畏侵略勇於抗爭的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