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遇見阿米
-
2 # 小燈塔科普教育團課
現在的教育本質,都是在營銷家長,就拿早教來說,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在互動的過程中,不止鍛鍊手、腳、眼等等的協調能力,更鍛鍊思維能力。但是,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新奇的感知是一樣的,之所以帶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互動,本質是調動家長的興趣點,家長覺得有意思了,就會聯想到孩子對此也感興趣,於是,再加上攻心戰,生意就談成了。
動輒幾千元到上萬元的早教費,賺得輕鬆!你無從真正測評出,早教到底對孩子產生多大分量的作用和影響。
所以,所有的培訓機構都是抓家長心理,不知道我這麼說,有沒有同意的。
-
3 # 蝸牛媽媽愛分享
我身邊朋友帶著孩子參加早教班,目的就是想讓女兒能不那麼膽小怕生,因為現在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裡和媽媽或是爺爺奶奶一起玩耍,有時候去遊樂場能明顯的感覺到孩子想和小朋友玩卻很害怕,一直往媽媽懷裡鑽,所以參加早教不是讓她學習什麼,只是想讓她認識很多的朋友,給她一個適應的環境。
-
4 # 問題寶寶
我想,對於上不上早教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客觀的去分析面對,首先,它是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孩子們成長,但它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其次,選擇早教中心也是非常考驗家長的,各個早教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家長需要實地考察並多方面分析總結,才能放心做出最後的選擇。最後是家長能不能把早教中心的好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延續,如果做不到這點,我覺得還是放棄早教比較好,花這個時間和錢財真的就沒什麼意義了。
為什麼選擇早教?我問了問在早教中心認識的寶媽們,她們的答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絕對不是因為什麼開發智力,單純的想找個互動且相對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嘗試和除家庭成員之外的人接觸交流。
2、早教中心的運動場所擁有各種符合幼兒發展的器械和體育用品,而且都是經過檢測和很多孩子嘗試體驗過多次的,危險係數較低,外界環境惡劣的條件下也可以帶孩子來進行運動活動,地方比家裡大,安全設施也好,孩子玩得開。
3、讓孩子經歷群體生活,感受秩序和規則,在有專業育兒經驗的老師的陪伴和指引下鍛鍊各方面的能力,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學會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
4、大部分寶媽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員,雖然愛孩子,卻不知道孩子每個階段應該相應的給予什麼教育,比如到一定時間應該和他玩什麼遊戲,教些什麼東西等等。
5、豐富自己帶孩子的生活,給孩子一個可以玩的場所,給自己一個認識很多寶媽並且能夠相互交流育兒心得的機會,為自己進行早期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角度,從中受到啟發。尤其適合一些自己全職帶孩子身心疲憊的媽媽們,可以調節心情,緩解焦慮,給她們一個自由的空間。
當然,我不否認,父母的陪伴,持續付出時間與心血,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早教老師莫過於平和而不斷優秀的父母。因此,當有人諮詢我關於早教的問題時,我都會告訴他們,作為家長你想明白了自己要什麼?能做到哪些?會不會堅持下去?比糾結“早教班有沒有效果”要有意義的多,弄清楚這些問題再來考慮要不要加入早教。
我閨女依依在早教中心這一年來的變化可以說是超乎我的想象,其實不管你去哪個早教,只要剛剛好趕在孩子成長的敏感期,為她建立了自信和滿足感,都將是益大於弊的。每週我都會帶她去上兩次早教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明白了什麼叫做堅持。
在去早教前,我秉著孩子能健康長大、不磕著碰著就可以的觀念陪伴著她。慢慢的我意識到閨女應該學習一些與她年齡相符合的知識技能,接觸適應她心智發展的新事物,而對此一無所知的我開始尋找這麼個渠道,能夠幫助她也幫助我的橋樑,於是,我想到了早教中心。最初的日子,我預約了很多家早教中心的試聽,某吉姆,某寶貝,某愛嬰等等,整潔的場地、完備的設施、外教授課等都列入我的考慮條件內。為了綜合各項指標且更加公平的去比較各早教中心,我在每家早教機構都選擇試聽運動課。看著閨女接受指導毫無障礙,在富有經驗的老師溫柔的指導下無比放鬆,課程內容的有趣更是讓孩子開心不已,我更加堅定選擇早教的決心,起碼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適合她的, 她是很喜歡且享受的,最終我選擇了一家個方面條件和師資力量都不錯並且離家較近的早教中心。
在早教中心學習半年後,我發現,依依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變化,最大的改變是從一個愛哭鬧的害羞小女生變成一個會向陌生人招手“打招呼”“說再見”的熱情女孩。早教中心的玩具平衡木、吊環、各種球等她不僅得心應手,還常常玩的不亦樂乎。在雙語教育的環境下一些簡單的外語口令她也能聽懂了,還在家用這些口令指揮我們做出相應的動作。原來早教的意義,包括“提早教育”和“在適齡的時候滿足其需要讓潛能發展最大化”,而這個意義不僅需要早教課堂來滿足孩子潛能發展,還需要家庭成員的配合。陪伴著閨女一起參加早教課堂的互動,和她一起按照順序堅持每個環節,不依著她的性子只去重複喜歡的專案,幫助她熟悉並遵守規則,家長並不是把孩子扔給早教中心,而是換一個形式更加系統的繼續參與他們的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孩子改變了,家庭成員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配合早教內容幫助孩子成長,回家後我都會查閱很多相關的資料結合早教機構課上的內容總結出在家要鞏固的東西。在早教中心認識的寶媽們都是如此的博學且光彩靚麗,於是乎我每次帶孩子去早教中心前都會特意好好打扮一番,並把我總結的相關育兒內容與她們分享,當其他寶媽誇讚依依媽顏值高懂得又多時,閨女依依總是充滿了自豪的神情,我也覺得生活多姿多彩起來,對每一天都充滿了期待。而依依爸再也沒有藉口推辭說不知道如何陪孩子,隨著陪孩子上課次數的增加,依依爸已經能夠圍繞早教課的內容自己研發拓展了好多新方法陪孩子玩,父女倆的共處時光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和諧。
記得看到過那麼一句話:“孩子還小的時候,我無法向她解釋社會的現實與不公,我只能選擇為她儘可能的提供一個平等和善的環境,撒下博愛的種子,洗禮無畏風霜的枝芽。”我想,適合孩子成長的早教中心就是這樣一個環境,在家庭條件准許的前提下,時間和經濟都“ok”的情況下,孩子適應且喜愛,家庭成員又能夠保證堅持圍繞著早教所學的技能技巧去陪伴孩子,那就去給孩子選一個早教機構吧,如果做不到,那就乾脆不要開始。願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成長的最佳途徑,越來越優秀!
-
5 # 家庭教育孫麗
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的回答:不只是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兒。以下幾個方面,您需要進一步瞭解:
1.孩子的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任何形式的早教機構和早教老師的作用都永遠代替不了家庭,特別是在孩子的早期成長中,主要養育者的作用。
不論是否去早教機構上課,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父母,都應該在養育孩子的早期,有意識的去學習和了解一些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一個框架性的瞭解,而不是盲目的跟著感覺走。
2.早教機構起到了什麼作用?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確實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
根據敏感期和大腦發育理論,人類對各種資訊和各項能力發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現在生命的最初幾年,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獨特和重要的發展階段。早期教育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啟用”,在從而為其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而親子互動在這其中也會對孩子的發展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早教機構的作用是在父母家庭教育的基礎上,給家庭提供更專業的早期育兒指導,術業有專攻,畢竟術業有專攻,正規有經驗的早教機構的老師都有豐富的早期教育經驗,包括也都有相關的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儲備,同時也會定期給老師們做各種升級培訓。
3.最常見的誤區早教方面最常見的誤區,和目前整個大的教育環境的誤區類似,跟風、盲目、和焦慮構成了三大主要情緒。
經常是,鄰居的孩子閨蜜的孩子報了什麼課程,自己的孩子也要跟著報,或者覺得別人都去上早教,那我的孩子不上會不會就輸在起跑線?
而一些不太規範的早教機構,正是抓住了這種強烈的焦慮和盲目。大家還是擦亮眼睛,不要陷入這些誤區。即使報了早教班,你作為父母的陪伴作用,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
6 # 蘋果爸爸育兒
親子早教課的形式確實是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玩,但是其中的效果,要具體分析。
早教的上課形式以及其意義是什麼?針對人群:親子早教主要針對的人群,通常是3歲以下的幼兒和家長。
上課的形式,是家長陪同孩子一起上課。
課程內容通常是以遊戲的形式為主,圍繞一個主題,配合音樂、美術、舞蹈、運動等活動,讓家長跟孩子一起參與進來。
課程的意義:教給家長如何給孩子做早教,透過什麼形式,用什麼方法等,教給家長育兒的技巧,瞭解該年齡段孩子的特徵;課堂形式以親子互動為主,也能夠增進親子感情;在課堂環境中,可以讓孩子接觸到其他同齡人,鍛鍊其人際交往能力。
早教課真的有效果嗎?早教課到底有沒有效果,首先家長得明白,你希望孩子透過早教課程獲得什麼?如果,你只是希望孩子有個活動的場所,能夠跟同齡人接觸,那麼去上早教課,很容易就實現這些期望。如果,你希望早教課讓孩子各項能力有所提升,或者是要求比較高,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那麼單純上早教課還是不夠的。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想讓孩子各項能力有所提升,離不開家長平日裡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覺得孩子上早教有效果的家長,通常是比較重視孩子教育問題,並且在上課的時候,配合度高,回家也會按照老師的要求,去跟孩子互動,教導孩子。
如何讓早教更有效果呢?最好由父母陪伴孩子去上課,儘量不要讓老人或者保姆去。因為早教課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上課,還是讓一些平時工作很忙的家長,能夠有機會跟孩子進行互動。
家長在課上要高度配合老師,不要敷衍了事。課上的各項活動,家長都要積極參與。家長有熱情,孩子才能有積極性去學習。
回家以後,要按照課上所學和佈置的作業,跟孩子認真地去練習。家長越重視,在孩子身上起到的作用會更明顯。
我是蘋果爸爸,反對喪偶式育兒的寶爸,陪伴式成長的踐行者。育兒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
7 # 笨點點
親子早教課程不單單是教孩子,更重要的是在指導家長,該怎樣看待和處理一些孩子的狀況,這種教育反射到孩子的身上是一種長期的影響,畢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參加早教親子課程的父母,親子關係方面會更加和諧,育兒的方式方法也更加成熟和專業。
親子早教只是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耍嗎?真正的意義您知道嗎?其實對於早教班,爸爸媽媽帶著寶寶比爺爺奶奶帶會更好。
親子課是非常好的親子互動的機會,特別是對於那些平時就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的爸爸、媽媽們。一週1到2次的親子課,不僅能瞭解自己孩子的成長情況,而且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孩子每個周1到2次或半日的早教親子課,這件事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首先不管天氣好壞,作為家長如果能夠堅持帶孩子上課,其實就是告訴孩子,學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一定要堅持,這既讓孩子從小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又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品質,這是良好習慣和性格養成的一項重要環節。相對的,參加早教親子課程的寶寶在時間觀念、學習習慣等方面會比沒有參加早教親子課程的寶寶強上許多。
早教的基礎是父母意識的轉變,是自己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建立在父母的自我成長之上,所有的教育選擇都是父母思想的體現。如果父母自己無法成長,才會對早教做出錯誤的判斷,一種是早教等同於知識學習,於是讓孩子提前學數學並深以為是;一種是認為早教不需要,讓孩子自然的成長就好了,隨便的,任意的。
只有當父母能夠正確認識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意識到自己的陪伴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才能每天抽出一定量的時間陪同孩子的玩耍,才能為孩子選擇正確的學習方式。所以,父母的價值無人能夠取代,而父母必須學習,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每個家庭都需要早期教育
每個家庭都需要早期教育,人不能無知的長大。當我們越發的認識到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就更需要心平氣和的認識早期教育。如果我們現在否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是自欺欺人的作法。早期教育中有兩個部分的內容,一個是父母的成長,主要是父母學習應該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處並且在相處的過程中如何理解的孩子的行為,並能從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成長所需要成長元素。另外一個是孩子直接從外界獲得的成長機會,比如幼兒園,比如學習機構。(我很謹慎的用“學習”二字,因為一提學習,就會有引起誤解,因為會狹隘的認為學習就是語文數學,如同早教就是識字數數一樣。)
歐美非常重視早期教育,但其核心並不一樣。在德國如果在幼兒時期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就會面臨處罰的危險,但同時德國相當重視早期教育,他們提倡孩子作為一個社會自然人去了解社會,參觀消防隊,認識紅綠燈,認識各種樂器以及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相處;美國則非常重視藝術在早期教育中的價值。
而父母對於教育的看法,對於個體發展規律則更是需要學習。只有父母進行了學習才有可能進行正確的選擇。
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總之功能是比較全的。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
8 # 小仙姑默默
剛剛看了一下,有一些朋友認為:非常好,可以發展寶寶的諸多能力。寶寶可以認識到更多的玩伴,還可以讓孩子開發了智商。可以培養出更多健全的性格。最起碼這個錢花了,即使寶寶以後真的沒有出息,自己也不會後悔,該做的都做了。
也有不少朋友認為:只是換了一個地方,老師、家長陪著孩子玩而已。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體。寶寶在家裡,有父母的陪伴也非常好,各種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並不比上了早教的孩子差。沒有必要浪費錢。
而我認為,還是得根據家庭的具體收入情況而定。
1)現在的早教,動不動就是上萬的。很多家庭的收入真的不多,拿出上萬元的費用對於生活勢必會有影響。那父母就自己多花點時間多陪伴寶寶,畢竟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有質量的陪伴。
2)家庭收入比較高,條件好的家庭,可以選擇早教,在一個氛圍裡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沒有什麼不好的。
其實在早期教育裡,根據發展心理學來看,嬰兒期(0~2歲)要解決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總之,上早教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在0-3歲這個階段,給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自己做不到,就學習,或者交給專業的機構或人員來幫助自己,更多的滿足孩子身心需求,家長自己能做到就自己做到。
-
9 # 一車軲轆
比起炒成天價的早教班,這些益智玩具才更有用!
從大獲好評的影片《起跑線》到各種育兒類節目,孩子的教育問題始終是懸在無數父母頭頂的一把利劍——如何讓寶寶在起跑線上就贏過別人?正因為家長的這種焦慮心理,五花八門早教班大行其道,可天價換來的成果,往往並不那麼讓人滿意。
其實,比起上昂貴的早教班,有一種更加經濟實用的方法幫助開發孩子的智力,那就是益智玩具。家長可不要小瞧玩具的作用,只要利用得好,也能成為寶寶增智的一大助力。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不妨來看看,益智玩具的作用到底有哪些:
1.鍛鍊感官能力和手眼協調
益智玩具色彩豐富、形狀各異,孩子可以對其進行摸、看、聽等感官體驗,對鍛鍊感官能力很有好處。玩具鮮豔的顏色和線條可刺激視覺發展,對視力很有好處;聽音識字卡片、搖鈴等會發聲的玩具能鍛鍊聽覺;拼圖等不同質感的玩具則對孩子觸覺發展有幫助。
透過對玩具進行抓握、扭動等一系列動作,寶寶的抓握能力和手部肌肉會得到了鍛鍊。至於積木之類需要手眼協調作用才能玩的玩具,可以促進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2.開發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益智玩具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玩樂中開發孩子的大腦,這主要體現在創造力和思維力方面。例如用來玩過家家遊戲的鍋、鏟等玩具,能夠讓小朋友對家庭產生一定的聯想,展開富有創造性的角色扮演遊戲。而布娃娃之類的換裝玩具,則讓寶寶在思考如何給娃娃搭配衣服的過程中,鍛鍊想象能力。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高階”的玩具,比如棋類玩具,可以讓孩子充分開動腦筋,思維能力自然能夠有所發展。
3.培養專注力
良好的專注力是寶寶日後學習的有利保障,也需要後天的培養。專注力的養成,並不侷限在看書、下象棋等方式,一些簡單的小玩具也能夠在點滴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這些益智玩具靠外觀就能夠吸引寶寶,而且玩法簡單有趣,可以讓孩子保持長久的興趣,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在其專注玩耍的過程中,專注力自然而然就有了提升。
當然,益智玩具的優點也並非只有以上介紹的這些。它還能夠作為貼心的小夥伴陪伴孩子成長,讓寶寶享受無憂無慮的歡樂童年,同時,還可以接受到良好的知識啟蒙。比起讓孩子上昂貴的早教班,買幾個益智玩具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
10 # 椰子麻麻
我的兒子椰子馬上4歲,他從8個月大開始接觸早教,分享一下我們家的早教經歷以及我的感受。“玩樂型”的早教真的只是玩嗎?
我從椰子8個月開始讓他接觸早教,在最終選擇前也做了很多考察工作。發現針對低齡嬰兒的早教機構理念和具體上課內容都大同小異。主要針對寶寶的運動能力、社交能力和音樂感知。
雖然表現形式看起來都是家長帶著寶寶一起玩,但這種“玩”其實是一種有目的的玩。
體能課會針對寶寶不同的年齡段制定相應的課程,老師會提供各種教具讓寶寶參與和練習。同時也會鼓勵1歲以後的寶寶開始說話、和其他的寶寶進行交流等,培養寶寶的社交屬性,讓他們不認生、自信、大方。
音樂課可以讓寶寶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打擊樂器,主要也是培養寶寶的節奏感和韻律。
“玩樂型”早教體驗感受能力培養方面:可以在寶寶比較低齡的年齡就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和樂感。從目前椰子的情況來看,他性格比較外向,平時話很多跟誰都能聊,也比較能說會道。音樂方面,3歲開始唱歌音就很準了,節奏感非常好,也特別喜歡唱歌跳舞。
但其實我也不能說這些是小時候上早教上的,我只是客觀寫出我的實際感受和目前孩子的狀態。
親子陪伴方面:
1、生孩子的頭兩三年裡我的工作時間是固定的,加上通勤時間特別長,所以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很有限。但每次的早教課都可以放下一切,全身心的和他一起學習、一起玩,這是一種很棒的體驗,更是很寶貴的親子時間。
2、因為在早教中心知道了每個階段的學習重點,在家我們也會方向更明確的教他。有點類似“指導方針”的感覺。
“玩樂型”早教只適合低齡寶寶從我自己的體驗來說,我覺得這種“玩樂型”的早教更像是一種素質教育的感覺。
說起來似乎是培養寶寶這個能力那個能力,但實際的產出並不明顯,這也是很多父母覺得早教根本沒用的原因。它畢竟不像學科培訓那樣立竿見影,有客觀的東西可以評定。
在孩子的低齡階段,去透過玩一玩提高一下綜合素質我個人覺得也就可以了,也不能要求那麼小的寶寶真正學到什麼技能。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到了幼兒階段,那就應該開始去上一些更有針對性的課程,而不是這類玩樂型的課程。比如:思維能力相關的課程、樂高拼搭、英語啟蒙、圍棋啟蒙、跆拳道、平衡車等等。
具體這個年齡應該怎麼界定呢?我個人覺得差不多3歲左右吧,如果有些能力發展早的寶寶可能2歲半吧,就不需要再繼續這種“玩樂型”的早教了,而應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個人認為早教最大的意義是,相比自己在家沒有章法的教,早教中心更加專業、系統,當然價格也不菲,所以這個也需要父母根據經濟情況來評判這個價效比。如果父母覺得價效比太低,也可以自己研究,自己在家培養,其實也是一樣可以的。
總結一下就是:早教是必須的,但早教中心不是。
回覆列表
我家小孩5個月開始上早教,我來說一下早教的真正意義。
回答真正意義之前,我要強調一下,早教始終是育兒的輔助方法。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還是依賴父母擁有正確、科學的教育理念。說白了,父母在育兒方面一定要自我成長。
不要試圖把孩子丟給早教中心,然後父母長輩什麼都不管不顧,指望早教中心給你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來,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切實際。
更不要把早教的功能想象地過於強大,如果父母擁有正確、科學的教育理念,去早教中心會讓孩子成長路上如虎添翼。
1. 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耍,只是你看到的表象。早教的課程主要包括:運動課、音樂課、藝術課、烹飪課。
早教中心的課程安排,會根據你家寶寶的月齡給你安排對應的運動課、音樂課、藝術課、烹飪課。不是各種不同月齡混著上課的,也不是隨便安排一些遊戲給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玩耍的。
針對不同月齡的孩子,他們的月齡發展情況,來設計課程遊戲,從而達到促進寶寶大運動的發展、音樂細胞的開發、藝術創意的開發等等目的。
我女兒,從5個月開始上課,現在1歲了。小月齡的時候,是Baby A級別的課程,每次課程都會有親子瑜伽、撫觸操。撫觸操就是適合小月齡寶寶的運動,他們那時候不會坐、不會翻,能做的運動基本以撫觸操為主。透過觸控四肢,來刺激寶寶的觸覺神經的發展。
大一點就升班到Baby B級別的課程,課程設計主要是鍛鍊寶寶的翻身、爬行大運動。
到了會扶著站/走的階段,就升班到桃樂課。主要鍛鍊寶寶的站立、行走的大運動。
2. 高質量親子陪伴在上課的45分鐘裡,老師是強制要求家長不允許玩手機(包括接打電話也不可以,課後去處理)、小孩不能吃東西的,有些早教中心還會強制要求陪同上課的家長必須是父母雙方,不可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陪同。
在一節課的時間裡,讓家長放下手機全身心地陪孩子一起上課,做遊戲、做藝術創作等等。這樣家長有了一個高質量的陪伴時間&環境,孩子得到了完全的關注和愛,更容易有安全感。孩子在這45分鐘裡,聽一堂課也培養的了專注力。
我女兒現在的專注力很不錯,每次都能堅持聽完一節課,也能自己一個人玩玩具,不會被周圍嘈雜的環境分散注意力。
3. 語言啟蒙現在大部分的早教都配有外教老師,沒有外教老師的,至少課程都是中英文雙語的。如果有外教老師,在小孩學說話期間多跟外教接觸,也擁有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像我的女兒,她每次去都跟外教玩的很好。加之,外教不會說中文,每次陪她玩都是純英文環境。現在我女兒對英文非常敏感,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在家裡會拿著英文繪本給我,讓我給她讀。
當然,我剛剛說了早教是輔助育兒的,主要靠父母自己。我在我女兒2-3個月的時候就會給她唱英文歌謠來磨耳朵。
現在她1歲了,繪本里說:I can clap(拍手)。她就會做拍手的動作。
今天早上,我刷牙的時候,跟她說:I can brush my teeth(這也是繪本里的句子)。她就自己去拿來她的牙刷,在嘴裡搗鼓。
4. 擁有一個安全、衛生,並且適合小孩爬行、學走路以及同齡寶寶的社交的場所由於早教中心的主要使用者是小孩,所以整體設計都是適合小孩的功能,甚至風格都是充滿童趣的。
乾淨的地墊、軟包,牆面、地面、桌椅板凳都是五顏六色的,不擔心小孩在這裡摔疼、磕到碰到,針對小孩設計的顏色風格,他們進入這樣的環境,安全又開心。
每週定期消毒,每天都有阿姨打掃衛生,為小孩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
我們家女兒在早教中心學會的坐、翻、爬,目前在學走路,整個過程都沒有出現摔壞、磕磕碰碰的問題,在地墊上怎麼翻、爬、蹭,衣服都不會髒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