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正經的軍棍
-
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呵,美國兵的手雷本來就是掛在胸前的。大多數情況美國兵透過背裝帶勾住手雷,極個別的猛人會在帶子上多掛幾個,沒必要過度解讀。
我看到網上不少人說什麼胸前掛雷是防狙擊手的,什麼雷能擋子彈之類。還有說那是怕被日軍虐搞的光榮彈,實在是離譜的可以。
那就是個美軍常用的掛雷位置,哪有那麼多複雜的解讀?美軍有專用的三格裝手榴彈包,要麼塞包裡看不出,要麼就是暫時沒裝備這種包,不掛腰帶上或肩膀上難道塞褲兜裡?
說到這裡,必須得先了解下美軍的揹帶。其實美軍的裝具從二戰到現在,細節變化挺大,但總體內涵還是那些,無外乎武裝帶和掛帶。
武裝帶就是常說的S帶,帆布製作,上面打了一圈鉚釘孔,可以透過帶子本身還有這些孔勾掛穿插不同的裝具。
另一條是X帶或Y帶,二戰美軍主要使用X帶(喊H帶也可以),德軍喜歡Y帶。這條帶子與S帶連線,對身體形成綁縛,然後可以掛上許多雞零狗碎。
美軍的手雷就是掛在背裝帶的胸前搭扣位置,透過專門的金屬掛鉤,可以很好的固定住幾個MK2手雷。
有些時候,這個位置掛的不一定是手雷,它可以掛匕首、醫療包、彈藥袋、手電筒等很多東西,這是美軍裝具的特色,崇尚多功能,利於搭配和調整。
不過有些時候,美軍穿的是的是其它裝具或作戰服裝,所以這裡不方便掛東西。比如諾曼底登陸,大兵們胸前配了個M7防毒面具皮包,這東西死沉又沒用,登陸後連同不好用的作戰夾克被扔了一地。
二戰美軍使用的是仿自英國手雷的MK2手雷,MK2、MK2A1被大量裝備美軍,是二戰時期美軍的一張名片。戰前美軍士兵們就是這樣掛著MK2或MK1手雷進行的新兵訓練,所以哪有那麼多為什麼?人家定的操典和規矩而已,是一種經驗與制度。
從戰術上來說,手雷掛胸前是一種方便行為,士兵們衝鋒時,胸前的東西是最容易夠到的,不需要太大的動作幅度,最緊急的時候不用費勁去屁股上摸雷,大大節省了戰術時間。同類的還有子彈袋等,反正戰場上沒功夫讓你摸屁股掏口袋。美軍的這種戰術思想發揚到現代,已經成了軍營傳家寶。
其實美軍手雷不是必須掛肩帶上,但這其中還有兩個尷尬的問題——
1.掛屁股上進行戰術機動太危險,容易碰掛手雷拉環。
2.美軍雞零狗碎的東西太多,士兵普遍裝具臃腫。
仿自英國米爾斯手雷的MK2採用了插銷保險、彈簧翻扳機擊針發火方式,這種保險的好處是,可以拉開保險後一直將手雷握在手中,只要保險扳機不彈開,手雷就不會進入引信時間。比如你突然肚子痛不想丟了,還能用銷子把保險重新卡上。
這種設計到今天仍然是經典,但二戰那會兒的MK2並不牢靠,士兵們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觸手雷銷子,到時候手雷呲呲的冒煙,當事人卻發現不了腰子上的異樣,做不出應有的反應,“轟隆”一聲少半扇屁股。
MK2引信時間為4-5秒,生死只在毫釐之間。如果戰事正酣,讓士兵從視線看不到的地方扯下鉤掛住的手雷,一些新兵容易產生緊張情緒,採取硬拉硬拽的過激行為,導致失去戰機或誤觸保險。
被拉環手雷炸掉屁股的倒黴蛋比比皆是,過去現在都有。心有餘悸計程車兵們無法拒絕必須裝備的兩顆手雷,戰場上也確實少不了這東西,那怎麼辦?只有掛在胸大肌前,好歹算有個照應,起碼拉環掉了那引信煙都能燻得你回過神來。
這些手雷同時也負擔著槍榴彈的作用,MK2A1手雷的引信是靠螺紋擰上去的,擰掉後與M9槍榴彈尾管再擰在一起,就可以使用步槍榴彈發射器,透過空包彈發射出去。掛在胸前帶子上,士兵連扯都不用扯,直接順著擰掉引信就可以上尾管發射。
美軍胸口掛雷有時候也被視為勇氣和務實的象徵,北韓戰爭時李奇微為了鼓舞士氣,打出了比前任麥克阿瑟玉米芯菸斗更騷包的姿勢——脖掛甜瓜雷。
李奇微的這種行為迅速得到了士兵們的好感,並重新在二戰後的新兵蛋子部隊裡又狠狠的流行了一波(44年以後美軍三格手雷包已經全面普及)。在那會兒,這種行為代表了將軍也會像士兵一樣戰鬥的決心和更務實的態度。雖然也有不少人擔心這兩顆甜瓜哪天一不小心會炸了,但李司令的冒險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政治加分。
至於德國兵,德國兵大多數時候使用的是M24木柄手榴彈,德華人有專門的手榴彈袋容納這些東西。
一個普通的擲彈兵按標準會獲得兩顆M24,但德軍部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往往會多帶一些。因為德軍有時候還指望用這些手榴彈做成集束炸彈或者地雷。逼急了它們還是肉搏的鐵錘。
這樣超規的攜帶肯定會導致容納問題,所幸德軍身上的雞零狗碎相對少一些,M24的手榴彈袋可以容納一組6枚手榴彈,再多塞點也沒問題,容量很可觀。
再多一些擲彈兵們就不幹了,手榴彈帶多了沒法打仗。所以它們會以12-15枚一打,裝進專用的金屬提箱攜行。這個時候雷管與彈體是分離的,作戰前需要臨時安裝。現代的手榴彈包裝也採用這種做法。
不過顯然所謂“德軍掛胸前”的手榴彈不會是M24,它只會被德軍插在褲帶上攜行作戰。能掛在胸前的應該是德軍的M39手雷,可這種雷德軍通常還是掛在褲帶上。
M39手雷光滑如蛋,但是與M24一樣都是拉發彈,並非MK2那樣的擊針彈。德軍本著輕便的原則,主要給山地部隊裝備這種蛋蛋。不過漢斯們很不買賬,大力吐槽這種彈丟不遠,殺傷弱,打不過盟軍的MK2,更打不過蘇軍的F1。
看到掛環了嗎?它就是用來掛身上的,這種雷的拉環是那個小揪揪,需要旋開它,扯出引線再拉發。
所以現在應該是真相大白了吧?德軍手雷基本是掛在腰部,沒有掛胸口的習慣。
-
3 # 貓眼觀史
德軍很少見將手雷放在胸前的,二戰中這樣做的應該是美軍。
手雷的殺傷力不用多說,看《亮劍》裡李雲龍要求士兵在規定的時間內投出所有手榴彈就知道個大概了,手雷的殺傷半徑大約在3至5米,也就是說如果手雷在你身邊爆炸,三至5米內的生物都是無法倖免的。
那既然手雷的威力日此強大,為何美軍大兵還喜歡將手雷掛在胸前或者自己的肩膀和脖子上呢?
按照普遍人的看法,認為手雷放在胸前是極度危險的,除此之外,手雷放在胸前,無疑是讓敵人更好的邊殲滅自己,要知道 如果手雷一旦被敵軍擊中,死的除了自己還有身邊的隊友,簡直就是實力坑隊友了。
其實美軍這樣做是有好處的,不可能真的傻到這種程度。
一:掛在胸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他們認為放在胸前不但不危險反而更安全。因為手雷大多是橢圓形,表面也有弧度,美軍士兵大多會放在心臟的位置,如果被敵人擊中,子彈會順著手雷的表面弧度偏移,從而保護了心臟,即使被擊中也不一定會喪命,當然,除非被直接擊中手雷的中間位置,這樣的話就坑了隊友了,但是被正中間擊中的機率非常小,對比利弊,美軍士兵還是喜歡將手雷掛在胸前。
二:方便快捷在作戰的時候,手雷掛在胸前可以方便快速取用,因為衝鋒槍大多也是掛在胸前,在這個地方拿出來都是非常方便的,一旦開戰,士兵們可以在第一時間丟出去。同時減少了其他地方的負重,可以放更多的彈藥,彈藥多久意味著能持久。
三:MarkII手雷據說這種手雷對摩擦震動不敏感,即使受到槍擊也不一定會爆炸,行動中的晃動更無大礙,所以美軍大兵自然敢這樣放。
其實德軍就大多是掛在腰間,因為他們攜帶的是木柄手榴彈,一般會用袋子裝好,放個四五個,然後全部掛在腰間,其實腰間放手雷不宜過多,會影響靈活性,比如在臥倒時的戰術動作,就顯得比較尷尬。
不過各有各的習慣,自己認為怎麼放合適又方便就怎麼放,還有放褲兜的,拿在手裡的,視情況而定。
-
4 # 戰壕
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方便,畢竟實戰中開啟手榴彈包掏出來也是時間,而且緊張時很有可能更加耽誤時間,因此才會選擇將手榴彈掛到胸前或者插到腰帶裡面。
二戰中美軍主要是用的是MK2卵形手榴彈,帶有預製破片,而且也有專門的手榴彈包來攜帶,但是使用時比較不便,取用麻煩。而美軍的彈藥攜行具揹帶上就有很多可用的插口,因此很多美軍都直接將手榴彈安裝到了揹帶上,取用時非常方便。
至於德軍也是如此,德軍在二戰中主要用的是M24型長柄手榴彈,體積更大,如果放到專用的手榴彈袋中取用更加麻煩,而且德軍的外腰帶一般還要裝上彈藥攜行具、防毒面具罐、飯盒、水壺等等其他物品,本來空間就不多,所以德軍往往是將M24手榴彈插到外腰帶裡面,使用時也很方便。
而實際上類似的做法也有很多,都是士兵為了方便起見而做的。比如很多士兵不太喜歡戴上頭盔帶,就是因為二戰中的頭盔尺寸單一,而且懸掛系統不舒適,很多人也就因此不扣上盔帶了。再比如德軍的防毒面具罐,實戰中用不到防毒面具,但是沒有被拋棄,其作為一個容器放雜物很方便,而且比布制袋子更加結實。
-
5 # 上士26
原因是:
1.放在胸前雙手容易拿,並且在二戰時裝具基本靠下(如下圖)前胸幾乎沒有裝具。
2.手榴彈全身都是鐵皮,上面有銷子,不拔出銷子是不會引爆手雷的,如果不拔出銷子手雷就爆炸,除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手雷被強大的攻擊性武器破壞比如炮彈、炸彈、爆炸性子彈等,一種是子彈穿透手榴彈進入引爆火藥部位,關鍵是,誰家的槍法能讓子彈不偏不倚直接擊中手榴彈最中間的位置呢?更何況,手榴彈是有弧度的,子彈必須保持和手榴彈90度的角度才能鑽進去,可是鐵皮那麼厚,子彈想鑽進去何談容易啊!也許有人說了,咱不是有狙擊手嗎?按理說,狙擊手可以擊中美國大兵胸前的手榴彈,這不是難題,關鍵是,明明可以輕鬆擊中敵人頭顱的機會,哪個狙擊手傻到要擊中胸前的手榴彈?所以說,胸前掛手榴彈被子彈擊中的機率比在中國中彩票幾億元特等獎的機率還要低。
-
6 # 諸葛小徹
二戰的時候,美軍和德軍都有一個很奇怪的習慣,說是奇怪,不如說是驚悚的,那就是在胸前掛兩顆手雷。看到這,有人就不理解了,為什麼要把這麼危險的玩意掛在胸前呢?其實恰恰相反,這反而不是一種威脅,而是一種保護。
之所以說是威脅,是因為人們覺得這玩意太危險了,萬一不小心磕磕碰碰就爆炸了。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手雷其實就很安全。尤其是美國和德國出品的,質量當然是非常有保障的,德國當時的技術是國際領先自然不用說,而美國後勤質量都非常好,武器還能差嗎。它的引爆並不是磕磕碰碰就能引發的,要知道的它裡面的火藥可沒有那麼劣質,一定要用雷管才可以,而且還裝有保險裝置,所以沒有那麼容易爆炸。
而它具有非常完美的外型,即圓形外殼。這樣的外殼戴在胸前,反而能起到一定的防彈作用。運氣好的話,子彈打在上面被反彈出去,反而是救了士兵一命。當然也有人說萬一擊穿了呢,這樣可能性非常低,如果發生了只能說命不好了。而掛在胸前的優勢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一個 。掛在胸前能夠節省其他的空間,士兵就能夠攜帶其他的資源,充分利用了可用資源,將資源分配最最佳化。而同時掛在這個位置,士兵也非常容易摘取和投擲。就算最後嫌棄它累贅,那就直接扔了就行,完全不礙事。
-
7 # 歷史雜貨鋪
如果有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很多關於二戰的影視劇中,士兵的胸前都是掛著兩顆手雷,關於這個問題人們一度爭論不休,很多人覺得這個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因為萬一胸前的手雷炸掉了,那豈不是自己找死,所以他們認為這都是影視劇中故意這樣演的,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很多國家計程車兵都有這樣的配置的。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把手雷掛在胸前呢?首先第一個原因肯定就是方便了,相信這一點很多人都能夠猜得到,胸前掛著手雷隨用隨拿,非常的方便,只要需要的時候,直接在胸前就能拿下來,扔給敵人,這樣在戰場上效率是非常高的。當然除了這個原因還是有其他考慮的,這可是軍事專家專心研究的。
第二個作用便是起到一種保護的作用,大家可能要好奇了,胸前掛著手雷別不小心炸了就是好事了,怎麼還能對士兵起到保護的作用。首先手榴彈掛在胸前心臟的位置,子彈射過來的話會被手榴彈給彈開,因為手榴彈都是有一個弧度的。
現實和影視劇是不同的,子彈不會那麼容易就將手榴彈給打炸的,只要不是特殊的角度(九十度)手榴彈都不可能爆炸,至於有些人問會不會有對面的狙擊手專門瞄準敵方士兵胸前的手雷,這個更是不現實的,因為士兵是在不停運動的,當然不可能那麼輕易就打中士兵胸前的手雷,狙擊手也沒那個時間專門去瞄準手雷,有那個時間能早就能殺更多的人了。
總之我們能夠想到的問題,設計者早就想到了,總的來說胸前掛著手雷是利大於弊的,在作戰的過程中如果有子彈恰巧打中了手雷,子彈會彈開反而會保住士兵的性命,不至於讓子彈直接擊中士兵的胸口而丟了性命。
-
8 # 幸福天使9
怎麼說呢,如果你生在那個戰爭的年代,別說胸前掛雷神,褲襠掛雷也行,怎麼方便怎麼來唄,再一個就是新兵也是跟著老兵來的。
-
9 # 軍武小咖
在二戰時期,把手雷懸掛在胸前的主要是美國士兵,德軍裝備的大部分是木柄手榴彈,木柄手榴彈不適合懸掛在胸前,只適合插在腰間。手雷能夠懸掛在胸前,主要是因為手雷比較小巧,懸掛在胸前不會影響到士兵的靈活度。在作戰的時候,將手雷懸掛在胸前主要有三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懸掛在胸前的手雷更加的方便使用,手雷掛在胸前不會影響到士兵的正常行動,士兵在需要使用手雷的時候,可以直接從胸前取下手雷扔出來。從胸前取用手雷投擲,要比從腰間取用手雷投擲的時間更短。在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能夠快出來一秒,就可能絕對一個士兵的生死。
第二個好處是將手雷懸掛在胸前,能夠節省戰士腰部的空間,有利於戰士攜帶更多的物資。美國大兵在出徵前,攜帶的裝備數量非常多。其中大部分物資和裝備都需要懸掛在腰間,美國大兵腰部的空間又比較有限,將手榴彈懸掛的胸前可以節省腰部的空間,以便於攜帶更多的其他軍用物資。
第三點好處是手雷有一定的防彈作用,很多人看到這裡會問,美國士兵把手雷放置在胸前,難道不怕敵人的子彈打穿手雷後引發爆炸嗎?其實很多人對於手榴彈和手雷爆炸的原理有一定的誤解,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神槍手一槍打中敵人懸掛在身上的手雷,引起連環爆炸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戰中很難出現,因為手雷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完成,手雷內部的結構十分的複雜,爆炸原理和炮彈比較類似,如果用子彈打穿手雷的話,除非剛好擊穿手雷的保險,否則根本不會引發手雷的爆炸。
因此美軍基本不需要擔心子彈擊穿水雷後,造成爆炸的問題。而且美軍手雷都是卵形的,這種形狀的手雷能夠將子彈的衝擊力分散。當子彈從正面擊中手雷的時候,大部分子彈都會被彈走,即使如果子彈的威力比較大,也只能擊穿手雷的一面,因此手雷在戰場上是可以起到保護士兵的作用的。這樣看來,美國大兵將手雷放置在胸前,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在二戰時期,很多裝備手雷的國家都學習美國大兵的這種方法裝備手雷,在戰場上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
10 # 小約翰
二戰中德軍和美軍士兵都攜帶手榴彈,但德軍士兵胸前是不掛雷的,他們從不攜帶手雷。
德軍士兵攜帶的手榴彈是是那種長把子(M24)手榴彈,細細的長柄足有二十公分長,因為這種手榴彈投擲的距離非常遠,可以達到50米開外,精確度也高,而且殺傷力要比手雷大得多。這種手榴彈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它還可以綁在一起引發,形成集束手榴彈去炸敵人的地堡或者坦克;柄式手榴彈還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就是在有坡度的地方投彈不容易回滾。因此,這種手榴彈深受德軍士兵喜歡,他們親切地把這種手榴彈叫土豆瑪莎。
由此可見,二戰中德軍士兵是不會掛雷的,因為那種長柄手榴彈別在胸前礙手礙腳,一旦那樣走路像孕婦那樣,就別想行軍打仗了。
德軍士兵雖然胸前不掛手雷,也不等於美軍士兵不能掛。我們在二戰題材的電影裡經常會看到美國大兵的胸前一左一右彆著兩顆手雷。美華人是最有創意的民族,好多發明都別出心裁。這種胸前掛雷的做法是經過專家深思熟慮的,可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這種做法的初衷首先是為了攜帶便利。因為美軍士兵在作戰中隨身攜帶的東西太多,水壺、飯盒、工兵鏟、格鬥刀還有雨衣什麼的,士兵身上就那麼大點地方,實在裝不下了。
可士兵上戰場首要任務是殺敵,武器必須要隨身攜帶。於是,專家們想起了戰士的胸前那還可以利用,為了讓戰士們好好打仗,他們真是煞費苦心,也可憐那些美國大兵了。
同時,胸前掛雷方便投擲。一旦需要,士兵可以探囊取物一樣,以最快的時間掏出手雷,投向目標,提高了反應速度,也等於為自己贏得時間。打仗是和死神賽跑,哪怕是比對方反應快了0.01秒,也能先發制人在消滅敵人的時候,也保護了自己。
胸前掛雷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優點,那就是胸前的手雷一定程度上能遮擋敵方打來的子彈,保護士兵的人身安全。細心的人一定早就發現了,美國大兵胸前的手雷在胸前略下方的位置,剛好擋住心臟。敵人射來的子彈如果剛好擊中手雷,手雷就會把子彈彈出去改變方向。
其實,對方的子彈不是剛好,而是大多數子彈都射向戰士的胸部。我們要是在戰場上向敵人開火,會瞄準哪呢?一定是胸部,為什麼呢,胸部目標大,胸部是要害,頭部更是要害,但對方士兵都頭戴鋼盔,而且頭部目標小,擊中的機率低。所以胸部是最容易受傷的地方,胸前掛雷真是一舉兩得。
問題來了,手雷是爆炸品。儘管手雷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菠蘿,可手雷不但不能吃,還是要命的。要是子彈偏偏打中了手雷的要害部位,引發爆炸,士兵立馬就會成為篩子,這樣的設計不是弄巧成拙了嗎?
這樣擔心是因為大家對手雷的結構不太瞭解,一旦瞭解後,就會發現這個擔心是杞人憂天,手雷的雷管在手雷的最底部,雷管上面連線雷管的導火索,雷管沒有導火索不會引爆。導火索上面是引信,引信是跟拉環上的安全栓連線的。手雷引爆最關鍵的部位就是安全栓,安全栓就相當於撞針。撞針被手榴彈最頂部的槓桿控制。
一旦需要投擲,第一步是拔掉手雷拉環,也就是安全栓,同時摁住手柄,這時候手雷不會爆炸,因為摁住手柄的時候撞針不會擊發引信,為自己選擇目標把手雷投出去贏得時間。一旦選擇好目標,鬆開手柄把手榴彈投出去,手柄鬆開後,撞針上面的彈簧彈出手柄使其脫落,彈簧同時向下擊發引信,點燃導火索,手雷才會爆炸。
更通俗地說,手雷設計者當初為它上了兩道保險,第一道保險是拉環,開啟拉環也不爆炸。這時候如果不摁住手柄,即使打開了拉環,把手雷扔出去也不會爆炸。
第二道保險是摁住手柄,又投出去了,手雷才會爆炸。只有摁住手柄,裡面撞針上的彈簧才會處於受力狀態而張開,投出去手柄才會彈開,撞針才會撞擊火帽,點燃導火索。
不厭其煩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大家明白手雷的原理,不再為手雷被子彈擊中會不會發生爆炸而擔心。因為手雷的原理決定了,子彈無論從哪個角度射擊,都不可能開啟拉環,即使從下直線射擊打開了,子彈它沒有長手,也不能摁住手柄,假如子彈能摁住手柄,還要投出去才會爆炸,也不會在士兵身上爆炸。所以,手雷被子彈擊中發生爆炸的機率不是微乎其微,而是根本就沒有可能。
總之,胸前既解決了攜帶不便的困難,又加快了投彈速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士兵的生命安全;我們不得不說,二戰中美軍士兵胸前掛雷是個非常好的創意。
回覆列表
使用方便+保護自己
事實上,二戰期間也只有美軍這麼做,手雷掛在胸前,而德軍的手榴彈,想放在胸前,不大可能,嚴重影響自己的行動的靈活度。
二戰時期,美軍有胸前掛兩顆手雷的習慣,而且非常普遍。通常,我們會認為這個行為非常危險,如果被擊中,手雷一旦爆炸,那豈不是很危險,自己掛了是肯定的,捎帶著隊友也跟著命喪黃泉。難道美華人這都不知道?事實上,這根本不是問題,而且是個很聰明的舉動。
保護自己
首先,這樣放手雷不僅沒有危險,而且可以保護自己。手雷都是圓形,表面是有弧度的,而且手雷掛在心臟附近,子彈打在上面,正好可以擦著表面走,然後滑開,正好會偏離心臟部位,保護自己。除非是剛好九十度打在上面,子彈射入手雷才會爆炸。然而,這點可以忽略掉了,即便你掛在別的地方,手雷90度射入也會炸,機率很小。
使用方便
其次,掛在胸口,使用上非常方便。手雷屬於輕型武器,掛在胸口,拿出來使用方便,最大程度利用了空間。這樣,士兵腰間就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以及其他物資。掛在胸口,射擊的時候,想要用手雷,隨手就可以丟出去,相比掛在腰間,能省去起碼一秒鐘,要說扔手雷時這一秒鐘很關鍵,那一秒鐘,敵人可能就不在那裡了。
再退一萬步說,手雷就算被打中,爆炸可能性也不大,而且有雙重保護,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