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物考古聊歷史

    從考古發掘出地現有出土物來看,“大禹九鼎”或許並不存在。

    九鼎的去向

    傳言天下初定,大禹將九州進貢的銅,熔鑄成九個鼎,用以象徵九州大地。後來商滅夏,同時佔有了九鼎,周滅殷得九鼎,在秦昭王時秦國國力大增,秦昭王問鼎中原,取九鼎。但根據《史記》所載,九鼎中的一鼎落入了泗水之中,最終只有八鼎入秦。

    秦始皇在泰山封禪途中途徑泗水,齋戒沐浴欲求這一鼎,結果一無所獲。這段記載在漢代畫像石上還有更為傳奇的演繹。

    秦始皇泗水撈鼎是漢代畫像石上比較熱門的題材,這一主題的畫像石圖形上有幾個最基本的元素,即鼎、眾人、拽繩人、龍、魚。人在岸上,龍和魚在水下,鼎也在水下,在眾人用繩拖拽水中的鼎時,非常具有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龍(魚)咬斷了系在鼎上的繩索,撈鼎失敗。

    龍只是傳說中的動物,現實中當然不可能存在,漢王朝,作為秦的繼任者,自然見縫插針,無時不刻的來詆譭秦始皇。因此,畫像石上的龍是具有神性的,魚也是具有神性的。因此,這類畫像石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不足以作為九鼎存在的證據。

    傳聞中的九鼎又大又重。一隻鼎就需要九萬人合力才能移動,九隻鼎就需要九九八十一萬人。這些數字顯然沒什麼可信度,但是,九鼎之大卻也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在大禹所處的時代,也就是公元前2070年前後,那時有鑄造九個體量大的青銅鼎的實力嗎?

    從考古發掘出地現有出土物來看,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考古發掘出土的夏晚期青銅器還都只是小件的、紋飾簡單的青銅容器,而二里頭遺址所見的青銅鼎就只有那麼一件,即“網格紋青銅鼎”,它個頭並不大,通高僅在20釐米左右。

    從二里頭後期到二里崗時期,青銅鑄造技術有了更為顯著的發展,技術也更為純屬,二里崗時期已經能鑄造出大件的青銅器了,如1974年出土於河南省鄭州市張寨南街杜嶺土崗窖藏出土的青銅鼎,原器通高一米,重達82.4公斤。這算是商朝早期體量較大的青銅器了。特大鼎的出現則要到商朝晚期,如所見的後母戊鼎,重達832.84公斤,後母辛鼎,重達138公斤等。

    而大禹所處的時代距離這時相去甚遠,不太可能有更超前的青銅器,技術上就不支援,青銅原料也未必有。

    大禹九鼎之說始見於《左傳》,但更早的先秦文獻《尚書》中並沒有相關的記載。從這一點上來說,九鼎的存在就已經值得懷疑了。另外,“九鼎之說”完備於秦漢之際,這裡還有個歷史背景,與漢武帝有關。

    元鼎四年,漢武帝在汾陰得到了一個大鼎。此時,九鼎早已消失多年,但關於九鼎的傳說尚在耳邊,因此就有人為了討好漢武帝,附會九鼎之說。九鼎也因此跌下神壇,成為了帝王權力的象徵,至於歷史上九鼎到底有沒有存在過,也就沒有人會在乎了。

  • 2 # 星輝650

    禹鑄九鼎或許是真的,

    但為何找不到呢?

    估計是被歷史上的敗家君主暗地偷偷化了鑄錢了,

    一個國家的金融貨幣為何稱為金融?

    就是有些時候會把金和銅融了作為流通,

    做為青銅兵器,銅錢軍費啥的,

    敗家君主,啥都幹得出來。

  • 3 # 呆萌小索隆

    中國文化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歷史遺蹟。今天主要講的就是中國華夏的九鼎。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華夏九鼎在古代王朝裡代表著無上的權力和皇位的正統,這九個鼎分別是禹按照各地的土質和物產,把土地分成了九個州,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並分別派出能幹的人管理,都要聽禹的指揮。這九個地方分別分配一個鼎,代表大禹統治這個地方的臣民,管理好這一州的事物,因此,九鼎在華夏的歷史中也被稱為權力的象徵。那麼,九鼎現在在何處呢?為何找尋幾千年都為找到?

    秦始皇一統華夏後,九個鼎去了哪裡去了呢?據猜測,當時秦始皇要造12金人,收盡天下所有的兵器進行打造金人,但是問題又來了,那這些金人該放到哪裡去了?有的人說放到秦始皇陵寢裡面了,還有的說當時秦朝統一華夏後,因為國庫緊張,全部都融化做成了銅錢。那到底是哪種?

    史料中關於九鼎下落的記載,到秦之後,便再無下文。但民間對於九鼎下落之謎一直在討論中。其中,比較多的說法有三個:一、九鼎被秦始皇帶入秦始皇陵中;二、九鼎在項羽滅秦時毀於戰火;還有一種說法是被劉邦拿走後變成了兵器。但是據種種跡象來看,最為多的就是九鼎藏在秦始皇陵中。

    首先來看,秦始皇陵寢至今未能開啟,是不開啟,還是不敢開啟,當時是中國很多考古學家要求開啟陵寢,但是都一一被拒絕,九鼎在秦始皇之後就再也沒能出現,難道這時巧合?還有一個就是兵馬俑的出現,裡面出現了大多數的關於九州的地名和訊息,還有一些跟九鼎接觸的資訊。也是是巧合,也是是個謎。或許,九鼎的出現還並不是時候,等待的時機到來,共同目睹華夏神器

  • 4 # 灑脫7416

    百分之百有九鼎是大禹時造的不知道,春秋和戰國時關於鼎的事情很多,秦武王比現代人還要好奇強行參觀還舉著玩,結果給砸死了,後來秦滅周想運來秦都半路有一個落水沒找到,只八個了有什麼用,加上又是銅的。

  • 5 # 丫丫1900

    根據歷史記載,秦武王舉九鼎之一雍州鼎絕臏而亡,這在當時是被周人、秦人共同見證並著史。而且秦武王是天下強國的君主,此事也是列國盡知。可見九鼎在當時是應該然存在的。

    到底現在九鼎在哪,為什麼至今沒被發現?當時各強國都想取周而代之,若無九鼎,那周的存在自然就沒有任何理由了,當時秦王即取周而代之了。至於如此重器為何會遺失,恐怕問題就是出在周人自己身上了。有說法是掉入了水中,有說法是被周人融鼎鑄錢了,還有說法是被周王陪葬了。個人偏向認為被陪葬的可很更大。

    對於九鼎是否為大禹所鑄這個說法,恐怕現在比較難以證明。但是從邏輯上來講九鼎傳自夏朝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這麼推斷,理由如下:

    周滅商以後,從商人手裡奪得了九鼎,此時商人並未滅亡,商王后裔也被封為了諸侯。宋國即是為保留祭祀權力的商王后裔封的諸侯國。

    如果說九鼎是商人鑄造,那麼宋國貴族必然會知曉九鼎鑄造內幕,那麼周人關於九鼎為大禹所鑄(起碼為商人之前的夏人所鑄)的說法必然會被商王后裔,宋國貴族所否認。此時作為一個標榜禮制的國家的天子,自己公然撒謊恐怕會被天下人所反對,周人亦不會蠢到把自己架到火上烤的程度。

    另外儒家創始人孔子即為宋國貴族後裔,孔子也沒有任何周人撒謊的表述,可見周人在關於夏人及九鼎的問題上即不可能撒謊,也沒有必要撒謊,更不敢在關於社稷的問題上說謊。九鼎當時肯定是存在的。

    所以說,九鼎應該是在歷史上存在過的!

  • 6 # 雲隱

    《逸周書·度邑篇》有“九鼎”的記載,說明至遲在周初便有九鼎的流傳。考古發現證明夏代已經進入銅器時代,“禹鑄九鼎”傳說是對這一時代的反映,古史辨派對這一傳說所持的“近於神話”的態度不可取。

    九鼎所刻圖案可能是螭龍一類的動物,夏民族尚九,從古文字字形分析,“九”當是“虯龍”形,這些可能都源於夏民族的龍蛇崇拜。《逸周書》中有兩條關於商周之際九鼎變遷的資料,具有可信性。

    禹鑄九鼎的傳說學界頗有分歧,否定者如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即認為“出於神話”;信真者如馬衡《中國之銅器時代》則認為“言之鑿鑿,不類向壁虛造之辭”,趙鐵寒亦堅信真有其物。我們認為對古史傳說既不能全盤否定,亦不能完全相信,王國維說:

    “上古之事,傳說與史實混而不分。史實之中固不免有所緣飾,與傳說無異,而傳說中亦往往有史實為之素地,二者不易區別,此世界各國之所同也。”

    因此,我們亦當以審慎的態度去看待禹鑄九鼎這一傳說,對古史辨派之觀點給予客觀的評判,以凸顯學術史的關照。

    九鼎,《逸周書·克殷篇》:“乃命南宮百達、史佚遷九鼎三巫。”《克殷》篇的成書年代相當早,一般認為是後人根據西周初期史料整理而成,朱右曾嘗謂“非親見者不能”。因此,周初之時便有九鼎流傳當無問題。其後《左傳·桓公二年》曰:“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義士猶或非之。”所記亦當有所據。但九鼎鑄於何時的記載卻頗覆雜,《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把九鼎和夏聯絡在了一起。《墨子·耕柱》:“昔者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九鼎既成,遷於三國。” 把啟與鑄九鼎聯絡在了一起。至《史記》、《漢書》始見禹鑄九鼎之說:

    《史記·孝武本紀》: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

    《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

    《漢書·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夏德衰,鼎遷於殷;殷德衰,鼎遷於周;周德衰,鼎遷於秦。

    《史記》禹鑄九鼎,司馬遷採自何書已不可考,至此,禹鑄九鼎之傳說已基本定型,但是,在這裡我們需要指出的是,禹鑄九鼎傳說在文獻上的定型雖然很晚,但並不代表這一傳說的起源也很晚,因為早期文獻流傳至今的畢竟少之甚少。漢以後所傳禹鑄九鼎傳說基本上都本於《史記》,只不過增加了一些修飾之詞和神異的情節而已。如:

    《易林·小畜之九》:禹作神鼎,伯益銜指。

    《說文解字》“鼎”字條: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魑魅魍魎,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

    《後漢書·明帝紀》: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以象物。

    《帝王世紀》:禹鑄鼎於荊山,在馮翊懷德之南, 今其下荊渠也。

    《拾遺記》卷二: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 《資治通鑑外紀》:禹復為九州,收天下美銅,鑄為九鼎,以象九州。

    禹鑄九鼎的傳說流傳了近兩千年,大家都當作信史一般去看待。至清末的崔述開始懷疑禹鑄九鼎的傳說,但崔述只懷疑鼎非禹鑄,可能是由啟或少康所鑄,其言:“九鼎之鑄,世皆以為禹事;然《傳》(《左傳·宣公三年》)既不稱禹,而禹在位不久,恐亦未暇及此,或啟或少康未可知也。”當疑古思潮盛行時,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開始了對上古史的破壞,甚至有胡適“東周以上無古史”論。在此背景下,禹鑄九鼎的傳說完全成了神話。

    我們先來看古史辨派對九鼎傳說的認識。1923 年5 月 30 日,胡適在《論帝天及九鼎書》中說:

    “九鼎,我認為是一種神話。鐵固非夏朝所有;銅恐亦非那時代所能用。”1923 年 6 月 1 日,顧頡剛在《論〈今文尚書〉著作時代書》中據胡適書言:“九鼎的來源固是近於神話,但不可謂沒有這件東西。看《左傳》上楚子問鼎,《國策》上秦興師求鼎,《史記》上秦遷九鼎,沒於泗水,恐不見全假。九鼎不見於《詩》、《書》,興國遷鼎的話自是靠不住。或者即是周朝鑄的……九鼎沒於泗水而非銷燬,將來盡有復出的可能。”

    從以上一段話,我們可以得出顧頡剛對於九鼎的意見:一是,九鼎的來源近於神話;二是,九鼎確有其物,可能鑄於周朝;三是,九鼎還存在,沒有被銷燬,可能在泗水復出。可以看出顧頡剛對九鼎的傳說是半信半疑的,既說“近於神話”,又不否認它確實存在。而對於禹鑄九鼎之說他則完全否定了。1923 年 11 月 19 日,在《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一文中,他說:

    九鼎不鑄於夏代,禹說才起於西周的中葉,已有堅強的理由了。王孫滿對楚子一段話最露破綻的是“貢金九牧”一語。九州的傳說起於戰國(《詩經》上“九有”“九圍”,猶言“四方”“八表”,乃是四方四隅加上中央,不是畫分土地為九州),九牧之說當然不可靠。…… 本來夏代彝器從沒有發見過;即學者考定的商代彝器亦並無確實出於商代的證據,不過比較了周器,把語句簡單的,字型特異的歸在商代罷了。商器尚如此茫昧,夏之尚未進於銅器時代自不必說,哪裡能鑄出九鼎!至於九鼎的來源,我以為當是成王建立東都時鑄下的大宗器(或商末所鑄而西周所遷)用來鎮撫王室的。

    顧頡剛疑古的步子邁得比崔述更大,直接對禹鑄九鼎傳說進行了全盤否定,從上面一段話我們看出顧頡剛對禹鑄九鼎不可信列出了三種理由:其一,禹說才起於西周中葉;其二,《左傳》“貢金九牧”不可靠,因為九州的傳說起於戰國;其三,夏代彝器從沒有發見過,夏未進入銅器時代。現在看來這三條理由是都站不住腳的。

    近代考古學證明,中國在仰韶文化時期即已出現了銅器。龍山時代考古發現的銅器或冶銅、鑄銅遺物更多,但主要限於小件工具、飾品。到了二里頭文化時期我們不僅發現了若干前所未有的青銅器,還發掘了大規模的青銅冶鑄作坊和大量與青銅冶鑄有關的遺物,位於二里頭遺址東南部的青銅冶鑄作坊區,據初步鑽探和發掘資料,估計作坊區的面積大約近萬平方米。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禮器有鼎、爵、觚、斝、盉,兵器有戈、戚、箭,工具有鑿、錛、錐、鑽等,兩外還有銅鈴、銅飾牌等,這些器物的工藝複雜,有的用了合範法澆鑄,還有分鑄、接鑄等技術。

    據此,李學勤先生預測到:“這充分表明,當時的人們能夠製造出更大更復雜的青銅器,可能蘊藏在迄今尚未找到的大墓裡面。”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這些青銅器是顧頡剛先生當時所不能預見的。從冶鑄技術來看,“龍山末期至夏初可能已使用複合陶範鑄造禮器和容器類器件”。所以夏代初期完全可以製造青銅鼎,夏禹鑄造青銅鼎應當是可能的。

  • 7 # 豹眼看歷史

    豹眼認為,華夏九鼎是真實的存在,只不過後來搞丟了,現在不清楚在哪裡。但不該據此懷疑它曾經的存在。

    夏九鼎

    《史記·封禪書》記載:

    “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命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了九鼎。以九鼎烹煮牲肉祭祀上帝和鬼神。

    豹眼認為此事是可能的,理由是,夏朝初期已進入了青銅器時代,青銅鑄造業已經相當發達。各州進獻青銅不難,而且具備了青銅冶煉和鑄造的技術,鑄造九鼎也是現實的。

    《越絕書》記載:

    “禹穴之時,以銅為兵。”

    既然能以銅鑄造兵器,那就能以銅鑄造九鼎。

    《墨子·耕柱》記載:

    “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

    按照墨子的說法,夏朝開國帝君夏啟命蜚廉開採銅礦,在昆吾鑄造九鼎。這與九州貢獻青銅鑄鼎的說法不同。

    豹眼認為,這並不矛盾,很可能九州貢獻的青銅不夠,只是象徵性的進獻一部分,而主要是由蜚廉採礦為主。

    有說法認為,夏朝不具備鑄造那麼大鼎的技術,這是不準確的。因為能造小的青銅器,就能製造大的。到底能製造出多麼大的,九鼎就是最大的,最頂級的技術。

    究竟多麼大,絕不是後世認為的那麼大,大到鑄造不出來的地步。

    現存商朝後母戊鼎(也稱司母戊鼎),是目前發現夏商周時期最大的,其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

    後母戊鼎不足一噸,豹眼認為,九鼎也不會比他大很多,絕不至於幾十萬人都搬不動的地步。

    《左傳》記載了九鼎鑄造的情況:

    大禹劃分九州,夏啟命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九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派精工巧匠將其刻於九鼎之上,以象徵九州。

    這的確是天才的想象,以九州鼎象徵天下九州,昭示天下一統及王權的高度集中。

    九州鼎成為夏王朝的鎮國之寶,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也成為取得全國政權的代名詞。

    但是,九州鼎究竟是指一座鼎還是九座鼎,存在爭議,有待考證。

    豹眼認為,這個質疑很有道理。因為既可能每一州鑄造一鼎,九州就鑄造九個鼎,但也可能將九州風物鑄造在一個鼎上,將此鼎命名為九州鼎,簡稱九鼎。

    商周時期九鼎

    商湯逐走夏桀後,將九鼎遷至其都。盤庚定都於殷後,九鼎遷移至此。

    商湯滅掉夏桀以後,就將九鼎遷移到商都。盤庚定都殷之後,就把九鼎再遷移到這裡。

    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夏啟安置九鼎的地方,並不是鑄造九鼎的地方。這裡就有一個移動的過程。

    既然夏啟能夠移動,商朝時期運輸技術更為發達,自然也能夠移動,這不足為奇。

    但究竟是九鼎還是一鼎,依然不能確定。

    商代時,對錶示王室貴族身份鼎的使用,曾有嚴格的規定:

    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只有天子才可以用九鼎。

    這是禮制的規定,明顯是指鼎的數量,但這個鼎在規模上就與夏啟所鑄造的九鼎大不相同了。無論天子、諸侯,還是士大夫,他們日常使用的鼎在規模上就小多了。

    就算是天子,在祭祀祖先、鬼神時行九鼎大禮,也不可能頻繁使用鎮國之寶的夏九鼎。因為搬來搬去不方便哦,再鑄造一些規模小一些的鼎是很可能的。

    夏九鼎已成為王權的象徵,未必就是常規使用的祭器,更不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器皿。

    《墨子·耕柱》記載: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後、殷、周之相受也。

    殷商繼承了夏朝的九鼎,周人又繼承了殷商的九鼎,但是不是原樣接受而沒有任何改變,並不清楚。

    豹眼認為,商、周繼承了前朝的九鼎之後,也有可能將其鎔毀,重新鑄造了新鼎。

    成語“鎔古鑄今”、“革故鼎新”就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把舊的鎔掉重新制造新的。

    但這些成語並沒有直接說明,夏商周三代是把前朝的鼎毀掉而鑄造了新鼎。或許僅僅說明製造新鼎時,所採取原料的一種方式。

    這不影響九鼎是否真實存在過。

    《史記》記載:

    周武王滅商後,曾公開展示過九鼎。周成王即位後,周公旦營造洛邑,將九鼎置於該城,並請周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史記·周本紀》記載:

    成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

    豹眼據此判斷,九鼎真實存在過,不管是九鼎還是一鼎,都不應該懷疑他的曾經存在。

    這就好比是秦始皇製作的傳國玉璽,不管其後期如何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到底在哪裡丟失,何時丟失,都不應該否認它曾經的存在。

    因為九鼎與傳國玉璽一樣,雖然都是天才的創舉,但是一個很現實的創意,並不是不可為之而完全憑空想象的東西。

    再如傳國玉璽並不是夏商周就有的東西,到秦始皇時才出現。秦始皇沒有去臆造傳國玉璽是從夏商周而來,以示秦朝一統是上天旨意。那麼,沒有夏九鼎的話,商、周也完全沒有必要去臆造九鼎是繼承夏朝的。

    如果夏朝沒有九鼎這個東西,商、周想到了這麼一個好主意,直接自己造一個就是了,完全沒有必要故弄玄虛,說是前朝的東西。

    反倒是前朝有了這個東西,就如傳國玉璽一樣,誰得到誰就有了正統性。如果沒有秦始皇製作的傳國玉璽,後世也就不會去偽作得到了它,並藉此稱帝,以昭示其得到天下的合法性。

    因此,豹眼認為,在西周時期,不管幾鼎,不管是否“鎔故鑄今”,九鼎還是真實的存在。

    九鼎的最終歸宿

    東周開始後,周朝王室衰弱,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最要緊的就是惦記九鼎這檔子事。

    楚王問鼎

    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於洛邑“問鼎之輕重”,《史記》記載:

    八年,伐陸渾戎,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

    楚莊王惦記九鼎,想親眼看看究竟是啥樣的神器。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把此事糊弄過去,楚莊王悻悻而歸。

    後來,楚靈王也一度動心問鼎,因國內發生叛亂,未果。

    按理說,讓天下諸侯目睹一下九鼎的風采,正是宣示天威所在,但周定王卻忌諱得很,諸侯王連看一眼都不行,這就存在疑問了。

    此時,這個九鼎是否還存在就難說了。

    秦王奪鼎

    這時候,楚頃襄王、齊王也希望得到九鼎。周赧王周旋於楚、齊、魏、韓之間,力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國攻佔南韓重鎮宜陽。秦武王巡視宜陽,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

    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進入太廟明堂中,欲窺九鼎。

    秦武王指著雍字鼎嘆道:

    “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

    秦武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想把雍州鼎弄回秦國去。

    守鼎的官吏說:

    “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

    這個守鼎的官吏也是個半吊子,你說周武王定鼎於此,無人敢動也就算了,居然說“無人能舉。”

    “無人能舉”並不表示無人不可移動,想不到秦武王是個傻二愣,不信這個邪,居然想試一試。

    秦武王用上吃奶的勁,將鼎抬離地面半尺,正要邁步,不想失手,咔嚓一聲,鼎墜於地,砸在腳上,將脛骨砸斷。由於失血過多,秦武王氣絕而亡。

    這就是“武王舉鼎”的故事。

    但這事在《史記》卻有不同的記載。

    《史記·秦本紀》記載:

    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

    司馬遷記載此事,只說與孟說比賽舉鼎,但沒有明確說在哪裡、舉的啥鼎。

    看來司馬遷有所保留。

    也有說法是,秦武王舉的是“龍文赤鼎”,但無法確證這就是九鼎中的“雍鼎”。

    秦武王死後,其弟繼位,是為秦昭王。

    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周赧王駕崩,周民遂逃亡東方。

    《史記·秦本紀》記載:

    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

    《史記·周本紀》記載: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憚狐。後七歲,秦莊襄王滅東周。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

    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秦昭王將西周國滅掉,得到了九鼎寶器,而把西周公遷到了洛陽城南憚狐聚。

    秦莊襄王時又滅掉了東周國,東西周都屬於秦國,周朝徹底滅亡。

    但是九鼎的下落就成了一個迷。

    據說,秦滅周後的次年,就把九鼎西遷咸陽。但秦始皇滅掉六國,一統天下時,九鼎卻不知下落。

    傳說秦國西遷九鼎時,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東巡時還派人打撈,自然是徒勞無功。

    這些傳說,豹眼認為就是扯淡,故弄玄虛而已。

    從這些史料來看,秦國滅亡了周朝,九鼎歸秦國所有,但到了秦始皇時卻不見了。

    這怎麼可能呢?

    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關鍵在於秦國曆代國君都頗有作為,國基非常穩定,沒有出現大的動亂。

    如果九鼎歸屬秦國,沒有再丟失的任何理由,唯一的可能就是秦國自始至終根本就沒有得到過九鼎。

    九鼎是王權的象徵神器,秦國為了名正言順的號令天下諸侯,繼而以天意討伐各國,就假託得到了周朝傳承的九鼎,以證明其繼承天下的正統性和合法性。

    一般而言,秦國得到九鼎不僅不會秘而不宣,更可能主動示人,大張旗鼓地渲染一下。

    但史料記載都很簡單、模糊,司馬遷也是一筆帶過,沒有任何附加說明,這也說明了秦得九鼎的真實性不足。

    司馬光作《資治通鑑》,幾乎是原樣採用了這些說法,並沒有任何補充。

    從有關資料分析,九鼎很可能是一鼎,而且也不是大的離譜。就算秦武王力能舉鼎,也就是一個大力士的力量而已。

    就此看來,幾個人或數十人移動一下也不是難事。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九鼎震動。威烈王命韓、魏、趙為諸侯,這說得是三家分晉故事的後續。

    在這裡,只是說九鼎震動,但沒有說明具體情況。這是東周時期春秋與戰國分界的時間節點,九鼎一震,春秋變戰國。

    豹眼查閱史料,沒有發現後世對這次九鼎震動做出進一步的解釋。

    九鼎的最終下落是周朝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但《周本紀》沒有記載。

    如果把“九鼎震”理解為九鼎丟失,似乎不妥。此時,周朝雖然已經衰弱,王室權威不再,但還到不了將九鼎藏匿或者銷燬的地步。

    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秦滅掉西周國,這時周朝完全失掉權威,事前將九鼎銷燬的可能不大,但藏匿起來倒是非常可能。

    秦昭王將西周公遷移到憚狐聚(離洛陽城南一百五十里的梁、新城之間),其意難道是為了尋找九鼎嗎?不得而知。

    雖然史料說,秦昭王得到了九鼎,並在七年後,秦莊襄王滅掉了東周國,周朝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但九鼎的下落記載很模糊。只說是秦國將其西遷咸陽,還傳說在遷移時,飛到了泗水中。

    還說九鼎中一鼎飛入泗水,另八鼎遷入咸陽。

    這咋可能呢?今天的認識,這不就是睜著眼說瞎話嗎?

    因此,豹眼認為,在秦滅周之前,九鼎已經丟失,最大可能是被周室王族或大臣藏匿下來。

    《史記·封禪書》記載:

    “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同樣是《史記》記載,在《封禪書》中的說法是,周朝德衰,宋國社稷滅亡,九鼎不見了蹤影。

    據此說法,武王滅商後,將商朝後裔分封在宋,祭祀周朝祖先,九鼎似乎是繼續由周朝後裔也就是宋國據有。隨著宋國的滅亡,九鼎也就不見了。

    因此,豹眼認為,夏朝已經具備了鑄造青銅器的技術,大禹或其子夏啟鑄造九鼎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天才的設想。

    至於商、周傳承,是否“熔古鑄今”,將夏九鼎毀掉重鑄新鼎不得而知,商、西周時期九鼎存在是可能的。但隨著宋國或周朝的滅亡,九鼎就不見了天日。

    秦國根本就沒有得到過九鼎,為了掩人耳目、號令天下諸侯,秦國假託得到了九鼎。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有人想一睹九鼎的神采,秦始皇實在包不住了,就說飛入了泗水中,而且裝模作樣去泗水中去打撈。

    都清楚秦始皇是在做戲,但秦已經統一天下,誰還敢說秦始皇是在扯淡呢?

    這如同秦始皇弄的那個傳國玉璽一樣,失而復得,只不過愚民而已。

    唐宋時期的九鼎

    武則天登基後,利用儒、佛、道的思想來鞏固地位,於是命人重新鑄造了九鼎。

    因為一直有大禹鑄九鼎之說,武則天也清楚九鼎難求,就乾脆自己鑄造一套得了。

    不清楚九鼎究竟是一個還是九個,乾脆一股腦兒造了九個。

    神功元年(697年),鼎成,將其安置在洛陽明堂當中:

    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鼎名日觀,青州鼎名少陽,徐州鼎名東原,揚州鼎名江都,荊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56萬餘斤。

    《資治通鑑》引記: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697)……夏,四月,鑄九鼎成,徙置通天宮。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7] 。即1,800x120=216,000斤);梁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五十六萬七百餘斤。

    就武則天造的九鼎,恐怕夏朝是造不出來的。但後世因為思維慣性很容易以武則天所鑄造的九鼎去想象夏九鼎,也就讓夏九鼎更加神奇莫測。

    到了宋朝,宋人不甘寂寞,照樣畫葫蘆,也做成了九鼎。

    《宋史》記載:

    “崇寧四年(1105年)三月,鑄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內鼎中。”

    宋徽宗以銅二十二萬斤鑄造了九鼎,並仿造明堂,在汴京城中太一宮之南建造九成宮,內有九室,陳列九鼎。

    中央之鼎為帝鼎,東方為蒼鼎,南方為彤鼎,北方為寶鼎,東北為牡鼎,東南為岡鼎,西南為阜鼎,西方為晶鼎,西北為魁鼎。

    政和七年(1112年),又鑄造了“神霄九鼎”,分別命名為:

    “太極飛雲洞劫之鼎”、“蒼梧祀天貯醇之鼎”、“山嶽五神之鼎”、“精明洞淵之鼎”、“天地陰陽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靈光晃曜煉神之鼎”、“蒼龜大蛇蟲魚金輪之鼎”。

    這就有些不太嚴肅了,之後徽欽二帝也就被金國俘虜了。

    由於唐、宋時期,重鑄九鼎的原因,後世對於九鼎的概念也就很自然地停留在這個層次上。

    但究竟歷史真相如何,只能等待考古發現。但願不要等的太久,希望九鼎早日盛世再現。

  • 8 # 兔三哥的悲催

    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將全國陸地劃成九個州。各州長官向大禹進貢銅材,大禹用它鑄造了九個大鼎,九鼎成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桀亡,鼎遷於商;商紂亡,鼎遷於周。可是周亡後,秦朝卻只獲得八鼎。據遷鼎的將士稱,另一隻鼎被大風颳到泗水裡了。秦始皇派人打撈,結果當然是水中撈月。學術界對此事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說大禹根本沒有鑄造九鼎,因為所有的考古發掘說明,大禹時代還沒有能力鑄造大鼎;一說認為大禹鑄造過九鼎,只是尚未找到實物而已。

    大禹用開河渠疏導滔滔洪水的方法,成功地引水入海,使那些被水淹浸的陸地重新得以耕種和居住,於是產生了九州的概念。他曾利用九州牧貢獻的銅材鑄造了九個大鼎。“鑄鼎象物”,鼎上鑄有許多紋飾,“使民知神奸”。夏桀敗亡,鼎遷於商,武王克商,鼎遷於周。春秋時的楚莊王稱霸,希望知道九鼎的實情。周王室的使者講了一通外交辭令作搪塞。後來秦滅周,秦始皇派了一支軍隊去雒邑遷鼎,搬回了八鼎。將士向秦始皇謊稱在半途起了大風,將一鼎刮到了泗水中。秦始皇也不想一想,在雒邑遷鼎的將士怎麼會知道鼎落到遠在數百里外的泗水中,竟在東巡泰山後折而南至徐州,真的派人在泗水中打撈,結果如同水中撈月。《史記》對於秦始皇所得的八鼎語焉不詳,它們是否大禹所鑄的鼎?大小輕重如何?又有什麼樣的紋飾?是方的還是圓的?儘管我們現在從地下獲得了不少商鼎和周鼎,考古資料也說明了夏代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但尚未獲得大禹鼎,於是人們還提出大禹是否真的鑄造過九鼎的疑問。西周時期的小克鼎《逸周書·克殷解》記載:周武王在牧野之戰獲勝後,就把九鼎從商都遷走了。不過未說明所遷之鼎是大禹的九鼎還是商鼎,更沒有說明鼎之大小輕重及形制。雖然按理九鼎應該遷至周武的都城鎬京,可是王孫滿卻說九鼎在郟鄏(東周的都城雒邑)。我們姑且把當時的情況作這樣的理解:由於九鼎過分巨大和沉重,武王的將士們把它們搬到郟鄏就作罷。後來周成王在郟鄏營建東都雒邑,九鼎因此在雒邑。《克殷解》的不詳尚可忽略不計。

    公元前606年,雄心勃勃的楚莊王為了幫助周王室,率領軍隊攻打盤踞在東周都城雒邑附近的戎人,獲勝後駐軍於周的領土內。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莊王,莊便乘機問鼎之大小輕重。王孫滿敏感地回答:“在德不在鼎。”意為想要統治天下,靠的是道德和才能,不是靠既大又重的鼎。接著他又講了大禹因為有德,鑄造了九鼎,夏桀因為“昏德”而鼎遷於商,商紂王暴虐而鼎遷於周的事。並說:“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還告誡莊王:東周雖然不如西周強大,但周成王曾經占卜過,周王室享有七百年的天命,而現在不是改天命的時候。把莊王欲取代周天子地位的野心擋了回去。碰了一鼻子灰的楚莊王則以“折勾之喙足以為九鼎”的話來挽回面子。這一個故事就是成語“問鼎中原”的典故。《左傳·宣公三年》的這一則記載也是有關大禹鑄九鼎的重要資料。

    王孫滿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疑問:既然大禹所鑄造的九鼎在周王室,王孫滿又明知“天命未改”,告訴楚莊王又何妨?如果具有紳士氣度,就是讓楚莊王參觀九鼎,又有什麼關係?莫非其中有鬼!周王室所擁有的九鼎可能並非大禹鼎,甚而至於可能不是商鼎,很有可能是周王室自己鑄造的象徵天子權力的九鼎。天機不可洩露,因此他只能用一番大道理去搪塞楚莊王。

    稍晚於《左傳》的《墨子·耕柱》卻說:“昔者夏後開使蜚廉折金于山川,陶鑄之於昆吾,是使翁難雉乙卜於白若之龜,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鑄造成九鼎者不是大禹,而是其子夏啟;所用的銅材不是九州牧所貢的金,而是由蜚廉採礦所得。雖然《耕柱》描繪了夏鼎“三足而方”的形制,又進行了神化,可是鼎的鑄造者是大禹還是夏啟,難以考定。再說,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方鼎都是四足的,圓鼎才是三足的。

    西漢編定的《戰國策》記載了秦昭王興師動眾去東周搬九鼎的故事,東周君臣一片恐慌,謀士顏率獻計,要齊國派軍隊救東周。結果齊王也想得到九鼎,顏率就勸說齊王:鼎又大又重,每一個需要9萬人來拉,遷九鼎則需81萬人,還要帶上許多器具;再說,運鼎須經過魏國的國境,魏國也一直覬覦著九鼎,恐怕鼎未到齊國就被打劫了。齊王也只得暫時作罷。《戰國策》所敘事情往往有誇大成分,而當時的秦、魏、齊、楚都覬覦著九鼎則是事實。可是《戰國策》也沒有說明東周的九鼎究竟是怎麼回事。

    進入信史時代的《史記》有三種記載:其一,《秦本紀》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滅東周,“其器九鼎入秦”,唐張守節《正義》說:“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其二,《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東巡泰山,折而南下,舉行了祭祀儀式,“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其三,《封禪書》曰:禹鑄九鼎,“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沒於泗水彭城下”。這種記載透露了一個資訊:秦朝所獲得的是“周鼎”。

    不過另外的疑問也出現了:秦獲得的周鼎是八個還是九個?究竟是一個周鼎入於泗水,還是陳列於宋社的九鼎沉於泗水?秦始皇派人打撈的是一個周鼎還是九個“商鼎”或者是大禹鼎?秦朝所得的八鼎又在何處《克殷解》所記載的周武王遷的是商鼎還足大禹鼎?宋國為商的後裔,宋社所陳列的是什麼鼎?司馬遷為什麼要把宋社的鼎拉扯到一起敘述?這許多疑問看來只有在從地下獲得大禹鼎後才能怡然冰釋。

    大禹或夏啟是否鑄造過九鼎?至今尚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意見認為:從目前考古獲得的時間相當於夏代的青銅器均為小件器皿,而且鑄造工藝較粗劣,故夏初不可能鑄造若大的九鼎,史書所記乃是傳說,是商周統治者的偽託之辭。

    另一種意見認為:雖然時間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等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不足以證明夏初有能力鑄造大鼎,但是這些青銅器並非那個時代的全部。大禹夏啟當掌握了當時最高階的鑄造技術,仍有可能鑄造大鼎,期待未來的考古發現吧!若後一種意見成立,大禹鼎尚能重見天日。

    還有兩種意見:第一,即使大禹或夏啟鑄造成九個大鼎,可是由於它們是夏王朝權力的象徵,商代得到後就把它們熔燬,新增一些新材料後鑄成商鼎;周武王所遷的則有可能是商鼎,他也把它們熔燬後鑄造成周鼎;及秦朝獲得的八鼎或九鼎有可能焚燬於項羽之火燒咸陽。此說的依據是成語“革故鼎新”。《周易·雜卦》說“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這條記錄多少透露了商毀夏鼎、周毀商鼎的資訊。第二,夏初真的鑄造過九鼎,也真的三代相承受,及戰國後期,分裂後的周赧王自知難逃厄運,就組織人力把九鼎深埋於地下了,秦朝所得的乃是周王室某公卿的八鼎。因此,秦朝史官乃至司馬遷都沒法清楚地記載這些鼎。若後一種意見能成立,大禹鼎尚能重見天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客吃飯能不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