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史如煙
-
2 # 歷史笑春風
項羽手下的大將,慘死沙場的只有龍且曹咎。要說猛將,那也就是龍且了。
龍且在項羽手下,戰功卓著,連英布都不是他的對手。
可能是避諱劉邦楚漢戰爭時期但經歷,項羽手下大將除了季布後來在漢朝為官,其他人都沒有多少記述。不過從陳平用反間計的描述,項羽重用的手下不多。龍且就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後來陳平使反間計的時候,范增和鍾離昧都被項羽懷疑,但龍且、曹咎依然被重用這就足夠看出龍且在項羽心中的地位了。
當時,項羽被劉邦牽制在滎陽成皋前線,離開一次就吃一次敗仗,所以只有派手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去穩定其他戰場。龍且就是唯一的人選。
濰水之戰,項羽將一半的總兵力二十萬大軍交給龍且,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誰知道龍且大敗,全軍覆沒。
項羽因此戰略形勢大壞,局面不可收拾,雖然幾經掙扎,最後也只能走向滅亡。
-
3 # 江湖小曉生
這個人就是龍且,堪稱項羽手下第一猛將,也是項羽的發小,被封為西楚大司馬。在項羽起兵抗秦以後,龍且便一直跟隨,這跟劉邦比較類似,只不過劉邦的發小多一點。
龍且是項羽手下猛將,一路輔佐項羽問鼎楚霸王。原先項羽和龍且都是項梁的手下,後來項梁去世以後,龍且便誓死跟隨項羽,一路斬殺秦軍,搗毀秦軍的有生力量。可以說滅秦之戰中,天下義軍都要仰仗項羽的軍隊。而項羽的軍中,卻要仰仗龍且,可見龍且是多麼重要的一個人。
而且項羽願意將樓煩騎兵全都交給龍且統帥,這是一支強大的北狄騎兵,當年趙武靈王之所以胡服騎射,其實就是跟樓煩騎兵學來的,所以可見龍且的戰鬥力是十分強悍的。龍且一路跟隨項羽,幫助項羽攻入咸陽城,奪取了天下。在分封諸侯的時候,龍且沒有要求被分為諸侯,而是一直跟隨在項羽身邊,他對項羽是百分百的忠心。
龍且擊敗英布,使其投靠劉邦。分封天下以後,英布被封為九江王,這本身已經相當不錯了。可是英布是個沒什麼主見的人,在劉邦手下人的遊說之下,英布居然叛離了項羽。項羽便吩咐龍且進攻英布,龍且帶著人馬衝殺到了九江國,一戰便將英布擊敗。
無奈之下的英布,只好選擇離開九江,帶著自己的人馬,投靠了劉邦。英布原本也是項梁手下猛將,後來成為漢初三大將之一,跟韓信、彭越是齊名的,龍且一戰便擊敗了英布,可見的確厲害。
陳平動用離間計,范增被懷疑,可龍且卻始終被信任。當年陳平在離間計中,曾經提到過項羽身邊沒幾個可以重用的人,無非就是范增、龍且、鍾離昧還有周殷這幾個,所以陳平動用了離間計,讓項羽成功遠離了范增這個大謀士。說來也比較奇怪,項羽居然會懷疑范增,卻從來不懷疑龍且對他的忠心。
龍且也沒有讓項羽失望,在戰鬥時總是身先士卒,幫助項羽打贏戰爭。在平時也是恭敬禮貌,從不要求過多的封賞。這也是項羽為何如此信任龍且的原因。
龍且二十萬大軍被韓信所敗,直接導致項羽悲慘結局。當時韓信已經出道,在北方擊敗了趙國和齊國,並且從劉邦那裡弄來了個齊王做做,此刻正在集結大軍準備攻打楚國。項羽便給了龍且20萬大軍,認為能夠抵擋韓信的人,只有龍且了,項羽自己還要跟劉邦這些盟軍交戰。
韓信知道龍且厲害,所以不想跟他正面交鋒,雙方在濰水對決。這個時候的韓信讓人將沙土裝在一萬多個袋子裡,堵住濰水上游,隨後派一部分人馬渡河跟龍且交戰。但是韓信的要求是隻能戰敗,結果龍且誤以為韓信是害怕跟自己交戰,所以越戰越勇,不僅自己親自出馬,半數的人馬也渡過濰水。
就在這個時候,韓信吩咐人將濰水上游的沙袋決口,大水將龍且大軍徹底淹沒,韓信趁機掩殺,結果龍且20萬大軍全軍覆沒,龍且本人也被丁復斬殺。
龍且的死,讓項羽徹底感到了恐慌,因為龍且所帶去的是項羽手中的精銳人馬,包括了樓煩騎兵。所以失去龍且的項羽,從此一蹶不振,最終導致了失敗。可以說龍且的死是影響項羽一生的重要原因。
-
4 # 國史春秋
如果給項羽麾下選出一個“五虎上將”,還真不是什麼難事兒。比如韓信、龍且、英布、季布、鍾離眜等人都夠資格,可惜亂世王者、命運多舛,隨著項羽的崛起與沒落,所有人也不過是滾滾江水淘盡的英雄。
項羽慧眼不識金,當他回首向來蕭瑟處的時候,韓信早已成為了劉邦手中的利劍。英布英勇善戰、獨擋一面,但暴發戶的人生經歷讓他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這樣的人身上唯一缺少的就是忠誠。龍且、季布、鍾離眜都是項羽的左膀右臂,季布一諾千金,名聲在外,最終為稱帝后的所用,官拜中郎將。鍾離眛的人頭為好友韓信獻媚於劉邦。只有龍且為項羽出生入死,最終馬革裹屍,詮釋了一位最壯烈的軍人精神。
其實,項羽的失敗不僅僅是龍且的慘死,還有戰略上嚴重的失誤。最初項羽輕視劉邦,而當劉邦襲擊彭城之後,項羽又把劉邦當成了唯一的敵人,勢必滅之而後快。然而項羽並沒有冷靜分析當前的形勢,而是懷著一顆自負、狂悖、焦躁不安的心從梁國直插漢軍,與劉邦在滎陽、城皋、廣武一帶展開對決。這樣一來,項羽的側翼及後方全部暴露給了梁王彭越。
彭越海盜出身,游擊戰術運用的活靈活現,本來就因項羽的封分不公而心生忌恨,這樣一來正好給了他出氣的機會。於是彭越四處騷擾項羽,就像蒼蠅一樣盤旋在項羽的頭上,揮之不去,陰魂不散。最終搞得項羽疲憊不堪,就連糧食補給都成了問題。因此項羽才無法集中精力徹底消滅劉邦,這就給了劉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捲土重來的機會,雙方陷入長達近四年的拉鋸戰。
而當韓信戰領齊國後,項羽則完全陷入了劉邦的包圍,因此不得不去派人說服韓信自立,那怕是保持中立,項羽才能擺脫腹背受敵的局面。但是韓信態度明確,只對劉邦效忠,所以項羽舉得已分兵20萬給大將龍且,北上鉗制韓信。沒想到龍且好大喜功,根本沒有把韓信放在眼裡,他想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韓信,然後與再項羽合兵對抗劉邦。最終,龍且為自己的輕敵冒進付出了慘烈的代價,經澭水一戰,韓信毫髮無損,自己折戟沉沙。
隨後,韓信直取彭城,項羽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手中只剩下僅存10萬士氣低迷計程車兵,無奈之下只好與劉邦鴻溝講合。劉邦表面同意和解,暗中鉤織卻了一張大網,最終把項羽圍殲於垓下。主觀上講,項羽的失敗與最初的戰略部署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客觀上龍且的死,才是項羽的失敗成為了定局。
項羽最信任的人就是龍且,當年陳平使用反間計把項羽集團搞得支離破碎,所有人備受猜忌,就連亞父范增都捲鋪蓋走人,唯有龍且一如既往的受到項羽的信用。可惜龍且為項羽提前上演了一場“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扼腕嘆息!
-
5 # 方圓讀書
項羽手下有五大將,分別是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和龍且。但要論誰是第一猛將的話,那應該就是龍且了。
龍且自幼便跟隨著項羽,可以說兩人從小就是好兄弟。後來,項羽跟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龍且也一直跟隨著他!英布背叛楚國,項羽命龍且前往征討,大勝而歸。
此外,項羽還十分信任龍且。在公元前204年左右,劉邦被困滎陽,甬道也被楚軍破壞,此時的劉邦就如同甕中之鱉。這時,陳平向劉邦索要四萬金,意圖用於賄賂楚軍將士,讓項羽猜忌自己的手下。事實證明,陳平的目的達到了,項羽不僅氣走了范增,還猜忌鍾離眛等大將。但是即便如此,項羽都沒有猜忌龍且,因為在他看來,龍且是一個從小就跟隨在自己身邊好兄弟,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背叛自己的。
由此可見,項羽對龍且是多麼的信任。當然了,龍且也有本事,跟隨項羽幾十年,立下過很多戰功。
公元前203年11月,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史稱濰水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龍且大敗,自己也被斬首。龍且戰敗身亡的訊息傳到項羽耳中的時候,他傷心不已。同時,他也感到了些許惶恐。因為,龍且死後,項羽則缺少了一員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再者,此時的楚營,像龍且這樣的人才已經沒有了。不僅如此,龍且的死也讓項羽見識了韓信的厲害,同時也看到了漢軍的強大。
當然了,龍且戰敗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損失了自己的二十萬大軍。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項羽如何能不害怕呢?
再者,曾經被龍且打敗的英布,此時也恢復了過來。龍且這一死,項羽則處在腹背受敵的艱難困境。所以可以說,龍且的死影響了項羽日後的發展,同時也是造成楚軍失敗的一大原因!
-
6 # 林子說歷史
項羽手下猛將很多,輔佐其稱霸的人也很多,死後直接影響項羽一生的人也不少。但這三點綜合起來,符合這些條件的人只有一個。那個人就是龍且。龍且是項羽手下猛將,又輔佐其稱霸,死後直接影響項羽的西楚國,陷入被動最後滅亡。
第一猛將
項羽手下的猛將特別多,如龍且、英布、季布、鍾離昧、虞子期。其中英布是滅秦功勞最大的,被封為九江王。
英布成為九江王之後,便對項羽的事兒,有些不太感冒。想全心當九江王,可項羽事常有事兒要用他。
英布因對項羽的敷衍,使項羽對他產生疑心。英布為保王位,便叛楚歸漢。這時項羽派龍且帶兵攻打英布,把英布打的大敗。
龍且又是項羽手下五虎將之一,所以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
輔佐其稱霸
龍且與項羽從小便相識,他們還是好朋友。秦朝末年,項梁帶項羽起義時,龍且也加入其中。龍且追隨項羽征戰沙場,立功很多。
項羽稱西楚霸王之後,龍且是項羽手下的五虎大將之一。可想而知龍且為項羽的稱霸,做的貢獻一定很多。
所以龍且又是輔佐其稱霸的人之一。
影響項羽一生
龍且在項羽手下當將軍,項羽對他一直是非常信任。而龍且死後能影響項羽一生的事件,是與韓信的濰水之戰。
當時漢王與西楚爭雄時,韓信奉漢王令收河北。韓信從滅魏國、滅代國、滅趙國、降燕國、滅齊國。這一連串的事件,把項羽驚到了。
因為滅齊國後,西楚的北方側冀的大門就打開了。這種情況下項羽派龍且,帶兵救齊國。到齊地龍且與韓信,暴發濰水之戰。
此戰龍且戰敗身亡,韓信佔齊地成為齊王。項羽因為聽說西楚北方大門開啟,大驚之下馬上退兵。最後在垓下之戰中戰敗身亡。
所以龍且的死影響了項羽一生。
綜上所述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輔佐其稱霸,死後直接影響項羽一生的人是龍且。因為只有他符合這三個條件。
-
7 # 穿越再現彼岸
項羽用人任人唯親,其他基本都不是太信任,連他的亞父范增也被他排擠走了。這樣的情況下項羽真正能用的猛將數量非常少,龍且和項羽是同鄉一起長大,始終跟隨,項羽比較信任他,但也並不是完全信任他。要說項羽的第一猛將只有龍且此人了。(龍且動漫形象)
龍且戰功如何?怎麼死的?龍且跟隨項梁、項羽南征北戰。公元前206年,龍且和項他(項羽的族侄)在定陶南與曹參、灌嬰作戰失利;項羽後將婁煩(樓煩)騎兵(項羽花錢請的僱傭兵)全部交給龍且,公元前204年,英布反西楚項羽,龍且和項聲(項羽家族人)率軍10萬,一舉擊潰英布。
透過以上龍且領軍作戰的經歷,可以看出項羽的用人非常謹慎,每一支大軍一般都有項氏一族的成員跟隨,龍且也不例外。
公元前204年,劉邦和項羽簽訂鴻溝盟約,項羽大軍撤退時,劉邦背棄盟約進攻項羽。此時韓信也背棄盟約進攻齊國田廣,將齊國打的大敗,為了保護自己的側翼和都城,項羽派遣龍且、項聲等領軍20萬抵禦韓信,20萬軍隊是項羽全部軍隊的一半。
龍且在骨子裡看不起韓信,韓信原來在項羽手下做過執戟郎,是項羽一個普通衛士軍官。公元前204年11月,龍且大軍和齊國軍隊與韓信大軍對峙於濰水(山東濰坊河流)兩岸。(濰水之戰,韓信堵塞濰水形象圖)
韓信在雙方決戰的當天夜裡,命令士兵裝填了一萬多沙土袋子,堵塞濰水的上游,這樣濰水的河流非常淺。韓信命令一半士兵大舉渡河進攻龍且的聯軍,韓信計程車兵交戰沒有多久就開始假裝敗退,丟盔卸甲,旗幟滿地,紛紛逃過濰水。龍且看到韓信部隊大敗,立即起全軍進攻,當龍且的部隊渡河到一半的時候,韓信計程車兵將堵塞的上游沙袋全部拆除,水流洶湧而下將龍且的部隊一分為二,死傷慘重。韓信對渡過河的龍且部隊進行截擊,龍且慘被灌嬰的手下丁復斬首。這就是著名的“濰水之戰”。
輕敵冒進是龍且被殺的主要原因。
龍且死後對項羽有何影響?龍且戰死後,尚沒有渡河的楚軍和齊軍紛紛逃散,韓信派軍追擊,幾乎全殲。濰水之戰是楚漢戰爭的轉折點,這是除項羽率領的軍隊以外最強大的楚國軍隊,一旦被消滅,項羽的軍隊就成了孤軍。整個楚漢戰爭的形勢已經非常清晰,從戰略態勢上看,項羽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從個人感情上講,龍且是項羽的左膀右臂,是他值得信賴的“外人”,他的死對項羽的心理產生了衝擊,非常傷心,悲觀情緒已經蔓延。這樣的心裡狀態,對項羽以後的作戰影響非常大,哀莫大於心死。(項羽劇照)
龍且的死,虞姬的死,周圍親信朋友戰死,最後導致項羽自刎於烏江,項羽應該是有心理缺陷的。如果是劉邦,他會自己率先逃跑,好死不如賴活著,來日方長!
丁復其人?丁復是漢初十八列侯之一的陽都侯,食邑7800戶,他主要的戰功是斬殺項羽大將龍且,隨後跟隨韓信、灌嬰消滅了項羽。(樓煩騎兵)
為啥他這麼厲害吶?原來劉邦手下的婁煩(樓煩)軍隊主要是丁復負責率領,作戰非常勇猛。樓煩是北狄的一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是學習的婁煩人。公元前127年,樓煩王被衛青趕走,從此樓煩就消失在茫茫草原上了,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
8 # 天聖說歷史
彭城之戰後,痛定思痛的劉邦採納了張良和韓信的計謀與戰略,張良的計謀是人才戰略——打造“三傑集團”:英布、彭越、韓信。韓信的戰略是雙管齊下:劉邦率親率主力在正面戰場消耗項羽,韓信在北方開闢第二戰線,同時在南方斷絕楚國糧道,對楚國實施戰略包圍。
彭城之戰後不久,劉邦派人拉攏了項羽麾下的五虎將之一的九江王英布,英布背叛項羽,雖然之後英布被龍且擊敗,但是楚國的南方失去了屏障,之後英布又率軍捲土重來,楚國的南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接著,韓信在北方開闢第二戰線,一鼓作氣地先後攻破魏國、代國,滅亡趙國,迫降燕國,最後向齊國發起了攻勢。
韓信攻齊,項羽原本是不想赴這趟渾水的。因為他齊國的關係就一直都不是很好,項羽分封天下後,將齊地一分為三,封了三個齊王,其目的很明確:在齊地透過這個“小三國”的形勢來相互制衡,以保楚地平安。
項羽的都城彭城離齊還是比較近的,當時齊國田榮造反時,遠在關中的劉邦趁機出關,採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策,直接攻打三秦之地。當時的項羽面臨左右為難的雙向選擇。最終項羽選擇攻打齊地,為什麼這麼選擇呢?因為齊地更近,對項羽的威脅更大。然而,項羽成功將田榮斬於馬後,卻露出了殘暴的本質,最終導致了齊地百姓更大的反抗,也導致了項羽大軍從深陷齊國的戰爭泥潭無未能自拔,給了劉邦平定三秦,並率諸侯聯軍直接進擊項羽首城彭城的機會。
後在,在楚漢爭霸中,齊地和項羽分分合合,雖然藕斷絲連,但關係並不是蠻融洽。而在楚漢爭霸的後期,韓信在幾乎平定所有的諸侯王后,毅然對齊地發動了進攻。
項羽是個聰明人,他當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韓信拿下齊地,就能直接威脅到楚國都城彭城,而且楚國在北、南、西三個方向被劉邦戰略包圍了。
救齊國就是救自己。於是,決定派龍且去抗韓援齊。當時項羽的總兵力約30萬人,而項羽卻很慷慨地給了龍且20萬大軍,目的就是為了“強身健體”。
龍且在楚國的地位很高,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他有兩大特點:一是為人忠。龍且從小和項羽一起長大,從項梁起義就一直跟在項羽身邊,可以說是項羽最信任的人。而且龍且一直對項羽忠心耿耿,是項羽身邊少有的“忠實粉絲”。 劉邦謀士王平曾說過:“忠於項羽的人只有范增、龍且、周殷等幾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攏的。”這也可以看出龍且忠於項羽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加上龍且勇猛,所以項羽也是十分看重龍且。
二是本領強。他勇猛剛強無比,武功蓋世,帶兵打仗戰功赫赫,後他和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被稱為“五虎將”。 公元前204年,龍且統兵十萬攻打叛楚的九江國英布,最終打的英布大敗,英布逃亡到劉邦那。龍且獨自打的英布大敗,可見龍且的能力有多麼強悍。從此後,龍且成了項羽大軍的一號戰將。
現在抗韓援齊的關鍵時刻,項羽派出龍且,並且將大半兵力給他,可見對其的信任和厚愛。
這個時候龍且在齊國與韓信的戰爭,很像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馬謖的街亭之戰,不容有失。
就這樣,濰水之戰拉開了帷幕。在濰水之戰的過程中,龍且是有可能取勝的。但他犯下了與項羽同樣的毛病,驕傲輕敵,麻痺大意。他與田廣會師後,擁有20萬大軍,於是飄飄然起來。龍且剛到濰水,手下的謀士就建議龍且說,我們應該以逸待勞堅守陣地,然後讓齊王派人帶著信物去策反漢軍中的齊人。因為漢軍遠道而來,再遇到後方齊人的不斷襲擾,糧草供應必然出現問題,這樣就可以大破漢軍。
然而,韓信並沒有採納。再後來,當時韓信派人做好沙袋,將其堵住濰河的上流。隨後率部分兵馬涉水攻打龍且,之後韓信假裝敗退,騙龍且過將來追。龍且以為韓信怕了,果然追過來,於是韓信立即命人決開堵塞濰河的沙袋,河水衝了過來,而龍且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去,楚軍大亂。於是韓信乘機出擊,打的楚軍大敗,而龍且也死於亂軍之中。
龍且陣亡,濰水之戰失敗,也就意味著西楚正式被逐出齊魯大地,韓信的齊軍似黑雲壓境,直接威脅著彭城了。韓信與劉邦,從東西兩方面形成了對項羽的合圍之勢,項羽很難有迴旋餘地,再也組織不起有力的反攻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漢軍的鐵桶陣越縮越小,自己的隊伍越來越少。此時,他才想起派武涉去遊說韓信,希望對方脫離劉邦集團。韓信早不是當年項羽從沒有看到眼裡的籍籍無名之人了,剛剛做了劉邦冊封的齊王,豈可聽從項羽的。這樣,不久之後,失掉了龍且的項羽,又失掉了江山,自己也只能霸王別姬,自刎烏江了。
-
9 # 蟈蟈的文史原創
項羽手下有五位大將,分別為季布、鍾離昧、英布、龍且、虞子期等。如題目所說,他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輔佐其稱霸,慘死後直接影響項羽的一生,可知他就是龍且。
影視劇中的英布
1. 英布最先在項羽手下,取得了不少的功績,與項羽聯軍大破章邯軍隊。英布在作戰中,常為先鋒,深得項羽的器重,後項羽分封英布為九江王,都六安。漢二年,項羽出兵伐齊,英布託病只派幾千人出兵,後在劉邦的離間之下投降劉邦。
影視劇中的季布
2. 季布靠勇敢在楚地聞名,他親身消滅敵軍,拔取敵人軍旗多次,多次擊敗劉邦的軍隊,項羽敗亡後,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後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
影視劇中的鐘離昧
3.鍾離昧。其也是項羽麾下的大將,多次戰役使得劉邦都受到重創,在前203年劉邦被困於滎陽,劉邦求和而不得,於是採用陳平之計,委派說客離間項羽與諸將之間的關係,最終項羽果然上當,很多忠臣良將被懷疑,很多人紛紛離開,鍾離昧也逐漸失去項羽的信任,最終在垓下之戰時逃離楚軍營。項羽死後逃往韓信處,最終韓信為自保殺掉鍾離昧將人頭獻給劉邦。
4. 虞子期,其實這個人物是歷史演義小說中虛構的,在《史記》、《漢書》、《資治通鑑》中均為發現有關虞子期的隻言片語,如果作為項羽麾下的五大將之一,這個不可能的。最早見於甄偉的《西漢通俗演義》,到清朝,被小說家、歷史學家蔡東藩引入他的《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中。
所以,項羽傳說中麾下的五員大將其中三元大將不是投靠劉邦,就是背離項羽,與題目所說的完全不一致,所以,題目所說的就是龍且。
影視劇中的龍且
龍且,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自幼同項羽一起長大,關係不一般,可謂是好兄弟,後跟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後與田榮合軍救東阿,大破秦軍。後項羽派龍且率十萬大軍攻打英布,將英布打的大敗,英布從九江逃跑歸順劉邦。前203年,項羽聞韓信進軍河北,攻打齊國和趙國,進而要進攻楚國,項羽派龍且率二十萬大軍前往攻之,最終因受韓信詐敗水淹之計,最終被漢騎將灌嬰手下丁復斬殺,楚軍大敗。
而項羽聞龍且軍被韓信破,則恐,一個“恐”字真實的表現出當時項羽的實際感受和想法,因為縱觀當時的項羽,整個發展形勢對其是極其不利的。
首先,手下第一勇猛且最信任的龍且被斬殺,相當於自己沒有了一直胳臂,況且在劉邦實行離間之後,很多忠臣良將都離開了他,其已經沒有幾個能夠勇猛拼殺的大將了,與劉邦集團相比,武將行列明顯薄弱很多。
其次,項羽派給龍且的二十萬大軍都是精銳之師,經龍且與韓信的維水之戰,龍且的被斬,二十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沒,當時項羽總體兵力也就是四十多萬,這一站就損失自己一半的兵力。
第三,劉邦集團整體實力的迅猛提升。此時的劉邦集雖然之前在與作戰中遭遇幾次打敗,但是他的整體實力是在不斷上升的,特別是很多項羽所封的王都傾向於劉備集團,這在無形中壯大的劉邦集團。同時,劉邦集權有非常善於收買人心,深得百姓的擁戴,而項羽的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他的群眾基礎自然沒有劉邦集團穩固。
所以,龍且的死,給本來就形勢嚴峻的項羽當頭一棒,進一步削弱了他的整體戰鬥實力,為最終失敗也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
10 # 錢多多讀文史
我覺得這個人,應該是龍且。
項羽手下也不是無人,文有范增,武有龍且、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周殷、曹咎等。
但劉邦謀士陳平曾說過:“忠於項羽的人只有范增、龍且、周殷等幾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攏的。”的確,像英布,就背楚而去。而且,尤為可惜的是,項羽還中了劉邦的反間計,放逐了范增。
但龍且,其忠心已達敵方。其勇猛也足為項羽臂膀。
龍且與項羽一起長大,情同兄弟。
他對項羽十分忠心,英布背楚後,他奉項羽命,點兵十萬去打英布,攻破英布老巢九江,使得英布逃離九江。
公元前203年十月,項羽聽聞韓信要來攻楚,於是派龍且率軍20萬出擊。十一月,龍且與韓信濰水對陣。
韓信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水上流。隨後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以為機會來了,於是率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決堤淹龍且軍,並揮軍猛烈截殺。龍且在此戰中被丁復斬首。
項羽聞龍且軍被韓信破,剛恐。項羽為什麼“恐”?
因為好兄弟死了,還是個勇猛的好兄弟,臂膀已斷,自己似乎岌岌可危。
而形勢也的確如此,濰水之戰失敗,意味闐楚軍失了齊魯,彭城危矣。
韓信與劉邦,從東西兩方對自己形成了合圍之勢。
此時的項羽,眼睜睜地看著漢軍圍了上來。四顧無可信賴之輩,心內明瞭大勢已去。
回覆列表
應該是龍且,龍且(jū)(?-前203年),中國楚漢之爭時期人物,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將領,與曹咎、周殷同為楚軍大司馬。
英布背楚,楚使龍且往擊之。英布與龍且戰,不勝,歸漢。而後項羽聞韓信已舉河北,破齊、趙,且想擊楚,派龍且往擊之。韓信與龍且大戰,騎將灌嬰擊之,大破楚軍,殺龍且。
龍且在楚國的地位很高,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他有兩大特點:一是為人忠。龍且從小和項羽一起長大,從項梁起義就一直跟在項羽身邊,可以說是項羽最信任的人。而且龍且一直對項羽忠心耿耿,是項羽身邊少有的“忠實粉絲”。 劉邦謀士王平曾說過:“忠於項羽的人只有范增、龍且、周殷等幾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攏的。”這也可以看出龍且忠於項羽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加上龍且勇猛,所以項羽也是十分看重龍且。
二是本領強。他勇猛剛強無比,武功蓋世,帶兵打仗戰功赫赫,後他和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被稱為“五虎將”。 公元前204年,龍且統兵十萬攻打叛楚的九江國英布,最終打的英布大敗,英布逃亡到劉邦那。龍且獨自打的英布大敗,可見龍且的能力有多麼強悍。從此後,龍且成了項羽大軍的一號戰將。
在抗韓援齊的關鍵時刻,項羽派出龍且,並且將大半兵力給他,可見對其的信任和厚愛。 這個時候龍且在齊國與韓信的戰爭,很像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馬謖的街亭之戰,不容有失。就這樣,濰水之戰拉開了帷幕。在濰水之戰的過程中,龍且是有可能取勝的。但他犯下了與項羽同樣的毛病,驕傲輕敵,麻痺大意。他與田廣會師後,擁有20萬大軍,於是飄飄然起來。龍且剛到濰水,手下的謀士就建議龍且說,我們應該以逸待勞堅守陣地,然後讓齊王派人帶著信物去策反漢軍中的齊人。因為漢軍遠道而來,再遇到後方齊人的不斷襲擾,糧草供應必然出現問題,這樣就可以大破漢軍。
然而,韓信並沒有採納。再後來,當時韓信派人做好沙袋,將其堵住濰河的上流。隨後率部分兵馬涉水攻打龍且,之後韓信假裝敗退,騙龍且過將來追。龍且以為韓信怕了,果然追過來,於是韓信立即命人決開堵塞濰河的沙袋,河水衝了過來,而龍且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去,楚軍大亂。於是韓信乘機出擊,打的楚軍大敗,而龍且也死於亂軍之中。
龍且陣亡,濰水之戰失敗,也就意味著西楚正式被逐出齊魯大地,韓信的齊軍似黑雲壓境,直接威脅著彭城了。韓信與劉邦,從東西兩方面形成了對項羽的合圍之勢,項羽很難有迴旋餘地,再也組織不起有力的反攻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漢軍的鐵桶陣越縮越小,自己的隊伍越來越少。此時,他才想起派武涉去遊說韓信,希望對方脫離劉邦集團。韓信早不是當年項羽從沒有看到眼裡的籍籍無名之人了,剛剛做了劉邦冊封的齊王,豈可聽從項羽的。這樣,不久之後,失掉了龍且的項羽,又失掉了江山,自己也只能霸王別姬,自刎烏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