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戀裳聊情感
-
2 # 小米拉
自古以來中國就非常重視“孝道”,晚輩對長輩盡孝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兒子對父母孝敬是應該的,兒媳對公婆孝敬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兒媳和公婆的關係不好,甚至公然對公婆大不敬,這樣的兒媳應該受到批評教育,可是丈夫因為妻子做錯了這件事就要離婚,那就太不理智了。
兒媳對長輩不敬和是否要和她離婚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一個女人和心愛的男人結婚,隨後嫁入對方的家庭,成為這個家庭裡的一員,這個家庭對她來說非常陌生,她要努力適應,努力改變,接受家庭中的一切,她不僅要做一個好妻子,更重要的是,她要迎合自己的公婆,儘量做一個好兒媳。
她在自己的家庭裡是個被父母寵愛的寶貝女兒,而她到了新家後就要處處小心,低調做人,可想而知她在這個新家裡的難度有多大。
如果公婆通情達理,比較好相處,她的處境相對會好一些,如果公婆刁蠻無理,各種找茬,雞蛋裡挑骨頭,那麼她就會備受欺負,左右為難。
每個人都會有脾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兒媳被長時間欺壓後難免會和公婆發生衝突和矛盾,很多兒媳和公婆的關係不好,兒媳對公婆不敬,有時不是兒媳做的不夠好,而是公婆對兒媳太過分,兒媳被逼無奈之下才做出應激反應。
丈夫如果因為妻子對自己父母不敬就提出離婚,這種做法太武斷了。
夫妻結婚是因為兩個人足夠相愛,結婚後他們只要恩恩愛愛,齊心協力過日子,他們的婚姻就能長久的保持穩定,他們的生活就會很幸福。妻子和公婆的關係不好會對兩個人的感情產生一些影響,但是如果被這件事上升到離婚的高度就有些小題大做了。
一旦這種事情發生,夫妻可以共同想辦法改善和緩和兒媳與公婆的關係,使家庭關係更和睦,使家庭成員更和諧,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因為妻子和公婆關係不好就提出離婚,這種做法是在逃避問題,實在不可取。
-
3 # 葉子song
時代再怎麼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多麼大的改變,尊老愛幼也始終是應該傳承下去的一種優良品德。
身為媳婦,理應對老公的長輩尊敬孝順,但什麼事都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情況應該有不同的理解和對待。
如果長輩做事說話合理得體,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挑剔,做媳婦的沒有道理對他們不尊敬。
而無緣無故對婆家長輩不敬的女人,男方真的需要認真考慮一下兩人的未來,這是人品的一種體現,對將來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十分不利的。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長輩處處與媳婦為難,為人處事太過分,那麼也不值得被敬重,因為,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無法做到一味包容。
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發展走向,往往是雙向作用力的結果,男人應該明辨是非,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分析問題也不要太過片面,理性對待並冷靜處理妻子和家人的關係。
-
4 # 再來一回
對長輩不敬,可見她的人品道德有問題。從小缺少這方面的教養,使得她到了為人媳婦了還不懂尊敬長輩。
說到她還能不能要,這個完全看你的了,就相當於一個壞人他也有可能從良的時候,就看你怎麼去引導了。並不是說因為她現在的行為就不能要了,兩個人能在一起生活也不容易,當她行為不端正時,你應該是去指正她,讓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給她判死刑。人這輩子誰都不可能不出錯,有錯並不可怕,只要能及時的改正,她也會是個好人!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生活本來就是如此。你要做的是多給她做思想工作,想辦法讓她成為一位合格的媳婦,這樣對一大家子都是好事!
-
5 # 麥初齊
這是一個道德和素質的問題,婚姻不是兒戲,尊敬長輩也是作為晚輩應該做的。這都是一貫的前提之下的,當然也例外的情況,所以未必就是媳婦的錯誤,所以我們處事要公正。
首先,從老人的角度來說,一輩子的養育之恩大過天,所以作為晚輩是應該也是必須要尊敬的,長輩若是為老不尊,處處刁難兒媳婦,作為兒子也不能一味的偏袒父母,或許兒媳婦已經做得很好了,就是得不到認可,那媳婦有什麼錯?你有什麼理由不要呢?
其次從兒媳婦的角度來說,公婆也是爸媽,雖然不是親生的,也是法律上賦予的,所以也應該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良心要放正。畢竟自己也會有孩子,孩子也會跟著你學習,將來當你老了之後,這就是自己的下場。
最後說說題主,在父母和老婆之間的確很是傷腦筋,但是我們的身份擺在這裡了必須兩者兼顧,否則這個家就不得安寧了。對於不敬的行為你應該對她調教,有些時候也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做的不好還如何要求別人呢?
綜上所言,不能因為一件事就把事情看得很複雜的,動不動就離婚,不要人家,在婚姻裡大家是公平的,做得好可以教導改進,人也是會進步的,所以還是希望努力修復關係,畢竟千年修得共枕眠啊。
且行且珍惜!
-
6 # 76小孩兒
就憑你一句這樣的媳婦還能要嗎?看出你這婆婆的霸氣,糊塗。那是給你娶的媳婦嗎?人家是為你而來的嗎?你有什麼資格想不要人家?即使一百個不對,只有你兒子才有權利選擇去留,還是他們倆的事,明白婆婆不摻和,甚至躲開不背替兒嫌妻的惡名。
說對長輩不敬,首先看看自已尊重兒媳婦幾分,不是媳婦進你家門就該懂孝心你,婆媳關係是天天生活在個屋簷下,你尊我讓產生感情,願意和兒子一起孝心你,對婆婆叫一聲媽媽成了你們家的人,你沒為她付出過什麼,只有今後好好善待她,彌補過去沒曾給過的愛。人家把孩子養大送到咱身邊,你如果通情答禮,婆婆下點功夫好好引導是正理。我也是婆婆我用自己的做為得到媳婦她的心,當她的同學,同事來我家找她時,我會熱情相迎,泡茶、端水,洗水果送到她們屋裡。讓她們開懷暢聊。走時我會禮貌的相送歡迎他們再來玩,媳婦很高興。當我的老姐妹上我家來時,沒想到她也如此送茶,端水菓,別人誇這兒媳婦兒真好,真懂事時我心裡真美呀!比誇我兒子都高興。
-
7 # 317013334715
對長輩不敬的媳婦還能要嗎?
中華的傳統美德也只有歷史,在現實中是沒有的。
對長輩不敬的媳婦你也要娶,否則背後不知有多少在等著了。
對長輩不敬的媳婦沒有,只有你對長輩的不敬。只要你對長輩敬重,媳婦也是沒辦法嘀。
-
8 # 楚沂
第一看事情對錯,如果長輩錯了,不能倚老賣老,應該果斷向長輩提出自己看法及合理建議;如果是媳婦錯了,卻嘴硬拒不承認,並頂撞長輩,那這樣的媳婦首先沒有勇於擔當的精神,其次不懂中國優良傳統尊老,而沒了道德情操,最後對家中小孩教育應要持有質疑的狀態了,這樣沒有良好家風,如何能教育好孩子。
第二若即使是長輩錯了,而委婉適當的提出所犯錯誤,那這不叫“不敬”;反之得知長輩錯誤,在背後罵罵咧咧,並在長輩面前出口不遜,仗著終於到長輩錯了而教訓長輩,覺得到自己做主的時候了,在長輩面前數次詆譭長輩,那麼這樣也是不敬了。
第三如若真不敬了,真能直接不要,離婚嗎?這也不是由我們決定的,也不是長輩決定的,而是跟她結婚的丈夫決定的。一般人不會僅憑不敬長輩而離婚,頂多回家教育媳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連這個男的也認為不敬長輩不算什麼大事那就更不會不要媳婦。能做出果斷離婚的沒幾個。
第四長輩對於媳婦的不敬態度,要及時糾正,多與兒子溝通,即使不能讓他們立馬離婚了,也要讓兒子傳達你對她是哪方面的不滿,讓她能及時改正,而不要矇頭生氣。
第五若是長輩不對,媳婦也沒辦法與長輩溝通,老公的重要性也同樣體現了,及時溝通是弄清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才能讓雙方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
-
9 # 凌烽
對於長輩不敬媳婦還能要嗎?:對於你提出的問題,不是有句話清官難斷家務事,你的媳婦是你娶來的,要不要由你決定,別人不敢幹擾你婚姻,幫你出謀獻策,以後肯定是兩邊不討好,還落個破壞婚姻的名聲。
-
10 # 平凡人老張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媳婦對長輩不敬說明媳婦確少教養,你可以慢慢疏導她,給她講一些尊老愛幼的事例,多講你父母以前給你做的一些感動事情,就睡覺前講講也許有一定的效果。
有些媳婦總認為老公的長輩又不是她的長輩,跟自己的長輩有區別,我是兒媳婦,又不是你女兒,對你的長輩不敬也是對的,所以你要多開導開導媳婦,給她講一些道理,如果她的兄弟媳婦對她的長輩不敬她又是什麼心情,將心比心,我想媳婦能懂的這些道理的。
回覆列表
婆婆說:“我是老的,你必須聽我的,家裡大小事還有我這個老人在。”這是我婆婆對我說過的話,誠實說,她一度讓我心生畏懼,我很怕她。所以我們婚後第二年就分了家,獨立生活。
公婆作為長輩,我會給他們拿養老金,逢年過節會去看望,但是我們的關係很一般,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像別人家那樣真心實意地捨不得彼此。
可是十幾年過去了,公公婆婆從來沒有說過不要我,老公也從沒有說過要放棄我。作為媳婦,我沒有做到上述的那種“孝敬”,但是我做了的事情也不少,不被棄的原因有二。
其一,對家庭有用處。
媳婦在家庭裡面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諸如相夫教子、掙錢養家、本本分分、勤勞善良……這些我基本都做到了,在他們看來,我能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也算是有點用。
婆家人習慣了婆婆的管束從不反抗,可我是我自己,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想被她束縛,關係處不好不是我一個人錯,不是單方面造成的。我為人如何公婆很清楚,公婆是什麼情況我老公也很清楚。
作為媳婦的責任不只是孝敬長輩,要不要她也不是那一點沒做好就決定得了的。她雖有不完美的地方,但也具備自己的優勢。
再者,生活那麼複雜,媳婦對家庭的貢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棄了她誰來與你風雨同舟?
或許長輩們不會因為失去了媳婦而損失什麼,可男人就不一樣了,你要過好自己的日子還得護住媳婦。有媳婦在,家就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