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任馳贏天下
-
2 # 凌煙閣論史
方孝孺作為一位儒學大家,在當時可能很有影響力,但是他並沒有什麼思想流傳後世。
方孝孺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被召到皇帝身邊,職位叫做詩講學士,具體的工作嘛,其實就是皇帝的顧問,皇帝有事情可以徵求他的意見。朱允炆的政治能力是不足的,有時候竟然要方孝孺在屏風後面聽大臣奏事,幫他拿主意。
建文帝實際只當政了4年時間。在建文帝一朝最重大的事情莫過於削藩,隨後引發了靖難之役。在靖難之役過程中,方孝孺給建文帝出的計謀,實際上可說是“流於迂腐,無一可用”。
靖難之役中給建文帝出謀劃策這裡舉幾個例子。
一、靖難之役的第一階段。1401年時,建文帝作戰失利,罷免了主張削藩的齊泰、黃子澄。朱棣聽說後,就寫信要求朱允炆命前線的南軍停止軍事行動。這時,方孝孺開始支招了,他說:燕軍長期駐紮在外,正趕上天氣暑熱又下雨,只要拖他一段時間,燕軍就不戰自疲;然後再命令聽從朝廷的遼東諸將進入山海關,會同另外幾路軍隊一起進攻北平,朱棣一定會回軍救援,此時命朝廷軍隊隨後追擊掩殺,即可擒拿朱棣。因此,朝廷應該用文書往返來拖延時間,使朱棣的將士懈怠;朝廷軍隊商定合擊的態勢,進而很容易消滅燕軍。
方孝孺這個建議看起來不錯吧,很有大局觀。但是,這裡有一個大漏洞,那就是他預設朱棣會乖乖滴呆在原地傻等朝廷的回信。如果朱棣是這樣的人,那很可能就不會有靖難之役了。
二、靖難之役最後階段。1402年五月,朱棣率軍一路勝利,進駐南京對面的江北了。朱允炆此時下詔徵集各地軍隊勤王。此時方孝孺又開始支招了,他建議:派人到朱棣大營,以割地為條件,這樣雙方談上幾個回合,又可以拖延幾天時間,東南一帶的軍隊就漸漸能趕到警示了。同時,北軍不習水戰,在江面決戰的話,勝負還未定。朱允炆就按方孝孺建議,派燕王堂姐慶成郡主去談割地議和的事情,朱棣多厲害,一概不聽,繼續進軍。
都已經兵臨城下了,朱棣當然不會止步,長江也從不成為南北統一難以逾越的天塹。另外,方孝孺情報工作也沒做好,朱棣軍隊的骨幹,都是當初從安徽帶過去的。
三、燕軍破城在即,方孝孺繼續出昏招。1402年農曆六月初八,朱棣大軍已經開到了龍潭(南京城東約30公里),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朱允炆依然召方孝孺來詢問計將安出。當時有人提議,皇帝應該趕緊撤出京城,去內地再圖興復。而方孝孺表示,城中依然有二十萬大軍,皇帝應該堅守待援;萬一到最後真的戰敗了,國君為社稷而死,也是理所應當。方孝孺建議:再派大臣或者在京的親王前往燕王大營談判,以拖延時間等待勤王軍隊。
朱棣當然不吃這一套,一切緩兵之計都沒用,燕軍直撲南京城。兵臨城下之後,守衛金川門(位於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開門投降了。
結果就是,燕軍進京城後,宮中很快起火,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有說他自焚而死了,也有說是從地道逃跑了,反正是消失了,《明史》中也沒說清楚。
至死不願為朱棣起草即位詔書,很有挑釁意味朱棣成功後,在南京登基稱帝,就請方孝孺為他寫即位詔書。
方孝孺進朝廷時,一邊往裡走一邊悲哀痛哭。
朱棣過來安慰他說:“先生不要自取憂苦,我想要仿效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式。”
方孝孺問:“成王在哪裡?”
朱棣答:“他自焚而死。”
方孝孺又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
朱棣說:“國家有賴於成年的君王。”
方孝孺說:“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答道:“這是我們朱家的家事。”回頭示意左右把紙和筆拿給方孝孺,說道:“詔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來起草不可。”
方孝孺把筆擲到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了罷,詔書我絕不寫。”
最後朱棣很生氣,命令將方孝孺磔於街市。還不解氣,又誅滅了方孝孺的十族,共計873人。
結語:方孝孺看似維護了什麼,實際卻開了壞頭、做了壞榜樣有史家認為,方孝孺維護儒家道統,想用儒家士人的精神抗衡皇權,為讀書人爭最後一點尊嚴。
這個觀點我不能認同。
如果說面對外敵入侵的情況,這種做法無疑是值得稱頌的。而現在不過是皇家內部的政治鬥爭,無需維持做那麼固執的選擇。
其實這恐怕就是方孝孺在“邀名”吧。
我想今天的人知道方孝孺,大概都是因為的的被殺,而不是因為他的思想。方孝孺的治國理政能力實在不值一提,他為朱允炆所做的謀劃無一可用、無一成功,乾隆帝稱之為“識見迂闊,未足輔助少主”。最後還要激怒朱棣,貽害十族。如果他是為了感激朱允炆對他的恩遇,那麼他大可以自盡以殉節,何必要拉上十族800多條人命墊背呢?
方孝孺導致的一個後果是:把朱明皇帝帶偏了,讓朱允炆成了一個壞榜樣。
我們今天看崇禎皇帝,是不是與朱允炆非常非常相似啊?注重虛名、猶豫不決、輕易放棄,等到最終錯失了一切可能的挽救手段時,無計可施,一死了之,還以君王死社稷自詡。這個始作俑者,非方孝孺莫屬。
方孝孺導致的第二個後果是:給後世臣子做了個壞榜樣。
我們看歷史,發現明朝盛產忠臣和姦臣,為什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方孝孺為了維護所謂道統不惜十族之命而邀得大名,後世以忠孝節義自居的大臣紛紛效仿。你看明史中,多少人要死諫,買好棺材去上朝。最後大明的一些朝臣,除了會邀名,似乎再無用處。這也導致能做事的人才,幾乎都成了這些標榜自己的文人們的犧牲品。這些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在發揮作用,但是方孝孺開的這個壞頭難辭其咎。
與諸位探討。
(完)
-
3 # 讀史溯源
弘毅為您專業解答
雖然朱棣發起靖難,奪得皇位,但他是篡位,名不正言不順。朱棣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想得到輿論的認可,讓自己的即位具備合法性。如何做到這一點?讓名人大儒書寫即為詔書就是比較好的辦法,以大儒的號召性讓天下文人認可自己這個篡位者,文人控制住了,輿論也就倒戈了,朱棣的繼承之路便暢通無阻。
很明顯,方孝孺就是這個最佳人選。方孝孺是天下大儒,被姚廣孝成為讀書種子,他在文人中的號召力與影響力極大,如果朱棣得到方孝孺的認可,基本上也就得到了讀書人的承認,讓方孝孺歸服,朱棣勢在必得。
方孝孺是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建文帝遇到學習的問題,經常向方孝孺請教,所以方孝孺與朱允炆之間的關係,亦師亦友,遠超普通君臣,感情極為深厚。
朱棣攻破北京城後,召見方孝孺,打算讓他書寫詔書,而方孝孺則是痛哭走進大殿,悲泣聲徹殿陛。朱棣緩聲安慰方孝孺:“先生何須自苦,我只是效仿周公輔佐成王”。明明武力奪取,卻還要給自己套上虛偽的外衣,朱棣的心機頗深。方孝孺自然能看出,淡淡的道:“成王在哪”?,朱棣回答,已經自焚。方孝孺譏諷道:“何不立成王后代為帝”?,此時的朱棣已經暗中有了怒火,說了句,這是朕家事,便讓手下把筆紙呈上,安耐住心中的煩躁跟給方孝孺說:“詔天下,非先生起草不可”。方孝孺直接把筆一扔,邊哭邊罵:“死就死,寫不了”。朱棣此時已經怒極,命斬於菜市,方孝孺慷慨赴死。
方孝孺如此做法,就是想以死明志,對朱棣非常鄙夷加痛恨。而朱棣此時已是皇帝,自然皇威不容侵犯,他已經儘可能容忍方孝孺的各種不敬,因有求於方孝孺,才耐心勸導,但發現方孝孺性格剛烈且無法被他所用時,殘忍的一面自然暴露。方孝孺的哥哥孝聞,弟弟孝友被殺、妻子以及兩個兒子自盡,一個女兒投河。朋友門生八百七十三人坐死,親族盡數抄沒,發配充軍者達千人,慘烈非常。
-
4 # 中孚鑑
方孝孺,字希直,號遜志。他是明朝時期的學者、名臣、文學家、思想家。他自遊聰明好學。朱允炆為帝后,方孝孺曾進京被委以重任。但是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登基後,方孝孺被卻被殺,那時方孝孺四十六歲。
而方孝孺被殺時,牽連甚關,有被滅十族之說。雖然其被滅十族初見於祝枝山《野記》,《明史.方孝孺傳》也是說朱棣只是殺了方孝孺父系一族。《立齋閒錄》記載的也是被殺的是其父系一族,其母系一族和妻系一族的人並沒有列出人名。
但是在《寧海縣誌.方孝孺傳》、《明史紀事本末》、《文正方正學先生孝孺》等文獻記載的,方孝孺都是被滅十族的。
當然不管方孝孺被滅十族之事的真假,但方孝孺本人是被殺的,而且還牽連了不少家族之人,可謂是滅族之禍。
那作為明朝的一代名臣方孝孺到底做了何事,會被朱棣滅門呢?
方孝孺之所以被滅族,主要因為他的忠君思想,他不願聽從朱棣的安排,故而得罪了為帝的朱棣,朱棣因此發怒而把方孝孺滅門。
方孝孺是效忠於建文帝朱允炆的,但是後來朱棣卻發動了靖難之役。而且朱棣還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後,作為敵對朱棣的方孝孺就被打入大牢。
因為方孝孺是一代學者,是當時天下讀書人中的佼佼者,所以曾經有人就勸朱棣不要殺了方孝孺。那時朱棣是同意不殺方孝孺的。
朱棣雖然在靖難之役中取得了勝利,又是建文帝的叔叔,他此時雖然取得了地位、權利,但畢竟是透過戰爭而來,在古代是講究名正言順的。
所以朱棣就想透過方孝孺的影響,來達到名正言順的效果。朱棣就想讓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但是方孝孺不僅拒絕為朱棣起草詔書,而且還出口大罵。因此觸怒了朱棣。於是朱棣就下令將方孝儒孺殺了,其家族之人亦不少牽連至死的。
當然到了後來明神宗初年時,為頒獎、編錄建文帝朱允炆時期的忠臣,就在南京建起超忠祠,其中被旌表之人,為首的是徐輝祖,其次的就是方孝孺。
-
5 # 正史風雲
論方孝孺的愚忠!
方孝孺因為不願投降朱棣,不願為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而被滅了十族,自己被凌遲處死。因為他覺得朱棣乃是謀逆奪位,不是正統,名不正言不順!
方孝孺號稱明儒、大儒,其實他只是愚忠罷了,孔子要是知道他的行為,不僅不會讚揚,反而會罵一句: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的儒者,是不介意誰當君主的,從來不會愚忠。孔子周遊列國,就是想尋得明君輔佐,他並沒有在魯國的一棵樹上吊死。只要誰行仁政、用王道,就輔佐誰!管他誰當君主呢!正所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何必拿自己的命去拼。況且還不光是自己的命,而是十族的命,也奢侈、太糊塗了吧!
-
6 # 十點烏托邦
這道題,我來答。
方孝孺是明朝時期少有的大儒,姚廣孝曾說方孝孺是天下的“讀書種子”,他死了就會斷絕天下的讀書人。可惜,自古以來的讀書人都會有一種骨氣,方孝孺也是有骨氣之人,可是也因這“骨氣”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方孝孺從小就機警聰明,熟讀經書,人稱“小韓子”。長大後,方孝孺跟著宋濂學習,學藝大漲,宋濂手下很多的知名學士都自愧不如,像胡翰、蘇伯衡等人都自認不如。
後來,很多人都向朱元璋推薦方孝孺,朱元璋對方孝孺的印象也不錯。但是,明初需要用重典來穩定國家,方孝孺這些人才不適合這個時局。於是,朱元璋任命方孝孺為漢中教授,在國子監教書。
建文時期,方孝孺深受惠帝的信任,兩年就坐到了待講學士的位置。在遇到大事時,惠帝總是會詢問方孝孺的意見;在上朝面議時,惠帝業會讓方孝孺在屏風前批答。後來,燕王起兵,朝廷商議征討朱棣,那些詔令、檄文都方孝孺親手所寫。
惠帝兵敗,朱棣成功登上皇位。
但是,朱棣這個皇位的合法性、正統性一直受到質疑,也就是不被人認可,就意味著朱棣並不得人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朱棣必須想個法子來改變這個狀況,鞏固自身的地位。
當時,“收買人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前朝皇帝的心腹大臣改變立場,投靠後朝,然後替後朝皇帝寫詔書,公佈天下。
於是,朱棣就命令方孝孺草擬詔書,而且是非寫不可。但是,方孝孺不從,堅決不寫,嘴裡還不斷地念著惠帝。朱棣大怒,直接下令誅殺方孝孺十族。
古代誅九族是很殘酷的刑法了,可是方孝孺被誅十族,加上朋友、學生算一族。
方孝孺之死,根本原因是他不肯背叛惠帝,不肯投靠朱棣,阻礙了朱棣的計劃。
方孝孺是個有骨氣之人,這個有骨氣並不是愚忠。方孝孺忠於惠帝,忠於自己的理想,只是這個理想並不太現實。
-
7 # 歷史中的詩和遠方
朱棣最恨兩個人,第一個是方孝孺,第二個是鐵鉉。在中國歷史上,這是唯一一次規模涉及十族的滅族慘案。中央大軍北伐時,方孝孺寫了一篇很精彩的討賊檄文。朱棣看了那篇檄文後,氣得噴血。道衍也告訴朱棣,方孝儒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如果攻陷京城,無論如何,一定要招降方孝孺。
為了招降方孝孺,朱棣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無論朱棣如何表現,方孝儒都拒絕投降。就要登基了,朱棣請方孝儒寫一篇佈告天下的詔書,方孝儒還是一口拒絕。@以史為鑑
那些膽小怕死的大臣,剛剛聽說叛軍圍城,就勸朱允炆棄城而逃。站在道德的高度,方孝孺認為,無論如何,天子都不應該棄城而逃。如果天子拋棄皇宮,就等於拋棄祖上的基業,就證明朱棣造反有理。
老臣們又問方孝孺,萬一京城被叛軍攻破了,該怎麼辦。方孝孺聲威凜然地說。如果京城真的被攻破了,為了江山社履而死,也是應該的。京城沒有被攻破,只是朱允炆被出賣了。負責鎮守金川門的朱惠和李景隆貪生怕死,在叛軍的軟硬兼施下,打開了城門。朱棣領著大軍終於衝進了皇宮,朱允炆也終於清醒過來。萬分傷心之餘,他一把火,將整個富麗堂皇的皇宮燒得嚼嚼啪啪地響。朱棣浴血奮戰四年,差點連命丟了。贏來的不過是一堆灰燼。
在朱棣的強行壓制下,方孝孺拿起筆,卻寫了“燕賊篆位”四個大字。朱棣忍無可忍,以滅九族威脅方孝孺。方孝儒大義凜然地說,即使滅十族,他都不怕。朱棣成全了方孝孺,加上方孝儒的朋友和學生,朱棣滅方孝孺十族。
方孝孺死後,鐵鉉就是朱棣的眼中釘。抓住鐵鉉後,朱棣先進行了一番嚴刑拷打。
鐵鉉的骨頭跟方孝孺一樣硬,這更令朱棣生氣。為了使鐵鈦屈服,朱棣割下他的耳朵,並將割下來的耳朵塞入鐵鉉的嘴裡。
自從朱棣進入京城,京城天天發生滅族慘案。在熱熱鬧鬧的菜市口,即使是Sunny明媚的大白天,走在大街上,百姓都感覺陰風慘慘,十分恐怖。
殺了幾個月,前朝的忠臣義士差不多都給殺光了,朱棣才開始證明篆奪皇權的合法性!
-
8 # 谷大粒
事實上,方孝孺不僅被滅門,而且創造了記錄——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其本人也遭凌遲酷刑殺害於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
方孝孺,字希直,時人稱之為“緱城先生”、“正學先生”,浙江台州府寧海(今浙江寧海)人。方孝孺名滿天下,有“明初第一大儒”之稱,是建文帝的老師。
燕王朱棣發動“靖難”,兵鋒直指南京京師。建文帝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便出自方孝孺之手。南京失守、建文帝身死,文武百官多轉投燕王陣營。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捕入獄。
朱棣第一謀士姚廣孝曾懇求朱棣饒過方孝孺一命以儲存“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後來的事明顯表明朱棣食言了。
“靖難之變”打的雖然是清君側的正義旗號,然而明眼人都知道是篡權之戰,因此朱棣稍有心虛。這時候,就需要德高望重者代為草擬即位詔書,表明朱棣登基是上符天意下得民心的合法之舉,方孝孺正是最合適人選。
然而傳統讀書人“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的道德觀念,在方孝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出乎朱棣意料。
為建文帝身穿喪服的方孝孺接過草擬詔書的紙筆,揮筆寫下“燕賊篡位”四字,然後把筆一丟便大聲哭罵道:“死有何懼?詔書卻不能撰擬!”。面對“先生不擔心九族被誅嗎?”的威脅,方孝孺憤然回道:“莫說是九族,便是誅滅十族又如何?”
好一個忠臣烈子,只可惜了十族共873人因牽連被凌遲處死。方孝孺是最後一個受刑者,也就是眼睜睜看著親友遭屠戮,自始至終卻未屈服。行刑一事持續了七天,被打入監獄和充軍發配的人更是不可勝數。
封建時代的九族泛指親屬。但九族所指,歷代說法不同。一說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孃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株連九族”是古代最慘無人道的酷刑,朱棣所滅方孝孺的十族,卻是在九族之外,再加上“朋友門生”湊成十族。
方孝孺,耿直剛正、忠貞不渝、捨生取義、氣節非凡,然而其迂腐也牽連無辜之人。
歷史學家蔡東藩認為:“方孝孺一迂儒耳,觀其為建文立謀,無一可用,亦無一成功。至拒絕草詔,猶不失為忠臣,然一死已足謝故主,何必激動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試問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歸於盡乎?”在阿谷看來,“成王敗寇,無什好說”。方孝孺自可以做忠臣,但何必激怒朱棣多生禍端。當然,以朱棣對於其他建文帝臣下的暴虐酷刑來說,方孝孺一家是沒有好下場的。但最慘,也不過黃子澄、齊泰(建文帝親信大臣)的凌遲與滅三族。
-
9 # 國際貓
對於史料所傳,方孝孺被誅10族,我認為所言誇大。方孝孺被殺的真正原因,在我看來,是因為方孝孺和朱棣地位立場和價值觀的截然不同,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前言:關於方孝孺之死,大多數人總會看到這樣的劇本。在一個不怎麼風和日麗的上午,朱棣讓左右強行方孝孺帶進了宮,把筆墨紙硯丟在方孝孺面前,初時還能心平氣和,小方啊,昭告天下,我朱棣即皇帝位,這事你幹合適,我看行。方孝孺一邊痛哭一邊罵,你丫就是燕賊篡位,說啥都不寫,有本事弄死我試試。朱棣當時就毛了,試試就試試,不但你,還有你9族!方孝孺怒髮衝冠,你威脅我?我還就不信了,9族咋的,10族又咋的?(心說不能吧)朱棣平靜了,你想死沒那麼容易,拿10族人陪你。
這一幕讀起來讓人血脈噴張,一方面是一位文弱儒生秉持忠義,面對王權誓死不從,這是真正的勇士;另外一方面是朱棣殘忍無道,迫害忠良手段兇殘至極,這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躍然於紙上。讓後來的人讀到的時候對方孝孺心生同情,對他族人的遭遇嘆息扼腕,一邊唾罵一下永樂皇帝,人家不寫就不寫,就換個人唄,至於這麼狠?一開始我也是這些讀者的一員,但看的多了,也不禁存了一點點疑問,永樂帝在有明一朝也算是英明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對內遷都北京禦敵於國門之外,對外鄭和下西洋,四海來潮,可以說他不是無道之君。那到底方孝孺被誅10族到底是真的嗎?他被殺的背後原因,真的僅僅是因為片頭和朱棣的那番對話激怒了朱棣?
下面我先說一下為什麼說誅10族是謬傳而非史實,然後再分析為什麼方孝孺非死不可。
為什麼說誅10族是謬傳:明清正史均無記載,始於野史首先,我們看一下在明代正史中,關於方孝孺被誅殺的記錄演變,同時探究一些清朝史料進行復核,這樣會相對客觀,因為人們會對明朝記載產生懷疑,但是清朝史料則完全不會估計前朝的臉面,會更有說服力。
歷史上,方孝孺之死第一次見於史書是《奉天靖難記》,清朝《四庫全書總目》中提到了這本書,並對書籍的刊載年份進行了推證,認為是明成祖朱棣當政初年史官所記,書裡面是這麼描寫的。
對於這條史料,有它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在《明太宗實錄》卷9裡的記錄與這條非常相似,這是明朝正史中關於此案的記載,並未提及誅10族。這是離方孝孺被誅最近的官方史料,如果說朱棣誅殺方孝孺是明正典刑,宣揚皇權,光明正大的寫上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在朱棣死後的第12年,正統朝(明朝第6個皇朝)出了一個名相李賢,史載此人從政30年,為官清廉,政績卓著,位置坐到了太子少保,史部尚書、大學士。他也寫了本書,叫《天順實錄》,比之前的史書更多細節描述,但只有夷其族,也沒有提及誅10族。
那麼,誅10族是從什麼時間開始出現在史料中呢?是出自一本野史《枝山野記》,枝山,這名字好像有點眼熟,沒錯,祝允明,祝枝山,與唐伯虎並列吳中四才子。祝枝山在他的書中描述如下:
這本書出現在《野記》卷二,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40冊24頁,寫於明正德皇帝皇帝6年,也就是1511年。有意思的是,祝枝山在序言中寫了這麼一段:
“比暇, 因慨然追憶胸鬲,獲之輒書大概,網一已漏九矣。或眾所通識,部具它策,無更綴陳焉。蓋孔子曰:‘質 則野,文則史。’餘於是無所簡校焉。小大粹雜錯然,亡必可勸懲為也,大略意不欲侵於史焉爾。”意思是說,本書主要以勸誡褒貶為主,不與正史衝突 ,偶爾修辭誇張,你們知道是這個意思就可以了。在這之後,有很多野史就跟風采用了這一說法,流傳的比較廣的是清朝嘉靖帝《皇明通紀》,不過這是本野史。而有明一朝,其實傾向於方孝孺被誅10族的多是野史,並未見於正史。
到了清朝,尤其是康熙朝之後,對於方孝孺被誅10族存疑呼聲漸高,清詞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在《御定資治通鑑綱目 三編》中公開質疑了這一點。
我們可以發現,清代的明史從未肯定過誅10族之說,在《明史·方孝孺傳》中原文如下:
綜上,在我看來方孝孺被誅10族,是明代讀書人對於同為讀書人的方孝孺抱著極大的同情,同時為了凸顯他的無畏和勇氣,讚美他大無畏的精神,所額外加以的筆法描寫,是被放大了的史實,因為這種手法的宣傳效果是最能帶動情緒,造成傳播的。
下面來分析方孝孺被殺的原因,根本上說是因為當事雙方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價值觀截然相反,導致的必然結果。
首先,搞清楚他們位置,知道他們代表了誰就有了一半的的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方孝孺,朱元璋指定給繼承人建文帝的御用老師,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對他的比喻其實並不誇張,讀書人的種子。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方孝孺是能夠被廣大讀書人看的見,摸的著的樣本,是有明一朝,儒生的最高代表,他的身上就是明代讀書人的縮影,所以這也間接解釋了,為什麼明朝所有的野史都是同情他,暗地裡貶損朱棣殘暴的。
其次那麼你會說,讀書種子了怎麼就非得殺呢?彆著急,我們再接著分析朱棣。
朱棣呢?明朝永樂皇帝,封建王權的最高統治者。既然坐到了這個位置,那不好意思,土地是我的,人也得是我的。所以這裡朱棣要殺方孝孺有2點原因。
①方孝孺是建文舊臣,本來就想除之而後快
朱棣得位不正是他的逆鱗,本身對於侄兒建文帝的舊臣,打心底裡是不待見的。最後建文帝一朝有多少文臣?600多號人,只有20多個人是主動請降的。朱棣一路上從屍山血海爬上皇位,他很清楚這些人是靠不住的。朱棣在心底裡怕是早將這些人凌遲了999遍,還記得朱棣造反時的口號是什麼嗎?“尊古訓,清君側”,其實對朱棣來說,將這些所謂的讀書人全部幹掉,是最經濟的,事實上也是這麼做的,不信你看他的的奸臣榜,還有囫圇個活著的嗎?
②開始沒殺不是仁慈,是因為統治需要
朱棣馬上得天下,卻不是個莽夫,他知道自己的統治需要儒家,那儒家的代表是誰?儒生。這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董仲舒心照不宣的默契。我給你宣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保我榮華富貴福利滿門。到了方孝孺這,默契沒有了,為什麼?因為朱棣的需要落空了,皇帝需要儒生歌功頌德,江山永固,但是方孝孺沒答應。既然談不攏,自然是留不得的,特別是你方孝孺的位置擺在那,你是儒生的代表,你不跟皇帝玩,還能吃的好睡的香,那後面讀書人還不反了天?所以方孝孺,上路吧。
所以二者的地位決定了,一旦這場交易達不成,必定魚死網破,朱棣就算再惜名也不會留下方孝孺,必殺之。
其次,兩人的價值觀是不同的。① 方孝孺:推仁義而寓之於法,追求仁義
方孝孺,他的字是“希直”,號是“正學先生”,其實從這裡已經可以看出一二,這是一個典型的儒生,而且是受程朱理學調教過的好儒生。既然如此,儒家所推崇備至的“立身事君之道,莫大於忠孝”,就是方孝孺的信條。
②朱棣:暴力是他的終極信仰
朱棣,註定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我們姑且不去評判他作為永樂皇帝的政績。只分析他在上位前期體現出來的價值觀。
這是一個敢於打破正統的人。建文帝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朱棣的爸爸預訂的人。建文帝是官方正統的最高代表,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朱棣敢起兵造反,可以說不亞於愚公移山。比經濟,建文帝正統皇位,天下財力盡可取用,朱棣呢?蝸居北京,只有一地之材;比兵力,建文帝坐擁大明王朝官方正規軍,朱棣只有北京駐防部隊。是什麼支撐朱棣一路都過屍山血海,建立自己的永樂王朝?暴力是他的信仰,所有阻擋他的一切,都會被他的暴力打破。他爹不行,侄兒不行,方孝孺更加不行,所以方孝孺,上路吧。
結論:誅10族在明清正史中未予認可,因此不能作為史實,可以當成野史雜記。
方孝孺是一名真正的儒臣,他代表並踐行了儒家所追求事君忠義,用氣節和性命證明了自己是言行一致計程車大夫。朱棣用暴力對所有敢於打壓、反對他的人進行了致命打擊,其中就以政治迫害與方孝孺相關的八百多人,這是一部人間慘劇。
朱棣誅殺方孝孺的原因有二:
首先,兩人地位及立場不同,儒家士大夫是為皇權服務的,皇權保士大夫榮華富貴,這是儒家和皇權的交易。方孝孺不能為朱棣所用,交易沒達成,必死。
其次,兩人價值觀不同,一個信仰忠義死節,天下當效仿仁義;一個信仰暴力,打碎一切阻擋他的一切。方孝孺終於前任老闆,必將成為繼任老闆的絆腳石,並且可能成為朱棣反對者的標杆,必死。
回覆列表
方孝孺,(1357~1403),字希直,號遜志,明朝台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明朝大臣 。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方克勤的薰陶,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影響,方孝儒六歲就能寫詩,十三歲便能編寫文章,長大以後又師從大儒宋濂,成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
公元1382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方孝儒在摯友東閣大學士吳沉和楊樞的舉薦下,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見。百聞不如一見,朱元璋見到如此儒雅的方孝儒後是大口稱讚,誇他是個學識淵博,才高八斗,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後來由於方孝儒的主張與朱元璋的政策不一致,結果方孝儒當時並沒有被朱元璋重用。不過朱元璋也並沒有放棄這個才子方孝儒,而且讓他日後好好輔佐自己的皇太孫朱允炆。
公元1398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繼承皇位,即歷史上的建文帝。就這樣,按照朱元璋的遺詔,方孝孺即刻入宮被委以重任,先後出任翰林院侍講和翰林院大學士之職。 當時建文帝朱允炆非常尊敬這個大儒家方孝孺,因為父親生前在他身邊,曾經不止一次的提及過這個人,說方孝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將來必有用處。所以朱允炆在讀書時或者處理朝政事務的時候,遇到了難題和棘手的事就經常請教這個方孝儒,有時候居然還讓方孝孺代筆批覆大臣們的日常奏章,儼然方孝孺得到了朱允炆的倚重,方孝孺也對得起這個少年天子,是忠心耿耿的輔助建文帝朱允炆。
就在方孝孺的仕途如日中天發展的時候,燕王朱棣,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在朱允炆開始大肆削藩並且削除了自己爵位的時候,突然起兵開始造反。並且打出了“靖難”的旗號,以“清君側”為名,在北平誓師,召集人馬,即刻揮師南下,與侄兒朱允炆展開了一場“靖難之役”,開始了叔侄爭奪皇位的大戰。
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大軍終於攻進了京城,這時朝廷已經亂成了一團,成者王敗者寇,這是歷史的必然。朱允炆沒辦法,就試圖以割地劃分南北兩朝為條件懇請燕王求和,結果燕王根本沒捋他這份鬍子,最後議和以失敗告終。 朱棣造反的目的為了什麼,為了就是奪取朱允炆的這個皇位,他豈能與你朱允炆議和,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就這樣燕王朱棣的大軍進入京城之後,城中的大部分文武百官都見風使舵投降了燕王。認朱棣為新主。只有效忠朱允炆的一代名儒方孝孺堅決不投降,燕王一氣之下當場就要殺了方孝孺,最後在謀士姚廣孝的勸說下,才放過了方孝孺一死,即刻被關進了大牢,日後在做發落。 姚廣孝當時告訴燕王說方孝孺是個可塑之才,名望和地位相當的高,留著他不僅可以安撫群臣和民心不說,還可以令他撰寫一份新皇帝的詔書公佈於眾,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昭告天下,燕王您還可以名正言順的登上皇帝寶座。
所以燕王聽了他的話很有道理,因此,才沒有殺了方孝孺。方孝孺暫時是保住了性命,可是以朱棣的性格,如果方孝孺不聽他的擺佈,朱棣一樣還會殺了方孝儒的。 方孝孺還真就是個忠義之士,根本不聽你什麼燕王的擺佈,你不是叫我寫詔書嗎,我就不給你寫,不但不給寫還辱罵燕王是個小人,背信棄義奪了侄兒朱允炆的帝位。而且大筆一揮,還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燕王朱棣大為惱火,見方孝儒誓死不屈就威脅他說:“你死容易,難得你就不怕被誅九族嗎?”方孝孺大笑一聲說道:“死即死而,詔不可草,即使誅殺我十族又怎樣?”燕王一聽,說得好,那我就誅殺你十族。
就這樣,朱棣開始全城搜捕方孝孺在京的家屬,全部緝拿歸案後,居然當著方孝孺的面誅殺了這些親人,無一倖免。方孝孺強忍著背痛,始終也沒有屈服。 最後方孝孺在臨刑前寫下絕筆詩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方孝孺用這首絕命詩,表達對建文帝朱允炆的忠心。
最後,明成祖朱棣不僅誅殺了方孝孺的“九族”,而且連他的弟子,學生,同窗等等,也被算為一族,加起來一共“十族”,共計800多人,全部被朱棣殘忍的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