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熊淑方
-
2 # 水寒雅芙
李白是一個狂放不羈的人,也是一個想象力非常豐富的人。言,心聲也。他的詩如其人,他的詩飄逸灑脫,自然清新又多變。
如《望廬山瀑布》可謂千古絕唱,一個“生”字一個“掛”方字就把瀑布的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彷彿身臨其境,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當你還沉醉在如詩的美卷中時。他奇特的想象力又把你帶到九天之上的銀河。那飛流直下的瀑布彷彿真是銀河落九天。可謂入乎內,發乎外。他的想象力便可此中得到非常真實的再現。那形神兼備的描寫讓你感受到水流之急,彷彿真的飛流直下三千尺。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此二十四字,把尋常之景變成千古絕唱,你能否定他的詩之魅力嗎?
有人說李白太天真,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他沒有政治才華。可是,當你看到他寫的《行路難(其三)》時,你會發現他並不是沒有政治才華,而是他不屑與小人為伍,不想同流合汙罷了。詩如下: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此詩氣勢非凡,詩人那種不願與腐朽同流合汙之情躍然紙上,他的才情一覽無遺。
-
3 # 李漢芳
李白的詩究竟好在哪?我感覺如下:
渾成自然,不著痕跡,據實構虛;
激情奔放,充滿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有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
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高度融合,詩情波瀾起伏又而純手Teana;
色彩鮮明,神情飛揚,纏綿婉轉,步步深入;
語言形象、圖景刻畫、氣象渲染到位;
由反而正,由棄而取,縱橫正反,筆姿靈活,力透紙背,用語貼切;
逼真如畫,膾炙人口,新穎別緻,不落俗套;
氣勢豪爽,筆姿駿利,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
縱觀詩仙李白的詩,使人感到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
4 # 茫茫群山
詩仙李白,之所以被尊稱為詩仙,就是其作品與眾不同,這一點連同代詩聖杜甫都認同,讀了李白的詩,使人感到無比暢快淋漓,李白的詩充滿豪放之情,誇張浪漫的氣息,讓讀者無不感慨,豪情萬丈。這一點是前無古人至今後無來者所能達到的。
-
5 # 帶著夢想去旅行LX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天馬行空,恣意人生,豪放中宣洩著浪漫,煙火裡飄散著仙氣。
-
6 # 生泉樓主
李白的詩在於一股豪氣。在中國的詩歌歷史上,幾乎所有的詩歌都可以分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而李白,絕對是浪漫主義最頂峰的那個人。李白雖然是一個嗜酒如命的豪放形象,普通人需要為生計奔波,而李白呢?“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他的詩灑脫,豪放,不拘泥於世俗,無愧於詩仙的稱號!
-
7 # 諸生夜讀書
李白的詩歌主要在於一股豪氣,和一種彷彿來自天上謫仙人的氣勢,在中國的詩歌歷史上,幾乎所有的詩歌都可以分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而李白,絕對是浪漫主義最頂峰的那個人。
-
8 # 大興堂主人
討論這個問題,應該先讀一下《李太白全集》,既讀其詩,又讀先賢的跋序評論,就能有所瞭解。我前段時間疫情期間為了以浩然之氣衝散鬱悶之氣,讀完了此書。李白之詩,浪漫放蕩,自由灑脫,多抒發個人感情,經常寫邀月臨風、寫把酒言歡、寫攜妓談笑、寫訪友周遊,無拘無束,真情告白。這種真性情,實現詩和遠方的兼得,做人他不低眉折腰事權貴,不蠅營狗苟搏功名,就連做詩,就如時人和後人詬病他的,也不拘泥舊體,不落窠臼。讀之琅琅上口,頓時胸中生浩然之氣,給人以精神鼓舞。故賀知章觀其詩而呼其為謫仙人。李白之詩不好乎?
-
9 # 坐看雲起水落
李白寫的詩基本不是格律詩,再加上性格狂放,處世飄逸,詩句多狂放豪邁,故以詩仙之名貫之。社甫格律詩聖手,詩句工整瑰麗,嚴格律要求,故名詩聖!
-
10 # 路漫漫154617401
唐朝大詩人李白,號稱詩仙。他所寫的詩浪漫、豪放,而且有抖酒詩百篇的美譽。
李白雖然才華橫溢,但也侍才放曠,總是感到事不如願,自己的才華沒有得到施展。因此,他的詩作略帶哀怨。也許此原因,他總愛借酒澆愁,把酒當歌。此人也許因為太過孤傲,一直沒有被任用到重要位置,這也是李白一生最苦惱的。
李白一生詩作非常多,他的詩篇流傳至今,依然郎朗上口。同時他也是浪漫主義,性格放蕩不羈,這也許就是學問太大,自命清高的緣故。
可是當今社會人才濟濟,早已不乏這樣的人才了,因此有詩為證: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帶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11 # 潘望文學
李白是個性獨特的浪漫詩人,他才華橫溢,酒醉時能寫出許多永垂不朽的詩篇來,還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十五歲便有詩賦問世,可以說是天才少年、年少有為;李白十八歲,也就是青年時期,他博覽群書,還遊行於今四川境內多地,開拓視野,曾長了很多見識。由此可見,李白既然被譽為“詩仙”,那麼,他的詩是好詩也不在話下。其實,李白的詩好就好在,他能將融入自己的經歷之中,在情景交融或融情於景及多用修辭的同時,也不忘在詩中釋放出一種豪邁或巨集大的氣勢。還有,李白的詩押韻,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感覺像歌唱一般婉轉動聽。並且,李白的詩,是有詩人獨特的精神世界的,以及濃厚的文化底蘊。
在仕途上,李白有才而得不到重用,他懷才不遇的心情是值得被同情的。還有,他仕途坎坷也是備受憐憫的。李白不得志,而後不滿於現狀而棄長安離去,更是瀟灑的。他不畏權貴的傲骨,更是值得尊敬的。徐悲鴻也曾有言,說人不可無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也許,李白就是般錚錚鐵骨,才使得他的詩歌充滿豪放的氣息。
在李白的詩裡,不少詩都屬於借景抒情或融情於景還有情景交融以及託物言志等;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有此寄》裡,有句詩,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還有《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裡,有句詩,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以及《靜夜思》、《贈汪倫》等;那些詩裡充滿李白的內心情感。不過,李白的詩中,也有許多借助修辭手法來顯示豪放的詩句,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有,李白的詩也出現許多不畏權貴的詩句,如“安能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寵幸楊玉環時,李白還曾為楊貴妃寫過詩,其《清平調》也曾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可見,李白的詩是有歷史文化底蘊的,也是經典中的經典。總之,李白的詩,其好處之多。而且意味深長,令人百讀不厭,還有回味無窮。
-
12 # 慎審古今
李白的詩好在哪裡,個人認為好在通俗上口上,首先以《靜夜思》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讀起來很上口。這首詩還是教學中的詩篇。詩詞好應該好在意境中,《靜夜思》的意境是見月思鄉,表達了中秋思念親人的情懷。前幾日看見有人對其中的床做了一些解釋,說不理解就會鬧笑話,本人對這首詩有不同的看法,現說出來供詩詞愛好者共同討論。本人認為其中的床是睡覺的床還是什麼天井這不重要,這只是李白見月思親的地點而已,在哪裡看到明月都不影響他思念親人的情懷。既然見月思親是本詩的重點,那就看李白是怎麼表達的,李白用疑字表達月光的亮白以引起後面的思鄉,本人認為這疑是一個敗筆,無論是懷疑也好,好像是也罷,都說明他見到月光的歡喜之情,但如果取懷疑的意思,懷疑是地上霜,一是說李白觀察不認真,另外寫出了月光寒冷之意,與他內心想表白的情意完全不符;如果疑是好像是的意思,那這是一個比喻的用法。比喻就是把不明白的不好理解的用容易明白的東西把它說清楚,可是李白的疑用的真的是一大敗筆。首先月光常見,而地上霜不常見,可能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地上霜是什麼樣子的,讀詩都是對地上霜的想象的狀態中,李白以不常見去喻常見的東西,這樣的比喻是不是不恰當呢,望大家三思。其二,見月光思念家鄉這很自然,舉頭望明月,悠然思故鄉,可是李白寫了低頭思故鄉,那意思是我舉頭只看明月,只有低下頭才思念故鄉,這本身就割裂了思親的自然性,這也是本詩的一個敗筆,我們很多時候讀詩僅僅是上口而不思,有人說李白的詩流傳了千年,是大詩人,是經得起推敲的,我沒有推翻人們的觀念,只是覺得,我們讀誦古詩需要借鑑,領略詩人的心境情懷,但也不能說流傳下來的就沒有錯誤。說不對處請理解。以本人讀誦《靜夜思》而思的幾句詞語作為結束吧!李白做詩甚匆忙,月光疑做地上霜。舉頭雖可望明月,低頭未必思故鄉。
-
13 # 小茶茶562
李白的詩風格豪放、灑脫,詩如其人,大家都欣賞他對待生活的這種態度,所以推崇他的詩。比如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可作為勉勵
-
14 # 江福海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人稱詩仙,做人比較灑脫,好喝酒,有才情。他的詩歌意境奔放,豪放,感性思維爆棚,感染力超強,流傳千古,而力透紙背。他的粉絲在文人中也很多,文人相輕很多的,但是在李白詩歌面前,折服不已。
多年前,在四川江油,遊覽過李白遺蹟景區,是近年來開發的旅遊專案,李白在江油是有過求學讀書作詩的記載。
由於是感性詩人,理性思維不足,憑詩才在朝廷曇花一現,落寞江湖,以詩酒交友漫遊,留下詩歌與逸事聲震青史。
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這話不是吹的,李白詩歌究竟好在哪裡,就好像問茅臺酒究竟為什麼好喝?為什麼那麼貴?茅臺股票成為A股一哥!酒中茅臺,詩中李白啊!
請細品《將進酒》。
回覆列表
李白的詩好在通俗易懂,給人一種太白話的感覺,不故弄玄虛,不無病呻吟,完全是從心感受出來,豪放大氣。所以好多人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