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端木賜香

    對於翁同龢被罷官的原因,老一套的說法是慈禧太后為了阻止光緒帝的改革,是要斬斷光緒帝的臂膀,是後黨的一大陰謀。云云。其依據一是康有為逃亡海外之後如此敘說,二是在罷免翁同龢的同時清廷還進行了重大人事調整:調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入值軍機補翁同龢的缺,由榮祿接替王文韶代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綜合考證,事情應該不是這麼簡單。一句話,持陰謀論,也得需要水準,否則,就顯得咱傻。

    光緒帝釋出《明定國事詔》宣示變法的時間是1898年6月11日,罷免翁同龢的時間是6月15日。16日,光緒帝仍按照既定安排召見了康有為,康並沒有對罷免翁同龢提出任何異議,反而建議光緒帝將更多的守舊官員剔除出局。在等候召見時,康有為還和榮祿就變法進行了交流,當榮祿問其如何才能順利推行變法時,康有為明確表示“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變矣!”可見康有為並不認為罷免翁同龢有什麼不妥之處,反而認為僅僅罷免還不夠,實在不行,殺。

    康有為的事後敘說根本不可信,想汙名化老太后而已。康有為被雪珥戲稱為康三鹿,我注六經,六經注我,核心都是我。信他就見鬼了。

    翁同龢被罷官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光緒帝的硃諭上主要列出三點。

    其一,翁同龢“近來辦事多未允協”。這主要是指翁同龢作為甲午戰爭的主戰派,在戰爭失敗後又力主“寧增賠款,必不可割地”。翁師傅不僅是帝師,更身兼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督辦軍務處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要職,對鉅額戰爭賠款的籌集自然負有重大責任,可他提出的借洋債、發行“昭信股票”等並沒有獲得良好績效,尤其是昭信股票根本無人購買,政府顏面盡失,“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

    其二,翁同龢“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這是指翁同龢向光緒帝推薦了康有為,並多次建議光緒帝破格召見康有為,可5月26日光緒帝向翁同龢索要康有為的維新變法著作時,翁同龢竟然說自己與康有為不往來,令光緒甚是詫異,Why?翁說康“居心叵測”,並解釋說這是最近讀了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後的新認識。5月27日,光緒帝再次向翁師傅索要康有為的著作,翁同龢堅稱自己與康沒有往來,光緒惱了:你之前推薦康有為,說得天花亂墜的,怎麼我這準備見人,要提拔重用了,你卻說他居心叵測,政治小人,你這是逗誰玩哩?可任憑光緒怎麼說,翁師傅都堅稱自己不會進呈康有為的著作,皇上如果一定要的話,可以透過總理衙門。光緒氣得夠嗆。

    翁同龢為何會有這種前後迥異的大轉變呢?

    一是,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確實嚇人。別說翁同龢了,就是張之洞打算收攏康有為時,也提出一個條件,哥們兒你能不能以後不要再提你那啥子《孔子改制考》了?簡直是嚇尿體呀。所以,理論上講,翁老師認人,也不是一認一個準的,得有一個過程是不?有些人結婚了才發現,原來自己結的那個,根本不是人嘛。總之,要容許人家有新認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嘛。

    二是,更關鍵的原因,可能與5月29日去世的恭親王奕訢有關。奕訢26日進入彌留狀態,慈禧、光緒諸番探望,老臣謀國,諸多政治交待,希望光緒尊重慈禧,恪守成憲,不要相信那個急功近利的廣東小人,更不要將權力交給“居心叵測,並及怙權”的翁同龢。以老翁的資源,當然能第一時間聽及,為了安全與自保,所以馬上同康有為切割,居然也不顧及這樣180度的大反轉,會閃了皇帝的小蠻腰,翁老師,你到底有個譜沒?你別比廣東小人還小人吧?

    其三,翁同龢“漸露攬權狂悖情狀”。這是指翁同龢不僅鼓動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向政府施壓,還在5月初朝廷打算調張之洞進京入值軍機代替他時,以沙市教案尚未妥善處理為由,阻止張之洞入京。張之洞入京是否妥當且不說,但由即將被取代的翁師傅來阻止顯然更為不妥嘛。

    基於翁師傅的這種種表現,光緒在和太后協商後,先是於6月10日補授榮祿為協辦大學士並負責管理戶部,剝奪了翁同龢戶部尚書的權力,然後於6月15日調王文韶入值軍機補翁同龢的缺,由榮祿接替王文韶代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三下兩下,翁老師就給下場了。

    所以,罷免翁同龢是時局的需要,是光緒的亮劍,是陽謀,更是光緒對廣東小人康有為的一次獻禮,或者說隔空配合。一品大臣殺不得,我們罷得吧?恩哼

  • 2 # 司馬長史

    翁同酥晚清著名政治家,歷任工部、戶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擔任後同治、光緒帝的老師,可以說是光緒帝的左膀右臂,可以在戊戌變法才剛拉開帷幕的時候,翁同酥便被開缺回家。

    對於翁同酥為什麼被開缺回籍,現在流行的有很多版本,長期占主導地位的說法是,慈禧太后為了剪除光緒帝的羽翼和給他一個下馬威,於是強迫光緒帝將自己的師傅開缺回家。教科書上也是這樣解釋的,有很多記載可以印證這點,如: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四月廿七日西后(慈禧太后)忽將出一硃諭,強令皇帝罷黜翁同酥。皇上見此詔,戰慄變色,無可如何。翁同酥一去,皇上之股肱頓失矣”。

    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這些記載使人們大都認為罷黜翁同酥是慈禧太后強令的,但是現在一些學者經過對當時翁同酥周圍人和其和光緒、慈禧三人的關係研究,認為翁同酥有可能是自己走的,因為翁同酥身居高位多年,做事謹慎細微。

    翁同酥到底為啥被罷官,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現在多數觀點仍是慈禧太后罷黜的翁同酥。

  • 3 # 蘭臺

    電視劇《走向共和》裡的翁同龢

    翁同龢之所以被罷官,是他自己故意設計好的,他就是想被皇帝罷免;翁同龢這麼做的目的為的是不承擔變法的責任,但是,他在變法失敗以前一直是準備著回京師摘變法成功的“桃子”的,可惜,他沒料到自己學生光緒帝會敗的那麼慘。

    這從他被罷官後只在老家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很長時間待在他那個做江西布政使(類似今天民政廳長兼江西省常務副省長)那兒,並且對自己會被重新任用充滿信心這件事上可以印證一二。

    而從戊戌變法失敗,當慈禧宣佈再度臨朝訓政的訊息傳到南昌後,翁同龢看到電傳諭旨時“益戰慄罔知所措”、“如雷轟頂,幾乎昏厥”的表現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這一切都要從戊戌變法說起。

    之前我在“為什麼光緒變法不從抓兵權開始?如果不能,為什麼不再等幾年慈禧老死後開始?”以及“康有為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是個偽君子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下面已經詳細介紹過戊戌變法真正幕後黑手張蔭桓了,這裡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張蔭桓和翁同龢的關係。

    甲午戰爭以後,李鴻章暫時從清朝政治舞臺第一線退居到第二線,那麼翁同龢作為帝師、漢人領班軍機大臣自然要肩負起清朝外交重任。

    但是翁同龢本人既無能力,也沒有意願處理外交事務,這個時候他就需要一個幫手,而精通英文,又出使過美國,還和李鴻章不親近的張蔭桓就成了翁同龢必然的選擇。

    再者說,李鴻章退居二線後,張蔭桓確實是清朝高層為數不多精通外交事務的高階官員,張蔭桓自己就曾在日記裡得意的記載甲午戰爭後,恭親王在外交事務上對他的倚重“自甲午九月以來,與恭邸共艱難,恭邸遇事俯詢。”,而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則披露“(清政府)僅有他(張蔭桓)及李鴻章明瞭外國事物,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事務皆系他親自辦理,其他的人僅是些傀儡而已。”

    另外一方面,張蔭桓本人雖然是“買官入仕”,但是本人精通琴棋書畫,還曾多次得到翁同龢的讚揚“觀樵(野)和樊雲門詩四首,真絕才也。”(樵野,張蔭桓字),比之痞子進士李鴻章,張蔭桓這種“詩畫雙絕”的捐班更對翁同龢這種自詡書生意氣人的脾氣。

    所以,很快,翁同龢就對張蔭桓以“吾兄”、“吾師”相稱了。

    光緒帝一段時間裡最信任的大臣:張蔭桓

    當然在這個過程裡,張蔭桓透過翁同龢,很快得到了光緒帝的賞識,這一點,當時人都是知道的,並不是什麼秘密。

    “南海張侍郎曾使外洋,曉然於歐美富強之機,每為皇上講述,上喜聞之,不時召見”。

    “啟誘聖聰,多賴其力”。

    梁啟超也說:“(張)久遊西國,皇上屢問以西法新政”。

    王照稱,“張蔭桓蒙眷最隆,雖不入樞府,而朝夕不時得參密沕,權在軍機大臣以上”,“是時德宗親信之臣,以張蔭桓為第一”。

    而張蔭桓自己在日記裡也記載了僅戊戌年正月至四月間,先後於正月初九、二十一、二十八日,二月初七日,三月初二、初十、十四、十七、十八、二十八日,閏三月初十、十二日,總計13次單獨被光緒帝召見;僅三月就被單獨召見6次。

    之前我在“康有為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是個偽君子嗎?”的問題裡已經說過了,康有為事實上是張蔭桓捧出來的“網紅改革家”,當時人也說“康有為居京,日夜於侍郎張蔭桓宅圖之,張蔭桓私以康有為進。

    張蔭桓的算盤是戊戌變法期間,他主要負責清朝外交大轉向,從慈禧李鴻章主導的“聯俄抗日”轉為“聯合日英”,而內政改革主要交給康有為來具體負責,而名義上則讓翁同龢來牽頭。

    張蔭桓為什麼會這麼計算了?

    主要是因為張蔭桓是捐班出身,按照慣例,做戶部侍郎、總理事務衙門大臣已經是“殊榮”、“破格”了,想做軍機大臣,要做“中堂”是絕不可能的,所以他需要有一個人做幌子,做他的傀儡,而他選中了翁同龢。

    翁同龢既是帝師,又是漢軍機領班,當時恭親王身體又不好,翁同龢又等於是領班軍機大臣,他來主導內閣改革是非常合適的;這有點像十幾年後袁世凱主持改革,卻讓慶王領頭。

    而為什麼讓康有為具體主持,一是翁同龢真不懂,二是張蔭桓只想要一個傀儡可不想給自己找一個上級,而原本不喜歡康有為的翁同龢可以和康有為互相牽制。

    但是,翁同龢畢竟不是木頭人啊,他也要面子的。他早就對光緒帝信任張蔭桓不滿了,(翁同龢和光緒很多對話,很像情侶吵架,翁同龢語氣特別像女的抱怨男朋友出軌)更別說老老實實做張蔭桓的傀儡,再者,他也不是特別看好內政改革,他不想背這口黑鍋,其實不光翁同龢不看好,張蔭桓自己都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他在四月初恭親王葬禮上就主動和慈禧太后親信,大字不識的滿人親貴崇禮結拜為兄弟,為一旦失敗了做準備。順便說一句,張蔭桓這招棋還真走對了,後來就是崇禮在慈禧面前說好話,他才沒有第一時間被慈禧殺了。

    翁同龢既不願意張蔭桓康有為得寵,又只想佔便宜不想付出代價,那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激怒自己的學生,光緒帝,讓光緒帝把自己趕走,反正他篤定,即使變法成功張蔭桓“學歷太低”,做不了軍機大臣,而“帝黨”有資格做領班軍機大臣的只有他。

    他不愧教了光緒帝那麼多年,深知自己這個學生行事“操切”、“急躁”、“不似仁君”,所以藉故激怒光緒帝這招很快就管用了:翁同龢逐漸和光緒帝衝突開始增多。

    《走向共和》裡的光緒帝和翁同龢

    在四月初八,翁同龢就在日記裡就記載了自己與皇帝的一場衝突:“初八日:上又問康書,臣對如昨,上發怒詰責。臣對:傳總署令進,上不允,必欲臣詣張蔭桓傳知,臣曰:張某日日進見,何不面諭?上仍不允,退乃傳知張君,張正在園寓也。”“上皆駁之,盛怒”。

    到了5月17日,大學士徐桐參劾張蔭桓奸貪汙國,徐其實是想借著參張蔭桓的機會打擊翁同龢,但是缺乏政治經驗的光緒帝懷疑翁同龢吃醋張蔭桓“聖眷盛隆”,故意找人彈劾張蔭桓,畢竟那時“買摺子彈劾人”成風氣;於是光緒帝強令翁同龢出面為張蔭桓解圍,而翁同龢的拒絕更加深了光緒皇帝的猜疑。

    最終,在1898年6月15日,百日維新開始後的第四天,光緒帝以“言語狂悖、漸露跋扈”為由,讓翁同龢滾蛋了;而翁同龢也終於得償所願了。

    我認為這才是翁同龢為何被罷官的真正原因,其實這從光緒帝下詔罷免翁同龢原文和後來慈禧追加處罰也可以印證。

    光緒帝只是趕走翁同龢,並沒有想要怎麼懲罰他,所以上諭裡最後寫著“姑念其毓慶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嚴遣。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

    這裡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清朝變態的官場升遷制度,像翁同龢這種“開缺”的人,只要有人保舉,皇帝批准,立刻就可以開復原官,什麼也不耽誤;而要是翁同龢被“降職”就慘了,他就要一級一級重新升回來。

    所以,翁同龢雖然被“開缺”後堅信自己能東山再起。

    而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給的追加處罰是“翁同龢著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不準滋生事端,以為大臣居心險詐者戒。”

    這裡最厲害的是“永不敘用”,這下子翁同龢徹底“退休”了,而且還要被地方官嚴加管束,這等於監視居住,不準亂說亂動,連地方影響力也給斷絕了。

    而這上諭最厲害的地方在最後一句評語“居心險詐”,顯然,慈禧不是光緒帝,她一眼就看出來翁同龢激怒光緒帝的目的何在,雖然光緒帝“圍院殺後”讓慈禧暴怒,但是翁同龢這種“侍上不誠”也讓作為上位者的慈禧太后很不爽,所以才會如此嚴厲的處置翁同龢。

  • 4 # 月曉YB

    有關翁同龢被罷官一事,過往人們都認為是慈禧太后所為,慈禧太后希望以此種方式來對外表示自己權力的至高無上。

    但近年來經過史家的考證,史學界多認為罷免翁同龢一事,是光緒皇帝所為。其原因,不外於翁同龢轉變了立場,或者光緒皇帝喜新厭舊。

    其實這二者,兼而有之。翁同龢作為帝黨的中心力量,他是一直在為光緒皇帝能夠獨掌大權而努力的。

    在這過程當中,他甚至得罪了後黨的兩大中堅力量,榮祿與李鴻章。當然前者涉及的是軍機處中南北兩派(李鴻藻與沈桂芬)的政治鬥爭,而後者則涉及到了對外戰事與清流一黨。

    但無論涉及到誰,翁同龢都沒有退縮過。其原因便是有朝一日光緒皇帝能夠親政,而翁同龢自然可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慈禧太后並不打算打掉翁同龢,因為這是老太后騎牆的一枚棋子,她可以利用翁來平衡各方勢力。

    但是,戊戌變法即將開始,翁同龢卻發現光緒皇帝已經不再依靠他了。他再也不是光緒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了,光緒帝更加信任後來者居上的維新派。

    這讓翁同龢感到很不安,因為他在此之前已經明確了自己的身份,堅定的帝黨擁護者。可是一旦光緒皇帝把自己拋棄掉,後黨又視自己為眼中釘,那麼自己的命運可能就不那麼體面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在戊戌維新的前期準備工作上,翁同龢表現出了自己保守的一面,時不時的就要反駁一下維新派。

    因此有史家稱,此時的翁同龢已由變法的領導者轉為了變法的反對者。

    這讓急於變法的光緒皇帝感到大為光火,因此光緒皇帝罷免了翁同龢。

    帝王心術,翁同龢恐怕沒能想到。不過,也正因為此,光緒皇帝在政治上的弱點暴露無遺,偏聽偏信,急於求成,喜新厭舊。這都是政治當中最忌諱的事情,可光緒皇帝卻都表現了出來。

    或許,這場變法是一場沒有贏家的變法。有的賭上了性命如譚嗣同,值得敬畏。有的賭上了命運如光緒帝,值得可憐。有的賭上了國家如慈禧太后……至於翁同龢,還沒有參與便被踢出了局。

  • 5 # 42256015

    翁同龢是個非常迂腐,頑固不化的人,而且他也是舊制的維護者,他的理念就是封建制度,他不喜歡洋務派,也不喜歡維新派,因為他們都背離舊制度,尤其是維新派簡直是就是對舊制度的背叛。

    他針對李鴻章不是個人恩怨,而是李鴻章這個人的確很多缺點,而且李鴻章這個人任人唯親而且貪汙納賄之人,翁同龢對他不滿是正常的,而翁同龢對左宗棠基本非常賞識,而且對左宗棠由衷欽佩,可見翁同龢並非是小人雞腸,是真正的正直的人。

    但是翁同龢這個人思想陳舊,為人固執迂腐,再就是跟時代已經脫鉤,所以他的很多行徑只會增添事端。所以不管是慈溪,還是維新派和洋務派都對他特別厭惡,把所有有權勢人得罪了,他被罷官不足為奇。

  • 6 # 一枚明粉

    在1898年的戊戌變法中,一代帝師翁同龢卻被罷黜,這裡面既有帝黨和後黨的博弈,也有翁同龢與光緒帝的政見分歧,還有他與李鴻章的恩恩怨怨。

    (翁同龢)

    1.翁同龢與帝黨、後黨的關係

    翁同龢是帝黨的中堅人物,最為光緒皇帝所信任, “一切只有翁能承皇上意旨”,私底下曾經對光緒說,皇上做事要有主見,不必事事難謹、稟尊太后。這事被慈禧太后的太監偵知,慈禧大為惱火,感到自己已歸政,所以強忍怒氣未發作。

    (帝黨)

    在戊戌變法中,隨著帝黨和後黨矛盾的日益加重,慈禧愈發感覺到翁同龢留在皇帝身邊對她可能是一個“極大的危險”,必欲除之而後快。終於借其攬權狂悖情狀,辦事多未允協,強迫命令光緒著即開缺回籍。

    (光緒皇帝)

    2.光緒皇帝與翁同龢的政見分歧

    雙方的年齡差不免在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做事的方式的產生分歧,最終給翁同龢的罷黜留下了禍根。在戊戌變法中,緒皇帝向翁同龢索閱康有為的上書,翁同龢卻說此人居心叵測,不讓光緒看,還說和康有為沒有交往,致使光緒皇帝“發怒詰責”。

    (戊戌變法)

    光緒皇帝因為張蔭桓被徐桐彈劾,想讓翁同龢出面說情,但是翁同龢由於個人恩怨,拒絕為其辯護。這種人事上的矛盾讓光緒帝對其漸生不滿。

    3.頑固派官僚排斥打擊翁同龢

    大人虎變, 未佔有孚,翁同龢與光緒之間的分歧,被後黨利用,他們組織御史向自己的政敵發起進攻,參奏他其才不足以濟變,最後被罷決。

    (戊戌變法)

  • 7 # 文城觀點

    晚清是歷史上一個非常黑暗的歷史時期,也是醞釀著巨大變革的時期,中國漫長的皇權專制中央集權制發展到了晚清,已經成了一種非常腐朽的體制,而境外的維新或革命的思想和主義給中國舊封建體制帶來巨大的衝擊,一方面是西方的船堅炮利打醒了中國妄自稱大的思想夢幻;另一方面是維新的思想理念對中國的有識之士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使得沉悶、腐朽、保守的清王朝不得不採取一些應對措施,若不如此,皇權專制統治難以為繼。於是,在皇宮之內,就產生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保守派和以光緒帝為首的革新派之間的激烈爭鬥。

    而兩派的爭鬥逐漸發展為圍繞“戊戌變法”的激烈角逐,在變法之初,朝中便已拉開了激烈角逐的序幕,就在這一時期,支援光緒帝的兩朝帝師翁同龢被罷去了所有職位,並永不敘用。

    那麼,作為光緒帝的老師,光緒帝推行新政的有力支持者翁同龢,在“後黨”與“帝黨”的角逐中,為何會在“戊戌變法”之初被罷免呢?

    第一,顯赫家族的第二代,科舉狀元,協辦大學士兼任戶部尚書,著力於支援皇帝,卻在變法關鍵時期突然被罷官了。

    翁同龢有顯赫的家族背景,有十分重要的政治資源。

    翁同龢出身於高官權臣的家庭,他父親翁心存是咸豐、同治兩朝大學士,又是兩任皇帝的帝師;他的大哥翁同書曾任安徽巡撫;他的二哥翁同爵曾任陝西、湖北巡撫,並署理湖廣總督。可見,翁同龢父兄都是高官權臣。在當時被稱為“一門四進士、一門三巡撫;父子大學士、父子尚書、父子帝師”。而且,他父親翁心存是江南文化名流,家中有豐富的藏書,屬於博學的高官,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在文化界和政界都很有影響力;他教過道光皇帝的幾個皇子,如皇四子奕詝(即後來的咸豐皇帝)、皇五子奕誴(即後來的惇親王)、皇六子奕訢(即後來的恭親王)、皇七子奕譞(即後來的醇親王)等,都是翁心存的學生。在晚年,翁心存還入直弘德殿,與祁嶲藻、倭仁、李鴻藻等人一起,教導年僅6歲的同治皇帝讀書。顯然,翁心存在當時朝中,其影響力非同尋常。

    當翁心存官至體仁閣大學士,併成為同治帝的帝師之時,翁氏家族進入鼎盛時期,而翁同龢繼承了他父兄的政治資源。咸豐六年(1856年),翁同龢以27歲中一甲一名進士而擢任翰林院修撰,同治四年,翁同龢入值弘德殿,為同治帝的師傅,他前後教同治帝讀書九年;同治帝病逝後,翁同龢又入值毓慶宮,成為光緒帝的師傅。翁心存與翁同龢父子兩人,皆是兩次帝師,這樣的家族,在晚清朝臣中,是很罕見的,到翁同龢任大學士時,卻權力和在朝中的影響力都是別的大臣不敢小視的。

    翁同龢有非同尋常的經歷,是德高望重的朝臣。

    翁同龢於清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出生在北京,四歲時隨祖母張太夫人及母親許氏由京師回到故鄉常熟。翁同龢自幼稟性好學,通讀四書五經,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常熟縣學遊文書院。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翁同龢應院試考中秀才;咸豐二年(1852年),應順天鄉試中舉人;咸豐六年(1856年),殿試一甲一名,考中狀元,授修撰,任實錄館協修。咸豐八年(1858年),任陝甘鄉試副考官,旋授陝西學政。

    有父兄的庇護,加上自己的才識,翁同龢在同治朝的官場升遷很快,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任會試同考官。同治四年(1865年)授命在弘德殿行走。同治五年(1866年),任翰林院侍講。同治六年(1867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同治七年(1868年),任國子祭酒。同治九年(1870年),任太僕寺卿。同治十年(1871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同治十一年(1872年),賞頭品頂戴。同治十三年(1874年),丁母憂期滿後,仍在弘德殿行走,補內閣學士。

    翁同龢(劇照)

    光緒元年(1875年),翁同龢任刑部右侍郎;光緒二年(1876年)翁同龢遷任戶部,充經筵講官,晉升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後又調任刑部尚書,之後又調任工部。

    光緒十一年(1885)秋,左宗棠去世,戶部尚書閻敬銘補了左的東閣大學士一職,翁同龢由工部調任戶部,接任戶部尚書。翁同龢戶部尚書任上當了十三年。光緒八年(1882),他入軍機處,統管戶部。翁同龢成了當時清王朝的重要權臣。

    翁同龢(左)

    翁同龢是南派清流的領袖,是光緒帝變革的堅定支持者。

    翁同龢狀元出身,很有學識,家族顯赫,他是南派清流的領袖人物,在朝中的影響力很不一般。起初,慈禧太后對翁同龢是比較尊重和友友善的,他也算是慈禧說信任和比較親近的大臣,可是,當慈禧太后代表著朝中的保守勢力,特別是為了維護清王室貴族的根本利益而逐漸站在反對維新的時候,與支援光緒帝維新變革的翁同龢逐漸有了隔閡。

    翁同龢作為朝中清流派的主要代表,又是光緒帝的老師,他成了極力擁護皇帝,輔佐皇帝處理朝政,為皇帝出謀劃策,併為皇帝推薦人才,而康有為等維新派年輕大臣,就是由翁同龢推薦的。在清廷推行變法的準備期和推行政策的初期,特別是在“百日維新”期間,翁同龢是跟隨在光緒帝身邊的顧問,充當諮詢的忠臣,為皇帝出謀劃策,而光緒的他也多是言聽計從。光緒二十四(1898年)年四月,光緒頒佈了《定國是詔》,逐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而這《定國是詔》就是由翁同龢所草擬的。可見,翁同龢屬於支援光緒帝推行維新變法的重要大臣之一,屬於當時“帝黨”的主要干將之一。

    當時,朝中分為幾個主要派系,慈禧和滿清貴戚為首的“後黨”,其基本立場是維護皇室和滿清貴族保守勢力的根本利益;光緒帝和翁同龢、康有為等為首的“帝黨”,著力於推行維新變革;此外,還有以李鴻章,張之洞等地方督撫為首的“洋務派”,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於依靠慈禧太后,但在治政措施上卻也接受一些維新的主張,既不直接反對維新變革,又在背地裡透過與滿清保守勢力的結盟而保住自己的權力。

    這三股力量或三個派系形成了互相制約的複雜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朝中互相制衡的政治力量。康有為、梁啟超等是激進的維新變革派,在他們的主張中,為了推行變化,不惜殺幾個滿清貴戚,清除保守朝中勢力,以儘快推行變法,其實,其矛頭是指向保守派的掌權者、“後黨”的主要人物慈禧太后,“老佛爺”是他們想要架空甚至推翻的統治者。

    翁同龢支援光緒帝,但他與激進的維新派康、梁等的立場還是有所不同的,他代表著朝中的清流派,支援光緒帝維新變法,但並不想與“老佛爺”公開衝突,他們對慈禧太后還是尊重的,只是想以和平的方式讓慈禧放權給光緒帝;同時,翁同龢與李鴻章、張之洞等封疆大吏、洋務派也有所不同,一方面比較堅定地支援光緒帝,另一方面,又沒有那麼積極地搞“洋務”,而且,翁同龢與李鴻章等還有比較深的矛盾,是互不相讓的,甚至有互相敵視的立場。

    如此一來,翁同龢自然就綁在“帝黨”的戰車上,支援他的Cherokee緒帝,而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等,都對翁同龢有矛盾,都不喜歡他繼續在朝中掌權,翁同龢自然也就非常危險了。

    第二,翁同龢為何會被革職呢?導致他被罷官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光緒帝頒佈了《定國是詔》,變法的序幕拉開了,而不久,光緒帝卻頒旨,令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而到了十月份,關於翁同龢被革職之事卻被追加了一份上諭,令其去官,並“永不敘用”。

    光緒皇帝

    當時,變法剛剛拉開序幕,光緒帝正需要可信任有能力的大臣來輔佐,為什麼卻在此關鍵時刻,將翁同龢開缺回籍呢?

    顯然,將翁同龢開缺回籍之事,並非是光緒帝所願意做的,因為當時翁同龢並沒有犯過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可是,當時光緒帝雖為皇帝,但並沒有完全能掌控皇權,軍國大事的決策大權仍然必須由慈禧太后來做決策。“老佛爺”才是朝中大權的真正掌控者,所以,開缺翁同龢回籍,並非光緒帝所能做的了主的。

    當時,慈禧在歸政之後,雖然搬進了頤和園,但是,朝中大臣心裡都非常明白,權力仍然掌控在這個“老佛爺”手上。慈禧太后只是讓光緒帝走到前臺,處理日常的朝政,至於決策嗎,仍得有慈禧做主,權術高手慈禧太后並不想真正將大權交到光緒帝手裡。

    變法序幕一拉開,“帝黨”與“後黨”的矛盾就加劇了,光緒帝雖然很執著,很想有一番大作為,更很想透過維新變法來讓清廷振興圖強,但是,“後黨”的勢力太龐大了,皇室貴族,權臣貴戚等都站在慈禧太后一邊,掌握近畿一帶兵權的榮祿等,皆是慈禧的親信;其他地區掌握兵權的封疆大吏,如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也暗中是附屬於慈禧太后的;而且,最關鍵的在於,慈禧太后掌權著朝廷大事的決策權。

    而年輕的光緒帝只有清流派的翁同龢等,加上激進的改革派康、梁等年輕大臣,志向很大的光緒帝,朝中的勢力卻很弱小,自然是無法鬥過政壇老手慈禧太后。

    光緒皇帝(劇照)

    光緒帝身邊,激進的年輕大臣康、梁等,在朝中無根底,少權謀,只有志向和魯莽之舉。能重用的老臣也只有翁同龢等,所以,讓翁同龢開缺回籍,光緒帝身邊就沒有得力的老資格大臣了,因此,翁同龢成了慈禧必須將其逐離光緒帝的大臣。

    一定是在強大的壓力下,光緒帝沒有力量阻止慈禧太后罷翁同龢的官,不得不讓他開缺回籍。

    光緒帝頒佈上諭,批評翁同龢“近來辦事多不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斷難勝樞機之任”,這就是開缺的理由,顯然,但憑這些過失,當時正當用人之際,是不足以使光緒帝對翁同龢革職的。

    而在後來,慈禧把權力握得更緊了,擔心光緒帝再將翁同龢召回,於是,便再頒發懿旨,令已經被革職的翁同龢“永不敘用,並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如果只是“喜怒見於詞色”和“漸露攬權狂悖情狀”,就沒有必要特旨意,令其“永不敘用”。

    慈禧太后(劇照)

    那麼,翁同龢為何會得罪慈禧太后呢?具體是什麼原因讓慈禧太后不能容忍他繼續在朝為官的呢?

    首先,慈禧太后知道翁同龢是光緒帝的老師、清流派領袖,以及皇帝的忠直大臣,慈禧太后想廢去屢屢不聽她的話的光緒帝,翁同龢必然會極力發對,慈禧不能繼續把翁同龢留在朝中,只有開缺回籍,慈禧政變才會順利。

    其次,在對日本是戰是和的問題上,作為清流派領袖,其基本的態度是極力主戰,而慈禧太后是主和的,她支援李鴻章,不想與日開戰,而翁同龢主戰,據說還為戰與和之事與此次爭執過,若繼續讓翁同龢留在朝中,必然礙事,因而,慈禧採取措施,讓翁同龢開缺了。

    再次,慈禧太后非常重視她的六十大壽,隆重奢華的慶祝儀式,被慈禧太后看成是事關大清臉面的大事,是必須大辦特辦的。而翁同龢掌管戶部,當時庫房銀根拮据,極力主張節廉來辦,這自然得罪了慈禧太后,這讓他無法繼續在朝為官。

    最後,也就是上述所言的,翁同龢是“帝黨”的干將,讓翁同龢開缺,這等於砍掉了光緒帝的一個臂膀,自然是“後黨”首領必須將其逐出而後快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海經》中都有哪些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