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承論當下

    決策者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團隊的最高領導者、是團隊裡最具威望、信任和綜合能力最強的人。決策者在決策機構、享有決策權力的人和對決策有較大影響,其具有法定的政策制定權力,參與政策制定的全過程。決策者的職能就是以履行責任的大小以掌握的職權大小為前提下,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實施、控制的過程,其目的是效率和效益。充分聚合企業的各類資源,充分運用管理的功能,以最優的投入獲得最佳的回報,以實現企業既定目標。一些人認為,公司的方案提出可以是任何一個有想法的職員,這樣就不需要決策者來決定了。那麼普通職員能否代替決策者就可以決定方案呢?

    我認為不能。首先一個方案的提出適不適合是需要決策者來評估的。決策者需要了解與組織活動有關的全部資訊,正確辨識全部資訊的有用性,瞭解其價值,並制定毫無疏漏的方案。此外,還要準確計算每個方案在未來的行動結果,並對組織在某段時間內要達到的結果具有一致而明確的認識,這都是需要一個有能力的決策者。

    其次方案確定以後,方案的執行是決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在方案選定以後,決策者需要制定實施方案的具體措施和步驟。決策者不僅要為執行過程應做的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具體措施,保證方案的正確執行,而且還要確保有關決策方案的各項內容都為所有的人充分接受和徹底瞭解。然後決策者運用目標管理方法把決策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執行單位和個人,並建立重要工作的報告制度,以便隨時瞭解方案進展情況,及時調整行動。

    最後方案的實施完成後需要決策者檢查處理。一個大規模決策方案的執行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所以決策者需要定期檢查評價,及時掌握決策執行的進度。此外,決策者依據反饋來的資訊,及時跟蹤決策實施情況,對區域性與既定目標相偏離的應採取糾正措施,以保證既定目標實現。針對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原決策目標確實無法實現的,則要重新尋求問題,確定新的目標,重新制定可行的決策方案並進行評估和選擇。

    一份方案的提出和實施需要調動多個部門,並不是不是說普通職員沒能力或者不會做,而是其他機構和部門都離不開領導決策核心,都必須在決策的基礎上進行。決策是決定事業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需要足夠權力的領導者來帶領團隊,所以決策者必須在方案的提出、實施、檢驗過程中貫穿始終。如果一個或某幾個普通職員都能自行搞定任務,那麼就不用來給企業打工,完全可以自己創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基金是最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有這麼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