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風瘦馬215097619

    首先我們需要先明確裝甲部隊的作用是什麼,從某個意義上說裝甲部隊是掩護或者伴隨步兵進攻的,也就是是進攻,進攻,在進攻。透過裝甲部隊進行快速推進。而反坦克導彈更多的是阻礙坦克的快速推進。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 2 # 超級軍粉

    這個問題必須要談到裝甲部隊的作用了。未來戰爭複雜多變,裝甲部隊不能只會打坦克啊,自然不能只把“反坦克導彈”做為主站兵器。要根據不同的作戰需要,選擇最適合的“主站兵器”。

    比如,我軍裝甲部隊要執行防空作戰任務,就要動用紅旗-17,它採用了三位一體的模式,即實現了搜尋雷達、制導雷達、導彈及指揮系統裝備在一輛戰車上面,具備了獨立防空作戰能力。

    紅旗-17還裝備了3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可以為中國機械部隊提供更好的防空掩護。紅旗17不僅可以打直升機和傘兵等慢速飛行目標,還可以發射導彈打擊敵軍固定翼戰鬥機,使得中國防空能力邁上新水平。

    當我軍裝甲部隊要打擊海上目標時,就要動用63A水陸兩棲坦克了。中國的新型63A,採用航速達每小時28公里以上的,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改進後的新型中國63A,換裝了105毫米低後坐力坦克炮,在2000米距離上可穿透垂直厚度560毫米的均質裝甲,破甲彈的破甲厚度為480毫米,除可擊毀陸地中型坦克外,還可打擊輕型海上裝甲目標。它還能摧毀2100毫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工事,消滅敵有生力量。

    63A還採用穩像式火控系統和熱成象儀,具備動對動射擊和夜間射擊能力,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63A的綜合作戰能力。

    至於普通的陸地作戰坦克,也要分具體作戰情況,除了要裝備反坦克導彈外,主要還是面對步兵作戰的。

    由於反坦克導彈,雖然對裝甲部隊的殺傷力極打,但對於步兵卻沒有什麼太大效果,而且其造價極高,普通的一枚“反坦克導彈”就要一百多萬人民幣,自然不能做為“主站兵器”大批次使用。

    綜上所述,只有在面對敵人的大規模坦克叢集時,裝甲部隊才會把“反坦克導彈”做為主站兵器。不過未來戰爭是以“海、陸、空”一體化作戰為主,很難再把“反坦克導彈”做為“主站兵器”來使用了!

  • 3 # 好奇而已716

    隨著導彈技術的發展,制導技術也被應用在了反坦克上,也就出現了反坦克導彈,反坦克導彈的射程更遠,命中率更高。一時間人們分分議論,為什麼坦克不把裝備的坦克炮換成導彈,這樣不是更好?

    我們知道現在世界上的主戰坦克,都使用的是坦克炮,並沒有把反坦克導彈作為主力武器。所以沒有把坦克上的炮換成導彈,這是經過檢驗後的結果。在坦克上炮比導彈更合適。

    我們知道現在的反坦克導彈雖然相對火炮有很多優勢,但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反坦克導彈多為專用車載,或者固定支架發射。

    有人會說那我把坦克的炮管改成發射導彈的導彈管管,變成炮射導彈不就可以了,你還別說這招早就有人想到了。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就在謝里登坦克上安裝了炮射導彈。注意謝里登的炮管比較粗,這是為了發射導彈

    既然都改裝了幾十年了,而且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那威力肯定槓槓的。但查閱資料可以發現,這種炮射導彈,只在海灣戰爭期間發射6枚後就再沒有使用過。你想有什麼武器在發明後,就使用過6次,然後再沒有用過,這隻能說明這個武器不好用。

    怎麼個不好用,我們來說明下。

    導彈相對於炮彈優勢就在於打得遠、打得準,但這是在一個靜態環境下,也是一個相對的。雖然導彈比炮彈打得遠,但在2000米左右的距離內,也是炮彈的射程,而且炮彈的反應速度和發射速度比炮射導彈快,這就是說敵人的炮彈都已經打到你了,而你的導彈有可能還在路上。打得準這個在真實戰場環境中,硝煙瀰漫,恐怕連敵方在哪裡都很難分辨怎麼能打得準?再有就是炮射導彈的威力問題,在相同口徑下炮射導彈的威力等同於常規的破甲彈威力,不會比穿甲彈厲害。現在坦克普遍都加裝了複合裝甲和反應裝甲,這些都使得破甲彈的效能大大降低。你再用一個等同與普通破甲彈的導彈去攻擊目標,那不是沒有什麼效果,白白浪費。而現在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卻對於反應裝甲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你說是用導彈好還是炮彈好?

    再一個就是經濟問題,也就是效費比。就算再簡單的反坦克導彈,那也是一款制導武器啊,也需要制導裝置,也需要加裝發動機吧,需要的費用不是一枚炮彈能夠比擬的。你用一枚導彈打一輛坦克,打一輛裝甲車還能說的過去,那你用來打個碉堡,打一個土木的工事,那你有再多錢也扛不住這樣的敗家子啊!還有就是載彈量的問題,反坦克導彈由於需要加裝制導裝置、發動機等,所以體積比炮彈要打的多,一輛坦克可以裝幾十發的炮彈,換成導彈就能裝個十多發,那不是幾下就打完了,打完後不就成了一個只會動的鐵殼子了,所以說炮射導彈在持續作戰能力上比炮彈差了一大截。

    因此反坦克導彈只能作為反裝甲作戰時的重要補充,卻不能取代坦克的火炮。

  • 4 # 2019zhongdajiang

    裝甲兵是以坦克為主體,配屬步兵,炮兵、反坦克導彈、防空、防化學、工程及其他保障部隊的戰鬥兵種。其主戰兵器是坦克,反坦克導彈是輔助兵器,不能作為主戰兵器使用。

             反坦克導彈不能在裝甲兵部隊中作為主戰兵器使用,是由裝甲兵部隊擔負的任務決定的。

             裝甲兵部隊在其它兵種的配合下,主要用於進攻作戰,實施快速機動、猛烈突擊,快速殲擊敵人。

             坦克集火力,機動力和裝甲防護力於一身,即可以對敵坦克和堅固工事實施打擊,也可消滅敵有生力量。即能進攻,同時也有很強的防護能力。只有坦克才能在裝甲兵作戰中擔任主角。

              反坦克導彈,雖然具有很強的打擊坦克和堅固工事等點狀目標的能力,但不能打擊步兵,防護能力也差,機動能力也不如坦克,無法在裝甲兵部隊作戰中作為主戰兵器使用。

  • 5 # 薩沙

    原因不復雜,大體是這幾點:

    第一,坦克並不是只用來打坦克的。

    很多朋友看多了電影,認為坦克就是用來打爆敵人坦克的。

    其實不是這樣。

    實戰中,坦克打擊目標是非常多的,包括:敵人坦克、裝甲車、其他各種車輛、火炮、各種工事、敵人有生力量(士兵)等等。

    正常來說,坦克戰比較常見,但只佔坦克打擊目標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

    而反坦克導彈無論是否攻頂,無論什麼制導方式,價格都是非常昂貴的,遠超過坦克炮穿甲彈和榴彈的價格。

    中國1枚“紅箭-12”導彈的造價,高達數十萬元人民幣。按照99式坦克攜帶41發炮彈來推算,40發導彈就要高達上千萬人民幣之巨。而俄國傾銷的T90坦克單價在400萬美元左右,也不過2000萬人民幣。

    坦克一次作戰,將攜帶彈藥打完是很正常的,那就等於一次差不多就打掉一輛T90坦克,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誰這麼有錢。

    比如打擊一輛價值幾萬元的卡車,難道也要發射反坦克導彈嗎?

    第二,導彈的作戰效率有限。

    很多人覺得導彈很厲害,其實也不是這樣。

    反坦克導彈的作戰綜合效率,是有限的。

    其一,反坦克導彈是容易被幹擾的。

    除了目前光纖導彈以外,基本所有導彈的制導方式都可能被幹擾。

    一旦被幹擾了,反坦克導彈就成為廢物。

    相反,火炮的炮彈不會受到干擾的影響。

    其二,導彈未必能夠擊毀坦克。

    目前反坦克導彈主要採用破甲彈,但新一代坦克對於破甲彈是有很多種方法的。

    比如今天五花八門的主動防禦系統,就可以有效對付部分導彈。

    不過,任何主動防禦系統,難以對付炮彈。

    其三,反坦克導彈的反應不行。

    導彈的飛行速度較慢,擊中目標時間較長。

    如果兩輛坦克同時發現對方,同時攻擊,坦克炮擊中對方坦克時,對方的導彈還在空中飛呢。

    第三,目前反坦克導彈主要是輔助作用。

    相比全天候作戰,綜合性能高,作戰穩定的反坦克炮,反坦克導彈也有自己的優勢。

    其一就是射程遠,其二就是採用攻頂可以擊毀任何重型坦克,等等。

    所以,目前裝甲部隊中必然都會有反坦克導彈的配置,作為坦克炮的補充。

    比如美軍在海灣戰爭中,M1A2坦克附近則是M2步兵戰車,後者可以發射“陶”式反坦克導彈。

  • 6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這個想法不錯,當年極度痴迷導彈的赫魯曉夫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搞出了導彈坦克“150工程”。

    “150工程”放棄了坦克一貫的火炮,直接採用穿甲能力達到500毫米的“龍”式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底盤則直接採用當時新銳的T55底盤。

    嗯,五對負重輪沒毛病,同學們就當這又是個59改好了。

    “龍”式導彈在當時也屬於非常先進的導彈,具備半主動制導能力,威力巨大, 採用了光電覆合火控系統,按理說對付坦克小菜一碟。

    一輛導彈坦克能裝載15枚“龍式”,蘇聯人還嫌不科幻、無逼格,專門還設計了一臺“自動裝導彈機”,每次導彈射完,便可以從車內自動裝填上一枚。裝彈機內直接填了12枚“龍式”,理論上一輛150工程可以快速懟死15輛敵方坦克。

    在那個還在講究兩百多毫米穿深,把1000米外擊穿敵車正面200mm裝甲當大戲看的年代,更遠距離精確打擊並破甲500毫米的150工程無疑是“神器”。1964年這種導彈坦克透過庫賓卡的測試併成功下線時,赫魯曉夫愉悅的高呼:“坦克在它面前木得未來!絕對木得!”

    結果,赫魯曉夫喊完這句話沒一個月就下臺了,軍隊迅速的拋棄了150工程,因為在試用過程中他們都覺得很彆扭,這不是僅僅是可靠性太低的問題,導彈的成本也決定了這是一種會把爹坑成窮光蛋的東西。

    上圖.蘇聯還發展了T64平臺的“287工程”,裝備9M115導彈,結果還不如150工程

    最關鍵的是,蘇軍熟悉的那些大師級的坦克戰術,居然沒有一種能適用於導彈坦克,導彈結合坦克的性質決定了這不是一種衝鋒的武器,按照優勢特性排演下來,它們的行為居然更接近坦克殲擊車,甚至蘇軍的“鋼鐵洪流”都面臨改換套路的風險。

    上圖.1961年的T-10坦克底盤的“282工程”火箭坦克

    很快,在赫魯曉夫時代過去以後,蘇聯人迅速擯棄了導彈坦克,開發了新的火炮坦克。坦克的定義也得到了明確的詮釋:它們並不是導彈載具平臺,而是擺在最前沿的直射火力,它們成規模時具備強硬的突擊能力,呈單車時則可形成從點到面的支援力。

    換句話說,人們需要的不是一種單純的反坦克工具,坦克也從來不是以反坦克這一單純目的而生的。

    同期西方也設計過一些掛載導彈的坦克,比如法華人50年代就嘗試在坦克兩側掛載導彈,最後也發現不靠譜而作罷。美軍則開發了M551“謝里登”坦克,試圖將“橡樹棍”炮射導彈作為專用武器,它同樣具備1500米外破甲500毫米的能耐,而且美軍生產了1500多輛謝里登,並將其投入了越南戰場。

    結果呢?這種號稱“能洞穿任何蘇式坦克”的導彈輕坦,成了“士兵們個個都說好,坦克成員們都說不好”的尬物。彈炮結合的炮管在發射常規彈藥時出現可燃藥筒殘渣阻塞的問題不說,在實戰上其防護力差的特點也暴露無遺,真個面對面遇到敵方坦克,導彈也並不能起到特別突出的作用。

    上圖.“橡樹棍”炮射導彈

    謝里登的炮射導彈倒是給了人們許多啟迪,真個說起來謝里登不算失敗,失敗的是它被美華人按歐洲戰場的要求設計,然後又投送到亞洲戰場的做法,以及當年還不太成熟的發射系統。

    現代先進坦克吸取了炮射導彈的經驗,紛紛開發出這一功能,實現了炮彈的經濟性與導彈的攻擊能力的雙結合,也使坦克兼顧了直射火力平臺與導彈殲敵兩方面,更加豐富了作戰能。但總的來說炮射導彈的使用仍存在種種爭議。

    不過,單純的以導彈為主的坦克還是有的,以色列的“野人”坦克就是個例子,這款坦克採用M48底盤加“長釘”導彈改造而來,能在20-30公里的距離上殲敵,只要把導彈發射器升起來,就是一個恐怖的殺戮平臺。

    對了,“野人”的炮管大家別當真,那是豬鼻子插蔥,只起到一個迷惑的作用。以色列人為了自家的導彈坦克不被針對,能長久的發揮“狙擊手”的能耐,故意保守了這個秘密很多年。

    上圖.能扛戰術導彈打核彈的法國AMX-30“冥王星”,你覺得它算不算主戰兵器?

    “野人”與其說是“坦克”,不如說是插著坦克管子的“導彈平臺”,它無非是依靠M48的地盤身板,扛起了一副導彈發射器罷了,這也是蘇聯人當年所做的事兒。如今這種坦克底盤的導彈發射器其實並不罕見,但人們更青睞靈活機動的裝甲車底盤或輪式載具。

    其實原因很簡單,輕型載具靈活機動的能力更適合發揚導彈的特性,它們平時作為坦克部隊的“搭檔”或部隊作戰體系中的一員,也能更好的增進全體戰力。

  • 7 # 不正經的軍棍

    想法不錯,但是這樣做的意義不大。

    裝甲部隊的主戰武器就是坦克唄,坦克上的主戰武器就是那門炮。糾集半天,其實坦克上還是那門炮最適合做主戰兵器。

    我們先看坦克,坦克是幹嘛的,突擊用的。坦克要面對地方強有力的火力打擊,而且坦克面對的是多種多樣的作戰環境以及不同的目標,這種情況下,傳統意義上的火炮才是首選。

    一般情況下,發生坦克戰的機率不是特別高,而且,就算敵方有坦克,本方還有反坦克武器去攻擊呢。坦克上裝反坦克導彈,又是最為主武器,有點多餘。

    再看下炮和導彈的區別,最直接的一個就是手長手短的問題,導彈的射程要遠比坦克炮要長的多,一個坦克炮,發射出來,打擊距離就那點,而反坦克導彈要長的多。

    對付坦克,有各種反坦克武器,而給主戰坦克裝上一個反坦克導彈作為主武器的話,那麼這個坦克就變成了一個重灌反坦克導彈發射車了,而不是坦克了,突擊之用的能力就大大壓縮了。

    反坦克導彈最好的還是放在那些靈活機動的步戰車上更好,更適合去發揮導彈的優點,而不是放在主戰坦克上面。

  • 8 # 陶短房

    裝甲部隊的概念包括坦克兵和機械化步兵,在機械化步兵中反坦克導彈一直是主戰兵器之一,比如美軍,機械化步兵/騎兵不僅裝備了重型的“陶”式、輕型/單兵的“龍”式,配備了“陶”式車載反坦克導彈和“海爾法”直升機載反坦克導彈,還在主力步兵戰車“M2布萊德利”上配備了反坦克導彈;歐盟各國機械化步兵的反坦克支撐火力是米蘭/霍特反坦克導彈的輕重搭配;俄羅斯從“賽格時代”起各型反坦克導彈就是機械化步兵的主要裝備之一,反坦克導彈型號之多、裝備量之大堪稱世界第一,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得到蘇聯支援的埃及陸軍“成排”發射“賽格”反坦克導彈,重創了以色列坦克部隊,一度令各國軍隊開始懷疑坦克這個“陸戰之王”在當代戰場上究竟還有沒有價值和生存能力,而當時的埃及裝甲步兵只是蘇聯“裝甲洪流”的一個“低配版”;中國在反坦克導彈發展上起步雖不算晚,但早期發展較為滯後,儘管如此,進入21世紀後各型“紅箭”也成為陸軍反坦克火力的支柱。

    說“反坦克導彈成不了裝甲部隊主力”實際上應該是說“坦克未將反坦克導彈作為主戰裝備,而是繼續使用火炮”,這確實是事實。

    歷史上許多國家都曾試圖使用反坦克導彈作為坦克主要火力,取代或部分取代高膛壓、長身管火炮。蘇聯/俄羅斯一直是炮射反坦克導彈的積極倡導者,從100毫米線膛炮到如今主戰裝備125毫米滑膛炮,4代、3種口徑的炮射反坦克導彈配置齊全,也曾試驗過多種裝備獨立與火炮之外反坦克導彈的主戰坦克樣車;美國/西德上世紀曾聯合開發MBT70型主戰坦克,嘗試不裝備高膛壓的坦克炮,而是用一根低壓短身管的152毫米“兩用炮”來取代,這種兩用炮既能發射榴彈和破甲彈,又能發射炮射“橡樹棍”反坦克導彈;中國早期“122”等試驗性坦克在車外裝備了4枚車載反坦克導彈,這種在當時設計效能十分先進的筒式發射導彈,就是後來成為中國反坦克火力支柱之一的“紅箭8”導彈。

    中國早期研製的122坦克樣車,炮塔兩側共裝4枚反坦克導彈

    但這種“導彈替代火炮”的潮流曇花一現,很快就逆轉了:美德MBT70很快被雙方拋棄,德華人隨後推出了大名鼎鼎的“豹II”和配套的120毫米滑膛炮,美華人姍姍來遲地搞出了M1系列,並更加姍姍來遲地也用120毫米滑膛炮作為坦克支柱火力,只有雞肋般的“謝里登”傘兵坦克才裝備了“橡樹棍”和配套的152低壓兩用炮;中國先後引進了105毫米線膛炮,發展了120和125毫米兩個系列的滑膛炮,走回了靠高膛壓長身管火炮包打坦克兵天下的主流路線,研發成功的“紅箭8”則裝備了反坦克炮兵部隊;只有蘇聯/俄羅斯繼續大量發展和裝備炮射反坦克導彈,但既缺乏跟風者,俄軍自己的坦克炮主力火力輸出也仍然是高膛壓長身管的滑膛炮。

    MBT70是坦克主戰火器導彈化潮流的登峰造極之作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反坦克導彈造價昂貴,功能單一,只能反坦克,不能或不便透過更換彈種對付有生力量,且單從反坦克功能而言,反坦克導彈使用的是破甲原理,主要靠化學能突破坦克裝甲,威力雖大卻不如高膛壓火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對裝甲的“硬穿透”難以防禦,且早期反坦克導彈採用有線制導或無線電指令指導,射速慢,對方容易規避,且發射時需一直跟蹤導彈和目標,坦克在命中前機動性受很大影響,如今的反坦克導彈雖有很大改善,但在戰鬥部飛行速度和“動對動”能力上仍明顯不如大口徑高膛壓長身管滑膛炮及其發射的貧鈾或鎢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西方坦克導彈化的絕唱M551輕型/傘兵坦克

    當代軍事學說通常將反坦克導彈定義為一種防禦性武器,適合裝備的是機械化步兵、炮兵、陸軍航空兵等遂行防禦性或伴隨性反坦克任務,而坦克則是一種進攻性武器,長身管、高膛壓、大口徑的現代滑膛炮才是最適合它的“輸出”。

  • 9 # 一葉楓流

    主要是坦克的打擊目標多種多樣,不是以坦克為主要目標。

    反坦克導彈只適合打坦克。其穿甲彈頭不適合打擊堅固工事,而對於普通建築物、非裝甲車輛,用爆破彈效果更好。

    還有就是目前反坦克導彈以光學和線導為主,需要發射臺始終瞄準目標。坦克行駛時的顛簸影響射擊精度。

  • 10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就目前來看,裝甲部隊主要作戰任務,還是戰場機動突擊,並沒有專門準備裝甲叢集大會戰的專用坦克。現代工業化國家之間,考慮裝甲叢集會戰也不現實,真打到二戰那種程度的戰爭,任何大規模集結都是找死行為,裝甲叢集行動首先考慮的還是對面戰術導彈洗地。即便考慮由裝甲叢集解決裝甲叢集,反坦克導彈所需發射平臺,也犯不著專門架到坦克上去,拿民用卡車拉上,跟著裝甲叢集走,差不多了停下來,放完導彈自己先掉頭回去都行,光考慮裝甲叢集對戰,反坦克導彈而、三十公里的射程,跟坦克滑膛炮那點射程,裡面可以作的文章大了去了!所以目前來看,裝甲部隊所面臨的戰場環境,還是坦克炮功能性更靠譜,成本也更合算,戰場上,那種很多臨時建立的機槍地堡之類的工事,有的簡陋到拿滑膛炮打都覺得虧,還拿反坦克導彈打?現在的反坦克導彈,打那些大國五六十年代留下來的坦克都虧,更別說臨時工事了。但是強強對話的話,反坦克導彈戰場情況下,大家都瞄準的前提下,受外在因素干擾多,航速低,怕主動反應裝甲,可靠程度還真不及坦克炮。就是說實力大致對等的情況下,現在反坦克導彈優勢還不明顯。不過導彈本身,相對於炮彈,不說有優勢,起碼也有炮彈無法替代的特質,現代所有有能力自己造坦克的國家,也都有各自導彈上坦克的嘗試,前面說了這麼多,說的是導彈完全替代火炮,目前不可能,蘇聯時期有過失敗的嘗試,但肯定不是主流,現在主流的嘗試是二者相容,一種是正常坦克,加掛導彈發射平臺,另一種是炮射導彈。科技在發展,導彈本身小型化,可靠性,發射傻瓜化,降低製造成本,這些方面也在進步,但是說完全取代火炮,目前真看不到必要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茶,泡茶,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