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中的遠方

    唐高宗李治共有8個兒子。分別是長子燕王李忠,宮人劉氏所生。次子原悼王李孝,宮人鄭氏所生。三子澤王李上金,宮人楊氏所生。四子許王李素節,蕭淑妃所生。五子孝敬皇帝李弘,武后所生。六子章懷太子李賢,武后所生。七子唐中宗李顯,武后所生。八子唐睿宗李旦,武后所生。

    這八個兒子,也是各有其命。但大都是封建權利鬥爭的犧牲品。

    1.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庶長子,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長兄。母為宮人劉氏。李忠生於東宮,初封陳王,官任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為太子。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廢黜李忠的太子之位,改封梁王,授任梁州都督(一作梁州刺史)。同年改任房州刺史。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將其廢為庶民,遷居黔州,囚禁於黔州李承乾故宅。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指使許敬宗陷害李忠與宰相上官儀、宦官王伏勝謀反,李忠被賜死在黔州住所,時年二十二歲。神龍元年(705年),追封燕王,追贈太尉、揚州大都督。

    2、李孝。李孝(?—664年),唐高宗李治第二子,母為宮人鄭氏。永徽元年(650年),封許王,與弟李上金、李素節同日封王。永徽三年(652年),拜為幷州都督。顯慶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贈益州大都督,諡號悼。神龍初年,追贈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3、李上金。李上金,祖籍隴西成記,唐朝皇室。唐高宗李治第三子,唐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異母兄,永徽元年被封為杞王,兩年後遙領益州大都督。之後被數次改變封地和爵位,載初中,武承嗣要求周興誣告李上金、李素節謀反,後來李素節在南龍門驛被殺害,上金得知後相當恐懼,遂上吊自殺。武后改其姓為虺氏。

    4、李素節。李素節(648年-690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異母兄,母蕭淑妃,唐朝宗室。李素節聰明好學,深得其父唐高宗寵愛,初封雍王,官拜雍州牧。後任岐州刺史,改封郇王。其母蕭淑妃遭武則天殺害後,李素節被貶任申州刺史。乾封初年(666年),唐高宗下令,以李素節長年患病為由,不再召喚他進京朝見。李素節因此知道武則天猜忌他,於是作《忠孝論》來表明心中想法,但這卻引起武則天對他更加憤怒,將他降封鄱陽郡王,安置袁州。

    儀鳳二年(677年),李素節遭禁錮終身,遷到嶽州安置。武則天臨朝後,改封葛王,後進封許王,歷任嶽州刺史、舒州刺史。天授元年(690年),李素節遭誣告,被勒令進京,在龍門驛被縊殺,時年四十三歲,以庶人之禮安葬。李素節之子李英等九人同遭誅殺,唯獨四子李琳、李瓘、李璆、李欽古尚屬年幼。唐中宗李顯即位後,追封李素節為許王,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許州刺史,以禮改葬,陪葬乾陵。

    5.李弘。他是武則天與李治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他也是唐高宗的第五子。656年 李治將原來的太子李忠廢掉,改立李弘為太子。作為李治的嫡長子,如果不出太大問題,李弘即位指日可待。李弘也遺傳了父親李治寬厚仁慈的優點。671年,李治外出巡幸,留李弘監國。當時關中大鬧饑荒,連軍中士兵都以樹皮、草根充飢,李治於是命令東宮把他自己的糧食拿出來接濟士兵。李治非常感動,常常誇獎他“仁孝”。675年,年僅23歲的李弘突然暴斃。至今,關於其死因,還是眾說紛紜。仍然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李弘是被武則天毒死的。

    6、李賢。是武則天與李治第二個兒子。李賢人如其名,很早就表現出非凡才幹。歷史記載,他處事明白公允,深受李治褒揚和群臣稱道。在大哥李弘死後,他也得以被封為了太子。

    7.李顯。是武則天與李治第三個兒子。在李弘、李賢先後失去了太子之位後,李顯也被封為太子。可是,相對他兩個哥哥,李顯昏庸無能,喜歡親小人,遠賢臣,而在與武則天甚至跟自己老婆的鬥爭中,也是處在下風。

    8.李旦。是武則天與李治第四個兒子。李旦也是位優秀皇子,歷史記載,他謙虛謹慎,仁孝友好,而且聰明好學,十分擅長書法。因為他是最小的兒子,也深得父母喜愛。在李顯被廢后,李旦也被武則天直接提拔為皇帝。

    李旦廟號“唐睿宗”,而實際上他也果真“睿智”。因為不能應付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權力之爭,他主動禪位給李隆基,在兒子消滅太平公主後,李旦徹底放權,安享了4年太上皇生活,成為兄弟四人中唯一得善終的一個。

  • 2 # 鄉野老甲

    李治 唐高宗(628年~68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唐朝第三位皇帝,其母親是賢后長孫皇后。李治有八個兒子,四個女兒,共十二個孩子,其中兒子分別是……

    長子 燕王 李忠,母親劉妃所生。曾被立為太子,五年後被廢黜太子之位,改封梁王,再後來又被廢為庶民,遷居黔州,囚禁在李承乾故宅。後來,武則天指使許敬宗陷害李忠與宰相上官儀、宦官王伏勝等人謀反,李忠被賜死,終年才二十二歲,後追封為燕王。

    次子 原悼王 李孝,母親鄭妃所生。永徽元年與弟第李上金、李素節同時封王,被封為許王,永徽三年,拜為幷州都督。顯慶三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去世,贈益州大都督,諡號悼,後追贈原王。

    三子 澤王 李上金,母親楊宮人所生。永徽元年被封為杞王,兩年後遙領益州大都督。因為武則天厭惡他的母親,同時也看不起李上金。之後被數次改任多個州的刺史。載初中,武則天侄子武承嗣誣告李上金、李素節兩人謀反,後來將他們兩人召回洛陽,交付御史臺處理致死。

    四子 許王 李素節,母親蕭淑妃所生。從小聰明好學,深得唐高宗寵愛,最初封為雍王,官拜雍州牧。後來改封郇王。其母蕭淑妃遭武則天殺害後,被猜忌,乾封初年,唐高宗下令,以李素節長年患病為理由,不再召見他進京。後來李素節遭到周興誣告,在龍門驛被縊殺,時年四十三歲,以庶人禮儀下葬。

    五子 孝敬皇帝 李弘,武則天的長子,從小孝順仁德,深得高宗寵愛,顯慶元年,被立為皇太子,是唐高宗所立的第二位太子,二十三歲那年,李弘隨高宗出行洛陽時猝死在合璧宮,高宗為此很悲痛,追贈李弘為皇帝,諡號“孝敬”,死亡原因廣受爭議,這也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為皇帝的太子。

    六子 章懷太子 李賢,武則天所生的次子,封為潞王。他舉止端莊,才思敏捷,從小受到到良好教育,他的老師就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李賢很深得李治的喜愛。原太子李弘猝死後,李賢便被立為太子。他三次監國,得到朝野擁戴,但也得到了武后猜忌。後來,以謀逆的罪名廢為庶人,流放巴州。武則天廢帝主政後,二十九歲那年,被酷吏丘神勣逼著自盡了。

    七子 唐中宗 李顯,唐朝第四位皇帝,母親武后所生。與唐睿宗李旦同母兄。開始時封周王,後來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接著被立為太子。弘道元年,即位皇帝。武則天臨朝稱制,李賢被廢為廬陵王,聖歷二年,召到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在通天宮復位。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登基,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被毒死,終年五十五歲。

    八子 唐睿宗 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為武則天所生。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出生不久便被封為殷王,任大都督遙領冀州。他兩次登基,共在位八年,享年五十五歲,先後三次禪讓皇位於母后武則天,弟弟唐中宗李顯,兒子唐玄宗李隆基。李旦曾參與了神龍政變,實現大唐光復,開啟了繁榮的“開元盛世”。

  • 3 # 木家三少

    唐高宗李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分別是李忠,李孝,李上金,李素節,李弘,李賢,李顯,李旦。

    長子——李忠

    李忠出生時唐高宗李治還是太子,唐太宗親自赴宴慶賀。

    李忠起先被封為陳王,高宗即位後被任命為雍州牧。因李忠生母劉氏出身卑微,按理說她的兒子為庶出, 是沒有資格被封為太子的,但當時後因王皇后沒有子嗣,故立李忠為太子。

    過了幾年,王皇后被廢,改立昭儀武則天為皇后,因李忠並非嫡子,故高宗廢李忠太子之位,改封梁王, 立武后所生的李弘為太子。同年,改任李忠為房州刺史。

    李忠年齡漸長,慢慢懂得了宮廷鬥爭的可怕,因為他做過太子,所以對手是武則天的。他在房州,天天擔 驚受怕,怕武則天派刺客殺他。

    李忠為了保命,有時偷穿著女人的衣服,防止被刺客謀殺。而且經常做怪夢,天天給自己算命。後來高宗 知道李忠的所作所為後極為憤怒,將李忠貶為庶人,流放黔州囚禁,也就是他大伯李承乾太子流放時住過 的地方。悲劇啊,都是做過太子的人,結局已經註定了。

    李忠不死,武則天不安心啊。於是武則天指使許敬宗誣陷李忠謀反,李忠被高宗賜死,死時年僅二十二歲 ,無子嗣。

    次子——李孝

    李孝,唐高宗李治次子,生母為宮人鄭氏。永徽元年,封許王。

    永徽三年(652年),拜為幷州都督。顯慶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

    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贈益州大都督,諡號悼。神龍初年,追贈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三子——李上金

    李上金,唐高宗李治第三子,母親為宮人楊氏 。李上金出生時高宗剛即位不久,封李上金為杞王。

    後又擔任過益州大都督,壽州刺史和漉州刺史。因武后厭惡他們母子,所以找了個欲加之罪,削去了他的 官位與封邑,將他安置在澧州。

    過了很久,武后心血來潮,上表讓李上金上朝聽政。之後封李上金為沔州刺史,不准他再幹預朝政。高宗 去世後,同年封李上金為畢王,又改封為澤王、蘇州刺史;其後,又改封為陳州刺史;再後,授太子左衛 率,改封為隨州刺史。

    如出一轍,李上金也被人誣告謀反。死後,他的七個兒子被流放顯州,其中六子死在當地,只剩一子李義 珣存活。

    四子——李素節

    李素節,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母為蕭淑妃。高宗即位初年,李素節受封雍王 ,官拜雍州牧。

    李素節從小很聰明,而且非常好學,因此深得高宗的寵愛。後來改任岐州刺史,其後又改封郇王。

    由於李素節生母淑妃曾與武后爭寵,所以李素節也是武則天得眼中釘,肉中刺。由於武后的讒言,最終李 素節被高宗調出京擔任申州刺史。

    數年後,武則天誣告李素節貪贓受賄,將他降封為鄱陽郡王,削減其三分之二的食邑,在袁州安置。 第二 年,將李素節禁錮終身,改遷到嶽州安置。第三年,武則天上表請求赦免李素節之罪,改任嶽州刺史,但 仍不許朝見唐高宗。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為皇太后,臨朝聽政。而後,改封李素節為葛王。同年,進封 李素節為許王 ,改任舒州刺史。

    李素節跟三哥李上金是同時被誣告謀反的,武則天下詔勒令二人進京,李素節在路上被縊殺而死,時年四 十三歲。

    五子——李弘

    李弘,唐高宗李治第五子(嫡長子),生母武則天,出生當年被封為代王。

    大哥李忠太子被廢那年改封李弘為太子,當時只有四歲。

    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內外讚譽,但卻體弱多病,後來在跟隨帝后出行洛陽時,在合璧宮綺雲殿猝然 離世,年僅二十三歲,無子嗣。

    李弘死後,高宗悲痛不已,破例追加太子李弘為皇帝,還親自書寫《睿德記》緬懷李弘,碑石樹立於陵墓 之旁。

    六子——李賢

    李賢,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則天次子,剛出生就被封為潞王。

    哥哥李弘死後,李賢被冊立為皇太子,比李弘更優秀,深得高宗喜愛。

    李賢為太子期間,高宗命李賢留守長安監國。處理政務明確公允,為朝廷內外所頌揚 。招集當時文學界泰斗級的大佬們著書立說。書成之後,呈奏給高宗,收藏於皇宮內閣。

    又讓監國,又有創作,李賢這個太子可謂是如日中天,無人能出其右。在加上高宗的一番讚揚,讓誰看都 是妥妥的帝國接班人。

    但是李賢的日益崛起,直接威脅到了生母武后的地位。眼看李賢朝中勢力日漸壯大,待高宗去世後,太子 即位,她這個皇太后就只能在後宮養老了,對武則天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

    而對李賢來說,要想在父皇死後乾綱獨斷,必須先把母后的勢力連根拔起。從此母子倆就圍繞權利展開了 一系列的明著暗鬥。

    接著皇宮中有流言說四起“李賢不是武后親生,而是武后的姐姐南韓夫人與高宗的兒子”。李賢頓生疑慮 ,感到恐懼。

    恰在此時,明崇儼被強盜殺害,武后因此懷疑是太子所為。武后派在東宮馬房裡搜出數百具鎧甲,作為謀 反憑證。李賢未能洗清罪責,被廢為庶人,幽禁在長安。

    後來,李賢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走時妻兒僕從衣縷單薄,十分淒涼。

    高宗駕崩後,武后防備謀反隱患,派人在巴州逼李賢自殺,年僅二十九歲。

    唐睿宗即位後,追加李賢皇太子身份,諡號“章懷”,這就是大唐史上知名而又身世悲慘的章懷太子。

    七子——李顯

    李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所生第三子,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

    他的兩位皇兄李弘與李賢一死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唐高宗李治病死後,李顯承皇帝位。

    李顯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由於李顯庸弱無能,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李顯重用韋后親戚,試 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二月,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 被貶出長安。

    李顯先後被軟禁於均州、房州十四年,期間只有妃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嚐盡了人世的艱難。

    李顯被囚禁後不久,母后武則天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李唐宗室子弟被殺戮者不可勝數。李顯每天都在恐 慌中度過,常常晚上睡被噩夢驚醒,有時一度想要自殺。

    武則天晚年,在把皇位給武家還是李家一事上一直猶豫不決。在狄仁傑進言分析之後,武則天決定讓李顯 回來再當太子,李顯結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陽。

    神龍元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在宰相張柬之的帶領下發動了政變,逼武則天退位,還政於李家。武則天 無奈,先令太子監國。隔了一天,李顯在通天宮即位,大赦天下。

    李顯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再次造成了外戚專權,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李顯對此也無 能為力。

    幾年後,李顯被韋皇后和李裹兒合謀下毒暴斃身亡 ,終年55歲。

    八子——李旦

    李旦,初名李旭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所生第四子,出生不久便被封為殷王。

    武則天不愧是武則天,生的兒子是一個比一個優秀,李旦成年後,謙恭好學,精通書法,對文字訓詁方面 的學問很有研究。他擔任右衛大將軍、洛州牧,歷封豫王、冀王、相王。

    李旦稱帝后,被軟禁在皇宮中,一切事物皆由武則天裁決,就是所謂的傀儡皇帝。

    後來,武則天曾要還政於李旦,李旦知道這是武則天在試探於他,便極力推辭。武則天也順水推舟,依舊 臨朝稱制,把持朝政。期間,李唐宗室幾乎被殺戮殆盡。

    武則天稱帝后,李旦被降為皇嗣,賜姓武氏,遷居東宮,一切禮儀皆比照皇太子規格。自此,李旦成為了 武氏諸王以及酷吏的攻擊目標,開始了艱難的皇嗣生涯。

    期間,李旦九死一生,被各種陰謀陽謀迫害,也跟他的幾個皇兄一樣,被誣告謀反。由於樂工安金藏當眾 剖腹,以表明皇嗣沒有謀反。武則天深受感動,不再懷疑李旦,李旦因此而倖免於難。

    皇兄李顯復位太子後,第二年李旦被複封為相王。後來,被任命為天兵道元帥,統率諸軍抵禦突厥。他並 未領軍出征,只是名義上的唐軍主帥。不久,突厥退兵,李旦又擔任左、右羽林衛大將軍。

    突厥進犯幷州。李旦被任命為幷州牧,並充任安北道行軍元帥。後來,李旦又改任雍州牧。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李顯即位。當時,李旦統率南衙禁軍,捕獲韋承慶、崔神慶等張氏黨羽,因功 被拜為太尉、同鳳閣鸞臺三品,以宰相身份參預國政,並加號安國相王。不久,李旦辭去太尉及知政事之 職。唐中宗又欲立李旦為皇太弟,但卻被其拒絕。

    唐中宗駕崩後,迫於形勢,李旦在太極殿登基,第二次即位為帝。

    後來,禪位於太子李隆基,退為太上皇。由於太平公主和皇太子李隆基的宮鬥,以李旦的親信太平公主失 敗而告終,李旦退居百福殿,頤養天年,徹底退出朝政。

    李隆基把持全部朝政第四年,李旦在百福殿病逝,享年五十五歲。

    唐高宗李治的八個兒子,一生的遭遇用一句話總結:最無情是帝王家。

  • 4 # 師明禮

    李治有8個兒子,一多半屬於非正常死亡,也是夠慘的了。

    (1)和武則天生的4個兒子。

    這四位全部做過太子,但是基本也沒好命。

    李弘:4歲就被立為皇太子,但是後來失寵於武則天,其後和李治一同出行的時候暴卒,年僅23歲。古代史書多認為是武則天派人毒殺,現代許多學者則認為是暴死,不過從武則天對其子孫後代的做法來看,毒死可能性極高。

    李賢:做太子之後,遭武則天的人構陷,被廢為庶人,後來被丘神逼的自殺,年僅30歲。

    李顯:做過兩次皇帝,最後被妻子和女兒聯合毒殺,現代學者也有人為他是暴死的,從當時的現實情況看,李顯被毒死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李旦:做過兩次皇帝,禪讓帝位給兒子李隆基。

    (2)其他的四個兒子。

    李忠:因為不是武則天所生,損害到她的政治利益,被誣陷賜死。

    李孝:沒有經過政治陷害,但是短命。

    李上金:遭到武承嗣誣陷,自殺。

    李素節:遭到武承嗣誣陷,被縊死。

    李治的8個兒子的命運基本都和武則天有關,死於非命也和她有關,生不逢時,很是可憐。

  • 5 # 人皆可為舜禹

    李治

    李治是李世民的兒子,也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在歷史上也是格外的有名,當然並不是因為李治本人的能力有多強,給百姓帶來了多麼幸福安康的生活,而是李治有一位史上第一人的老婆,那就是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僅僅是因為這個足以讓武則天的丈夫李治名留史冊,但是李治雖然名留史冊,可是他的八個兒子卻個個不得善終,只有一人僥倖,這是為什麼呢?

    長子李忠

    李治的大兒子名喚李忠,他的母親並不起眼,而是李治身邊的一位姬侍,她姓劉,大家都叫她劉

    宮人,當年李治還在當太子的時候便與這個劉宮人在一起,後來生下了他的大兒子李忠,李忠被

    李治封為太子,但是這個太子之位僅僅坐了三年,便因為宮鬥而失去。後來去了外地做官,但是

    武則天卻以謀反之罪賜死了他。

    次子李孝

    他的母親與太子如出一轍,倒不是說她們的母親是同一個人,而是說他的母親也是李治身邊的一

    個姬侍,但是歷史上對李孝的記載是少之又少,只是記載當時李孝暴斃而亡,突然離世,這其中

    可能跟武則天有著很大的關係。

    李上金

    李治的第三個兒子,李上金的前期還算是說得過去。混了個王爺當著,後來也因為武則天的從中

    作梗,讓李上金流放到其他的地方做官,但是終其一生不干預朝政,但是還是難以逃脫武則天的

    毒害,最終死於非命。

    四子李素節

    李素節的出身相較於前面幾位可以說是高於他們太多,他的母親是蕭淑妃,從小受到李治的格外

    關照和喜愛。李素節因為宮斗的原因這一生也都沒有機會接觸到核心的政務,後來他被流放到地

    方當官,憂鬱衝心,無暇顧及其餘事件,最後也是被武則天派人所殺。

    五子李弘

    這是李治與武則天的第一個兒子,因為母親武則天的關係,李弘四歲的時候便已經被封為太子,

    可惜他短命,無福消受,李弘和李治以及武則天巡遊洛陽期間,李弘突然暴斃,死因不詳,但是

    後來很多人爭議,說李弘也是死於武則天的毒殺。但是虎毒還不食子呢?李弘畢竟是武則天的親

    生兒子,對此我也很迷惑。

    六子李賢

    李賢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師傅,就是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王勃,他是武則

    天的第二個兒子,自幼聰明伶俐,知識淵博,也是深受李治的器重,在李弘死後,李賢便被封為

    太子,但是他終究也是逃不過武則天的手掌心,武則天以謀反的罪名將其也處死了。

    七子李顯

    李顯也是武則天與李治的兒子,對於前面的人來說李顯算是非常走運的,畢竟李顯是在太子李忠

    之後唯一一個坐上皇帝的人,而且他並不是死於武則天的手上,是死在的自己的皇后韋皇后的手

    裡,這也是最為遺憾的。

    八子李旦

    李旦是李治和武則天所生的第四個兒子,他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他自幼便飽讀詩書,對於金銀

    財寶,權力富貴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他也是早早的遠離宮鬥,最後善終而死。這也是李治的八

    個是李治兒子中最幸運的一個。

    古代皇帝的權力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為了可以坐上皇帝,大家都是不管不顧不問,可以犧牲自己至親至愛的人,武則天的狠心完全為我們詮釋了這個意思,大家對於武則天有何看法?

  • 6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唐高宗李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兩個早逝,四個死於非命,剩下兩個當了皇帝。

    《舊唐書》載:“高宗八男:則天順聖皇后生中宗、睿宗及孝敬皇帝弘、章懷太子賢,後宮劉氏生燕王忠,鄭氏生原王孝,楊氏生澤王上金,蕭淑妃生許王素節。”

    這八個皇子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武則天親子和非武則天親子,這點很重要,雖然因為武則天空前絕後的稱帝之舉,她的親子不一定能活,但不是她親子的肯定不能活,親子多少有可能倖免。

    在武后這一勵志女性面前,八位皇子走上了跟歷史上其他皇子不同的道路,他們的命運不掌握在父親手裡,而是掌握在“母親”手裡。

    燕王李忠:被廢殺

    李忠的人生可謂拋物線,前半段一直在上升,武則天一擋,就一直在下降了。

    李忠是高宗長子,他出生時高宗還是太子,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高興,親自赴宴慶賀,給足了李忠臉面。

    李忠生母出身卑微,也不受高宗寵愛,一般情況下,他出生時爺爺的賞光已經是巔峰了,可造化弄人,在他十歲時,他再上層樓,成了大唐的太子。

    李忠以庶長子身份自然很難當上太子,畢竟高宗不只他一個兒子,關鍵在於王皇后無子,這就讓李忠佔了一個長子的名頭,再加上他的生母不是蕭淑妃這種寵妃,王皇后就出力助他成為太子,為自己的將來打算。

    李忠上位是王皇后幫忙的結果,當王皇后被廢、支援皇后的朝臣被一掃而空,他這個太子就得讓位了。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次年正月初六,高宗廢黜李忠,改立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為太子。

    失去太子之位的李忠搬出了東宮,隨著年齡增長,他越發恐慌,廢太子可是現任太子的重點打擊物件,武則天這種狠人殺人不眨眼,殺他就跟捏死個螞蟻似的。

    李忠有時偷穿婦人的衣服,來防備刺客。甚至還常常自己占卜,看自己的命運如何。這可犯了帝王的大忌,武則天的黨羽一上報,高宗就下詔將李忠廢為庶民,貶到黔州居住。住的正好是他大伯李承乾住過的地方,所不同的是李承乾是造反失敗被廢,他則是宮廷鬥爭失敗的犧牲品。

    麟德元年(664年)的一天,關於李忠謀反的奏章擺在高宗案前,高宗下令將李忠賜死。李忠時年22歲,無子。

    原王李孝:早夭,時年9歲澤王李上金:被逼自殺;許王李素節:被處死

    李上金是高宗第三子,母親也是宮人,地位低微,又不像李忠那樣被王皇后看上,避開了宮廷爭鬥的主要火力。李素節是高宗第四子,生母蕭淑妃曾是高宗寵妃,在武則天崛起之前,他是李忠最主要的威脅,站在宮廷爭鬥的火力中心。奇詭的是,由於武則天的出現,這哥倆死在了同一件事上。

    不管是否參與宮廷鬥爭,非武則天親子這一身份就是兩人的原罪,李上金被廢掉封邑和官位,李素節被禁錮在嶽州,不準進京朝見。

    這種苦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直到高宗去世前兩年,李上金被允許上朝聽政,李素節才解除禁錮,但仍然不準進京。

    高宗去世後,兩人的身份成了皇帝的哥哥,多少過了幾天風光日子,可風光只是表面,在武則天臨朝統治的情況下,武氏外戚得到重用,李氏皇族就成了重點打擊物件,尤其是皇帝的幾位哥哥。

    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授意馬仔周興誣告李上金和李素節謀反,兩人被召回洛陽。

    李上金到洛陽後一打聽,弟弟李素節連洛陽城都沒進,在都城南驛就被殺了,絕望治下,他選擇了自殺。

    孝敬皇帝李弘:早逝

    李弘是高宗第五子兼嫡長子,是武則天登上皇后寶座的敲門磚。在武則天登上皇后之位後,他很快就取大哥李忠而代之,成為大唐的太子。

    史書記載,李弘從小仁孝,有賢德之名,得到朝野內外讚譽,但他的壽命卻不長。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隨帝后出行洛陽,猝死於合璧宮綺雲殿,年僅23歲,死因頗受爭議。

    太子死了,高宗很悲痛,追贈李弘為皇帝,諡號“孝敬”,以天子禮儀葬於恭陵。

    章懷太子李賢:被逼自盡

    李賢是高宗第六子,武則天次子,在李弘死後,他就被立為太子。

    李賢人如其名,的確很賢良,高宗曾命他監國,期間李賢處事明審,為時論所稱。高宗非常高興,手敕褒獎,表示自己對太子的滿意。

    不僅在政務上處理得當,李賢還召集了一幫學者,一起給《後漢書》作了注,獻給高宗,高宗賜物三萬段,把書收藏於皇宮內閣。

    如此繼承人,自然是讓高宗放心,可武則天不放心吶,高宗晚年眼疾越加沉重,很多事物都是武則天在處理,如果分權給李賢,等於削弱武則天自身的權勢,這樣是不利於她久掌大權的。等到李賢繼位,母子倆更是有得撕。

    既然如此,武則天覺得摘瓜要趁早,又玩了一手謀反大戲,廢了李賢。

    據說李賢曾作《黃臺瓜辭》,辭曰: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但武則天沒聽進去,高宗駕崩後,李顯繼位,一個多月後就被廢了,換李睿登基。這顯然是武則天加強自己權威的方法,為了絕後患,她還派人去逼李賢自殺,真是自己下的瓜都摘。

    唐中宗李顯:暴斃

    李顯在史書上頗為透明,江湖人稱:六位帝皇丸。

    在李弘和李賢一死一廢之後,李顯就被立為太子。高宗病逝後,他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是為唐中宗。

    李顯的做法並不能讓武則天滿意,按照她的設想,朝廷應該由她這位太后乾綱獨斷,可李顯卻想重用韋皇后的親戚,跟她分權,簡直欠收拾,分分鐘就被廢了。

    當了一個多月皇帝的李顯被廢為廬陵王,先後軟禁於均州、房州等地,直到武則天晚年,重新立他為太子。

    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大臣發動兵變,逼迫武則天退位,迎李顯復位,是為神龍革命。

    李顯二次登基,仍然是個傀儡,只不過這次掌權的不是他母親,而是他老婆,韋皇后積極向婆婆學習,也想過一把皇帝癮,結果失敗了,造成朝政動盪。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李顯去世,盛傳是被韋皇后毒死。

    唐睿宗李旦:病逝

    李旦跟哥哥李顯享有同一稱號:六位帝皇丸,而且他在皇位上上下下的次數還比哥哥多一回。

    嗣聖元年(684年),武則天廢李顯為廬陵王,改立李旦為皇帝,武則天臨朝稱制,一切事事務都由她裁決。

    垂拱二年(686年),武則天下詔,表示要還政於皇帝。李旦不傻,立刻上表推辭,請求母后繼續臨朝。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李旦被降為皇嗣,賜姓武氏,遷居東宮。

    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召回李顯,李旦上書請求將儲君之位讓於李顯,武則天於是立李顯為皇太子。

    神龍元年(705年),李顯復位,封李旦為安國相王。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李顯駕崩。韋皇后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帝,改元唐隆,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攝政。不久李旦之子李隆基聯合姑姑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等人,李重茂禪位於李旦。

    再次當上皇帝的李旦還是沒權,兒子李隆基跟妹妹太平公主成天爭權,他自己反而難以施展皇帝的至尊權威。為了奪權,李旦以退為進,於先天元年(712年)禪位於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只掌握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權以及重大刑案的裁決權。

    直到先天二年(713年)七月,李隆基再次發動政變,誅殺太平公主。李旦直到大勢已去,下詔歸政於皇帝,自己退居百福殿,頤養天年。

  • 7 # 欣軒華

    1、長子 燕王李忠,宮人劉氏所生,被賜死。

    2、次子 原悼王李孝,宮人鄭氏所生,病逝(正史記載,背後真想無從得知)。

    3、三子 澤王李上金,宮人楊氏所生,自盡。

    4、四子 許王李素節,蕭淑妃所生,縊殺。

    5、五子 孝敬皇帝李弘,武后所生, 暴斃(基本上確定為被毒死)

    6、六子 章懷太子李賢,武后所生,自殺。

    7、七子 唐中宗李顯,武后所生,被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害致死。

    8、八子 唐睿宗李旦,武后所生,幽禁而死(抑鬱症導致了厭食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六個月後,奶粉能當寶寶輔食嗎?如何新增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