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水淼淼1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還有三位皇帝的歸宿如下:

    1.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

    2.第二帝建文帝朱允炆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奪取帝位後遷都北京。南京破城後建文帝不知所終,一說出家,一說自焚,也有說遠遁海外。

    3.第七帝明代宗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國不能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繼承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幽禁於宮中,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上帝位。朱祁鈺死後,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 2 # 我是一個小書蟲

    剩下的三位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文,明景帝朱祁鈺!

    1 明太祖,朱元璋。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乞丐出身,比劉邦的出身都低,明朝得開國皇帝,葬在南京。因為明城祖朱棣都城(首都)從南京搬到了北京,此時的朱元璋已經去世,葬在了南京。

    2 建文帝 朱允文,在靖難之役時,明成祖朱棣打進北京城,但是當時的皇帝朱允文不知所蹤,成為歷史強一大迷案,有人認為,朱允文出家當和尚了,也有人認為朱允文當時就死了,也有說逃亡海外了,不知所終的朱允文當然沒有墳墓了。

    3 明景帝 朱祁鈺。明英宗帝朱祁鎮在位時,寵信太監王振,釀成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損失殆盡,皇帝也被俘虜。

    國家群龍無首之際,在於謙和太后的力主之下,明景帝朱祁鈺登基繼位,後來英宗被放回來,當年情同手足的兄弟因為權力產生了矛盾,發生了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成為皇帝,那麼景帝朱朱祁鈺就沒能葬在十三陵,只能葬在北京西郊金山。

    所以,我們看到朱元璋是因為遷都的原因葬在南京,而朱允文和朱祁鈺都是因為權力鬥爭的失敗,而沒能葬在十三陵。

  • 3 # 使用者55213537977

    眾所周知,大明王朝從太祖朱元璋創立到思宗崇禎帝朱由檢景山自縊共享國276年。

    這期間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如果加上南明時期的(安宗,安宗,昭宗三位)共19位。

    那麼為什麼北京只有十三陵,剩下的三位皇帝去哪裡了呢?聽我為您慢慢道來。

    1、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南京明孝陵

    大家知道,永樂皇帝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北京後,開始建陵墓的,所以,他前邊的兩個皇帝,當然沒葬在北京十三陵。而是建在南京的鐘山腳下。

    2、明第二帝朱允炆只有衣冠冢

    由於當初燕王朱棣發動“叛亂”,一路從北京打到南京。等燕王朱棣打進皇城時,建文帝已經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不知他逃往哪裡。有人說他乘船逃往海外,所以後來。朱棣派鄭和幾次出洋尋找……然而至今下落不明。所以建文帝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陵墓。

    3、明第七帝景泰帝朱祁鈺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

    當初明英宗,朱祁鎮面臨瓦剌大軍入侵,御駕親征,不幸被俘。為了穩住局勢和拒絕瓦剌的勒索,大臣們扶持英宗弟弟朱祁鈺即位,是為明代宗。

    後來英宗歸來,被軟禁在南宮,尊為太上皇。看來英宗也就要這樣一生了。可是到了景帝景泰八年,景帝朱祁玉患病,讓大將石亨扶持太子主管朝政,史書上說石亨想擁立英宗復辟以邀功賞,就和宦官曹吉祥等幾千人到了南宮,毀牆破門,救出了英宗,英宗復辟成功。

    英宗復辟之後,就把景泰帝封為成王,朱祁鈺丟失了皇位,死後也就不能安皇帝的規模葬進皇家的十三陵。景帝朱祁鈺死後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今頤和園西北的娘娘府附近)。

    所以目前明皇陵只有十三帝。

  • 4 # 找靚機質檢員啊正

    皇陵顧名思義就是皇上死後埋葬的墓穴,皇上死後都會被埋葬到皇陵裡,但是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可皇陵裡卻只埋葬了13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按照我們常理,肯定覺得要麼是皇帝犯了大事不得入皇陵,要麼是朝代更替最後一位無處葬身,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讓我們來看看皇陵到底少了那幾位,第一位建文帝朱允炆,第二位明太祖朱元璋,第三位明代宗朱祁鈺。

    第一位朱允炆被朱棣篡位後 ,直接下落不明,也就不用說葬身皇陵了 。

    至於朱元璋 ,我們都知道他是明朝開國皇帝, 誰不入皇陵也不能他不入 。但朱棣在位期間遷了都城, 總不能把太祖的屍骨從南京拉到北京吧。所以只能讓他老人家獨居了。

    最後明代宗不能入皇陵, 比較有趣 ,代宗的哥哥本來是皇上 。但人卻不太消停, 一個御駕親征就被瓦刺人給擄了去, 代宗算是臨時頂場子, 當了皇上 。結果沒成想管理的不錯 ,把瓦刺打的不要不要的, 只能議和 。還主動放了哥哥英宗回來 ,聞到了陰謀味道。 代宗皇上做的舒舒服服怎麼肯讓位 。

    於是就軟禁了英宗, 可惜自己身子骨不行, 一場重病就啥都沒有了。英宗復了位, 也氣的不行, 直接廢代宗為親王絕不讓他入皇陵。

    而明朝歷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上吊自盡 ,當時攻京城的李自成。為了拉攏人心, 反倒在皇陵裡安葬了朱由檢。

    這樣看來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 5 #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一,明太祖朱元璋,由於明朝得國之時,初定國都是南京。儘管朱元璋確實叫太子朱標四處尋找更好的新都,本初擬定為中都鳳陽,也就是朱元璋的家鄉。但在建都一半之時,有些事讓朱元璋考慮到建都鳳陽,會更助長淮西集團的坐大,於是就廢棄在此地建都。最終朱元璋還是在南京駕崩,與馬皇后合葬於明孝陵。

    二,是惠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孫、太子朱標之子。坐上皇位沒多久,就被其叔燕王朱棣借“靖難之役”給奪走了皇位,朱棣即位後,是為永樂皇帝。最後惠帝也不知所蹤,自然也就無陵寢之說。

    三,最有戲劇性的,算是景泰皇帝朱祁鈺,明代宗朱祁鈺是在土木堡之變後即的位。即的還是其兄之皇位,其兄就是明英宗正統皇帝朱祁鎮。正統14年(1449年),瓦剌軍入侵。明英宗朱祁鎮,竟在閹宦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百官勸阻,匆忙立僅兩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令皇弟朱祁鈺鎮守國都,就御駕親征了。可閹宦王振只懂在作戰中擅權添亂,一應軍政事務卻狗屁不通,明軍遂被瓦剌軍擊敗。造成明英宗被俘,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的重大損失。

    其弟朱祁鈺趁勢即位後,是為明代宗。也許”代”字不好,也許本不該有皇帝之命。瓦刺一見大明新皇即位,老皇帝留著,也就光浪費糧食,竟匪夷所思地放朱祁鎮回國。朱祁鎮一回國想取回皇位,朱祁鈺當然不肯把皇位,還給朱祁鎮。朱祁鎮一看朱祁鈺戀棧皇位,一發狠, 利用舊班底中的石亨、徐有貞等大臣來個復辟,廢了朱祁鈺。讓其重做王爺並軟禁西苑至死。等朱祁鈺死後,已改元天順的天順帝朱祁鎮,還賞其一個極難聽的諡號叫”戾”。至於明代宗朱祁鈺,最後當然按王爺身份被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而不是以皇帝之尊,葬在明十三陵之內。如此一來,有朝16位皇帝,為啥在天壽山的皇陵內就只有13位皇帝,也就說清楚了。

  • 6 # 夜月下鳴蟬

    明朝十六個皇帝埋在北京皇陵之中的只有十三位皇帝,即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剩餘三位沒有埋在皇陵中的皇帝是明太祖,明惠帝,明代宗。

    明太祖埋在南京的明孝陵,因為當初南京才是明朝的首都,死後就埋在南京。後來朱棣靖難成功後,遷都到北京,並在北京興建皇陵。

    明惠帝是明朝第二個皇帝朱允炆,就是被靖難的那個,明惠帝在南京失陷後不知所蹤,有說被燒死的,有說逃出北京出家為僧的,還有說出海避難的,不一而足,但總之,明惠帝是沒有埋在北京和南京的皇陵中的。

    明代宗是明英宗的弟弟,當初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韃子大軍對北京圍城,情況危機之下,于謙進行了著名的北京保衛戰,明皇室也絕不低頭,於是立了明英宗的弟弟為新皇帝,就是明代宗,並奉明英宗為太上皇。後來明英宗趁著明代宗病重,聯合舊臣政變,重新登上皇位。之後,廢除了明代宗的帝號,貶為親王,按親王禮儀入葬,也就沒有埋在皇陵中。

    以上就是明十三陵只有十三個皇帝的原因。

  • 7 # 洛水清風

    明朝有三位皇帝沒有葬於十三陵,那麼他們埋在哪裡呢?

    第一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死後葬於南京明孝陵。朱棣遷都北京後,按理說應把朱元璋遷葬與北京,不能讓他一個人孤零零躺在南京。可朱棣迷信風水,怕搬遷明孝陵動了大明的根基,再者,他這個皇帝得位不正,百年之後,如何在地下面對朱元璋!所以,自己陵寢離朱元璋越遠越好。

    第二位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人家可是根紅苗正,朱元璋欽定的接班人。不幸在靖難之役中敗給朱棣,在朱棣率兵攻入南京時,建文帝在宮中放了一把大火,最後竟不知所蹤。有人說他出家為僧,也有人說他逃到海外,各種說法不一,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懸案。朱棣做了20多年的皇帝,始終沒有放棄對建文帝追殺,可到死也沒能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第三位就是明景帝朱祁鈺,在瓦剌鐵騎兵臨北京城下時,是他和于謙挺身而出,救大明於水火,挽大廈於將傾。然而,朱祁鈺卻是個苦命的皇帝,在位僅僅八年,就身染重病。被尊為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鎮趁機發動奪門之變,從弟弟手中重新搶的皇位。明英宗太不地道,登基不久,便害死朱祁鈺,還不許朱祁鈺入大明的皇家陵園,僅僅以親王之禮葬於北京城外。

    這就是大明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只有十三陵的來歷。

  • 8 # 春風61465

    其實我以前也比較好奇這個問題,為什麼大明十六帝為什麼明十三陵裡面只埋藏了13個皇帝。

    首先我們比較能想到的是洪武帝朱元璋,朱元璋當時把大明定都南京,朱元璋逝世後,自然而然的就葬在了南京。也就是現在的明孝陵,現在已經和中山陵,美齡宮以及海底世界組成了鐘山風景區。去南京旅遊的朋友可以過去看一下,門票好像是70一人。迴歸正題,這是明朝第一個沒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至於其他兩個皇帝,再仔細回答問題之前我先大家講兩個歷史故事。

    靖難之役

    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朱元璋死後,由於太子朱標早逝,皇位傳於皇太孫朱允文,史稱“建文帝”。建文帝在登機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自己的統治。聽從大臣的建議,實行“削蕃政策”,當時的親王都是朱允文叔叔輩的人物,血緣關係還比較近,雖然不太願意被削蕃,但是還是比較配合的。但是有個親王就不配合,那就是駐守北京的燕王朱棣。朱元璋雖然將蒙古趕出中原,並派大將徐達遠征漠北,但是為了防止蒙古反撲。將自己的四兒子朱棣封為燕王,率軍駐守北京。所以燕王直接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實際就是拒絕削蕃,當時建文帝正尋思做事立威呢,於是發兵攻打朱棣,叔侄二人就打了起來。剛開始朱棣是處於弱勢的,在戰場上節節敗退,但是建文帝比較太年輕,想著自己爺爺剛起不久,自己就跟叔叔打了起來,覺得有點慚愧,一直沒對朱棣下死手,希望叔叔主動認錯。但是建文帝是個好侄子,可朱棣就不是個好叔叔了。趁著都城南京兵力空虛,直接帶兵攻打南京,就在朱棣進去南京城想找到建文帝控制起來時,卻發現建文帝不見了。傳說劉伯溫給朱元璋算了一卦,說朱元璋一生殺孽太多,後代多遭慘運,在長子朱標早逝後,朱元璋就料到朱棣與朱允文叔侄會起戰爭,並且算到朱允文打不過朱棣,於是朱元璋早就給朱允文留了袈裟和人皮面具,直接逃出南京城外,雖然沒了皇位,最起碼留了一條性命。雖然朱棣並沒有找到建文帝,但是作為當時最有實力的親王,在建文帝失蹤後,朱棣就做了皇帝,並遷都北京。雖然朱棣不是個好叔叔,但在位期間也開創了“永樂盛世”的繁榮景象。

    所以建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最終也沒有被葬進明十三陵

    土木堡之變

    另一位皇帝是因為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虜而被大臣推上皇位的明代宗朱祁鈺。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爆發,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刺俘虜,明朝大臣于謙等人扶持朱祁鈺登記,並守護了北京。。但是英宗回來後,又奪回了皇位,並將明代宗軟禁於西苑。最終明代宗死後並沒有被葬進皇陵,而是單獨安葬。

    所以大明十六帝,明朝皇陵明十三陵只有十三位皇帝。沒有被葬進皇陵的有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文明代宗朱祁鈺。。

  • 9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明朝276的國祚,從明太祖朱元璋算起到明思宗朱由檢(崇禎)止,有十六人擔任了十七任正式皇帝。分別是:在南京建都稱帝的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的歷任皇帝――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十六人的十七任皇帝之說。是因為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後,由代宗朱祁玉受命於危難之時,被擁立為帝,尊英宗為“太上皇”。透過“奪門之變”後,英宗再次復出為帝,前後兩次出任皇帝。 北京的“明十三陵”是不包括葬於南京紫金山的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惠帝朱允炆在“靖難一役”後失蹤了、代宗死後被英宗以親王之禮葬於北京西山而無“帝陵”之耀。明十三陵,僅是指明朝在朱棣遷都北京後,除代宗之外的十三位“帝陵”的總稱,即成祖之長陵、仁宗之獻陵、宣宗之景陵、英宗之裕陵、憲宗之茂陵、孝宗之泰陵、武宗之康陵、世宗之永陵、穆宗之昭陵、神宗之定陵、光宗之慶陵、熹宗之德陵、思宗之思陵。當然,“明十三陵” 中還有除皇帝之外後“皇后陵”、“太監陵”。其中, 思陵是朱由檢、周皇后、田貴妃合葬墓陵,成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與妃嬪合葬之陵。十三陵在一起,成為了現代北京的一個風景名勝區。

  • 10 # 愛看愛思考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寢,是南京的明孝陵。而接班的朱允文,是沒有陵墓的,他埋葬哪裡?誰都不知道!最後一位沒有皇陵的皇帝的是朱祁鈺,就是朱祁鎮的弟弟,屬於代理朱祁鎮當皇帝的。後來被朱祁鎮發動政變所推翻,死時已經不是皇帝了,所以也沒有帝王陵寢。

  • 11 # 伯虎42

    大明王朝,一共是十六位皇帝(不含南明及追尊各帝),即: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憲宗朱見深(見濡)、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坖、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在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主峰南麓,有一片面積達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皇家陵寢區,這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身後陵寢所在。

    當初燕王朱棣“靖難”獲勝、登基稱帝,成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後,便有意將統治中心遷往自己的起家之地——北平順天府(即將來的京師北京),以便穩固皇權。

    永樂五年(1407年),徐皇后(仁孝皇后)薨逝,成祖在給皇后(以及日後的自己)挑選萬年吉壤時,並未效法太祖皇帝,在京師(南京)附近選擇陵寢地址,而是按照受寵的江西術士廖均卿的建議,前往順天府,在燕山山麓周圍,選擇合適的陵址,為皇后建造陵寢(以此表示成祖自己將要遷都北平的決心)。

    廖均卿等人奉旨前往順天府後,經過多方勘探、尋訪吉地,終於在順天府昌平縣北找到了原名為黃土山的“吉壤”,其地“天門山拱震垣,地戶水流囚謝”,是絕佳的風水寶地;隨即,勘察官員將選址結果奏明瞭成祖。

    成祖看過了地形圖後,對昌平黃土山這塊吉壤十分滿意,當即決定在此為皇后營造陵寢,也作為自己身後的安息之地,並賜黃土山名為“天壽山”。

    永樂七年(1409年),陵寢正式開建,至永樂十一年(1413年),地宮建成,皇后的梓宮被先期葬入了地宮中。其他地面建築隨後繼續營造。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成祖駕崩,之後也被安葬於天壽山的皇陵內,皇太子繼位,即明仁宗;仁宗給父母的合葬陵命名為“長陵”,這就是天壽山皇家陵寢區內的第一座皇陵。

    原本按照之前歷代王朝的陵寢制度,後世嗣皇帝的陵寢都要以始祖皇帝的皇陵為中心,按照“左昭右穆”、“左子右孫”的儀制有序建造,各安其位;大明的始祖皇帝是太祖朱元璋,因此按制度,後世嗣皇帝的陵寢也要建造於太祖陵旁,伴隨始祖(正如明興宗、也就是懿文太子朱標的陵寢建造在太祖陵墓左側一樣)。

    但成祖是以“靖難”而奪取的皇位,登基後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式遷都北京(京師),而之前也在昌平天壽山為自己(和徐皇后)建造了身後的陵寢;成祖駕崩後,葬在天壽山,已經不再遵循“隨始祖而葬”的陵寢制度。

    仁宗繼位後,倒是很想再次將國都遷回南京,也想在祖父太祖皇帝的陵寢旁為自己修造陵墓;但一來仁宗在位的時間過短,沒來得及操辦遷都和修陵之事,二來大明京師已經遷到北京(京師),仁宗駕崩後,如果要將梓宮運回南京安葬,那麼在時間、財力、人力、物力方面將耗費巨大,國家實在承受不起。

    所以,宣宗繼位後,還是為父親在天壽山皇陵區內、祖父成祖皇帝的“長陵”旁,修建了“獻陵”,安葬了仁宗皇帝。從此,大明曆代嗣皇帝的身後陵寢建造於昌平天壽山皇陵區內,就成為了定製,一律不歸葬南京。

    從永樂十一年(1413年),成祖的長陵(地宮)修建完畢開始,至順治二年(1645年),清朝修葺好思宗崇禎帝的“思陵”(實際上是崇禎帝田貴妃的墓改建)為止,昌平天壽山皇陵區內,先後修造了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一共十三座皇陵,合稱“明十三陵”。

    剛開始的時候已經介紹過了,大明皇帝(不含南明和追尊的),一共是十六位,但天壽山皇陵區內,只葬有十三位皇帝,那麼,另外的三位皇帝是誰,他們的陵墓在哪裡?具體又是個什麼情況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答。

    沒有安葬在天壽山皇陵區的三位大明皇帝,第一位其實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就是大明王朝的開創者——太祖朱元璋;而另外兩位,一個是被叔父燕王朱棣發動“靖難”而篡奪了皇位、下落不明的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另一位則是被兄長、時為太上皇的英宗朱祁鎮借“奪門之變”而強行趕下皇位、降為郕王,最後不明不白“暴薨”於西苑的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

    太祖於洪武元年(1368年)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後,就開始為自己與馬皇后挑選身後的萬年吉地;經過多方勘察後,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選定了京師(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的一塊風水寶地,正式開建自己的陵墓。

    剛剛開始建陵,工部營造人員就發現選中的吉地前方,赫然是三國時吳國大帝孫權的蔣陵;為風水起見,工部官員想移走孫權墓,免得破壞皇陵的神道走向。但太祖得知後大度地說:“孫權也是英雄,留著他的墓,將來給我守門吧”。

    因此,蔣陵沒有被移走,一直留在原地,而太祖的陵寢神道則繞過了蔣陵,再抵達寶頂前,這也是太祖的陵寢神道,不是筆直的原因所在。

    洪武十五年(1382年),馬皇后薨逝,太祖將髮妻先期葬入已經完工了的陵寢地宮中(整個陵寢的地面建築還在修造中)。馬皇后的諡號是“孝慈高皇后”,所以太祖定陵寢名為“孝陵”(也有“以孝治天下”的意思)。

    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的地面建築,如享殿、明樓、配殿等基本完工。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即建文帝。已經關閉十六年之久的孝陵地宮被再度開啟,建文帝將皇祖的梓宮安放入內,與祖母馬皇后合葬(另外還有若干殉葬的太祖後宮嬪妃,也被一併葬入地宮中)。

    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的“削藩”之策,燕王朱棣不願坐以待斃,於是在北平舉兵,發動了“靖難”,和建文朝廷刀兵相向。經過三年的激戰,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軍南下攻陷了京師(南京),建文帝在大亂中不知所終。

    燕王先“謁孝陵”,並在諸王及群臣的上表勸進下,三辭後接受帝位,登基稱帝,即明太宗(成祖),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以明年為永樂元年。

    永樂三年(1405年),在成祖的親自監督下,孝陵的地面建築全部建成,永樂十一年(1413年),“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被樹立在孝陵神道正中,這標誌著孝陵的完全落成,而全部的建築過程,歷時三十二年之久(洪武十四年至永樂十一年,也就是1381年至1413年)。

    自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駕崩、被安葬進孝陵地宮開始,明太祖朱元璋已經在南京紫金山的孝陵地宮內,靜靜地長眠了六百二十四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因病薨逝,年僅三十七歲。太祖因此哀痛不已,多次傷心落淚。為表示父子親情永在,太祖將朱標祔葬於自己與馬皇后將合葬的孝陵之東,並給朱標賜諡號為“懿文太子”。

    朱標嫡長子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幸夭折,次孫朱允炆時年十六歲;為保持皇統傳承的穩定,太祖越過了尚在世的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等兒子,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以延續大明皇室大宗的傳承。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駕崩後,皇太孫朱允炆封遺詔即位,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即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後,追尊早逝的父親為孝康皇帝,上廟號興宗,追尊去世的嫡母常氏為孝康皇后,尊生母呂氏為皇太后。

    當時諸藩勢力強大、各自擁兵駐守一方,對中樞朝廷的威脅很大(雖然還沒有舉兵作亂的行動);因此,建文帝剛剛繼位,就在親信大臣們的鼓動下,預備削藩、,清除諸王威脅,鞏固皇權。

    當時,太祖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已經亡故,太祖在世諸子最長者為燕王朱棣。燕王奉詔鎮守北平二十年,多次統兵北征,戰功赫赫,儼然為北方諸藩之首。因此,建文帝的削藩行動,最大的目標就是燕王。

    為剪除燕王的羽翼和奧援,建文帝繼位之後,便派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率軍將燕王同母弟、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逮捕,廢為庶人,遷往雲南安置。隨後,建文帝又將太祖第七子齊王朱榑、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第十八子岷王朱楩抓捕軟禁、廢為庶人;太祖第十二子湘王朱柏也被建文帝遣軍隊包圍王府,預備逮捕。但湘王勇武、不堪受辱,無以自明之下,在荊州王府中闔宮焚死,以示抗爭。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退無可退的燕王為了自保,憤然於北平起兵,援引《皇明祖訓》中的“有奸臣作亂、藩王可起兵靖難”的條款,號稱自己的起兵舉動是為國“鋤奸”,正式發動了“靖難之役”,展開和建文朝廷的軍事對抗。

    歷經三年的拉鋸作戰,因建文帝優柔寡斷、指揮不當,而明軍宿將幾乎都死於太祖晚年所興大獄中,南軍屢戰屢敗、喪師失地,燕軍則在燕王的統領下不斷戰勝南軍,實力越發壯大;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軍在燕王的親自指揮下,南下渡江、圍攻京師(南京)。關鍵時刻,太祖第十九子谷王朱橞開啟自己駐守的金川門,向燕王投誠,燕軍得以輕鬆入城,攻克京師。

    一片混亂中,皇宮突然起火,很快蔓延到各處,火勢不可收拾,宮中大亂,宮眷、侍女、衛兵、內侍等人四散逃難。

    燕軍入城後,燕王立即派人進入皇宮,想要搜尋到建文帝的蹤跡。但燕軍只找到了建文帝皇后馬氏,以及皇太子朱文奎的屍體(死於大火中),建文帝兩歲的次子朱文圭則被人救下,由燕軍收于軍中。建文帝本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就此失去了蹤跡。

    燕王拜謁孝陵之後登基稱帝,即明太宗(成祖)。成祖稱帝后,將建文帝在位時的痕跡全部抹去,廢黜了建文年號,改稱建文帝為“建文君”,降建文帝之父、興宗孝康皇帝(即朱標)為懿文太子;沒有追諡建文帝任何帝號、、諡號、廟號,也沒有給建文帝修建任何名義上的陵墓。

    成祖之後的大明曆代皇帝(正統意義上),都遵循成祖本人的做法,對建文帝直接無視,沒有任何紀念、祭拜之舉,也沒給他修建哪怕是象徵意義上的陵寢。因此,建文帝朱允炆,是大明十六代皇帝中,唯一一個沒有身後安身之所的皇帝。

    直到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南明弘光帝接受群臣的請求,為建文帝上廟號“惠宗”,上諡號“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並追諡其長子朱文奎為為恭愍太子,其次子朱文圭為潤懷王。到了這個時候,建文帝的皇帝身份才得到承認,身後的祭祀也得以恢復(雖然沒有享受多久);而即使是這樣,他最終也沒能得到屬於他的那一座陵寢。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被宦官王振攛掇著親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軍隊俘獲,隨駕出征的五十萬京營大軍損失殆盡。大明朝廷幾乎因此傾覆。

    關鍵時刻,在於謙等主戰派大臣的堅持和力推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被皇太后立為新帝,即刻登基,以穩固京師人心,朱祁鈺即景泰帝(明代宗);而被瓦剌俘獲的英宗則被遙尊為太上皇。

    景泰帝登基後,和于謙等主戰大臣全力配合、齊心抵禦,將入寇京師的的瓦剌軍隊打退,為大明社稷的安危立下了大功。

    當時,皇太后在立景泰帝為新帝時,還繼續以英宗之子、景泰帝的侄子朱見深為皇太子;而局勢危急、瓦剌已經兵臨城下,景泰帝顧不上這件事情,對侄子繼續為皇太子沒有太大的異議。

    但瓦剌敗退、局面恢復安定之後,景泰帝基本坐穩了皇位,而太上皇英宗也在隨後的和議中,被瓦剌在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了大明;出於對皇權的獨尊性和排他性,景泰帝對兄長英宗的迴歸其實是很顧忌的,但在表面上卻不能表現出來,只能捏著鼻子忍了。

    於是,景泰帝親自到皇宮東安門外迎接兄長返回,並噓寒問暖,互致問候,然後將“太上皇”安置於南宮中“榮養”。但景泰帝在南宮外加派守衛、時刻提防,隔絕了英宗和外界的聯絡,以防他捲土重來,搶奪帝位。

    此後七年之間,太上皇英宗名為榮養,實為軟禁,在南宮中度過了一段生活窘迫的隱居日子,如同高階囚徒一樣。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景泰帝經過一番策劃後,成功地降封皇太子朱見深為沂王,改立親子朱見濟為皇太子。但朱見濟剛剛當了一年多的皇太子,就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病夭,大明儲位再次空虛。

    此後,景泰帝再也沒有生出其他皇子,大明國本遲遲不能確立,社稷因此沒有明確的繼承人。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患病,即將不起,但儲君的人選還是沒能確定。

    關鍵時刻,幾個別有用心的臣子——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前軍都督府右都督張軏、司設監太監曹吉祥,為了奪取“擁立之功”,謀取更大的利益,在經過周密策劃之後,於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各率私兵,直闖入南宮,接出了早已得知訊息的太上皇,登御輦直奔皇城。

    至東華門後,英宗在御輦上大聲迴應制止他們進入皇城的守門士卒:“朕太上皇也!”守衛因此不敢阻擋,英宗順利進入東華門,隨後登奉天殿,宣佈復位。當時,恰逢早朝,百官已經入宮,不明就裡之下,群臣遲疑躊躇。徐有貞率先行禮,並大喝“太上皇已復位!”,令群臣前來覲見!

    群臣遲疑片刻之後,還是按照覲見皇帝的禮儀,向端坐在奉天殿上的太上皇英宗叩拜。就這樣,闊別皇位七年多之後,英宗再一次重登帝位,復辟成功。這就是大明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成功後,英宗立即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1457年),並在半個月後,以皇太后的名義,廢黜弟弟景泰帝的皇帝名號,降為郕王,將其遷到皇宮外的西苑中軟禁。

    天順元年(1457年)二月十九,為避免景泰帝死灰復燃、威脅皇權(正如自己在‘奪門之變’中所做的那樣),英宗狠下心來,命內官監太監蔣安連夜趕赴西苑,將身體剛剛恢復的景泰帝暗害於寢宮內,一勞永逸地消除了隱患。景泰帝遇害時,年僅二十九歲。

    當初,景泰帝曾廢黜了不願改立皇太子(即廢侄子朱見深、立親子朱見濟之事)的原配汪皇后,而以皇太子朱見濟的生母杭氏為皇后。但朱見濟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夭折後,杭皇后身心大受打擊、一病不起,也在泰七年(1456年)二月薨逝。

    按照太宗(成祖)所開創的陵寢制度傳統,大明(遷都之後的)皇帝的身後陵寢,都要在昌平天壽山皇陵區內選址建造;在景泰帝之前,天壽山陵區內已經建造完成了成祖的長陵、仁宗的獻陵、宣宗的景陵。

    當初英宗繼位時,還只有八歲,一時也不必著急修造身後陵寢。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出征被俘後,更加沒人會在天壽山內給他選址修造皇陵(即使後來被放歸大明,英宗也沒有能夠得到修造“太上皇陵”的權利)。

    景泰帝在危難之際登基後,起先是要全力抵抗瓦剌的入寇,因此根本沒時間為自己建造陵寢,後來局勢安定後,也是因為自己還年輕的原因,景泰帝沒有立即在天壽山皇陵區內,選址動工開建皇陵。

    但景泰七年(1456年),杭皇后久病不治而薨逝,這就必須要建皇陵以安葬皇后;同時,景泰帝將來百年之後,也將和皇后合葬於此。所以,景泰帝當即下詔,命欽天監在天壽山下挑選合適的吉壤,作為杭皇后的陵寢,以及自己將來的身後長眠之地。

    經過一番挑選後,欽天監在天壽山皇陵區內、仁宗獻陵的左側大約一里處,終於找到了一處上好的吉地,於是作為初選地址,上報給景泰帝稽核。而看過了地勢、風水草圖後,景泰帝對此吉地很是滿意,同意了欽天監的意見,然後命工部官員、昌平護軍立即開工,在此地修造自己和杭皇后的合葬陵。

    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皇陵的地宮部分完工,當月,杭皇后的梓宮被移入地宮安葬;因為皇帝(景泰帝)還在世,所以陵墓沒有正式取名,只以“壽陵”為代稱。

    天順元年(1457年),景泰帝在“奪門之變”中被複闢的英宗廢為郕王、隨後便“薨逝”於西苑;英宗深恨景泰帝在位時,對自己的防備和猜忌,自然不會將弟弟葬入天壽山皇陵區內,那座景泰帝生前建造的“壽陵”中。

    在給弟弟賜了個“戾”字的惡諡、稱其為“郕戾王”後,英宗勉強以親王之禮,把景泰帝隨意安葬在京西金山(玉泉山)下,皇室其他成員(主要是未就藩的親王、其他沒有資格入葬天壽山的宮眷、或者未受封就夭折了的皇子皇女)的陵寢區內,稱為“郕戾王墳”。

    而天壽山皇陵區內、景泰帝為自己修造的“壽陵”,則被英宗於天順元年(1457年)五月,命工部尚書趙榮率軍隊全部拆除,不光地面建築被夷為平地;就連地下的玄宮也被一併毀去,而之前安葬其中的杭皇后梓宮,就此下落不明瞭(很可能被隨意處置)。

    從此,天壽山下的這座原本雄偉宏大的皇陵,建築蕩然無存,遺址上荒草叢生、瓦礫遍地,,一片淒涼景象;昌平的皇陵護軍們稱這個遺址為“景泰窪”(景泰窪的故事,後面還會講述到)。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駕崩,臨終前遺命皇太子朱見深(即明憲宗),不得用被毀的郕戾王壽陵舊址為自己建陵(而按照‘左昭右穆’制度,景泰窪原本是英宗身後的最佳的建陵地)。

    憲宗登基後,奉英宗的遺詔,在離“景泰窪”右邊大約一里半的地方,尋到了另一塊吉地,隨後在此為父親建造陵寢,這就是英宗的“裕陵”。

    成化十一年(1475年),憲宗為凝聚人心、平息朝野議論,下詔恢復了叔父景泰帝的皇帝身份,追諡叔父為“恭仁康定景皇帝”,然後命工部按帝陵的規格,重新修整了玉泉山下的景泰帝陵墓,並改“郕戾王墳”為“景皇帝陵”;這就是大明王朝遷都京師(北京)以後,唯一一處不在昌平天壽山皇家陵寢區內的皇陵——景泰陵。

    憲宗雖然恢復了景泰帝的帝號,也升“郕戾王墳”為“景皇帝陵”,但只是對景泰陵略加維護而已,整個景泰陵的地面建築,大體上還是王陵的規模,其主殿、配殿的琉璃瓦也是綠瓦,陵碑也沒有從陵門外偏東的位置(王陵規制)移到正對陵門;此時的景泰陵,僅僅在名義上擁有帝陵之名,實際還是王陵規制。這個“紆制”的情況,保持了六十年之久。

    直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嘉靖帝某次路過玉泉山,特地拜謁了景泰陵,並認為景泰陵如此規制,不合帝陵名號,有礙朝野觀瞻。於是,嘉靖帝下詔,將景泰陵的諸殿琉璃瓦都改為黃瓦,並移陵碑於陵門之外、大門之內的正中位置,新建碑亭覆蓋其上。

    經過嘉靖帝的補充儀制,景泰陵才略具皇陵氣象,大體上符合“帝陵”的制度。不過,景泰陵的規模遠不能和天壽山皇陵區內的其他皇帝陵寢相比,祭祀制度、維護水準就更別提了。

    從憲宗給父親英宗修建“裕陵”時,刻意避開“景泰窪”之後,天壽山皇陵區內,雖然先後又修建了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這六座皇陵,但歷代皇帝建陵時,不約而同地避開了原本是上佳吉壤的“景泰窪”,選擇在天壽山下的其他位置開建陵寢;上百年間,“景泰窪”的蕭瑟景象沒有改變。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萬曆帝駕崩,皇太子朱常洛於八月初一繼位為帝,即明光宗泰昌帝。

    泰昌帝即位之初,原本頗有振作之意,但他在青年時期就身體羸弱,好不容易熬到繼位時,已經未老先衰了。再加上登基後主持萬曆帝的葬禮繁瑣無比、又兼沉溺於美色(萬曆帝寵妃鄭貴妃所進)、於是泰昌帝乎本來就千瘡百孔的身體迅速透支,登基後不過十天,就病勢沉痾,臥床不起。

    此後為了保命,重病中的泰昌帝誤服了內臣所進的瀉藥,以及“仙丹紅丸”,病情更加雪上加霜、無可挽回。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三十,登基不過二十九天的泰昌帝,就在油盡燈枯的無奈中駕崩,年僅三十九歲。此時,泰昌帝的父皇萬曆帝的靈柩,還停在乾清宮中,沒來得及安葬到早就建造好的定陵(萬曆帝自己的陵寢)內。

    在勳臣英國公張惟賢、文臣首輔方從哲等人的擁立下,泰昌帝的皇長子朱由校奉遺詔登基,以當年八月以後為泰昌元年,改明年為天啟元年,朱由校即明熹宗天啟帝。

    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天啟帝舉行儀式,將皇祖萬曆帝、嫡祖母孝端皇后(神宗皇后)、祖母孝靖皇后(泰昌帝生母)合葬於天壽山陵區內的定陵,然後命欽天監儘快在陵區為父親泰昌帝和早逝的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挑選吉壤,修造陵寢。

    當時,天壽山皇陵區內已經先後修建了十位皇帝的陵寢,上佳的吉壤幾乎都被佔據,根本沒有多餘的位置(像隆慶帝的昭陵、萬曆帝的定陵,乾脆就建在神道的左側,而不是在天壽山主峰下挑選吉壤)。欽天監幾經卜選,也沒法在短時間內找到上好的吉地,為了不使泰昌帝“暫厝”太久,禮部、欽天監、工部官員在商議之後,聯名向天啟帝上疏,請求將一百六十三年前被損毀的景泰帝壽陵所在處“景泰窪”,作為泰昌帝的萬年吉地,開建陵寢。

    為了向天啟帝說明“景泰窪”並非“不詳之地”,欽天監和禮部還特意向天啟帝補充進獻了地形圖、風水圖,言明“景泰窪”的位置正在在仁宗的獻陵和英宗的裕陵之間,距成祖的長陵也不遠,是天壽山主峰下少有的吉壤,確實是極好的風水寶地,而當年之所以被毀,實在是因為景泰帝和英宗之間的兄弟恩怨所致,並非風水、地勢的問題。

    天啟帝聽完欽天監的奏報,且親自御覽了“景泰窪”的地形圖後,對這塊吉壤很是滿意,於是同意了欽天監的意見,決心清理改建“景泰窪”,在此為父皇泰昌帝修造陵寢。同時,天啟帝還特賜內帑一百五十萬兩,作為修造費用。

    天啟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泰昌帝的陵寢在“景泰窪”正式開工;七月二十九,地宮建築完工,九月,天啟帝主持儀式,將父皇泰昌帝、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的靈柩安葬進地宮之中,併為父皇的陵寢命名為“慶陵”。

    慶陵的地面建築,至天啟六年(1626年)才最終完工,其建築精美宏大,環境幽靜肅穆,成為天壽山皇陵區內一個重要組成建築。

    此後,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先後落成,昌平天壽山皇陵區內,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十三陵”規模;而原本要葬在天壽山下“壽陵”中的景泰帝,卻因為“奪門之變”的發生,而失去了以及修造好的陵寢,只能孤寂地在玉泉山下的“景泰陵”中安身。

    直到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景泰帝駕崩一百八十八年後,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為景泰帝追上廟號“代宗”,增諡號“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景泰帝才獲得了和其他大明皇帝相等的的身後待遇和宗廟儀制。不過,他再也沒機會遷到正式的皇陵區——昌平天壽山下安葬了。

  • 12 # 農民工說古道今

    其實吧,明朝不止只有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一個帝陵區、也遠不止十六位皇帝!明王朝開元建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一氣兒將自己的高祖父朱百六、曾祖父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親朱五四追尊為了皇帝,分別上廟諡德祖玄皇帝、懿祖恆皇帝、熙祖裕皇帝、仁祖淳皇帝。雖然這些個所謂皇帝活著時都只是普通的農民,可架不住人家是朱元璋的父祖呀!難道說追尊的皇帝就不算皇帝了?那追尊還有什麼意義?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算上追尊的皇帝,從明德祖朱百六開始,接著是明懿祖朱四九、明熙祖朱初一、明仁祖朱五四、明太祖朱元璋、明興宗朱標、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景泰帝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祐樘、明睿宗朱祐杬、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載坖、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崇禎帝朱由檢,總共二十二位皇帝!這還不包括南明小朝廷的那些個所謂皇帝。但是,這其中,建文帝朱允炆因為在一場大火中銷聲匿跡、不知所終,所以沒有陵寢,剩餘其他皇帝的陵寢位置都是明確的。

    ▲建文帝朱允炆畫像

    那麼,為何北京只有十三陵呢?明朝的其他皇帝又葬在哪兒?首先是明祖陵,位於今江蘇盱眙境內。明太祖朱元璋稱帝時,家裡的老祖宗們葬在哪兒,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了。於是,只能命人象徵性地找了幾件衣服葬入了這座帝陵的地宮之中,並在地宮之上建起了氣勢恢宏的地面建築,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明祖陵。但明祖陵並不是某一位皇帝的帝陵,而是明德祖朱百六、明懿祖朱四九、明熙祖朱初一以及他們的皇后的合葬衣冠冢,這一下子就去掉了三位皇帝……

    ▲江蘇盱眙——明祖陵

    然後是位於今安徽鳳陽的明皇陵、也叫鳳陽皇陵,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父親明仁祖朱五四與母親淳皇后陳氏的合葬墓。原本只是一座寒酸的土冢,朱元璋稱帝之後命人在父母原墓地的基礎上建立起了起勢恢宏的地面建築,於是這座寒酸的土冢搖身一變、也成了明王朝的帝陵!同時,朱元璋還命人將自己兄嫂的骨骸也遷葬入了其中,作為這座帝陵的陪葬墓,這其中就有後來靖江王府的始祖——南昌王朱重四(朱元璋的同胞長兄),這一下又去掉了一位皇帝。

    ▲安徽鳳陽——明皇陵

    接下來是明太祖朱元璋自己,他駕崩時明王朝尚未遷都北京。所以,朱元璋駕崩後被葬在了南京附近的紫金山上,與三國時期吳大帝孫權的陵寢重疊。結連被兩位皇帝看中,可見這塊地方的風水還是相當不錯的!

    ▲江蘇南京——明孝陵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薨逝,朱元璋非常痛心,諡“懿文太子”並將其葬在了自己萬年吉地的旁邊。後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成了皇帝,追諡朱標為孝康皇帝,上廟號興宗。懿文太子園寢也搖身一變、成了帝陵,因其位於明孝陵東側,故俗稱“明東陵”。雖然“靖難之役”後,明成祖(太宗)朱棣廢除了長兄朱標的廟諡,將其重新降為了懿文太子,但這座陵寢的地面建築並沒有被過多擾動,大體保留了原有的規制,只是祭祀等級被降為了皇太子等級而已,這一下又去掉了兩位皇帝。

    ▲明孝陵與“明東陵”位置示意圖

    再然後是景泰帝朱祁鈺,他在位期間其實是給自己修了陵寢的,即後來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所在地。可後來發生了“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成功復辟,復降朱祁鈺為郕王,死後諡“戾”。既然朱祁鈺成了郕王,自然是不能入葬昌平天壽山帝陵區、也就是今明十三陵的。所以,朱祁鎮命人平掉了朱祁鈺已經快要完工的陵寢,將他葬到了玉泉山附近。說是按親王規制,實際上寒酸得很!明憲宗朱見深即位之後,出於政治考量、恢復了叔叔朱祁鈺的皇帝尊號,但不上廟號、諡號字數也大幅縮水。雖然是“減配版”,但畢竟朱祁鈺又成了皇帝。於是,郕王墳搖身一變又成了帝陵,即現而今我們看到的景泰陵,這下又去掉了一位皇帝。

    ▲北京海淀——明景泰陵

    最後是位於今湖北鍾祥的明顯陵。它原本也是一座親王墳,是興獻王朱祐杬的墓園。可架不住人家命好呀!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絕嗣,直接導致朱祐杬的哥哥明孝宗朱祐樘成了絕戶。於是,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成了皇帝,即後來的明世宗。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後,隨即便搞出來一個“大禮議”,給父親朱祐杬爭來了興獻帝、睿宗獻皇帝的名分。於是,興王墳也被升格為了帝陵、增建了氣勢恢宏的地面建築,即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明顯陵,這又去掉了一位皇帝。

    ▲湖北鍾祥——明顯陵

    明王朝總共二十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寢,明德祖朱百六、明懿祖朱四九、明熙祖朱初一德衣冠冢在江蘇盱眙的明祖陵,明仁祖朱五四葬在安徽鳳陽的明皇陵,明太祖朱元璋和明興宗、懿文太子朱標葬在江蘇南京的明孝陵和“明東陵”,景泰帝朱祁鈺葬在北京海淀的玉泉山,明睿宗朱祐杬葬在湖北鍾祥的明顯陵。算一算,22-9等於多少?13!正好對應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這不就全乎了嘛……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經自己同意便擅自把自己帶到人世間。子女可以這樣責問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