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域西行
-
2 # 蜀山精靈
仁宗一朝,有兩大名將,一個是曹瑋,一個是狄青。
在宋代,曹瑋的影響要遠遠大於狄青。宋理宗曾經設立昭勳閣,供奉武將之一曹瑋,在真宗、仁宗年間,在對陣西夏、吐蕃時,戰績卓著,影響深遠。並被追贈諡號武穆。(中國歷史僅有八位)
由於西夏騎兵較多,機動能力較強,宋軍與之交戰容易吃虧,軍紀不嚴容易崩潰,針對這種情況,曹瑋做出了一下方略:
一、修築城寨
二、疏浚塹壕
三、招置弓箭手屯田
四、綏撫夷落
曹瑋戍守西北近四十年,未嘗敗績,是北宋早期最出色的西北主將。曹瑋很有遠見卓識,他在其任間,悉心經營西北的軍政事務,根據局勢的變化,恩威並施,制定出聯絡吐蕃制約西夏的正確政策。一直為後代沿用,為保衛西北邊疆發揮了重要作用。
-
3 # 人民影像
宋朝仁宗比較開明,不然包拯等大臣也不會千古留名,且仁宗時期,賢人頗多!
王德用:980-1058 字元輔.魯國公、尚書令王超之子.至道時,隨父攻西夏為先鋒.歷官環慶路指揮使、殿前都虞候、步軍副都指揮使等.康定初,出為保靜軍節度使,徙真定府、定州路都總管,鎮守邊防,名聞邊塞.朝廷與契丹議和,遂徙陳州,再改集慶軍節度使,封冀國公,以太子太師致仕.後起復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鄭州.至和初年,為樞密使,封魯國公.卒,贈太尉、中書令,諡武恭.
王欽若:962-1025 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人(今江西新餘).淳化進士,真宗初年,授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景德初,契丹攻宋,密請真宗遷都金陵,為寇準所阻,出判天雄軍.還朝,判尚書都省、領修《冊府元龜》.天禧初,為左僕射、平章事.兩年後罷相,出判杭州.仁宗初,復相,與丁渭、林特、陳彭年、劉承珪,時人稱為“五鬼”.卒,則太師、中書令,諡文穆.
林特:字士奇.南劍州順昌人(今屬福建).仕南唐,授蘭臺校書郎.宋初,為長葛尉,後歷任大理寺丞、三司副使、修玉清昭應宮副使等.為人善附會,與丁渭等五人號稱“五鬼”.仁宗即位時,進刑部尚書、翰林侍讀學士.丁渭貶官,林特亦落職知許州.後還朝,病卒,贈尚書左僕射.其人長於吏事,曾奉詔撰《會計錄》三十卷.
丁謂:966-1037 字謂之,後改字公言,蘇州長洲人.淳化進士.歷任峽路轉運使、刑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等.天禧三年為參知政事.次年,排斥寇準去位,升為宰相,封晉國公.暗中交結內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後貶崖州司戶參軍,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書監,致仕.其人喜為詩,長於書畫、音律、博弈,為官機敏有智謀,狡猾過人,與林特、王欽若等時稱“五鬼”.後死於光州.
夏竦:985-1051 字子喬,江州德安人(今屬江西).以父戰死,授丹陽主簿,舉賢良方正科.歷官右正言、尚書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樞密副使等.寶元初,西夏元昊來犯,出知永興軍,後徙鄜州、改判河中府.慶曆中,召拜樞密使,以諫官反對,改知亳州.病死,贈太師、中書令,諡文莊.積家財鉅萬,生活奢侈,但為郡守有政績,治軍尤嚴.
陳堯佐:963-1044 字希元,閬州閬中人(今屬四川).端拱進士,歷任殿中丞、兩浙轉運副使、京西轉運使等,入朝為三司戶部副使,同修《真宗實錄》,擢知制誥兼史館修撰,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明道中,罷知永興軍.景佑四年(1037),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即拜相),但不入即罷相致仕.自少好學,善古隸八分,筆力端勁,尤工詩.卒,贈司空兼侍中,諡文惠.
宋庠:996-1066 字公序,安州安陸人(今屬湖北).天聖進士第一名.歷官左正言、知制誥、權判吏部流內銓、翰林學士等.寶元中,拜參知政事.遇事分別是非,與宰相呂夷簡不睦,出知鄆州.後復為參知政事,改樞密使.皇佑中,拜相,出知河南府,旋再拜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後以司空致仕.卒,贈太尉兼侍中,諡元獻.庠愛讀書,至老不倦.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宋庠之弟.天聖進士,授大理寺丞、國子監直講、預修《廣業記》,遷權三司度支判官.歷任知制誥、權同判流內銓、翰林學士等,參予修撰《新唐書》列傳,後出知定州,改益州,旋授三司使.後被包拯彈劾其奢侈過度,出知鄭州.卒贈尚書,諡景文.
陳執中:字昭譽.少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歷任右正言、三司戶部副使、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等.康定初,拜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皇佑初,以足疾辭職,改授尚書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後拜司徒,封岐國公.卒,贈太師兼侍中,諡恭.
劉沆:字衝之.吉州永新人(今屬江西).天聖進士.歷官三司度支、同修起居注、判吏部流內銓等.後出知譚州兼安撫使,鎮壓湖南瑤人起事.皇佑中,拜參知政事.至和初,拜同平章事.中丞張昪彈劾其挾私出御史,罷相,出知應天府,徙陳州.卒,贈左僕射兼侍中.
賈昌朝:998-1065 字子明,真定獲鹿人(今屬河北).同進士出身.歷官殿中丞、尚書禮部郎中、權知開封府等,以權御史中丞,上書備邊六事:馭將帥、復士兵、訓營卒、通四夷、綏蕃部、謹覘候,多施行.慶曆三年(1043),拜參知政事.次年,改樞密使,旋拜同平章事,仍兼樞密使.罷相後出判大名府.嘉佑初,復為樞密使.再罷守許州.卒,諡文元.
魯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今屬安徽).進士出身,歷官海鹽令、秘書丞、左諭德、直龍圖閣等.宋仁宗即位後,遷戶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判吏部流內銓.後拜參知政事.為人剛正,遇事敢言,時人譽為“魯頭參政”.卒,贈兵敗尚書,諡肅簡.
薛奎:967-1034 字宿藝,絳州正平人(今屬山西).淳化進士.歷官隰州軍事推官、淮南轉運副使、陝西轉運使、江淮制置發運使等,入朝為三司戶部副使.因與李士衡不合,出知延州.天聖中,權知開封府,遷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性剛毅,遇事敢言,執政謀議無所畏避.天聖七年,拜參知政事,後以疾數辭官,罷為戶部侍郎、資政殿學士、判尚書都省,旋病死,贈兵敗尚書,諡簡肅.
蔡齊:988-1039 字子思,祖籍洛陽,徙居萊州膠水,舉進士第一,除將作監丞,出判兗州.仁宗初,改尚書禮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以起居舍人知制誥,罷知河南府.後拜樞密副使.為官剛正、謙讓,不妄言、不附權貴.後拜參知政事,尋出知潁州.卒,贈兵部尚書,諡文忠.
程琳:字天球,永寧軍博野人(今河北蠡縣).歷任泰寧軍節度推官、判吏部流內銓、知開封府、三司使等.景佑中,拜參知政事.後以平章事復判大名府,前後守大名十年,擇要害,修壁壘,加強對契丹的防守.後改鎮安軍節度使.卒,贈中書令,諡文簡.
高若訥:997-1055 字敏之,本幷州榆次人(今屬山西),徙家衛州.進士出身.歷任起居舍人、知諫院、判吏部流內銓、樞密副使等.後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為樞密使.皇佑五年,罷為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書都省.通醫學.卒,贈右僕射,諡文莊.
楊崇勳:字寶臣,薊州人.以父任為東西班承旨,歷任右侍禁、西頭供奉官、內殿崇班、樞密都承旨、殿前都指揮使等.仁宗即位後,拜樞密使,後罷為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度使、判許州,再罷同平章事,改壽州.後坐子宗誨受賄枉法,以左衛上將軍致仕,改太子太保.其為人貪鄙,喜中傷人,故人多畏避.卒,贈太尉,諡恭毅.
狄青:1008-1048 字漢臣,汾州西河人(今山西汾陽).善騎射.寶元初,為延州指揮使,常為先鋒,屢敗西夏兵,為范仲淹等所常識並擢用.皇佑中,拜樞密副使.儂智高起事,其以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夜渡崑崙關,出其不意,敗敵.還朝後,拜樞密使.至和末,為謠言中傷,出判陳州.病死,贈中書令,諡武襄.
吳育:1004-1058 字春卿.建安(今屬福建)人.舉進士,歷任知臨安、通判蘇州、右正言.寶元間,除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徙知開封府.慶曆五年,拜右諫議大會、樞密副使,改參知政事.後以資政殿大學士、尚書左丞出知河南府.卒,贈吏部尚書,諡正肅.
宋綬:991-1040 字公垂,趙州平棘人(今河北趙縣).以蔭補太祝,大中祥符元年(1008)試學士院,為集賢校理,賜同進士出身,擢知制誥、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同修《真宗實錄》、國史.明道二年(1033)拜參知政事.其人博通經史,藏書萬餘卷,親自校勘,尤精筆札,撰《鹵簿圖》十卷.後因患病不能視事.卒,贈司徒兼侍中,諡宣獻.
程戡:字勝之,許州陽翟人(今河南禹縣).進士出身,授涇州觀察推官.歷任起居舍人、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給事中.至和元年(1054),召拜參知政事.後避宰相文彥博親,改樞密副使.再以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判延州.英宗即位後,加安武軍節度使,留任.卒,贈太尉,諡康穆.
盛度:字公量.世居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後徙居杭州餘杭縣.舉進士,歷任秘書省秘書郎、試學士院等,遷尚書屯田員外郎,數上疏論邊事.奉使陝西,實地觀察,參閱漢、唐圖籍,繪《西域圖》以獻又繪《河西隴右圖》,真宗稱讚其博學,授翰林學士、知審刑院.景佑二年(1035),拜參知政事,改知樞密院事,後罷為尚書右丞、知揚州,加資政殿學士、知應天府,以疾拜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諡文肅.生平勤學博文.
丁度:990-1053 字公雅,祖籍恩州清河(今屬河北),徙居開封祥符.大中祥符中,舉制科,為大理評事、通判通州,遷知太常禮院、判吏部南曹.上書論事:增講讀官、增諫員,選河北、河東役兵補禁軍等.仁宗即位後,遷翰林學士、審察在京師刑獄.西夏元昊攻宋,劉平、石元孫戰敗,丁度獻《備邊要覽》,擢工部侍郎、樞密副使.又上《慶曆》兵錄》五卷與《贍邊錄》一卷,拜參知政事.後因事罷為紫寀殿學士兼侍讀學士,遷尚書右丞.其人勤學,喜讀《尚書》.
王堯臣:字伯廉,應天府虞城人(今屬河南).舉進士第一,歷任右司諫、知審官院、陝西安撫使等.對防禦西夏、將帥作用、邊防部署、營田治兵諸事頗多建議.入朝,授權三司使,改右諫議大夫.皇佑三年(1051)拜樞密副使,深為仁宗信用,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卒,贈尚書左僕射,諡文安.元豐三年,加贈太師、中書令,改諡文忠.
田況:1003-1061 字元均,冀州信都人(今屬河北).舉進士,又舉賢良方正.西夏元昊來犯邊,陳治邊十四事,為仁宗所重,授陝西宣撫副使,鎮壓保州雲翼軍兵變,除知成德軍,擢權三司使.至和元年,拜樞密副使.嘉佑中,授樞密使,以疾罷為尚書右丞、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提舉景靈宮,以太子少傅致仕.性敏捷,寬厚待人,有文武才略,數論政事,盡言無隱.卒,贈太子太保,諡宣簡.
晁宗愨:字世良,澶州清豐人(今屬河南).禮部尚書晁迥之子.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舉進士第,除館閣校勘,遷大理寺丞、集賢校理兼註釋御集檢閱官.仁宗即位,遷殿中丞、同修起居注.天聖中,授祠部員外郎、知制誥.西夏元昊攻宋,授陝西安撫使,與夏竦議攻守策,拜參知政事.後以疾求解職,除資政殿學士,旋卒,贈工部尚書,諡文莊.
王曾:978-1038 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屬山東).鹹平進士.真宗朝,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罷知應天府.仁宗即位,劉太后聽政,拜相.其人素惡僥倖,太后姻親多為其所裁抑,罷知青州.仁宗親政,授樞密使.景佑二年,拜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封沂國公.因與參知政事呂夷簡論事頗有異議,遂俱罷.卒,贈侍中,諡文正.
張知白:字用晦,滄州清池人.舉進士第,歷官右正言,知劍、鄧青三州等,再拜給事中、參知政事.與宰相王欽若議論多相違,稱疾辭職,罷為刑部侍郎、知大名府.仁宗即位,拜樞密副使,以工部尚書同平章事.立朝以清廉自持,無毫釐為私,雖身居顯貴,其儉樸如寒士.病亡,贈太傅、中書令,諡文正.
杜衍:978-1057 字世昌,越州山陰人(今浙江紹興).舉進士,歷知平遙、乾、揚等州縣、三司戶部副使、審官院等.寶元二年(1039),遷刑部侍郎、知永興軍.慶曆中,拜樞密使,旋拜相,後罷相出知兗州.以太子少師致仕.皇佑元年,遷太子太保,進太子太師,封祁國公.其人刻苦學習有大志,不甘落後殖私產,好引薦賢士,為官清正.卒,贈司徒兼侍中,諡正獻.
晏殊:991-1055 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今屬江西).景德初,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歷任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知制誥,加給事中、預修《真宗實錄》,拜樞密副使.因忤劉太后意,罷出知外州.後召拜御史中丞、遷參知政事,以禮部尚書罷知亳州.慶曆中,拜相兼樞密使.為諫官孫甫等所論,出知潁、陳、許永興等州、軍,以疾歸京師.卒,贈司空兼侍中,謙元獻.善為文,尤工詩.
龐籍:988-1063 字醇之,單州成武人(今屬山東).舉進士第,任開封府兵曹參軍,召為殿中侍御史.西邊用兵,擢為龍圖閣直學士、知延州兼鄜延都總管、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改延州觀察使,修築城砦,募民耕種,用部將狄青等.宋夏議和後召為樞密副使.上書陳述陝西用兵,公私俱困,請並省官屬,調近塞駐兵就食內地,朝廷從其所請,頗省邊費.拜參知政事、樞密使,又拜同平章事.後罷知鄆州.其人曉律令,善治吏事,持法嚴峻,士卒畏服,為政頗有惠政.以太子太保致仕,封潁國公.卒,贈司空,諡莊敏.——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龐太師.但其人與戲劇形像相差甚遠,可以說歷史上的這位“龐太師”是位好官.
王隨:河南人(今河南洛陽).舉進士第,歷任淮南、河東轉運使、刑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知制誥、翰林侍讀學士等.明道中,拜參知政事,加吏部侍郎,知樞密院事,旋拜同平章事,監修國史.為相一年,無所建樹,與執政陳堯佐等數爭事,為諫官韓琦所彈劾,罷相,判河陽.卒,贈中書令,諡章惠,後改諡文惠.
章得象:978-1048 字希言,原籍泉州,後居浦城.第進士,歷知台州,直史館,兵敗郎中、知制誥、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同知樞密院事等.後拜相,無所建樹.慶曆五年,徙判河南府.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獻太后臨朝聽政,宦官方盛,太后每遣內侍至學士院,得象必正色以待,或不交一言.在中書八年,其族人親戚,皆抑而不進.卒,贈太尉兼侍中,諡文憲.皇佑中,改諡文簡.
呂夷簡:979-1044 字坦夫,原籍萊州,徙居壽州.舉進士.真宗朝,歷任地方官.仁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天聖中,拜相.因郭皇后言,罷相,不久復相,贊成仁宗廢郭後,貶范仲淹等.與王曾數爭事.俱罷相.康定初,復入為相,封許國公,兼樞密使,旋拜司空、平章軍國重事.以老請致仕,以太尉致仕.卒,贈太師、中書令,諡文靖.
張士遜:964-1049 字順之,陰城人(今湖北光化).淳化進士,歷知數縣,遷侍御史,授知審刑院、判集賢院.天聖中,拜相,曹利用被譖得罪,士遜為之解脫.罷知江寧府,移知許州.明道初,復入為相,監修國史.坐事再罷相,出判許州、徙知河南府.寶元元年,復入為相.康定初,西夏犯境,詔知樞密院,無所建樹,累上章告老,封鄧國公致仕.卒,贈太尉、中書令,諡文惠.
韓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安陽人(今屬河南).舉進士,授將作監丞,累遷右司諫.曾一次奏罷宰相、參政四人.益州、利州歲飢,為益利路體量安撫使,緩調賦、逐貪吏、汰冗役、減輕百姓困苦.寶元三年(1040)為陝西安撫使,大將任福敗亡,降知秦州.慶曆二年,為陝西四咱經略安撫招討使.宋夏議和後,奉詔入朝,任樞密副使.范仲淹罷相,琦亦出知揚州.嘉佑元年,拜樞密使,旋又拜相.英宗即位,請曹太后還政,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出判相州.王安石變法,與司馬光等屢次上疏反對.卒,贈尚書令,諡忠獻.
曾公亮:999-1078 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歷任集賢校理、知制誥、史館修撰、知開封府.嘉佑初,擢參知政事,除樞密使.嘉佑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後,加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後以老辭位,拜司空兼侍中,後出判永興軍.以太傅致仕.卒,贈太師、中書令,諡宣靖.
富弼:1004-1083 字彥國,河南府人(今河南洛陽).舉茂材異等.累遷知諫院.康定元年,上疏請令宰相兼領樞密院,參與治邊事,抵禦西夏.慶曆二年,契丹索取關南地,出使契丹,允增歲幣.次年,拜樞密副使,與范仲淹等推行“慶曆新政”,被排斥,出知鄆州.至和二年拜相,因母喪去位.英宗即位,召為樞密使.神宗即位,拜相,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稱疾求退,出判亳州.卒,贈太尉,諡文忠.
文彥博:1006-1097 字寬夫,汾州介休人.進士出身.慶曆末,平王則起事,由參知政事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河南府,封潞國公.英宗即位,拜樞密使.神宗初,反對王安石變法,出判河陽,徙大名府.告老,以太師致仕.元佑初,經司馬光推薦,命為平章軍國重事.其雖身居富貴,但待人接物謙遜,居洛陽期間,接待程顥兄弟,如同布衣之交,與富弼、司馬光等十三人相聚,論年齡不論官位,稱“洛陽耆英會”,為時人欽慕.元保有五年(1090),復以太師致仕.卒,諡忠烈.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蘇州吳縣人.舉進士,歷任集慶軍節度推官、大理寺丞、秘閣校理,奏請章獻太后還政,旋出判河中府,徙陳州.仁宗親政,擢右司諫,力諫廢郭皇后,出知睦州,徙蘇州.召還判國子監,擢權知開封府.慶曆三年,拜參知政事,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曆新政”,為權貴所讒,罷為副相,出為陝西四路安撫使、知邠州.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節儉,平時食不重肉,為政寬厚,所至有惠政.卒,贈兵敗尚書,諡文正.
韓億:字宗魏,原籍真定靈壽(今屬河北),徙居開封雍丘.舉進士,歷任知永城縣及洋、相二州,殿中侍御史,河北轉運使等官.仁宗初,以侍御史知雜事,掃法不避權貴.景佑二年,以尚書工部侍郎同知樞密院事;四年,拜參知政事.為諫官所彈劾,罷知應天府.官至尚書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諡忠憲.
包拯:999-1062 字希仁,廬州合肥人.舉進士,歷知建昌、天長二縣及端州,為監察御史,建議歲賂契丹慧御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加強邊備,授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徙知揚、廬、池等州.權知開封府時,開正門,甜頭者直至堂前,陳述曲直、杜絕吏奸.為政嚴明,斷訟正直,貴戚、宦官為之斂手.後以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嘉佑六年,拜樞密副使.卒,贈禮部尚書,諡孝肅.
錢惟演:962-1034 字希聖,吳越王錢俶之子.博學能文,辭藻清麗.真宗朝,授太僕少卿,獻《鹹平聖政錄》,命為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歷任知制誥、給事中、知審官院.大中祥符八擴,為翰林學士,坐貢舉失實,降給事中,遷工部尚書.仁宗即位,拜樞密使.初附丁謂逐寇準,丁謂罪行被髮,遂排斥丁謂以求自解.宰相馮拯惡其為人,罷為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官終崇信軍節度使,贈侍中,諡思,改諡文僖.
張昪:992-1077 字杲卿,韓城人.舉進士,歷知絳、鄧、慶、秦諸州及開封府.至和二年(1055),擢御史中丞,論時事無所迴避.嘉佑三年,除樞密副使,拜參知政事、樞密使.英宗立,告老,以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改鎮河陽三城,以太子太師致仕.卒,贈司徒兼侍中,諡康節.
趙慨:996-1083 字叔平,初名禋.南京虞城人(今屬河南).舉進士,歷知滁州、知制誥、翰林學士等,以龍圖閣學士知鄆州、應天府.嘉佑間,擢參知政事.熙寧初,拜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贈太子太師,諡康靖.
歐陽修:1007-1072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人.舉進士.慶曆三年,知諫院,力贊范仲淹推行新政.仲淹罷,亦出知滁州、揚州等州.嘉佑二年,知貢舉人,排抑險怪奇澀的“太學體”,文風始為之一變.嘉佑五年,拜樞密副使,次年,參知政事.博學多能,有志於史學、文學.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贈太子太師,諡文忠.
餘靖:1000-1064 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今廣東韶關).舉進士,為贛縣尉,累遷集賢校理,力諫罷范仲淹被貶,出監筠州酒稅.慶曆中,入為右正言,數論事,切中時弊,疏論自西邊用兵,國庫虛竭,民無儲蓄,十室九空,戒廣事浮費,又陳夏竦奸邪,不可為樞密使,擢升為知制誥.三使契丹,習契丹語.丘保有中,以經制廣南西路賊盜,與狄青等鎮壓儂智高起事.官至工部尚書.卒,贈刑部尚書,諡襄.
任福:字佑之,開封人.鹹平中,補衛士,歷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侍衛馬軍都虞候.康定二年,元昊謀攻渭州,奉韓琦命親率一萬八千人出擊,西夏兵充馬關佯敗,與先鋒桑怪引騎馳追,屯好水川,陷入西夏伏兵中,力戰而死,其子懷亮亦戰死.贈武勝軍節度使兼侍中.
-
4 # 春秋硯
宋仁宗1022年繼位,1033年親政,1063年去世。終其一朝,真正發揮作用的名將只有狄青,並不存在第二個人選。
狄青與西夏作戰的戰場主要在延州,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八次,每次戰鬥狄青都身先士卒,屢立戰功。在對西夏作戰時,他的官職不大,沒有戰役的指揮權,更多的以勇將的角色為人所知。
韓琦、范仲淹等曾領兵對抗西夏的官員,更多可稱為名相或名臣,並非職業的武官。仁宗朝沾邊的名將還有一位“曹瑋”,是為了北宋統一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曹彬的四子。曹瑋卒與1030年,那時,宋仁宗還只是太后垂簾下的橡皮圖章,西夏也要在八年之後才會建國。曹瑋建功立業的年代主要是在真宗朝,知鎮戎軍時,招降外族、襲破李元昊的祖父李繼遷,並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李繼遷死後,曹瑋預備攻滅李氏割據政權,但未獲朝廷批准。他親自率軍帶回歸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元昊的父親李德明不敢妄動。此後,與秦翰破章埋族於武延川,分兵滅撥臧於平涼,屢立戰功。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曹瑋於三都谷大破其軍。曹瑋在日,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先們及西域的其它勢力,不敢輕舉妄動。1063年,配享仁宗太廟。如果非要說仁宗朝的另一位名將,非此君莫屬。1038年,西夏建立,與宋朝正式進入戰爭狀態,這是宋仁宗親政的第五年,在自己的手上分疆裂土,哪個皇帝也不會輕易接受, 加之李元昊正處開國的好戰時期,於是,從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中,宋、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及定川寨展開三次大戰,宋軍損兵折將,連吃敗仗。
宋與西夏的定川寨之戰雖然大敗,但西夏軍的一支在原州被殲,分兵直取關中的計劃就此破滅。西夏勝利後盤點,多年戰爭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党項男丁死傷慘重。在建國之前,每年都可以從宋朝得到大量的賞賜,党項人出售境內所產的青白鹽及畜產品換取宋朝的糧食、茶葉和其他手工業產品。如今,軍事上的勝利,換來的是宋朝的經濟封鎖,劫掠的所得甚至抵不上宋朝當初的賞賜;關閉榷場,不準青白鹽入境,禁止雙邊貿易,更使西夏經濟瀕臨崩潰。連年的戰爭,沒人種田、沒人放牧,經濟大幅度衰退,西夏百姓“飲無茶,衣昂貴”,怨聲載道。宋與西夏的戰爭,讓北方的遼國看到了機會,趁火打劫,1041年宋遼達成了重熙增幣的協議,兩國矛盾緩和。之後,西夏與遼之間出現了嫌隙,為避免兩線作戰,西夏謀求與宋講和,以應對遼國的威脅。1044年十月宋與西夏達成妥協,夏向宋稱臣,宋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並開放邊境貿易。史稱“慶曆和議”。自此,仁宗朝對西夏不再有大的戰爭。
由上可知,西夏是敗於宋的經濟制裁而非直接兵敗於宋軍的武力,狄青主要功績是對西夏作戰和平定儂智高叛亂,期間並不存在和他齊名的將領。仁宗時在經濟上使西夏陷入困境,軍事上並不佔優勢,宋對西夏的軍事逆轉要等到宋神宗時期才發生。
-
5 # 風雪西樓夜
(一代儒將,半個名將,范仲淹)
宋仁宗時期,狄青算是一員名將;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名將,我覺得沒有了。雖然有人說曹瑋算是名將,但個人認為從他的戰績來看,遠遠算不上名將。
如果非要算名將,我認為范仲淹勉強可以算是名將,因為他是文臣出身,所以只能算半個名將,一代儒將。
宋夏之間的戰爭,準確的說是西夏贏得了對宋朝的戰爭,宋軍只贏得了一些小的戰役,影響不了整個戰局。
宋軍在三川口、 好水川、定川寨這三大戰役中,先後都敗給了西夏,那麼,宋軍為什麼會敗給西夏呢?
雖然駐守在西北邊陲的宋軍有三四十萬,而且還是精銳,但由於這些軍隊都分散在24個州的幾百個堡壘裡,指揮協調很不方便,機動靈活性很差。而西夏的騎兵,都是統一指揮,機動靈活,所以可以常常打敗宋軍。
宋軍連續吃敗仗,宋仁宗很生氣,就把範雍革職了。派了范仲淹和韓琦去西北指揮對西夏的作戰,范仲淹到了延州後,改革邊境上的軍事制度,把延州1.6萬宋軍分為6路,由六名將領率領,日夜操練,宋軍戰鬥力顯著提升,讓西夏不敢再進犯。
1042年,李元昊率領大軍向渭州進犯,韓琦集中所有人馬布防,並挑選了18000士兵由任福率領出擊。
任福追擊至六盤山,發現路上有很多密封的盒子,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命令士兵開啟。盒子一開啟,裡面飛出了一百多個信鴿,在宋軍的頭上盤旋。接著四周西夏軍隊衝殺過來,將任福大軍包圍。
原來西夏採取了誘敵深入方法,將任福誘入六盤山,周圍埋伏了十萬西夏精兵,只等著任福將鴿子放出。
這一仗,任福戰死,宋軍死傷慘重,西夏獲得大勝。韓琦被撤職,范仲淹雖然沒有直接指揮這場戰役,但是被人誣告,也降了職。
從這以後,宋夏多次交兵,宋軍損兵折將。宋仁宗不得不重新起用范仲淹、韓琦指揮邊境的防守。兩人同心協力,愛撫士卒,軍紀嚴明,讓西夏軍隊不敢再犯。邊境當時流傳四句歌謠:
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頗膽。
回覆列表
被歷史忽略的北宋名將——章楶!
仁宗一朝兩大名將,一個是狄青,另一個則是章楶(楶,拼音jié,意思是斗拱,支承大梁的方木)。
章楶(1027—1102年),字質夫,建寧軍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名將、詩人。
章楶是一位被歷史忽略的北宋名將,主要功績就是在北宋與西夏的戰爭中取得。
治平二年(1065年),狀元及第,授陳留知縣,遷京東轉運判官、湖北刑獄使、成都路轉運使等職,政績卓著。元祐六年(1091年),擔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給予懲罰,邊境不得休兵。應當逐漸佔據西夏疆土,用古代對諸侯削地的辦法,以削弱對方來強固自己的邊防,然後派兵把守其要害之處,並率軍進攻西夏。西夏多次侵犯,均為章楶所敗,有效遏制了西夏向東侵犯。紹聖元年(1094年),出兵西夏,依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攻取西夏大片地區,取得了宋朝對西夏作戰的戰略主動權。西夏軍進攻平夏城,西夏皇帝輕率六十萬大軍,章楶於胡蘆河川三戰三捷,大破其軍,奇襲天都山,擒獲西夏統軍嵬名阿埋,章楶率數萬軍隊將六十萬西夏軍隊殲滅,此一戰以後幾十年西夏不敢在侵犯宋境,史稱“平夏城戰役”。
積功升為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崇寧元年(1102年),去世,時年七十五,累贈右銀青光祿大夫、太師、秦國公,諡號莊敏。著有《成都古今詩集》等。
西夏軍為何敗給宋軍
“西夏”建國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屬党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寫信通知宋朝廷,希望他們承認這一事實。可是宋朝大多數官員主張立刻出兵討伐西夏,興師問罪。於是宋仁宗於當年六月下詔削去元昊官爵,並懸賞捉拿。從此,長達三年之久的第一次宋夏戰爭全面爆發。直至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和平協議,史稱“慶曆和議”。
不過,後來到了宋神宗、宋哲宗統治時期,宋夏之間又爆發了戰爭。宋夏戰爭斷斷續續,本詞條依照宋朝在位皇帝的順序,將仁宗朝宋朝與西夏的戰爭歸為第一次宋夏戰爭,英宗朝為第二次,神宗朝為第三次,哲宗朝為第四次,徽宗朝第五次。
“西夏”巔峰
西夏建國之初,國力強盛,兵力更是達到了50萬,在第一次宋夏之戰中,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並在在河曲之戰中擊敗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
後女真崛起,西夏攻佔宋朝定邊軍,並向金國稱臣。金朝皇帝在高興之餘把此前佔領的西夏故地樂州、積石州等河外諸州都賞賜給了西夏王乾順,西夏領土達到鼎峰。
母黨專權
西夏雖然多次擊潰宋軍,但與宋朝貿易中斷使經濟衰退,戰事頻繁又大耗國力,人民不滿。由於皇帝年幼,母黨專政,誅殺國內大臣,西夏在母黨專權的十年裡,依仗“梁氏一門二後”的威勢,連連發動與北宋和遼朝的戰爭,使西夏蒙受嚴重損失,導致國力不斷下降。
與宋朝戰爭
五次宋夏戰爭都是在北宋時期,這個時期的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 ,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濟文化繁榮。鹹平三年(1000年)GDP為265.5億美元 ,佔據世界比重的22.7% ,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宋夏戰爭期間還出現了幾個有名的將領,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章楶和折可適等。西夏與章楶交戰屢戰屢敗,永安二年(1099)在遼道宗的周旋下,宋夏再度和談,西夏向宋朝請罪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