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時鄧凌雲

    俗話說對症下藥,尿路感染致病菌不同,用藥也是不同的。 細菌性感染的話也就是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可以用沙星、呋喃妥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磷黴素氨丁三醇等; 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話可以用阿奇黴素、美滿黴素或者沙星類的抗生素。 所以如果尿路感染建議先去醫院,聽醫囑用藥,切不可隨意用藥,不然適得其反耽誤病情。

  • 2 # 黎醫生

    尿路感染分上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1 急性腎盂腎炎:常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伴有腰痛。可有發熱、寒戰、出汗、全身乏力等毒血癥狀。

    2 慢性腎盂腎炎:病程超過半年,且檢查發現腎功能改變,即可診斷為慢性腎盂腎炎。

    3 膀胱炎:出現有尿頻、尿急、尿痛和血尿等膀胱刺激症狀。

    治療:

    1 急性腎盂腎炎和膀胱炎:首先確定自己對藥有無過敏,如果沒有可以選用:⑴ 氟哌酸膠囊0.2克,3次/日,碳酸氫鈉片1克,2次/日,三金片每次三粒,3次/日;⑵ 或用頭孢類抗菌素。療程服用2周。病程嚴重患者,選擇用靜脈點滴。

    2 慢性腎盂腎炎:以上藥物可以選用,連服兩週後做尿細菌培養,如果仍然為陽性者,停藥一個星期後,根據敏感致病菌選藥進行第二三個療程,直到細菌轉為陰性。對療效不明顯的患者,應該做腎盂造影或超聲波檢查,確診後再對症用藥。

    有腎功能不全者,不宜用氨基糖苷類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阿米卡星、小諾黴素等)

  • 3 # 白老師談健康

    淋證是指小便頻數短澀,淋瀝刺痛,欲出未盡,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證。

    西醫學中的尿路感染、腎盂腎炎、前列腺炎、化學性膀胱炎、腎結核以及各種惡性病變侵犯尿路,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為主者,均可以按照本篇進行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淋證的病因可歸結為外感溼熱、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稟賦不足或勞傷久病四個方面。其主要病機為溼熱蘊結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

    一、病因

    1.外感溼熱

    因下陰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胱,或由小腸邪熱、心經火熱、下肢丹毒等他髒外感之熱邪傳入膀胱,發為淋證。

    2.飲食不節

    飲食不節,嗜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過度,脾胃運化失常,釀成溼熱,下注膀胱,發而為淋。

    3.情志失調

    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膀胱氣滯,或氣鬱化火,氣火鬱於膀胱,導致淋證。《醫宗必讀·淋證》言:“婦女多鬱,常可發為氣淋和石淋。”說明情志不節亦是淋證的病因之一。

    4.稟賦不足或勞倦久傷

    稟賦不足,腎與膀胱先天畸形,或久病纏身,勞傷過度,房室不節,多產多育,或久淋不愈,耗傷正氣,或妊娠、產後脾腎氣虛,膀胱容易感受外邪,而致本病。

    二、病機

    淋證的成因雖有內、外之分,但其基本病理變化為溼熱蘊結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其病位在腎與膀胱。腎者主水,維持機體水液代謝。膀胱者,州都之官,有貯尿與排尿功能。兩者表裡相關,共主水道,司決瀆。當溼熱等邪蘊結膀胱,或久病臟腑功能失調,均可引起腎與膀胱氣化不利,而致淋證。

    由於溼熱導致病理變化的不同,及累及臟腑器官的差異,臨床有六淋之分。若溼熱客於下焦,膀胱氣化不利,小便灼熱刺痛,則為熱淋;若膀胱溼熱,灼傷血絡,迫血妄行,血隨尿出,以致小便澀痛有血,乃成血淋;若溼熱久蘊,熬尿成石,遂致石淋;若溼熱蘊久,阻滯經脈,脂液不循常道,小便混濁不清,則為膏淋;若肝氣失於疏洩,氣火鬱於膀胱,則為氣淋;若久淋不愈,溼熱留戀膀胱,由腑及髒,繼則由腎及脾,脾腎受損,正虛邪弱,遂成勞淋;若腎陰不足,虛火擾動陰血,亦為血淋;若腎虛下元不固,不能攝納精微脂液,亦為膏淋;若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膀胱氣化無權,亦成氣淋。可見,淋證的發生除腎和膀胱外,還與肝脾相關聯。

    淋證的病理性質有實、有虛,且多見虛實夾雜之證。初起多因溼熱為患,正氣尚未虛損,故多屬實證。但淋久溼熱傷正,由腎及脾,導致脾腎兩虛。如邪氣未盡,正氣漸傷,或虛體受邪,則成虛實夾雜之證。

    淋證雖有六淋之分,但各種淋證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絡。如實證的熱淋、血淋、氣淋可轉化為虛證的勞淋。反之,虛證的勞淋,亦可能轉化為兼夾實證的熱淋、血淋、氣淋。而當溼熱未盡,正氣已傷,處於實證向虛證的移行階段,則表現為虛實夾雜的證候。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欲出未盡,其中以小便頻數、疼痛為本病重要特徵。

    2.常有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等症狀。

    3.伴有小便或排出砂石、或尿血、或小腹脹痛明顯等症狀。

    二、病證鑑別

    1.癃閉

    癃閉是以排尿困難、小便量少甚至點滴全無為特徵。小便量少、排尿困難與淋證相似。但是淋證尿頻而疼痛,而且每天排尿總量大多正常;癃閉沒有排尿疼痛,每天排尿量低於正常,嚴重時小便閉塞,無尿排出。

    2.尿血

    血淋和尿血都是以小便出血、尿色赤紅,甚至溺出純血為共有的症狀,其鑑別要點是尿痛的有無。尿血大多沒有疼痛之感,其間可以伴有非常輕微的脹痛或者熱痛,但是始終不如血淋那樣滴瀝而且疼痛難忍。因此,一般伴有疼痛為血淋,不伴有疼痛為尿血。

    3.尿濁

    淋證的小便混濁需要與尿濁相鑑別,尿濁雖然有小便混濁,白如泔漿,與膏淋相似。但是排尿時無疼痛滯澀感,與淋證的明顯痛澀感有明顯不同。

    三、相關檢查

    尿常規檢查如尿中白細胞增多為主,多考慮泌尿道感染及炎症。懷疑尿路感染時,可進行中段尿細菌培養。尿β2微球蛋白定量、靜脈腎盂造影、X線攝片有助於上、下尿路感染的鑑別。女性首次發作的急性尿路感染一般不需做尿路X線檢查,但再發性尿路感染應爭取行靜脈腎盂造影;對於男性尿道感染,則應積極爭取做靜脈腎盂造影。但在尿路感染急性期,不應做靜脈腎盂造影。懷疑泌尿道結核,應查尿沉渣找結核桿菌,做結核菌素實驗等。考慮前列腺炎可能時,可做肛門指檢前列腺及前列腺液常規檢查。對於尿中紅細胞多者,應查腹部B超、膀胱鏡檢、X線攝片等以確定是否有結石、腫瘤等。

    【辨證】

    一、辨證思路

    淋證有六淋之分,證情有虛有實,且多虛實夾雜,此外各淋證常易轉化。臨床辨證首先應區分六淋之類別。其次,辨證候之虛實,虛實夾雜者,需分清標本虛實之主次、證情之緩急。最後須辨明各淋證的轉化與兼夾。

    二、類證鑑別

    鑑別熱、氣、血、膏、石、勞六種淋證:淋證均有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欲出未盡,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臨床表現。熱淋同時伴有灼熱刺痛的證候;氣淋同時伴有少腹脹滿明顯,小便艱澀疼痛,尿有餘瀝;血淋則有小便中帶有血液且疼痛明顯;膏淋同時伴有小便混濁如脂膏的現象;石淋伴有小便中排出砂石;勞淋的上述症狀與勞作相關,遇勞則發。

    三、證候

    1.熱淋

    症狀:小便頻數短澀,灼熱刺痛,溺色赤黃,少腹拘急脹痛,可伴有寒熱、口苦、嘔惡以及腹痛拒按、大便秘結等症狀,舌質紅,苔黃膩和脈滑數。

    病機分析:溼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失司,故見小便頻數短澀,灼熱刺痛,尿色黃赤;火性急迫,故有少腹拘急脹痛;溼熱蘊結,邪正相爭,可見寒熱,口苦,嘔惡;腰為腎之腑,溼熱犯腎,則有腰痛拒按;熱甚波及大腸,則有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均為溼熱之徵。

    2.石淋

    症狀:尿中時夾砂石,小便艱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發,一側腰腹絞痛難忍,甚則牽及外陰,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帶數。若痛久砂石不去,可伴見虛實夾雜之象。或面色少華,精神萎頓,少氣乏力,舌淡邊有齒印,脈細而弱;或腰腹隱痛,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

    病機分析:溼熱下注化火,煎熬尿液,結為砂石,淤積尿道,膀胱氣化失司,而為石淋;砂石滯留於腎,腎臟主小便之職失司,鬱而不洩,氣血鬱滯,不通則痛,並且膀胱氣化失司,尿出不利,故欲出不能,尿道疼痛拘急,甚至或腰腹絞痛難忍;砂石傷絡,則有尿中帶血;病久傷正,或有氣虛,或有陰虛的虛實夾雜之徵。

    3.血淋

    症狀: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或見心煩,舌紅,苔黃,脈滑數。

    病機分析:血淋乃熱傷陰絡,血滲入膀胱所致,與心、小腸有關。心火熾盛,熱移小腸,下注膀胱,熱傷血絡,血與溲下,膀胱氣化失司,故有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血結成瘀,則溲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熱擾心神則心煩;舌紅苔黃,脈滑數均為實熱的表現。

    4.氣淋

    症狀:小便澀滯,淋瀝不宣,少腹滿痛,甚則脹痛難忍,苔薄白,脈多沉弦。

    病機分析:肝主疏洩,循少腹,絡陰器,肝鬱化火,或氣火鬱於下焦,或兼溼熱侵襲膀胱,氣機壅遏不能宣通,故有小便澀滯,淋瀝不宣,少腹滿痛,甚則脹痛難忍;苔薄白,脈沉弦為肝鬱氣滯之象。

    5.膏淋

    症狀:小便渾濁如米泔水,置之沉澱如絮狀,上有浮油如脂,或夾有凝塊,或混有血液,尿道熱澀疼痛,舌紅,苔黃膩,脈虛數。

    病機分析:下焦溼熱,內阻脈絡,迫使脂液不循常道,下注膀胱。氣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濁,故有小便渾濁如脂如膏;熱傷陰絡,故可見混有血液;溼熱下注膀胱,故見尿道熱澀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數乃為溼熱的表現。

    6.勞淋

    症狀:病程較長,小便赤澀不甚,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纏綿難愈,遇勞加重或發作,可伴有腰膝痠軟,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虛弱。

    病機分析:諸淋日久,或失治誤治,或久病體虛,或勞傷過度,致使脾腎兩虛而成。正氣虛弱,且溼濁留戀不去,故病程纏綿,淋瀝不已,而小便赤澀不甚;勞則耗氣,故遇勞而發;腰痠膝軟,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脾腎兩虛之徵。

    【治療】

    一、治療原則

    1.分虛實而治

    實則清利,虛則補益,是治療淋證的基本原則。實證以膀胱溼熱者為主,治宜清熱利溼;以熱傷血絡為主,治宜涼血止血;以砂石聚集為主者,治宜通淋排石;以氣滯不利為主者,治宜利氣疏導。虛證以脾虛為主者,治宜健脾益氣;以腎虛為主者,治宜補虛益腎。

    2.正確掌握標本緩急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對於淋證的治療尤為重要。如石淋引起的血淋,若血淋不嚴重時,治療仍應以排石通淋為主,止血為輔。

    二、基本治法

    1.清熱利溼通淋法

    適應證:熱淋。

    代表方:八正散加減。

    常用藥:車前子、萹蓄、瞿麥、滑石通淋利溼;山梔、甘草梢清熱瀉火;大黃通腑洩熱。

    加減:伴寒熱、口苦、嘔惡,加黃芩、柴胡和解少陽;若大便秘結、腹脹,可重用生大黃、枳實以通腑洩熱;陽明熱盛,加知母、石膏清氣分之熱;熱毒瀰漫三焦,用黃連、黃芩、梔子、野菊花、連翹、蒲公英、金銀花、連翹以清熱解毒;氣滯加青皮、烏藥;溼熱傷陰去大黃,加生地、知母、白茅根養陰清熱。

    2.清熱利溼,通淋排石法

    適應證:石淋。

    代表方:石韋散加減。

    常用藥:瞿麥、萹蓄、通草、滑石清熱利溼通淋;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石韋排石化石;炮山甲、虎杖、王不留行活血軟堅;青皮、烏藥理氣導滯。

    加減:腰腹絞痛加芍藥、甘草以緩急止痛;尿中帶血,加小薊、生地、藕節涼血止血,去炮山甲、王不留行;小腹脹痛加木香、烏藥行氣通淋;伴瘀滯,舌質紫者,加桃仁、紅花、皂角刺破氣行血,化瘀散結。石淋日久,神疲乏力,少腹墜脹者,為虛實夾雜,當用補中益氣東加金錢草、海金沙益氣通淋;腰膝痠軟,腰部隱痛者,加杜仲、續斷、補骨脂補腎益氣;形寒肢冷,夜尿清長,加巴戟天、肉桂、肉蓯蓉以溫腎化氣;舌紅,口乾,腎陰虧虛者,配生地、熟地、麥冬、鱉甲滋養腎陰。

    3.清熱通淋,涼血止血法

    適應證:血淋。

    代表方:小薊飲子加減。

    常用藥:小薊、生地、白茅根、旱蓮草涼血止血;生甘草梢、滑石、山梔清熱瀉火通淋;當歸、蒲黃、三七、馬鞭草通絡止血。

    加減:有血瘀徵象,加三七、牛膝、桃仁化瘀止血;出血不止加仙鶴草、琥珀粉收斂止血;久病腎陰不足,虛火擾動陰血,尿色淡紅,尿痛澀滯不顯著,腰膝痠軟,神疲乏力,宜滋陰清熱,補虛止血,用知柏地黃丸加減;腎陰虧耗嚴重,加熟地、麥冬、鱉甲滋養腎陰;久病脾虛氣不攝血,神疲乏力,面色少華,用歸脾東加仙鶴草、滑石益氣養血通淋。

    4.理氣疏導,通淋利尿法

    適應證:氣淋。

    代表方:沉香散加減。

    常用藥:沉香、青皮、烏藥、香附疏肝理氣;石韋、滑石、車前子、冬葵子利水通淋。

    加減:少腹脹滿,上及於脅者,加川楝子、廣鬱金疏肝理氣;兼有瘀者,加益母草、赤芍、紅花活血化瘀行水。

    5.清熱利溼,分清洩濁法

    適應證:膏淋。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飲加減。

    常用藥:萆薢、石菖蒲、黃柏、車前子清熱利溼;飛廉、水蜈蚣、向日葵心分清泌濁;蓮子心、丹皮、燈心清心洩熱。

    加減:少腹脹痛,溲澀不暢,加烏藥、青皮疏肝理氣;小便帶血,加小薊、藕節、白茅根、茜草涼血止血;小便黃熱而痛甚,加山梔子、野菊花、竹葉清心導火;兼肝火,配龍膽草瀉肝清火;病久溼熱傷陰,加生地、麥冬、知母滋養腎陰。

    膏淋病久不愈,反覆發作,淋出如脂,澀痛不甚,形體日漸消瘦,頭昏乏力,腰膝痠軟,舌淡,苔膩,脈細無力,此為脾腎兩虛,氣不固攝,可用膏淋湯補脾益腎固澀。

    6.補脾益腎法

    適應證:勞淋。

    代表方:無比山藥丸加減。

    常用藥:懷山藥、黨參、黃芪、蓮子肉益氣補脾;茯苓、薏苡仁、澤瀉、扁豆化溼利水;山萸肉、菟絲子、芡實、金櫻子益腎固澀。

    加減:舌暗或有瘀斑瘀點,乃正虛夾瘀,加用澤蘭、赤芍、紅花活血化瘀;五心煩熱加知母、黃柏、生地、夏枯草清熱瀉火;腰痠乏力明顯,加續斷、牛膝、川杜仲補腎強筋骨;兼水溼內停,顏面微浮,加茯苓、白朮、薏苡仁、冬瓜皮、雞血藤行水利氣;畏寒肢冷明顯,加用鹿茸粉、肉桂、巴戟天、淫羊藿溫補腎陽。

    三、復法應用

    1.健脾益腎,化溼洩濁法

    適應證:脾腎氣虛,兼水溼內停證。症見淋證日久,病程較長,小便赤澀不甚,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纏綿難愈,遇勞發作或加重,可伴有腰膝痠軟,神疲乏力,顏面微浮,舌淡胖,苔白,脈滑無力。

    代表方:無比山藥丸合五苓散加減。前方補脾益腎,用於脾腎氣虛,淋證日久;後方化氣行水,用於水溼蘊結證。

    常用藥:白朮、懷山藥、黨參、黃芪、蓮子肉益氣補脾;茯苓、薏苡仁、澤瀉、扁豆、豬苓化溼利水;山萸肉、菟絲子、芡實益腎固澀。

    2.清熱利溼,清營涼血法

    適應證:熱淋或血淋重症,臨床表現為淋證的典型證候,同時伴有寒戰高熱,口渴,喜冷飲,甚至神昏譫語,舌質紅或深紅,舌苔黃,脈洪數。

    代表方:八正散合清營東加減。前方清熱利溼,治療溼熱互結下焦;後方清營解毒,用於熱入營陰。

    常用藥:車前子、萹蓄、瞿麥、滑石通淋利溼;山梔、甘草、丹皮清熱瀉火;大黃通腑洩熱,使膀胱、小腸溼熱從大小便分利而出;水牛角涼血解毒。

    3.涼血化瘀,通淋止血法

    適應證: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或見心煩;舌暗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數。

    代表方:小薊飲子合失笑散加減。前方涼血止血,用於血淋;後方化瘀止血,用於瘀血出血。

    常用藥:大小薊、生地、白茅根、旱蓮草涼血止血;生甘草梢、滑石、山梔清熱瀉火通淋;當歸、蒲黃、三七、馬鞭草、五靈脂通絡化瘀止血。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鮮車前草50~100g,水煎服。用於熱淋初起,溼熱之邪不盛者。

    (2)穿心蓮、金錢草各30g,水煎服。治溼熱內盛之淋證。

    (3)竹葉10g,茶葉5g。沸水沖泡,每日衝飲。用於排尿不適反覆發作,但尿檢結果正常或輕微異常者。

    2.常用中成藥

    (1)三金片: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溼。對膀胱炎尿頻尿急明顯者效果較好。用法與用量:每次3~5片,每日3次。

    (2)滋腎通關膠囊:功能與主治:滋腎清熱利溼。對改善腎虛溼熱證效果較好。用法與用量:每次4片,每日3次。

    3.針灸治療

    體穴腎俞、三陰交,耳穴腎上腺,每日針刺1次。或取中極、關元、三陰交、膀胱俞等穴,強刺激。亦可取列缺穴,用毫針,針尖稍向上斜刺五分,進針時不捻轉,待有感應時再行捻轉手法,大指向前推捻數次出針。

    五、臨證勾要

    1.正確採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治療原則

    若勞淋兼夾熱淋,勞淋為本,熱淋為標,正虛為本,溼熱為標,考慮溼熱已上升為主要矛盾,診療時應以治療熱淋為急務,採用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法,待溼熱已清,轉以扶正為主。另一方面,如對本證影響不大的兼證存在時,還應抓住主要矛盾。以石淋兼夾血淋而言,石淋是病因,屬本,而血淋是石淋的兼證,屬標,如若血淋不嚴重,不上升為主要矛盾時,治療應仍以排石通淋為主,止血為輔。但出血量多時又當治血為先。

    2.正確認識淋證“忌汗”、“忌補”學說

    淋證的治法,古有忌汗、忌補之說,如《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說:“淋家不可發汗。”《丹溪心法·淋》說:“最不可用補氣之藥,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臨床實際,未必都如此。淋證往往有畏寒發熱,此並非外邪襲表,而是溼熱燻蒸,邪正相搏,或因溼熱鬱於少陽所致,發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證多屬膀胱有熱,陰液常感不足,而辛散發表,用之不當,不僅不能退熱,反有劫傷營陰之弊。若淋證確由外感誘發,或淋家新感外邪,見惡寒發熱等外感症狀時,仍可適當配伍辛涼解表之劑。因淋家膀胱有熱,陰液不足,即使感受寒邪,亦容易熱化,宜避免辛溫之品。至於淋家忌補之說,是指實熱之證而言,諸如脾虛中氣下陷,腎虛下元不固,自當運用健脾益氣、補腎固澀法。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分清虛實,辨證論治

    對於淋證來說,病變本身有虛實之分。對於實證和虛證在治療上有很大區別。因此在確定疾病診斷和證候型別的同時,要注重病證虛實的鑑別,從症狀、舌脈和病程等多方面進行認識,不難區分。只有進行細緻的辨證才能認清淋證的虛實。臨證過程中,應結合患者年齡、性別和病變季節等因素,抓住病變的主要因素和病變的主要方面,注重主次緩急的鑑別和治療。

    2.熱石勞膏,各有特點

    淋證雖然均有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欲出未盡,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臨床表現。但是要注意各種不同淋證的鑑別和分型,只有這樣才能根據不同的證型進行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各種證型均具有各自的特點,如熱淋同時伴有灼熱刺痛的證候;氣淋同時伴有少腹脹滿明顯,小便艱澀疼痛,尿有餘瀝;血淋則有小便中帶有血液且疼痛明顯;膏淋同時伴有小便混濁如脂膏的現象;石淋伴有小便中排出砂石;勞淋上述症狀與勞作相關,遇勞則發。

    3.對於石淋的治療

    其病理因素為溼熱蘊結下焦,煎熬尿液凝結而成砂石,它的主要矛盾是“溼熱”,因此治療應以清利溼熱、化石通淋為主要大法,要始終貫穿“通利”這一基本原則。而溼熱蘊積下焦,凝成砂石,勢必壅阻氣血,導致氣滯血瘀,膀胱氣化失司,或在病理實質上表現有炎症性粘連,因此在清利溼熱、化石通淋的基礎上,必須重視配伍理氣活血,因溼熱既可導致氣滯血瘀,而氣滯血瘀之後,溼熱更易蘊結,互為因果,故疏通氣血,可加強清利溼熱的效果,以求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一般而言,石淋以溼熱壅結、氣滯血瘀的邪實為主,故應“忌補”,若誤用補法則“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但必須注意體質與疾病、區域性與整體、病程長短等問題,凡體質虛弱不耐單純通利者,則應“通中寓補”,以求祛邪而不傷正,補正而邪易去。

    二、驗案舉例

    案一

    葉某,男性,35歲,職工。主訴“發作性腎絞痛半年餘”,病情發作時表現為右側腰腎區劇痛,時有血尿,尿色深黃。腎區有叩擊痛,舌苔中部黃膩,脈弦滑。X線檢查:右側輸尿管結石2枚。結合病情,診斷為:石淋。辨證:溼熱蘊結,氣滯血瘀,陰絡損傷。治法:清利溼熱,行氣活血,化石通淋。處方:金錢草30g,海金沙(包)12g,萹蓄12g,石韋10g,六一散(包)12g,炮山甲5g,王不留行10g,風化硝(沖服)5g。另:琥珀粉3g,沉香粉1g,和勻,每日2次吞服。服用9劑後,患者小便排出豌豆大結石塊1枚,再服7劑後又排出1枚,患者症狀消失,複查X線(-)。

    按:石淋的基本病機是溼熱下注,化火灼陰,煎熬尿液,結為砂石,瘀阻水道。病程短者,應予清化溼熱,排石通淋,化氣行水,藥用石韋、金錢草、海金沙。溼熱蘊結下焦,結為砂石,勢必壅阻氣血,導致氣滯血瘀,膀胱氣化失司,或在病理實質上表現有炎症性粘連,故應在清化溼熱、排石通淋的基礎上加用理氣化瘀之品,加用炮山甲、王不留行。同時採用驗方排石散,取琥珀粉、沉香粉口服,確有療效。琥珀有“消瘀血,通五淋”之效,沉香降氣走下。魚腦石是大黃魚和小黃魚頭耳中耳石,其排石功效確切,為治療石淋的驗藥之一。

    案二

    洪某,男性,67歲,2001年1月8日初診。主訴“發現腎和輸尿管結石3年餘”。患者曾經多次行B超檢查,B超診斷:雙腎小結石伴泥沙樣結石,左腎集合系統分離,輕中度積液,輸尿管上端明顯擴張。雙腎區時有疼痛,曾有腎絞痛病史。舌苔薄黃,舌質暗紅,脈弦。診斷:石淋。辨證:腎虛陰傷,溼熱瘀結。處方:金錢草25g,海金沙(包)10g,酢漿草15g,石韋10g,萹蓄15g,瞿麥15g,威靈仙15g,大生地15g,懷牛膝12g,生蒲黃(包)10g,大麥冬12g,胡桃肉10g,桑寄生15g,冬葵子12g,烏藥10g。

    二診:患者自覺症狀消失,腰不痛,排尿通暢,小便時黃,舌苔焦,舌質稍暗,脈細。上方加炮山甲9g,王不留行10g。

    患者其後間斷服用此方,服藥時一般情況好,停藥後腰痛症狀仍然發作。2001年11月30日複查B超:雙腎內有小結石,集合系統分離,輸尿管下端擴張。上方基礎上囑患者自購琥珀粉30g,沉香15g,魚腦石30g,三藥研粉,每次服2.5g,每日2次。

    12月18日複查B超:雙腎無結石,集合系統無分離,輸尿管無擴張。無腰痛腰痠,小便通暢,原方鞏固,病癒。

    按:結合患者症狀體徵,基本病機為溼熱下注,化火灼陰,煎熬尿液,結為砂石,瘀阻水道。針對上述病機,治療應用清化溼熱、排石通淋,化氣行水。應用石韋散、八正散等方劑治療。而此病人病程較長,兼有陰傷之徵,又有腎盂積水等陰邪阻滯的表現,故在採用清化溼熱、排石通淋的同時,注意陰陽並補,透過補腎以助氣化,可以加強排石通淋的作用,故配合胡桃肉、桑寄生、懷牛膝、生地平補腎陰腎陽之品。根據“肺為水之上源”的理論,採用補肺滋腎法,用麥冬以養肺補腎。同時採用驗方排石散,取琥珀粉、沉香粉、魚腦石口服。

    【預後及轉歸】

    淋證的預後往往與其型別及病情輕重有關。初起者,病情尚輕,治療得當,多易治癒。但熱淋、血淋有時可發生熱毒入血,出現高熱神昏等。若病久不愈,或反覆發作,不僅可轉化為勞淋,甚則變為水腫、癃閉、關格。

    【預防與調護】

    多飲水,不憋尿。注意會陰部的清潔。儘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如導尿管、膀胱鏡、膀胱逆行造影,以防外邪入侵膀胱。積極治療消渴、肺癆等慢性疾病,也可減少淋證的發生。避免縱慾過勞,保持心情舒暢,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 4 # 心血管黃醫生

    尿路感染吃什麼藥好?

    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簡稱尿肝,是指各種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統生長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反應。

    尿路感染分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急、慢性腎盂腎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尿路感染有什麼臨床表現?

    單純性的尿路感染是相對於沒有複雜因素的,這種感染叫做單純性尿感,複雜因素的感染包括複雜性尿感,包括有結石、腫瘤或者是先天性的尿路的畸形,或者是因為手術損傷以後造成的黏膜不光滑,還有就是因為反覆的感染損傷了黏膜,甚至使尿路變成了不平滑,有畸形、存留殘餘尿的這種地方,殘餘尿就可以存留細菌,細菌生長以後就不容易尿出來,這些是屬於複雜性尿感。

    單純性尿感就不包括這些複雜性的因素,還不包括什麼呢,不包括性傳播性疾病,就包括像淋病、梅毒或者是說有非淋性的尿道炎,這些都不在單純性尿感範圍之內,所以單純性尿感的症狀就比較簡單了,它一般來講就是膀胱炎和尿道炎,它的這個是淺部黏膜的感染,就有尿頻、尿急、尿疼、尿不盡,有時候排尿有點困難,是單純的尿路感染,還有重一點的話,會出現小腹的疼痛、兩側腹疼痛、腹股溝的疼痛,這是單純性尿路感染的症狀。

    尿路感染吃什麼藥好?

    建議尿路感染患者可以吃一些左氧氟沙星或者是頭孢之類的藥物。對於治療尿路感染都是非常的好。當然了,遇到尿路感染這種疾病一般去醫院掛泌尿科就可以了,或者有些醫院會叫泌尿生殖科,因為每個醫院起的名字都不一樣,但是檢查的內容一樣的。一般尿路感染都會讓你多飲水,多排尿液,這樣會把透過排尿把細菌沖刷掉。

    至於處理措施,主要就是去醫院做個尿常規檢查,然後就是明確病因後服用尿路感染藥物。而且注意就是多喝水有助於恢復的。注意對於換洗內褲消毒處理,保持好衛生情況。

    一般治療:急性期患者注意休息,多飲水,勤排尿。發熱者給予易消化、高熱量、富含維生素飲食。膀胱刺激徵和血尿明顯者,可口服碳酸氫鈉片1g,每日3次,以鹼化尿液、緩解症狀、抑制細菌生長、避免形成血凝塊,對應用磺胺類抗生素者還可以增強藥物的抗菌活性,並避免尿路結晶形成。

  • 5 # 愛拍照的迷谷

    尿路感染的常用藥物:

    (1)磺胺類藥物:常作為初次感染的首選藥物,如複方新諾明,劑量每日50mg/kg,分2次口服,療程1-2周。注意多飲水防止尿中形成結晶,腎功能不全時慎用。

    (2)吡哌酸:尿中排出率高,對大腸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療效好。劑量每日30-50mg/kg,分3-4次口服。不良反應少,可有輕度胃腸道反應,幼兒慎用。

    (3)呋喃妥因:抑菌範圍廣,對大腸埃希菌效果顯著,不易產生耐藥性。劑量每日8-10mg/kg,分3次口服,導致胃腸反應,宜飯後服用。

    (4)諾氟沙星:對革蘭陽性、陰性細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劑量為每日5-10mg/kg,分3-4次口服。長期應用可致菌群失調,一般不用於幼兒。

    (5)氨基糖苷類:這種抗生素因其腎毒性較大,且對聽力有影響,使用時應慎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為什麼說全身武裝色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