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淵源
“廉,仄也。引申之為清也,儉也,嚴利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廉”字本意廳堂的側邊,後引申為清正、節儉、嚴於律己。
二、思想流變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主張恢復周禮,並將這個大任建立在個人道德基礎之上,這就是“仁”。孟子從兩方面發展了“仁”,即“性善論”和“仁政”。儒家思想的這種“仁”最終成為官員廉政的思想基礎。而這一時期其他思想家也紛紛從不同方面闡釋論證“廉政”。
廉與蓮
(1)晏子
晏嬰(?—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尊稱晏子,春秋後期齊國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言行、事蹟主要記載於《晏子春秋》中。晏子明確提出廉政概念並躬行不怠,其廉政思想最突出的表現是重民與愛民,另外他還提出了應重視人才、強調統治者自身的廉潔是廉政建設的中心環節。
晏嬰
“廉者,政之本也;讓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2)老子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又稱老聃、李耳,春秋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共八十一章。包含著道家對於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德的思考。老子將官德思想物化,以水德、江海之德等闡釋為官從政要善利天下、處下處後、不與民爭利、清靜寡欲、謙卑能容、無私仁愛的思想。
老子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老子·第五十八章》
(3)墨子
墨子(約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戰國時期墨家學的派開創者。其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他的言論編成《墨子》七十一篇,現存五十三篇。墨子倡導的兼愛、利民、尚賢、節用等,是寶貴的官德修養思想。
墨子
“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
(4)莊子
莊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華人,著名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強調順應自然法則,不以人的慾望強求自然,要安時而處順,提倡修養內在的德行,全生保身。他的思想對於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追求名利的思想是一種有力的反擊。
莊子
“夫大道不稱 ,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莊子·齊物論》
(5)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人性本惡,因此從人性中不能產生自然的道德行為,必須通過後天的法治來進行約束,從而形成了以法為本位的官德思想,其最大貢獻是將法律治理與道德治理結合起來。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篇》
(6)呂不韋
呂不韋(?-公元前235年),秦國丞相,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組織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從“節慾”、“節儉”、“忠廉”等角度對廉政進行闡述。
呂不韋
“故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廉,故不以富貴而忘其辱。”——《呂氏春秋·忠廉》
(7)韓非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末期哲學家。他比較各國變法得失,對已有的法家思想加以吸收和改造,提出以法為主、法術勢相結合的理論,最終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對後世廉政制度有重要影響。
一、文字淵源
“廉,仄也。引申之為清也,儉也,嚴利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廉”字本意廳堂的側邊,後引申為清正、節儉、嚴於律己。
二、思想流變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主張恢復周禮,並將這個大任建立在個人道德基礎之上,這就是“仁”。孟子從兩方面發展了“仁”,即“性善論”和“仁政”。儒家思想的這種“仁”最終成為官員廉政的思想基礎。而這一時期其他思想家也紛紛從不同方面闡釋論證“廉政”。
廉與蓮
(1)晏子
晏嬰(?—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尊稱晏子,春秋後期齊國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言行、事蹟主要記載於《晏子春秋》中。晏子明確提出廉政概念並躬行不怠,其廉政思想最突出的表現是重民與愛民,另外他還提出了應重視人才、強調統治者自身的廉潔是廉政建設的中心環節。
晏嬰
“廉者,政之本也;讓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2)老子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又稱老聃、李耳,春秋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共八十一章。包含著道家對於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德的思考。老子將官德思想物化,以水德、江海之德等闡釋為官從政要善利天下、處下處後、不與民爭利、清靜寡欲、謙卑能容、無私仁愛的思想。
老子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老子·第五十八章》
(3)墨子
墨子(約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戰國時期墨家學的派開創者。其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他的言論編成《墨子》七十一篇,現存五十三篇。墨子倡導的兼愛、利民、尚賢、節用等,是寶貴的官德修養思想。
墨子
“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
(4)莊子
莊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華人,著名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強調順應自然法則,不以人的慾望強求自然,要安時而處順,提倡修養內在的德行,全生保身。他的思想對於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追求名利的思想是一種有力的反擊。
莊子
“夫大道不稱 ,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莊子·齊物論》
(5)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人性本惡,因此從人性中不能產生自然的道德行為,必須通過後天的法治來進行約束,從而形成了以法為本位的官德思想,其最大貢獻是將法律治理與道德治理結合起來。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篇》
(6)呂不韋
呂不韋(?-公元前235年),秦國丞相,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組織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從“節慾”、“節儉”、“忠廉”等角度對廉政進行闡述。
呂不韋
“故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廉,故不以富貴而忘其辱。”——《呂氏春秋·忠廉》
(7)韓非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末期哲學家。他比較各國變法得失,對已有的法家思想加以吸收和改造,提出以法為主、法術勢相結合的理論,最終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對後世廉政制度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