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廣勝5

    媒人的稱呼有很多,一說男曰媒,女曰妁。《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華人皆賤之”

    另外還有紅娘、月下老人、月老、月老公、月老爺、執柯、伐柯、伐柯人、冰人、保山、媒婆、馬泊六、冰媒、月妁。

    “紅娘”的稱呼來自元曲《西廂記》。它是一出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優秀傳統劇目,劇中“玲瓏剔透百事精”的小丫環紅娘,為了成全張君瑞和崔鶯鶯的美滿婚事,從中牽針引線,因勢利導地終於將鶯鶯小姐許配給了張生,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月下老人、月老、月老公、月老爺來源於唐代李復言《續玄怪錄·定婚店》記載,有個叫韋固的讀書人夜行經過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著一個大口袋坐在路邊,在月光下翻閱一本大書。韋固好廳地問他翻檢的是什麼書。老人回答說,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韋固又問老人那大口袋裡裝著什麼東西。老人回答說:“裝著紅繩,用它去系男女的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腳系在一根紅繩上,即使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萬里的異鄉人,也一定會結成夫婦。”因為不知道老人的名字,便稱為月下老人,或簡稱月老,或者月老公、月老爺。

    “執柯”、“伐柯”、“伐柯人”來源於《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中庸》:“執柯以伐柯。”後來,便稱媒人為“伐柯”或“伐柯人”,稱做媒為“執柯”。如宋·吳自牧《夢梁錄·嫁娶》:“其伐柯人兩家通報,擇日過帖。”白話註解:舊式婚禮中,媒人還稱為“伐柯人”,說媒則是“執柯”,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這句古的意思是:“怎樣才能砍下大的樹枝?不用斧頭砍不斷它;怎樣才能取到妻子?沒有媒人成不了婚。

    古時還稱媒人為“冰人”或“大冰”、“作冰”。傳說晉代令狐策夢見自己立於冰上,與冰下人語。醒後使媒人占夢者卜,占夢者曰:“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陰陽事也。詩曰:‘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之事也。君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君當為作媒,冰泮而婚成。”後世遂稱給人作媒為“作冰”。

    “保山”源自《紅樓夢》第119回:“他說二爺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況且還有舅舅做保山。”因此,舊時亦別稱媒人為“保山”。

    明清時期又有“媒婆”一詞,亦用以指稱媒人。但因為媒婆能說會道,其話往往名不副實,所以,“媒婆”一詞略帶貶義。明·陶宗儀《輟耕錄》中所謂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誇誇其談、不務正業的女人。

    “馬泊六”,亦作“ 馬八六 ”。亦作“ 馬百六 ”。指撮合男女搞不正當關係的人。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四五出:“我勝花娘子,見報街道者:唱《太子游四門》,撞見馬八六。”明沉璟 《義俠記·設伏》:“若有好親事與我說一頭兒。若會做馬百六,我便費些錢也罷。”《水滸傳》第二四回:“ 王婆笑道:‘老身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 清褚人獲《堅瓠廣集·馬伯六》:“俗呼撮合者曰馬伯六,不解其義。偶見《群碎錄》:‘北地馬群,每一牡將十餘牝而行,牝皆隨牡,不入他群……愚合計之,亦每伯牝馬用牡馬六疋,故稱馬伯六耶?’” 聶紺弩 《論武大郎》:“他的性命斷送在姦夫淫婦和‘馬泊六’手裡了!”

    “冰媒”和“月妁”來自於光緒年間吳兆桂、甄錫齡作序刊印的重刻本《閨訓千字文》:夫妻匪易,契注朱繩。冰媒月妁,兩性相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河圖洛書與勾股定理有什麼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