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例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些真的是詩人親眼所見嗎?
19
回覆列表
  • 1 # 山客Czm

    因為首先是從小啟蒙教育都背誦韻句,如三字經,四字經,千家詩……等,還有對對歌如開頭就是什麼雲對雨,雪對風,朝霞對明月,大地對長空……之類及平仄對仗等;之後讀四書五經就把習字,作對對,寫詩作為課堂及課外練習甚至當作遊戲;最後私塾或經院結業就要參加科舉攷試除寫文外能寫好詩也是一種進升技能甚至得到最高層的召見;因此古時有學問的人常常出口成章,作點對仗文字也不是什麼難事,當然要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也是要下很多推敲、吟詠苦功的;我不是研究這方面的學者專家,只是幼時讀過幾年私塾的見聞,難免有不入流的謬見,謹作愛好者參閱。

  • 2 # 詩詞書院

    應好友千千千里馬邀:

    對仗一詞,源於古時皇帝坐朝聽政的儀仗,即左右分設、相對而立的仗衛,所以對仗又稱隊仗。

    近體詩詞的對仗句,則由漢魏時代的拼偶文發展而成,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述:“舊式的五七言律詩與駢體文,音調鏗鏘,合乎調適的原則;對仗工整,合乎均齊的原則。”對仗,是很能體現漢語美的一種修辭手法。

    題目曰古人善對,也不盡然。因為我們經常閱讀的唐宋優秀詩詞,涉及作者也不過一兩百人,當中多是被公認的大家。這些詩人本來就天賦異稟,再加上十年寒窗,往往還有名師指導。所以工詩善對者,實為千里挑一。

  • 3 # 江山多嬌21392

    古代人從上學啟蒙開始,學的是三字經,幹字文等這些裡邊都有對仗的句子。學詩詞歌賦,對聯答對,習慣成自然。那時多以文言為主,當然不象現在學習的語文,數學,英語,化學,史地生等。現代人又是手機,又是電腦科技越來越先進發達。古人學習詩詞歌賦,耳濡目染,積習日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多能對仗應答。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溜”。同樣的道理。現在小丁點的孩都會玩手機,而且幾乎無師自通,不也是這個理嗎!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而己。謝謝邀請!

  • 4 # 紅塵中人14

    謝邀:對仗,又稱對偶;古時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對仗"一詞大概源自於此。在詩裡的對子,除了五言就是七言。在對聯裡,少則一字,多則幾百字。在對子裡面,有字對和句對之分。自對即在本句內對仗,如杜甫《清江》:"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與對句相對仗的稱句對,如崔塗《旅懷》:"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對偶的規則,一般是詞性相對,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對偶是一種語法修辭。它不僅用於詩詞對聯,而且歌賦、散文都用得上。如王勃散文《滕王閣序》,開頭就是對偶:"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又如:"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該篇的自對範例:“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等。在律詩中,還有一項不可忽視的規則,即出句與對句,平仄是對立的;出句的字與對句的字不能重複。以上規則在優秀對聯中,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此對句達到了上下聯字不重複,平仄相對立的規範。扯遠了,題問是古詩人寫對仗句子因何那麼容易?我想是與自隋始實行科舉相關,古代有鄉試、會考等科考應試製度,如遊戲要有規則般,詩韻詞賦聯範對仗等都有公式化的標準去衡量優劣。如此,古人自啟蒙始即勤學奮習去打基礎,有如數術的"九九表"、人之初的"三字經",因而:功多藝熟、臨場發揮,方能信手拈來。話容易者,誰知"科場一刻鐘,寒窗十年功"?

  • 5 # mulin30311368

    我們讀到的古人詩詞,大多都是經過大浪淘沙,流傳下來的優秀作品。有的詩人一輩子能流傳一首好的就不錯了。而且這些作品中,被人們常常引用和掛在嘴邊吟誦的也不多,那就是精品中的精品了。況且,古代文化普及率很低,能識文斷字的人並不多。所以,古人善對的說法是一種並不真實的印象。當今,文化普及率高達98%以上,理論上講人人都可以這幾句詩。只是,今天的情感表達方式多樣,未必只有詩詞一種。所以,許多人並沒有選擇用詩詞表達情感,多半借用古人的。況且,即便寫詩,還有現代詩體、散文等,不講對仗的,也非常具有表現力。古詩詞,有講嚴格對仗的,也有不嚴格的。講對仗平仄固然好,只要作品有思想、有意境。不講,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當下有的人總喜歡拿平仄說事,動不動就拿著框框去套,實在是一件很討厭的事。作者可以講平仄,可以不講。詩詞重在意境、靈魂、風骨、志趣。讀起來鏗鏘有力,有韻味就好。有的是要用方言讀的,死套普通話就不靈了。

  • 6 # 劉一千五

    古代讀書人讀的書,實在太多了。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貴在"萬卷"之多。又有經驗之談"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呤詩也會呤",這裡是熟讀三百首。可見,數量能提升質量,數變引起質變。

    中國的讀書人,在古代,近代都讀聖賢書。自孔子刪減"詩,書,禮,樂,易,春秋"後這些就成了讀書人的首選。詩三百,裡面的韻文,對仗句子就相當地多。屈原的大賦,更是押韻,對仗,鋪排,聲調,類比,相應之技巧的集中體現於一體的文賦,漢朝做大賦已是登峰造技。讀後能記住許多押韻而對仗工整的詞句。漢樂府,魏晉詩,以及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文學形式中何止萬千警句佳言對聯 對仗工整的文句。

    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所以,寫一遍抄一遍能記住許多東西。屈原"博文強記",除了打仗,幹什麼都行。司馬遷四處旅行,記不住就靠抄,寫了《史記》,裡面有許多工整的對比,對偶,對仗齊的好句子。比如,蛇化為龍,不變其紋;家化為國,不變其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時至不行,必受其咎。用人又疑,疑人不用……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至於《三字經》這啟蒙讀物,自小熟背.就少走許多彎路,就贏在起跑線上了。寫文章作詩就得先人一步。

    喜歡寫字的人,成了書法家,他們一般是古人。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書寫工具只有墨和竹簡,帛,或者紙。只要要寫,必定離不開,一輩子就只好寫下去了。許多文人由此又成了書法家,這跟多讀書而有所得,成為詩人寫詩句,成為文人寫文章同出一理。

    水滴而石穿,持之以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呤詩作對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 7 # 每天讀宋詞

    其實也沒有那麼容易,你所看到的只是表象以及那個時代優秀文學的反映,加之,寫詩作詞本身就是古代文學的表現形式。要知道現代的白話文還只是從新文化運動後才開始的,舊體文言文,對古人來說就是說話方式。

    儘管如此,在古代寫詩對仗,也並不是簡單的事。比如大家都聽說的,“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這是唐朝詩人盧延讓的《苦吟》,完全可以用來概括古人寫詩的痛苦,所以寫詩並不是文思如泉湧,一蹴而就。我們看到的是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容易讓人產生,古人寫詩就是信手拈來,當然也存在一大批這樣的詩人。可也有痛苦作詩煉句的著名詩人。

    且看賈島。

    說到苦吟詩人,我是第一個想到賈島,不知道你贊同與否?你們可曾記得推敲這個典故?

    相傳賈島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他作了一首詩,但一直在糾結其中的幾個字。有一天,他騎在驢背上,依然在想這首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僧推呢?反反覆覆,實在難以決定,不知不覺就闖進了一個大官的儀仗隊,這個官員就是韓愈,韓愈不僅沒有怪罪,還在賈島提出疑惑後,為他開導,並且指出敲字更佳。

    推敲,因此被用來形容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而賈島也被稱為“詩奴”。其實是說賈島作詩的苦吟,通常情況下,他都會對每句詩和每個字進行反覆錘鍊,用心推敲修改,可謂狠下一番苦工夫,以更好將詩詞的意境充分表達出來。

    在賈島的《送無可上人》還有一句話“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有意思的是,他在下面備註到“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煉句推敲時間之久,因而,對仗寫起來不難,難在好的對仗詩句。一旦吟成,千古佳作。

  • 8 # 詩書彭城

    謝謝邀請!語言環境決定一個人的後天語言表達能力,假如一個華人長期生活在英語環境的國外,那麼這個人英語水平會不會很好?古代詩人接觸的是古代文言文,詩詞歌賦是古代文人必學的功課。白話文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 ,中國官方語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制度也發生巨大變化從而引導現代漢語成為主流。

  • 9 # 老街味道

    古代詩人寫對仗句子為什麼那麼容易?例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些真的是詩人親眼所見嗎?

    一、詩人詩中所寫未必是眼中所見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詩人所寫未必是眼中所見,王國維對此專門有過闡述: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例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寫的是心境,未必是當時的實景。 此詩大約作於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 借描寫山水景物, 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雖然地球變暖,但是唐朝時期湖南零陵地區大雪落地不化,應該也不會多見吧。

    又如朱熹《觀書有感》 ,不看題目可能會以為真得是寫的景色: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二、 對仗的演變

    對仗的形式很早就有,古人對仗除了用於詩詞,文章裡也有對仗,但是進化到格律詩的平仄、詞性等嚴格的標準是在齊梁時期,

    1、 永明體四聲之前

    對仗沒有平仄之分,相對沒有那麼嚴格。例如在詩經裡:

    :"昔我往矣,揚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例如文章《三都賦》裡:

    玉卮無當,雖寶非用;侈言無驗,雖麗非經

    這一類對仗有點像宋詞裡的對仗,允許平仄不相對 ,允許字的重複,例如蘇軾《沁園春》: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 (平仄不相對)

    謝靈運雖然也是南北朝人,但是早於沈約,那時還不瞭解四聲,因此他雖然非常喜歡在詩中用對仗的手法,但是平仄也多不相對,當然也有無意間平仄協調的。如謝靈運《日出東南隅行》八句都對仗,但是平仄多不相對。

    柏梁冠南山,桂宮耀北泉。晨風拂幨幌,朝日照閨軒。美人臥屏席,懷蘭秀瑤璠。皎潔秋鬆氣,淑德春景暄

    2、沈約等人制定四聲與平仄規則以後

    陰鏗的《新成安樂宮》中間三聯就是標準的格律詩的對仗了。新宮實壯哉,雲裡望樓臺。迢遞翔鵾仰,連翩賀燕來。重櫩寒霧宿,丹井夏蓮開。砌石披新錦,梁花畫早梅。欲知安樂盛,歌管雜塵埃 。三、古人學習對仗是基本功

    寫對仗是否容易,與是不是古人無關,與讀書與寫作的經驗有關。古人文盲居多,讀書人是少數,而今天幾乎人人都是讀書人。相比而言估計古人的比例會落於下風。當然古讀書人必然會作詩,這一點,今天的讀書人比不了。

    1、對仗是古人詩賦基本功

    對古人來說,詩文自古就經常會用到對偶句,所以對仗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就如同我們今天必須會背誦九九乘法表一樣。

    2、作詩容易警句難

    對仗很容易,就如同作詩一樣,作詩也很容易,但是作好詩難,同樣有警句也非常難。律詩中的警句多處於中間二聯,所以很多人非常用心,例如題主舉例的兩聯就是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有很多詩人作詩,是先有妙句,然後有妙聯,然後因句而成詩,例如晏殊最著名的句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被他用與不同的兩首詩詞。

    《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宋·晏殊) 元巳清明例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浣溪沙 其四》(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四、古人怎樣對出佳句

    1、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題詩後》寫到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這首五絕,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可見古人做出佳句妙對是多麼的不容易,還是那句話,寫詩易寫好詩難。

    三年得已屬不易,據說左思的《三都賦》十年寫成,期間經過多少次修改?

    2、閉門覓句陳無己

    黃庭堅有過一首詩,《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其八》,可見尋覓佳句難易程度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而不同。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溫飽未 ,西風吹 淚古藤州。

    秦少游援筆立成,而陳師道據需要回家苦思,陳師道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可是他依然要“閉門覓句”,孩子抱到鄰居家,貓狗都要打跑,你能說覓句容易嗎?

    世言陳無已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惡聞人聲,謂之“吟榻”。家人知,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抱寄鄰家。徐待詩成,乃敢復常。《文獻通考》

    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陸游《文章》詩: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表示好的詩句是自然存在的,詩人會產生靈感,偶然間即可得到。 但是這要求詩人文學素養很深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也會寫出好詩,但是如果寫出大量好詩的話,就很難靠“妙手偶得之”來實現了。

    所以學詩,不必妄自菲薄,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人,也可能寫出非常優秀的詩篇。例如唐朝一個沒有留下真實姓名的捧劍僕,卻留下了一首被無數唐詩選本選入的絕句:

    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美人恐驚去,不敢捲簾看。結語

    成為一個大詩人,作品有質有量,一般需要有一定的學識、多加訓練,還要有一些天賦。杜甫自己算是有天賦的人了,仍舊“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天賦加努力缺一不可,世上沒有容易的事情。

    或許只有蘇東坡、李白這樣的人物才敢說“容易”二字吧。 李白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斗笠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 10 # 文苑薈萃

    那個時代所決定,古人從開始學習起,就習《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四書五經》……應該說以習文練字為主,不像我們現在教育學科如此龐雜,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甚至前些年有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這些想法帶來的是對理科的重視,對文科的忽視。結果是有的大學生,或者導師,寫得文章錯字連篇。寫不成一篇像樣的文章,還有甚者抄襲造假。

    古人對於對仗的學習,有專門的書籍教學《笠翁對韻》,而我們現在的學生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知道的或許也沒有深究。

    李漁( 1611 ~ 1680 ),字笠鴻、適凡,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明末清初著名戲曲家。著有《笠翁對韻》,我們不妨摘錄一節,供大家欣賞與參考學習: 上篇 (一東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魚翁。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雲靉靆,日曈朦。臘屐對漁蓬。過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風。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山對海,華對嵩。四嶽對三公。宮花對禁柳,塞雁對江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有可能引發世界末日的生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