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船伕

    槍打出頭鳥

    作為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事件——三家分晉,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晉國,其中魏國繼承了晉國的核心區域包括都城(如下圖),所以魏國一直以晉國正統繼承者自居。此後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位明主的打理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直到公元前370年,魏惠王繼位。

    看名字就看出來了,爺爺和爸爸都稱侯,到了自己這就稱了王號。可見其好大喜功。對明朝歷史的人知道,當初朱元璋奪天下時,有謀士就建議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畢竟槍打出頭鳥嘛。更形象參考還有《三國演義》中袁術稱帝和孫堅盜玉璽後的悽慘遭遇。可憐的魏惠王並不知道這個道理。然後就悲劇了。

    一把好牌做了嫁衣裳

    魏國財力和軍事實力都不錯,尤其是吳起訓練的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在人才方面,更是上天垂愛,孫臏和商鞅最開始的主子就是魏惠王。但可悲的是喜歡玩夜明珠的魏惠王看不上這二人!甚至連公叔痤“不用即殺之。”的忠告也給忽略掉了,讓商鞅大大方方的去了秦國。然後秦國強大了把魏國一頓虐。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近年來我們總能聽到某某國王斷送了大好形勢,某某皇帝導致了王朝的中衰,更有某某君主直接了亡國滅種云云。

    古代雖然是專制集權的社會,但是君主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巨大嗎?

    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政權的盛衰,和其內外環境及周邊形勢的變化密不可分,國家的興衰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至少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位君王能夠左右的。

    所以,魏惠文王不是魏國霸權的罪魁禍首,魏國霸權的衰落是個時間問題,只不過恰好和魏惠文王執政週期相吻合。

    那麼,為什麼魏國的衰落不可避免呢?“靜Yes”認為有以下原因:

    1、魏國地處天下之中,四戰之地難有作為

    魏國的局面就和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一樣,一旦開戰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而魏國更嚴重,在它的周邊,西有戎秦,東有強齊,南有蠻楚,北有悍趙。

    雖然在戰國初期,秦國和趙國實力都不是很強,尤其是秦國,在戰國前期一直是被魏國打壓的角色,但是相比較魏國而言,秦國的地緣可謂得天獨厚,除了義渠,秦國已經稱霸西戎,在函谷關以西,秦國再也沒有對手。

    更可怕的是,秦國地勢較高,對魏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趨勢,這注定了魏國不可能完全搞定秦國,而只能被秦國所征服。

    趙國,和魏國一樣脫胎於晉國,雖然實力尚弱,但是趙國南北跨度大,從邯鄲一直延伸到大同以北的河套地區,並且有云中、太原和邯鄲三個政治中心,這種狡兔三窟的設定形式雖然不利於統一協調,但是也保證了趙國不會被一擊必殺。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人,但是邯鄲和雲中方向影響不大,這是後來趙國能打贏邯鄲之戰,猛揍趁火打劫的燕國的原因所在。

    齊國,春秋第一霸主,到戰國時期,經歷了田氏代齊後,雖然實力有所削弱的,但是作為天下最富裕的國家,齊國有足夠的實力和魏國形成對峙。

    楚國,作為春秋第一個僭越宗法的國家,擁有者超6國面積之和的國土面積,帶甲百萬,是南中國的霸主,也是魏國的重要威脅。

    所以,魏國面臨的現狀是,攻打其中一方,就可能會受到另一方或幾方的攻擊,比如龐涓攻擊南韓,齊國孫臏從後方奔大梁來了,攻擊趙國邯鄲,孫臏又從後方奔大梁來了。

    因為戰國前期各諸侯大國勢均力敵,誰也不希望對方過分強大,尤其是魏國,所以,魏國南有作為。

    歷史上,佔據河南的軍閥基本沒有能夠成事的。

    而處於自保的需要,魏國需要維持龐大的軍隊,這是魏國的沉重負擔。

    即使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也不能保證魏國的霸權長盛不衰。

    2、人才外流,瘦己肥人

    戰國前期,為了保證自己在爭霸中不落下風,最重要的是不被周邊國家吞併,各國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變法計劃。

    在變法的大潮中,魏國無疑是走得最快的,公元前455年,魏文侯在位時期,任用李悝實施變法,變法內容包括:

    廢除奴隸制世襲制度,選賢任能,發展生產;廢除井田制,採取“盡地利之教”政策,鼓勵百姓墾荒,廢除土地界限,允許土地私有買賣;實行法治,建立魏國法律《法經》,對國家法令、政府職能、官員的升遷獎懲、軍功等的獎勵,做了最完備的規定;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這就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李悝變法是戰國第一家,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後世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也受到了李悝變法的影響。

    但是,魏國的變法終究沒有延續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魏國內部的守舊勢力過於龐大。

    其實這個問題在戰國七雄中都有出現,不過魏國的情況似乎更嚴重。要知道,之所以會出現“三家分晉”的局面,就是因為晉國國內的公卿大夫們勢力太過龐大,龐大到成了一個個的獨立王國,最後直接把晉國肢解了。

    而魏國變法,指向的就是這些貴族。

    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最要命的還不是貴族對變法的阻撓和反撲,而是在公卿大夫的制度下,社會階層已經固化,新晉人才不斷受到排擠和打壓。

    作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魏國有著天下最雄厚的人才儲備,但是魏國的社會制度容不下這些人才,所以他們只好到別國另謀出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鞅到秦國實施變法,幫助秦國迅速強大。

    另外,還有孫臏、範睢、吳起、尉繚等,這些人才為敵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成了魏國的掘墓人。

    所以,魏國的衰落時遲早的事,是必然事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3 # 大秦鐵鷹劍士

    戰國第一霸魏國衰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魏惠王志大才疏,僭越稱王。魏惠王本來是一個王族紈絝子弟,在與兄弟爭奪君位的過程中快被打敗了,結果得到韓趙兩國的支援,取得魏國君位。魏惠王認為他是天命所歸,於是很快僭越稱王,把魏國的國格由侯爵提升為王爵!王國是天子之國,只有周王室的天子才是王,魏國僭越稱王,吸引了齊國的注意力,齊國要打敗魏國稱霸。

    其二、魏惠王敬賢不識才,流失了許多乾坤大才。魏惠王喜歡跟孟子聊天,十分的敬重讀書人,但是他錯失了孫臏、衛鞅、張儀。孫臏被龐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衛鞅在他眼中只是一箇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國政;張儀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辯的辯士,但沒有孟子那麼討人喜歡。三個乾坤大才都被魏惠王當爛鞋子扔了,結果三人打掉了魏國的霸權。

    其三、魏惠王放棄秦國,圍攻韓趙而敗於齊國。秦魏因為河西之地而成百年世仇,魏國強大之時完全有實力滅秦,但是魏惠王認為秦國窮弱,佔領了還得倒貼治理,他想統一三晉再滅齊,進而統一華夏。魏國進攻趙國,齊國救援趙國,在桂陵之戰中打敗魏國,生擒龐涓;魏國又進攻南韓,齊國救援南韓,在馬陵之戰中消滅魏國主力,龐涓戰死!魏國霸權開始跌落,秦國大良造衛鞅趁魏國主力被齊軍消滅,發動河西之戰,徹底殲滅魏國河西軍和最後一支魏武卒,逼迫魏國割地求和,又遷都大梁,魏國開始衰敗!

  • 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看過《大秦帝國》的朋友應該會對裡面由李立群老師扮演的魏惠王這個角色記憶猶新,不過《大秦帝國》雖然大體上符合史實,但畢竟是一部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秦國作為這部作品的主教自帶光環,而作為陪襯的魏惠王似乎給我們一種昏庸之感,那麼真實的魏惠王是不是這樣一個人物呢?

    公元前370年魏國第二大國君魏武侯死,其子魏罃繼位為魏惠王。魏惠王一共在位五十一年:在前期二十年中他任用白圭、公叔痤先後為相,龐涓為上將軍,多次攻伐諸侯。魏惠王繼位之時趙、韓兩國曾勾結其弟意圖顛覆魏罃的君位並瓜分魏國,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對趙、韓兩國發動報復性打擊:敗韓於馬陵(今山東範縣西),敗趙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這麼做其實從長遠的戰略規劃而言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

    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東有齊、南有楚、韓、西有秦、北有趙,這意味著魏國可能遭受來自任意方向的進攻,這樣的地緣格局其實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魏國之前的兩代國君魏文侯和魏武侯深刻洞悉了魏國的地緣劣勢,所以他們一方面在魏國內部推行變法改革、打造精兵強將、強化地方治理,憑藉先發優勢壓服別國;與此同時在外交關係上魏文侯和魏武侯始終堅持和趙、韓組成三晉聯盟,這實際上意味著趙、韓兩國成為了魏國的地緣屏障和戰略縱深,而當魏國對別國採取軍事行動時趙、韓則扮演盟友的角色。在這一時期魏國用兵的重點是秦國,這是因為秦在七雄之中國力相對虛弱,容易戰勝,而且秦地處戰國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國得之,即使魏國原來的土地全部丟失,只要魏國封鎖函谷關則東方諸侯再難前進一步;如果魏國得了秦地,而原來的魏地又沒有丟失,那將具有更大的優勢。

    魏惠王上臺後為了報復趙、韓幹涉魏國內政試圖暗殺自己的一箭之仇,改變了魏國兩代先君結盟趙、韓,集中全力滅秦的既定國策。這下魏國當真徹底成為四戰之地——四周全是敵國。與此同時東面的齊國和西面的秦國幾乎同時崛起,魏國霸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魏惠王不得不深思:自己究竟該如何維護已出現中衰跡象的魏國霸權呢?他思考之後主要採取了以下四項對策:

    遷都:魏國的都城安邑在今天山西夏縣西北,距離魏秦前線太過靠近,此時的秦國在經歷秦獻公、秦孝公兩代君主的奮發努力,尤其是經歷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舉可謂一石二鳥:一則避秦之鋒芒;二來大梁本得自楚地,遷都於此利於更好地同化此地並進一步擴大魏國在淮、泗流域的影響力,藉以抵消齊、楚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結盟:魏國重新恢復了以秦作為主要對手的既定國策,重新修復和趙、韓的關係,與此同時魏惠王還屢屢和齊威王會盟並相互承認對方的王號,希望以此穩定住東方的齊國,使自己得以騰出手來專心致志應對西部秦國的威脅。

    強農:為應對主要對手秦國的巨大威脅以及東部齊國可能的潛在威脅,魏惠王決定加強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採取的具體措施就是在遷都當年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他大力開鑿運河、修築黃河長堤,又開放以前由魏國王室獨佔的山林川澤——允許百姓進入昔日的王室山澤採藥、捕魚、打獵。

    築邊: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公元前352年又進一步擴建。魏國大修長城之舉其實標誌著魏國雖然重新將秦國樹立為主要對手,但在面對這個主要對手時所採取的應對之策已由進攻轉為防守。

    魏惠王為維持魏國霸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措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見到了效果:魏國與趙、韓的關係有所改善。公元前356年魯、宋、衛、韓四國國君都到大梁來朝見魏惠王,魏國的霸權得以又持續了20多年。不過這已是一種迴光返照現象了:魏國不僅在面對新興的秦、齊、楚時沒半點優勢,甚至也已無法號令自己的昔日小弟趙國,而僅僅只能臣服南韓以及魯、宋、衛這樣的二流小國。

    導致魏惠王時期魏國霸權中衰的原因除了“四戰之地”這樣先天不利的地緣格局外,魏惠王自己的作死行為也是不容忽視的:丞相公叔痤臨終前先他推薦商鞅,可魏惠王無識人之明,導致魏國錯失人才,與當時的變法潮流失之交臂。此時東面的齊國任用鄒忌為相,實施改革,使齊國"強於諸侯"。然而此時的魏國仍維持著自戰國初期以來的霸權,於是齊國和魏國開始分別扮演起了天下霸權的爭奪者和維護者的角色。魏國第三大國君魏罃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然後以秦國之地為根據地爭奪天下。當時秦國已是秦孝公和商鞅(當時還叫衛鞅)在主政,他們認為:以秦國之力難以與魏國抗衡,於是打算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公元前三四四年衛鞅去向魏惠王遊說,衛鞅指出:魏國的盟國多為小國,不足以王天下。建議魏國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稱王,然後圖謀齊楚,如此可謂名正言順。魏罃聽從了衛鞅的建議:“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後世因此稱魏罃為魏惠王。魏惠王稱王后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由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得罪了齊、楚兩個大國,與此同時戰國七雄之外的小國也日益意識到魏國的野心,轉而紛紛投奔齊國。此後魏國在與齊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連續落敗,楚國趁機北上攻魏,就連一向備受魏國欺壓的秦國也在商鞅變法之後漸漸強大起來並趁魏國在東面敗於齊國的機會攻擊魏國西部,魏國地處四戰之地的地緣劣勢暴露無遺。

  • 5 # 關東俠客

    魏國夾在楚齊秦趙之間,科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是中原腹地,經李悝在魏國變化,吳起訓練魏武卒,龐涓演兵習武魏國的軍事實力是相當強的,有問鼎天下的軍事經濟實力,形勢一片大好,只是幾步棋沒走好,被臨國幾次修理,軍事上由強轉弱撒底失去稱雄諸侯的資格。‘首先公叔痤臨死前,諫議重用他的中庶子衛鞅,若不用必殺之,以免日後被他國所用危害魏國,魏惠王當初聽從衛鞅棄侯稱王的諫議任為他是個人材,卻不重要他,也不忍心殺他,造成人材外流,成全了秦孝公完成變法,成就霸業。其次龐涓妒孫臏才能,孫臏逃到齊國後復仇,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齊國將軍田忌,軍師孫臏兩次擊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國軍事從此從強盛轉向蓑落。再次,三晉為一體,魏國破壞三晉聯盟攻韓伐趙,在戰略上處於孤立無援地位。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軍主帥公子卯中計被俘,秦國拱手而取魏河西之地。秦獻公十九年在洛陽打敗魏軍,二十一年與魏戰於石門,大敗魏軍。“斬首六萬,天子賀”二十三年與魏國再戰於少梁‘陝西韓縣,在秦齊東西一夾擊丌,魏惠王遷都大梁,重新與韓趙修好。施惠於國內人民。南方的楚國要魏國廢太子嗣,送流亡楚國的魏國公子高為太子。於前323年敗魏國軍於襄陵,奪8個邑。魏國在外交上朝秦幕楚左右搖擺,把諸侯國得罪個遍,從此喪失軍事太國資格。

  • 6 # 規則與制度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發揮一下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政論文章,先寫個提綱吧。

    1.固國不以山河之險。這是當年魏武侯視察河西的時候,河西守吳起對魏武侯講的一句政事名言。三家分晉後,韓魏趙始為諸侯,天下進入戰國時代,當此之時魏國率先發起變法,時稱李悝變法。這次變法意義深遠,一方面使魏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之世第一位霸主,另一方面又成為了後面商鞅,申不害變法的藍本,開啟了變法強國的時期。經過文侯與武侯兩代的變法後隨著魏國強盛起來的還有人才觀的變化,武侯尚以山河之險為寶,到了魏惠王時只把珠玉視為珠寶,圖虛名務虛聲,接連喪軍辱國後重視人才,什麼樣的人才,孟子見梁惠王。一個要稱霸,一個要仁政王道。

    2.魏惠王執政時間之長,是魏國由盛轉衰的一個原因。

    3.魏國的政治基困。

    4.外部因素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以及河西之戰。

    5.遷都大梁,爭心喪失。

  • 7 # 懷劍聽雨

    魏國到了魏惠王的手上,形勢並不是很好,雖說魏國的軍力國力還保持在戰國第一,但地緣劣勢隨著周邊大國的崛起已經顯露無遺。而且在魏惠王繼位之初,魏國爆發了一場內亂,國家差點一分為二。使魏國經濟軍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受電視劇《大秦帝國》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魏惠王是個老邁昏庸的君主,剛愎自用,流失了很多人才,這實在有失公允。魏惠王是個很有能力的君主,在其繼位之初便可窺一二。

    公元前370年,魏武候突然暴斃,由於未立儲君,魏武侯的兩個兒子魏罌和魏緩為了爭奪儲君之位大打出手,魏國內亂爆發。韓懿候和趙成候見魏國大亂,抓住機會以幫魏國平定內亂的理由聯合出兵,趙韓聯軍在濁澤大敗魏罌。將魏罌的主力團團圍住。韓懿候和趙成侯便商量著如何處理魏國局勢。趙成侯認為, 殺掉魏罌,擁立公子緩,逼迫魏國割地求和。韓懿候認為,將魏國一分為二,最大化削弱魏國。二人意見不合,相持不下。韓懿候乾脆利落,直接撤走軍隊,不管魏國的事了。趙成侯見南韓軍隊撤走,心裡沒了底氣,乾脆也悄悄溜了回國。

    魏罌死裡逃生,立即集結軍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國內所有反對勢力,以武力統一了魏國,這就是魏惠王。魏惠王繼位後,肅清朝綱,收買人心,整紀軍隊,魏國很快就恢復了元氣。第二年連續兩次打敗趙韓軍隊。穩定了中原的局勢,重新肅立了魏國的霸權。由此可見,這位魏惠王,確實稱得上一個合格的君主。

    魏國在中原的戰場尚能把控,但對於西方秦國的進攻,魏惠王就顯得捉襟見肘。公元前366年,魏韓聯軍進攻秦國,被秦國軍隊打敗。公元前364年,三晉聯軍與秦國軍隊戰於石門,秦國兵團大敗三晉,斬首六萬。對秦國作戰的屢屢失利,並非是魏惠王的無能,而是基於兩個原因。一:魏國戰略重心的東移,早在魏武侯時代,魏國就在河西之地大量修建長城和要塞,由此可以看出,從這時候開始魏國對秦國的策略就已經轉攻為守了。二:公元前384年,秦獻公繼位。這一年,秦國在秦獻公的主持下,進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改革,正是這次改革,使秦國恢復了國力,奠定了強大的軍事基礎,此後,秦國在對三晉的戰爭中鮮有失敗。

    魏國雖然在河西的戰場上屢屢失敗,但河西之地寸土未丟。魏惠王就是在這樣的局勢下還維持著魏國的霸權。

    有人說,魏國就應該一直貫徹魏文侯的戰略方針,聯合三晉,一心滅秦。在下以為,這個方略放在魏文侯之時可行,到了魏武侯和魏惠王時代,完全行不通。三晉領土犬牙交錯,利益分均難以平衡,矛盾激發是遲早的事,韓趙也不甘心永遠當魏國的小弟,勢必要為了各自的利益走向分裂以至相互攻伐。至於滅秦,就更難以實現。戰國時代,除非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否則絕對難以滅掉一個大國。魏惠王正是看到了這點,才把精力都用在中原爭霸上,甚至把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這也是為形勢所迫。可以說魏惠王在戰略佈局上,並沒有犯什麼大錯。

    至於說人才的流失,確實為魏國感到惋惜,但在下惋惜的不是魏國沒有用這些人才,而是惋惜這些人才都跑到了其他國家對抗魏國。在那樣的形勢下,魏惠王即使留下了如衛鞅這樣的變法家也不能改變魏國的根本,因為魏國已經進行了一次變法,而且國內沒有什麼激烈矛盾,留下衛鞅再次變法也不過是錦上添花。

    所以,即使換一個比魏罌更有能力的人來做君主也難以將魏國的霸權維持下去。魏國的衰落不在魏慧王,即便魏惠王聯合三晉,重用人才,但別國的崛起是他不能阻擋的。形勢的發展容不得他選擇。

  • 8 # 積翠古亭

    用一句話來講,魏國的成敗皆在於用人。

    我們先來一起看看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的用人策略,以及由此產生的實際效果。

    親士急賢——魏文侯時期的強盛

    魏文侯大批起用當時出身卑微而具有真才實學的新興名士,此所謂“親士急賢”。文侯之世,魏國群星璀璨,文武濟濟,僅見諸史書的才士便有:

    政治大才: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趙倉唐。

    儒家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

    故舊能臣:翟璜、魏成子等。

    至少,魏國初期一舉擁有了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這四個大政治家,實在是天下奇蹟。以至於秦國想攻伐魏國而被人勸阻,理由是:“魏君賢人是禮,華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

    疑忌人才——魏武侯時期漸漸變形

    魏文侯開創的生機勃勃的政治傳統,到第二代魏武侯時期漸漸變形了。特別是在人才理念上慢慢也出現了問題。見諸史料的主要有兩點:

    魏武侯暴露出濃厚的貴族驕人心態。據《史記.魏世家》記載,一日,魏擊(就是後來的魏武侯)在殷商舊都遇見了魏文侯的老師田子方,魏擊退車讓路,下車拜見,田子方卻沒有還禮。於是魏擊很不高興,當即譏諷道:“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字裡行間透露的意思就是,瞧你這屌絲樣,還敢這麼傲慢。暫且不說田子方的清高,值得留意的是,魏擊兩句諷刺的話流露出的貴族心態——田子方雖貴為魏文侯的老師,依然被魏擊看作貧賤者。貧賤者,沒有對人驕傲的資格!如此貴族心態,何能做到真正的禮賢下士?

    軍政大才吳起被排擠。魏武侯即位之後,吳起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反倒是吳起被人陷害,魏武侯懷疑吳起並且疏遠了他,吳起眼看在魏國無法施展才華,便離開了魏國,去了楚國。這是魏國的一個巨大損失。

    敬賢不用——魏惠王中後期開始衰落

    魏惠王時期,魏國的人才大量流失,從魏國流失的乾坤大才就有四個,商鞅(衛人,魏國小吏)、孫臏(齊人,先入魏任職)、樂毅(魏人,樂羊之後),張儀(魏人)。若再加上此前的吳起,此後的范雎、尉繚子,以及不計其數的後來在秦國與各國任官的各種士子,可以說,魏國是當時天下政治家、學問家以及各種專家的滋生基地。

    在所有的流失人才當中,最為令人感慨者,便是商鞅。所以令人感慨主要有三:

    商鞅後來的驚世變法改寫了戰國格局。

    商鞅是魏惠王親自放走的。

    魏惠王后來後悔沒有殺商鞅。商鞅的志向本來是在魏國施展抱負。魏國的歷史遺憾就在於,當商鞅被丞相公叔痤三番幾次舉薦給魏惠王時,魏惠王非但絲毫沒有上心,甚至連殺這個人的興趣都沒有。

    麻木若此,豈非天亡其國哉!

    從上述的事實來看,魏國從文侯時期的強盛、到武侯時期的變形、再到魏惠王時期的衰落整個發展脈絡,與對待人才的態度和對人才的重用力度是有著強烈的正相關關係的。

    我們再來說一下魏惠王其人,魏惠王在位51年,前期大約20來年,其時白圭、公叔痤先後為相,龐涓為上將軍,率軍多次攻伐諸侯,威勢極盛,國力軍力在戰國首屈一指。之後就開始逐步衰弱,魏惠王是需要負起相當大的責任的。

    總的來說,魏惠王是一個極具典型的“能才庸君”,極具才華,而又極其昏庸的君主。這種矛盾體往往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破壞性:

    聰明機敏,多大言之談,有顯示高貴的特異怪癖。此所謂“志大才疏,多欲寡謀”,與真正智慧低下的白痴君主相比,此等庸君具有令人目眩的迷惑性,完全可能被許多人誤認為“英主”。

    胸襟狹小,任人唯親與“敬賢不用”並存,外寬內忌。這一特徵的內在缺陷,幾乎完全被敬賢的外表形式所遮掩,當時當事,尋常人很難覺察。

    在位執政期長得令人窒息,一旦將國家帶入沼澤,只有眼看著國家漸漸下陷,無人能有回天之力。

    在君主終身制時代,這種“長生果”庸主積小錯而致大毀的程序,就像慢性疾病一樣慢慢吞噬身體,而又不採取任何醫療措施,幾乎是人力無法改變的。庸主若短命,事或可為;庸主若長生不墜,則上天註定這個邦國必然滅亡。

    魏國則陷入了這樣的困境,魏惠王當政,任何墮落沉淪,都會被披上高貴正當的外衣;任何齷齪之術,都會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任何真知灼見,都會被善於揣摩上意的親信駁斥的體無完膚。總歸是,一切事後看去都是極為滑稽的行為,在當時一定都極為雄辯地無可阻擋地發生著,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此邦國,焉能不衰,焉能不亡!

  • 9 # 史學達人

    魏惠王時期,絕對不算魏國發展最頂峰的時候,魏國的鼎盛時期應該是魏文侯統治之時,那時候他任用吳起變法,使魏國強大了起來,魏國成為了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一個國家。

    魏文侯之後的下一任國君就是魏武侯,相對比魏文侯,魏武侯對國家並沒有做出像樣的建樹,很快時間就來到了魏惠王統治的時期。

    大家注意到從魏文侯、魏武侯在到魏惠王,他們的稱呼有何不同嗎?

    注意看前兩個被稱為侯,文侯和武侯,到了梁惠王時期,他就稱王了。這說明在當時,魏國已經傲視群雄幾十年了,這時候放眼天下,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和魏國叫板的。所以,他就率先脫了侯爵,稱王稱霸了。

    恰恰就是梁惠王的自大,導致了他迷失了自我,不是今天對這個國家用兵,就是明天對那個國家用兵。

    梁惠王這是走的四處樹敵,自找滅亡的道路呀。

    雖然,這時候梁惠王的手下有鬼谷子的高徒龐涓,但是,龐涓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戰國,頂多也就算是一個二流的將軍。

    這不是梁惠王要對趙國用兵了嗎,趙國本來和魏國是兄弟之國,當初他們都是從晉國分化而來的。整個晉國被韓、趙、魏給瓜分為三了。

    到了魏惠王統治的時期,他想把趙國和南韓給吞併了,要實現春秋時期晉國那樣的統一。

    要知道這時候的趙國的力量是遠不如魏國的,當他聽說魏國要來滅他的時候,趙侯就給鄰國,也就是勢力有點強的齊國寫了一封信。

    齊威王把這件事告訴了大將田忌以及孫臏來商議,商議的結果是唇亡齒寒,趙國必須要救,否則,一旦趙國亡了,齊國距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但是,趙國遠在千里之外,要如何去救趙國營救呢?再說了魏國如此的強悍,齊趙聯軍真的能擊敗魏軍嗎?

    答案是能,不需要齊趙聯軍,只需要齊國的軍隊就可以打敗魏軍,因為齊國有軍事奇才孫臏。

    齊威王把救趙的問題交給了田忌和孫臏,兩個人商議如何救趙了。

    田忌的建議是直接把齊國的軍隊開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和魏國決一死戰。

    然而,孫臏告訴田忌,這並非是上策,因為齊國若是趕到趙國,士兵勢必會疲乏,以疲乏之師,攻打在趙國以逸待勞的魏軍,勝算的把握並不大。

    孫臏告訴田忌,這時候其實去攻打魏國的首都大梁,才是上策之選,只要魏國的國都被齊國的軍隊圍住了,魏王肯定會讓龐涓退兵來保魏國的,這樣只要魏國的軍隊一撤離,趙國的危難不去就去自解了。

    孫臏的策略是不是很高名,而且孫臏還在魏國大將龐涓的畢竟之路埋伏了重兵,打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這一戰之後,齊國的威望也漸漸的樹立起來了,畢竟他們挑戰當時的老大,而且挑戰成功了,齊國大勝魏國。

    梁惠王吃了敗仗不知道悔改,反而更加的暴躁了,沒把趙國給拿下來,他又開始向更加弱小的南韓下手了。

    南韓照樣向齊國求救,齊王又是派了田忌和孫臏兩隊CP來幫忙,這一次孫臏用減灶做飯的方法,迷惑了魏國大將龐涓。導致龐涓判斷失誤,走入了孫臏設計的埋伏圈之中,這一戰最終龐涓被亂箭殺死,魏國計程車兵也死了十幾萬。

    也就是這一仗之後,魏國一下子弱了下來,而且魏國自從弱下來之後再也沒有強大起來過,以至於以後,也就是秦始皇時期,王賁僅用黃河裡的水,就把魏國給淹投降了。

    魏國也就是經過和齊國的兩次戰爭而衰落下來的。強大的魏國也就是僅僅延續了幾十年,因為梁惠王的愚蠢,而使國家衰敗了下來。

  • 10 # 千古名將英雄夢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招集了宋、衛、魯等十二個小國會盟,合謀攻秦,想以此一戰立威,穩固其霸權。

    總體說來,惠王的戰略還是對頭的,秦國當時正在變法的關鍵時刻,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升級為強國,這時候打它是最好的,因為變法實質上就是要削弱貴族階層對社會資源的壟斷,然而在面臨外敵入侵甚至亡國危險的情況下,國家又必需貴族階層的效忠以穩定政局,因而變法自然就得流產;況且秦國自穆公後就長期孤立於山東各國之外,吞併秦國並不會引起其他大國太多的反對。真若如此,也許日後統一天下的就不是秦了。所以秦孝公聽說後,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趕緊命令國內所有戰士,全都到城牆尚箭垛口後面準備戰鬥,另外還招了一批死士隨時準備拼命!

    敵人越恐懼,就說明戰略越正確。魏惠王這多好的一步棋啊,可惜,秦國大良造商鞅是不會讓他得逞的,作為一個曾多年待在大梁渴求功名計程車子,商鞅可是太瞭解魏惠王了。

    面對此等危急情況,商鞅當然也可以像趙國那樣求齊楚來個“圍魏救秦”,但齊楚即便出兵,也必然是在魏損兵折將與秦接近危亡之時,以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商鞅想了個更好的辦法,直接跑去忽悠好大喜功的魏惠王道:“大王之功大矣,令行於天下矣。然今大王之所從十二諸侯,皆宋衛等小國,此不足以王天下也。且魏攻秦猶如以牛刀宰雞,名不揚,威不顯。大王不如先行王服(使用王的儀仗),然後觀齊楚之變,誰不歸順,則以兵加之,如此則威加海內,王業可成也。”

    魏惠王一聽非常高興,商鞅這麼說,等於代表秦國支援魏國稱王,如果誰反對,秦則必須履行義務出兵助魏國王霸天下,這遠比帶一群小國打秦國划算多了!而且魏王已經老了,再不稱王就要老死了,能在有生之年得此至高榮耀,也算是美事一樁。

    圖:孟子就曾表示“(魏惠王)望之不似人君

    真是蠢到家了。誰都知道當時天下只有周天子一個王,而華夏諸侯目前都還只是稱侯(我們書中稱齊威王魏惠王為王,那是他們後來稱的王。)從前雖然有些蠻夷稱王,但他們是蠻夷,我泱泱華夏也不愛跟他們計較,。可魏惠王乃畢公高(周文王十五子)的嫡系,是正宗的華夏諸侯,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第一個稱王?正所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偷嚐禁果當然很爽,但這其實等於將自己架在了火爐上。

    然而,魏惠王還是沒有禁住誘惑,竟決定放棄攻秦,而在逢澤(今河南開封南)的範臺(今開封繁臺、禹王臺)宮室之上,仿效夏朝建王都於此的大禹,稱夏王,乘夏車(有五彩刻飾的天子之車),並使用天子的九飄帶龍旗,穿紅色龍袍,樹朱雀七星軍旗,然後竟以此天子儀制,率領12小國以及趙肅侯、秦國公子少官等會盟諸侯共同前望孟津朝見周天子,搞得周天子很尷尬,魏惠王自己倒是挺嘚瑟,自以為凌駕於天下諸侯之上,頤氣指使,風光無限。從此魏惠王每天早上起來都要穿著王服,站在鏡子前面說:“誰是這個世界上最拉風最氣派最偉大最帥最酷炫的王?是我是我還是我。”

    好拉風,好氣派,好一隻聒噪的出頭鳥,齊秦楚三大國於是拔出了自己的鳥槍,冷眼旁觀,且看它得意到幾時?

    事實證明,魏國身在戰國卻做著春秋大夢,只不過徒惹天下戮笑而已。春秋時代是典型的霸主政治,而戰國則是典型的軍國政治。霸主政治其實是一種貴族政治,即由周天子的代言人霸主來維持天下秩序,各小國遂得以在霸主的庇護下掙扎求存,因為對於霸主來說,土地人口等實惠並不是最重要的,霸主的面子才最重要;而到了戰國時代,各國都在猛烈變法、慘烈兼併,而從貴族政治開始向集權政治過度,所以,各大國都不需要天子、也不需要霸主,要的只是富國、強兵、耕戰、擴張、兼併、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淺談如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