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自麻麻

    有段時間我沒有去我媽媽家,看到鄰居家,抱著個只有一個多月的嬰兒,就問這個孩子是誰的,他們說這是二胎,他的孫子,爺爺奶奶在家帶著。我聽了,心裡隱隱作痛,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就狠的下心不給孩子奶吃呢?儘管現在的奶粉是很好,可也代替不了母乳,還有媽媽的愛呀。

    過後,我和媽媽說起這事兒,媽媽告訴我說:孩子的媽媽本不想要,因為已經有個兒子了,老人要她生的,她就生了,生了直接沒有給奶孩子吃,喂的奶粉,自己去做生意,根本就沒有管孩子。

    做母親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神聖而偉大,可多少女人覺得做母親就是一種負擔,帶孩子一種累贅,而不願去承擔做母親的責任,認為在家帶孩子就是沒出息,只有在外面掙錢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養育好一個孩子,從小的方面來說,是給自己一個幸福的晚年,從大的方面來說,是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現在生活中為什麼有如此多的人是生而不養?

    首先是男女平等的口號,女人要像男人一樣去頂起一片天。中國的傳統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男主內女主外,女人相夫教子。為什麼會喪失,在中國近代,受外來的新文化的影響,我們學習效仿西方的文化,民主自由解放,讓女人從家庭中走出來,走出來的同時,把孩子也扔下不管。

    其次認為養育孩子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孩子只要生就可以長大,就像養小貓小狗一樣。就如我們聽說的,一個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如同飼料一般,只要餵飽了就可以長大。可我們養的是人,不是動物,人是有思想的。

    還有的是沒有能力去撫養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撫養孩子,不管是出於哪種情況,歸根結底都是責任心的問題,沒有明白養育孩子是自己的責任。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要給予孩子教育,生而不養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是對責任的逃避。

    我們已經把最好的給了孩子,對孩子是言聽計從,有求必應,就怕他有不高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小時候我聽大人說,苦瓜很好吃。說到好吃,我肯定想去嚐嚐,當我夾到嘴裡吃的時候,苦的我趕快吐出來,邊吐邊說:好苦,好苦。我爸爸在旁邊說了句:不苦,哪有甜?接著,爸爸接著又夾了一點放到我碗裡,這次吃,我細細品嚐,吃完後,嘴裡有一絲絲的甜味,讓人回味無窮,我連忙說:爸爸,苦瓜不苦,苦瓜是甜的。後來長大了,我慢慢的體會到,只有吃過苦,才能體會生活的甘甜。

    不讓孩子吃苦就是愛,這是我們眼裡的愛,看到孩子吃苦,心裡就難受。我們要讓孩子去體驗吃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參加義務勞動,去親身體會生活的不易。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我們愛孩子沒有錯,可我們在養育孩子中不要錯位了。孩子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他是借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不屬於我們的,終有一天孩子會長大,離開我們去他想去的地方,做他想做的事情,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 2 # 璐璐日譯

    我覺得這主要是社會,家庭,和父母個人共同作用的結果。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問題,這並不是現代獨有的問題。

    每個時代下都有著不同的制度,理念和風格。我們父母那個年代下,缺衣少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子女眾多,只生不養,眾多孩子中只偏愛最小的男孩等等的問題也比比皆是。但其中,也有很多教育得當的父母存在。得當與否看的就是父母的遠見卓識。

    而父母的遠見卓識主要就來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成人步入社會後工作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對個人的影響這三個方面。新父母從原生家庭的父母那裡得到了愛與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對待事物的責任感,從工作和生活的磨練中獲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從社會的大學堂中磨練出堅韌不屈的性格。當有一天他自己有孩子後,也會將他學到的一切本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孩子。自然也不會有隻生不養,溺愛的事情發生。

    但如果新父母在原生家庭中感受不到愛,責任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那麼他自然就不能很好的融入到今後的工作生活和社會的大課堂中,更不可能從中得到積極向上的東西。所以,當有一天他有孩子後,不幸的事情十有八九就會發生。

    所以,一切根源就在於父母,父母給予孩子什麼,孩子將來給予社會和自己的就會是什麼。所以,在自己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前,請不要輕易召喚小生命,然後在輕易毀掉小生命。這絕對是最愚蠢的做法,這既不能帶給你幸福也不能帶給任何人幸福,只會是徒增悲哀。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父母難做,但成為父母卻能成就和完善你自己的人生,讓你變得更加剛強。

    所以,成為父母一事絕不可當成兒戲,這關乎你和孩子的未來,要好好把握!

  • 3 # 高情商密碼

    現在很多家庭只生一個孩子,所以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孩子身上,從爺爺媽媽,爸爸媽媽到外公外婆。生怕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家庭環境是孩子性格的製造者,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就是在溺愛的環境中成長的。

    太多的家庭悲劇也是這樣產生的,孩子打父母,要錢打爺爺奶奶 ,這樣的新聞報導的太多了。都是因為小時候的環境所致,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這樣,也會哭訴,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我想說“可憐之人往往都有可恨之處”。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感觸挺深的,一個從小被溺愛的孩子走向了社會,後來因搶劫殺人被逮捕了,最後法管宣判死刑,父母也痛不欲生,他們見孩子最後一面的時候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面無表情的說“是你們讓我覺的全世界都是我的,如果有來生,我希望不再做你們的子。

    捧子如殺子,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家裡父母親人會包容孩子,但走向社會後,沒人會為你孩子的行為買單。

  • 4 # 淅爸育兒記

    因為這些父母自身有心理不健全,但同時他們自己也是受害者,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家,通常被描繪成溫暖的港灣,但實際上我們很多的心理創傷就是在家裡產生的。

    每個人都有兩個家,自己和父母組成的原生家庭,自己和伴侶、孩子組成的新家。在這兩個家之間,進行愛的傳遞的同時,也可能傳遞恨,而在新家的關係模式(夫妻、親子)就是原生家庭的模式的複製或相逆。

    生而不養的父母如何產生?

    有這樣一個案例,6歲多的女兒婷婷被父親和繼母虐待,她需要承擔家庭的家務重擔:一天三餐是她煮的但是飯她是沒份兒吃的,衣服是她洗的(即便冬天成人的棉襖、棉褲)。

    即便周邊的鄰居見孩子可憐,給孩子吃的,一樣會遭到父母的毒打。最嚴重的第一次,她被打到進院住了兩個月(鄰居報警、醫院救助才得以住院)。

    出院不久,她再次被毒打,繼母一拳往她臉上去,瞬間她就吐了一地的血。

    你說如此極端的父母是怎麼來的?婷婷的父親到醫院接她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在他(婷婷的父親)兩三歲的時候,生父病逝母親把他送給別人養,在養母家他沒有得到過溫暖,還經常遭遇到養母家人的打罵。

    他希望女兒聽話、以後能成才,加上在工作上壓力大,婷婷又調皮搗蛋,他就不由自主的動起手來。跟他小時候比起來,婷婷現在所遭遇的並不算什麼。

    沒錯,這種極端的家長,他的教育方式繼承自他的原生家庭,而他把自己對原生家庭的恨,傳遞到了自己的新家,傳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溺愛孩子的父母是怎麼樣形成的

    極端的父母,是對原生家庭的順延,溺愛孩子的父母,則是對原生家庭的自我補償以及對自己不如意的人生的補償。

    溺愛分兩種,一種是包辦型,一種是放縱型。

    包辦型溺愛的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極強,他們不會給孩子做選擇,因為在選擇出現前他們就已經幫孩子鋪好了路。

    這種家長的心理缺失,是對自己過去人生的不滿,轉移到孩子身上。例如他們認為,過去自己的父母沒辦法把最好的給自己,沒在人生上幫助到他們,那麼現在他們就把自認為最好的給孩子,在孩子的人生上“幫助”他們,使其一帆風順。

    放縱型溺愛的家長,他們是孩子的奴隸,說一句“奴性”完全不為過。與包辦型不同,放縱型的家長是完全遵守孩子的選擇,他們自己沒有選擇。

    從心理學上來講,他們認為孩子就是另一個自己,生活中自己可能受到種種限制、過的並不如意,那麼讓孩子過得隨心所欲就是他們對自己的心理缺失的滿足,彷彿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他們就能得到同樣的快感。

    但無論是放縱型還是包辦型,其根本原因是家長自私自利的性格使然。這在他們的行為中非常明顯:當我們在外面遇到一些熊孩子的時候,只要犯錯,其家長的口頭禪就是“他只是個孩子。”

    走出原生家庭,面對真實自我

    如果我們當面說一個人有心理缺失,那麼對方絕對不會接受,普遍認為有心理缺失就等於罵對方神經病、心理變態。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心理缺失,人無完人就是這樣的道理。

    勇於承認

    有心理缺失並不可恥,可怕的是逃避自己的心理缺失,並進行轉嫁,孩子和身邊的人就會成為第一受害者。

    走出原生家庭的方式,首先就要勇敢承認,承認自己過去家庭中的不足,也承認自己的不足。

    只有勇於面對問題,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可以恨,但不要報復

    我們可以對過去的種種產生恨,這也是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情緒。反之,如果我們對讓我們難受的事情感到高興,那才是有問題(例如喜歡被虐待)。

    恨是直面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透過其他正當的途徑去發洩,例如大哭一場,瘋跑一段。這會讓這份恨得以消散。但報復就是製造新的仇恨,於人於己都沒有任何好處。

    而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的原生家庭的父母,他們也是各自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科學養育源自科學的理念

    我們常常可見一些家長,奉行著“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封建時代的教育思想仍然被沿用至今。

    這種方式適用於古人的時代,因為他們的時代物質匱乏,而且孩子也完全沒有人權,被當成縮小的成人,在古時候,小孩子就是生產力,5、6歲就要去耕田放牛。飯都吃不飽,基本生存需求沒被滿足,教育孩子這種費精力的事情自然排在最後的最後。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就是打,就像奴隸主打奴隸,皇權統治臣民一般。

    這種方式並不適用於現在。《二十四孝》中有則故事,是父親埋了兒子,省出口糧以供自己的母親生活,這種方式在現在就是殺人償命,虐待兒童、愚孝,但古人趨之若鶩。

    科學的養育,源自家長有科學的養育理念,而不是盲目遵從古訓或者專家,沒有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包括家庭環境、家長的夫妻關係等等)來調整和實踐的育兒方法,全是耍流氓。

  • 5 # 岸鎽

     

    無論是“生而不養”還是“溺愛”,都會對孩子造成極大傷害。

    關於“生而不養”:造成“生而不養”的原因大體分兩個方面:有的是結婚比較早或者心智還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稀裡糊塗當了爸爸媽媽,然後生下來就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夫妻兩人該玩玩該旅行旅行,一樣沒耽誤。另一種情況是夫妻兩人的工作都非常忙,沒有時間管孩子,或者迫於生計,夫妻在外打工,無法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而是交給了老人帶孩子,這在“生而不養”中佔了絕大多數。而隔代養的一個最大弊端就是過於寵愛,然後等到寶寶兩三歲的時候發現養了一個小霸王出來,這個時候有的父母才想亡羊補牢,來矯正孩子的一些缺點,但是脾氣性情這種東西一旦形成很難改變。但不管你是什麼原因,“生而不養”都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傷害,甚至能毀了孩子的一生。任何原因都不能成為缺席孩子的成長的理由,所以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真正去陪伴孩子的成長,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成為真正的父母!

       關於“溺愛”:儘管國家允許生二胎,但還是有很多家庭選擇“獨生子女”,現在的孩子不像幾十年前,採用“放羊式”撫養,總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想玩什麼就買什麼,想吃什麼就給買什麼,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使孩子失去了成長的空間,結果造成孩子的“無能”,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只會退縮和求助,甚至以自我為中心。一是自私自利。現在,許多家庭寶寶一出生就猶如眾星捧月般的讓全家人愛到心坎裡。看到寶寶哭鬧、不小心跌傷,父母都心痛不已。但是,許多家長對於寶寶想要的東西從不捨得說不,如果寶寶長期得到特殊待遇,只要提出要求就會得到滿足,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寶寶,容易忽視別人的需求,以自我為中心。二是膽小怕事。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傷,因此不讓孩子到公園玩,不讓孩子和其他孩子玩遊戲。而當孩子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家長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長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爸媽“不許摸這,不許碰那”的管教中,孩子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容易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稍有不適就驚慌失措。三是偏食挑食。在許多中國家庭,我們都會看到媽媽拿著一碗飯在孩子後面追著跑,好像求孩子吃飯似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吃不飽,就算零食也照樣給孩子吃,對寶寶“唯命是從”,寶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久而久之,寶寶養成這種習慣後,就開始挑食偏食了,這對寶寶的成長髮育非常不利。

  • 6 # 懶癌姐

    教育問題沒有人真的能說清除,外人也未必看的透徹。

    打了,說父母無情,孩子不是這樣教育的,不打又說溺愛,沒有嚴格要求孩子。

    不給錢,說父母只知道捨不得錢幹啥幹啥,給了錢,又說父母只知道給錢其它什麼也不會。

    上補習班,說父母把孩子當學習工具,不上補習班,又說不約束孩子隨他浪。

    生而不養,說父母是禽獸,可是卻沒想過生活各種開支的壓力。

    孩子教的好,啥都好,孩子哪裡不好,都是父母沒教好。

    當然父母是有責任的,但是能不能也體諒一下父母的付出及感受。

  • 7 # 嘻嘻啊啊

    為什麼父母會那麼溺愛孩子?

    父母溺愛孩子,可以說在現代社會上是非常常見的了,無論是生活中還是網路上,對於父母溺愛孩子都是罵聲一片,父母成為眾矢之的,承受了太多指責和痛罵,父母也是相當委屈了。這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父母所謂的溺愛孩子,不過是父母的自我補償,因為父母從未得到過溺愛,所以會傾盡所有,在孩子的身上補償回來自己的遺憾,且不說他們有沒有想過孩子在溺愛之下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只是用著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這並沒有錯。那父母的自我補償,到底是補償什麼呢?

    第一:補償他們自己童年缺失的愛

    父母從小生活在比較貧苦的家庭裡,而且那個年代家裡的孩子比較多,從小從爹孃那裡得到的愛不是那麼多,加上生活艱難,大多都要過著苦日子,所以父母有了孩子之後,就不會讓孩子再受當年的苦,用盡全部愛去彌補當年自己缺失的愛。

    第二:補償他們對孩子陪伴時間太少的愧疚

    現在很多父母工作都是比較忙的,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他們也知道孩子很孤單,但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只能拼命掙錢,為了彌補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的愧疚,父母一般會盡最大限度去滿足孩子的要求。

    第三:補償因為父母犯下的錯而導致孩子不幸的內疚

    最常見的父母犯下的錯就是父母雙方離婚,離異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童年將被這兩個字所籠罩,被人指責被人嘲笑,得忍受許多常人無法忍受的苦楚。父母離異後也會感到對自己的孩子非常不好,所以只能用盡自己的力量去彌補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企圖抹淡孩子心中的苦痛。

    總之,父母溺愛孩子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耗盡所有的愛,只為補償他們心愛的孩子,所以沒有所謂的溺愛出來的孩子都是不好的之說,只有真正經歷到父母所經歷的,人們才可以體會到父母溺愛的原因。

    為什麼有些父母會生而不養?生而不養,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惡,是極其自私的表現。

    生而不養,沒有父母感,是悲劇的點火線,孩子不是路邊的雜草,懂得天然地瘋狂生長,他們在該被愛和教育的年紀,不該被無視和丟棄。

    現實生活中,沒有資格的父母其實很多:有人只負責把孩子生下來,卻從不教給他們禮貌和體面,放縱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隨處搗亂。

    有人把孩子留在家,理由是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卻不管他們是否性格孤僻、渴望陪伴;還有人解決問題靠拳頭,孩子做錯事,第一時間接受的教育就是捱打,父母的拳頭卻並沒有把他們教育成善良聽話的小孩。

    世界上有很多資格證,唯獨做父母不需要。金星在綜藝《媽媽咪呀》中說:“如果你不想當媽,不想養孩子,千萬別生,生了你不養,你生她幹什麼?”

    做父母的門檻太低了,可童年的缺失的東西,很多人會用盡一生去彌補,做家長是需要資格的,這個資格的稽核權,不在旁人,在每一個孩子心裡。

    不管是生而不養還是過於溺愛,都是父母自私的表現。

    中國家長最典型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為了你好”滲透進了孩子生活的每一道縫隙,看似溫暖,有時卻是蝕骨的寒冷,一句“都是為你好”,你就該徹底交出你的人生。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期望他們替自己完成沒實現的理想,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複製到下一代身上去。

    他們認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的,養育他們如此辛苦他們怎麼能反抗,於是他們私心地想要控制孩子的升學、擇偶、前途,很多壓力和仇恨就這樣滋生了。

    很多父母的愛都只是假借了愛的名義,作惡無數罷了。真正好的父母子女關係,不應該是佔有和控制。

    在年幼時給予陪伴和鼓勵,在孩子成年後學會放手,往後退一步,彼此獨立、關鍵時刻相互倚靠,才是作為父母最溫柔克制的愛。

    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學漢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8 # 熊娃大變身

    我用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做的研究回答你這個問題。

    美國伯克萊加州大學人類發展學院的戴安娜·鮑姆林德(Baumrind Diana)博士1971年發表了一個研究,重點研究了父母教養行為對孩子所造成的發展結果,這個研究是1960年以來,在所發表的最具革命性的研究中排名第16位,堪稱為心理學研究的經典。

    鮑姆林德的這個研究最重要的結果就是告訴人們,有些教養方式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而有些好的教養方式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人類發展學院戴安娜·鮑姆林德博士

    所謂好的教養方式是能夠為兒童做好成人後適應社會準備的教養方式,或者說具有社會適應性的教養方式。差的教養方式,是那些導致孩子生存技能很差的教養方式。

    鮑姆林德的研究物件是美國加州的白人家庭,被研究物件的年齡是3歲9個月以上的兒童,他研究了很多具體的教養行為(父母對孩子實際的教養行為方式),概括如下:

    嚴格的執行被動接納 (當孩子不順從父母時,父母表面上對孩子表現出接納的態度。即使想生氣,也會隱藏情緒,不讓孩子知道)拒絕鼓勵獨立性自信、安全、有效的父母行為提倡不墨守成規(只有父親認為重要,是因為父親常常偏離文化規範,彰顯自己的個體性,並且鼓勵孩子也這樣做)專制主義(只有父親認為很重要,因為父親往往不傾聽孩子的聲音,跟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始終採取非常嚴厲,且不變的立場)

    在這些具體的教養方式上,鮑姆林德發現了主要有專制型、權威型和放任型三種教養方式,後來的研究者們在此基礎上提出有兩個重要的維度,對於後來確定基本教養方式至關重要。

    養育的兩個重要維度:

    維度一:接納/反應性:是指在日常家庭教養中,父母對孩子提供支援、對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以及當孩子達到期望的時候,父母所表達的愛和讚許。維度二:命令/控制性:是指在日常家庭教養中,父母對孩子限制和控制的程度,或給予孩子的自主程度。

    在這兩個維度的交叉組合後,就得出了在鮑姆林德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來了很相似的權威型、專斷型、縱容型、未參與型等四種教養方式。

    家庭教養不同型別的教養方式:四種家庭教養模式

    父母的家庭教養方式

    1、 專斷型

    限制性的教養方式,目標是要求孩子絕對性的服從

    父母會對孩子設定許多規則,希望孩子能夠嚴格遵守。但是對孩子的愛和反應少,不會因為孩子的需要或者狀況而改變自己的教養方法。透過家長的權力(而不是道理)來迫使孩子順從。

    這樣的家長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少向孩子解釋,遵從這些規則的必要性,也不會接受孩子的反饋,對孩子缺失熱情和尊重,不能夠覺察到孩子的觀點,而是希望孩子要一味的聽他們的話,並順從他們的權威,這就是現實中人們常說的“虎爸、虎媽。”

    用家長的權力還迫使孩子服從,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接受孩子的想法

    2、 權威型

    靈活的教養方式,目標是幫助孩子實現個人成長

    父母給予孩子自主,並向孩子謹慎地解釋提出的限制,並且還會保證了孩子要聽從他們的教養,執行嚴格的規則,也願意與孩子合作並對規則進行適當修改。同時也會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加以說明。

    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通常是快樂的,孩子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也願意根據孩子的想法而調整自己的教養方法,不僅保證了孩子能夠聽從父母的教育,還讓孩子身心得到充分的發展。

    會接受孩子的想法,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分析並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

    3、 放任型

    這種教養方式的父母幾乎不對孩子做出要求,孩子可以任意取用父母能夠提供的資源,即使孩子犯錯也不對孩子進行懲罰,在家務和得體的社交行為方面也幾乎沒有要求,對孩子的突發奇想的要求總是以積極的態度響應。

    放任型也是屬於溺愛型的,與專斷型剛好相反,不是要孩子順從父母的要求, 而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這就是最近網上流傳的佛系父母。佛系三連“都行,可以,沒關係。”這裡的"沒關係"就是上面說到的"被動接納"(當孩子不順從父母時,父母表面上對孩子表現出接納的態度。即使很生氣,也會隱藏自己情緒,不讓孩子知道)。

    佛系三連

    4、 忽視型/未參與型/不作為型

    冷漠且過度許可的教養方式,父母既不關心孩子的現在,也不關心孩子將來的發展,父母中的一位拒絕程度高,能提供給孩子的豐富性環境比較低,不會制定規則來教養孩子,任由孩子自我發展。

    這種教養方式一般情況是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迫於生活壓力,無暇顧及孩子,加上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較低,對未來發展意識低,父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也較大,多數為留守兒童。

    不關心孩子的問題

    如何評價父母家庭教養方式的有效性

    華人的思維方式一般都會認為這幾種方式都有其好處和不好的地方。尤其是想一想我們自己父母的教養方式,除了那些被家庭虐待特別嚴重的之外,每一個人對父母都會充滿了感恩之心,這是因為有了父母的養育才有了自己,有了自己的成就和驕傲,但很多年輕的家長也會說,我在某一方面一定不會像父母教育自己的那樣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鮑姆林德在研究中,提出了孩子的7種行為來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好壞進行評價。而這7種行為被進一步被歸納為兩大類特徵,第一類是社會責任心,第二類是獨立性。

    兩大維度,7種行為

    社會責任心在絕大多數文化中都被賦予了很高的價值,因為這反映了兒童尊重和關心他人的幸福。社會責任心高的兒童是友好的,能愉快地跟別人合作以及以彼此成就為導向的兒童。

    獨立工作也被很多文化賦予了很高的價值,特別是西方主流社會,更是崇尚這種獨立性,具有高度獨立性的兒童在溫順,支配,有目的,獨立等幾個方面得分都很高。

    父母家庭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影響與發展結果

    鮑姆林德採用了這7種行為測量,評價父母教養的有效性,結果發現了權威型的教養方式與各種積極的發展結果相關,他們教養的子女心情愉快,積極樂觀,自信,獨立,善於交流,能與成人和同伴合作良好,而且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有成就導向。

    相反的,被專制型教養方式的孩子,一般情緒不穩定,大多數時間都是不愉快的,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對來說沒有目標,對周圍的事物不太感興趣。

    放任型的父母教養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會表現出衝動和攻擊,他們一般會表現得比較粗魯,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自我控制性,並且獨立性較低和沒有成就感。

    未參與型的教養方式是最不成功的,在這種方式下教養的孩子,3歲就已經表現出較高的攻擊性,以及易於發怒等外化問題。更嚴重的是,在兒童後期會表現出行為失調,在課堂上表現非常差,對人充滿敵意,自私,成為叛逆性嚴重的青少年,缺乏遠大目標,易於表現出酗酒、吸毒,逃學等反社會行為。

    實際上這種教養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忽略行為,似乎就是在告訴孩子,我不在乎你,以及你做的任何事情,這些資訊無疑會導致孩子憤恨,並試圖反抗這些冷漠的對手或者權威人物。

    鮑姆林德的研究結果

    為什麼“權威型”的家庭教養方式會特別有效呢?

    權威型的父母雖然也很嚴厲,但並不缺乏應有的溫情,這種型別的父母能夠主動關愛孩子,耐心地傾聽孩子訴說。在聽孩子訴說的同時,本身就會促進孩子遵從父母的指導,而冷漠和命令型的父母就做不到這一點。

    權威性的父母並不像溺愛的那樣完全無規則,也不像專制型的父母一樣設定一些刻板的標準來控制孩子。

    他們是在一定社會規則的基礎上,徵求孩子的意見,並接納孩子的觀點,再考慮孩子的觀點和孩子需求的同時慎重的解釋自己的觀點,能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且授之以法,最終目的是既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孩子也能夠高興的接受並且理解和服從。

    所以這種有關愛接納的父母,他的要求是公平合理的,會促使孩子自願服從,而不是挑釁。

    因為關注孩子,敏銳地迴應孩子,就需要不斷的根據孩子的行為現狀,孩子的能力來調整自己的要求,從而讓自己設定的標準是孩子能夠達到的,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來達到期望。

    同時給予孩子不斷積極的反饋,這就讓孩子更有信心達到標準,同時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這就給孩子傳遞了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我相信你能夠完成許多重要的目標的資訊。這就給了孩子高自尊,高獨立性和高成就導向。

    當然權威型父母在教養方面也是投入很多時間的,投入這麼多結果就是讓孩子一方面具有社會責任心,另一方面就是擁有社會獨立性,而獨立性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生活更精彩,那麼獨立是被推崇的。

    但是,在不是那麼強調獨立的社會中,比如職業流動性差的社會,獨立探索之後還是幹不了想幹的職業,也無法獲得優越的生活,社會福利比較差,那麼,聽父母的話,對於孩子將來生活的回報更高,雖然心理幸福感顯得差一些,但是父母投入卻要簡單很多。

    所以這樣就可以理解,對於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層的父母,為什麼父母們會選擇不同的教養方式。

    總結“權威型”教養方式使用的方法

    1、關愛孩子,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綜合孩子的意見來調整孩子能夠接受的管教方法。2、給孩子設定的規則是孩子能夠接受的,並給孩子解釋為什麼要設定這些規則和行為標準。3、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多,經常思考自己管教後孩子的行為結果,並根據孩子的不斷成長調整更適合的教養方式。4、對孩子的表現給予積極的反饋,支援和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勞動,獨立完成孩子能夠完成的事務。5、尊重孩子,也相信孩子。6、教養目標明確,鍛鍊孩子的社會獨立性和社會責任心。社會責任心裡常常包含了人的道德品行,而獨立性裡面也包含了各方面的社會生存技能。

    給家長們的建議

    1、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大腦,所以孩子們對相同情境做出的行為反應是不同的。所以家庭教養方法就沒有相對的標準方法和模板,我呼籲家長們多瞭解自己的孩子,雖然會花很多時間去觀察孩子的行為特徵,但只要清楚孩子的行為標紅,家長們就能找到適合孩子的特點的教養方法。

    2、每對家長都不一樣

    有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法不一樣,這就導致孩子接收到的方法不是一種和兩種,而父親和母親兩種不同管教方法的綜合體,因為孩子自己會思考,所以就會綜合父母不同的觀點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就常常會導致父母弄不清楚孩子到底怎麼回事,所以建議家長們要100%的配合對方,協調出統一的家庭教養方法。

    3、同齡人也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分析孩子行為特點時除了家庭環境之外,還應該考慮孩子所結交的同學朋友,因為這些社會人物對孩子的影響常常會比父母的還要大。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們也要觀察孩子在外的朋友都是些怎樣的人物,便於分析孩子的行為特點。

    4、雖然科學研究有一定的權威性,但是也只能證明教養方法與結果的相關性,而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就算父母的教養方法相同,孩子的大腦相同,但研究結果也只能證明教養方法導致的結果的相關性,而不是直接的因果關係。

    比如:害羞的孩子總是尿床的相關性是百分百,但不能證明尿床導致孩子的害羞。

    5、研究結果的作用:給家長們提醒和參考建議

    專家們的研究成果,只是給出家長們一些方法和建議,同時讓家長們能夠隱約的看到自己現在教養方式可能給孩子造成的行為結果,一是給家長們提個醒,二是讓家長們有調整自己教養方法的標準和參考性。

    所有的研究都只是佔一定的機率,並不能完全決定所有人都會是這樣的結果,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很多不可定性的發展機會和可能性,也沒有哪一種教養方式就一定能保證100%的達到什麼程度或結果,家長們只有將溫暖與適度控制相結合,並且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變化做相應的教養調整才是最適合的教養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句詩表達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