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照邊關
-
2 # 鄭兆廣
也不能說孫權對一統天下一點想法都沒有,他北戰曹操,西誅劉備其目的無非是想擴大地盤,積攢實力以戰拒統,然後不斷擴充地盤,尋找時機,最後一統天下。實在不行退而求其次,割據江東也能成為一方諸侯!
-
3 # 使用者6633513569255
孫權,遠見,謀略,胸襟,不如劉,曹。劉,孫,不如曹操強盛。面對強敵,不思聯蜀抗曹。當然,關羽,不用聯吳抗曹,方針在先。只要,劉,曹,誰存在,孫權,不會成功。
-
4 # 魏濟文史小站
魏濟文史站,縱橫天下談!
孫權若想統一天下,必須先平荊州劉備,再降益州劉璋,北取漢中,再定關中,然後才有打敗曹操的實力。不得不說,這種可能性非常之小。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東吳軍隊戰力不強。公元200年,孫策平定江東,到赤壁之戰後,到赤壁之戰208、209年年,孫權西取荊州江陵、侵吞了部分荊州,此間8年裡東吳政權除奪了黃祖的江夏,幾乎沒有寸土之功。而為奪黃祖的江夏,東吳卻三次大舉西征,東吳軍隊的戰鬥力可見一般。
二是東吳經濟落後、人口缺乏。三國時期,江東並非富庶地區,本是少數民族山越佔據的地區。整個孫權在位期間,內部都不太平,幾乎整個孫權的武將集團都參與過討伐山越的戰鬥,透過奪取山越的人口、糧食,東吳對外才能保持自立。
三是荊州足夠強大。劉表雖無爭霸天下的野心但卻非無能之輩,保境安民對他並無難度。董卓等亂關中,關東義兵起,天下大亂,劉表率先平定荊州,北方百姓、士人盡流入荊州,荊州於是強盛。江夏用黃祖、黃忠、劉磐,足以抗衡江東;宛城用張繡,幾次打敗曹操的進攻。假如劉表不死,曹操想取荊州不會那麼容易,更別說東吳取荊州了。
四是劉備不簡單。赤壁之戰後,雖說是曹、孫、劉三分荊州,但荊州的一大半實力其實都落入了劉備手中。劉備強於劉表太多,得了劉表的衣缽,又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猛將,諸葛亮、龐統、馬良等謀臣,頓時成為一大勢力。此時,劉備實力完全不差於東吳,是以孫權用妹妹與劉備聯姻。
至於孫權最後能取得荊州,是因為劉備抽調荊州軍隊西進益州,諸葛亮、張飛、趙雲又抽兵入蜀,才導致荊州空虛,為呂蒙所乘,不然荊州絕不會落入東吳。以周郎之強,都不能取荊州,更何況魯肅、呂蒙之徒呢!
五是曹魏的威脅。孫權建都南京,江北與南京相對的就是曹魏的軍事重鎮合肥、廣陵,曹魏直接威脅著孫權的統治中心,曹操、曹丕都幾次直接進攻孫權的南京,因此孫權絕對不敢派大兵西進。一旦孫權的部隊入蜀,或漢中,則東吳的荊州、南京,必將面臨曹魏的重兵征討,那時東吳將呈瓦解之勢。
結論:在三國時期,因為北方曹操的一家獨大,註定了劉備和孫權哪個都沒有機會去滅掉對方,只有孫劉合作,才能和曹操抗衡。劉備東伐孫吳,則漢中空虛,曹操進兵漢中,劉備必撤軍。孫權若西入益州,則江東空虛,曹操比你向南京,則東吳不保。所以說,孫權統一天下的機會微乎其微。
-
5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因為東吳文臣武將凋零,沒有像諸葛亮一樣的領軍人物。拒險守土尚且勉強,北伐曹操、西誅劉備根本就是泡影。
東吳人才凋零我們熟知的東吳四位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其中三位英年早逝。
周瑜,算是位有戰略目光的大都督。對東吳未來的規劃走向都有一定看法和見解的。周瑜活著的時候算是東吳的鼎盛時期,收下能戰善戰之人還不少。赤壁之戰中深知諸葛亮將來會是東吳一大勁敵,多次想殺諸葛亮,但都未成功。攻取南郡時被毒箭射中,被部下救回。後有諸葛亮三氣周瑜,舊傷復發而死。
魯肅,周瑜死後繼承東吳大都督職位。魯肅主要以蜀吳聯合,北拒曹操為發展目標。任職期間也曾想過收復荊州之地,曾誘殺關羽未果,成就了關羽單刀赴會的佳話。魯肅並不是懼怕關羽,而是不想破壞蜀吳聯合,為了蜀吳聯合也做出不少的犧牲。可惜的是在四十多歲時突然病逝。
呂蒙,東吳第三任大都督。任職期間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收復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收復荊州不久後就死了,但死的比較蹊蹺,說是積勞成疾不治身亡。個人懷疑可能是孫權想修復蜀吳聯盟暗中害死了呂蒙。
陸遜,屬於孫權臨危拜將。陸遜著名功績就是在劉備集結七十萬大軍準備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時,誘敵深入用火攻大勝蜀軍。這一戰役也讓蜀國徹底的陷入被動。
孫權軍事才能有限孫權適合坐江山不適合打江山,孫權繼承東吳大權後版圖基本上是不增不減。但是江東是三足鼎立時期百姓幸福感最強的國家。有天險庇護,很少有戰役是能過江開打的。孫權的軍事才能確實不敢恭維。合肥之戰時,諸葛亮以三郡之地邀請孫權攻打合肥,以減輕魏國對蜀國的軍事壓力。孫權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張遼以八千人馬守住合肥,期間被張遼率八百人偷襲大營而且張遼全身而退,打的孫權大軍士氣全無。十萬人攻打合肥半月有餘,只能無功而返。更說明孫權軍事才能有限的是,退回江東時讓大軍先過江,最後剩自己及千餘人在後,張遼主動出擊險些擊殺了孫權。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所謂的北伐曹操、西誅劉備都是泡影、空談。
-
6 # 折緣
自古以來,以南征北,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例而已。
孫權是一個雄主麼,大概在他稱帝之前是,稱帝之後就不是了。子黃龍元年稱帝以後,他日漸驕橫,一再發動旨在打擊江東本地士族的政治鬥爭,其中為害最為嚴重的是赤烏年間他一手導演的“二宮構爭”,不僅乘機將陸遜等江東大族代表人物迫害致死,而且又將太子孫和廢除,魯王孫霸處死,引起統治集團內部的激烈紛爭。要知道,孫權在251年死的時候,9歲的太子孫亮登基,居然只能安排諸葛恪這樣的二流人才作為首席輔政,可見東吳在公元222年,也就是夷陵之戰後,真的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三國曆史的拐點,大概就是從荊州易主開始的,孫權毫無顧忌地背棄盟友,向曹操稱臣,悍然發動了對蜀屬荊州的戰爭,這種不留任何底線的做法,招致了後來的夷陵之戰,儘管東吳贏了戰爭,但輸了政治,孫劉聯盟默契不在。
夷陵之戰後,孫劉聯盟再次恢復關係,但從這個時候開始,孫權的拳頭就再也不能握在一起從江淮方向發起進攻,必須分兵以衛荊襄,而蜀漢的對曹魏的攻擊也只能從山上水遠,運輸不便的漢中發動,雙方之間難以配合出對曹魏實現夾擊的效果。
所以無論是諸葛亮漢中北伐,還是孫權江淮北伐,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在這種局面下,孫權為了打擊江東本土士族,還在國內掀起了牽連廣泛的政治鬥爭,使得國內人才凋零不說,江東士族對東吳的也開始離心離德,單純依靠外來的政治力量,已經不足以給東吳輸血,持續地發展下去了。
再者,退一萬步說,東吳的經濟實力強如後來的南宋,軍事力量與曹魏持平,也沒有任何可能北伐曹魏,西滅蜀漢,完成統一的。因為過了長江以後,無論是挺進中原,還是北進華北,在這些開闊平原地帶,最適合騎兵和大兵團作戰,而這恰恰是東吳最薄弱的地方。江東本身就不產良種軍馬,根本培養不出能夠與北方一較高下的騎兵,而騎兵往往又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之一。同時,大兵團作戰,孫吳沒有那個兵力規模,即便有他也只能集中兵力攻擊一處,但問題是出荊襄挺進中原,還是出江淮擊華北,貌似無論選那邊,另外一邊都要承受曹魏猛烈的反擊啊。
地緣位置決定了北方可以有好幾個防禦縱深,根本就不懼孫吳的出兵,無論支援也好,偷襲也好,曹魏都遊刃有餘,而對於孫吳而言,只要曹魏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徹底征服荊襄之後,沿江而下,直搗建業,game over。
若要西進蜀漢,又從哪兒進?誠然東吳水軍強大,可蜀漢再不濟,也能夠扼守住入蜀的水路吧,而走陸路,以蜀地的地理情況,征服並非朝夕可定之功,而此時曹魏若從江淮南下,建業也就徹底完蛋了......
怎麼看,東吳都沒有那個能力完成統一大業呀。
-
7 # 記錄怪咖
老爹有話說:
理想是好的,但實力不允許啊。
北伐曹操,西誅劉備,嘴巴上說說,太容易了。但是真的能夠做到嗎?
三國時期,之所以能夠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是因為三方勢力,都有各自的優勢,任何一方,都很難消滅其餘兩方勢力。
北方的曹魏,物產豐富,人才彙集。東吳則有長江天險,水師的實力,碾壓其餘雙方。蜀漢被群山環繞,自成一方天地,易守難攻。
這樣的一個局面,東吳想要北伐曹操,西誅劉備,有多少成功的把握?
總之,吳國孫權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不高。
-
8 # AL世界觀
吳國孫權是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但若想要成功只能依靠奇蹟的發生,東吳地處富庶之地,兵精糧足但缺少一位例如司馬懿、諸葛亮等能夠擔當大任的人,吳侯孫權能力尚可與曹操、劉備相抗衡,但與精明的謀士可謂相差甚遠,東吳雖然曾經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到三國末期,天下大變時,便只剩了一個陸遜,而且孫權還很不喜歡陸遜,因為陸遜曾經對他立嗣提出過建議,因此孫權想要一統河山,只能等蜀漢與曹魏雙方消耗殆盡,自己在迅速出擊才有可能獲勝,如若想要伐曹操、誅劉備是不可能的。
1、經濟實力方面孫策的早逝,使得江東孫氏政權不得不重新建構以孫權為中心的統治格局,而無暇北上或西進,這就硬生生失去了八年進取時機。自赤壁-夷陵以來,雖然勉強完成內部各派系的整合。
但擁有足夠資歷並能坐鎮一方的都督級別文武全才(周魯呂三人)紛紛英年早逝,淮泗部曲集團(程普、韓當、黃蓋等)雖有資歷,卻少有韜略,且已隨著三十多年的南征北戰而年歲已高,有尊譽、有資歷而無實權、無大能、無精力。
可以說,在赤壁-夷陵之間的12年間,孫權集團無論連劉抗曹還是背劉投曹,奔忙了半天卻僅僅佔據荊揚二州,而孫氏集團起家所依賴的嫡系文武人才已然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情境。
這種嫡系軍事人才的窘境,使得孫權只得利用聯姻、選任等政治紅利,籠絡住顧陸朱張四大家以及荊州地區以潘濬為首的投降人才,並以此為憑藉建構起來了一個由自身威權掌握的統治集團。
但這種不得不借助本非嫡系的江東與荊州土著勢力維繫荊揚版圖的模式,根本就無法避免君臣之間的猜忌,以至於孫權稱帝后,東吳官場頻發疑似孫權支援的政治地震級別大案,內耗嚴重,尤其是孫權晚年的南魯黨爭,持續影響了東吳中後期的政治團結,中樞內耗,守土尚艱,談何北進?
漢末,江東本土很少經歷長期戰禍的擾亂,這一點是其餘各州所不能比的,但因其開發深度和人口密度遠不如中原,且河北中原自官渡、定四州兩次戰役(2世紀初年)而後二十年,有了曹操屯田政策與後方修養優勢的加成,在經濟生產方面看,江東的優勢遠不如中原、河北,頂多能與蜀中齊平。
荊州六郡雖然最終入吳,但在漢末的荊州經濟結構,位於荊州北部的南陽郡與襄陽城(南郡北部)才是大頭,所以荊州六郡(江夏、江陵、零陵、武陵、長沙、桂陽)對於東吳的經濟助力,和軍事助力一樣,只相當於小半個荊州。
做一個可能不大恰當的“分成”:在公元220年前後,曹魏經濟佔天下六分半(中原二分、河北二分、關中一分、荊州北部一分、淮南半分),東吳經濟天下二分(揚州一分半、荊州六郡半分),季漢經濟天下一分半(益州一分半)。
經濟上,吳國真心硬傷,財賦人口又不是速成的事兒,而這玩意兒又密切影響著軍事力量的盛衰,而隨著北方在曹魏統治下的相對穩定,北方經濟總量必然拉開與孫吳政權、季漢政權的經濟差距。越往後,吳國越無法勝過北方。
吳國無法誅蜀漢是由於蜀漢的地理位置東吳根本琢磨不透,吳國無法取曹魏是由於曹魏各方面人才都比吳國多,一個張遼便能以一萬多人站退孫權六七萬大軍,在這樣的狀況下東吳怎麼還有可能一統天下呢?
-
9 # 三國御史
作為三國鼎立中重要的一極,東吳人才濟濟,群英薈萃,前後擁有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十二虎臣: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章、丁鳳,還有太史慈、張昭等等多不勝數。不僅兵精將勇,又坐擁長江天塹,幾欲立於不敗之地。
那麼東吳孫權有沒有可能戰勝曹操和劉備統一天下呢?聽我從天時、地利、人和這兵家三要素來分析一下:
天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中山靖王之後,匡扶漢室為己任!
那麼孫權呢,這個時期的孫權剛從孫策手中接管權利,還沒有威望讓士族絕對中心。而且在江東根基淺薄,與土著豪強多有不睦。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孫權都在經營平衡內部各派系的關係。
天時:曹操>劉備>孫權
地利:曹操坐擁北方富庶之地(那個時期北方是經濟文化中心),人力資源豐富,更實行屯田政策,人口經濟佔三國中總量的十之七八,進可攻退可守。劉備巴蜀地區地勢陷峻,易守難攻。益州地區號稱“天府”,土地肥沃,缺點是人口稀少。
孫權佔長江天塹作為屏障,與曹操相持於淮河一線,與劉備相隔三峽,東吳水戰又是最強,在三足鼎立的情況下,無論是曹操發動的赤壁之戰還是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都是一個慘敗告終。(誰先打東吳誰傻)
地利:曹操>孫權>劉備
人和:曹操這邊剛剛說到人口多,人多出人才的機率自然也高,文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等,武有五子良將等,不僅文臣武將多,兵力也是最強的。劉備這邊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馬良等,武有五虎上將,人才雖多但人口少兵力相對少。
孫權這邊四大都督,十二虎臣等,人才絲毫不少,兵力也是相對劉備要多。但東吳內部士族派系爭鬥和山越蠻族的騷擾牽制了東吳大量精力,甚至後期很多士族在內鬥中消亡,其中就包括陸遜被孫權問責憂憤而死。
人和:曹操>劉備>孫權
綜合上述,我認為劉備統一三國的希望在於諸葛亮的“隆中對”全盤實現。孫權統一三國的希望在於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實現。但只要曹操不是木頭人的話,他們成功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何況曹操是當世梟雄。
-
10 # 帝國烽火
有,但是東吳沒有把握到。
東吳統一天下的戰略要從魯肅提出的三分天下說去,當時劉備尚不有實力,而魯肅因為周瑜的推薦得以見到孫權,他像孫權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魯肅的三分天下是以曹操勢力強大不能圖謀,劉表可以依託的方針,建立曹操、劉表和東吳的三分天下。
但是這還沒有完,之後東吳還要打敗劉表,攻佔益州,最後與曹操形成南北對峙,然後圖謀天下。這也是東吳推行統一路線,而東吳也的確是按照這個路線在進行,但實際上這個路線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當國力不如曹操的時候,若東吳出兵攻佔蜀地,那麼後方一定被曹魏偷襲,這樣一來可能得不償失,所以說東吳的這個路線有嚴重的問題。
雖然路線有問題,但是不代表東吳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實際上東吳有兩次爭奪天下的機會,不過東吳沒有把握好,第一次是赤壁之戰之後,第二次是關羽水淹七軍之後。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大敗,此時曹操剛剛打敗袁家勢力不過一年,孫權若此時能與劉備配合,由劉備進攻荊州,孫權兵出合肥,兩路大軍齊發,再聯絡西北的馬超,那麼曹操的北方立即陷入混亂,東吳就可以成績北伐擴大自己的勢力。可惜當時孫劉兩家忙著爭搶荊州的底盤,等到東吳回過神想打合肥的時候,曹操已經調遣大軍南下,最後孫權在合肥之戰失敗,葬送了第一次好機會。
第二次好機會是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若事態繼續發展下去,襄陽定會失守。如果孫權此時率領大軍出合肥,那麼曹操遷都將會成為事實,這樣一來東吳就有更大的空間發展。雖然關羽戰區荊州之後會對東吳造成威脅,但是,只要關羽與劉備沒有兵合一處,東吳發動背後襲擊,關羽最終還是會失敗,這樣一來東吳就既可以佔領荊州,也可以佔據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可惜東吳當時操之過急,被曹操忽悠到了,過早的偷襲了關羽,雖然佔據了荊州,但是魏國實力沒有大損,東吳還是沒有向北發展的空間。
東吳西征討伐蜀國唯一的機會是夷陵之戰之後,西征攻佔益州是東吳的既定國策,但是國策中的缺點在夷陵之戰表現出來了。當陸遜準備率領大軍西進的時候,他必須考慮北方的曹魏政權,所以他的西征不得已過早的結束,以來阻止曹魏的南下。
東吳在國策制定過程中有明顯的缺陷,而他們又將這個有缺陷的國策執行到底,結果一徵蜀地的時候周瑜病死,二徵蜀地的時候曹魏偷襲。最終也沒有實現統一江南,南北對峙的局面。
總體而言東吳有統一天下的機會,但是由於國策制定的方向有問題,致使東吳多次走錯路,錯失了爭奪天下的機會,最後只有偏安一方,被強大的政權消滅。
回覆列表
沒有可能,孫權做不到這一點
一時因為吳國的整體實力不行,二是孫權本人也不具備這樣的雄才大略,三是北方曹操和蜀國也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我們知道吳國位於富庶的江南地帶,整體的經濟實力強於蜀國的劉備,但是吳國擅長於水戰,要北伐,就必須陸戰,但是在這一方面,吳國不佔優勢。
其次,吳國佔據江南長江天險自保有餘,一旦先北伐,肯定會和魏國絞著血戰,到時實力會大損,萬一蜀國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吳國就會功虧一簣,這種可能性很大。
再者,吳國孫權在215年親率10萬大軍第二次伐魏,進攻合肥,結果被張遼打的大敗,此時國力大損,221年雖然夷陵之戰打敗了劉備,但是國力同樣損耗不少,此時吳國也是沒有過多精力去北伐或者南下伐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