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似蜉蝣

    懟還是不懟,就看你說話的藝術了。

    春節期間,免不了七大姑八大姨的關心(逼問),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以下是我每次回家過年時面對親戚的套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首先要保持微笑。(這個是前提條件)

    問到找物件結婚就說快了。

    問到工資就說漲了。

    問到房子就說馬上就準備買了。

    總而言之就是順著他/她的話說,千萬不要唱反調,得不償失。七大姑八大姨不一定想要刨根問底問個底朝天,他們只是例行一下表示關心。

  • 2 # 菈媽親子

    過年被長輩各種問問題確實比較糟心。不過有的長輩是真的關心你,希望你過得好。但也有的是純粹八卦,而且如果你不回答的話,他們會刨根問底讓你煩不勝煩。

    那麼,七大姑八大姨問你不想回答的時候,到底該不該懟呢?

    如果是關係比較疏遠的親戚追問你的隱私情況,就說些你猜、嗯、差不多之類敷衍的話,也沒必要懟。大過年的,鬧得雙方不愉快,還要被別人指責不懂事,實在沒必要。

    其次,看對方的語氣而定。如果對方只是禮貌性地問,你禮貌性地答就行了。但如果對方完全是八卦的態度來“逼問”你,月薪多少、漲工資了沒、買了多大的房子之類的,然後比較誰誰家的孩子都兩套房了,誰誰家的孩子開豪車等。

    那懟回去也無妨,不過可以注意一下說話的技巧,不要鬧得太僵。畢竟你不常在家待,得罪了誰也沒關係,但是父母可能會因此而受別人擠兌就不好了。別人只會說這孩子一點都不懂禮貌、不知好歹,父母怎麼教的。

    總之,過年回家是件開心的事,不要因為這些小事鬧不愉快。實在忍不住想要懟也可以,注意說話委婉一點就好。

  • 3 # 自駕趣旅行

    儘量不要懟!對於這些親戚來說,絕大多數人平時見不到你,一方面出於關心你的緣故,自然會問你很多事情,另一方面,長輩也是人,會對很多事情抱有好奇心,問很多問題也是理所當然的。你要明白一點,如果這些親戚都不問你問題的話,那就意味著她們根本就不關心你了,你希望是這樣的結果嗎?此外,每個人的圈子、知識領域、關注點、認知、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差異,這些長輩如果不問一些她們感興趣的問題的話,或者不跟你提及你的童年趣事的話,可能跟你就沒有什麼可以聊的話題了,畢竟,她們並不知道你現在的生活、工作是什麼樣子的,你是在什麼行業、領域,在你看來,她們或許是白痴,但是在她們看來,你可能永遠是個孩子。換個角度來看,大過年的,不是為了讓你開心的,是為了讓老人長輩們開心,他們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到這麼多晚輩們,你就讓她們多問幾句,你也不會少錢掉肉,最多就是覺得這些問題要麼幼稚,要麼太涉及隱私,你完全可以更技巧的回答,而不是情緒化的懟回去啊。一般來說,能問哪些問題呢?問你的工資?之前我一個叔叔過年的時候問我,一年能有50萬嗎?我說沒有沒有,一年3萬,不夠養車的。大家哈哈一笑而過。問你有沒有找物件,不好意思,上大學的時候大一就談了,現在成媳婦了,都20多年了。問生孩子的問題,你就說我還是個孩子呢,還沒玩夠。反正,過年就那麼幾天,這些親戚,低頭不見抬頭見,你平時不跟他們打交道,你父母需要啊,所以,沒必要為這種事生氣,更沒必要懟回去,不然你父母怎麼做人呢?當然,如果對方刻意的笑話、羞辱你,那你就不用客氣了,儘管懟吧!

  • 4 # 浩評如潮

    作為一個脫單專家和情感專家,我建議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對怒懟親友。

    春節聚會,親友會忍不住問你一些讓你炸毛的問題,比如,有沒有物件?什麼時候結婚?收入怎麼樣?今年有沒有啥收穫?

    這些問題都是讓你很不爽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你不能逃避問題,因為越逃避問題,就越會引發焦慮和壓力,還會導致抑鬱。

    正確的方法就是正視這個問題,當親友諮詢你脫單的問題的時候。哪怕你沒有物件,也要道歉:“對不起啦,這件事沒有做好,讓你久等了,辜負了你的期望,今年我準備擴大圈子,多相親,爭取把單身問題解決,你有好的物件可以給我介紹。”

    “對不起,去年沒有啥奮鬥成就,也沒有掙多少錢,是因為我們行業不太景氣,不是朝陽行業,今年我準備換行業,學點新技能,爭取今年能多掙點錢,你要是有好的掙錢門路,可以給我介紹”

    類似這樣的回答,不需要怒懟親友,坦誠認識自己的不足,表明自己的奮鬥方向,對接各種資源。這才是成熟的人做法,如果親友一說話就翻臉啊,顯得你心理沒有斷奶,還是一樣的幼稚。父母也臉上無光。況且在單位,領導說你難聽的,你能怒懟領導嗎?

    正常的對話和交流,是一個人涵養的象徵。哪怕他們不瞭解城市生活,哪怕你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哪怕他們說的話,不讓你那麼開心,但是親友始終是親友,是我們重要的社會資源,所以還是要理智對話,你可以轉移話題,詢問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焦慮的問題,看看自己能否為他們提供服務和資訊,為他們主動解決問題,能實現一部分自己的社會價值,營造和諧春節,春節假期就短短的一週,一週以後,又得一年才能相見,為什麼做不到和和氣氣呢?

  • 5 # 哏都小叨叨

    六招回懟中國式親戚

    還有兩天就到年三十了。各種搶車票、算假期、採買年貨的忙碌也差不多要告一段落了。其實,忙活了一年,無非是想在春節假期裡順心回家過個好年。然而,一想到除夕之後的走親訪友,那些一波接一波的“愛心”問題,我們就又開始心塞。恨不得甩一句:關你屁事,換得世界的清淨。

    先發制人型

    “阿姨,你兒子買房了嗎?

    你女兒結婚了嗎?

    你的退休金有多少?

    還去跳廣場舞嗎?

    抱孫子了嗎?”

    明順暗懟型

    “為什麼還沒男朋友”

    “我不喜歡男的”

    移花接木型

    “你男朋友是獨子?那可不行!不然婚後照顧四個老人壓力太大。”

    “哎?表哥什麼時候有了弟弟妹妹,我怎麼都不知道?”

    指桑罵槐型

    “現在的大學生真沒用,每個月拿個兩三千塊錢,白讀了這十幾年書,還不如我燒窯掙的多。”

    “平平(對方的兒子),你爸說叫你讀完小學就跟他去潮州燒窯,書就別讀了。”

    滿足對方型

    “喲!你今年考得怎麼樣啊?”

    “唉,還行吧,但是肯定不不上您家女兒。”

    “喲!聽說你找了個好工作?”

    “唉也就那樣吧,跟您家兒子肯定沒法比。”

    (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裝B)

    終極絕殺型

    “大姨,我保證馬上結婚,您可一定要活到那時候啊!”

    (用過這招,基本就沒有再見的可能了)

    其實,過年團聚是個喜慶事,只是因為我們和這些親戚平時很少聯絡,才導致了想聊天,卻找不到話題的尷尬。再加上對方輩分大,還得擺出一副教導的長輩樣。就出現了以上各種問者無意,答者難受的問題。

    但是,一年就這麼一次春節,因為這些就把心情搞壞,未免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怎麼懟”並不是關鍵。重點是要記得他們只是要表達關心,找到存在感,本意上並沒有惡意。有了這種心態,你就自然能在諸多“充滿愛心”的中國式親戚面前,化問題於無形,真正地度過一個歡樂的春節。

    最後,我想問下,除了以上的幾招,你還有哪些好招法呢?

  • 6 # 弓長小初

    懟這個字最近挺熱鬧,懟天懟地懟盡人間不平事,網上懟七大姑八大姨的文章數不勝數。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知懟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激化矛盾弄出個尷尬的局面,春節後你回一線城市繼續做你的Marry李,你爹媽還得陪著笑臉和七大姑八大姨說“娃被寵壞了,不懂事您別介意”。

    我們姑且腹黑一點,假設你七大姑八大姨沒事兒找事兒,討厭你就如容嬤嬤討厭紫薇一般(當然這個可能性非常低),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理性的回覆呢?《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給出了答案。

    這本書是美國溝通類教材,再版15次暢銷40年。作者羅納德·B·阿德勒 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都以溝通為業,1990年在一次溝通學會議上與阿德勒相遇,兩人就使用故事片作為教學用具達成了共識。多年來,他們圍繞溝通這個主題廣泛地撰寫文章、四處演講,併合作出版了多本教材。

    近半個月我一直在讀這本書,從傾聽、自我認知和關係三個向度來回答。

    1、傾聽

    你是誰?十年苦讀,一招中舉,遠離家鄉瀟灑求學,出入CBD身著LV,日常飲品星爸爸喜茶小藍杯無序更換,工作、健身、旅行活出自我。

    他們是誰?小城市裡柴米油鹽,上有老下有小省吃儉用送娃讀書,逢年過節奢侈一把全身行頭抵不過你一個包,你和他說星冰樂他跟你聊生個娃。

    在他們面前你不是CBD的Marry李,你只是村兒裡的李翠花。

    血緣讓沒有交集的兩個人產生交集,她沒有邊界意識,更沒有不懂那麼多隱私,她只是用她的經驗告訴你,大了就要結婚不然優秀的人都讓人選走了。而這一切的出發點不過是那點血緣,只是囉嗦點沒什麼惡意。

    只是她不懂什麼溝通的藝術,可能會詞不達意,但我們可以有效傾聽呀,《溝通的藝術》中說,影響傾聽的因素包括:超負荷的資訊、先入為主、飛快的思維、費力、外在噪音、錯誤的假定、缺乏訓練、聽力問題、缺乏明顯的益處。

    在面對七大姑八大姨時我們往往先入為主,帶有偏見,很難客觀的傾聽就做出了評判,科學的傾聽方式應該是:少說話、擺脫注意力分散、不要過早評斷、尋找重點。摘掉有色眼鏡,仔細分析一下對方的話,是真心的為了你好,還是別有用心。因為誤會而懟了嘴有點笨的長輩,是不是有點不懂事兒呢?

    2、自我認知與他人認知

    每年見七大姑八大姨的時間,可能只有春節那幾天,你有你的生活他過他的日子,平時少有溝通,三觀不同是必然的。同時,有沒有另一種可能,你們資訊不對稱,他不懂你,你不懂他。在他們的認知中,你還是曾經那個淘氣的孩子,作為長輩他們有資格“為了你好”。

    老實講出現這種問題的責任在我們,我們沒有做好自己的印象管理。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首暈效應”,指的是,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所以,我們讓人家一直認為我們在城市裡“搬磚”,又怎麼能怪人家擔心我們連隔壁村兒的王二狗都配不上呢?

    《溝通的藝術》建議我們從舉止、外貌和配備三方面入手。

    舉止,由語言和非語言行為組成。打個比方,第一次和鄰居見面時,微笑握手大方的自我介紹,留下的印象一定比冷冰冰的冷眼旁觀要好。回到這裡,見到親戚時禮貌問好,坐下來和他們聊天適時倒茶,周到的遞上各種配茶果子,不扭捏不傲嬌。

    外貌,包括個人形象和衣著。平時工作一身幹練的職業套裝,假期旅行T恤+牛仔再來個雙肩背,春節回家當然也需要得體的服飾了,最好是那種不張揚有質感的衣服,顏色不要太冷,過年嘛喜慶點。

    當然不也建議畫個大濃妝,弄個滿是假磚的長指甲,講真看到這樣的我都會繞道走。

    配備,用來影響別人怎麼看我們的工具,該裝的還得裝呀。比方說開的是什麼車呀,女生用了什麼包包呀,給長輩晚輩送了什麼禮物呀,這些都是有講究的。具體到操作層面要根據地方風俗了,山東老鄉就喜歡大的越大越有面子,廣東老鄉講究質感,我大內蒙講究好酒好肉。

    3、關係

    我們是講人情味的民族,家人的概念不侷限直系親屬之間,旁系親戚也需要定期打理。尤其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人兒,一年到頭在家裡呆的時間極為有效,遠親不如近鄰如果近鄰剛好是近親不是更好嘛。

    希望擁有什麼樣的關係決定了用什麼樣的說話方式,但記得家庭具有這些特徵:家庭系統是相互依賴的、家庭系統透過溝通顯現、家庭系統的結構是巢狀的、家庭的意義大於各個部分的簡答疊加。

    家人間溝通方式不同於朋友,一般有兩個方面,談話的模式和遵從的程度。

    遵從取向,指家人強迫彼此的態度、價值觀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願有多強。這一點需要根據家庭的文化基因來決定,如果是《白鹿原》一樣的大家長制,咱做小輩的做小伏低裝裝樣子也可以呀;如果是偏西式的多元型溝通模式,那就太好啦,溝通時方便多了。

    綜上,過年被七大姑八大姨問各種問題時,不該懟。建議用我們的人格魅力,溝通技能領導話題的走向,重塑自我印象。

  • 7 # 雞蛋殼裡的蝸牛

    說心裡話,被他們的各種問題輪番炮轟,確實很煩,但是如果懟回去,甚至懟的人家從此對你再無話說,也不是明智之舉。

    現在的人都講究情商如何如何,七大姑,八大姨之所以問你這那的,原因就三:一是沒話找話,二是確實好奇,三是出於關心。

    如果搞清楚他們是哪個原因之下問的,那麼再調動你的情商去回覆,或者止聊,我覺得也不是多麼難的事。

    沒話找話的那種,你可以開啟一個他們熱衷的話題,把注意力都引到另一個方向上,也就不會只針對你問東問西了。

    好奇心太重的,你可以用幽默一點的語氣告訴他們:人家說了過年期間有四不問,上班的不問工資,上學的不問成績,做生意的不問收入,單身的不問有沒有物件,此話一出,大家哈哈一笑,也就過去了。

    如果出於關心你的,而你也知道對方問的目的有可能是想給你介紹朋友,為此打聽一下你的個人情況,這種時候,就不要敷衍了事了,如果不想介紹,可以先感謝對方的好意,說等自己想找了會告訴對方,如果想找,那就認真回答人家的問題。

    總之,過年回家是一個給大家留印象的時候,大概人家一年才見你一次,不要帶著情緒怒懟,畢竟都不是外人,否則七大姑,八大姨對你的一下子涼涼了,以後想板回來都難。

  • 8 # 雪舞梅香個人品牌寫作

    堅決不能懟!

    雖然我們看網上各種教你懟七大姑八大姨的招數特別爽,但如果是我們親自下場撕,那這個年就不能好好過了!為啥?

    1.影響你在長輩眼裡的形象

    不要小看七大姑八大姨的傳播威力,她們可以將你懟人的過程添油加醋拿去發揮。

    到時,你在長輩眼裡就變成了一個不懂事的人,將長輩的關心變成了驢肝肺。

    這樣一來,長期辛辛苦苦營造的良好形象就毀於一旦了。

    特別是那種家族龐大,親戚無所不在的小夥伴,經過這樣一層層傳播,那你就等著被教育吧。

    2.破壞家庭團結

    你在外地工作和生活,也許一年也見不了他們幾次,但父母就不同了,他們還在老家生活,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如果你懟了人,那他們可能會怪到你父母身上,那就尷尬了。

    而且父母時常也會覺得我們做得不對: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懂人情世故?問一下怎麼了,又不會少塊肉!

    對於這種破壞家庭團結的事,奉送三個字:不要做!

    我們沒法決定他們會提問什麼,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平心靜氣和她們交流。

    贈送兩個和七大姑八大姨溝通的對策:

    1.化被動為主動

    一般在交流中,都是她們佔主導,一問一答,被七大姑八大姨牽著鼻子走。

    但如果我們變成提問的主導者呢?

    一開場的時候,就主動拉著七大姑八大姨問個不停。

    聽說大姨新蓋了一個房子,有多大啊,怎麼裝修的?

    八姨,看你最近氣色好多了,怎麼保養的呀,能不能教教你,你看我滿臉痘痘,太苦惱了。

    儘量避開和婚嫁,工作相關的事情,不然就算你把話題引到七大姑八大姨的兒女身上,最後還是會被反問到自己身上。

    她們之所以看到我們就問各種隱私相關問題,除了人類天生的窺私慾,主要還是和你的共同話題太少了,只好問這些個人問題了。總不至於跟你聊哪部電視劇好看,哪個企業年終獎又縮水了吧。

    如果你能主動挑起話頭,讓對方有話說,自然她是滔滔不絕,問你的時間就少了。

    2.端正心態坦然面對關心

    換一個角度,對於長輩來說,問你各種問題,也是長輩對小輩的關心。

    但大部分長輩都是好心辦壞事,以為關心到位了,誰知卻引起年輕人的反感。

    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關心”這一大前提,接受各種靈魂拷問之前先擺正心態,坦然面對,一旦她們問起各種個人問題,你可以真誠地說出自己的計劃。

    當然大前提是順著她們能理解的角度:“最近還沒有生孩子的打算,雖然我們兩個都不小了,但還是計劃好了先奮鬥兩年,工作上穩定了,生孩子也安心點,我們的爸媽都很支援。“

    長輩最擔心的就是你沒有計劃,如果你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她們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七大姑八大姨雖然讓人煩惱,但也不是洪水猛獸。一年就那麼幾回,她們花式關心你的時光又能剩下多少?不要想太多,開開心心過大年吧!

    文/一塊寫寫的yuyu

  • 9 # 二孃說育兒

    我的回答是:過年,最重要的是開心,隨性就好。

    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孤島,他人的評價和言論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這很正常。但是,每個人情況是不一樣的。

    比如,如果問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和你家關係很好,又真的是出於關心。何必要“懟”,笑笑就過去了,畢竟是過年,不“懟”也是對長輩的尊重。

    而如果七大姑八大姨本著炫耀也好,故意戳人心窩也罷,讓你覺得非常不舒服。你選擇“懟”,也無可厚非。

    又或者如我已經到了“奔四”的年齡,覺得他人的評價對我已經產生不了那麼大的心理波動,直接就無視。

    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你作出的最適合自己的答案,才是你人生唯一的正確答案。

    祝大家新年快樂!哈哈!

  • 10 # 咬書的晏熊七

    記住:有些事情你一認真就輸了。

    01

    國學大師季羨林,有一次在餐廳吃飯,鄰桌一個媽媽也帶著孩子吃飯,期間媽媽去了趟衛生間,孩子一個人在座位上等她。孩子一邊玩一邊吃,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下來,季羨林趕忙過去扶起來,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回來。以為是季羨林給弄哭的,不問青紅皂白,就說,你這麼大人怎麼欺負我的孩子!季羨林什麼都沒有說,轉身離開了。旁邊的食客看不下去,對孩子的媽媽說,是你家孩子自己摔倒的,人家幫忙扶起來。孩子媽媽覺得不好意思,帶著孩子灰溜溜地走了。

    季羨林其實不是壓制情緒,這樣的事兒,對於國學大師來說,根本不會讓他起情緒。他不介意別人是否誤解他,他只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而已,他心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會被外界的否定而影響。

    02

    有一次我問老公,如果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過年的時候問你各種問題,你會懟他嗎?老公說我沒有印象有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啊。其實不是的,我記得跟他談戀愛的時候,有一年過年我們倆聊天,他提到過一次,家裡有親戚問他一個月掙多少錢,他說他一個月掙一千,然後親戚說,不用說的那麼少,我又不跟你借錢。他當個笑話講給我聽,我也當個笑話聽,我覺得很好玩,所以我一直記得這件事情。但對於我老公來說,他完全不記得了,因為在他心裡,他不覺得這些問題有多重要,也不覺得跟別人這樣的對話會對他有什麼影響。

    我老公不需要壓制情緒或者暴露情緒,因為他壓根就沒起情緒。他不是啊Q精神,只不過是不在意別人的話。他覺得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別人的話都是一陣風而已。

    03

    有時,我們把一些無意義的事看得太重要,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問你的話,有的是真心關心,有的是諷刺挖苦,有的是沒話找話,不管是什麼原因,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將自己的意見或價值觀強加給別人,這讓我們不爽。但如果,他們給我們的東西,我們不接收,就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啊。就像佛家認為,你送我花,我沒有收下,那花還在你的手裡,不在我的手裡。所以,他們說的話,如果我們選擇不接收,那話還在他那裡。懟與不懟全看自己的心而已。

    離開七大姑八大姨,我們回到拼搏的城市,過自己的生活,真實的生活還是要我們自己去面對,跟他人無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想成為作家,必須投稿然後進入各種作家協會才行嗎?如何成為一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