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20626945846

    彝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員,擁有淵遠的歷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風情。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彝族人民養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藝術,民族節目燦爛多姿。此外,他們還擁有獨特的飲食、起居、婚喪、服飾,待客及慶典禮儀儘可讓人返樸歸真,體驗古老的文明之韻味。  (一)歷史悠久的彝族文字  彝文的起源和歷史,說法很多,迄今無定論,傳說有畢阿史拉則(1500年前)在大森林聽神鳥傳經記寫畢摩經書一事。據彝族譜系,畢阿史則迄今已有六十多代,美姑縣人,涼山解放後仍有石砌經庫,(“文革”中被毀),其可推至漢晉時期。到隋唐時期,彝文已具有一定規模,後世又續有增補,明清時代已相當發展,現在遺存的許多彝文碑刻,經典抄本,都是這段時間的產物。到目前為止各地的彝文總數在萬字左右,但較常用者只有一千多字。1974年,制定了統一的彝文規範方案,簡化統一的819個單字。  (二)彝族古老的神話和傳說故事  彝族民間流傳著大量的神話和傳說,其中最具代表性並有彝文記錄的是從史詩《勒俄特衣》中反映出的神話。史詩敘述了宇宙的變化,人類的起源,祖先的遷徙等12個方面的內容。這些故事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絡的,它以磅礴的氣勢,生動的形象,樸素的語言,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初期的一些背景。  (三)彝族音樂  彝族音樂豐富多彩,歌曲、舞蹈、器樂優美動人,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  歌曲有俄、雅、左、格等名目。  俄,即唱的意思,有多種曲調,如“牛牛俄”,“阿莫尼惹俄”等。  雅,這是一種獨唱山歌,常在高山放牧,野外耕種或遊玩演唱。演唱者一般為男女青年,多是即景生情,表達渴望自由、愛情,追求幸福的情感,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左,彝族稱阿絲木莫左,是一種婚禮歌。  格,又叫策格或承阿古格,一種悼念死者或祭祀活動時演唱的歌曲,也是因為“阿古阿……哦嘆嘎啦”為每段開頭而得名。這是一種合唱的歌曲,一般以十人為一隊,列隊邊舞邊唱,歌詞由領唱者即席創作,一般是主客雙方各自組隊演唱,參加者女均可。  樂器,彝族的民樂器較豐富,常見的有口弦、月琴、胡琴、笛子、嗩吶、葫蘆笙、皮鼓、銅鈴以及木葉等,而以口弦、月琴和笛子流傳最為廣泛。  彝族傳統的舞蹈有:節日舞、婚禮舞、悼念舞、或喪事舞、宮廷舞和鈴鼓舞、勞動舞和征戰舞、對腳舞、趕街舞、手帕舞、手鐲舞、輪翻舞等。  節日舞主要有歡度火把節跳的“都火舞”。這是一種大型的女子集體舞。舞蹈隊形有圓圈式和雙行橫隊排列式兩種,而以圓圈式為主。一般以三至五十人組成,每圈有一人領舞領唱,其餘舞伴都尾隨其後邊唱邊舞,同時,每人左手持一把傘,右手拉著前面一人的衣襟,形在一個個舞圈。一個火把場上,往往都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這樣的舞圈在跳舞。參加跳舞可達數百人、數千人之多。這是涼山彝區火把節上最為壯觀的場面之一。  (四)彝族美術  彝族的美術,在勞動人民長期的積累和創造下,取得一定的成就,並別具風格。  繪畫,涼山彝族沒有專門的繪畫藝術,僅在畢摩的經書可以看到日、月、人、雞、蟲等圖形,所畫的人物,鳥獸、花草等圖形,所畫人物則系神話傳說中的神人支格阿龍。傳說支格阿龍曾經射日月,並將地上的動物打小,因而在畫支格阿龍的時候,伴隨畫日、月、人、雞、蟲等。這些由點、線組成的白描,給人一種原始古樸的美感。  雕刻,過去彝族的統治階級的房屋、屋基、柱礎、簷柱和鍋莊石上,往往有工匠雕刻的人物、鳥獸、花草等圖案。此外在常用的寶劍、長刀柄上,也有工匠雕刻的美麗的花紋。  刺繡,涼山彝族婦女擅長刺繡,常常在擦爾瓦、頭巾、衣袖、衣領、衣大襟、褲腳、掛袋、煙荷包、腰袋等上面,多以黑色或白色為基礎,配上紅綠黃等五色花線,繡上流雲紋、方勝紋。花邊圖案主要有以下幾種:以天象日、月、星、雲、彩虹為圖的;以自然地理山、河等為圖的,以自然地理山、河為圖的;以動物雞冠、牛眼、羊角以及獐牙為圖的;以植物的某一部分為圖,如花葉圖等。各種圖象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豐富多彩。彝族婦女還常用“貼花”作裝飾,以五彩色布剪成美麗的花紋和線條,鑲於衣袖衣領、衣大襟褲腳、煙荷包、腰帶上,千變萬化,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銀器工藝美術,常見的有各種銀領花,銀戒指、銀手鐲以及銀耳環等。有的土司和黑彝奴隸主還製作有打仗用的銀護臉、銀護腿等。這些銀製工藝品相當精緻美觀,上面還裝飾著許多圖案花紋,具有很高的水平。  (五)彝族習俗  獨特多姿的彝族民俗風情儘可讓人返樸歸真,體驗古老文明之韻味。彝族在特殊的自然環境形成的獨特多姿的民族風情,體現在他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信仰崇拜多方面。  彝族飲食  彝族有偏愛吃粑粑的傳統習慣,粑粑多以玉米、蕎麥磨粉蒸烤而成。粑形扁圓,重約半斤,而以“略粑”為精美,“略粑”以玉米粗磨去殼後,再加水細磨而成粥,照粑粑做法蒸烤而成,細膩香甜,分外可口。一般只在年節或貴客臨門時特意製作,被視為高階食品。  彝族飲酒,習慣喝“轉轉酒”,但凡賓客至或喜慶節日,有的節會議事皆飲酒。飲酒時,數人或者數十人團團圍坐,一座用一酒器輪飲,一次喝一口,團團轉,直喝到酒醉方休。興來時則豪飲,不論一碗半樽可一氣喝下,以顯示豪爽氣概。  彝族群眾特別好客。不論走進誰家,不管是否親友或是相識,只要說出姓名、家支,都會受到熱情接待。按家境條件儘量做到酒肉粑粑款待,並留住宿,從不索取報酬,而且誠摯大方。對親友貴客殺雞、殺羊招待。對特別尊貴的客人,如條件許可,還要殺牛招待。殺雞招待是最輕的,也要把全部雞肉端上桌先請客人吃,並請客人吃雞頭,看財喜。殺豬殺羊除招待客人吃飽吃好外,還要送豬頭半塊,羊胛肉一塊讓客人帶走,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和熱情。  彝族房舍  房屋的宅基地,多選擇居高臨下有險可據的小山頭或山坡平地處。古時,彝族因生產生活因素,常遷徙。富裕之  50回答者: 妙酒 - 中級經理 八級 2007-2-7 22:56  我來評論>> 相關內容  • 需要彝族文化\風景\風情描寫,很重要,急啊!!!! 2 2008-7-21  • 彝族畢摩文化特徵與內涵 2007-4-20  • 彝族文化藝術價值 4 2007-3-12  • 影響傣族和彝族飲食文化的因素 9 2008-6-16  • 瞭解彝族文化:現代彝族孩子的整體受教育程度怎麼樣? 2007-11-7  更多關於彝族文化的問題>>  檢視同主題問題: 彝族 文化  其他回答 共 2 條  彝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員,擁有淵遠的歷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風情。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彝族人民養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藝術,民族節目燦爛多姿。此外,他們還擁有獨特的飲食、起居、婚喪、服飾,待客及慶典禮儀儘可讓人返樸歸真,體驗古老的文明之韻味。  (一)歷史悠久的彝族文字  彝文的起源和歷史,說法很多,迄今無定論,傳說有畢阿史拉則(1500年前)在大森林聽神鳥傳經記寫畢摩經書一事。據彝族譜系,畢阿史則迄今已有六十多代,美姑縣人,涼山解放後仍有石砌經庫,(“文革”中被毀),其可推至漢晉時期。到隋唐時期,彝文已具有一定規模,後世又續有增補,明清時代已相當發展,現在遺存的許多彝文碑刻,經典抄本,都是這段時間的產物。到目前為止各地的彝文總數在萬字左右,但較常用者只有一千多字。1974年,制定了統一的彝文規範方案,簡化統一的819個單字。  (二)彝族古老的神話和傳說故事  彝族民間流傳著大量的神話和傳說,其中最具代表性並有彝文記錄的是從史詩《勒俄特衣》中反映出的神話。史詩敘述了宇宙的變化,人類的起源,祖先的遷徙等12個方面的內容。這些故事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初期的一些背景。  (三)彝族音樂  彝族音樂豐富多彩,歌曲、舞蹈、器樂優美動人,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  歌曲有俄、雅、左、格等名目。  俄,即唱的意思,有多種曲調,如“牛牛俄”,“阿莫尼惹俄”等。  雅,這是一種獨唱山歌,常在高山放牧,野外耕種或遊玩演唱。演唱者一般為男女青年,多是即景生情,表達渴望自由、愛情,追求幸福的情感,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左,彝族稱阿絲木莫左,是一種婚禮歌。  格,又叫策格或承阿古格,一種悼念死者或祭祀活動時演唱的歌曲,也是因為“阿古阿……哦嘆嘎啦”為每段開頭而得名。這是一種合唱的歌曲,一般以十人為一隊,列隊邊舞邊唱,歌詞由領唱者即席創作,一般是主客雙方各自組隊演唱,參加者女均可。  樂器,彝族的民樂器較豐富,常見的有口弦、月琴、胡琴、笛子、嗩吶、葫蘆笙、皮鼓、銅鈴以及木葉等,而以口弦、月琴和笛子流傳最為廣泛。  彝族傳統的舞蹈有:節日舞、婚禮舞、悼念舞、或喪事舞、宮廷舞和鈴鼓舞、勞動舞和征戰舞、對腳舞、趕街舞、手帕舞、手鐲舞、輪翻舞等。  節日舞主要有歡度火把節跳的“都火舞”。這是一種大型的女子集體舞。舞蹈隊形有圓圈式和雙行橫隊排列式兩種,而以圓圈式為主。一般以三至五十人組成,每圈有一人領舞領唱,其餘舞伴都尾隨其後邊唱邊舞,同時,每人左手持一把傘,右手拉著前面一人的衣襟,形在一個個舞圈。一個火把場上,往往都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這樣的舞圈在跳舞。  (四)彝族美術  彝族的美術,在勞動人民長期的積累和創造下,取得一定的成就,並別具風格。  繪畫,涼山彝族沒有專門的繪畫藝術,僅在畢摩的經書可以看到日、月、人、雞、蟲等圖形,所畫的人物,鳥獸、花草等圖形,所畫人物則系神話傳說中的神人支格阿龍。傳說支格阿龍曾經射日月,並將地上的動物打小,因而在畫支格阿龍的時候,伴隨畫日、月、人、雞、蟲等。這些由點、線組成的白描,給人一種原始古樸的美感。  雕刻,過去彝族的統治階級的房屋、屋基、柱礎、簷柱和鍋莊石上,往往有工匠雕刻的人物、鳥獸、花草等圖案。此外在常用的寶劍、長刀柄上,也有工匠雕刻的美麗的花紋。  刺繡,涼山彝族婦女擅長刺繡,常常在擦爾瓦、頭巾、衣袖、衣領、衣大襟、褲腳、掛袋、煙荷包、腰袋等上面,多以黑色或白色為基礎,配上紅綠黃等五色花線,繡上流雲紋、方勝紋。花邊圖案千變萬化,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銀器工藝美術,常見的有各種銀領花,銀戒指、銀手鐲以及銀耳環等。有的土司和黑彝奴隸主還製作有打仗用的銀護臉、銀護腿等。這些銀製工藝品相當精緻美觀,上面還裝飾著許多圖案花紋,具有很高的水平。  (五)彝族習俗  獨特多姿的彝族民俗風情儘可讓人返樸歸真,體驗古老文明之韻味。彝族在特殊的自然環境形成的獨特多姿的民族風情,體現在他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信仰崇拜多方面。  彝族飲食  彝族有偏愛吃粑粑的傳統習慣,粑粑多以玉米、蕎麥磨粉蒸烤而成。粑形扁圓,重約半斤,而以“略粑”為精美,“略粑”以玉米粗磨去殼後,再加水細磨而成粥,照粑粑做法蒸烤而成,細膩香甜,分外可口。一般只在年節或貴客臨門時特意製作,被視為高階食品。  彝族飲酒,習慣喝“轉轉酒”,但凡賓客至或喜慶節日,有的節會議事皆飲酒。飲酒時,數人或者數十人團團圍坐,一座用一酒器輪飲,一次喝一口,團團轉,直喝到酒醉方休。興來時則豪飲,不論一碗半樽可一氣喝下,以顯示豪爽氣概。  彝族群眾特別好客。不論走進誰家,不管是否親友或是相識,只要說出姓名、家支,都會受到熱情接待。按家境條件儘量做到酒肉粑粑款待,並留住宿,從不索取報酬,而且誠摯大方。對親友貴客殺雞、殺羊招待。對特別尊貴的客人,如條件許可,還要殺牛招待。殺雞招待是最輕的,也要把全部雞肉端上桌先請客人吃,並請客人吃雞頭,看財喜。殺豬殺羊除招待客人吃飽吃好外,還要送豬頭半塊,羊胛肉一塊讓客人帶走,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和熱情。  彝族婚俗  峨邊彝族的婚姻嫁娶習俗,在民主改革以前,實行彝族內部通婚,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轉房、贅婚等婚姻制度,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也存在父母包辦、媒妁之言、買賣婚姻的現象。從訂婚到結婚過程中保留著具有民族特色的婚嫁禮儀和形式。  彝族葬俗  彝族對死者,普遍進行火葬,但對尚未長牙的死嬰,則實行土葬。  彝族歲時節俗  涼山彝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兩個:一是彝族年節,二是火把節。  峨邊彝族的年節:涼山彝族年是彝族的太陽曆,一年為十個月,在年終的一個月相當於農曆的十月,也是彝區秋收結束之際,彝族各個村寨選定一個吉日,一般在十月初一至十五之間的3天時間,就是彝族過年的日子。  在過年的前一天是除夕,家家戶戶大搞衛生,掃盡地面,清洗傢俱。過年的第一天凌晨,有條件的家家戶戶殺過年豬,按崇敬祖先和尊敬老人的傳統習慣和規距,過年首先從村寨最受尊敬的長者之家殺豬起。然後各戶依此宰殺。豬殺死後,取出膽、腰、脾、胸肉、煮熟切塊與蕎粑盛入高腳木盆,再用一塊燒紅的山石,投入一碗清水之中,產生蒸汽上繞三圈,意為除汙去穢,然後斟上泡水酒並肉盆一道獻於內室祭臺上,舉行迎祖儀式。  三天以後,開始走親訪友,到遠處親戚家拜年。已出嫁的姑娘帶著酒、豬頭肉等禮品回孃家,看望父母。約五六天後,過年才完畢。  (六)彝族信仰  彝族篤信精靈,崇拜祖先,認為萬物有靈,然而沿未發生偶象崇拜,也未形成一個主宰一切的大神。他們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人死後靈魂單獨存在,而且變成了鬼,到處遊蕩,常常作祟,加害於人,因此要及時請巫師來驅鬼。彝族人民還相信整個大自然中無處不有神靈存在,地有地神,日月而且諸如雷電、草木、岩石、衣服、首飾都由神靈主宰。在眾多神靈中最崇拜是山神。彝族人民相信自然巫術,彝族的巫術主要用於除邪驅鬼,詛咒仇人。彝族群眾凡遇不吉利事,特別患了疾病,便認為是鬼找著了,因此請來畢摩或蘇業,從事“做和尚”或“打鼓鼓”活動。透過畢摩或蘇業唸經驅鬼,或殺豬或殺羊,以示豬羊作了主人的替身,或者是鬼被驅趕逃走,病也隨之除了。

  • 2 # Jeason聊作業

    彝族人民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服飾,保持其強烈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特色,形成了獨立的民族服飾文化體系。作為彝族文化的一種符號,一種形式載體,彝族服飾不僅體現了地域特徵,而且表現了一定的等級特點.它完整地凝聚著彝族人民千百年來形成的美學,宗教、政治、哲學及習俗等方面的傳統觀念,蘊含著彝族人民在文化結構深層的心理積澱。

    一、服飾風貌

    由於彝族居住地域廣闊,形成了其文化自身的地域性差異和眾多的支系,彝族服飾的造型和款式上也充分顯示了這一特徵.彝族服飾的款式不下百種,其中以涼山和楚雄型最具代表性,基本保持了獨立完整的傳統服飾文化體系。

    涼山型服飾主要流行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鄰各縣,以及雲南省金沙江地區,穿著人口約180萬,操彝族北部方盲。大、小涼山.山高勢險,歷史上交通閉塞,與外界交往甚少,直至本世紀50年代仍處於奴隸制社會,其服飾古樸、獨特,較完整地保持著傳統風格。

    涼山型男女上衣均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套氈襪。男子習於頭頂蓄一縷長髮,纏頭巾,頭巾前端束一二十至三十釐米的錐體,偏於額前,俗稱英雄結。左耳戴蜜臘珠或銀耳圈等飾物,下著長褲,並因語言、地域不同有大、中、小之分.婦女著幾色相接的百褶裙,戴頭帕,雙耳佩金、銀、珊瑚、玉、貝等首飾。

    彝族女上衣有襯衫、罩衣、背心三種。青年婦女上衣以細盤花為主,配有帖花和刺繡,中年婦女環肩、襟、袖貼青布寬邊並加嵌紅、黃、綠色細條紋為飾,老年婦女服則寬衣襟袖,只鑲青布.總體上呈現出寬博厚朴與端莊的特點。

    與大、小涼山彝族的服飾相比,楚雄彝族的服飾則寬博樸實不足,繁縟奇麗有餘,以濃豔為特徵。

    楚雄型服飾主要流行於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鄰近地區,穿著人口約40萬,楚雄地區地處滇池與洱海之間,東接烏蒙,北靠金沙,南鄰衷牢,是古代各部彝族輾轉遷徙之地,為彝語幾大方言的交匯地帶,故服飾也呈現出紛繁多姿的款式風貌。

    清康熙年間《楚雄府志》有“女不著絝,系筒裙,衣不開襟,從領罩之”的記載。

    百餘年來,因經濟、文化的發展,彝族服飾發生了很大變化,右大襟、短衣和長褲,已成為當今本型女裝的基本款式,但“不分男女,皆披羊皮”、“衣火草布”、著“貫頭衣”、穿裙等古老習俗仍不同程度地保留至今。女裝特點是上衣稍短.花飾繁多;色彩以黑藍、粉紅、大紅、大綠為主要特徵,整件上衣紋飾多變.層層鋪展.幾不留底布之色,效果濃郁豔麗。

    頭飾大體可分為包帕、纏頭和繡花帽三類,若細分卻有40多種,每一種頭飾又各具鮮明的地域特點,成為某地彝族的標誌。男子著短衣長褲.服飾日趨時裝化。

    其它地區的服飾如烏蒙山、紅河、滇東、滇西等型別亦各具特色,但多與其它民族服飾相融合與滲透,靠近城市地區的彝族服飾,受漢族現代服飾的影響較大。

    二、家支等級制度的體現

    涼山彝族直到解放前還處於奴隸社會,彝族奴隸社會實行等級森嚴的家支制度。據彝文典籍記載,黑彝都是從古侯和曲涅兩兄弟分支而來的,由於人口的日益增多,就各自分為若干個大支系,成為“家支”。黑彝家支極為重視自己血統的“純潔”,把自己的血統看得“高貴”,不與他族通婚,若黑彝階層與白彝階層的人通婚,就會被剝奪黑彝身份,甚至被驅逐出家支。

    “在較高的文明階段裡,身體裝飾……盡了—個範圍較廣也較為重要的職務;那就是擔任和區分各種不同的地位和階級”①。在等級森嚴、貧富懸殊的奴隸社會中,彝族服飾在質料、款式、色彩上的等級特點都十分鮮明地體現出來。黑彝穿上檔全毛或棉布服裝,飾品佩金戴銀,白彝等級一般穿自制的羊毛或麻料衣裙,而終年住在黑彝家裡的最低層的鍋莊奴隸則披麻布衣。

    一般黑彝的頭帕、上衣不用鮮豔色做飾,而是素衣寬布,中青年婦女寬布藍花或藍布青花,年輕婦女也用紅色。白彝婦女的服裝則五顏六色,鮮豔奪目.黑彝婦女的帽盤一般要比白彝婦女的大,衣裙要長,百褶要多,裙底邊鑲貼的黑布條要寬。黑彝婦女裙長及地,不露趾,行動起來拖地有聲,威風凜凜;白彝婦女則裙不過膝,便於勞作。

    另外,黑彝男子的頭巾要纏得規整,大人小孩均穿一身黑表示穩重;白彝則隨便些。黑彝不能穿麻布衣褲,只能穿羊毛織品和棉布。彝族服飾無論在質料、款式和色彩上都作了嚴格的規定,充分體現出了其家支等級制度的特點,尊卑貴賤,一目瞭然。

    三、生態環境的印痕

    “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的”②。

    服飾作為人類生存的需要,其主要的一個作用是為了保護人體,那麼其質地、款式、圖形、色彩等的選擇必然要適應其所生存的環境,以減少日曬、雨淋、風吹、霜凍等對人體的侵害,因此,彝族服飾也必然是在其特定的生態環境中產生的。

    1.地域特徵。

    彝族系遠古遊牧民族氐羌人的後裔,歷史上過著“遷徙無常處”的遊牧生活,千百年來,不斷地遷徙輾轉,形成了其居住地的“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長期的分散導致了語言的差異,又由於各地自然環境及經濟狀況等條件的差別,造成了各地彝族服飾風貌異彩紛呈的局面。

    如僅楚雄地區13個支系便有30多種款式。這種地域性差異反映在彝族的帽飾上,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款式,不同的帽飾幾乎成為某一地區的標誌。如貴州蒙自彝族婦女頭飾以毛巾或頭巾裹成菱角狀,箇舊老廠彝族婦女頭飾瓦帕,雲南楚雄地區彝族婦女喜戴雞冠帽等等,彝族服飾帽子的款式至少有幾十種。

    彝族服飾款式的分類還有一個主要因素是以語言的分支為劃分的標準,講同一種方言的地區服飾款式的特徵基本相同,另外“小聚集”的特點又使得各地的傳統服飾款式得以儲存下來,同—一聚居區的人們凡婚喪嫁娶等重大禮儀活動,約定俗成地都要穿本地彝族服飾,否則會遭到排斥,這也是使彝族服飾呈現出地域特徵的一個因素。

    2.自然經濟形態。

    西南彝族原為遊獵民族,絕大部分居住於山區,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徵,其經濟形態更是農、林、牧並舉,這些在服飾的質料、款式及色彩等方面必然有所反映。

    首先,為適應高山地區的生活環境,彝族服飾的樣式都比較寬鬆、肥大,以便於山路的行走,如披風、百褶裙、寬腳褲等。

    山林之路棘草叢生,山野之中,毒草孽發,很多地區彝族無論穿裙還是穿褲,皆喜扎綁腿,既防棘荊,又防毒蟲,夏天防蚊蟲叮咬,冬天又可禦寒保暖,綁腿一般用色條布纏繞,甚或還有刺繡圖案,極富裝飾味道,既美觀又實用。

    其次,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山區的彝族,為適應晝夜溫差大、晴雨無常的自然環境,一般都喜歡在衣服外面加披毛皮坎肩或披氈。

    羊皮經簡單鞣製,毛柔皮硬,冷時毛向內,暖時毛向外,晴天毛朝裡,雨天毛朝外。川、滇涼山彝族的披氈更是幾乎不離身,男女老幼皆披披氈。披氈厚實寬大,可圍裹住全身,也可做墊、蓋,晴可遮日,雨可避水,日作披風,夜為背蓋。此外,彝族服飾常常.集實用性與裝飾性於一體,如彝族婦女常背的裹背及背兒帶’,平時背在身上可做裝飾品,因其上繡著精美的圖案,色彩也大都豐富、濃郁,背東西時又可作背墊,天氣冷時又可護腰,當然,背兒帶的原本用意還是背孩子了。

    另外,由於高山氣候寒冷,產棉少而種麻多,且易於畜養牛羊,故服飾以毛麻為主要原料,用毛麻捻線織布。現在,彝族穿棉布衣的亦很多,但外出勞動,雲南路南、武定等地的彝族,習慣在棉布衣外套穿麻布或火草布制的披風或坎肩,以經穿耐磨。火草是多年生植物,遍及彝鄉,其葉長,纖維堅韌,古人擊石取火,以火草引燃,故名火草。

    彝族多用火草纖維紡線織布,以作主要衣料。因其經久耐用,保溫防溼效能好,現在仍為人們所喜愛,雖然現在有了棉麻絲綢,火草做成的“火草褂”,仍然是雲南武定彝族中極為珍視的衣服,雲南東川一帶的彝族,為做成一件用火草纖維織成的“火草褂”,要跑遍“九山十八坡”,採來火草,經二十多道工序,方能做成一件青年們視為珍品的“火草褂”。

    由於畜牧經濟在彝族社群佔有一定的位置,使得彝族多以牛羊的皮毛為衣料。如披氈、坎肩、羊毛裙之類,另外,在一些地區還可看到傳統鹿皮坎肩和鹿皮肚兜等男子的傳統配飾品,多用綵線縫製,針腳自然成花邊,做工精緻,美觀耐用。這是彝族古代遊獵經濟形態的痕跡。

    四、原始宗教信仰的滲透

    彝族宗教至今仍基本上處於原始信仰階段,其內容是多元化的,作為彝族文化體系一部分的彝族服飾毫無例外地積澱了彝族原始宗教的內容。

    1.虎宇宙觀與虎圖騰。

    彝族服飾中崇虎意識的體現由來已久,滇西、楚雄等地流傳的彝族創世史詩《梅葛》中,就有關於虎尸解宇宙的描述:“虎頭作天頭,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左眼作太陽,右眼作月亮,虎鬚作Sunny,虎牙作星星;虎油作雲彩,虎氣作霧氣,虎心作天心地膽,虎肚作大海;虎血作海水,大腸變大江,小腸變成河,排骨作道路;虎皮作地皮,硬毛變樹林,軟毛變成草,細毛作秧苗……”

    “充滿好奇心的原始先民,對萬事萬物的起因、變化。

    部進行了臆測性的解釋和擬人化的描述。這就說明。自然現象;”的神話,也即所謂‘推原神話’一追究宇宙來龍去脈的神活”③。彝族先民正是這樣將虎臆測為宇宙萬物的起源,同時彝族遠古先民又以虎為自己的圖騰.相信自己是虎的後裔,即以虎自命,稱自己為虎族。他們相信人、虎可以互變,特別是人死後還要變成虎,明代文獻《虎芸》卷二說:“羅羅—雲南蠻人,呼虎為羅羅,老則化為虎”。

    今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大姚等縣還流傳著“人死——只虎,虎死—只花”的諺語。

    彝族婦女們喜將虎的圖案繡在各種服飾及其它用品上,昆明近郊的彝族,為剛出生的嬰兒準備的衣物,必是一式的虎頭帽、虎頭鞋和虎頭兜肚,因彝族自認為是虎族,為嬰兒準備虎衣,便意味著虎族對新成員的血緣關係的認可;解放前貴州畢節地區彝族婦女在出嫁時要戴虎頭面罩作為遮羞之物。

    服飾中的虎除作為虎圖騰及虎宇宙觀意識的反映外,同時又增加了驅鬼避邪與象徵吉祥幸福的寓意。

    2.祖先崇拜與母體崇拜。

    民族服飾某種圖案、色彩及形式的多樣化,是其對祖先遺志的傳承,是認祖尋根意識的體現,在這過程中既表達了對祖先的祭典以祈求護佑的心理,同時又加強了其民族的聚集力,無論其走到哪裡,不論什麼家支,只要一穿上祖制的服飾,立刻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將他們聚合到一起。

    在存在祖先崇拜的民族中,祖制是不能隨意更改的,這使得民族服飾在幹百年的漫長曆史中,除有特異的文化變遷,一般是很難改裝換飾的,這也是民族服飾得以儲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雲南彝族服飾中常有奶紋及乳頭紋出現,紅河石平地區婦女坎肩胸前直接飾以銀製的“阿奴兜”(意為吊奶),這不能不說是母體崇拜甚至是生殖崇拜的體現.聞一多說:“在原始人類的觀念裡,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傳種是婚姻的唯一目的”。

    彝族老人常於胸前佩帶葫蘆,少女常在圍腰上繡葫蘆或瓜,據劉小幸在其《母體崇拜》一書中分析,葫蘆崇拜的實質就是母體崇拜。葫蘆作為母體崇拜的另一個因素是取其多子的特點,以祈求人丁興望、多子多孫。

    3.巫文化的投影。

    彝族的巫術活動絕大部分由畢摩主持,畢摩是彝族世襲的祭司和巫師,只限於男子擔任,他們掌握文化知識,精通彝文經典,熟知關於天文、曆法、譜讀、倫理、史詩、神話等傳統典籍,凡彝族生死、婚嫁、吉凶禍福、午節等都少不了畢摩作法,畢摩是溝通人世與神靈世界的人,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享有很高的威望。

    畢摩在作法事時要持法器,穿法衣,由於各地彝族歷史的不同,其穿的法衣亦有所區別,各地畢摩的法衣都有嚴格規定,以示對神靈的尊崇。一些地區彝族服飾的承變,同樣反映了巫文化的投射.如前所述,彝族婦女所戴的黑布包頭源於蓮母老祖,千百年來被承繼下來沒有改變,這是由於彝族認為其具有祖先護佑的作用。

    但是,一旦某種形制的服飾被認為有害,即毫不猶豫地進行革除,如雲南祿勸彝族中男子多穿黑色鑲邊短褂,原本是長袖衣,前後各有兩個衣袋,後來有個人過崖子時後邊兩個衣袋被樹支掛了下來,那人失足從崖子上跌落摔死了,巫師打卦,說後邊兩個衣袋有鬼,不能要了,於是兩個衣袋就被去掉了,這樣四個衣袋的長衫就變成了兩個衣袋的短褂了。

    另外,滲有濃厚巫術及宗教觀念的巫符神圖,也是服飾圖案中廣泛採用的護身求吉的“靈物”,如字、十字、人字、壽字等,特別是在道服、童帽、兜肚、壽衣等上,多繡八褂、祥符及避邪紋符,由於雙數為吉數,鑲飾銀泡、珠貝等必用雙數。

    五、神話、傳說及史實的記述

    彝族服飾作為民族文化的一種符號載體,它的內涵是豐富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情況下,服飾也可以說是形象的史書,它的形制與圖案記述著彝族古老的神話、傳說和史實。

    彝族婦女喜穿百褶裙.戴荷葉帽,關於荷葉帽的來歷,楚雄、大理地區有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北方城裡的皇帝將自己的一位公主嫁給了居住在南方山中的猴子,十幾年過後,皇帝思念女兒,派大臣去接女兒回京城,公主因長期與猴子一起居住於山中,沒有衣服穿,如何能見皇帝?於是大臣就把所帶的油紙傘給公主,公主抽去傘把,將油紙套在腰間剛好合身,就像一條百褶裙,之後,大臣又到池塘裡摘來一個大荷葉給公主頂在頭上即為荷葉帽。

    據說,公主和她的丈夫就是彝族的祖先,百褶裙和荷葉帽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彝族先民在製衣為飾時,自然原型是其取之不盡的源泉,但這一點以神話傳說的形式反映,是因其萬物同源,物我混雜的原始思維特徵的表現。同時,人們擬形為飾,往往是為了在“以同致同”的心理中,獲得所擬之物的“靈氣”或佑護,如大理自治州的巍山、彌渡等地的彝族婦女喜歡佩帶一種直徑為20釐米的圓行氈“裹褙”,傳統的裹褙不包面布,直接在白氈上用黑線繡兩個圓形和方形的圖案,據說那對圓形的圖案是代表蜘蛛的。

    相傳從前有幾個姑娘為避兵禍鑽進了育華洞,傾刻之間蜘蛛便在洞口織了網,追兵趕到洞口,見有蜘蛛網,便離去了,姑娘為感激蜘蛛的救命之恩,也為紀念這次脫險,就將蜘蛛繡在氈子上。又說那上端方形是兩隻眼睛,身背“裹褙”,妖魔鬼怪就不敢從後面偷襲,會增加安全感。

    順著彝族有關服飾的傳說,有時亦可找到其民族遷徙的歷史陳跡,涼山彝族男子喜圍頭巾,襄成尖狀斜插額前,稱英雄結。英雄結不分地域,有偏左偏右之分,這是因為傳說涼山彝族先祖從雲南、貴州遷往涼山時,曲涅家支從左邊渡金沙江,古侯家支從右邊渡金沙江,故凡曲涅家支的後裔英雄結偏左,古侯家支的後裔英雄結偏右。

    透過涼山彝族髮式的傳說,我們似乎找尋到了其家族歷史遷徙的足跡。

    六、結束語

    民族服飾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解剖這一符號,對於我們瞭解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徵,對於瞭解民族的生存方式及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透過對彝族服飾藝術的闡釋,在其經經緯緯與其悠長的歷程中,我們透視出了彝族服飾藝術的流風遺韻,作為一種物化精神產品,它保持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內蘊著社會特點、生產方式、宗教信仰、民俗特徵,折射出了彝族串富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心理特徵。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彝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審美意識在不斷增強,其服飾在弘揚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的前提下,也在不斷地吸收漢族及其它民族的文化,其次彝族服飾的文化內涵的延伸亦會滲入時代的因素,同時也會對現代服飾發生一定的影響,彝族服飾的穿著效果美觀、大方、優雅、實用,具有強烈的東方藝術風格,這又必然對現代服飾產生影響,現代的一些服飾設計者不是已經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示嗎?1985年,中國在國際芭蕾舞比賽服飾設計中獲獎之作,就是吸收了涼山彝族婦女百褶裙樣式特點的直筒喇叭百褶裙,為中國奪得了國際比賽中的第一個服裝獎。

    總之,彝族服飾的造型性轉化,勢必又會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文化環境和穿著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顧長衛電影《遇見你真好》,你會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