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貨賣嘟嘟

    呂雉要拉的那個人,就是謀聖張良。此時的張良已經是賦閒在家,無奈的是,我不問世事,世事偏來問我。

    呂雉派了自己的哥哥呂澤前來,呂澤跟張良也是老熟人了,畢竟都是劉邦集團裡元老中的元老,平時免不了很多交際。呂澤和呂雉都知道張良託病引退為的就是遠離政治,所以好好勸估計是勸不聽,呂氏一家準備強行讓張良站隊。

    呂澤見了張良就說道:“您一直是皇上的謀臣,現在皇上準備換太子,您怎麼能躺高了枕頭睡大覺啊?”">

    張良一聽,你都說我是皇上的謀臣了,現在皇上想立的不是你外甥,我沒幫皇上出謀劃策就不錯了,你還過來埋怨我。於是回答說:“當初皇上多次處在危機中,所以採用我的計策。現在天下安定了,皇上是因為個人喜好才要換太子,這些是皇上家事,即使有一百個跟我一樣重要的謀臣去勸也沒有用啊。”這點張良就很聰明,在一個不是非常自信的皇帝手下做事,自己還又十分出眾的情況下。甭管太子是不是國本,只要是牽扯到皇帝家事的,就明白自己不應該管。比如後來的岳飛,他的死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太過關注皇帝的立嗣問題。一個員工就是老闆請來幫自己打工創業的,如果員工還要干涉老闆包養幾個大學生,遺產怎麼分,那就會讓老闆很噁心。

    呂澤一看,果然不出所料,來軟的就是不行,於是強硬的說:“不管怎麼樣,你都要出個注意。”">

    在史書上,描寫呂澤見張良都用到了“劫”和“強”兩個字。“強”自然就不用說了,在這裡就是強迫之意。而“劫”字有四個意思,其中兩個都可以適用在這裡,一個是“劫持”,一個是“脅迫”。當然了,呂氏一家是來求人家張良出主意,肯定不會做的太過,但是軟禁或者耍賴就很有可能了。總之呂澤對張良是十分強硬,你張良說什麼也要給我那外甥出主意保住太子之位,不然我就不走了,跟你耗在著這。

    張良也沒辦法,可又實在不想參與到政治鬥爭中,尤其是這種皇嗣之爭,最是敏感。太子爭奪戰,一旦被拉下水,就再也出不來了。可是呂澤現在又跟塊狗皮膏藥一樣粘著自己,何況呂澤也是個很有水平的人,不給他個對太子有實質性幫助的獻策他呂澤也不會走的。於是張良想了個辦法,準備找幾個名聲很大的人去輔佐太子。這樣一來,以後太子有什麼問題也就不會來找自己了。二來,就算劉如意最後贏得了太子之位,也不會把自己當成太子黨來不利於自己。張良的想法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張良對呂澤說:“這件事不是動動嘴就能解決的。如今有四個人,是皇上一直想任用可人家卻不甩他的。這四個人年紀很大了,覺得皇上不懂尊重別人,所以躲在深山裡不肯出仕。不過皇上很敬重他們,如果您能不吝惜金玉璧帛,再讓太子寫一封信,言辭謙恭有禮,並預備車輛,派口才很好的說客前去懇請,他們應該會來。來了之後把他們當做貴客,讓他們時常跟著太子入朝,讓皇上看到這四個想請都請不來的人,一定會很驚訝並詢問他們。這對太子有極大的幫助。”">

    呂澤聽了聽,這辦法還算靠譜。就問了張良是哪四個人這麼有能量?張良告訴呂澤:“這四人便是‘商山四皓’。”">

    說說這四個在商山隱居的老頭,相傳這四人分別叫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東園公。在後來不少文人雅士都為四皓題詩來表達仰慕之情,如唐代的李白、白居易等人。能被張良推薦、被劉邦崇拜的,那說明他們四人在當時的確是非常有名,且受人尊崇。不過在我個人看來,“天子呼來不上船”未必都是淡泊名利,反而這些人裡不乏沽名釣譽之輩。比如西晉的“金谷二十四友”,雖然這裡面有品行高潔、富有文采之人,卻也有“劫掠商賈”的石崇,“偷香竊玉”的賈謐。不過話說回來,沽名釣譽這種事,首先自身還是要有一定的能力的,否則想釣也釣不住,一下子就被人識破了。

    這商山四皓既沒有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桃李三千。在通訊裝置極其不發達的時代,四個隱居在深山的老頭居然能名滿天下,這實在是有些詫異。如果真是想隱居不出仕的人,又怎麼會把自己在哪隱居都宣傳的世人皆知。像當年知道鬼谷子隱居雲夢山,也是因為出了幾個厲害的徒弟。當然,大家可能會說那是因為這商山四皓真是太有名了,大家都去爭相求教所以如此。可從張良對呂澤的對話中又發現,張良讓呂家去請四皓,重點提醒了兩點,一個是謙卑恭敬,一個是不吝錢財。這四位老爺子肯定是有點氣節的人,不然也不至於皇帝招都招不來,所以謙卑恭敬是有必要的。可不吝錢財這件事……這四個人不是隱居深山不問世事嗎?真心想隱居世外,還會那麼看重錢財?所以,這四個老頭雖不是大俗之人,卻也並非大雅之士。至於能力,從後來劉邦讓劉盈去平叛,商山四皓合力想出來的辦法,並不見得多高明,也不是一等一的帝師,這個以後再說。

    現在,呂澤照著張良的指示教給了劉盈怎麼去拉攏商山四皓,劉盈寫了一封言辭極為誠懇謙卑的書信,並準備了十分豐厚的禮品找人去迎請四皓,果然沒多久商山四皓就被請來了。四個白鬍子老頭,甭管能力怎麼樣,起碼一看就是道骨仙風,這讓呂氏一家都安心了不少。

    呂后這邊為劉盈跑前跑後,劉邦那邊也沒閒著。劉邦也發現了劉如意這邊除了自己支援外,沒有什麼有份量的大臣支援,所以劉邦也很苦惱,天天唉聲嘆氣。這時候,有個年輕人揣摩出了劉邦的心思,這個人是御史趙堯。既然揣測出了皇帝的心意,那就是為自己開闢了一條加官進爵的路,所以趙堯就去主動找了劉邦談心。

    趙堯人雖然年輕,但是非常有才,周昌是御史大夫,是所有御史的頭兒。周昌有個朋友,叫趙人方,他就跟周昌說:“你手下那個趙堯,不是一般人,你要好好重用他。”結果周昌就很無所謂的樣子,笑著說:“那小子那麼年輕,就是個刀筆小吏,不至於這麼重視他。”">

    結果是周昌這話讓趙堯知道了,趙堯就記恨在心了,天天想著怎麼報復把周昌給擠走。

    現在趙堯見了劉邦,就問道:“皇上近來心情不佳,可是因為趙王年少,戚夫人又與呂后不和,擔心您萬歲之後趙王不能自保?”">

    這劉邦倒也是開明,換作後來的朝代,有幾個敢當著皇帝的面說“皇帝萬歲之後”?劉邦嘆了口氣說:“是啊,我很擔心,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趙堯說:“這好辦啊,陛下只要為趙王(劉如意)安排一個強硬的相國,並且是呂后、太子和群臣都敬畏的人就可以了。”">

    劉邦點了點頭,回答說:“我也是這麼想的,可是沒有想出合適的人選啊。”">

    趙堯笑了笑,說:“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強正直,從呂后、太子到群臣,沒有不怕他的。全朝臣上下,只有他合適。”">

    劉邦想了想,還真是。雖然周昌是支援太子的,可說到既有有威望,又有能力,還要剛正不阿,除了周昌也沒有別的合適的人了。這樣一來太子失去一個強大的後盾,趙王劉如意倒是得到了一個有力的支援。於是劉邦就決定把周昌改封為趙國國相,然後又覺得趙堯這小子很懂自己心意,便讓趙堯頂替了周昌的位置封為御史大夫。

    周昌臨走前哭的稀里嘩啦,上氣不接下氣地哭問劉邦:“臣從一開始就追隨陛下,陛下為什麼要單單把我拋棄諸侯國去呢?”">

    劉邦也很難過這個忠心耿耿跟了自己那麼多年的人要離開了,便安撫周昌說:“我也知道這是貶了你的官。可是我心裡擔心趙王,想來想去除了你沒有人可以擔此重任。你也不要推辭了,就勉強自己前去赴任吧!”">

    周昌也沒辦法,事到臨頭,皇帝心意已決,自己說啥都沒用了。而且這雖然是貶官卻也說明了皇帝對自己的信任,只好打起精神來赴任趙國國相。

    所以說,不輕視別人就是對自己的負責,周昌雖然是因為小人而被貶官,可說到底也是因為自己輕視別人在先,正直歸正直,也要懂得尊重別人才行。

    至此,太子這邊得到了四個名滿天下的老頭助陣,而趙王劉如意也從太子方搶到了一位強而有力的大臣。不過太子之爭一直到劉邦駕崩前的最後一年,所以也不急著一口氣講完。

    先休息一下,瞭解完了劉邦一朝太子之爭的大概,我們來說點震撼的。

    此時,蕭何在長安監修的未央宮興建完畢,並在秦朝的興樂宮基礎上修建了長樂宮。

    漢朝有三大宮,未央宮、長樂宮、建章宮,未央宮和長樂宮是蕭何所督建的,而建章宮則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時所建。其建築形式都是繼承了戰國時期用夯土和木結合的“高臺建築”。

    古代皇宮的選址通常看的是兩點,一個是位置,一個是高度,要麼處在城市的最北端,與北極星相應;要麼處在城市的最高處,彰顯天子的至高無上。當時還沒有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未央宮便選址在了長安地勢最高的西南方龍首原上,位於長樂宮之西,所以也稱未央宮和長樂宮為“西宮”、“東宮”。

    中國的宮殿建設通常都是建築群,各種建築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未央宮和長樂宮在當時是僅次於長城的偉大建築,絕對的雄偉壯麗。到底有多宏大?我說數字各位可能沒有感覺,那就來做一下對比。未央宮的面積約為明清紫禁城也就是當今故宮的6倍,唐朝大明宮的1.3倍。而長樂宮更大,約為紫禁城的8倍,大明宮的1.7倍。而比長樂宮和未央宮小了好幾倍的故宮就已經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那麼就可以想象一下未央宮和長樂宮有多震撼了。雖然長樂宮相對短命一些,但未央宮足足存在了一千多年,後來無數皇帝在漢未央宮的基礎上做過修建,直到唐末朱溫一把火燒了長安,未央宮也隨著長安這座歷史名城一損俱損,再無輝煌。

    據野史《西京雜記》記載,未央宮周長二十二里,街道總長七十里。開車你都要開上好一會兒,更別說走路。不過野史畢竟是野史,據現代考察長樂宮周長也就二十一里多,所以未央宮並沒有二十二里那麼長,但也不會相差甚遠。

    兩宮的建設不但宏偉還科學,下水道、通風口也合理地安排在其中。宏偉科學之餘更是華麗,據說門前有銅鋪首,房屋的椽子上都敷著金箔,前殿所用木材皆是木蘭木和杏木搭建,奢侈至極。

    總而言之,所有描述建築的讚詞都可以用在未央宮和長樂宮上。史書上描寫了這麼一段故事,就是劉邦見到未央宮後的表現。

    劉邦看到未央宮後,簡直驚呆了,這是天宮嗎?看著自己這麼華麗的新家,劉邦倒是沒有開心,反而有些動怒,對蕭何說:“天下動亂,征戰了這麼多年,成敗還未可知,為什麼要把宮殿修的這麼華麗呢?”其實當時天下已經平定,韓王信的殘部也被清掃了,諸侯都畏懼劉邦不敢有任何過分的動作。可是劉邦知道,就算諸侯王肯安分守己,自己也不會放過他們,接下來的日子,還有許多仗要打,否則劉漢江山也難以長久。而且劉邦這句話的還有一層意思,天下打了這麼多年仗,民不聊生,現在是應當休養民生、黜奢崇儉的時候,自己應該為天下做個好的表率。

    而蕭何回答說:“正因為天下還沒有安定,所以才把宮殿建的這麼好。再說,天子四海為家,宮殿不壯麗就難以樹立天子的威嚴,何況咱也不能讓後世比咱好啊。”">

    雖說劉邦一介布衣出身,但秦宮的輝煌劉邦也還是見過的,所以劉邦對未央宮的驚歎並非是因為沒見識。從劉邦的表現就足以說明,未央宮修建的的確很棒。可以說,未央宮和長樂宮是建築中的藝術品。當然,這藝術的背後,是無數平民辛苦。

    不過要說未央宮,就離不開長安城。

    摘錄班固的《西都賦》一段話:“肇自高而終平,世增飾以崇麗。歷十二之延祚,故窮泰而極侈。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內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於是既庶且富,娛樂無疆。”蕭何用了多年的時間,動用十四萬人力,修建了周長五十里的長安城,在當時來說,絕對是世界之最,比當時的羅馬城大三倍。下水系統完善,門道下都有磚劵下水道。整個長安城一共有十二座城門,有八條主要街道,可容十二架馬車並排前行。另外長安城有一百六十多個街坊,九個繁華區域。長安城自從漢高祖開始,就不停地在改良增建,越修越壯麗宏偉。

    當時的漢朝雖然對平民實行輕徭薄稅的寬大政策,但並不代表平民有了地位上的提升,加之當時全國無數的豪族都遷至關中地區,長安城裡不乏豪門大族,所以長安城也可謂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整個長安城皇家宮殿和貴族府宅就佔了全城的2/3,平民居住區只有長安的東北。貴族們的府邸皆是“柱壁雕鏤,加以銅漆,窗戶皆有綺疏青瑣。”可平民百姓們卻都居住在十分簡陋的房子中。

    其實在未央宮和長安建成後,劉邦也很開心。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家是最華麗,最雄偉,最獨一無二的?看著堪比秦宮的未央宮,遠超秦時鹹陽的長安城,劉邦實實在在地品嚐到了完成夢想是怎樣的味道。這不是夢,這一切都是真實的,自己的不放棄,自己的努力,換來了這座大房子。不,豈止是一座大房子呢?

    如此豪華的家,劉邦必然要跟大家顯擺一下。於是劉邦在未央宮前殿大宴群臣諸侯和皇親國戚。殿堂之上其樂融融,劉邦平時東征西伐、日理萬機,也難得有如此放鬆的時候。宴會上,劉邦捧著玉杯,給劉太公敬酒,笑問劉太公說:“當初您老說我沒有能力,沒有能依仗的本事,不會經營產業,也比不上我哥劉仲勤奮努力。可現在我的產業和劉仲比,誰的更多呢?”群臣聽罷都哈哈大笑,直呼萬歲。

    看到這可能大家覺得劉邦太不敞亮了,得了勢連自己老爹都損。其實不是,劉邦和他老爹的關係好著呢,再加上劉邦本來就是個豁達的人,跟自己老爹開開玩笑不算什麼。至於當年項羽說要烹了劉太公,劉邦那可惡的回答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劉邦和劉太公的父子關係就是典型的兒子孝順,老爹開明。

    正史和野史裡分別記載了劉氏父子之間的兩件事情,足以說明父親的開明和兒子的孝順。

    先說正史裡記載的,劉邦當了皇帝后,依然是每五天就去拜見一次自己的父親,並且是按照普通人家父子之間的禮節。結果劉太公府上的管家看了就勸開劉太公了,意思是“你這樣哪行啊,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地上不能有兩個君主。當今皇帝在家雖然是你的兒子,可在外是萬民之主。太公您在家雖然是父親,可在外也是皇帝的臣子罷了,怎麼能讓萬民之主拜見他的臣子呢?這樣做,皇帝哪還有威嚴。”">

    劉太公一聽家令說的,覺得很有道理,父親的面子可以不要,但是一定要讓兒子有威嚴,再怎麼說也不能讓自己兒子難做。在之後劉邦去拜見劉太公的時候,劉太公見了自己兒子就像臣下一樣,為了表示尊敬不背朝劉邦,見了劉邦都是倒退著走。開始劉邦一看自己老爹這樣,也是嚇了一跳,趕緊下車攙扶劉太公,不解地問道:“老爹你這是幹啥啊?”劉太公就告訴了劉邦,家令對自己說的話,又說:“皇帝是萬民之主,怎麼能因為我而亂了天下規矩呢!”">

    雖然故事細述不多,但劉邦對父親的尊敬是很明顯的。而劉太公的開明也是無疑的。

    再來說說野史的故事,還是出自那本劉歆的《西京雜記》,雖不敢說故事百分百的真實性,但在西漢野史中《西京雜記》的真實性還是比較高的,比如“金屋藏嬌”、“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都是出自這裡,這本書起碼不會像後來的野史那樣異想天開地編。所以就算故事是編的,也能捉風捕影到父子兩人的關係。

    據說長安建成後,劉太公身為太上皇便久居深宮。一天劉邦去探望劉太公的時候,發現自己老爹悶悶不樂,於是劉邦就偷偷地問了問劉太公身邊的隨從,說我爸他這是怎麼了?咋這麼不開心?隨從們就告訴劉邦說,老爺子以前交的都是市井之人,平時以鬥雞和蹴鞠為樂,現在要啥沒啥,所以不開心。高祖一聽,明白了,老爺子這是太悶了,憋著了。哪能把鷹放籠子裡養啊。

    劉邦想了想,肯定是不可能把劉太公送回新豐啊,一個是不安全,再一個是老爺子年紀那麼大了,萬一生個病,離自己那麼遠哪行啊?於是劉邦決定,將新豐的人全部遷到長安城邊,重新照著新豐的樓房街道建一個新的新豐!而這個新的新豐,就位於今天西安臨潼區。而西安的臨潼區,也的確有個新豐街道。並且在正史中也的確記載在劉太公死後劉邦將酈邑改名為新豐,所以這件事應該是真實的。

    沒多久,新的新豐就建好了,從樓房到街道全都和舊新豐一模一樣,連雞鴨都能找著自己的窩,可見還原度有多高。劉太公一看,全是老鄉老環境,那叫一個開心。劉邦還找了一群無所事事的老鄉整天陪劉太公斗雞蹴鞠,劉太公的心情也就好了起來。

    從這兩件事,大家應該能明白父子間有多好了吧?簡直就是父子關係的模範。

    這樣的日子,對劉太公和劉邦來說都是美好的。劉太公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劉邦也有了難得的和平時期。不過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僅一年過後,劉太公便離世而去。在那個平均壽命低下的年代,劉太公能活到那個年紀已經非常不易。雖然正史沒有記載過劉太公的生年,但其去世時劉邦已經59歲了,以古代的結婚年齡,恐怕劉太公最少活了75歲。

    僅一個月後,統領趙、代兩地士兵抵禦匈奴和韓王信的趙國國相陳豨叛亂。劉邦休息了一年多,又該繼續工作了。

    說起陳豨,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加入了劉邦,陳豨加入了劉邦的起義軍後並沒有被重用。開始被派到韓信帳下做事,韓信就很喜歡他,受到了韓信極大地信任。後來迴歸劉邦手下劉邦也很信任且倚重他。能讓韓信和劉邦都這麼喜歡的人,足以見得陳豨是個能力超凡且人品還很不錯的人。

    劉邦敗給冒頓之後,封了他哥劉仲為代王抵禦匈奴,但他哥只會種地不會打仗,見了匈奴撒腿就跑。劉邦覺得抵禦匈奴還是要找個敢打敢拼並且有能力的將領才靠譜,看了一圈,劉邦就覺得陳豨最合適。於是劉邦加封陳豨為侯,鉅鹿郡守,並且命其以趙、代兩國相國的身份抵禦匈奴。能被劉邦授予兩國兵權,說明劉邦真的是把陳豨當做心腹了。用韓信的話講,陳豨掌管了天下的精兵,當時沒幾個人能獲得劉邦這樣的信任。可惜的是劉邦雖然能知人善用,卻沒有用人不疑的氣魄。這一點韓信非常瞭解。

    在陳豨赴任之前,特意來看了看自己的老上司淮陰侯韓信。韓信看著自己的老下屬對自己還有這麼一番心意,也很是感動,便拉著陳豨的手悄悄地找了個沒人的地方……陳豨也是一驚,然後就看到韓信用那哀怨的眼神望了望自己,又仰天長嘆了一聲。韓信說:“你願意聽聽我的心裡話嗎?我有些話憋在心裡想對你說。”">

    這一下可把陳豨嚇住了。陳豨心裡暗自猜測了一下,然後一咬牙,回答道:“一切都聽將軍的!”">

    韓信聽完這句話,立馬轉過頭來對陳豨說:“你所管轄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則是陛下信任的臣子。如果有人要告發你謀反,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可如果再有人說你謀反,那陛下就會懷疑了;假如還有人說,那陛下一定會親自率兵前去圍剿。到時候我作為你在京城的內應,天下就可得了。”長期積累太多的委屈和不甘,或許真的鬆動了韓信對劉邦的忠誠。作為一個打下了半壁江山的開國功臣,如今卻被當作籠中鳥。現在劉邦在韓信心裡就猶如那個讓韓信蹭飯的亭長,韓信沒為那個亭長做過什麼,尚要羞辱一番。韓信為劉邦做的可是平定天下,所以更不用說韓信心裡的憤怒了。

    雖然劉邦和韓信兩個人都對陳豨給予了無限的信任,可陳豨的心裡卻更信任這個在戰場上用兵如神的韓信。這是不少人的通病,看一個人在某方面的能力特別出眾時,就錯覺這個人不管做什麼都值得信任。將一個單方面能力是100分其他能力是10分的人和平均能力是80分的人作比較時,往往會因為那單方面的突出而誤以為前者比後者更可靠,現在韓信就是前者,劉邦是後者。要知道,謀反這種事,軍事能力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需要的是政治智商。很不巧的是,雖說韓信的政治智商沒有10分那麼低,卻也並不高。

    韓信猜對了一半,沒有人直接告訴劉邦陳豨要謀反,但有人讓劉邦警惕陳豨了。

    事情是這樣的,秦漢的時候,稍微有點權勢的人都喜歡養賓客。養賓客既有利於自己的名望,又可以讓他們為自己做事,反正有錢花不完,就拿錢來養些賓客幕僚。像衛青那種不喜歡養賓客的在秦漢幾乎沒有。這個陳豨在成為了趙、代兩地的軍事統帥後,就召集了賓客無數。

    有一次,陳豨休假回家,路過趙國邯鄲,恰好被趙國國相周昌看著了,周昌一看陳豨的陣勢,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陳豨隨行的賓客就坐了一千多輛車子,就是諸侯王都沒有這陣勢,陳豨的賓客們把整個邯鄲的館舍都住滿了。然後再看陳豨待人接物,簡直是滿分沒得挑剔,對人是謙卑恭敬,屈己待人。周昌也是閱人無數,就覺得這陳豨絕對不是個一般人啊,萬一有一天反了,那絕對是劉邦的心腹大患。想想周昌對劉邦那多忠誠,所以立馬就進京朝見。

    見到了劉邦之後的周昌,就把自己見到的情況跟劉邦說了。講了陳豨的賓客是怎麼的多,待人是怎樣的謙恭有禮,又告誡劉邦,陳豨自己在外面手握重兵多年,恐怕以後會有變故。

    劉邦自然對周昌的話是深信不疑,可劉邦對陳豨也是非常信任,而且現在又用得著陳豨。劉邦覺得陳豨不會做出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不過也的確不能再放任陳豨的勢力再這麼大下去,否則日子久了,陳豨在趙、代兩地根基太深,便會尾大不掉。所以,劉邦準備剪除些陳豨的賓客,給陳豨點警告,但是不動陳豨。

    在漢朝,貪汙受賄這種事雖然是犯罪,可說到底根本就不叫事,中央政府都公開的賣官鬻爵,比如漢文帝時的名臣張釋之,就是透過捐納買的官。這就類似於今天官方的賭博叫福彩,民間的賭博叫犯罪。當時當官的有很多人,不是像張釋之那種有錢人想名留青史,就是有權人想發財致富。而且當時階級分明,地主階級偶爾壓榨下平民奴隸也不是什麼大事。所以這些錢財上違法亂紀的事政府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實在太過分或者上級想弄你的時候才會拿這些藉口來擺平你。

    現在,劉邦就用這個藉口去派人檢查陳豨的賓客們有沒有來路不正的錢財,結果自然是一查一個準,違法亂紀的人一查一批。陳豨作為賓客們的主子,那自然也要牽扯其中,這一下可把陳豨嚇到了。其實劉邦本來就是想嚇唬嚇唬陳豨,讓他收斂點,可陳豨一想起臨赴任前韓信對自己說的話,再加上叛逃匈奴的韓王信沒事就派王黃和曼丘臣來忽悠陳豨,所以現在陳豨就覺得皇帝這是要對自己下手了。恰好此時劉太公去世,劉邦召集在外的群臣一起回來追悼太上皇。陳豨怕自己一去就回不來了,於是就一邊派人告訴劉邦自己有病不能回京,一邊派親信去聯絡王黃和曼丘臣。這就像本來兩人只想聊聊天,結果最後卻開了房。本來劉邦沒想把陳豨怎麼樣,結果卻把陳豨逼反了。

    九月,陳豨與王黃等人一同反叛,並自立為代王。劉邦聽說訊息後,勃然大怒,再一次御駕親征,並派人讓各諸侯國出兵,協同自己作戰。

    劉邦到了趙國後,先是釋出了一道詔令,所有跟著陳豨謀反的官員,全部赦免。劉邦帶著軍隊一路來到了邯鄲,到了之後劉邦開心了。因為邯鄲外有一條漳水河,兩軍交戰如果中間隔著一條河,那隻要防守方不是太軟,進攻方就很難打過河。可如今陳豨並沒有派部隊駐紮在河邊,而是龜縮到了邯鄲城裡,劉邦就笑著說:“陳豨不在南邊據守漳水,而是北守邯鄲,可見他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周昌作為趙國國相,便跟著劉邦一起來平定趙、代之地。周昌上奏劉邦說:“常山有二十五城,其中二十個城失守,應該將常山的郡守和郡尉斬首示眾。”劉邦反問:“那他們都投降了嗎?”周昌回答說:“沒有投降。”劉邦點了點頭,“那就是他們力量不夠的原因。”然後赦免了他們。

    劉邦覺得只用中央軍隊跟陳豨部隊打有點難,就問周昌趙國還有沒有能帶兵打仗的人了。周昌回答說:“有啊。”然後帶了四個毛頭小子。劉邦可看傻眼了,找這麼幾個年輕人,都打過仗見過血沒有?然後破口大罵:“你們這些小子也能領兵打仗?”這四個年輕人也是第一次見皇上,一看皇上火了嚇得趕緊趴在地上不敢出聲。

    劉邦想了想,看來平叛陳豨光來硬的是不行了,還要用點懷柔政策。然後將這四個毛頭小子每人封了一千戶食邑,任命為將。

    劉邦身邊的人就看不懂了,紛紛說:“有不少跟著您東征西討,入蜀反秦,又一起征伐西楚,一群人有功卻沒有封賞,現在這幾個人沒有功勞為什麼反而被封賞了?”劉邦回答說:“這你們就不懂了吧,如今陳豨反叛,邯鄲以北都被他佔領,我緊急徵告各地派兵響應,但至今都沒有援軍到達,現在能用的也只有目前在邯鄲這一支軍隊而已。所以我何必要吝惜四千戶,不用它來鼓勵趙地的年輕人來一起平叛呢?”然後又派人帶著重金去招降陳豨的部將,陳豨手下有很多人也沒想跟著陳豨反叛,畢竟陳豨出師無名,掛著叛賊的名聲實在讓底下這群人很有心理壓力。現在劉邦不但不降罪,還出重金招降,自然是紛紛歸順了中央。

    當年劉邦西入秦關,範陽久攻不下,便是聽了蒯通的建議厚待範陽令,讓周圍的城市不戰而降,使劉邦先於項羽進鹹陽。後來劉邦嚐到了甜頭,就常用此策,屢試不爽。

    劉邦這一邊派人去招降,一邊在邯鄲等著各路援軍到達。然後又出千金懸賞王黃和曼丘臣等人的項上人頭。而陳豨這邊則分派多路部隊據守在各個重要城池,王黃守曲逆城,張春東渡黃河擊聊城,大將侯敞再代地遊擊騷擾漢軍。

    到了漢十一年,兩方的援軍都到達了,到了不得不打的時刻。劉邦這邊把陳豨手下能招降的都被招降了,燕王盧綰率軍從東北方向攻打代地,漢將郭蒙協同齊地部隊抵禦東進聊城的張春部隊,在垓下之戰作為後軍的柴將軍柴武進攻前來支援陳豨的韓王信和匈奴部隊,而太尉周勃則率軍攻打太原和代郡,劉邦則親自前往東垣攻打陳豨部將趙利。

    經過劉邦長時間的懷柔加收買政策,導致了陳豨各路部隊軍心不穩,一打起來就各路失利。漢將張蒙和齊國部隊,先後擊敗了遊擊部隊侯敞和駐守在曲逆的王黃部隊,並擊殺了兩軍的主將。結果這一打就打出了激情,又東歸聊城打敗了張春的部隊,斬首一萬多叛軍。都說齊人不善戰,結果這一打起來,戰功最多。然後就是周勃部隊,一路破了太原和代郡,打到馬邑,馬邑不降就直接掃平了馬邑。盧綰那邊因為偷偷放了水,所以沒有什麼戰功。至於盧綰為什麼放水,這個以後再告訴大家。而柴將軍那邊,簡直兇殘。

    這幾路大軍裡,最值得慶賀的就是柴將軍的這一路軍隊。因為柴將軍這支部隊直接擊殺了反叛多年的韓王信。柴將軍先給韓王信寫了封信,希望韓王信能主動歸降,信裡是這樣寫的:“皇帝陛下寬厚仁愛,盡避有些諸侯背叛國家,但他們再度歸順陛下的時候,都會恢復他們原有的爵位稱號,也不會誅殺他們。這些都是大王您也知道的,現在您是因為戰敗才投降匈奴,並無大罪,您應該趕快放下武器前來歸順啊。”">

    韓王信看到柴將軍的來信後,也回了一封,“皇帝把我從平民小巷中提拔上來,使我南面稱王,這對我來說是萬分榮幸。在滎陽保衛戰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被項羽關押是一罪;匈奴進攻馬邑,我不能堅守城池反而開城投降是二罪;現在為敵人帶兵和將軍爭戰,爭這旦夕的活頭,是三罪。文種、范蠡沒有一條罪狀,但在成功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亡。現在我對皇帝犯下了三條罪狀,還想在這世界上苟活,就會像伍子胥在吳國被殺一樣。現在我逃命于山谷間,每日向蠻夷討生活,我的思歸之心就像殘疾人想站立,盲人不忘睜眼一樣,但是形勢不允許我回歸。”這封信說的倒是很客氣,把自己的罪狀的列的明明白白,可信中卻引用了伍子胥和文種范蠡三人,隱約透著一絲對劉邦的埋怨,似乎看透了劉邦要清除異性王的意思。

    柴將軍這邊收到韓王信的信一看,琢磨了一下,不像是假裝傲嬌,應該是真談不攏只能打了。於是立刻下令全軍向韓王信進攻。也不知道是韓王信跟手下的匈奴人交流有問題還是柴將軍實在太厲害,兩軍一交戰就將韓王信所在的參合城就被攻破,直接斬殺了韓王信並屠城。

    可以說漢軍這幾路除了燕王盧綰故意放水之外,幾路都順順利利。哦,不對,還有劉邦自己被堵在了東垣。

  • 2 # 葉之秋

    呂雉為何要拉謀聖張良?

      劉邦要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雖然朝中大臣們反對,但劉邦並沒有徹底打消這個念頭,為了保住太子,呂雉想了很多,可是她自己想來想去也沒想到好辦法,於是她找到了張良,張良最後給了她建議,讓她去請商山四皓,後來呂雉成功地請到了他們,並因此保住了太子的位置。

      呂雉為什麼要拉謀聖張良?(劇照圖)

      其實原因也不難猜,因為張良最合適,張良最看得透。

      張良是誰呢?張良是劉邦最不可缺的智囊,是劉邦的頭腦。漢家天下之所以能成功,沒有張良不行。有多少次他挽回劉邦大軍的頹勢,敗局?數不清,所以,有了問題去找這樣一個人,是最正確不過的了。呂后作為劉邦的妻子,共過患難,所以,張良也會願意幫她這個忙,何況他幫的,其實是太子劉盈。

      對於張良來說,正統是最重要的東西。張良出身六國舊貴族,是根正苗紅的正規軍的首腦,他就是劉邦的一面旗幟,有了他,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吸收各方力量,之後入主關中,一統天下,正統這個東西,是他最看重的。對於劉邦來說,哪個兒子當皇帝都行,如果能是自己喜歡的當然最好,可是對於張良等人來說,劉盈和劉如意那就太不一樣了,呂后是正統,劉盈是正統,出於道義,他也是會幫的。

      何況對於張良來說,呂后雖是一介女流,卻極具有政治家的頭腦,殺伐果斷,和男人沒什麼兩樣,這樣的人又偏是個護犢子的,根本不用擔心她要謀位,她想的就是兒子的位置,幫就幫了。就戚夫人那頭腦,根本不夠看,他為何還要幫劉如意呢?

      張良本是功臣,劉邦也會很重視他的話,他又剛好是劉盈的支持者,不找他出主意找誰?

    拋磚引玉了,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 3 # 谷老師

    劉邦晚年,想廢掉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劉如意為太子,這引起了呂后的驚慌,於是他向張良問計,在張良躲不過的情況下,向呂后提議請四皓老人來長安。當四皓老人來長安後,向劉邦稱讚太子劉盈的仁德時,劉邦也就放棄了廢太子的打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設計應該針對安全隱患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