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這裡,就來講一講清人自己記述的乾隆皇帝南巡的一段雜記,可以此作為皇帝出巡接待排場的一個參考資料。

    根據這個參考資料,大家可以看一看天家的威風和氣勢,也可以看一看專制體制下大清帝國的鋪張浪費!

    本文源自清代佚名氏《清代之竹頭木屑》的《南巡雜記》一節,喜歡文言文的讀者,可以自行翻閱原文。

    這裡,就白話開談了!

    先說時代背景。

    乾隆時代,號稱盛世,這不是虛飾,也不是鼓吹。

    根據清代人的記述,那個時代的真實情況也差不到哪裡去。整體而言,當時大清的國勢殷實繁盛,不論國家還是民間、公庫還是私家,都富裕豐足。特別是長江以南地區,最是被公認為繁華。

    清高宗乾隆帝南巡,前後一共進行了六次。這一路走來,留下了不少逸聞趣事,“六下江南”,也為這位明星一般的皇帝增添了不少的風韻與話頭。

    皇帝巡行,有以下看點和解讀:

    一來呢,當地的百姓可以沾到恩澤,比如對當地建設的促進,比如對當地賦稅的減免,比如當地官員為了迎合上意而給予民眾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來呢,一睹天顏,自古至今,從內而外,幾乎是大多數朝代、國度、種族裡大多人夢想的事情;

    三來呢,很多原本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接近皇帝的官員,可能機緣巧合,在皇帝巡行時,就被皇帝接見,這也大大增加了官員的曝光率和晉身的機會;

    四來呢,皇帝巡行過程中,地方要做建設、要做典禮,這會產生了很多拉動經濟的工作、工程,民眾就有了做工的機會,商人就有了賺錢的機會,貪婪的官員們也就有了太多可以伸手的機會。

    基於以上,江南官場、民眾希望皇帝前來本地巡行的殷切,完全是可以想象得出的。

    因為有前幾次皇帝巡行時嚐到的甜頭,所以,到後來,期盼皇帝再來巡行的那種心理就更加急切了。

    為了接待好皇帝,江南地方上的官員、士紳都竭盡全力,絞盡腦汁來準備迎接聖駕的一切事體。

    接駕時,這些人想出的爭奇鬥異的名目、節目、器物等,真是讓人眼界大開,也不禁讓人驚歎他們的腦洞大開!

    這些特殊奇異的想法和作為,還真讓人為他們的才幹側目!

    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時,天子所乘坐的御船快要到達鎮江之前,粗粗估算一下距離,船隻到達目的地大約還有十幾裡的路程。皇帝和隨行一眾臣子、侍從,已經站立御船船首,遠遠向鎮江望去。只見船隻即將停泊的岸上,放著一個桃子,這個桃子,碩大無朋。桃子的顏色呢,粉紅處可愛,青翠處誘人。對此,船上的皇帝和一眾人等,都在納悶:怎麼會有這麼大,這麼好看的桃子?

    御船快要接近鎮江的江岸時,這邊接待的人等,精確掌握時間,儀式便正式開始。

    忽然間,大量煙火齊放。

    一時間光焰四射,那燃放的煙火,就如同靈蛇挾著紫霞,將要升騰飛天一般,看得人眼花繚亂,其精彩,真是無法用言語可以描述。

    不一會兒,伴隨著劇烈的聲響,那巨大的桃子瞬時就裂開了。

    那巨大無比、顏色紅翠可人的桃子開裂之後,眾人才發現,原來,那桃子中別有洞天:

    在那桃子裡面,正中竟然峙立著一個劇場,劇場的舞臺上面,有好幾百號人,他們正在演出為皇帝巡行而排練的新戲——《壽山福海》。

    看看,這新戲的名字都那麼地吉祥美好!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插曲。

    據說,那個時候,江南各處計程車紳、商賈等,都挖空心思地表現自己,想在皇帝南巡時,撈上一點油水、或者撿上一點以後混跡人間的資本。他們真是想出各種辦法來,爭著展現自己的奇思妙想,以討好天子,加深聖上對節目的印象。當然,他們背後的目的,就是企圖得到帝王對個人的青睞。這些人中間,兩淮的鹽商最有錢,所以,他們的表現也最突出。猜想,那時的鹽商,和後來的石油大王、汽車大王、零售大王、網際網路大王等等在各自時代的分量是一樣的。話說兩淮的鹽商,為了在皇帝巡行時爭奇鬥巧,他們紛紛下重金招募各種奇人異士,但凡又一技之長,一藝之優,他們都不計酬勞的多少,下大本錢招攬這些才藝之士,請他們加入迎接聖駕的才藝隊伍。

    迎接聖駕的人,會費盡心思地從各個方面打聽訊息,以揣摩聖意。他們得知,乾隆皇帝喜歡談論禪理,巡行時愛和僧人們交流,這也就給了僧人們和皇帝談話的機會。大家都明白,只要有機會和皇帝交談,就有機會影響皇帝、說一些有利於某些人的話;也就有理由藉著曾經得到天子親見的經歷來抬高自己的身價。所以,這些官商士紳就招了一些有才學、對佛理有研究的人,剃光頭髮,穿上僧衣,在皇帝遊覽的地方預備召詢,或者在皇帝需要談佛的時候進送。如果這些備詢的人真得到了皇帝的親自接見,那麼,士紳鹽商們會要求他們一輩子做僧人,不能還俗,並以萬餘兩銀子作為酬勞。如果這些備詢的人沒有機會見到巡行的皇帝,那麼,他們就可以自由安排,做僧人也成,還俗也可以,當然,即使這樣,備詢的人也可以得到千餘兩銀子。所以說,那時江南計程車子,只要稍微讀點書,就不用為生活犯難,就不怕會窮困無路。

    還有,就是乾隆每次南巡時,地方上都要上演新的劇目。有的時候,因為南巡的時間通知地比較晚,時間倉促,地方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編撰排演。於是,他們就延請當地的劇壇名流一起臨時搭班子,緊急準備新寫的劇作如《雷峰塔傳奇》等。因為怕這些演員一時半會無法熟練演唱,所以,他們就用以前舊戲的曲子、腔調、節拍,只是把唱詞換成新詞而已。有時候,演員演唱時,忘了新劇臺詞,他們就還按照舊劇的臺詞唱,只要曲子、腔調、節拍沒有出問題,也就糊弄過去了。

    地方接待過程中,皇帝乘坐的御船開行時,前面有兩隻船在開導,這開導船除引行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對著皇帝的御船演戲。兩隻開導船連在一起,並行前進,戲臺就搭建在兩隻開導船之上,兩船行進中必須疾緩同速,一樣平穩,才能保證演戲順利。據傳,文襄公福康安從臺灣凱旋而歸的時候,他所乘坐的船隻經過江南,江南的官商士紳也用同樣的方法,表達對這位重臣的敬意。

    帝制崩塌已經百年有餘了,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能不能找到乾隆帝當年巡行時的影子?

  • 2 # 夢想啟航2019

    皇帝出巡,是國家大事,勢必非常隆重。

    那麼,皇帝出巡,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排場呢?

    或許,您會想到電視劇、電影、小說裡的畫面或者文字。

    可惜,你想到的那些,大都是經過加工的,裡面大都添加了太多的想象和吸引眼球的成分。

    以下源自清代佚名氏《清代之竹頭木屑》的《南巡雜記》一節。

    乾隆時代,號稱盛世,這不是虛飾,也不是鼓吹。

    根據清代人的記述,那個時代的真實情況也差不到哪裡去。整體而言,當時大清的國勢殷實繁盛,不論國家還是民間、公庫還是私家,都富裕豐足。特別是長江以南地區,最是被公認為繁華。

    清高宗乾隆帝南巡,前後一共進行了六次。這一路走來,留下了不少逸聞趣事,“六下江南”,也為這位明星一般的皇帝增添了不少的風韻與話頭。

    皇帝巡行,有以下看點和解讀:

    一來呢,當地的百姓可以沾到恩澤,比如對當地建設的促進,比如對當地賦稅的減免,比如當地官員為了迎合上意而給予民眾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來呢,一睹天顏,自古至今,從內而外,幾乎是大多數朝代、國度、種族裡大多人夢想的事情;

    三來呢,很多原本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接近皇帝的官員,可能機緣巧合,在皇帝巡行時,就被皇帝接見,這也大大增加了官員的曝光率和晉身的機會;

    四來呢,皇帝巡行過程中,地方要做建設、要做典禮,這會產生了很多拉動經濟的工作、工程,民眾就有了做工的機會,商人就有了賺錢的機會,貪婪的官員們也就有了太多可以伸手的機會。

    基於以上,江南官場、民眾希望皇帝前來本地巡行的殷切,完全是可以想象得出的。

    因為有前幾次皇帝巡行時嚐到的甜頭,所以,到後來,期盼皇帝再來巡行的那種心理就更加急切了。

    為了接待好皇帝,江南地方上的官員、士紳都竭盡全力,絞盡腦汁來準備迎接聖駕的一切事體。

    接駕時,這些人想出的爭奇鬥異的名目、節目、器物等,真是讓人眼界大開,也不禁讓人驚歎他們的腦洞大開!

    這些特殊奇異的想法和作為,還真讓人為他們的才幹側目!

    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時,天子所乘坐的御船快要到達鎮江之前,粗粗估算一下距離,船隻到達目的地大約還有十幾裡的路程。皇帝和隨行一眾臣子、侍從,已經站立御船船首,遠遠向鎮江望去。只見船隻即將停泊的岸上,放著一個桃子,這個桃子,碩大無朋。桃子的顏色呢,粉紅處可愛,青翠處誘人。對此,船上的皇帝和一眾人等,都在納悶:怎麼會有這麼大,這麼好看的桃子?

    御船快要接近鎮江的江岸時,這邊接待的人等,精確掌握時間,儀式便正式開始。

    忽然間,大量煙火齊放。

    一時間光焰四射,那燃放的煙火,就如同靈蛇挾著紫霞,將要升騰飛天一般,看得人眼花繚亂,其精彩,真是無法用言語可以描述。

    不一會兒,伴隨著劇烈的聲響,那巨大的桃子瞬時就裂開了。

    那巨大無比、顏色紅翠可人的桃子開裂之後,眾人才發現,原來,那桃子中別有洞天:

    在那桃子裡面,正中竟然峙立著一個劇場,劇場的舞臺上面,有好幾百號人,他們正在演出為皇帝巡行而排練的新戲——《壽山福海》。

    看看,這新戲的名字都那麼地吉祥美好!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插曲。

    據說,那個時候,江南各處計程車紳、商賈等,都挖空心思地表現自己,想在皇帝南巡時,撈上一點油水、或者撿上一點以後混跡人間的資本。他們真是想出各種辦法來,爭著展現自己的奇思妙想,以討好天子,加深聖上對節目的印象。當然,他們背後的目的,就是企圖得到帝王對個人的青睞。這些人中間,兩淮的鹽商最有錢,所以,他們的表現也最突出。猜想,那時的鹽商,和後來的石油大王、汽車大王、零售大王、網際網路大王等等在各自時代的分量是一樣的。話說兩淮的鹽商,為了在皇帝巡行時爭奇鬥巧,他們紛紛下重金招募各種奇人異士,但凡又一技之長,一藝之優,他們都不計酬勞的多少,下大本錢招攬這些才藝之士,請他們加入迎接聖駕的才藝隊伍。

    迎接聖駕的人,會費盡心思地從各個方面打聽訊息,以揣摩聖意。他們得知,乾隆皇帝喜歡談論禪理,巡行時愛和僧人們交流,這也就給了僧人們和皇帝談話的機會。大家都明白,只要有機會和皇帝交談,就有機會影響皇帝、說一些有利於某些人的話;也就有理由藉著曾經得到天子親見的經歷來抬高自己的身價。所以,這些官商士紳就招了一些有才學、對佛理有研究的人,剃光頭髮,穿上僧衣,在皇帝遊覽的地方預備召詢,或者在皇帝需要談佛的時候進送。如果這些備詢的人真得到了皇帝的親自接見,那麼,士紳鹽商們會要求他們一輩子做僧人,不能還俗,並以萬餘兩銀子作為酬勞。如果這些備詢的人沒有機會見到巡行的皇帝,那麼,他們就可以自由安排,做僧人也成,還俗也可以,當然,即使這樣,備詢的人也可以得到千餘兩銀子。所以說,那時江南計程車子,只要稍微讀點書,就不用為生活犯難,就不怕會窮困無路。

    還有,就是乾隆每次南巡時,地方上都要上演新的劇目。有的時候,因為南巡的時間通知地比較晚,時間倉促,地方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編撰排演。於是,他們就延請當地的劇壇名流一起臨時搭班子,緊急準備新寫的劇作如《雷峰塔傳奇》等。因為怕這些演員一時半會無法熟練演唱,所以,他們就用以前舊戲的曲子、腔調、節拍,只是把唱詞換成新詞而已。有時候,演員演唱時,忘了新劇臺詞,他們就還按照舊劇的臺詞唱,只要曲子、腔調、節拍沒有出問題,也就糊弄過去了。

    地方接待過程中,皇帝乘坐的御船開行時,前面有兩隻船在開導,這開導船除引行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對著皇帝的御船演戲。兩隻開導船連在一起,並行前進,戲臺就搭建在兩隻開導船之上,兩船行進中必須疾緩同速,一樣平穩,才能保證演戲順利。據傳,文襄公福康安從臺灣凱旋而歸的時候,他所乘坐的船隻經過江南,江南的官商士紳也用同樣的方法,表達對這位重臣的敬意。

  • 3 # 華非華霧非霧

    是的,我們都聽說過,但是肯定是沒有真正見過啦,就算見過,也是從影視劇中的電視鏡頭裡面看到的,給人家的印象都是:龍攆、前後都有看這像打傘的人一堆(真不知道那個東西叫啥),然後太監、宮女一大堆,起碼隊伍得有1公里。既然提出這個問題了,波仔也和你們聊聊!

    派頭肯定是有的!但是什麼樣的場面?可以描述一下啦!乾隆共6次南巡,每次都是從北京出發,2000多人的隊伍,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基本上每次南巡的時間都在半年差不多,每到之處所有官員都是全部出來接待,主要是遊山玩水,視察河工,順便再選幾個美女帶回宮裡玩玩。你看我本人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說的乾隆到底風流不風流!

    住的,都是地方官員臨時動用資金專門為乾隆蓋得龍邸,也有是官員自己蓋得,也是當地富商蓋得,因為乾隆住過一次之後,那個地方就沒人住了,也沒人敢住!為了不浪費花這麼多錢蓋得房子,乾隆臨走之前會把這個地方題詞,然後用這個題詞和房子一塊賣給當地富商,從中多的錢再上交國庫,你說這人精明不?皇帝用過的,寫過的,哪能用金錢來衡量?

    吃的,更別提了,都是派專人去新摘的果子,水果,吃的飯都是皇帝從皇宮帶出來的御用大廚,聽說有的皇帝喜歡吃得食品都是提前幾天派人到各個地方800裡快馬直接送到的。

    用的,都是皇宮裡面帶出來的,乾隆一般不用當地的東西,這麼大的南巡隊伍,2000多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職責所在,光衣食住行都需要1000多人伺候,可想而知這個場面得有多大?

    你們感覺這個派頭可以不?哈哈,波仔也是在這裡幻想幻想啦。

  • 4 # 前何老二

    皇帝出巡,是國家大事,勢必非常隆重。

    那麼,皇帝出巡,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排場呢?

    或許,您會想到電視劇、電影、小說裡的畫面或者文字。

    可惜,你想到的那些,大都是經過加工的,裡面大都添加了太多的想象和吸引眼球的成分。

    這裡,就來講一講清人自己記述的乾隆皇帝南巡的一段雜記,可以此作為皇帝出巡接待排場的一個參考資料。乾隆時代,號稱盛世,這不是虛飾,也不是鼓吹。根據清代人的記述,那個時代的真實情況也差不到哪裡去。整體而言,當時大清的國勢殷實繁盛,不論國家還是民間、公庫還是私家,都富裕豐足。特別是長江以南地區,最是被公認為繁華。

    清高宗乾隆帝南巡,前後一共進行了六次。這一路走來,留下了不少逸聞趣事,“六下江南”,也為這位明星一般的皇帝增添了不少的風韻與話頭。

    皇帝巡行,有以下看點和解讀:

    一來呢,當地的百姓可以沾到恩澤,比如對當地建設的促進,比如對當地賦稅的減免,比如當地官員為了迎合上意而給予民眾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來呢,一睹天顏,自古至今,從內而外,幾乎是大多數朝代、國度、種族裡大多人夢想的事情;

    三來呢,很多原本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接近皇帝的官員,可能機緣巧合,在皇帝巡行時,就被皇帝接見,這也大大增加了官員的曝光率和晉身的機會;

    四來呢,皇帝巡行過程中,地方要做建設、要做典禮,這會產生了很多拉動經濟的工作、工程,民眾就有了做工的機會,商人就有了賺錢的機會,貪婪的官員們也就有了太多可以伸手的機會。

    基於以上,江南官場、民眾希望皇帝前來本地巡行的殷切,完全是可以想象得出的。

    因為有前幾次皇帝巡行時嚐到的甜頭,所以,到後來,期盼皇帝再來巡行的那種心理就更加急切了。

    為了接待好皇帝,江南地方上的官員、士紳都竭盡全力,絞盡腦汁來準備迎接聖駕的一切事體。

    接駕時,這些人想出的爭奇鬥異的名目、節目、器物等,真是讓人眼界大開,也不禁讓人驚歎他們的腦洞大開!

    這些特殊奇異的想法和作為,還真讓人為他們的才幹側目!

    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時,天子所乘坐的御船快要到達鎮江之前,粗粗估算一下距離,船隻到達目的地大約還有十幾裡的路程。皇帝和隨行一眾臣子、侍從,已經站立御船船首,遠遠向鎮江望去。只見船隻即將停泊的岸上,放著一個桃子,這個桃子,碩大無朋。桃子的顏色呢,粉紅處可愛,青翠處誘人。對此,船上的皇帝和一眾人等,都在納悶:怎麼會有這麼大,這麼好看的桃子?

    御船快要接近鎮江的江岸時,這邊接待的人等,精確掌握時間,儀式便正式開始。

    忽然間,大量煙火齊放。

    一時間光焰四射,那燃放的煙火,就如同靈蛇挾著紫霞,將要升騰飛天一般,看得人眼花繚亂,其精彩,真是無法用言語可以描述。不一會兒,伴隨著劇烈的聲響,那巨大的桃子瞬時就裂開了。那巨大無比、顏色紅翠可人的桃子開裂之後,眾人才發現,原來,那桃子中別有洞天:在那桃子裡面,正中竟然峙立著一個劇場,劇場的舞臺上面,有好幾百號人,他們正在演出為皇帝巡行而排練的新戲——《壽山福海》。看看,這新戲的名字都那麼地吉祥美好!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插曲。據說,那個時候,江南各處計程車紳、商賈等,都挖空心思地表現自己,想在皇帝南巡時,撈上一點油水、或者撿上一點以後混跡人間的資本。他們真是想出各種辦法來,爭著展現自己的奇思妙想,以討好天子,加深聖上對節目的印象。當然,他們背後的目的,就是企圖得到帝王對個人的青睞。這些人中間,兩淮的鹽商最有錢,所以,他們的表現也最突出。猜想,那時的鹽商,和後來的石油大王、汽車大王、零售大王、網際網路大王等等在各自時代的分量是一樣的。話說兩淮的鹽商,為了在皇帝巡行時爭奇鬥巧,他們紛紛下重金招募各種奇人異士,但凡又一技之長,一藝之優,他們都不計酬勞的多少,下大本錢招攬這些才藝之士,請他們加入迎接聖駕的才藝隊伍。

    迎接聖駕的人,會費盡心思地從各個方面打聽訊息,以揣摩聖意。他們得知,乾隆皇帝喜歡談論禪理,巡行時愛和僧人們交流,這也就給了僧人們和皇帝談話的機會。大家都明白,只要有機會和皇帝交談,就有機會影響皇帝、說一些有利於某些人的話;也就有理由藉著曾經得到天子親見的經歷來抬高自己的身價。所以,這些官商士紳就招了一些有才學、對佛理有研究的人,剃光頭髮,穿上僧衣,在皇帝遊覽的地方預備召詢,或者在皇帝需要談佛的時候進送。如果這些備詢的人真得到了皇帝的親自接見,那麼,士紳鹽商們會要求他們一輩子做僧人,不能還俗,並以萬餘兩銀子作為酬勞。如果這些備詢的人沒有機會見到巡行的皇帝,那麼,他們就可以自由安排,做僧人也成,還俗也可以,當然,即使這樣,備詢的人也可以得到千餘兩銀子。所以說,那時江南計程車子,只要稍微讀點書,就不用為生活犯難,就不怕會窮困無路。

    還有,就是乾隆每次南巡時,地方上都要上演新的劇目。有的時候,因為南巡的時間通知地比較晚,時間倉促,地方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編撰排演。於是,他們就延請當地的劇壇名流一起臨時搭班子,緊急準備新寫的劇作如《雷峰塔傳奇》等。因為怕這些演員一時半會無法熟練演唱,所以,他們就用以前舊戲的曲子、腔調、節拍,只是把唱詞換成新詞而已。有時候,演員演唱時,忘了新劇臺詞,他們就還按照舊劇的臺詞唱,只要曲子、腔調、節拍沒有出問題,也就糊弄過去了。

    地方接待過程中,皇帝乘坐的御船開行時,前面有兩隻船在開導,這開導船除引行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對著皇帝的御船演戲。兩隻開導船連在一起,並行前進,戲臺就搭建在兩隻開導船之上,兩船行進中必須疾緩同速,一樣平穩,才能保證演戲順利。據傳,文襄公福康安從臺灣凱旋而歸的時候,他所乘坐的船隻經過江南,江南的官商士紳也用同樣的方法,表達對這位重臣的敬意。帝制崩塌已經百年有餘了,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能不能找到乾隆帝當年巡行時的影子?

  • 5 # 尊重歷史

    據說,那個時候,江南各處計程車紳、商賈等,都挖空心思地表現自己,想在皇帝南巡時,撈上一點油水、或者撿上一點以後混跡人間的資本。他們真是想出各種辦法來,爭著展現自己的奇思妙想,以討好天子,加深聖上對節目的印象。當然,他們背後的目的,就是企圖得到帝王對個人的青睞。這些人中間,兩淮的鹽商最有錢,所以,他們的表現也最突出。猜想,那時的鹽商,和後來的石油大王、汽車大王、零售大王、網際網路大王等等在各自時代的分量是一樣的。話說兩淮的鹽商,為了在皇帝巡行時爭奇鬥巧,他們紛紛下重金招募各種奇人異士,但凡又一技之長,一藝之優,他們都不計酬勞的多少,下大本錢招攬這些才藝之士,請他們加入迎接聖駕的才藝隊伍。

  • 6 # 野史也是史

    乾隆皇帝,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之一。他25歲即位,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太上皇三年零四個月,共掌握實權六十三年零四個月。

    乾隆在位期間,清代社會發展達到巔峰,國庫日漸充盈,國家版圖達到最大,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在這樣的背景下,乾隆曾效仿康熙,先後六次南下巡視江南。

    乾隆六下江南所經之地,雖都不盡相同,但江浙兩省四府是必到之地。這六次南巡分別是在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乾隆南巡是當時的一件各國大事,為做好每次的接待工作,沿途各州府大力修建行宮和修橋鋪路。各地百姓歡騰雀躍,揚州鹽商僅在首次南巡中捐白銀百萬兩。

    乾隆十四年(1749年),兩江總督、安徽巡撫、江蘇巡撫、兩淮鹽政及河道、漕運總督等六人,聯名上書乾隆皇帝懇請巡幸江南,乾隆最終在奏摺上硃批同意。

    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乾隆奉皇太后離京開始首次南巡江浙。經過直隸、山東到達江蘇,住在徐州府宿遷縣。又經淮安、高郵到江都縣,然後渡長江至杭州。

    回京時,從南京繞道祭明孝陵,之後遊覽揚州名勝。隨即沿運河北上到達泰安。五月初四日,歷經四個多月,回到京城。乾隆的首次南巡,沿途各地都隆重接待。

    據史料記載,乾隆南巡江浙以水路為主。所乘龍舟一年前就已造好完工,同時還造有小舟以做備用。這些船隻都在江浙一帶進行過試航,以確保行船萬無一失。

    沿岸府州縣城內街道與小碼頭全部修繕完畢,剩餘的40多萬兩捐款,為乾隆到來之後再用。乾隆首次南巡時,共帶領2500多人,光是所用的馬匹就達6690匹。

    南巡所需的皆由地方提供,每位大臣需5匹馬,章京侍衛沒人3匹,護軍每人2匹,其餘每兩人用3匹。兩淮鹽商是本次南巡出資的大戶,揚州的鹽商表現最突出。

    乾隆作為回報,下旨增加了鹽商每引捆鹽斤數,讓鹽商的利潤大增。除此之外,乾隆還特意賞賜了黃馬褂、良馬、貂皮等物,來答謝沿途各地官員的熱情接待。

    沿途官員為了討得乾隆歡心,絞盡腦汁來準備接駕之事。在乾隆所乘的龍船快到鎮江之時,乾隆與眾大臣站立船首遠眺,遠遠的看到岸上放著一個巨大的桃子。

    等龍船剛靠岸時,岸邊一時間大量煙火齊放,煙霧如同仙境一般,看的所有人都眼花繚亂。隨著一聲巨響,大桃子立即崩開,一個喜慶的舞臺出現在眾人眼前。

    舞臺上正在上演為乾隆排練的新戲。鎮江的這個接待劇目,讓乾隆激動不已。為了能得到乾隆的賞賜與提拔,這些沿途官員紛紛下重金招募奇人異士來撐面子。

    乾隆乘坐的御船開行時,前面有兩隻開導船,穿上搭有舞臺,節目不斷。我們再看看乾隆在揚州的膳食,光是晚膳就有二十二味菜,其中葷菜與湯就有十多種。

    據記載,乾隆每次下江南,擅長本地風味的各地名廚都被臨時選來效力,在揚州御檔收錄的用膳檔案中,留下姓名的廚師就有六人。這幾位都是淮揚菜的高手。

    乾隆在揚州期間,御膳以淮揚菜為主,比如鴨羹、蒲菜炒肉絲、蓮子櫻桃肉等,宮中的滿族料理和魯菜相對要少一些。乾隆最喜歡春筍和鴨肉,很少吃魚蝦類。

    揚州鹽商為乾隆共修建了四處行宮,共有樓廊五千多間,亭臺近兩百座,分佈在金山和焦山,以及高旻寺和天寧寺。乾隆的第一次南巡就是住在高旻寺的行宮。

    天寧寺行宮是揚州商人為乾隆第二次南巡而修建的,行宮內的佈置非常奢華,各種名書字畫不計其數。乾隆每次出巡排場都很大,耗費銀兩至少都在百萬兩。

    乾隆時期,國家實力雄厚,統治階級以享樂為主。南巡期間,大量商人、紳士、文人墨客聚於江南各地,在迎接乾隆的同時,極大刺激了江浙地區的社會消費。

    乾隆的第四次南巡,共用時126天,是歷次南巡中時間最長的一次。第五次南巡時乾隆已經70歲,身體早就難以吃消。前幾次都有參加的皇太后,也已經去世。

    乾隆第六次南巡時,已經74歲。回來之後,他認識到南巡時的勞民傷財,對軍機章京吳熊光說:“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

  • 7 # 小姐姐講史

    乾隆愛出巡,一生出巡很多次,光南巡就六次,所做的事無非就是蠲賦恩賞、巡視河工、觀民察吏、加恩士紳、培植士族、閱兵祭陵。皇帝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的,那麼大家一定很好奇乾隆南巡到底是怎樣的接待場面。

    排場一定小不了,在影視劇中我們會看到乾隆微服出巡時好像也沒有帶多少人啊,在這裡要清楚,真正歷史上乾隆不會輕易微服出巡的,就算是易裝出行也是大部隊到了某一個地方安置之後,乾隆會易裝出行體察民情。乾隆六次南巡,都有浩浩蕩蕩的隊伍跟隨,出巡江南一般都走水路,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隻,船隻隊伍沿運河南下,場面恢弘壯闊。

    乾隆第一次南巡是在乾隆十六年,提前一年就已經在準備南巡的事宜,除了勘察路線和修建御舟,還要在江南地區修建行宮,沿路的官員們更是積極,得到訊息之後就開始整修名勝,以便皇帝南巡時遊覽。南巡時也不是乾隆自個帶著侍衛隨從就出發,隨從的有皇太后、後宮嬪妃、隨從大臣以及侍衛、宮女、太監、太醫等侍候人員,達2000餘人。乾隆一行人每到一處,當地的官員都爭相阿諛奉承,迎接的排場極大,為了使皇帝開心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行宮也是修建的精美漂亮。

    乾隆不僅出巡場面浩大,當地的接待場面也是不小。乾隆乘御舟南下,往往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兩岸就滿是迎接的人,百姓們都圍在岸邊,當看到御船的時候全都跪下拜見皇帝,迎接的官員也早早的在水上和岸上都搭了舞臺,排好了節目迎接。大家都知道皇帝熱愛佛法,有不少士子都鑽研佛法,穿上僧衣以求能得到皇帝的召見。官員們知道皇帝喜愛美食,也下足了功夫,當地的名廚都被叫來效力,光晚膳就二三十道菜。

    第五次南巡的時候,負責接待的是鹽商,當時的鹽商個個都是富得流油,在接待乾隆的時候極盡奢華,還精心編排了節目,來了個“大桃迎聖”。

    乾隆乘船快要到達的時候,身邊太監大喊:“皇上您看,有個大桃子。”那個“大桃子”果然不是一般的大,矗立在高處,遠遠望去,一目瞭然。乾隆爺正在思索這玩意是用來幹嘛的,突然“大桃子”周圍噴出了五彩煙火,幾百名百姓也出來開始敲鑼打鼓歡迎,場面熱鬧極了,對於乾隆爺來說,這是個大驚喜,他立刻龍顏大悅,直誇這些鹽商有心了。

    針對乾隆爺的南巡,江南的各地官員和鄉紳都費盡心力的去表現自己,在衣食住行上下足了功夫,不惜一切代價的去討乾隆的歡心。

    從乾隆出巡的規模和接待的排場來看,每一次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隨行的人就有兩三千人,皇帝去哪這些人就得跟到哪,在江南日常的花銷也不少。可以這麼說,乾隆的勤於政事、崇尚務實以及奢侈浪費都體現在他的一次次南巡中了。

    乾隆爺的出巡場面確實很龐大,接待場面也極盡奢華,彰顯了大清的國力,但是乾隆後來自己也說道:“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朕。”可見乾隆後來也感覺到那些所謂的“排場”都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的。

  • 8 # 趣談唐宋元明清

    答案:乾隆皇帝南巡的時候耗費極多,花費極大,但是當地的老百姓以及當地的官員都非常開心。簡單來講,這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尤其是乾隆皇帝南巡的時候,對於當地百姓而言,簡直是天降甘霖。

    事件回顧

    大家可能很容易想到,一旦皇帝南巡,尤其是像乾隆這樣的皇帝,必然會寫對當地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有些人都吃不起飯,窮得給餓死了。

    當然這也只是想象而已,在真實的歷史情況下,老百姓們天天盼望著皇帝在這裡巡視,而且希望他們能夠多來幾次。

    首先乾隆皇帝南巡的時候,老百姓是免除徭役和稅負的。沒有看錯,因為皇帝要到來必須得對老百姓好一點,為什麼呢?如果不對老百姓好一點,老百姓隨便告個狀,那自己的官帽子可就真的沒了。

    其次,乾隆皇帝南巡,普通老百姓是有權利去看一看皇帝長什麼樣子的。當然,這一部分人經過篩選,而且當時的安保工作做得極好,但是這樣的機會有很多臣子都沒有,而老百姓能夠有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最後乾隆皇帝南巡,各地的建設就開始動作起來了,而且藉助這些東西會改善當地的生活水準,提高當地的經濟內需。更要命的是建造這些東西就會請老百姓前來做,做完之後必須給錢,如果不給錢這一狀告下去八成也會涼。

    所以說乾隆皇帝南巡的時候,排場非常的大,而且也很勞民傷財,但是勞民傷財的背後,卻有著百姓歡欣鼓舞。

    不但老百姓歡欣鼓舞,臣子們也歡欣鼓舞,尤其是地方的官員。這些官員一輩子都不可能見到第2次,或者第3次乾隆皇帝,突然之間的一次南巡給了自己機會。

    近水樓臺先得月,如果自己表現得好一點,升個職、提個幹似乎不困難。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總結一下上面所說的話:皇帝南巡,皇帝很開心,因為吃好了玩好了,臣子們很開心,因為有晉升的空間,老百姓很開心,因為可以免除徭役,還可以多領工錢。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件事情通通都是好的那一面,沒有壞的一面。這完全不符合邏輯準則,也不符合哲學觀,甚至不符合雙刃劍的理論。

    於是我們不能得出一個大膽的揣測:國家的整體經濟動向,就是這個樣子的。皇帝突然南巡活躍了這一部分地區的經濟動向,那麼其他地區的經濟動向是怎樣的呢?

    簡單來講,既然處在一個平衡狀態,這個地方好了,那其他地方是不是就壞了呢?

    換句話來說,既然是一個平衡動態,這個地方暫時好了,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面是不是就壞了呢?

    很簡單,乾隆皇帝去南巡的時候老百姓很開心,可是乾隆皇帝一走,整個江南所需要花費的巨大資金,通常都是再從老百姓身上撈一把。因為這個時候不撈百姓一把的話,那麼經濟就會出現問題。折騰來折騰去,最後買單的還是老百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徑8mm的光圓鋼筋的截面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