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annibalLecter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名就是利,利就是名。大家都知道有了利就能出名,而出了名就能換利益,而在講究儒家文化,君子喻於義的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了利換名難,有了名換利簡直太容易。

    比如宋江同學,本來可以佔山為王,喝酒吃肉,就算不稱王稱霸,也可以衣食無憂偏安一隅,但是他一輩子不忘招安,犧牲那麼多兄弟,最後自己也不得善終,求的就是一個名。畢竟百年之後,不想別人介紹——我是土匪二代。

    再比如曾國藩,對清王朝有再造之功,手握重兵但是依然任由朝廷宰割忽悠,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最後解甲歸田,他要的就是一個名。

    再比如沈萬三,胡雪巖,富可敵國,賺了錢首先想的還是紅頂子。可見在中國古代,這個名器之重。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李紱作為清流的代表,名滿天下,是大家都想拉攏的物件。

    第四集,李紱出場,是在三王爺府上,四爺去找三爺要錢,三爺正帶著一幫讀書人在編書,其中為首的李紱對四爺就是超級不尊敬,直接懟得四爺沒話說。

    四爺的表情也只是悻悻惹不起——

    可見早在康熙朝,文人們在這些王公貴胄面前就是拽上天的——你不尊重文化就是不進步,不尊重文化就是不孝,不孝就可以不忠,不忠王朝就要滅亡,王朝滅亡了就對不起列祖列宗......

    巴拉巴拉一堆說法上來,能把皇帝說死。

    就連康熙爺本人,對文人也是尊敬有佳,比如說對王師傅, 不僅僅因為他是太子的老師,更重要的是他是文人,文人主張孝順,忠君,愛國,反對文人就是反對孝順,忠君,愛國,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到了雍正繼位以後,起碼有兩派人要爭奪李紱,首先是雍正爺那一邊。

    第22集,張廷玉知道了自己的弟弟張廷璐被八爺拉下水了,成了恩科主考,馬上就推舉了清流李紱,因為知道這個人誰的邊都不站,只為真理說話,是讀書人的典範。

    所以張廷玉舉薦他的時候,雍正並沒有記恨舊仇,而是唯賢是用。

    第二派,則是雍正反對派,也想拉攏文壇領袖。第22集,李紱進京,遇到了八爺,八爺趕緊巴結——

    當然八爺是撞了一鼻子灰——

    八爺是最在乎文人的,一天就養著一幫文人騷客,像納大爺那樣的,到處散佈謠言。

    這麼炙手可熱的一個紅人代表的就是話語權,輿論,天下吃瓜群眾的看法。所以雖然說做不到斂財,但是走哪去吃飯基本上都是要打折的,除了朝廷俸祿,自己作為王爺士紳們爭相巴結的貴客,天天吃席自己都不用開火。

    在此我們還要考慮第三派,三王爺和李老師關係還很好,一起編書,國家的科研會議津貼也是隨便用的。

    那麼當李老師知道了有人在博倫樓賣考題的時候,自己已經是副主考了,這個事情本來就和自己的頂子息息相關,自己這裡工作上出了簍子,不是掉名,還要掉頂子,掉腦袋,情急之下,為了抓住證據,拿出70兩銀子買考題,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70兩在當時相當於2-3萬人民幣,一個平時不用開火做飯的四品官拿出自己個把月的工資買自己的頂子和腦袋,不為過。

    當然這個只是電視劇演繹,在真實的歷史上,李紱沒有做什麼主考,而是官至直隸總督,還和雍正愛臣田文鏡撕B,最後被雍正下了大獄問斬。但是沒辦法文人實在是太拽,再加上他本身清廉正直沒有確鑿的汙點,雍正也不敢殺他,最後到了乾隆朝還做到了內閣學士。

    所以,名這個東西,用不好就是小丑,用好了,就是無敵。

  • 2 # 少龍210012

    李紱是傳統意義上的清官,可還真不是我們當代思想上的清官,所以拿出70兩銀子對他來說還真是毛毛雨啦!

    古代清官是不亂攤牌苛捐雜稅和各種徭役;現在的清官就是除了工資性收入以外沒有其他的隱性收入!雖然李紱不亂攤牌苛捐雜稅和徭役,但是他還是有灰色收入的!!!!

    為何我如此說呢?咋們先了解下“火耗歸公”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是怎麼回事吧!

    火耗歸公又稱耗羨歸公。火耗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雍正二年七月推廣全國,將明朝以來的“耗羨”附加稅改為法定正稅,並制度養廉銀,用意在打擊地方官吏的任意攤派行為。此舉集中了徵稅權利,減輕了人民的額外負擔,增加了外官薪給,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汙有積極作用。但州縣於額徵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從根本上改善吏治。 “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或稱“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此政策是指”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即廢除他們免稅的特權。康熙執政四十餘年之後國家財政出現危機,稅收收入有限。而因固有的封建社會中考取功名者免徭役賦稅的制度,官員地主一類真正富有的人卻不需上交多少賦稅,不但使財政負擔落在窮苦百姓身上,而且國庫空虛,因此出臺此政策最佳化稅收結構,使社會富有階級承擔更多的稅收責任。

    面對急切催債尖酸刻薄的胤禛,胤祉都沒說啥,李紱卻給了胤禛一個軟釘子。這時李紱給我的印象是敢於直言、不畏強權。

    後來,李紱又忠於職守、敢於硬碰,揭開科考舞弊案。我真的對他很佩服!但是後來李紱反對田文鏡的開展新政我對他就有了一些看法。因為新政受益者是老百姓,李紱強烈反對,他代表的是“社會富有階級”。

    還有這樣一個細節,就是李紱的文章換來上好的雞血石送給了雍正的三哥胤祉

    李紱和田文鏡在河南鬧翻後,回到京城,首先找到自己的老領導胤祉,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這樣幾個細節:一,李紱不但可以拿出70兩銀子,500兩銀子也是可以拿得出的;二,李紱也是送禮的,這雞血石是不是巧取豪奪咱們不說,反正他是弄到手還送給了胤祉的;三,李紱肯定和胤祉說明了她和田文鏡之間的事情,並且想要胤祉支援自己!

    這算是清官嗎???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多說了!

    後來,雍正要處斬李紱,我很不理解,這麼好的官為啥要殺??後來再看了好多遍之後,再加上自己人生閱歷豐富之後才明白了李紱的“可怕之處”,他表面有著非常好的名聲,背地裡結黨亂政、巧取豪奪(這個李紱少點!!),所以雍正迫於壓力最後又釋放了他,永不敘用!

    綜上所述:這個問題我回答得很亂、很散,主要是談論李紱這我個人也很複雜!李紱代表的是士紳階層的利益,享受特權帶給自己的好處,從《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蛛絲馬跡我隱隱約約感覺到他不是那麼清廉(享受士紳不納糧、不當差,至於收不收火耗電視劇沒說我也不好給大家瞎說,但是我覺得他收);同時,李紱還利用科舉,編織起了“朋黨”(送別李紱時,他的學生明顯就是新一屆的清流);但是他確實又不畏強權、剛正不阿,堅持自己的信念,敢於同強權鬥爭。

    結論:囉裡囉嗦這麼多,也該總結了!

    《雍正王朝》電視劇裡,李紱是一個標準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他習慣了自己享受的特權不願放棄,同時也利用科舉結成自己的朋黨,編織自己的“朋友圈”;他又有自己的底線,也是有名的“清官”,敢於同一些不良社會現象作鬥爭!因此,李紱有他自己所代表階層的利益,有那個時代帶給他的印記,有自己的侷限性。所以我說,李紱時封建社會意義上的清官,但是不是現代社會意義上的“清官”,所以他拿出70兩買考題很正常,他有錢!

  • 3 # 達摩說

    有這麼一個情節,說李紱因為與田文鏡產生了糾紛,回到京城去找三爺胤祉。為了能讓胤祉幫他說句話,他送給胤祉一方雞血石,說是武昌一個縉紳送的,胤祉不要,說你一個清官還幹巧取豪奪的事?李紱連忙說,他想拿500兩銀子買,但人家不賣,後來給人家寫了篇墓誌銘,才把雞血石換來。

    可見,對李紱來說,別說區區70兩,500兩銀子都不在話下。

    因為在清朝的體制下,即便是如李紱一樣的清官,都不會清貧到一文不值。首先,作為有科舉功名的人,他們是可以免稅的,於是會有很多人無償把土地獻給他們。也就是說,他們本身即便不當官,都是社會上有經濟特權的一類人。而且清朝官員的俸祿雖然不高,但有很多歸入合法領域的灰色收入,比如火耗銀、養廉銀之類。所以,在清朝即便是清官,幾十兩銀子對他們來說,都是毛毛雨。

    更何況,在《雍正王朝》中李紱在伯倫樓買考題時,他的真實身份可是會試副主考啊。會試考題要是洩露了,他自己也有責任,更何況事關國家綸才大典,以李紱對國家對朝廷的責任感,他肯定不能睜一眼閉一眼,誓要把這件事搞清楚搞明白。

    比起這些,70兩銀子根本不算什麼。

  • 4 # 江北陸遜

    很簡單,清官不等於窮官啊。清朝的官員其實收入還過得去,當然說的是正規收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養廉銀製度的存在。

    由於儒家的義利觀的存在,除了宋朝,歷朝歷代的薪俸都不高,有些朝代甚至非常之低,低到沒有。比如北魏早期,官員是無俸的。由於北魏是鮮卑政權,保留著一些漁獵民族的習俗,所有官員和貴族的收入靠戰場搶掠和剝削擄掠得來的奴隸而獲得。

    這點到了明代臻於極致。明太祖朱元璋由於出身的問題,對官員存有天然的不信任,反貪是非常殘酷的,並且訂了極其苛刻的薪酬制度。由於明官員的薪俸極低,導致明的貪腐極其嚴重。鑑於明代官吏薪水太低而導致貪腐橫行,最終導致崇禎丟國喪身吊死煤山的慘劇,清廷其實一直是試圖尋找解決辦法的。

    這個難題最終是由雍正解決的,雖然不能去根,但還算行之有效。雍正推出的這項制度就是養廉銀,本身就是雍正改革的三大國政之一: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和養廉銀。

    在雍正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兩項政策後,清政府將所有稅收(包括酒醋稅等地方稅)改歸朝廷所有,導致地方官少了一條財路。火耗,指的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的錢銀。這項收入被剝奪以後,官員薪奉進一步降低,如果沒有有效應對的方法,那將是重蹈明之覆轍,貪賄之風將毀掉清廷的一切。所以雍正就推出了養廉銀製度。

    所謂養廉銀製度,有點類似於現在的轉移支付制度,即將稅收收歸中央以後,將原本的火耗中的一部分發還給官吏,作為養廉銀,取高薪養廉之意。

    這項制度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事實上清末的貪腐一點不比明末差,因為人的貪慾是無窮無盡的。但是養廉銀製度的存在,對於李紱這樣的清官而言,卻是一項非常有利的制度。因為養廉銀還是頗為豐厚的,一般為官員薪水的10倍到100倍,據光緒朝《清全典事例》記載:總督為13,000至20,000兩/年,巡撫為10,000至15,000兩/年,布政使為5,000至9,000兩/年,按察使為3,000至8,444兩/年。

    李紱當時的職位我沒具體查過,似乎還沒出任直隸總督,但肯定不會低於巡撫一級,一年一萬多兩的養廉銀,拿出區區七十兩還是很容易的。

    而且當時面對那樣的局面,這錢拿不出來也得拿出來。要知道,歷代王朝對於科舉都是非常重視的,如果發生科場弊案,處置是非常之重的。李紱作為當科的副主考,既然沒有貪汙受賄的情事,那肯定不可能自己跳到這個坑裡去。而且《雍正王朝》裡,李紱的人設是大清官,他更不可能放任這樣的醜聞發生。如此情況下,拿出七十兩銀子又有何奇怪的呢?

  • 5 # fuj211

    在古代能讀書的都是有一定產業的人,真正的窮人能讀書的沒幾個,李綒自己不貪,可沒事家裡窮,家裡可能有祖業,可能家裡是士紳

  • 6 # 南瓜報告

    李紱掏出70兩銀子買考題在電視劇《雍正王朝》是個重要情節,很多觀眾被李紱的舉動吸引了……首先,李紱買了考題會對後續科考產生怎樣的影響?其次,李紱是清官,拿出70兩銀子買考題,出手確實“闊綽”。

    李紱是清官不假,但也並不意味著李紱沒有錢。可以肯定的是,李紱沒有大錢,但平日勤儉節約,70兩“存款”應該還是有的。而且,以李紱的官職,俸祿應該不算少,再加上跟三爺一起編撰圖書賺的稿費,他的日子還算不上清苦,拿出70兩不會影響生活質量。

    關鍵問題在於,李紱拿出這70兩是“好鋼用在刀刃上”,他這70兩能夠糾正朝廷科舉考試的舞弊之風,對副考官李紱而言,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所以,花上70兩白銀,他連眼都不眨。

    其實李紱買考題的情節,也進一步夯實了李紱的角色特性,他就是這樣一個敢作敢為的清官。

  • 7 # 微笑刺客816

    有一種思維障礙需要破除,即:清官=窮 在雍正以前,官吏的俸祿是很低的。低到了養家餬口都可能成問題。而雍正推行“耗羨歸公”的政策,把耗羨的一定比例作為“養廉銀”發給各級官吏,以求高薪養廉,這樣官吏的收入就大大增加了。此外,官員未必只有俸祿的收入來源,像李紱,有文采,又能寫一手好字,同時一定程度還是讀書人的領袖,劇中就有這樣的劇情:李紱為一個富商巨賈的爹寫一篇墓誌銘而換來一塊上好的雞血石送給三王爺。這種也屬於合理合法的勞動所得。

  • 8 # 風雪夢不逝

    李紱(1675—1750),字巨來,號穆堂,江西人。自康熙四十八年中近士後,李紱多年為官,廉潔奉公,因而備受重用,位列封疆,經歷了康雍乾三朝。李紱是清流名士,《雍正王朝》中更被稱之為天下讀書人領袖。

    李紱之所以去買考題,乃是出於公心。《雍正王朝》中就任內閣侍讀學士的李紱,經上書房大臣張廷玉推薦,成為了雍正元年恩科副主考。

    這次恩科是雍正朝第一次開科取士,雍正自然十分重視,考題是皇帝親自出的,密封也是經過雍正精心處理的。

    可惜的是,考題還是洩露了,因為雍正的後院起火了。三阿哥弘時與會試主考官張廷璐串謀,企圖透過賣考題撈取政治資本,實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天子腳下,朗朗乾坤,竟有人公然販賣考題,價格也是不低,一百兩一份,多人買的話還給打折,只要七十兩。李紱作為副主考,平生廉潔奉公的他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李紱親自來到伯倫樓,一番討價還價後,毫不皺眉的掏出了事先準備好的七十兩,買走了考題。李紱真的這麼有錢嗎?

    一、七十兩真不多。檢視李紱的履歷,康熙年間做過侍讀學士,當過主考官,左都御史,還做過河工。這些官職,歲俸都不下百兩,做了十幾年官,難道連個七十兩的存銀都沒有嗎。

    二、很明顯,李紱也是經過事先準備的。李紱此行的目的就是買考題,就算他真的一貧如洗,也會盡力湊夠七十兩。李紱在京城做官多年,認識很多達官貴人,湊足七十兩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事實上,李紱捲入科場案是在康熙年間,康熙六十年,李紱擔任會試副考,李紱因落榜生鬧事,遭人彈劾而被貶為了河工。《雍正王朝》的描述也只是借雞生蛋罷了。歷史上的李紱,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在雍正年間遭受了牢獄之災,兩次被綁赴西市,幾乎丟掉性命。

    雍正五年,李紱因彈劾田文鏡,反被誣為“庇護私黨,犯罪21款”,被革職下獄,差點就拖到西市問斬了。只因李紱確實清廉有加,家中無薄財,雍正才最終赦免了他。

    乾隆十五年,李紱去世。李紱以飽學清廉聞名於世。家鄉人民為了紀念他,將撫州一條繁華的街道取名為“穆堂路”。金榜題名,青史留名,李紱做到了。封建時代文人的極致,這就是李紱。

  • 9 # 醉美木瀆

    其實我們一直都有一種誤解,由於明清兩代官員俸祿不高,所以如果一個人是清官,那麼他的生活一定會很拮据。

    比如說海瑞,傳說海瑞因為老母過壽買了兩斤肉,驚動了當時的浙江總督胡宗憲,可見海瑞為官的清廉,手頭的拮据,可是即便清廉如海瑞,他也有錢娶了兩房小妾,因為妻妾爭寵,導致兩名小妾自殺。家裡也一樣有丫鬟,長隨。“海青天”後來作為地方二品大員,他的清貧只是相對的,比一般百姓他的日子還是非常舒適的。

    咱們說回李紱,他在電視劇裡的職務是內閣侍讀學士,由張廷玉推薦,出任此次主考官。內閣侍讀學士是皇帝身邊的高階幕僚,應該是三品官,是個清水衙門但是政治前途光明,外放地方任封疆大吏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品官的年俸只有130兩,拿出半年多工資買份考題確實有點貴,考慮到事件發生的時間是雍正初年,官員還沒有養廉銀,僅憑俸祿拿出這麼大一筆錢確實應該很費勁。

    但是在劇中,李紱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清流領袖,在劇中他的一篇墓誌銘就能換來一方頂級的雞血石。

    想必平時找他題字,作畫,寫文章的人也不少,包括王公大臣,寫完都是要給筆敬的,估計三五十兩銀子是拿不出手的,所以七十兩銀子也就是李紱寫幾個大字的錢。

  • 10 # 炒米視角

    在《雍正王朝》裡,李紱是清流,也是一個清官,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是窮官。但在伯倫樓花70兩買考題,眉頭都沒皺一下,是因為考題事關考試公平,再多錢李紱也會去買。

    的確在正史上,李紱少時孤貧,但是自幼比較聰穎,10歲就能作詩,12歲就能和家鄉的那些文化人結詩社了。對於李紱幼時的家貧,有個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那就是李紱曾經在大冬天僅靠300文銅錢,從家鄉江西臨川到湖北漢陽,走了3000多里投靠家兄,一路上差點沒餓死凍死。但是這也培養了李紱堅強的意志。

    因而李紱在康熙44年(1705年)曾經是江西鄉試第一(全省第一),康熙48年(1709年)的進士,隨即選庶吉士。按照文官正常的仕途程序,這也是入閣(或軍機)的正軌。

    李紱後來的一切都是科舉賜予他的。因此科舉的公平性,對於他而言,幾乎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所以他才敢不惜一切代價,要捅開“雍正元年恩科舞弊案”的黑幕。

    再來說錢,在《雍正王朝》裡,他曾經在胤祉府裡,參與《古今圖書整合》等書的編撰工作,這也就李紱“有錢”開了後門。

    正史上李紱因為參與編撰《古今圖書整合》,曾經受到過康熙的褒獎。但李紱不是在胤祉的府裡,而是在翰林院,當時他的職務應該是編修,本來就是做這份工作的。但是劇情需要,硬是把李紱描繪成了三爺胤祉的門人。

    如果李紱單單只是翰林院的一個編修,那麼他是沒有多少俸祿的。至少一口氣要他出70 兩銀子,他不會那麼痛快。畢竟年俸才百十兩銀子,加上各種書墨銀子,一年下來也就勉強生活而已。但是把編書的地點挪到了胤祉的府裡,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知道胤祉為了修書,還跟國庫借了30萬兩銀子,最後還是康熙給墊還的。

    名堂也就在這裡,三爺胤祉為了編書,借了那麼大一筆外債,的確我們相信這裡有很大一部分的確用於史料的蒐集,筆墨的採買等等,但是編書不是一個人的活,聘用相關研究人員才是主要開銷。李紱在這種情況下,工資待遇不會太低。但是無論李紱拿多少銀子,這影響不到李紱的清名,因為李紱修書拿工資,靠知識賺錢,既未貪墨,也未受賄。

    因此李紱實際上就被胤祉給“收買”了,胤祉因此就成了李紱的政治背景。

    《雍正王朝》裡,追比戶部欠款案的時候,老四胤禛跑到胤祉府裡要錢,第一個跳出來的不是胤祉,而是李紱。

    胤禛只是說了一句“借國債著韻書,恐對國計民生裨益不大。”這是一句對胤祉說的話,但是李紱立馬懟道:“照四爺這麼說,倉頡造字也是多此一舉了?”懟得胤禛一點脾氣都沒有。

    但是這只是李紱中產生活的養成計劃,等到李紱放任出去為官的時候。由於編書受到了康熙的表彰,而且仕途光明,未來也是入閣(或軍機)人選,逐漸宣告日起,成為了文壇的領袖級人物,以及士紳階層在官場和在民間給李紱營造出來的這種氛圍,使得願意投資李紱的人會更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李紱是清流,但是清流從來都缺乏“清廉”的取財途經。

    在後來李紱和田文鏡頂上之後,李紱進京去見胤祉,第一件事情就是送了一方“雞血石”給胤祉,胤祉喜歡得不得了,對於文人墨客而言,這些石頭可是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但是,當胤祉問到這塊“雞血石”來源的時候。

    李紱講到,“是從武昌的一個縉紳那拿來的。”胤祉臉色大變,扔還回去,要他立刻還給人家。

    然而,後面李紱的解釋雖然化解了胤祉的疑惑,但實際上暴露了更多的資訊。

    首先,李紱原本打算拿500兩銀子去買的,結果人家高低不賣。重點是500兩銀子,李紱眼皮都沒眨一下,目的就是為了博胤祉的歡心,因為胤祉是他最大的政治靠山。對於一個外放的官員,拿500兩銀子出來買個喜歡的東西,不算過分,因為此刻他的正常收入裡多了火耗,所以500兩應該還是出得起的;

    其次,李紱知道人家喜歡宋版書,於是拿了兩本宋版書去換,人家依舊不換。宋版書那是喜歡物,即便放在清朝,那也是古董,對於文人而言,這些都是命根子。市價肯定要高於500兩銀子。所以此刻對於李紱而言,他家裡的錢絕對不止正常俸祿加火耗收入;

    再次,過了一年,人家主動找他來替自己死去的父親寫墓誌銘,開價2000兩。這就是李紱的另外一個收入渠道,那就是幫人代筆寫墓誌銘之類的文章,但是很顯然,李紱的身價要比街頭的代筆先生要高出上萬倍。幫個普通縉紳寫個墓誌銘,人家報價就2000兩,如果加上討價還價,只會更高。問題來了,真的是因為李紱的文章寫得好,才值這麼多錢嗎?

    最後,李紱一篇墓誌銘換了人家一方“雞血石”,胤祉大喊對方不虧。很顯然這“雞血石”是肯定超過2000兩的。而雞血石對於這些清流們,不過就是手中的一個把件而已。“清流”之所以能清高俯視眾生,其實都是用大把的銀子澆灌出來的。而真正能夠花大把錢澆灌出他們孤傲性格的,實際上也就是這些縉紳階層。

    所以為什麼李紱後來至死反對田文鏡“侮辱斯文”?因為田文鏡推行的“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切切實實地動了他背後那個階層的乳酪。

    雖然李紱少貧,而且為人不貪,正史上數得著的大清官,但是回望清朝的清流們,哪個是窮得揭不開鍋的?真的窮得揭不開鍋,他怎麼又能成為清流呢?清廉只是品行,而清流卻是一個階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有些地方核桃為什麼特別便宜還沒人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