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蔥媽媽的親子時光
-
2 # 愛生活的阿澄
我覺得你自己覺得自己不偏心,孩子也覺得你不偏心就好了, 不要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有人給你提議,你可以適當參考,有的聽聽就算。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你好。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兩個寶寶。獨生子女一代已經逐漸過去,二胎家庭慢慢成為常態。鮮活可愛的新生命降臨到一個家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自然是圍著團團轉。
而忽然間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的大寶恐怕也會有些茫然,身份的轉變適應,責任的突顯增加,父母的關注減少,無疑都會讓所謂的“哥哥”“姐姐”覺得面臨挑戰。
養育兩個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在孩子之間平衡自己的關愛,做到“一碗水端平”更是難上加難。
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想要二胎的父母們應該注意什麼呢?一、大寶的心理需求不能忽視
二寶的存在對於大Bora說,相當於一個“侵略者”,把爸爸媽媽的愛分去一半,零食分去一半,親人的目光分去一半,甚至會不厭其煩的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小孩子有這樣的心理時,爸媽們千萬不要含糊其辭的敷衍他們,而是認認真真的和他們講清楚小寶到來的意義。
要對他說:“爸爸媽媽不會因為老二的到來而不愛你,爸爸媽媽最愛的還是你。因為二寶太小所以才需要爸媽更多的照顧。”只需要溫柔地和孩子多講幾次,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多很多。
家長們也可以在孩子未出生前,就不斷美化二寶的形象,多給他們加點印象分,讓大寶內心深處接受新的小生命,告訴他們,弟弟/妹妹的到來不是來搶東西的,而是陪伴你的,你們將一起走過一段很長的人生路程。
二、同等待遇
偏心,是對孩子最致命的傷害。
由於二寶的到來,媽媽的身體發生了變化,可能沒有原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大寶了,爸爸也可能忙於照顧家庭的其他事務而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大寶。一定要告訴大寶,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是一樣的,沒有減少的。對他的關心和重視也是一樣的。同時,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哪怕只有半小時,只陪大寶,聽他講講在幼兒園/學校的喜怒哀樂。老大感受到爸媽的愛還在,自然穩定很多,也不會再排斥老二。
孩子年齡較小時,難免會有矛盾發生。在調解兩個孩子的矛盾時,應該首先充分尊重每個孩子他們各自的物權以及需求,而不是以年齡為條件硬要求某一方為另一方”犧牲“。作為哥哥姐姐去照顧寬容更小的孩子,這無可厚非,但是當寬容變成毫無理由的忍讓和退步就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三、讓孩子自己學會愛兄弟姐妹
對於孩子來說,愛也是在長久相處中形成的,他們有他們的玩耍時間,在意的地方,相愛的小方式。
教會孩子去感受兄弟姐妹之間血濃於水的情感,讓“好哥哥”“好姐姐”承擔責任的同時莫帶著不情願,讓“乖弟弟”“乖妹妹”享受疼愛的同時也成為暖心人。
告訴大寶他已經是一個厲害的哥哥或姐姐,老大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會瞬間爆棚。同時會很樂意照顧小baby,更不容易在小事上和老二計較。這樣,自己省了事還促進了手足感情,真是一舉多得!
家有倆娃,看著他們慢慢的長大,自豪感和滿足感是雙份的!但是要他們“相親相愛”,還是“互虐相殺”就看你如何引導了。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3 # 我叫杜萊夢
同為二寶媽媽,我也曾經遇到和你類似的問題。
當年弟弟出生後,我經常在朋友圈裡發弟弟的動態,有一次,我一個朋友說,我覺得你好像更愛弟弟呀!我問她為什麼,她說總是看到我曬弟弟,我當時頭腦算是比較清醒,我告訴她說,那你是不知道姐姐小時候我每天給姐姐做的記錄有多少,只是你現在看不到。她一下子明白了。
還有一次,我家奶奶說,我怎麼覺得你對兩個孩子不一樣,對姐姐脾氣很好,對弟弟好像就沒有那麼好。我說都是我的孩子怎麼可能不一樣?我又不是後媽。
你看,當我們成為兩個人的媽媽,總是難免成為別人眼裡偏心的媽媽,只是,有的人覺得你偏心老大,有的人覺得你偏心老二。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別人看到的都是你的某一個面向,卻得出了他們自己的結論。事實上,這個結論,跟你沒什麼關係,更不能代表你真的偏心。
這就是我第一個想說的,兩個孩子的媽媽,首先你不要在乎別人說你偏心不偏心,因為他們不是你,他們並不知道真實的你是什麼樣子的。他們說的只能代表他們看到的。不要因為他們說你偏心,你就懷疑自己真的偏心,更不要因此自責,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甚至覺得對兩個孩子有虧欠。千萬不要自責。
第二,雖然我們心裡非常明白,兩個孩子都是親生的,兩個孩子我都愛,但是在不同的時刻,因為不同的事情,我們確實可能會有時候愛老大多一些,有時候愛老二多一些,這是非常正常的,我們要在內心讓自己放輕鬆,我們作為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有喜怒哀樂的媽媽,不可能做到每時每刻每一件事都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有偏心,因為,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是連續的時間和生命,給他們的是媽媽持續不斷的愛,有時候多,有時候少,一旦加在一起,都是很多很多的愛。
第四,說到重點,如何做到不偏心。我想,這個重點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兩個孩子的關係。
如果,我們把兩個孩子放在一個賽道上,總是讓他們互相比較,刺激競爭,甚至經常說:你看,你不如哥哥做得好吧,或者,你看,弟弟比你乖多了!類似這樣的引導,那必然走向偏心,即使你不認為自己偏心,孩子心裡你也是偏心的,會無形中刺激手足競爭,也會讓孩子對父母有意見。
那麼反過來,如果我們把每個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看到他們有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的劣勢,我們在此基礎上,幫助他們接納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那每個孩子都可以像獨生子女一樣,獲得父母完整的愛。
不偏心的大前提,是不比較,讓他們在自己的賽道上盡情奔跑。也許,他們可以互相加油,彼此鼓勵,互相支援,共同成長,去獲得自己的成功和快樂。這才是手足真正的意義,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所以,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關注每個孩子的獨特性,增強孩子之間的親密度,營造的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就不會有什麼偏心不偏心的問題。
-
4 # 歡樂成長錄
題主的問題,分為兩個:
1、有了二胎,倆寶貝性格完全不同,教育他們方法也不同,為什麼在別人眼裡就是偏心呢?2、要怎麼做到不偏心呢?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先來看看父母對孩子的偏心行為是普遍的存在還是極少數的個例。
01.父母為什麼會偏心呢?民間有一句俗話:手心手背都是肉,講的就是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怎會有偏心不同的對待呢,幾乎所有非獨家庭的父母都會斬釘截鐵的對孩子說:我們決沒有偏心眼,你們幾個我們都愛。但事實上,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事實:父母總會更寵愛某一個孩子。孩子會爭寵,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都挺好》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明玉回憶自己上中學的時候,跟父母和兩個哥哥同桌吃飯。媽媽心疼兩個兒子,給他們一人夾了一個雞腿,明玉瞪大眼睛盯著媽媽的筷子,然而並沒有她的一份。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和社會發展學教授凱瑟琳?孔戈爾(Catherine Conger)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都承認自己更偏愛某一個孩子。而研究人員認為父母偏心的實際比率應該更高,因為在硏究過程中,父母們總是儘量掩飾自己的偏心。
明知道區別對待對孩子並不公平,甚至對每個孩子都存在負面影響,但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偏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一般說來有如下因素:
一、偏愛優秀基因攜帶者
父母往往偏愛那些優秀基因攜帶者,這些基因表現為健康、聰明或者美貌等。這種寵愛,可能是源自一種原始的動物本能。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弗蘭克? 蘇洛威(Frank Sulloway)在《天生反叛》一書中,用達爾文主義來解釋這一問題:父母偏愛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後代,因為這些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生存下來,把家族的基因代代相傳下去。
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說,這是父母希望透過繁衍後代來複制自己的生物學自戀情結,他們希望通過後代將自己的基因和個性遺傳下去,相比而言,老大顯然比年幼的弟妹更容易存活,因此父母可能更願意把資源給予更可能存活下來並繼續養育子女的後代(Shrira & Foster, 2009)。
來自挪威的研究者進一步發現,老大也具有一種智商上的優勢。Peter kristensen 和Tor Bjerkedal於2007年在《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透過對挪威年齡介於18歲至19歲之間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老大的智商平均比老大高出2.3個百分點。而且這種差異不僅出現於兄弟姐妹之間,在跨家庭的比較中同時可以觀察出來。
從根本上說,父母會更偏好更有機會取得成功的孩子,喜歡長得好看的孩子——他們才是代表父母優秀基因的後代,顯然有更高的機率將優秀基因遺傳下去。母不嫌兒醜,那可能是你沒更好看的兄弟姐妹。
二、偏愛弱勢的一方
老大在其生命早期可完全獨享來自父母的注意力,接受所有時間及物質資源投入,從而形成“老大優勢”,這種優勢反過來又幫助他們博得更多父母的愛。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最弱小的孩子豈不難以生存?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戰略。心理學家將之稱為“弱勢策略”,即展示自己的柔弱和需要被照顧感,用弱小無助來贏得父母的關注。對於缺乏基因優勢的孩子而言,這是在遊戲中生存的必要技能。這是一個有悖於“優勝劣汰”規則的選擇,但父母的偏愛自有他們的考慮。
根據倫敦學者Hamilton 在1964年提出的內含適應性理論(Inclusive fitnesstheory):父母對自己子女所表現出來的愛,實際上一種對內含自己基因複製的“載體”所表現出來的偏愛。這個理論公式為:c<rb,即當受益者所獲得的收益(b)×受益者攜帶幫助者基因的機率(r)>幫助者自身付出的代價(c)時,基因會支援這個幫助者付出一定代價。
對於親子關係來說,當孩子較為弱小時,由於他是父母基因的高機率攜帶者(遺傳相關度0.5),由此基因支援父母給予這個孩子更多照料和關注,因為這樣可以提高基因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弱小的孩子有夭折的可能性,由此父母會投入特殊照顧,從而保證自己基因得到延續。
這種弱勢不一定是生理層面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你媽覺得你弱就可。
教育學家和心理學界早已發現,父母通常會少關注性格好的孩子,而更偏愛那些難以撫養的孩子。有些孩子會利用害怕和生病來獲得和父母的緊密聯絡,他們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恐懼,會向父母展示出自己虛弱需要照顧來獲得父母的偏心。
對於孩子的這種小“心機”,父母往往很買賬,而且往往是對哪個孩子投入得更多,內心就偏愛哪個孩子。在心理學中,這個現象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Ben Franklin Effect),即在人類的社會關係中,向對方付出的越多,就可能變得越願意繼續付出,內心就越傾向於喜歡對方。這可能是因為我們都喜歡被需求的感覺,這能讓我們有強烈的存在感和自我實現感。這也是通俗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解釋。
三、偏愛更像自己的一方
對於父親而言,他們可能更偏愛長得像自己的孩子。美國學者Lieberman、Tooby 和 Cosmides研究提出,人類辨認親緣關係主要依賴三種線索:(1)共同居住的時間;(2) 母系產前圍產期關係; (3)基因相關性線索。通常來講,前兩種線索是辨認直系親緣關係的主要依據, 因此也被稱為“親緣指數模型 (KIi)”。而第三種線索主要體現為基因的“顯型”特徵, 個體透過對顯型特徵的配度對親緣關係做出判斷。
孩子有一張與父母相似的面孔,這就是基因“顯型”特徵的匹配資訊。與母親相比較而言, 父親在判定子女關係方面比母親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這是因為,由母親子宮分娩而出的孩子,幾乎能確定是她的孩子(除非代孕等),但對父親而言,這種辨認卻存在一定風險。
沒人能保證自己妻子的孩子,一定就是自己的孩子,由此男性需要更多依賴“顯型”特徵的匹配進行確認。依據這一邏輯,父親更偏愛那些與自己長得像的子女, 或者說對這些子女有更多的投資行為(提供資源、保護等)。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是不是也經常被講長得很像自己父親?是不是真的像也無所謂,但對於男性而言,他們是真的很吃這一套。
雖然從很多角度可以羅列父母偏心存在的可能性,但沒有父母會坦白這件事情,相比他們的坦白更讓人恐怖的是他們從未意識到自己偏心的行為。
但無論他們是否意識到,科學家在研究中還發現,父母的偏愛是瞞不過孩子的眼睛。
02.每位父母對偏心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教育專家們的長期研究都表明,不分文化背景,父母對幾個小孩有偏愛的現象是很普遍的,不同的研究結果有不同的資料,從 60% ~80% 的結果都有,這個結論並不是建立在父母自己的認知上的,因為大多數父母其實都不承認自己偏心,所以是研究者透過分析父母的行為與認知得出的結論。
而直到近年來,研究者才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父母認為自己是否偏心、或者研究者得出的是否偏心的結論,都與小孩子自己的感受不盡相同。比方說,2001 年到 2003 年美國波士頓的一個研究結果發現,承認自己有偏心的父母佔 70%,但是他們的孩子卻有 85% 的人都覺得父母偏心。這說明不管爸媽是否真的偏心,孩子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對父母偏心的問題進行分析後,回到題主的第一個問題,之所以給別人造成偏心的印象,可能是下面三種原因導致的:
自己的確在兩個孩子的對待上存在偏心的行為,而不自知
因為常見的偏心行為的偏見導致對您的誤解;
也可能是別人與您對偏心的認知的差異造成。
題主的第二個問題:要怎麼做到不偏心呢?其實父母也是普通人,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各種偏好,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各種原因做到失衡。就偏心這個問題,根據幼兒教育學界長期以來的研究發現,孩子是否覺得父母偏心比父母是否偏心更加重要。所以如何做到不偏心,一定要顧忌孩子的感受,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不偏心的才行。
02.相比父母是否偏心,孩子的感知最重要一、不管是否偏心,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父母是否區別對待不同的孩子,會對孩子的行為及長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這不是什麼新聞。不過,現在我們知道了,孩子認為父母有沒有偏心,也同樣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和長期心理健康,甚至它的影響還最大。
在一般正常友愛的家庭裡,父母心裡即使會偏愛某一個小孩,也都會剋制自己的行為,不讓它表露出來。但是,研究者發現,即使如此,很多小孩子都會覺得父母有一個「最愛」的小孩 (不管是不是事實),而兄弟姐妹們之間對這個“最愛”的認知往往並不一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大哥認為“最愛”是小弟,小弟認為是姐姐,姐姐認為是大哥;但過了幾天再去問,大哥就認為是姐姐,小弟認為是自己,而姐姐說不定就認為是小弟。孩子越小,這種變動性的“最愛認知”就越容易出現,這說明父母對幼童的教養行為,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的教養行為不一致,今天鬆一些、明天嚴一些,孩子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關愛就會變化。
如果一個小孩認為父母有一個“最愛”,而那個“最愛”並不是自己,那麼麻煩就來了。因為不管事實如何,說不定他其實正是父母的最愛,也有可能爸媽根本一點偏心都沒有,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他覺得自己是比較不被愛的那一個,那麼他的行為就會受到這種感受的負面影響。具體什麼樣的影響呢? 小的方面,比如難管教,不易溝通;大的方面,比如容易出現類似抽菸、喝酒那樣的危 險性行為;而還有研究表明,這種感受會持續到成年期,不管小孩長到多大、哪怕有了自己的孩子,「爸媽不太愛他」這項認知還是會持續影響他的心裡健康、以至於影響親子關係。
二、“不偏心”要從孩子的感受入手
所以,爸媽們,偏心不偏心,重要的不是爸媽心裡怎麼想,而是孩子怎麼看。其實,當家裡有兩個或以上的小孩時,父母區別對待他們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不是因為父母偏心,而是因為每個孩子都那麼不同,一個孩子特別倔強,總是和爸媽對著幹,另一個孩子性格隨和,爸媽說什麼都能聽從,結果就變成爸媽總是在批評那個倔強的孩子,造成他感覺到自己「不被愛」,但其實爸媽心裡根本不是那樣想的。類似這樣的情形很常見,那該怎麼辦才能讓孩子不那麼想?
(1)告訴孩子區別對待也是一種公平
小孩子都特別重視公平,但是他們眼裡的“公平”等於“完全相同”,越是幼小的孩子越是如此,而爸媽不要害怕告訴他們,「不一樣」也是公平的,哥哥因為比較大,可以晚半個小時睡覺;已經吃完飯的那個小孩可以先去玩玩具,沒有吃完的不可以。如果爸媽一直幫助孩子瞭解,在相同規則下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行為,慢慢孩子也會了解,區別對待不是不公平,而是基於孩子的不同。
(2)重視和每一個小孩的獨處時間
不管孩子們有多麼不一樣,他們渴望父母關愛的心情是一樣的。所以爸媽都別忘了經常的給每一個孩子一點單獨相處的時間,哪怕只有幾分鐘,抱一抱他,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全部焦點都在他身上,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他就不容易覺得爸媽的“最愛”是別人。
(3)參考偏愛的原因,帶著覺知自省有無出現偏心的行為
根據01中父母對孩子偏心中存在的原因,結合自己的行為進行參照,找出在實際育兒中可能出現的偏心行為,進行行為的修正,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這份覺知。
(4)努力做到公正地對待每個孩子
雖然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天生的性格氣質和所處的年齡階段都會影響著家長的教育方式,但在家庭的行為規則方面,要一視同仁。比如,一個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另一個孩子也要遵守,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則,那麼所有孩子應該有相同的結果;
(5)當受冷落的孩子提出不滿時,家長應積極傾聽
為自己的偏愛行為道歉和進行解釋,爭取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諒解,並在之後有意識地調整這種偏愛的情況;
(6)孩子之間的問題,家長可以提供可選的解決方法,但是不要過度干預
孩子之間引起爭執的可能只是小事,比如搶遙控器等等,諸如此類的矛盾,家長可以在其中進行引導,鼓勵孩子透過互相協商得出解決方案。
-
5 # 大妞小妞成長記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亦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這是因材施教的根源,也是作為倆娃媽媽最大的挑戰。
我跟你情況幾乎一樣,兩個孩子性格迥異,甚至完全相反,老人家也表現出明顯的喜好二寶,甚至先生給我的感覺也是更喜歡二寶——但這都基於不完全的觀察和推測,並不是事實。
所以,我能夠理解你的心情,其他人的說法、看法實際上都是基於個別行為的推測,因此,不必要糾結或在乎他人的說法,更無需自責。但,你需要的是關注孩子的感受,因為越小的孩子越不會獨立思考——如果其他家人、朋友無意的評判“我看你更喜歡二寶”的話被大寶聽到,可能會對他/她產生影響;或者,他/她感受到被冷落了,這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每個孩子都希望他/她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希望獲取父母全部的愛。所謂的平衡,或不偏心,不是絕對公平,而且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公平,同時,又感受到他們是獨特的存在。根據我的經驗,需要注意這些方面:
1、給予每個孩子全身心的陪伴,時間可以不用很長,一定是你和一個孩子的獨處時間,千萬不要說是陪大寶,帶著小寶,說是陪小寶,帶著大寶。
2、物質上的分配權公平,大寶大一點可以請她多參與帶小寶,而不是一直陷於競爭關係當中,讓大寶有更多掌控感,積極參與養育小寶的過程,反而促進倆孩子的關係。
3、遇到說你偏心的話語,及時制止,並告誡不要再這樣說——尤其是避免對孩子說這些話。
4、每天表達對孩子的愛,真誠,注視孩子眼睛認真的說。
最後,不必要在乎別人的想法,把重點放在你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上。一起加油!
-
6 # 慕小喬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關於有了二胎,兩寶貝性格完全不同,教育他們方法也不同,為什麼在別人眼裡就是偏心眼呢?要在怎麼做到不偏心呢?在我們的意識裡,家長對於最小的孩子都是比較偏愛的,也或者說對於身體比較差的孩子較為偏愛。可能這個時候家長沒有意識到,認為弟弟、妹妹還小不懂事,多給一點關愛,多一些關注是很正常的。可家長們不要忘了,另一個孩子也還是個孩子,也需要關愛、關懷,並不是他比弟弟、妹妹大就不在意,忽略了另外一個孩子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心理思想上的偏差。
一.父母對待生兩個孩子該如何才能夠避免偏心
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您對兩個孩子是否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呢?不少的二胎家庭因為父母對一個孩子的偏心,常常就會造成另外一個孩子心靈上的創傷,所以要想兩個孩子健康成長,就要儘可能做到不偏心才是王道。那麼,二胎家庭如何減少對待兩個孩子偏心。首先,父母經常會不自覺的對於聽話、成績好的孩子偏心,而冷淡那個不聽話、成績又差的孩子。如果要避免偏心父母就一定要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不應該因為其他的原因而對子女產生偏心。另外,父母應該完整的接受自己的孩子。包括接受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的不好,父母不應該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去做比較,更不能夠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和傷害,否則孩子敏感的內心是完全可
以感受到父母的偏心。
二.父母該怎麼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
有二胎的家庭應該是既熱鬧又溫馨幸福,可是也會有一些不被重視的小問題。比如說大孩子往往會感覺父母對自己的寵愛被弟弟、妹妹給搶走了,又或者是兩個孩子常常會因為一點小的事情發生口角,甚至是大打出手。如果兩個孩子經常相處不好的話,對整個家庭的氛圍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1.首先要耐下心來引導大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讓家中的大孩子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2.要多留一點空間給兩個孩子,家長不要任何事都要插手,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互動。
3.父母對待兩個孩子都要一視同仁。讓兩個孩子不會有那種被冷落的感覺,這樣才有助於他們有一個平和、友好的心態去相處。
4.當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家長不要特意的去批評哪一個孩子,最好是從中進行引導,讓兩個孩子在彼此交流中化解矛盾。
其實,不少的二胎家庭在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時侯都會顯得很無助。所以當弟弟妹妹出現時,哥哥姐姐們會從心理不太舒服,甚至表現的非常排斥,在這時候父母就要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了。先是要照顧好二胎的生活,接下來還要更好的安撫大寶的情緒,只有安撫好大寶的情緒,平衡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所以在今後的生活當中要特別注意偏心這個問題。不能夠讓大孩子有父母偏心小孩子的感覺,最後一點要多進行家庭活動,多與孩子們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們彼此之間更加的融洽和諧。
-
7 # 媽寶園
有了二胎,倆寶貝性格完全不同,教育他們方法也不同,為什麼在別人眼裡就是偏心呢?要怎麼做到不偏心呢?
生二胎之後,偏心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會直線提升。孩子們自己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和兄弟比姐妹互相比較,一旦發現有任何偏心的地方就一定會指出來,甚至會因此而感到非常受傷。
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有時也會聊到這個話題,一些在父母看來相當正常的事在外人看來也是家長偏心的佐證。在內部外部雙重壓力的脅迫之下,就連家長們本身都會對自己是不是有點偏心了這個問題心驚膽戰。作為家長,在面對兩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做到不偏心呢?
自從第二個寶寶出生之後,我們一家人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著。老大隻比老二大兩歲,因此兩個孩子還都是小孩,心智上還非常不成熟,為了不使孩子認為父母是偏心的。我們一直嘗試在育兒的過程中保持絕對的公平,在老二斷奶之後,他們吃一樣的食物,做一樣的髮型,玩一樣的玩具。基本上生活的各方各面都做到了絕對均衡,我們本以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是卻發現這也引發了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在飲食上面兩個孩子的口味完全不同,一個寶寶喜歡吃較甜的食物,另一個寶寶卻口味卻比較偏鹹。眾所周知甜黨鹹黨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為了使兩個孩子都滿意,我們只能將食物做的儘量寡淡一些,這反而讓每個孩子都不滿意。
雖然兩個孩子都穿同樣的衣服,但是兩個寶寶的體態有一定的區別,一件衣服穿在一個寶寶身上明顯要比另一個寶寶好看一些。這樣做雖然照顧到了公平,但是的確不是一種最合適的選擇。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養過兩個孩子的家長應該都有所瞭解。一味的以公平為唯一準則照顧孩子並不可取,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何才能正確的教育兩個孩子,而不讓孩子們感到父母偏心1. 不要一味的倡導絕對公平
當孩子提出父母有些偏心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做的並不是一味的退讓,而是應該嘗試糾正孩子的心態。一味的倡導絕對公平是絕不可取的,一旦家長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讓步,孩子們就有可能變本加厲。開始爭搶父母對孩子的注意力,甚至開始比較彼此間得到的來自父母的愛。
這些事情是很難量化的,因此想要在方方面面做到絕對公平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在孩子們提出“不公平”這種抗議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和孩子講講道理,告訴他們父母會深愛每個子女,孩子們沒有必要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孩子們不一定會直接接受這種想法,但是家長的這種表態的確可以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2. 獨特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與其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大家還不如獨特的對待自己的一對子女,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也有不同的性格。大家可以策劃一些獨特的活動迎合孩子的喜好。透過這種方法,孩子們是可以感覺到家長是在意他們,與其在小事上斤斤計較,這些獨特的回憶反倒可以建立牢固的親子羈絆。
綜上所述,在二胎家庭裡,想要在育兒上做到不偏心,與其做到絕對公平,大家還不如因材施教。真正的創造與每個孩子之間獨特的回憶。有了這些回憶為基礎,即使孩子們平日裡一些細枝末節上略有爭執,也不會影響到親子關係,更不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偏心的。
-
8 # 尼好日記
謝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都是上天伺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每個孩子的性格也不一樣,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父母要多瞭解孩子,放下身段兒耐心傾聽孩子。遇到事情要給孩子講道理。 做到別人看來不偏心,就要對每個孩子都一樣多的關愛,不管物質上還是情感上。我們家孩子我從來就不會對弟弟說,你看姐姐做的某些方面比你做的好,你不如他之類的話。對兩個孩子之間不要有意識的去讓他們做比較。讓他們覺得他們在爸爸媽媽心中都是一樣的。我們家的買東西,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都是給孩子們平均分配。比方說吃的東西,弟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他早早的就把他自己那一份吃完了,然後姐姐就會主動把自己的分享給弟弟吃,弟弟有好東西也會留給姐姐,不會吃獨食。讓孩子們互相扶持,互相成長。其實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偏心不偏心。手心手背都是肉,每個孩子在我們心中都是一樣的。我們做父母的只要給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得到的是和獨生子女一樣多的關愛。就不存在偏心不偏心。讓他們覺得他們在我們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最棒的孩子!
-
9 # 哈嘍哈嘍哈哈嘍
我家也是兩個寶貝,性格也不同,教育方法也不同,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呵護好孩子,教育好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不同性格的寶貝對應的教育方法肯定是要不同的,靦腆,內向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勵和讚美;外向,自信的孩子內心的自我肯定足夠,有時候會自己嘚瑟,大人肯定的時候也要引導,不能讓他驕傲。
-
10 # 豆小米媽媽說
有了二胎,倆寶貝性格完全不同,教育他們方法也不同,為什麼在別人眼裡就是偏心呢?要怎麼做到不偏心呢?
每個寶寶的脾氣秉性不同,教育的時候方法當然有所不同,自己的孩子,不存在什麼偏心不偏心的,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自己對孩子怎麼樣,只要自己最清楚。
在別人眼裡是偏心,隨他們怎麼想去,又不進一個家門,何必讓外人覺得不偏心,自己不偏心就行了。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身正不怕影子斜”,別人眼中認為你偏心,你就偏心了嗎?
我也是兩寶媽,也會遇到有人說,我好像更愛大寶,或者說更愛小寶,當他們當著我和孩子面說的時候,我會笑笑迴應,沒有什麼更愛哪個,兩個都是我的寶貝,肯定是兩個都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每個人的身上的閃光點不一樣,不管哪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不存在偏心一說。
作為家長,我想沒有哪位家長偏心哪個孩子的,孔聖人都說了“因材施教”,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做事方法,理解能力不一樣,教育的時候當然是不同的方法了。在別人眼中,可能家長對某個孩子偏心,那是別人誤解,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事事向他人解釋。
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負責,這就是做家長的義務,而不是想著怎麼能消除別人的想法。
千人百態,改變不了別人的想法,做好自己就行了。孩子不認為你是偏心的,你自己做到不偏心,隨便他人怎麼說。隨他吧,隨他吧,孩子的事情,你最清楚,隨他人說去吧。
-
11 # 彭杏雲親子互動
自己擺正心態更重要 用耐心和愛心對待一胎和二胎 寶貝們能感覺到你的真愛 別人眼裡怎麼看沒那麼重要 每個寶貝都是獨一無二的 值得因寶貝而異 值得用不同的獨一無二的方法
回覆列表
我也是一名二胎媽媽,同樣的問題我也遇到了。
偏心這個詞用在父母對子女這裡,我覺得是很不公平的,但是受到中國幾千年來“重男輕女”的陋習影響,這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的媽媽也是思想裡很重男輕女的,她生了我和哥哥兩個孩子,我跟我哥哥相差11歲,雖然我小,我仍然受不到任何優待,從小到大衣服鞋襪我都是能撿別人的就撿別人,我哥哥則不同,我媽媽對他幾乎是有求必有應,直到現在我們都各自成家立業,我媽隨我生活,還是有點好東西都會偷偷摸摸去送給我哥,我和老公都是裝作不知道,畢竟她年紀大了,一個人拉扯我們長大不容易,養育之恩無以為報,只希望儘可能的滿足她。
因為從小到大都切的體會到母親的偏心對我的傷害,生了第一個孩子以後,我一直是拒絕要二胎的,因為我知道任何人都做不到絕對的公平,媽媽雖然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總會有一個孩子是自己格外喜歡的。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愛護,難免老大不會難過。
2018年戴環懷孕了,這是真正的意外。此時大兒子都已經10歲了,他和老公都勸我留下這個寶寶,男孩女孩都好。 2019年二寶出生了,老大每天放學回家都要抱弟弟,非常喜歡二寶。只是我一邊帶孩子一邊應付生活裡各種瑣事,真的對大寶疏忽了。孩子是特別敏感的,父母和周圍的人都把關注度放在了二寶身上,有一天他哭著對我喊,你們都只愛弟弟。我才意識到,確實冷落他太久了。
我一邊告訴他,我們愛弟弟的同時也很愛他,弟弟小,需要人照顧,以前你一個獨自享受了爸爸媽媽11年的關心與照顧,現在有了弟弟,要學會分享,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不會不愛你。另外一邊,我和老公儘量抽出時間陪老大看電影,下棋,遊戲。
最有效的一點,我會經常擁抱大兒子,告訴他,媽媽愛你!我覺得中國的父母都很含蓄,愛在心底口難開,其實,說出來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因為我們的孩子去感受愛的話,一下子是不會想到這麼深的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