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谷哥說娛樂
-
2 # 雲隱追夢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傳奇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忠,即是對祖國、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盡,這也是忠。 在當今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個“義”字。一個“義”字,包括的內容太多了。《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了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水滸傳》的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路見不平,能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沒有這樣驚心動魂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氣”,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大義”。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任務。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水滸傳》中用以組織群眾和團結群眾的思想基礎是“忠義”。這裡所說的“義”,它在某種程度上注入了被壓迫階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觀念。明人郎瑛說過:“逆料當時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江必有之”。這實際上是說《水滸傳》所說的義不完全同於歷來統治階級所說的義。在封建社會里,下層人民也講義,他們最講朋友之間的義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進而至於“濟困扶危”、“殺富濟貧”,都是“義”的表現。因此,《水滸傳》中所寫的義,在特定的環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壓迫的性質,而不同於儒家的綱常倫理中的“義”。 在《水滸傳》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作為梁山泊領袖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動,關係著整個梁山事業的興衰和存亡。
在評價《水滸傳》中,對宋江這個人物看法並不一致。宋江自己說:“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雨箭之功”。《水滸傳》六十八回這說明宋江還有自知之明。對宋江,我從下面幾方面來分析: 1、宋江的綽號表現了英雄本色,俠義之氣。宋江,表字公明,綽號有三:○1孝義黑三郎(可現宋江外理家庭關係是孝義為本);○2及時雨(主要說他仗義疏財、接濟他人、賙濟朋友);○3呼保義(據考證與宋之官名有關,反映宋江對朝廷的態度之忠)。 2、宋江的出身、職業對他思想、性格、生活道路的影響之大。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刀筆精通。他的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守法習慣。宋江到了梁山泊之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開啟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3、宋江上梁山前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4、宋江上梁山後,成了義軍首領。他自己說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才能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5、宋江受招安以後,成了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出力,保境安民。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愛國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徵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6、悲劇的結局。宋江徵方臘,108位好漢還剩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悲慘而死。可以說宋江的一生是成於“義”,敗於“忠”。 《水滸傳》的主題思想歷來眾說紛紜,但歸結起來,不外三種觀點:一是農民起義說。無論認為它是歌頌農民革命,還是認為它宣傳投降主義,總之都承認它是寫農民起義的作品;二是市民說。認為它是市民階層的生活,反映市民階層的情緒和利益,“為市井細民寫心”;三是忠奸鬥爭說。認為它是忠臣與奸臣的鬥爭,歌頌忠義思想。這三種思想,究竟誰是誰非,實在不好定論。因為每種都包含合理成分,都從某個側面反映小說的思想內容。三者可以互為補充和包容。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部作品,它所傳達出來的幾種思想傾向是值得注意的:宣傳忠義思想,這是《水滸傳》客觀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傾向。 其一,作品名冠以“忠義”。《水滸傳》最早的名字叫《忠義水滸傳》,甚至就叫《忠義傳》。明代楊定見《忠義水滸全傳小引》認為:“《水滸》而忠義也,忠義而《水滸》也”。 其二,“忠義”是梁山好漢行事的基本道德準則,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它是傳統道德的範疇。《水滸傳》的“忠義”內涵是複雜的。全傳本《水滸傳》第55回說:“忠為君王恨賊臣,義連兄弟且藏身。不因忠義心如一,安得團圓百八人”。顯然,“忠義”中有“為君”而符合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一面;但“忠”字又包含著“保境安民”、“殺富濟貧”等愛國精神和民本思想。對“義”的強調,更反映著社會道德規範的變化。小說漚歌“仗義疏財,濟困扶危”,不僅僅在一般意義上反映了下層群眾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戮力相助”,且更深刻地反映了由於城市居民、江湖遊民等隊伍的不斷擴大,社會道德規範正發生著悄悄的變化。
總之,“忠義”以儒家論理道德為基礎,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維護現實秩序的一面,又有符合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遊民在內的廣大百姓願望和意志的一面。這正是它被當時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的原因。 其三,塑造了以宋江為首的一批忠臣義士,尤其是宋江成為了忠義的化身。小說描寫了一批“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志在“酷吏贓官全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但結果不僅未能如願,反而被奸臣貪官逼上梁山,淪為“盜寇”;接受朝廷招安之後,他們北征遼,南打方臘,“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勳於國”,最後仍被誤國之君、無道之臣逼向了絕路。作者慨嘆“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相尚依然”不平現實,發憤為忠臣義士譜寫一曲忠義的悲歌。 最能體現“忠義”悲歌主旨的是義軍領袖宋江的形象。作為小說的第一主角,宋江儼然就是“忠義”的化身。“忠”和“義”本是一對相互矛盾的概念,“義”的社會理想層面是要梁山義軍反抗黑暗,替天行道;而“忠”的倫理道德規範是要梁山義軍擁戴朝廷,維護現實的政治秩序。正因為“忠義”內涵不一,相互對立,所以二者很難兩全。要“忠”就要舍“義”,要“義”就會不“忠”。
宋江的性格,就是在“忠”和“義”的相互矛盾中曲折發展的。 由於宋江出身於地主家庭,“幼政經史”,加之做過小吏,與封建統治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在他的靈魂深處,有著“濃厚”的“忠君孝親”的道德倫理思想。於是他養成了仗義輕財、樂善好施之性,所以河北、山東聞名,都稱他為“及時雨”。 在宋江身上,如果說“義”使他結交江湖,濟困扶危,樂善好施,反抗現實,那麼,“忠”則使他認為造反是大逆不道,雖然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勉勉強強上了梁山,也是身在梁山之中,心在朝廷之上,念念不忘“改邪歸正”,效忠朝廷。 “義”的反抗性和“忠”的妥協性的矛盾,早在第18回宋江剛一出場時就表現了出來: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事發,案子落到宋江手裡,為了“義”,他冒著生命危險,“執法犯法”,先給晁蓋通風報信,暗中放走七條好漢,使其在石碣村消滅了前來捕捉的五百官兵,從而正式揭開了武裝鬥爭的序幕,七條好漢上梁山,又成了義軍的基礎和骨幹。 不過,事後宋江又想,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殺了做工的,是滅九族的勾當,於法度上卻饒不得。接著,為了維護自己和梁山的關係,他一氣殺死了企圖出賣他的閻婆惜,不得不開始亡命江湖的生涯,但這時他既想逃避官府的緝拿,又不願與官府直接對立而投奔梁山,結果只是暫居在孔明、孔亮、花榮等處,直到清風寨劉高欲陷他於死地,他才帶領燕順、花榮、秦明等投奔梁山。但中途突然接到石勇給他的一封父親病故的假信,他便立即改變了初衷,丟下大隊人馬,回家奔喪。這裡,“孝”的觀念不取代了“義”的觀念而佔了上峰。
其實,“孝”與“忠”作為道德倫理觀念是二而一的東西。在“教”“義”面前,他以“孝”為先。這時官府對他正緝拿得緊,他明知回家不會有好結果,但他寧願被抓坐牢也不想再上梁山背叛朝廷。“忠”的觀念又支配了自己的行動。到家後,果然被捕,於是他服服帖帖接受了官府斷配江州。臨行前,父親叮囑他:“你如今此去,正從梁山迫過。倘或他們下山劫持你入夥,切不可依隨他,叫人罵做不忠不孝”。因此,刺配途中經過樑山泊地界,他寧可多走幾里,也要抄小路,為的是梁山好漢拉他入夥。然而,事與願違,梁山的劉唐、花榮果然來接宋江了。劉唐要殺兩個押解公人,把宋江救出來,宋江立刻就急了。忙說:“這個不是你們第兄抬舉宋江,倒要陷我於不忠不孝之地,我不如死了。”說著就把刀放在喉嚨下要自刎。花榮要給宋江開啟枷鎖說話,宋江卻說“賢弟,是甚麼話!此是國家法度,如何敢擅動!”到了聚義廳,拒絕晁蓋援救,同樣也振振有詞說:“小可不爭隨順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都到刺配入獄的分兒上了,他口口聲聲還講的是忠孝一套,可見忠孝觀念在宋江的頭腦中多麼的根深蒂固。直到江州服刑,在潯陽樓題了兩首詩,其中有“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和“他年得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句子,被人告發為反詩,判刑當斬,梁山英雄冒死劫法場,把他救了出來後,實在無路可走,他才說:“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奔哥哥去……”這才上了梁山。 宋江上了梁山後,和晁蓋一起積極鬥爭。晁蓋死後,他便接任了整個山寨的頭領。作為梁山的第三任寨主,宋江一改當初一任寨主王倫的不仁不義、二寨主晁蓋的有義無忠,獨立推行了“全忠全義”的路線。他雖然武不如晁蓋,文不如吳用,社會地位不如柴進,卻能使“眾虎同心歸水泊”,就因為他“義膽包天,忠肝蓋地”。“義”,是他連線李逵一流人物思想的紐帶,“忠”,是他溝通關勝一流人物思想的橋。“義”,是他深得人心的基礎,“忠”,是他結英雄於水泊的目的。 就在《水滸》歌頌宋江等梁山英雄“全忠仗義”的同時,作者也深刻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貪官汙吏、惡霸豪紳的“不忠不義”。
《水滸傳》忠義觀的形成由來已久。“忠”和“義”從來就是中國古代儒家倫理觀念中的重要範疇,自宋元以來在社會上尤其流行。歷史上宋江起義的性質,有待歷史學家去慎重討論,但它作為“重談巷語”在民間流行,顯然越來越清楚地塗上了“忠義”的色彩。小說作者施耐庵就是沿著這一長期形式的思維格局,把《水滸傳》寫成了一部“忠義傳”。
-
3 # 落葉滿山
要說《水滸傳》裡講忠義,最出名的也就宋江莫屬了
但是,我也看到了他的不忠不義
先說“忠”
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押司是衙門裡的書吏,也就是書寫文書的人員。也有點類似於公務員,這樣的人,對於大宋的律法肯定是知道,畢竟寫文書的,不懂這些的話,人家也不會要他的。
在晃蓋等人劫取生辰綱之後,當然這個劫生辰綱是違法的,但是當他知道後,他卻偷偷去報信,放走了晃蓋。這個時候,宋江算是知法犯法了吧,他的工資還是朝廷給的呢,他哪裡來的忠可以言?
但是,在他殺了閻婆惜之後,當然,他殺人之後也是直接逃了,沒自首,後來他父親讓他回來,他才被抓的,然後他就被髮配江州。路過樑山的時候,這個時候晁蓋已佔了梁山,晁蓋就派人把他劫過來,要放下他的枷鎖時,他卻連忙說“要不得”,“此乃國家法度”。
看到這裡,很多人不免都覺得他很“忠”了吧?
可是,當他到了江州,看潯陽樓時,借酒洩憤,題下反詩:“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是忠麼?“忠”的人會寫這樣的詩出來?這個忠只不過是他在別人面前作秀的工具而已。
再說他的“義”
宋江有個“呼保義”的綽號,呼群保義,感覺很高大上,心想著宋江應該很義氣了吧。然而,我不說別人,只說一個朱仝,朱仝對他好吧,對他幾乎有再造之恩,可是宋江對他的回報是什麼?為了讓朱仝上梁山,是陰謀陷害,是全家被殺。不知道朱仝上梁山後還要叫宋江哥哥,朱仝當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估計更多的是後悔和無可奈何吧。
所以,梁山上的人都只是喊著忠義的口號,做著都不是忠義事。
-
4 # 明天的奮鬥
《水滸傳》作為一部反映起義的英雄小說,忠、義道德觀始終貫穿在轟轟烈烈的起義經過之中,而小說的悲劇結局卻令人為這一百零八個好漢嘆息萬分,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梁山好漢為義相聚,為忠散亡,本文就《水滸傳》的忠義觀角度分析其思想主題。講述了一百零八條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是宣揚忠義,是作品中傳達出來的幾種思想傾向中最突出的思想傾向。一群好漢聚義、起義、而後招安以求能為朝廷盡忠,顯而易見,忠義道德觀無疑是貫穿作品始終的靈魂思想。
燕青---綽號“浪子”,小名小乙,是水滸傳中少見的帥哥之一,原是盧俊義的心腹親隨,會吹簫唱曲,又射一手好箭,是梁山的步軍頭領,所屬星位是天巧星,善用武器川弩,棍棒,弩箭,梁山排名第三十六位燕青事蹟:燕青心細,忠心,義氣,理智。盧俊義回北京時並不知家中已發生諸多變故,已經窮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為了讓盧俊義知道這裡發生的事情,便“頭巾破碎,衣裳襤褸,看著盧俊義,伏地便哭。”他告訴盧俊義:“自從主人去後,不過半月,李固回來對娘子說:‘主人歸順了梁山泊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當是便去官司首告了。他已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違拗,將一房私,盡行封了,趕出城外;更兼分付一應親戚相識:但有人安著燕青在家歇的,他便舍半個傢俬和他打官司:因此,小乙在城中安不得身,只得來城外求乞度日。小乙非是飛不得別處去;因為深知主人必不落草,故此忍這殘喘,在這裡候見主人一面。若主人果自山泊裡來,可聽小乙言語,再回梁山泊去,別做個商議。若入城中,必中圈套!”句句實情,盧俊義卻句句聽不進去,自負了得。說到賈氏,燕青明白的說了實情:“主人腦後無眼,怎知就裡?主人平昔只顧打熬氣力,不親女色;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門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燕青此時是直人直語,並沒有迴避那些令人難堪的話題,想讓盧俊義驚醒。可是招來了盧俊義的一句“放屁”和飛起的一腳。 燕青已經做得足夠,算得上是有良心的人,可是燕青感恩,為了報答盧俊義的養育之恩,當盧俊義被押進牢房之後,本身要靠乞討度日的燕青,要來了參羹冷炙也捨不得自己吃,還想到要給盧俊義留下來。盧俊義被押上路之後,燕青就一直跟定了,最後射死兩個公人,救了盧俊義一命。揹著負傷的主人上梁山泊。盧俊義二次被抓後,他拼了一死前往梁山泊搬救兵。由此人們總說浪子燕青為最忠義人士。但是這只是部分的人的觀念,梁山好漢中忠義之人不在少數,而燕青為典例。
例如: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蓮、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林沖(豹子頭):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梁山。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忠肝義膽、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風):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宋江(及時雨):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為人仗義、善於用人,但總想招安。
還有一些忠義的人,就不一一說明。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根據長期流傳在民間的水滸故事加工而成。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故事,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的梁山,直至接受招安政使農民起義失敗的全過程,它正面歌頌了敢於造反的農民起義英雄,塑造了許多不柯的藝術典型,暴露了封建地主官僚魚肉百姓的罪行,提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社會根源。
-
5 # 縹緲的飛翔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的英雄傳奇章回體長篇小說。
全書透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朝廷招安,以及受招安為朝廷征戰,最終消亡的悲情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當時的階級和社會矛盾。該著作人物形象鮮明,角色刻畫豐滿,全書共計108好漢,36個天罡星,72個地煞星,均為忠肝義膽、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筆者在這裡重點列舉以下幾位好漢供各位看官品酌,對其他英雄人物不做過多贅述。
一、宋江,人稱“及時雨”,這個人是不能不提,梁山水泊帶頭大哥,一號扛把子。梁山落草前本是山東鄆城衙門裡的押司,放著好好的“公務員”不幹,非得去給“智取生辰綱”的一群“麻瓜”偷風報信,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頻頻“照顧”求辦事的小弟,傾散銀兩,扶困濟貧,溫厚待人,不可謂不“忠義”。怎奈梁山落草後,帶頭大哥非要給兄弟們謀個正當營生,洗清罪名,這便是悲劇的開始,那個昏庸黑暗的時代是不可能孵化出理想世界的。故此,老版電視劇BGM也由“大河向東流”變成了“茫茫乾坤方圓幾何”。老版電視劇的宋江由李雪健老師扮演,可以說每個人物細節都被演活了。當然,意外收穫的是看了宋大哥的“曲線美”。
二、林沖,人稱“豹子頭”,目前這位好漢的名字依然活躍在遊戲充值屆,“騰訊***,你來打我啊 ,老子乃豹子頭零充,充錢算我輸”,咳咳,言歸正傳。衝哥哥原本乃八十萬禁軍教頭,也是公務員,放在現在最差也是廳級幹部了,但是,他還是混慘了。筆者突然覺得這鉅著前幾個時代不火也是有原因的,作者施老先生總是忽悠公務員下海落草,很有被封殺的嫌疑。林教頭在《水滸傳》前期戲份給的真不少,人物貫穿整部劇,因高俅之子頻繁調戲其妻子,且多次被陷害,經歷誤入白虎堂,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雪夜上梁山等情節,最終被智多星“騙”入梁山落草,人物形象刻畫光明磊落,仗義疏財,性格耿直,對兄弟可謂“忠義”。
三、武松,人稱“行者”,《水滸傳》裡最火,最易被人熟知的幾個章節都跟武松有關,武松:“導演,我火了,給你加雞腿”。從武松打虎,鬥殺西門慶,到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最後落草為寇,整個人物實是一身壯膽,愛恨分明。當得知哥哥被一對姦夫淫婦毒死時,怒殺狗男女,可謂精彩。落草後,忠心跟隨宋江平叛亂,擒方臘,尚未實現理想便出家為僧。不過,武松也是108好漢裡為數不多能混得善終的英雄人物了。導演:“阿松,這回真得給我加雞腿了。”
四、李逵,人稱“黑旋風”,此人不光“忠義”,“孝”字也給李逵加了很多分。劫法場、殺四虎、滅天賜、鬧東京、徵方臘、喝毒酒,無不體現了李逵心粗膽大,率直忠誠,魯莽好戰、忠肝義膽的鮮明個性。畫面切到鉅著最後,當宋江飲了毒酒,為防止李逵知道真相後帶人去搞事情,便將沒喝完的毒酒分給了李逵(看,這比親哥還親)。當李逵喝完毒酒以後跟宋江說:“生前服侍哥哥,死後也做哥哥身邊的小鬼”,劇中的兄弟情義牽陰陽,引爆淚點。從始至終,李逵都是反對招安的,迫於宋江的壓力,卻也是誓死跟隨,哪怕自己一萬個不情願,也要對的起“忠義”二字。筆者認為,李逵雖是粗人,卻是活的最明白的人。人生苦短,不追名逐利,有吃有喝有知己,不看他人臉色,不聽讒言,不在意“鳥人”,不受朝廷鎮壓,就是圖個老子快活。
拜讀《水滸》數遍,多年後回憶書中情節,稍有偏差,莫怪,寫到最後,筆者愚見:那個年代,有勇有謀、忠肝義膽之人也落得個半世沉浮的下場。現在,時代變了,勸勉年輕人有夢就去追,這個開放的時代處處都是機會,當然,機會都給了那些夢想能落地的人。
-
6 # 嘻曲視樂
水滸傳108個每個都很忠義講義氣為了兄弟出生入死,但我個人認為在我看水滸傳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水滸傳中一個逼上梁山的最忠義最實在的一位好漢豹子頭 林沖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其岳父更是一位教頭
林娘子也是花容月貌
但是佛陀無緣度眾生 在一次看廟會期間
林娘子去拜佛誤打誤撞遇到了高衙內。高衙內看林娘子生的漂亮 幾番調戲 後被林沖趕來得知是高衙內才放之一馬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回去的高衙內一直沉迷林娘子
後有小人陸錢等人使毒計騙去白虎節堂 用莫須有罪名發配到老料場做看守
不過事情依舊沒有那麼簡單。後陸謙等小人依舊不放,最後教頭露宿山神廟 陸謙等人火燒了草料場 橫豎都是死 最後教頭一怒之下殺了這些人逼上了梁山
-
7 # 綜藝老頑童
講真忠義的話,黑旋風李逵算一個,但只能算是愚忠,李逵當縣令,想砍宋江腦殼,這是真人性,對得起替天行道4個字,但是為了逼朱倉上山,聽吳用的話殺死小衙內,又是胡作非為的表現。為了宋江,連自己的性命都不要,最後被宋江毒死了都沒怨言,這是忠
回覆列表
一、宋江,字公明,山東濟州府鄆城縣人。他排行第三,身體黑矮,有孝名,為人仗義疏財,人稱孝義黑三郎。他廣泛交結英雄豪傑,且好行方便,每每排難解紛,扶困濟危,在江湖上威信極高,被人尊為“及時雨”、“呼保義”,作品寫他是天魁星臨凡,天罡地煞星之星主。
原在鄆城縣做押司,晁蓋等劫生辰綱事發,他仗義前往報信,後為不致暴露與他們的關係而殺閻婆惜,逃避在外,鬧青州後帶人馬投奔梁山。
聞父病故回家奔喪,被官府捉拿,刺配江州.因醉後題反詩被判死刑。眾好漢劫法場將他救上梁山。他團結弟兄。帶領義軍打了不少勝仗。晁蓋犧牲後,被推為梁山泊寨主。接任後進一步標榜忠義,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明確提出“替天行道"的口號。
在他的領導下,義軍隊伍不斷壯大,不只打擊土豪劣紳,還衝州撞府,一再粉碎朝廷軍事圍剿。取得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的重大勝利。
但他受封建思想影響甚深,不反皇帝,對統治者有幻想,在關鍵時刻妥協動搖,透過私訪李師師。縱放高太尉,賄買宿元景,主動爭取招安,把義軍引向絕路。受招安後被利用去徵遼和平方臘等農民起義,梁山頭領“十去其八”。
他自已被高俅一夥毒死在楚州安撫使任上。這一形象頗為複雜,他不滿濫官當道的社會現實.同情被壓迫者。並在具體遭際中成為義軍領袖;他又恪守忠孝等封建道德,嚮往封妻廕子,青史留名。這一矛盾貫串他的一生。
二、林沖原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生得豹頭環眼,燕領虎鬚,綽號豹子頭。作品寫他是天雄星臨凡。他武藝高強,不滿濫官當道的黑暗現實,常有本事抱負不得施展的感慨,而注意交結好漢,表現其英雄本色。但教頭的優渥、美滿的家庭生活,也形成他溫厚、隱忍和怯於反抗的性格。
其妻在岳廟進香時被人調戲,他聞訊趕到舉拳要打,認出是本管太尉之子高衙內,先自手軟,還對人解說:“不怕官,只怕管,怕高太尉面上不好看,權且饒過。”
雖對陸謙等爪牙敢於刀刃相見,但為維護自己地位,不肯得罪上司,一忍再忍。高俅為滿足其子淫慾,設寶刀計將他刺配滄州,暗囑解差半路謀害,必欲置之死地。
他負此不白之冤,尚指望掙扎著再回東京,野豬林裡魯智深把他從棍棒下救出,他因此為解差求情,到滄州後,先守天王堂,後看草料場,安心於囚徒生活。高俅又派入至滄州,與管營、差撥臺謀火燒草料場,要把他燒死,他由於草屋被雪壓塌暫避山神廟,才倖免於難。
在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才挺身而起,殺了高俅的爪牙,雪夜上梁山。從血泊恨海中站立起來的林沖,思想性格都發生很大變化,義無返顧地投身於義軍行列。
上梁山後,他火併了嫉賢妒能的原寨主王倫,為梁山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是義軍馬軍五虎將之一,在對敵鬥爭中奮勇衝殺,立了許多戰功,在反招安的鬥爭中,也有較清醒的頭腦。梁山泊全夥受招安後,他於徵方臘回來,患風病癱了,病故於杭州六和寺。
三、李逵,山東沂州沂水縣人,綽號黑旋風,小字鐵牛,作品寫他是天殺星臨凡。是個黑凜凜大漢,一頭蓬鬆黃髮,臉上長滿髭鬚,使兩把板斧,力大如牛。其兄與人家做長工,他因為打死人逃到江州傲小牢子。
他無家無業,赤貧的生活環境和闖蕩江湖的經歷,造就了他對統治階級的仇恨和強烈的反抗精神,敢於藐視官府、封建律條和秩序,聲稱:“條例,條例,若還依得,天下不亂了!我只是前打後商量。”
劫法場後宋江提出上梁山時,他第一個響應,叫道,“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鳥斧,砍做兩截便罷!”上山後作戰英勇,以殺敵為樂,甚至睡夢中也斧砍高俅等奸臣,醒了還大叫“快當!”他愛憎分明。
忠於義軍事業,每以“梁山泊黑旋風李逵"自稱,把自己和山寨緊密聯絡在一起,不容損害山寨利益。他不滿“原是山寨里人"的公孫勝聽從師父的話隱居不出,半夜越牆“砍”了羅真人.還欣喜除了一害。聽說宋江騙娶劉太公之女,便砍倒杏黃旗,要殺宋江,後經對證是歹徒假冒。
便公開認錯,並殺歹徒,救回劉女。他一再提出“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最激烈地反對招安。菊花會上,他高叫“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大鬧忠義堂。陳太尉來梁山招安,他撕毀詔書,痛打來使,公開辱罵皇帝,正是由於他和其他頭領的反對,延緩了義軍失敗的時間。
受招安後,又再三要求殺回梁山泊。徵方臘回來,他到潤州任都統制,得知朝廷賜宋江毒酒,再次進言“哥哥,反了罷!”但已晚了,他自己也喝了宋江給的毒酒。他是封建勢力的死對頭。
四、魯智深,本名魯達,因為他關西人,又有鎮關西的外號,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步軍頭領第一名。因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臺山削髮為僧,改名魯智深。
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播。
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後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而死。
五、武松,山東清河縣人。排行第二,人稱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逃避緝捕,改為行者打扮,故亦稱“行者武松”.作品寫他是天傷星臨凡。他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靠賣炊餅的哥哥武大撫養長大。因酒後傷人逃到柴進莊上,躲避一時。在回鄉探兄路上,於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因此遠近聞名,陽穀知縣參他做了都頭,並在此與哥哥相逢。
當他去開封為知縣送贓銀時,武大被西門慶與嫂子潘金蓮毒死,他為報兄仇,在去縣衙告狀不準的情況下,借謝鄰請酒取得真實口供,手刃潘金蓮,鬥殺西門慶,然後到官府自首,被斷配孟州。在孟州幫助施恩奪回被蔣門神霸佔的快活林酒店,蔣的後臺張都監、張團練設計將他捉了作賊。
血的事實教育了他,怨怒之情化為驚心動魄的反抗行動,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殺了蔣、張等十九口,蘸血在牆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不再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龍山,後歸梁山泊,投身武裝反抗的行列。
在反擊官府圍剿和攻城奪府的戰鬥中,他勇敢堅定,是義軍的主要將領之一。他反招安,指責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後他在徵方臘時被包道乙砍斷左臂,不受封誥,在杭州六和寺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