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造飯處

    歷史課本上說的什麼邊聽腐敗,民不聊生,小冰期顆粒無收這些就不講了。簡單點說,崇禎是亡國之君,也許有很大一部分是過去幾代皇帝留下的窟窿太大,但為什麼到了崇禎皇帝才亡國,崇禎皇帝應該附有很大責任。

    1,剛愎自用,想用人卻對人十分猜忌,他從一上任就開始重用東林黨,但執政期間,內閣輔臣竟然換了50個。

    2,摳門,連年征戰,國庫空虛,但不意味著崇禎皇帝沒錢,皇帝大內庫房還有白銀3000多萬兩,但在守邊將士發不出軍餉之時,崇禎皇帝就是不用自個兒的錢,還讓百官捐款,憑什麼?

    3,過於注重自己的名節,有功勞了都是皇帝的,出了問題都是奉命幹活的大臣背鍋,久而久之,大臣們還怎麼為朝廷效力,乾的越多,越容易被殺,大明最後一個能打仗的孫傳庭,崇禎一不給錢,二不給糧,三不給兵,還逼迫孫傳庭出戰,人家在潼關都為國戰死了,崇禎竟然說他是詐死潛逃,寒了多少將士的心!

    總之,大明亡在崇禎,除了前朝留下的禍患,還有一部分是崇禎的個人問題,他雖然看起來勤勉,但性格多疑,剛愎自用,以至於到最後滿朝上下無一人為他分憂解難,儘管他口中恨極眾臣,喊到“文武大臣個個可殺”,卻沒想到造成這樣結果的恰恰是自己,他最後落成個孤家寡人的下場,也就不奇怪了。

  • 2 # 天山月3

    大明王朝自1368年建號至1644年滅亡,共享國276年。崇楨作為亡國之君實在也有點冤枉。按照事物的發展定律而言,任何一個王朝的更替都有著極其複雜的內在與外在原因,都有著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從量變開始,最後達到質變的結束。明朝也不例外,由最初的興盛,經過衰弱,最後滅亡。而崇楨卻成了這一規律的終結者。按主流明史專家的研究推論,明朝衰敗自萬曆開始。明代的皇帝自朱元璋開始廢除丞相制,由皇帝直管中央六部,集大權於一身。這就要求皇帝必你勤政,而萬曆卻躲在後宮享清福,多年不上朝理政。遂使朝政日非,權臣爭權奪利,勾心鬥角。自張居正之後明朝就開始了每況愈下,日薄西山了。後來的隆慶短暫無所作為,天啟的用心愛好不在朝廷,太監魏忠賢趁機禍害朝綱,東林黨與太監的傾軋內鬥耗費了國家大量人力物力。到了崇楨登基,明朝已到了病如膏肓,奄奄一息的地步了。崇楨比他上幾任勤政多了,本想勵精圖治,力挽狂瀾。怎奈志大才疏,力不從心,眼看著天下崩潰,盜賊四起,造反隊伍成了燎原之勢,建州坐大,吞噬河山,內憂外患使得青年皇帝性情大變。變的剛愎自用,暴瘧無常,朝令夕改,反覆無常。動不動就殺戮囚禁文武大臣,凡有能耐的朝臣都毀於他手。最後落得個孤家寡人吊死煤山。被他直接殺死,逼死,逼叛的大臣都是重量級的。象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曹文召、孫傳庭、楊嗣昌、陳新甲、洪承疇、祖大壽等不一而足。崇楨臨死還諜諜不休地念叨著群臣誤國,置他於亡國之君的境地。

  • 3 # 藥師三郎

    崇禎成為亡國之君在歷史上是比較悲催的,花天酒地,驕奢淫逸亡國的有,年幼無知,還沒搞清楚自己國家基本情況就亡國的也有,至於明明只是個三輪摩托,偏偏當成載重大卡來用的,弄亡了國家的,也是不可勝數,而崇禎皇帝,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似乎也很有些載貨能力,結果,萬里江山偏偏就在他手裡玩完,實在是中國歷史上很大的悲劇,歸結起原因,卻只有三點:

    1.敵人很強大。崇禎晚期遇到的事情不光是敵人強大的問題,而且同時還有外敵,有內敵,身邊還出現內鬼,一時之間風聲鶴唳,數年之內都如坐針氈,這樣的皇帝真是想想都頭大,別人996,他恐怕是連個囫圇覺都沒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的煩惱是366的,因為下一個日出日落還在等著他。

    明亡之際,李自成,張獻忠的義軍勢力都達到了各自的巔峰期,東北滿清的內部矛盾已經完全緩解,在強有力的多爾袞的實際操控下,綜合實力就算不是日新月異,也稱得上是蒸蒸日上的,八旗精銳對著關內的一片亂像,絕對是虎視眈眈,就等著合適的時機了。與李自成所部那些已經有些老氣橫秋的將領不同,張獻忠所部,一大批年輕將領也是他的義子們,實際上也還是很有戰鬥力的,之後南明的抵抗,很大程度都是張獻忠的義子們的工作。而大明王朝的名將們,卻已經凋零得幾乎碩果僅存了,而這個碩果,叫吳三桂。

    2.政策很一根筋。如果說在對待內部農民起義軍的態度上,崇禎皇帝還是有剿有撫,算比較靈活吧,在對待北方後金政權的態度上,幾乎就是從頭到尾一根筋的打架和準備打架的過程,這就使得帝國的財政狀況年復一年地惡化,對老百姓的加稅年復一年的不能消停,促使內部的老百姓更多的加入迎闖王不納糧的隊伍,也就使得必須要把更多部分的力量拿來對付義軍,而對抗滿清的戰場上,就更加的一勝難求。

    帝國的這種惡性迴圈的結果是同時培養了兩大方面的敵對勢力,在內是加稅促進義軍人員增長,對外是打仗為名送去武器軍械,所以義軍隊伍是風起雲湧,越來越多,滿清方面則是薊遼用兵,仗是越打越大,敗仗損失也越來越嚴重。

    3.心理很脆弱。崇禎皇帝的心理是比較脆弱的也可以說是比較高傲和絕不妥協的。實際上,就算在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全國的大局面下,明朝的統治也不算是已經完全失去,當年朱元璋創下的南北兩京的制度,應該說,如果崇禎皇帝早做安排,捨棄一個北京,採取一個持久戰的策略,江山誰屬,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歷史上,衣冠渡江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是,一定程度上,我們似乎應該感謝這種脆弱或者高傲,中國成為了今天中國的這個樣子,沒有四分五裂,沒有南朝北朝,當崇禎皇帝守不住這萬里江山的時候,他選擇了以發覆面去向列祖列宗請罪而不是用空間換時間或者是乾脆逃得無影無蹤。

    在最後的一份罪己詔中,崇禎皇帝說朕屍任賊分割,勿傷百姓一人,我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心理了,也許,是這種骨子裡的高傲讓他就這樣結束了大明王朝。

  • 4 # 中級珠寶鑑定師

    1.敵人很強大。崇禎晚期遇到的事情不光是敵人強大的問題,而且同時還有外敵,有內敵,身邊還出現內鬼,一時之間風聲鶴唳,數年之內都如坐針氈,這樣的皇帝真是想想都頭大,別人996,他恐怕是連個囫圇覺都沒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的煩惱是366的,因為下一個日出日落還在等著他。

    明亡之際,李自成,張獻忠的義軍勢力都達到了各自的巔峰期,東北滿清的內部矛盾已經完全緩解,在強有力的多爾袞的實際操控下,綜合實力就算不是日新月異,也稱得上是蒸蒸日上的,八旗精銳對著關內的一片亂像,絕對是虎視眈眈,就等著合適的時機了。與李自成所部那些已經有些老氣橫秋的將領不同,張獻忠所部,一大批年輕將領也是他的義子們,實際上也還是很有戰鬥力的,之後南明的抵抗,很大程度都是張獻忠的義子們的工作。而大明王朝的名將們,卻已經凋零得幾乎碩果僅存了,而這個碩果,叫吳三桂。

    2.政策很一根筋。如果說在對待內部農民起義軍的態度上,崇禎皇帝還是有剿有撫,算比較靈活吧,在對待北方後金政權的態度上,幾乎就是從頭到尾一根筋的打架和準備打架的過程,這就使得帝國的財政狀況年復一年地惡化,對老百姓的加稅年復一年的不能消停,促使內部的老百姓更多的加入迎闖王不納糧的隊伍,也就使得必須要把更多部分的力量拿來對付義軍,而對抗滿清的戰場上,就更加的一勝難求。

    帝國的這種惡性迴圈的結果是同時培養了兩大方面的敵對勢力,在內是加稅促進義軍人員增長,對外是打仗為名送去武器軍械,所以義軍隊伍是風起雲湧,越來越多,滿清方面則是薊遼用兵,仗是越打越大,敗仗損失也越來越嚴重。

    3.心理很脆弱。崇禎皇帝的心理是比較脆弱的也可以說是比較高傲和絕不妥協的。實際上,就算在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全國的大局面下,明朝的統治也不算是已經完全失去,當年朱元璋創下的南北兩京的制度,應該說,如果崇禎皇帝早做安排,捨棄一個北京,採取一個持久戰的策略,江山誰屬,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歷史上,衣冠渡江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是,一定程度上,我們似乎應該感謝這種脆弱或者高傲,中國成為了今天中國的這個樣子,沒有四分五裂,沒有南朝北朝,當崇禎皇帝守不住這萬里江山的時候,他選擇了以發覆面去向列祖列宗請罪而不是用空間換時間或者是乾脆逃得無影無蹤。

    在最後的一份罪己詔中,崇禎皇帝說朕屍任賊分割,勿傷百姓一人,我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心理了,也許,是這種骨子裡的高傲讓他就這樣結束了大明

  • 5 # 小宇兒說歷史

    明朝在崇禎年間的亡滅是多元化的:

    1. 天災事件。很多學者認為崇禎年間的“小冰河時期”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一大因素。不可否認,冰河時期的自然災害缺失導致農作物大減,老百姓民不聊生,人口銳減,國家庫銀大減,最後演變成地方民變。但是我們客觀的分析,小冰河時期除了在崇禎年間出現之外,其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末,在清朝開國年間,小冰河現象是依舊存在的,絕不影響出現康乾盛世的景象。所以我們可以說冰河現象確實有影響,但不是最嚴重的。

    2. 內憂外患。東北建州女真的造反叛亂從天啟年間便已經開始,卻止於山海關。這得益於明朝優秀將領們的勇謀雙全,陝西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軍其實也是被殺的七零八落。可以說在崇禎初期,對流民造反現象的控制還是有效的。

    3. 廷臣鬥爭。本人認為,崇禎年間的最大禍害,來自於朝廷內部的自我鬥爭。天啟年間,大宦官魏忠賢極權,不少文官為了自保和尋求高官厚祿,甘願墮落,加入魏忠賢,同流合汙,史稱“閹黨”,魏忠賢對東林黨的殘骸,一直持續到崇禎即位。崇禎登基後,對閹黨進行大量清洗,卻導致其他黨派為了剷除異己,而以閹黨名義大量扣在與自己政見不合的官僚身上,又一次引起了朝內恐慌,上至首輔下至百官,無人再敢仗書直言。

    4. 崇禎皇帝的性格。崇禎帝雖然自稱勵精圖治,他本人將明朝滅亡的原因歸於天災和庸臣,其實不然。崇禎期間,權利基本已經迴歸於崇禎一人之手,然而這位皇帝剛愎自用,卻又優柔寡斷。在評判期間,聽信片面之言,臨陣換將,冤殺功臣,朝內怨聲載道,最後盡失民心,無人願意在為其效力。

    5. 金融危機。明朝中後期,由於白銀製度,大量白銀從葡萄牙等國流入明朝,之稱明朝的貨幣經濟。但冰河時期的金融危機,導致白銀進口大量縮減,而明朝政府卻由於各地戰亂,加大賦稅,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 6 # 籃球小怪咖King

    崇禎帝這個皇帝比較悲哀,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明朝發展到那個時期,整個制度已經腐爛不堪,不是一個皇帝,或者一個大臣能解決的,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 7 # 藍色銀河星系

    用現在的話來說,明朝的滅亡,既是天意加上人禍。崇禎帝一手好牌,兩個王丶四個二打了個稀爛,著實令人扼腕嘆息。崇禎雖有強國圖存之志,卻無有用人之術,識人之慧眼乃至步步皆走錯,竟無一走對應有天意之嫌。袁崇煥`洪承疇,吳三桂,李自成:一眾人等親葬送了大明王朝,卻為滿清做了嫁衣。

  • 8 # 徒途M

    王世德《崇禎遺錄》: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這樣一個勤政皇帝,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上能夠與之比肩的恐怕不多吧

    之所以忙,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①這個江山到手的時候千瘡百孔,百廢俱興,整個就一個爛攤子,事兒出奇的多

    其次,②性格多疑,好猜忌,這就會導致辦事前瞻後顧,疑心疑鬼的結果只能是帶著鐐銬跳舞,辦事之人無法竭盡全力,更甚者,皇帝能力有限,他任人唯親,辦事效率低下

    剛登基的時候,鑑於魏忠賢亂政,他不僅幹掉了魏忠賢,還一下子把所有以前派出去的太監都撤回來。皇帝,本來就總是聖明的,這下就更聖明瞭。他儘可能的不讓太監們干政。這是對的,但是他做太操切。比如說,明朝本來有個體制,就是司禮監秉筆幫著皇帝批紅,崇禎不放心太監,批奏疏的作業就得自己一個人做。就好象小學生整個暑假的作業放在最後一天兩天去趕,而且每天這麼趕,事情就做不完了,忙死了。更不要說這些太監一下子回宮裡來,太監撤回來,宮裡的人經以前更多了,紛爭也多了,加大了宮人的數量,管理的難度,那就更麻煩,這些事情不能寄希望於外臣,只能他自己處理,也更需要他忙了。關鍵是,太監的小事他也管,比如“對食”,天啟的時候,朱由校是不介意這個,還公然給太監配對食。到崇禎這兒,覺得對食的太監不乾淨,還嚴查過。後宮也拿這事情搞過糾紛。

    在外朝,皇帝要批的奏疏太多了,就需要貼黃,這個以前就有,但是並非常例,朱由檢要求每個奏疏都貼黃,就形成了制度。貼黃的制度,就是一份奏疏,朕一下子看不明白其中的重點,寫奏疏的大臣自己總結一個提綱,寫在一張黃紙上,貼在奏疏的封面。而且,他還規定,一份奏疏不要寫太長,以一千字為限,如果還有想說的,另外再寫一份奏疏。這個旨意下達以後,開始大部分人還是遵守的,後來就不這麼幹了,仍然長編累牘。

    《山書》·李清,卷一申飭章奏:諭:『近來章奏相習冗長,不便省覽。苟論事切當可行,何必摭拾浮詞。以後務宜簡明,其字不過一千。如詞意未盡,不妨另本再奏。著通政司飭行。』

    萬曆經過三十多年的怠政,天啟皇帝朱由校又喜歡做木匠活不管事,國事留下的攤子紛亂如麻。就好象一個從小學就沒努力的學生,面對高考堆積如山的作業題本,永遠背不完的讀文。數十年來的國家積弊,一下子堆在他面前。他一個人幹,很辛苦,也很無助。他忙得二十多歲,就白了頭髮,卻都沒多大用處。

    還有就是國事,諸如選推知的小事,他也參與主持。

    清·張廷玉等《明史·職官志》二《翰林院》:崇禎七年,又考選推官、知縣為編修、檢討,蓋亦創舉,非常制也。

    推知,明代推官、知縣之略稱。中行評博、推知,一般明末考選言官的路子。就是縣一級的官員升遷考試,推知裡面很多是二三甲進士直接授的。

    知縣這一級的官員,確實存在重大的問題。崇禎九年,給事中陳啟新上疏三大病根,其中提到推知選取的的問題:

    《明季北略》:以推知行取科道,又一病根也。知縣者,民之父母;入仕之初,尚畏簡書;自應謹飭。今一選知推,便不思愛義。梃政兼施,貪酷相濟。

    所以崇禎選推知一類的官員,都必需親自接見,各地的官員要到京見皇上一面,才能上任,王世德《崇禎遺錄》有記載:

    凡考選中行評博推知。上必和容天語論諸臣勿懷畏懼,明賞罰嚴銓政,練兵馬,納直諫,均賦役,憫疾苦,開言路。令各官奏對,量才授職。

    李清《三垣筆記》則對這個過程說的更詳細,從而我們知道,當時的官員都是些什麼樣的貨色:

    上於崇禎戊寅(1638年)四月,忽一日御門召諸推知入對,一無問難,惟五人一班,聽其自言。或語瑣碎不可了,上必雲:「減省些。」或誤稱臣為知縣,或誤稱上為老大人,旋覺誤,倉皇稱老皇上者,上微笑。問畢,人給一卷,試題親灑宸翰,貼於壁,惟判題不同。蓋亦仿唐人身言書判故事也。

    所以,崇禎皇帝累到去慈寧宮拜見劉昭妃的時候,都睡著了。

    王世德《崇禎遺錄》:神廟宣懿劉太妃。上慈寧宮歲節常朝,上於簾內行禮。一日,常朝禮畢,上撫使至,俄欠身倚別倦。太妃戒勿擾,命尚衣謹候之左右植立以俟。頃之,上覺起整衣冠謝。曰,“神祖時,海內少事,至兒子苦,枝梧多難。兩夜省文書未嘗交睫.心煩懣,輒廢餐。自以年才逾壯,為國事磨耗,早困劣。在太妃前惽然不自持一至此。”太妃為之泣下,上亦汍瀾者久之,宮人莫敢仰視。

    好可憐!!

    什麼叫聖明?

    一個領導,特別是一個皇帝,最重要的能力,或者說本質是什麼呢?就是“聖明”。聖者,胸懷也,你的心胸有多大,世界才有多大。宰相肚裡都能撐船,皇帝的肚子裡要能開航空母艦。明者,即開明,是要做個明白人,有洞察力,有方向感,做事有目標,這才叫“明”。注意哦,明不是聰明,朱由檢確實很有小聰明,聰明是小方向,智慧才是大方位。管仲曾對齊桓公說,“我整天這麼忙,君上卻那麼悠閒,當國君也太自在了吧。”齊桓公說,“我很忙啊,在沒找到你之前,我一直忙著找象你這樣的人,等我找到了你,我就不忙了,該忙的事情都交給你去忙,我只要負責你該忙什麼就好了。”

    “聖”要禮賢下士,要懂得尊重手下的人,要給他們提供相對寬鬆的條件去做事。要對手下有足夠的信任,做錯了,要替手下擔責任,都是朕的錯,與你們無關。做對了,做好了,功勞是你們的,儘管拿去,儘管領去,這樣天下人才會替你賣命。

    “明”要有洞察力,知道自己要達成什麼目標。要懂得用人,什麼人可以把什麼事做好,什麼人可以用在什麼地方,這是知人。要知道什麼時候解決什麼問題,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出在哪裡,怎麼解決,讓誰去解決,解決不了如何彌補,這叫知事。只有領導自己明白該幹什麼,怎麼幹,讓誰去幹,底下人才知道該忙什麼,要忙什麼結果出來。

    崇禎皇帝朱由檢怎麼幹的?

    朱由檢的胸懷,偏偏小的很,連個瓜子殼都開不過去。又生怕手下人不尊重他,剛當上皇帝的時候,整天在奏疏批示裡提“煌煌三尺”。如果閱讀崇禎的聖旨批覆,經常見到“三尺”這個詞,尤其是初期的時候。三尺,就是天子之劍,想殺誰就殺誰,殺了誰都是合法的,你們怕不怕?結果伴君如伴虎,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當然怕,但是怕的只是他手裡的天子劍,卻不見得是怕他本人。朱由檢對朝臣又毫無任何容忍之心,經常鬥心眼,心理上,有一個很嚴重的“政治潔癖”,容不得大臣有一點點錯誤。一邊拿三尺劍威脅,一邊使勁揪別人的小辮子,那你說誰還肯死心踏地的替你辦事?皇上,您還是自己幹吧。

    另外一個,就是喜歡讓別人頂鍋,凡是有人給他提建議,他覺得不錯,就讓這個人幹,結果這個人要是幹不了,他就轉而歸罪於提建議或者辦事的人。這種套路玩多了,大家都不敢提建議了,更不敢做事了。建議提的對,了不起就是口頭表揚,提錯了,那就糟了糕了,絕沒好下場。辦事的更是這樣,在崇禎朝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越會辦事的人,越多人扯你後腿,也越多人批評你。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而且朱由檢還很順應這些批評,總是把實心辦事的人拉下水,或罷或殺或剮。所以到最後的日子裡,要不要南遷,要不要放棄寧遠,這些問題都沒人敢提意見,皇上你自己拿主意吧,我們就是不說。這是國家大事,這是生死存亡之際,沒人願意提,也沒人敢提。皇上,您還是自己拿主意吧。

    再有一個,就是決策總是反覆不定。用一個人,常常開始覺得不錯,很不錯,然後越用越覺得這個人不對,最後翻臉如翻書。用人如此,做事也如此,對蒙古,開始是覺得需要撫賞,很快又“盡革其賞”,接著又被蒙古攻打,逼得再次撫賞。對農民軍流寇,開始是主撫,又覺得不對,改弦更張變成主剿,再覺得不對,流寇“亦朕子民”。對後金,應該是堅決抵抗了吧,這中間也幾次考慮要和談,奈何朝臣不答應啊,就偷偷摸摸的搞,最後紙裡包不住火,打又打不過,和又和不了,真麻煩。一件事情,你往這個方向忙一陣子,再往不同的方向再忙一陣子,這能忙出結果來,那才叫有鬼。

    朱由檢怎麼對人的?

    朱由檢多大程度導致亡國的答案裡,已經說過很多朱由檢是怎麼做事的,這個答案,用一些小故事補充,他是怎麼對待他人,就是怎麼做人的。

    崇禎多大程度上導致了明王朝的覆滅?

    一、李實的案子

    崇禎登基沒幾個月,就幹掉了魏忠賢,奉承之聲不斷,皇帝本來就“聖明”,現在更加“聖明”了。為了增加自己的“聖明”,執意擴大魏忠賢逆黨的範圍。一次,他召見大臣,特別問了刑部侍郎丁啟浚:“李實的案子,有沒有什麼疑惑啊?有沒有什麼隱情啊?”

    丁啟浚奏對:“奉聖旨,這是九卿科道會同一起審問的,已經根據實際情況回奏過了。”丁啟浚是很小心的,畢竟是君前奏對嘛。而且他一下子摸不著皇帝這麼問想幹什麼,是什麼意思。

    “李實,為什麼要量刑決不待時(斬立決)呢?”皇帝繼續追問。

    “李實與李永貞勾結,誣陷謀殺了七條人命,沒用刑就招了。”這個案子其實已經很明確,當時殺掉這七個人的時候,是魏忠賢主導,幕後軍師是劉若愚(魏忠賢的左右手,智囊,魏忠賢一夥的主要策劃者),周起元等七個人,主要致死的原因,是身在南京織造稅監李實的彈劾奏疏。也就是說,李實是這個案子的直接兇手。

    “哪有不用刑就招供的道理?”皇帝問。這下丁啟浚不好回話了。

    “李實開始是不招,後來用了刑,就招了。”旁邊的王永光馬上補臺,算是幫丁啟浚圓了過去。

    “重刑之下,你想讓他說什麼不行?李實其實替魏忠賢拿了空本,讓李永貞填寫,怎麼就糊里糊塗的定罪呢?”我估計聽這話的時候,丁啟浚的心裡已經開始罵娘了。哦,不用刑招了不對,用了刑招了也不對,皇上您幾個意思啊?不過朱由檢倒是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了。空本,就是空白的奏本。也就是說,朱由檢認為,(上奏誣陷這七個受害人的奏本,其實是李永貞(魏忠賢的管家,另一個左右手)寫的,不是李實寫的。

    “威福都是出自朝廷,全憑皇上您聖裁吧。”丁啟浚也只能這樣回話,因為到現在,他肯定也鬧不清皇帝到底是個啥意思。

    “執法要公平,朕豈是為了李實一個人?五虎五彪幾個,你們怎麼不問斬立決呢?”這個問題還是要替丁啟浚解釋一下,崇禎初清逆案的時候,是有替東林黨補救的成分,況且遞上去閹黨的名單人員太少,朱由檢都不滿意,就起用原首輔韓爌來審逆案,韓爌遞上去仍然是因為人員太少駁回了幾次。所以在最初審案的時候,五彪幾個都是錦衣衛的職務,象刑部侍郎這一級的官員,是不敢輕審的。五虎這幾個官職也不低,問題也多,事情挑好辦的先辦,畢竟李實這些人手裡是人命官司,判起來也不容易出錯。

    接著,又一次召對的時候,朱由檢拿出他的證據——李實彈劾周起元的奏疏,讓諸位大臣們都看看,仔細看,是朱在墨上,墨在朱上。什麼意思呢,奏疏的原本,是用墨水寫的,到了皇帝這兒(當時應該到了魏忠賢這兒),不管是批覆,還是用印璽,都是硃砂,紅色的。

    大家看了很久以後,都承認,果然是墨在朱之上,也就是說,是先批覆用璽,然後才寫奏本的內容。然後,朱由檢又讓把奏本給九卿科道都看看(至少一百個人,僅科臣就50人)。大家都說,是,墨在朱之上。

    最後,內閣大臣改票,李永貞斬立決,劉若愚次一等(秋後斬),李實再次一等,不用死了。

    請等一等,這個奏疏原本,是能夠證明先批覆,再寫內容,那怎麼證明這個後寫的內容就是一定是李永貞而不是李實寫的呢?沒問,其他人也肯定不敢問。皇帝認定了是李永貞嘛,這個疑點當時不可能沒人想到,但是也不可能有人頭這麼大,跟皇帝抬這個槓。要說,李永貞跟周起元可沒有交集,最多就是因為楊姜的事情,魏忠賢討厭周起元。李實可不是啊,天啟四年,時任應天巡撫的周起元彈劾織造稅監李實,這事情鬧的不小,李實跟周起元是有直接仇怨的。也就是說,李實謀害周起元這七個人,是有作案動機的。

    所以,這個案子就是朱由檢自我標榜的一次聰明秀。

    後來,又有人提出,李實的罪名其實沒那麼大,應該再降等。

    最後,李實定了什麼罪名呢?魏黨逆案的等級分七等,李實是最後一等,第七等,納贖。就是花錢頂罪。

    拍馬屁的人從來不會缺席。

    二、劉鴻訓說的衝主

    《慟餘雜記》史惇。劉鴻訓:先帝御極之初,鴻訓為首輔,嘗有一疏,命小璫送閣改票。鴻訓慍雲:“票擬何以改為,真是衝主。”如是著再,小璫即以此語為奏,遂忤先帝意,未幾落籍,遣戍去。先帝爾時,虛懷圖治,傾心政府。而鴻訓語言猶當上心,極易為力,不過一躊躇間。或請對,或用揭,平氣商量,務求至當,上必不吝轉圜,而乃以不經三思,一語致先帝有薄待大臣之心,啟任用內臣之漸,皆由於此致。君行道,固如是歟?夫票擬輒允,乃神廟末年敝政,豈容便執為故事。且天下之主,而必以有俞,無咈為盛德事,則煬灶借叢,亦應傳於堯舜之名矣。

    崇禎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才十七歲。在短短的兩三個月之內,就幹掉了魏忠賢。然後他覺得,天啟朝留下來的這些官員,都不可靠,尤其是內閣的四個閣臣,都要換掉。這就有了崇禎朝第一次枚卜(其實也就一次),枚卜就是抽籤的意思,因為吏部推薦上來十一個候補成員,朱由檢也不知道哪個比較可用啊。所以把這些名字都寫在紙條上,放在玉瓶子裡,然後朱由檢親自用金筷子夾出來,夾到誰,就是誰當選。另外,他還覺得魏忠賢一黨需要一個公正的人來清理,又把前任內閣首輔韓爌也召來。這樣加上天啟朝的施鳳來、黃立極、李國(木普)、張瑞圖,枚卜的六個楊景辰、來宗道、李標、周道登、劉鴻訓、成基命,一共十一個內閣成員。這本來就是很扯淡的操作,對於前面這四個在任的來說,很明確就告訴他們,你們要全部滾蛋了,那他們為什麼要努力工作?為什麼要替你賣命?對於後面這七個人來說,明代的潛規則,升官之前都需要上表謙辭,表示一下。尤其他們都是“起自廢籍”,格外的恩典突然降臨,那就更要悠著點兒了。所以這個時候,內閣看起來挺多人,其實事情沒人做。

    幸好,其中還有一位劉鴻訓挺積極的,說他積極是因為他是周村區太和莊人,家離京師比較近,所以上了兩份謙辭奏疏來回快,所以他最早到任。而且也確實到任以後,辦事挺利索,用的也很稱心。有一天,朱由檢讓一個小太監(注意,我們說的小太監其實未必是太監,太監只是現代的說法,在明代要稱內侍,下同)拿著奏疏到劉鴻訓那兒,讓他改一改票擬。票擬,就是對奏疏批覆的稿本,內閣就是幹這個事的。那既然是稿本,就不是最終定稿的檔案,為什麼要改呢?朱由檢喜歡,他希望內閣跟他的想法都是合拍的,內閣寫什麼,他就同意什麼,這樣君是名君,臣是賢臣。對於劉鴻訓來說,臣的意見總會有跟皇上不一樣的,皇上您最終拿主意就完了。何必事事一定要辦的那麼嚴絲合縫,所以他咕噥了一句“真是衝主”,而且還重複了一次。這話讓小太監聽到了,轉告給朱由檢。衝主,就是年幼的君主,意思是說,朱由檢的年紀還是太小,不成熟。這話其實沒毛病,真沒毛病,很普通的想法而已。歷史上是有主少國疑的說法,但這種想法,絕對是上不了這個綱線的。可是你要知道,這時候是什麼情況,朱由檢幹掉了魏忠賢,坊間都傳言“聖人出”。皇上偉光正的形象早已經遍佈四海,威震殊谷。哦,你跟朕最近的近臣,居然看不起朕?反了天了還。(早一兩年魏忠賢也被人稱為聖人,還配享聖人廟,建生祠,笑)朱由檢這就恨上了劉鴻訓。

    怎麼弄呢?劉鴻訓也沒問題啊,那就要挑個毛病整死他。這個事件,就是張慶臻改敕事件。張慶臻是河南人,張皇后,也就是朱由檢嫂子的哥哥,天啟年間就是惠安伯,朱由檢讓他總督京營軍。張慶臻請封的時候,賄賂承行中書田佳壁,加了一條巡軍的字句。就是管軍隊的,增加一個管治安的職能。這個是原來沒有的例子,被內閣其它人彈劾。

    十月,以惠安伯張慶臻總督京營。舊例京營不兼捕營,庚臻增入巡軍字句,行諮兵部請敕。兵部據諮,移文內閣。承行中書田佳璧受庚臻之賄,擅行增入。內閣糾之,雲:『往例敕稿皆有舊本,中書官職專繕寫,送臣等閱過進呈。前總督京營惠安伯張慶臻敕稿有增入巡軍二字,系中書田佳壁未經呈明,朦朧添入,大膽款擅,乞賜推問。』《山書》

    那這個事情就要從頭查起了,軍隊的事,當然先問兵部尚書,當時是王在晉。崇禎本來對王在晉的感覺就不好,沒什麼本事,又喜歡雞雞歪歪。

      御平臺召對大臣,兵部尚書王在晉惶汗,語期期不明,命補奏。次日,在晉上疏千數百言,並無遠猷碩畫,唯自誇經略之功,詆孫承宗攘己位,而極力以排馬世龍、茅元儀,氣狡憤而詞鄙俚,識者嗤之。未幾,以惠安伯張慶臻總督京營。在晉囑內閣擅為改敕,削籍去。《崇禎遺錄》

    王在晉說,我有囑咐內閣修改(政府行文,囑咐?)。而劉鴻訓沒有改正過來。於是御史們糾彈中書、兵部尚書、內閣這一串人肯定都受賄了。朱由檢也說,對,你們這些人要是沒有受贓,誰信哪?

    上諭吏部都察院曰:『劉鴻謝身為大臣,防維盡裂,受賄擅增敕書,事證的確,猶自屢疏誓辨,欺罔支吾。然事由兵部,仍謂王在晉、苗思順無贓,其誰肯信?且大同失機重大,隱匿不報,及平臺召對,甘心欺藐,並張慶臻鑽營亂制,田隹璧受囑過賄,九卿科道依律會議。《山書》

    所以這些人都要處分,王在晉被罷了官。劉鴻訓呢,死刑。

    其實人生的結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皇帝有勞有逸,勞在求賢,逸在得人,只可惜崇禎他不懂,就像木桶理論一樣,一個捅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可能就是亡國的原因吧!

  • 9 # 94310417小云

    史學家雲,以崇禎之勤政愛民,費勤忘食,絕非亡國之君大明王朝在隆慶時所恢復了國力,可惜只五年享而亡,小皇帝萬曆繼位,一承大統,幾經周折張居正,馮保,李太后形成統一戰線,一心改革時憋推行變法,大明王朝在這十年中驚天鉅變。收穫了大量的財政收入,可惜天喪良補,張居正一命嗚呼,萬曆皇帝一改新法國運入歸泥坑無力迴天。然世人皆罵萬曆腐敗無能,我確以為尚大略,平定楊氏反叛和外方夷蠻日本荷蘭,英國法國多次海疆惡戰無一敗績,可謂功高蓋世。豈是罪槐禍首,思崇禎上任時以是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以是遍體鱗傷無可救。先李成良養虎為患了吧大了努爾哈赤,又小崇禎不能知人善用,疑心太重了能力不足,善變無度,終成了孤家寡人,加上東林黨和宦官們內鬥禍國,和天災人禍農民起義內政策略失當,導致了亡國滅種之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乃上賢大禮,崇禎小兒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總令人兔死加狐悲傷心欲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的朱元璋面貌真如《大明風華》中那樣奇怪、可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