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愛泡泡茶
-
2 # 愛笑的上海獵頭喬安娜
吉他學習心得:
自學吉他很多年,一路上經驗教訓和收穫都很多。寫下這篇文章,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同時也給各位吉他愛好者作為參考借鑑。
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民謠吉他,最開始的目的和大部分人一樣,都是覺得彈吉他很帥氣,能夠吸引別人的目光,尤其是異性,誰的青春沒有荷爾蒙味道呢。
第一把琴是一把合板琴,質量很差,琴絃距離超過10mm,對我的學琴積極性產生很大的打擊。然後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是旁邊藝術學校的老師,根本不專業,F大橫按都按不住。一首《驪歌》花了一個月。後面高二高三確實沒時間,就暫時沒有去學習,開始自學。自學最開始是用了《吉他自學三月通》,也是那個老師推薦的,學完之後只能彈《愛的羅曼斯》之類,完全沒有系統講解音樂原理,就是一本吉他操作手冊,叫什麼《吉他自學三月通》。後面室友都聽不下去,影響寢室關係,我也沒信心繼續學習下去,就停了。
大學第三年,又重新拾起了吉他,換了GunRose的一把全單吉他,大概2000多,自帶拾音器,感覺比確實比合板好多了。這次學習,從基本樂理開始學,五線譜,和絃原理,和絃的基本構成,爬格子,然後錄影片發到“快手”上,讓其他人評論,期間買了一份“finger”APP上的學習課程,299元,一個月,比較全面地講解了編曲的原理,感覺突然找到了方向,但是之後沒有及時練習,沒有掌握好這個方面的知識。
學習心得:
一定要明白你彈的是什麼音符(相比而言五線譜比六線譜有優勢)。
彈的時候,最好用嘴哼出來這個音符(建議學彈唱的也要學習歌唱)。
站著彈吉他比坐著彈吉他更舒服。
左右腳交替打節奏很重要。
“聽準”比“讀懂”更重要。
最近開始突破“扒帶”和“作曲”,共勉。
指彈吉他編曲技巧:
很多的吉他初學者都很喜歡簡單的吉他指彈,尤其是聽到很熟悉的旋律變成指彈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哼唱出來,這個過程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步,找一首流行的慢速的民謠歌曲,以《成都》為例,用聽力拔出主旋律,5123533 512165 5123635 3211252 35515616 321233 3533216121321,流利地彈唱一遍主旋律;第二步,在每一小節第一拍加上C和絃或者E和絃的根音,在小節結束部分,加上C和絃或者E和絃的屬音,哼唱一遍,然後把不和諧的音進行刪減。其中最重要的音是高音的3,5,6,只要這三個音的節奏對了,其他屬音的影響不大。
入門吉他即興solo:
掌握基本的和絃和調性原理,加上手部肌肉一定的穩定性就可以進行簡單的Solo。大概按照以下步驟——
確定調性,假如是指彈的話,我推薦變調夾在2到4品,這部分的音高響度相對明顯,品絲寬度適中,變換速度相對較快。確定調性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彈出非常衝突的聲音,雖然某些時候,衝突的聲音會有奇效,但是即興的時候沒有時間進行試驗,很容易出錯。
確定節奏,推薦四四拍,這種節奏是最好的最穩定的,當然四三拍也不錯,聽起來比較平緩。
3.確定和絃進行,剛開始從C調的話,就是最基本的C和絃,D和絃,Em和絃,F和絃,G和絃,Am和絃,G7和絃。按照級數來說的話,就是1314151的和絃進行就比較舒服(這只是建議,可以嘗試不同的和絃進行。)
4.確定指法和旋律音,因為是Solo,一般只能是分解和絃的進行,旋律音的話,大概也就是C和絃的二絃三品,Am和絃的二絃三品,F和絃的四弦三品,G和絃的一弦一品,G和絃的二絃三品。
5.加上一些炫酷的技巧在開始和結尾,比如泛音鐘聲,比如最後的掃弦,都是可以的。
基本吉他樂理:
C調推演G調:
C調推演出G調,把C調的5變成G調的1,然後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 推理出把C調的4變成#4,同理推測D自然大調 把C調裡面的2變成1, C調23#4567#12=D調12345671,所以在五線譜裡面D調有兩個升號(第四間和第五間,就是中音的C和F兩個音,DE#FGAB#CD)。D調可以在第一把位演奏,也可以在第二把位演奏。
C調的指法:
C呼叫Mi指法和La指法,能夠覆蓋到一品到八品的位置,九品以上基本不用,指法如下圖:
背譜:
能夠把譜子背下來是一種很好技巧,能夠背下簡譜,掌握基本的和絃搭配,就能完成基本的即興演奏了。以《小星星》為例子:
可以看出,《小星星》的旋律進行非常地簡單,沒有複雜的旋律進行,旋律譜是C調,查詢C調可以用的和絃
旋律進行的主音是1565,可以選擇編配C-G-Am-C,接下來是4321,可以編配成
F-Em-Dm-C,後面的也是一樣,用根音的級數作為和絃的級數,是一種比較方便做法。
G調指法:
G調指法推薦用La指法和Mi指法,中間空出五品:
G自然大調和C大調:
只有一個音不同(4變成#4)E自然小調,音調和G自然大調的音符是一樣的,從La(6弦一品,基本上是男生的最低音)開始, G調和絃進行,自然三和絃,和常用的七和絃,任何一個大調一級和絃都是135,二級和絃都是246,G(135)——Am(246)——Bm(357)—C(461)——D(572)——Em(613)——F#dim(724 F#-Ab-B) 常用七和絃Gmaj7——Am
編曲原理:
首先是最基本的半音和全音的概念,我們聽到的聲音有高有低,就是初中物理所學的聲音的三要素中的音調,不同的聲音之間就會存在音高差,半音就是音高差的基本單位。吉他上每一品之間的音高差就是一個半音,比如同一根琴絃上,2品的音就會比1品的音高一個半音,鋼琴上每個琴鍵也都是相差半音。全音透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兩個半音就會構成一個全音,所以同一根琴絃上,3品的音就會比1品的音高一個全音。
然後是四種音的記錄方式。首先是唱名,1234567,是因為我們去唱音的時候,唱出來就是這個名字。音名,顧名思義,就是音的名稱,是音本身的名字,這個會在分析樂曲的時候大量使用。簡譜,方便用來旋律記譜,其他的時候我還是更推薦使用五線譜。
之前講了半音是音高差的基本單位,音名有CDEFGAB,那麼不同的音名之間就會存在音高差,我們只要記住BC是相差半音,EF是相差半音,其他的都是相差全音。
六線譜能夠表達音的位置,或者吉他演奏中使用的技巧,但是並沒有告訴你你所演奏的音高,屬於什麼音,指彈裡通常用六線譜表達位置和技巧,五線譜表示音高,當然如果對吉他熟練的人,也可以透過六線譜瞭解音高。五線譜是現代音樂最標準的記譜方式。顧名思義有五條線,中間有四個間隔,在線上或者線與線之間記錄不同的音名,越上面的音越高,上下都可以透過加線無限延伸。
然後是升降記號,有些音名之間相差半音,有些音名之間相差全音,在相差全音的音符之間,還有音符沒有定義,這時候就用升降記號來表示。比如4,5之間的音,可以叫#4也可以叫b5,但要注意一點,34是半音關係,3可以叫b4,4可以叫#3,聽覺上是一個音,但在音樂分析裡這是兩個音。
說唱名的時候,唱的是1234567,因為這一組音是按照一定規律的來排列的,我們把這一組音叫做自然大調音階,根據之前講過的全音和半音以及音高差,mi和fa,si和do都是相差半音,其餘都是相差全音,那麼自然大調的規律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這個關係必須記住,以此類推,我們用其他的音作為第一個音,依照全全半全全全半的規律排列,就可以得到其他的自然大調音階。
音程研究的是兩個音之間的關係,程在我的理解下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路程,即兩個音之間距離多少個半音或者全音,第二個是程度,即這兩個音一起發聲,會有怎樣的聽覺效果。
是明亮或者陰沉,和諧或者不和諧。 音程的定義就是兩個音之間的距離,每一組音程都會產生特定的聽覺效果。
兩個音有相對高的音,也有相對低的音,把低的音叫做根音,就像樹根一樣,把較高的音叫做冠音,就像樹冠一樣。最低的音給人的聽覺感受是很突出的,分析和聲走向的時候往往都是看低音。
音程的衡量單位叫做度,比如1-3的音程關係,數1 2 3 就是三度,直接數音,不用加減法去算,注意1到3#也是三度,不要覺得3#與4的聽效果相同就是4度,數音程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升降號。一個八度內,有一度二度三度四度直到八度,其中把一度四度五度八度歸到純音程系列,二度三度六度七度歸到大小音程系列,總結成口訣就是一四五八無大小,二三六七沒有純。
純音程:聽起來十分穩定,和諧悅耳,可以增加音樂的厚度。純四度是吉他空弦的音高差距。兩根弦的音高差距是純六度。
1-4是純四度,1-2和2-3是全音,3-4是半音,由兩個全音和一個半音構成,那麼所有距離兩個全音加一個半音的音程就是純四度音程。
1-5是純五度,其中3-4是半音,其餘都是全音,由三個全音和一個半音構成,那麼所有距離三個全音和一個半音的音程都是純五度音程。
純一度和純八度比較簡單,兩個完全一樣的音就是純一度,比如1-1。相差十二個半音的兩個音就是純八度,比如1-高音1,聽起來會非常穩定和諧。
然後是增減音程,
1-4是純四度,1-4#是增四度。它比純四度多一個半音,因此是由三個全音組成,由三個全音組成的四度音程就是增四度。
1-5是純五度,1-5b是減五度,它比純五度少一個半音,因此是由三個全音組成,由三個全音組成的五度音程就是減五度。
根據規律,比純某度多一個半音的音程就是增某度,比純某度少一個半音的音程就是減某度。
增減音程聽起來不和諧,因此在做和聲分析時候會很重要。
大小音程相對不那麼穩定,但有一定的傾向性,有明顯的色彩感。
二度,分為大二度和小二度,1-2距離一個全音就是大二度,3-4距離一個半音就是小二度,2度的兩個音很近,就好像要靠在一起的趨勢,所以聽起來不那麼和諧。
三度同樣分為大三度和小三度,距離兩個全音的三度音程就是大三度,比如1-3,距離一個全音和一個半音的三度音程就是小三度,比如2-4. 三度音有一定距離,不會有二度音那麼衝突,也不會像純四度那樣完全穩定,具有強烈的色彩。
大三度的色彩明亮,小三度聽起來暗淡低沉,手邊有吉他的同學可以拿起吉他試一下~
類比剛才的純音程,就可以發現規律,比大某度多一個半音就是增某度,比大某度少一個半音就是小某度,比小某度少一個半音就是減某度。 這兩條規律和之前的口訣可以結合記憶所有的音程。
六度和七度可以同時來看,大六度比如1-6,包含3-4一組半音,小六度3-高音1 包含3-4和7-1兩組半音,同理,大七度比如1-7,包含3-4一組半音,小七度比如2-高音1 包含3-4和7-1兩組半音。
以上都是說的一個八度音以內的,叫做單音程。超過一個八度的音程叫複音程。
音程描述的是兩個音之間的關係,和絃則描述的是至少三個音之間的關係,(五和絃是兩個音,但其實是把中間的音省去了)
由三個音組成的和絃,叫三和絃,三和絃是由根音加上一個距離根音三度的音,我們叫做三音,再加上一個距離根音五度的音,我們叫做五音。比如
1 3 5就是一個三和絃,1是根音,3是三音,5是五音,3和5分別距離根音1大三度和純五度,我們把根音、大三度、純五度組成的和絃叫做大三和絃。就寫作C和絃,C代表和絃的根音,C後面沒有任何標記,就代表它是大三和絃。之前講過音程的色彩感,大三度聽起來明亮,純五度穩定,增加音樂的厚度,所以大三和絃聽起來就會很明亮。(所以C和絃的色彩是又1-3產生的,而5是負責增加音樂的厚度。)
由根音、小三度、純五度組成的和絃叫做小三和絃,比如1 b3 5,寫作Cm,C代表這個和絃的根音,小寫的m代表它是小三和絃,由於由小三度和純五度組成,所以聽起來會很暗淡。 大三和絃和小三和絃只有三音不同,但色彩差別很大,透過控制變數法,可知,三音決定和絃的色彩。
我們把三和絃的三音去掉,只剩下根音和五音,它叫做五和絃,這個和絃因為沒有三音,聽起來非常粗暴直接。
我們把三和絃裡的三音換成大二度或者純四度,就三和絃就變成掛二和絃或者掛四和絃,因為這兩個和絃都有二度音程,會有一種打架的感覺,不穩定,有一種想要解決到下一個穩定的和絃的趨勢。
剛才是改變三音的三和絃,接下來是改變五音的三和絃,因為純五度本身非常穩定,改變五音之後,聽起來就會不那麼穩定。首先是根音、小三度、減五度組成的減三和絃,由於減五度非常不和諧,所以這個和絃聽起來也非常不和縣,比如 1 b3 b5就是C減三和絃,標記為Cdim,C代表和絃的根音,dim代表它是減三和絃。
由根音 大三度,增五度組成的和絃是增三和絃,它標記為根音加上字母aug,C代表和絃的根音,Aug代表它是增三和絃,比如1 3 #5就是C增三和絃。
把大三和絃加上大六度音,就是大六和絃,同理把小三和絃加上大六度音,就是小六和絃。(由於大六度音和純五度音是二度音的關係,聽起來比較衝突,在流行音樂中六和絃也比較少見。)
接下來一次性介紹所有的和絃,從C和絃開始,C和絃是一個大三和絃,然後加上一個距離根音大七度的音,他就是大七和絃,繼續加上一個距離根音大九度的音,他就是大九和絃,把大九和絃加上11度音就成了大十一和絃,繼續加上13度音就成了大十三和絃。從大三和絃開始,增加的每個音都是三度疊加的。
這裡後面的和絃是超過了六個音的,所以六根弦的吉他是無法同時演奏的,所以經常就需要省去一些音,這裡會用得到代號 add和omit ,add指的是某個和絃加上一個音,omit的意思是某個和絃減去一個音。加上和減去的音直接寫在字母后,比如Cadd9
。
從小三和絃開始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和絃,以C小三和絃為例,加上一個距離根音小七度的音,就得到小七和絃,再分別加上距離根音大九度、純11度、大十三度,就會得到小九和絃、小十一和絃、和小十三和絃。
然後是屬和絃,屬和絃總是期待被解決,首先是屬七和絃,他的音程關係是根音,大三度,純五度,小七度,由於三度音和七度音構成了減五度,所以會有衝突感,不穩定,期待著被解決。從屬七和絃開始,加上九度音、十一度音和十三度音,就會分別得到屬九和絃、屬十一和絃和屬十三和絃。
最後是增減和絃。在減三和絃的基礎上,加上一個減七度音,就是減七和絃,在減三和絃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小七度音,就成了半減七和絃。
以增三和絃為基礎,加上一個大七度音,就是增大七和絃,以增三和絃為基礎,加上一個小七度音,就是增七和絃。
還有兩個用來描述和絃的符號,/代表把和絃的根音換成/後面的音,比如C/G 就代表C和絃把根音換成5,()代表你可以把想標註的東西寫在和絃後面的括號裡,比如升高或者降低和絃的某個音。
我們的吉他按照標準調絃,從六絃到一弦分別是3 6 2 5 7 3 以3為根音,後面的音與它的音程關係分別為純四度、小七度、小三度、純五度、根音。可以看作一個小七和絃加11度音,根音是E,空弦的和絃就是E小七加11和絃,同理可知在吉他空弦上,從五絃到1弦距離根音的音程關係分別為純四度、小七度、小三度、純五度、根音,只要橫按住吉他任意品的六根弦,都會出現一個小七加11和絃,比如橫按三品,就是G小七加11和絃。
根據同樣的原理。可以在吉他上按最常見的大三和絃,根音、大三度、純五度、以六絃為根音,可以找到五絃,四弦上大三和絃裡的音。 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按根音在六絃的所有和絃,比如按G大七和絃,根音在六絃三品,後面的弦找分別距離根音大三度,純五度,大七度的音就好了,指法完全不固定,結合音域,儘量多嘗試用不同方法彈同一個和絃,做到熟悉指板和熟悉自己彈的每一個音,即興也就不是難事。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彈根音在五絃上的和絃,以五絃為根音,從四弦到一弦的音距離根音的音程關係就是純四度,小七度,大二度,純五度,比如演奏D和絃,根音在五絃五品,接下來在四三二一弦找大三度、純五度音就可以了。
最後講講指彈改編,先講講最常見最基本的套路,我們拿到一首歌,首先是定調,比如根據大小調色彩、副歌結束音,或者把主旋律用音階彈出來,透過音階就知道這段旋律屬於哪個調,彈出了主旋律,就可以記錄簡譜或者五線譜,透過和絃組成音的方法給主旋律配合弦。
這時候如果要編彈唱譜,就要考慮右手的編配,比如分解,掃弦的使用,然後設定和絃加花、低音轉位這些,然後還可以加個前奏,比如把副歌當做指彈彈一遍,或者在扒出的和絃裡,自己招音,這是編彈唱譜的簡單步驟。
如果要編指彈譜,第一步可以把主旋律在吉他上彈出來,然後做加法,在換和絃的時候加上和絃的根音,然後繼續做加法,把旋律不是八分音符的地方都用和絃內音充當伴奏,彈伴奏的聲音可以小一些,突出根音和主旋律,這樣聽起來會更有層次感,為了聽起來更飽滿,繼續加音,在任意主旋律位置加和絃音同時演奏,增加旋律的厚度,但主要伴奏不能蓋過主旋律,但這樣聽起來太滿了,沒有起伏,就需要做減法,去掉一些填充的伴奏音,至於去哪些音,就根據個人要求和喜好見仁見智。當然,只是流行和聲改編指彈曲的方法,這樣僅僅用吉他把歌曲彈下來,在我看來依然很無聊很平,更多的心得之後再和大家分享了~
Mi指法和La指法:
Mi指法可以再1到5品完成 C——#C——D——#D——E——F——#F(不用換位置就能完成)。La指法可以再1到5品完成G——#G——A——#A——B——C(需要在三絃需要移動一品。)
三拍子旋律和伴奏訓練(體會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情緒上的區別,以及右手彈奏是的差別,用腳打拍子,注意不要在節奏上出錯)
複拍子概念和6/8拍 & 《當你老了》 體會6拍子和3拍子4拍子的去唄和相似處,不要在節奏上出錯 (6拍子和3拍子有相似之處,但是在節奏身上差距很大,主要不要數錯拍子) 音樂裡面有複拍子的概念,通常把三個八分音符作為一組,用陳奕迅的《浮誇》作為示範,167 111,不管怎麼記錄永遠是兩個三拍(拍兩次)。練習do-de-re-rei-mi-me
《莉莉安》6拍子教學
用和聲小調進行創作《難道》示例
創作課:用和聲小調進行創作 《misery》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體會A和聲小調旋律與旋律的配合 羽泉《難道》
D自然大調音階演示及演示(開放把位D調聯絡,單獨練習)(第二把位D調旋律,Mi指法)
D自然大調的自然三和絃 D——Em——F#m——G——A——Bm——C#dim
(類比C大調自然三和絃 C——Dm——Em——F——G——A?567——Bdim)
Mi指法在各種調性的位置(Mi指法的C調,關鍵在於記憶C調指法,Mi指法的D調音階)
拍弦技巧:P指拍弦和ima指法拍弦
練習:P指拍弦(右手拇指拍弦) (ima指法拍弦)混合拍法,不要因為右手增加了拍弦就忘記了節拍。
《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彈唱教學
A大調的記譜和音階(AB#CDE#F#G所以有三個升號) (相當於C調五線譜整體往下移動一格)
基本指法:la指型(三絃需要向右移動一次)
A自然大調常用和絃(A——Bm——#Cm——D——Em——#F——#Gdim?為什麼是dim)
《告白氣球》彈唱教學
外音和絃的命名方法:
(C 135——Cadd9 1235——C——Csus4 145——C——C6 1356——Cmaj7 1357——C) 儘量不要讓半音同時出現,比如34同時出現就會有影響,比如C和絃在伴奏是出現一個4,那麼就用一個Csus4中的4替換3,就會使得旋律和伴奏配上。同理可推測(G——Gadd9——G——Gsus4——G——G6——G7——G) 和Am為基礎的外音和絃(Am——Amadd9——Amsus4——Am6——Am7——Am)
筷子兄弟《父親》:
E調(capo4)4拍子。前段用一般分解和絃,高潮掃弦:下-下下上-下-下下上, 最高潮部分,下-下下上-下上下延-下上下。旋律:6711111 57777321 6711111765 6711117。 前奏部分,Am-Gm-F-G-C,女生一般比男生高几個度,所以男生加變調夾到四品,但是女生再加變調夾的話,就會到12品左右,所以降下一個八度,不用變調夾。
吉他的保養:
避免碰撞,輕拿輕放,建議買一個S架子。每根線都有十公斤左右的拉力,所以很容易拉斷。一套琴絃大概換一次琴絃,六根全部一起換,不要單獨換一根弦。定期換琴絃。長期不彈的話,要放鬆琴絃,很容把琴絃拉斷。很容把琴絃拉的位置很高。 降音調絃,可以保護琴絃,保護手指,整體降音一度或者兩個全音。放在乾燥的環境裡面。每次用完之後都放在琴包裡面,最好的辦法是每天練琴。多用就好。
調號與小調的基礎原理:
歌曲的最後一個音是1,宮調,是大調,歌曲結尾在6的是小調,小調的主音,小調叫羽調。C在下加一線,A-在下加二線, E=6和C=1 的結尾音都在下加一線,看調號區別, A小調,E小調,B小調, #F小調,#C小調,#G小調,分別對應1-5個升號, D小調,G小調,C小調,F小調,降B小調,分別對應1-5個降號。 大音階的構造:1234567, 比如F大調,FGA -BCDE,(只有一個降號,1234567)簡譜看不出,只有五線譜才看的出來。 GAB C D E #F(1234567),所以只有一個升號是E小調也是G大調, 同理D調 DEF#GABC#(1234567),兩個升號是D大調,也是B小調。三個升號,AB#CDEF#G# ,(1234567),三個升號是A大調也是#F小調,可以透過升號的位置看出升高的音的位置,然後寫出音名,對應唱出唱名就可以看出音樂的調性。
不正規節奏:
正規節奏(強音落在強拍子)強音不落在強拍子,強拍子不落在強拍子的位置,比如 16-16-2--,強音就落在第三拍子了。 76-75-3-56 搶拍就落在第三拍子了,長音就是強音,切分音就是長音,兩種強音的方法。拍子一下分為上下兩次,下上-下上-下上-下上。
為什麼要唱小調:
1=bE 四四拍, 1321356,只要停在6就是小調,這不是bE調,而是C小調, 1=C,四二拍,22117656,這不是C調,而是A小調。 迦南詩選,777655316,1=F,四四拍,這不是F大調,而是D小調;1=E,四個升號,7771216這是#C小調,《迦南詩選》裡面都是這種問題,大調只有一種音階1234567, 小調有幾種67123456(自然小音階) 671234#56(和聲小音階),只有一個升5不同。
不正規節奏:
強音不落在強拍,11233163,兩個半拍不如一個單獨拍子強,木人-啊-木人-你進-在哪-裡,三個要素——節奏(和拍子不同,節奏是強弱關係),旋律(就是曲調,高低),和聲(很多其他的音陪著主音一起來。)
常見的和絃圖:
C,1234代表著左手四個手指,Fm, G,G7,Gm,A,A7,Am,B,Bm,大和絃和小和絃只差一個手指的位置, 和絃級數可以透過調性來推測,比如 D調, DE#FGAB#C, 那麼D調的常用和絃就是, D和絃,Em和絃,#Fm和絃,G和絃,A和絃,Bm和絃,#C7和絃,236級的和絃都是小和絃,因為 246,357,613組合就是小和絃。
必須記憶的常見和絃:
C和絃,C7和絃,D和絃(Dm移動一個手指就是D和絃),D7和絃,E和絃(聯合記憶Em,聯合記憶Fm,F),F和絃(聯合記憶Fm),G和絃(聯合記憶G7,G和絃移動兩個,相當於把G移動到F, 572到5724),B和絃(聯合記憶Bm,就是Am和絃移動兩個位置,就是Bm和絃。)拇指與中指相對,在指板中間位置,大橫按食指側前方。
祝你早日學成!
加油!
-
3 # 有點意思影片剪輯
吉他作為一種大眾化的樂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不僅因為其他的體積較小容易攜帶,更是因為吉他相對於其他樂器來說比較容易上手,學習起來沒有那麼吃力。所以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加入到了學吉他這個隊伍中來,吉他的演奏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吉他彈唱,也是學習吉他入門的必學內容。第二個是吉他指彈曲,這個在彈唱的基礎上加入了很多專業性的技巧,經過長期的學習,才能更好的指彈。那麼怎麼樣才能成為吉他彈唱高手呢?其實掌握了方法並不難,只要掌握以下這幾點步驟,你也可以快速加入到彈唱高手的行列。
首先,要把和絃練習熟悉,常用的和絃有c和絃,dm和絃,em和絃,f和絃,g和絃,am和絃,bm和絃,c9和絃。如果說吉他彈唱是一棟大樓,那麼和絃就是大樓的基礎,在彈唱裡面吉他的和絃顯得尤其重要。所以先把和絃練熟悉,練習和絃的時候可以暫時解放右手,把左手負責的常用和絃練熟,包括和絃之間的轉換以及按和絃的技巧。吉他彈唱裡面的和絃分為級數和絃,也就是說每個和絃都有相對應的級數,我們在彈唱的時候記住級數就可以了。相對應的級數和絃分別是一級c和絃,二級dm和絃,三級em和絃,四級f和絃,五級g和絃,六級am和絃。把和絃級數練熟悉之後,就在不同級數換之間換和絃,直到隨意轉換和絃都過關為止。
其次,右手負責掃弦節奏以及分解節奏。分解節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直接帶入萬能節奏就可以了。比如說四拍子的和絃直接彈奏5323,1323,三拍子的和絃彈奏532,123,二拍子的和絃彈奏5323或者5313。這是在吉他彈唱裡面最實用,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的分解節奏。
最後,把和絃和右手的分解節奏都掌握之後,就可以拿歌曲來實戰了。歌曲彈唱時不建議從頭到尾把一首歌全部學習,要學會各個擊破,從每一個小節,每一句歌詞,每一段落來練習。總之要做到左手右手相協調,再做到兩隻手和歌聲相協調,有很多同學在學習吉他彈唱的時候,總會發現彈的時候不能唱,或者唱的時候彈不好,這是因為沒有訓練好左右手的協調能力以及手和歌聲的協調能力。
吉他彈唱並不難,難的是能否堅持下去,很多人在學習吉他彈唱的時候遇到困難就放棄了,沒有堅持到最後,才覺得吉他彈唱難,其實每天練琴4-6個小時堅持一個月,肯定就有效果了。
重點乾貨:1.拜名師、進步快、指法準、提升快!
2.天天練、天天練、天天練!
回覆列表
我綜合了一下我的朋友們以及我多年彈琴的看法,學習吉他,尤其是原聲吉他,是一件容易入門而難以精進的事。但是,學習古典吉他的難度是不變的,僅可能減不太可能增。具體體現在這幾點:
1,學民謠在初期幾乎等於學彈唱,這一段時間,三分彈七分唱,況且彈的曲子都是十分淺的。所以大部分人在學了幾個月(根據我的經驗,兩到三個月,因為寒暑假)之後就會停止學習,原因是他們已經掌握了他們所認為的“吉他”。
2,在學了一定時間之後(因為我是學的古典,民謠順帶著就會了所以不太清楚),大家會發現,僅僅簡單的彈唱已經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了。這時吉他學習者的轉型就開始了。一個方向是轉指彈,另一個方向是轉古典。由於轉古典要換琴(轉指彈當然也要換,不過平時練琴仍然要用廉價的琴這樣不用擔心損壞,對吧#笑),大部分人就開始嘗試指彈了。我只能說,指彈水很深。那天在指彈中國轉悠,看到一個人分享了梅林的《回憶組曲》,之後其他琴友的話直接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這是指彈啊,樓主是不是發錯地方了”“嗯這個曲子我練過,適合當個練習曲”“嗯曲子挺簡單的,平時練練手也可以”我的心情:。。。。。。略過不表。從簡單的《天空之城》到中等的一些動漫改編曲再到諸如押尾,武士桑的一些難曲,指彈可以說是包羅永珍。對初學者而言,一臉懵逼是常有的事,早早放棄的也不少見。
3,至於吉他很高深,我覺得可能出現在古典吉他的學習過程中。不像民謠一般掃掃弦就能入門,古典的入門要求還是挺高的——照我說,至少能流利的彈《雨滴》或者《拉利亞的祭典》才算古典學有所成吧——而且速成不容易,因此不少人直接望而卻步。然而,我不認為學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之後會越來越難。能否彈好吉他取決於節奏感,手指的靈活性以及耐性,我不相信之前的學習和練習無法帶給你耐性,也不相信沒有靈活的手指你可以學好古典吉他。至於節奏感,就見仁見智了。古典吉他學到深處,你說大霍塔難嗎,肯定難,但是更上一層的科庸巴巴又比大霍塔難多少呢,實際上在學習之後你就會發現它們並沒有多大差別,因為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的。2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