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火燒赤壁前,曹操戰船連到一起,料到東吳會用火攻。為避禍逃離事非之地,找了個藉口,別處當一知縣去了,
8
回覆列表
  • 1 # 一個人的歷史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人。東漢末年劉備手下謀士,後來因母親被曹操所擄,而歸附曹操,成為孝子典範。

    寒門之子,好勇鬥狠

    徐庶本命徐福,是寒門子弟,其好結交天下有志之士,願意打抱不平。最開始的時候,徐庶喜歡舞槍弄棒,喜歡用最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要解心頭恨揮劍斬仇人。因替人報仇殺人入獄,官吏們把徐庶綁在大街上,讓大家辨認,沒有人說出他的名字,後來徐庶的好兄弟們把徐庶救了出來,獲救後徐福改名為徐庶,放棄了小混混的生活,開啟了新的一段人生之旅。

    求學苦讀,輔佐劉備

    徐庶拜師學藝,刻苦求學,並與司馬微、諸葛亮、石廣元、崔州平等人關係密切,也就是說徐庶進入了文化圈,自己也變成了文化人,擺脫了原來市井之徒的身份。劉備屯兵新野時,徐庶認為劉備是漢室宗親,且其有大志便前去投靠,成為劉備身邊最主要的謀士之一。

    不避親疏,舉賢推能

    徐庶最重要的貢獻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徐庶當時對劉備說:“諸葛亮是我的摯友,其身居隆中,常常自此管仲、樂毅,主公可以去請他出山輔佐。”劉備本來打算讓徐庶把諸葛亮帶來,但是在徐庶的一再建議下,本著敬賢的態度,透過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輔佐自己。

    徐庶的忠誠,曹操的心胸

    後來曹軍南下時,由於母親被曹操所擄,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典故在我看來,不僅體現了徐庶的忠誠,更多的是曹操的心胸。諸葛亮北伐時,徐庶還在曹魏擔任官職,但是職位不高,諸葛亮感嘆到:“難道是曹魏的人才太多了嗎?徐元直都沒有施展才華的地方!”

  • 2 # 龍鎮

    《三國志》共有兩處提到徐庶。 這兩處是:

    第一處: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第二處:先主在樊(城)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這兩段記載均出自《三國志。蜀。諸葛亮傳》。

    裴松之引《魏略》做注的時候提到了徐庶

    第一處:魏略曰: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第二處:魏略曰: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中平末,嘗為人報讎,白堊突面,被髮而走,為吏所得,問其姓字,閉口不言。吏乃於車上立柱維磔之,擊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識者,而其黨伍共篡解之,得脫。於是感激,棄其刀戟,更疏巾單衣,折節學問。始詣精舍,諸生聞其前作賊,不肯與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義理精熟。遂與同郡石韜相親愛。初平中,中州兵起,乃與韜南客荊州,到,又與諸葛亮特相善。及荊州內附,孔明與劉備相隨去,福與韜俱來北。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庶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猶存焉。

    這四部分說了這樣幾點:

    第一,徐庶和孟公威,石廣元,諸葛亮是同學,關係很好,其他三個人學問精深,而諸葛亮只看大概,學問比較廣博。

    第二,諸葛亮認為他們只能做到刺史,郡守,自己能做什麼官則笑而不答。諸葛亮認為徐、孟、石這三個人是同一類的。

    哪一型別?並沒有說明白,我猜測可能這三個人視野相對小,比較關注內部的,小的,細節方面的問題。於戰略管理方面相對較差。

    第三,徐庶原來當過流氓,被抓了,後來洗心革面專攻學問,這才結識了石濤和諸葛亮。

    第四,徐庶一見到劉備就向他推薦諸葛亮,然後和諸葛亮一起追隨劉備,而不是像三國演義裡說的,徐庶要離開的時候才推薦了諸葛亮。

    第五,並沒有記錄說徐庶的母親是被曹操有意用計拿下,然後寫假書信騙他來。另外也沒有地方說徐庶的母親聽聞兒子去跟曹操而自盡的。

    相反,徐庶的母親是隨著大批難民一起被曹操俘獲,只能說是有幸俘獲了徐庶的母親,又得知徐庶是目前劉備身邊得力的謀士,藉此開始了挖牆腳。

    在曹操手下,徐庶有沒有一言不發,沒有任何資料佐證,但是既然他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至少說明他還是有做事的。“御史中丞”在漢朝是御史大夫的次官,是接受百官的奏章遞給皇帝,並能考評百官的人,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政辦公室副主任。

    現在的中央辦公室主任,各位看官自己判斷到底要不要真本事。那些只因為諸葛亮嘆息說官不夠高,就懷疑徐庶沒才的人,恐怕嚴重低估了辦公室主任的能力素質要求。

    為什麼徐庶沒被重用呢?

    我認為這個事情必須有一個參照系。

    徐庶跟劉備在一起的時候,老闆知道自己肚裡沒貨,對有才能的人非常推崇,前老闆的智力學識能力水平比較低,徐庶就能起到重要的點撥作用。

    但是到了曹營,曹操這老闆明顯比劉備高出好幾個等級,青梅煮酒的時候不過是謙虛地把劉備跟他拔到了同一個級別,這樣一來徐庶跟老闆的見識、觀點差別就沒那麼明顯了,自然不見得特別厲害。

    但是作為百官考評員,差不多就是公司的人事主管啊,你敢說人事主管不重要?

    《三國演義》裡演繹說,徐庶自從被騙進了曹營之後就沒獻過一個計策,我認為只是後人覺得有必要這樣才顯得出對曹魏的不待見。這樣才政治正確。

  • 3 # 老王174820366

    能夠名聲在外,多少也有些實力。尚未開始就為人所制,的確不太高明。既決心投劉備,又把老母留在曹操的勢力範圍之內,這是智商略低,還是經驗不足……

  • 4 # 單眼皮的圖

    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大體是,諸葛亮是好月之光,而他不過是一個星星的亮度,以此顯示諸葛亮之能。

    但這句話得看環境和作用,在小說中,正式諸葛亮剛出道就大破曹操之際,而徐庶恰恰因為曹操用計得到徐庶不久,母親被逼死,而徐庶因為自身的原因恨著曹操,雖不能說一心求死,但沒事刺撓曹操幾句還是有的,他把曹操一眾謀士說的一文不值。因此這裡並不具備參考價值。

    再次出現就是再回劉備,劉備苦留,但徐庶仍然離去迴歸曹操處,為的是顧及自己的名聲。因此判斷這是一個不怕死但愛惜自己羽毛的人,視名聲高於生命,也應了開頭,曹操用計以母相逼,他明知是計仍舊要去,怕揹負不孝之名。而臨走推薦諸葛亮,又繞路去通知諸葛亮,可見是有情有義之人。但太過愛惜自己的羽毛,就算終生不獻一計也要留在曹營,免得別人說自己反覆小人,從而埋沒了一身的才華。

    最後一次出現,就在赤壁之戰。他一眼看穿諸葛亮的火燒之計,卻不點破,私見諸葛亮卻問保身之道,諸葛亮當時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對徐庶人品的放心。先是大驚徐庶看破,然後笑著給徐庶指路。自此小說中再無出場,但得善終。

    所以,對於徐庶的表現,我認為他不失有情有義但智慧過人的謀士,同時也懂明哲保身。他也利用了曹操更愛惜名聲著一點,雖事業無比肩臥龍鳳雛之能,但強於程昱等曹操謀士。

  • 5 # 亭殿閣

    徐庶為何投靠曹操?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三國演義》記載,徐庶投靠劉備以後為劉備出謀劃策多次打敗曹操。曹操手下謀士程昱獻計軟禁了徐庶的母親,想讓她勸說徐庶投靠曹操。徐母拒絕以後,又偽造徐母書信,誘騙徐庶離開劉備。臨走之時,有感於劉備的知遇之恩,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徐庶得知被騙以後,發勢不為曹操設一謀。

    然而在《三國志》中,徐庶投靠曹操是因為他的母親被曹操追獲,主動離開劉備去投靠曹操的,而且並非臨走才推薦諸葛亮,早在跟隨劉備之時就已經推薦了諸葛亮。

    魏華人才太多

    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北伐,出擊隴右,聽說好友石韜的官位只不過是郡守、典農校尉,徐庶的官位只不過是右中郎將、御史中丞,感嘆道:“魏國難道是謀士太多了麼!為什麼不重用他們兩人呢?”蜀漢人口只有魏國的五分之一,假如人才分佈比例是均勻的,魏華人才出現的機率是蜀漢的五倍,人才自然遠遠多於蜀漢。曹魏有謀士賈詡,荀彧,荀攸,劉曄,司馬懿,蔣濟,董昭,程昱,楊修,陳群等等。能力與徐庶相當的人比比皆是。以徐庶的才能,如果投靠劉備,或許能夠得到重用。但是跟隨曹操,就只能做御史中丞了。而且當徐庶投靠曹操之時,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劍指荊州,徐庶已經沒有多少表現的機會了,而且他的陣營已經有不少謀士了,自然不差他一個,論資歷,也遠遠比不上早年跟隨曹操的謀士。而徐庶跟隨劉備之時,劉備恰逢顛沛流離客居荊州之時,手下根本沒有像樣的謀士,徐庶自然得到劉備重用了。

    徐庶的真實能力存疑

    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在《三國演義》中,徐庶的不失為一代奇才。跟隨劉備以後,破曹仁八門金鎖陣,獻計奪取樊城,玩弄曹軍於鼓掌之中。離開劉備跟隨曹操以後,又在赤壁之戰識破龐統的“連環計”。然而徐庶在《三國志》中,卻只有三次記載:

    第一次是徐庶早年曾為朋友殺人,之後棄武從文。

    第二次是徐庶投奔劉備以後,推薦諸葛亮。

    第三次是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追獲,離開劉備投靠曹操。

    這僅僅這幾次記載並沒有說徐庶有用過任何謀略,甚至翻遍史書,都找不到徐庶獻計的任何記載。徐庶不為曹操獻計,難道也不為劉備獻計麼?

    就連徐庶的好友諸葛亮,評價徐庶也只是說,你可以去當刺史郡守。而諸葛亮本人可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物呀,可見在諸葛亮心中,徐庶的才能是遠遠比不上他的,諸葛亮“觀其大略”,徐庶卻是和普通人一樣“務於精熟”這境界差距也是明顯的。

    徐庶的出身問題

    雖然曹操提出“唯才是舉”,主張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但是曹操這個舉措不過曇花一現,到了魏文帝曹丕時期,魏國的用人舉措已經從“唯才是舉”改成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推行以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出身低微的徐庶,自然不會受到重用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只不過是美麗的故事。

    參考文獻:

    《三國志》

    《魏略》

  • 6 # 南方鵬

    三國時期潁川地人才輩出,出了荀彧荀攸叔侄,也有郭嘉戲志才等人才,也出了徐庶這樣的人物,徐庶原名福,為人任俠使性,好打抱不平,曾為朋友報仇殺人,那時還沒有絲襪,為了不被認出,便用白粉塗在面上,披散著頭髮逃走,不幸被抓獲,官府拷打不招,不知名姓,便把他綁在公眾場所的柱子上,懸賞擊鼓,要民眾前來辨認,雖有識者不敢言,因其任俠的原因,耗到夜裡,徐庶的同黨偷偷過來把他劫走了,完完整整一個俠客的故事。

    徐庶是孝子,自己雖逃出虎口,得知老母被抓,於是來與劉備辭別說,本想輔助使君以成大事,無奈老母失落,方寸已亂,就此拜別,劉備也不敢強留,二人依依惜別,自此鴻雁渺然,一別已是一生,石廣元見狀,也陪同徐庶前往曹營,被曹操任用,自後不涉軍爭大事,只勤修內政治民,到曹丕時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諸葛亮後來北伐時,專託人打聽徐庶等故友訊息,得知他們並沒有官居顯位,感嘆說,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麼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後人認為徐庶對友仁義,事君盡忠,事母盡孝,是封建社會難得的典範。

  • 7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提起三國的謀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等人,但殊不知,還有一位謀士,他的才情一點也不遜色他們,完全可以躋身超級一統謀士之列。但現實卻陰差陽錯,他在事業和人生剛起步時,便突然選擇了“歸隱”,最終默默無聞地度過了餘生。

    他的名字叫徐庶。

    徐庶屬於先武后文的典範。他在少年時的理想是想當一名大俠,於是拜師學藝,苦練武功,並且廣交俠友,以期共同行俠仗義。後一類,徐庶的一位俠友因與當地一家豪門惡霸結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徐庶為朋友兩脅插刀,刺死了惡霸,為其報了仇雪了恨。

    結果被官府捉拿後進行嚴審,徐庶始終不肯說出事情真相。官府無奈之下,將徐庶綁在刑車的立柱上,擊鼓遊街,要當地的老百姓來辨認他的身份。

    百姓感於徐庶行俠仗義,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指認。後來,在徐庶的朋友的多方努力下,他才僥倖脫身。

    經過這件事後,徐庶為避“禍端”,選擇了逃離故鄉,來到了荊襄之地。從此,他棄武從文,潛心讀書修道。透過不懈努力,很快就達到了滿腹經綸的地步。

    公元201年,徐庶主動前往新野拜見劉備,劉備立馬對徐庶的才幹所欽服,當即委以重任,拜他為“軍師”。

    隨後徐庶多次打敗曹軍的攻擊,曹操最為倚重的大將曹仁也被劉備打的丟盔棄甲,傷亡慘重。而幾試牛刀後,劉備更對徐庶器重有加,想在他的輔佐下,大展宏圖。

    然而,這個時候,一個的出現卻改變了一切。這個人便是曹操。曹操聽徐庶的神奇和厲害之後,又驚歎又氣憤,他很快找到了對付徐庶的辦法——挖牆角。原來徐庶是一個大孝子,對老母呵愛有加。於是就派人把徐母“請”到了曹營。然後偽造徐母的書信徵召徐庶去許都。徐庶得知訊息後悲痛交加,含淚向劉備辭行。

    劉備眼見強留不住,只好放任徐庶離去。

    徐庶到了曹營,徐母見了兒子對他破口大罵,然後以一根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大錯已鑄,老母已逝,徐庶遭遇重大打擊,從此不為曹操獻一謀一計,誕生了一個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當然,徐庶因為“愚孝”而棄明主劉備投曹操,這是《三國演義》裡的記載,世人對此也深信不疑。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史學專家近來給出了新的答案。

    據悉,劉備的三顧茅廬發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而徐庶離開劉備入曹營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也就是說諸葛亮到了劉備麾下一年,徐庶才離開的,也就根本不存在什麼“走馬薦諸葛”的典故,諸葛亮根本就不是徐庶推薦給劉備。而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很可能是他的師傅司馬徵和岳父黃承彥等,特別是司馬徵打出的驚人宣傳語“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推薦語還是很有分量的,想必對求賢若渴的劉備是極具吸引力的。

    總之,我們可以推斷出,諸葛亮和徐庶其實應該是共事過劉備一年的,之後,徐庶選擇“走人”,除去曹操利用他的孝心挾母相逼外,還有一個原因:徐庶不願和諸葛亮爭寵。徐庶是個有才華的人,同時他也是個自命清高的人,儘管劉備很可能對他和諸葛亮兩人都器重有加,但徐庶失去了獨寵,心裡很可能不平衡,於是借母親被挾持這事選擇了捲鋪蓋閃人。

    徐庶要走,劉備當然想留,但他又不能留,為什麼?

    有兩個原因:一是徐庶去意已決,劉備即使強留住徐庶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更重要的是,會落得個“不孝”的惡名。劉備是聰明人,他放走徐庶,在成就徐庶厚孝之名時,其實也成全他自己的仁義之名,突出了曹操的陰險之人,為自己刻更高的聲譽。

    二是劉備把徐庶當“間諜”使用。劉備知道徐庶即使離開了他,也會心存“知遇”之恩。於是,他充分利用這一點,放徐庶去曹操,其實是想把當他成安插在曹營的一顆棋子,在危急和關鍵時刻助他一臂之力。果然,日後,徐庶不但不主動為曹操出言獻計,而且還時常暗助劉備。

    曹操後來要去攻打劉備之時,曾派徐庶前去勸降,結果徐庶不但沒有去做,反而向劉備透露了曹軍的動向,於是劉備才有足夠的時間做軍事準備。可見徐庶雖然沒有跟隨劉備鞍前馬後,但在他心中真正的主公還是劉備。他在曹操處不為曹操出謀劃策,反而親近劉備,說到底也是為劉備留有後手。

    無獨有偶。長坂坡之戰,趙雲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其中除了趙雲神勇這個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徐庶的暗助。當時,徐庶為了保護趙雲,從不發一言的徐庶對曹操出了個主意:想方設計生擒勇冠三軍的趙雲,然後勸降他。愛才如命的曹操下了生擒趙雲、不得傷害的軍令,結果趙雲得已成功殺出重圍。

    當然,不管是真心離開劉備,還是劉備派去曹營當間諜,徐庶的命運是悲催的。畢竟曹操是堤防他的,是不信任他的。而他進入曹營後,寸功未立,只做過右中郎將這類小官,顯然泯然眾人矣。後來諸葛亮北伐時得知徐庶處境,曾發出這樣的感嘆:“難道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麼不重用徐庶呢?”

    諸葛亮的這句話,是否也道破了徐庶本人的無奈心聲呢?

  • 8 # 喜歡下雨吧

    徐庶(xú shù)(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病逝於曹魏。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為什麼我說徐庶是機會主義者呢,從徐庶的一生關鍵轉折點經歷說起:

    其一,學文。徐庶早年是寒門出身。而東漢有六大家族,是指東漢早年幫助劉秀復興東漢王朝的鄧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統家族、竇融家族、馬援家族和陰氏家族。在東漢的近二百年裡,這六大家族的眾多重臣輔佐了十多代皇帝,為東漢帝國開疆拓土,建立了彪炳史冊的不世之功。東漢一代,從一開始政治上就是皇權和世家豪族兩種勢力並存。劉秀在對待世家豪族採取了這樣的政策:一方面尊重豪族們在政治上的地位,給他們高官厚祿,請他們作三公大臣;一方面又緊緊地把大權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左右的小官尚書權力大起來,成為實際上總理國政的機關。這就形成了,大家族的人生來就是銜著金鑰匙出生,他們的人生軌跡早早就被家族裡的老人規劃好了,不需要自己的拼搏努力就能享受一切,可以輕易的實現常人不能實現的人生價值。而寒門出生的人,出生就有短板,就是拼死了也不能有所成就。徐庶早年會武術,好抱打不平,有一幫狐朋狗友,勢力在當地有一定影響,類似於現代的黑社會。或許這樣下去,徐庶撐死了就是一個黑社會頭目,但是他遇到了一件事,他幫人報仇,被官府抓到,綁在車上,被威脅肢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啊。曾經的呼風喚雨不可一世,遇到了國家機器還是不堪一擊。那時他心中定是有絕望和悔恨的。所以在被朋友救下以後,他改頭換面,痛改前非,去儒家學院學文。為什麼要學儒呢,因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提出這個思想以後,想當官,想有所作為必須在儒學上有所成就。徐庶為了學儒,徹底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呼風喚雨風光,低頭做小,對學院同學的冷嘲熱諷不知理會,反而勤奮學習,虛心求教。文人在歷史上都是清高的別稱,有氣節,有風骨,突然出現了徐庶這樣的個例,反而讓他獲得了成功。慢慢的在儒家圈裡開始有了名望,結交了許多有識之人,學到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方略。

    其二,為劉備效力。徐庶因董卓叛亂攜家人與友人到了劉表勢力範圍。在三國期間,劉表的勢力範圍是文人俠客最多的一個區域,歷史上威名赫赫的諸葛亮、馬良、龐統、水鏡先生都在此地。文人間交往自然少不了爭辯,俗話說,理不辨不明,在爭論中徐庶獲益良多。在討論國家的發展趨勢和如何實現人生抱負上,徐庶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不看好劉表這個土皇帝,反而是剛剛出現在新野的劉備進入了他的眼框。他看的很準,那時的劉備沒有好的軍師,他去了肯定會受到重用。果然劉備求賢若渴,他輕易的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他的謀劃下擊敗曹將呂曠、呂翔,鬥陣勝過曹仁,並計取樊城,連戰連捷。

    其三,降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連敗北方諸侯之後,攜大勢南下。劉備無力抵抗,已是勢弱,怕是難以東山再起。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徐庶內心動搖了,他發現他選擇的主公不能使他達到人生巔峰,而且還有身死燈滅的危險。早年被綁車上威脅肢解的恐懼浮現內心,藉助曹操謀士程昱的計謀,以母親為由,向劉備辭行。劉備正處在人生低谷,他這一作為無異雪上加霜,對劉備打擊很大。劉備是梟雄,怎麼可能輕易放行,而且還是去敵方。於是徐庶以雖身在曹營心在漢和奉母至孝為話搪塞劉備,無奈之下,劉備只能眼睜睜看他離去。

    其四,勸進表。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漢獻帝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曹丕。 曹丕的親信華歆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勸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為了保住性命,漢獻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璽交給曹丕。曹丕故作推辭,在“三讓”之後才“答允”接受。這個上書即是勸進表,而徐庶也在此表中具名。有從龍之功,且本身也具才華,深得曹丕信任,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什麼官呢,有監察百官之責,由此可見徐庶獲得的信任之重。

    此上四次人生轉折機遇都被徐庶完美抓住,成功登臨人生巔峰,實現人生價值。徐庶無愧於機會主義者稱號。

  • 9 # 漢書唐詩一杯酒

    是三國時人,但更像一個戰華人。

    實際上,本來之前在徐州投效劉備的糜竺、孫乾也可被歸入“謀士”行列。

    畢竟《三國演義》的世界裡,處在主君和小兵之間的,只有四種人,能打的武將、不能打的武將、能出好主意的謀士、出不了什麼好主意的謀士。

    糜竺和孫乾再不濟也是屬於第四種。

    但碰到毒舌的水鏡先生,卻連這個資格都不肯給他們。

    他倆被水鏡先生司馬徽譏諷為不能經綸濟世的白面書生。

    糜竺、孫乾不行,那麼徐庶行不行?

    《三國演義》裡的徐庶果然不負觀眾所望,一出山,便破了兩路來犯的曹軍,襲取了樊城。

    這個戰果對於依附於劉表,並且被劉表麾下荊襄集團排擠的劉備來說,是天大的驚喜,可以說是一筆能與陶謙讓出的徐州相提並論的橫財。

    司馬徽和徐庶也都是潁川人。潁川在三國時代的重要性,之前文章裡略有提及,他們大部分選擇為曹操服務。

    東漢之後的魏、晉兩朝政權,都具有潁川士人與曹氏、司馬氏合夥的性質。

    而選擇流浪在荊州的潁川人,則選擇了劉備。

    這看起來很像是外來者跟外來者的抱團。

    徐庶從潁川來到荊襄之地,據程昱所說,乃是因報仇殺人而披髮塗面,不得不背井離鄉。

    這類舉動,即使是在同樣以血勇著稱的漢魏時代,也已少見。而他的“披髮塗面”,讓人很容易想起《史記》裡所寫的戰國刺客豫讓、聶政諸輩。

    “漆身為厲,吞炭為啞”“自皮面決眼”之類。

    而他路遇劉備時,先唱歌(“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的舉動,則會讓人想起《史記·孟嘗君列傳》裡動不動就彈劍而歌的門客馮諼(馮驩)。

    徐庶在此所展露出來的“佯狂”姿態,是一種帶有目的性的高姿態,可以說是繼承了戰國士人慾效力君王而又自負於君王的精神衣缽。

    而後,徐庶又開始以“的盧”馬來做文章,以“妨主”的名義,建議劉備將其賜給仇人。

    這種建議當然立刻被仁德的劉玄德拒絕。徐庶也遭到冷臉怒斥。

    徐庶忙說剛才是“試探”——原著裡的說法是“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

    這與戰國名人商鞅先以“帝道”“王道”試探秦孝公,最後以“霸道”正中孝公小心臟的行為,又是何其相似乃耳。

  • 10 # 文史不假

    提起徐庶,相信很多人都是如雷貫耳,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他被塑造成了一個有膽有識、智勇雙全的悲情人物。論謀略,不亞於諸葛亮;論忠義,不亞於關羽。於是,後世才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

    小說中,徐庶化名為“單福”,最開始投靠於荊州的劉表,但很快發現此人徒有虛名,於是留書一封辭別。從此以後,他開始四處遊學,被名儒司馬徽譽為“當世王佐”,更加的名聲大噪。

    當長期不得志的劉備屯兵新野時,徐庶透過精密的策劃後考驗了劉備,成功自薦為軍師。之後,他開始大展神威,殺敗曹仁後奪取了樊城,一舉震懾了曹營。

    曹操滿朝文臣竟然如臨大敵,全部都忌憚他的本領,程昱獻計將徐庶的母親誆騙至許昌軟禁。之後,模仿她的筆跡勸降徐庶,使其“回馬薦諸葛”後辭別劉備,隻身前往許昌救母,成就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氣節。

    不過,我可能要潑冷水了,因為徐庶在歷史上或許並沒有這麼高大上,他是被《三國演義》無限放大的人物。接下來,我們一起還原三國曆史上最真實的徐庶。

    徐庶(168年——?),字元直,潁川郡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謀略家。早年效力於劉表和劉備,後來轉投曹操旗下,在魏文帝曹丕時期受到過短時重用,正史中關於他的記載和小說中出入較大。

    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潁川是當時最著名和最繁華的區域,不僅農業鼎盛,而且人文氛圍更是濃厚,被譽為是“名士的搖籃”。不過,徐庶卻是一個異類,他雖然出生於此,但因為家境貧寒而明顯不同於本地世家大族的子弟。

    因為年輕氣盛和嫉惡如仇,徐庶青年時因替人報仇而觸犯漢律,為了躲避官府追捕而更名為單福流落異地。在此期間,他痛改前非不再舞槍弄棒,而是修身養性後虛心拜師求學。

    191年,因為董卓作亂京師,導致中州地區四處兵禍不斷。徐庶為了避亂,與同鄉石廣元一同避難於荊州,還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結為了莫逆之交,經常暢談天下時局。

    劉備兵敗後依附於劉表,被准許屯駐於新野。因為漢室宗親的身份,而且信義廣佈於四方,徐庶特意慕名前往投奔,逐漸得到了劉備的信任和重用。

    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荊州,劉表病死後次子劉琮接領荊州。在外戚的鼓動下,荊州之兵不戰而降於曹操,劉備不得以率眾南逃,徐庶也攜家眷一起隨行。在當陽長坂坡,徐母在亂軍中被曹軍所擄。

    徐庶為了保全自己的母親,只好辭別劉備後投靠了曹營。關於此處需要指明,曹操並沒有以徐母的性命相要挾,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遂辭先主。

    徐庶抵達曹營後,壓根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長期擔任著閒職。很多人認為,這是徐庶有意為之,拒絕為曹操出謀劃策所致,但筆者個人認為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

    徐庶雖屬於潁川名士,但當時曹操帳下的牛人實在太多,比如荀彧、荀攸、郭嘉、陳群、鍾繇、陳紀、陳諶、李膺等人,個個都是當世豪傑。而且,這些謀士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平時就相互結交,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固的政治團體。

    而徐庶雖然生於潁川,但他卻是寒門子弟,年輕時還有過許多放蕩不羈的離經叛道之舉,自然不被這些世家子弟所認同和接納。因此,徐庶不被曹操重用並非有意為之,而是個人能力、家庭出身和人生際遇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說到底,“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實在是曹操這裡的超級謀士甚多,根本輪不上他徐庶發言。對此,就連諸葛亮也不得不感慨曹魏的人才甚多,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事實上,徐庶效力於曹操後的確猶如石沉大海,正史中再鮮有提及。透過翻閱史料,他只在《魏略》中寥寥被提及過兩次,而且每次都是一筆帶過,分別是“延康元年,徐庶列入對曹丕的勸進表”“黃初四年,徐庶被任命為右中郎將”。

    “勸進表”很好理解,曹丕希望取漢獻帝而代之,組織了文臣武將上疏勸進;而“中郎將”這個官職,在漢初時品秩二千石,但在東漢末年已經被各個諸侯都用濫了,幾乎成了一個榮譽職位。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榮譽職位,也已經是徐庶的最高官職了。

    曹睿當政時期,徐庶更加不受重視,只好告退歸隱,因病過世後葬於彭城。甚至,他在過世後都沒有得到過任何的追封、諡號、蔭子等殊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馬上升初三,初一成績還行,初二成績卻下滑了!看見女兒也認真學習的呀!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