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柚子愛遊戲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全球氣候變暖,有多種聲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是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事實,一是認為全球氣候變暖這個論調似乎被政治裹挾充滿了陰謀論的意味。全球氣候變暖母庸置疑全球變暖的證據是什麼? 以往我們討論氣候變暖問題總是圍繞地基氣象站所記錄的溫度潛在剩餘偏差。這些記錄尤為重要,但是其表示的只是氣候系統變化的單一指標。全球變暖更多的證據來源於對氣候系統中許多其他要素的廣泛測量結果,這種測量是獨立進行的,在物理上具有一致性,而這些要素之間具有緊密聯絡。在氣候變化中,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是眾所周知的指標,從氣候統計意義上講要有30年以上的線性趨勢。雖然每一年甚至每10年的溫度並不總是會比上一年或上個十年高,但自1900年起全球地表溫度已大大升高了,1880-2012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0.85°C。氣候變暖並不表示地球的任何區域、任何時期都在變暖,而是地球表面溫度在至少30年以上的線性趨勢是上升的。所以說在過去的百年或更長時間某個十年、二十年、某個季節或者某個地區溫度下降、趨緩都是正常的。自1850年以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在1870年代—1900年代、1940年代—1970年代都曾出現了變冷的年代際變率,但這並不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持續上升的總體趨勢。另外,1998年以來的全球變暖“趨緩”主要表現在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的變化上,但從整個氣候系統的變化來看,全球變暖並沒有“趨緩”。由於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和城市地區的增溫更高(稱為城市熱島效應),但是僅侷限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研究表明,即使未經訂正,其對全球溫度的影響也不會超過10%,東亞地區可能會達到20%以上。全球陸地氣溫的測量是在全球幾千個測站點觀測到的資料基礎上,並透過數學統計均一化處理後得出的,這就意味著剔除了測站空間的不均一、城市化等因素。陸地溫度變暖與觀測到的海洋溫度變暖趨勢是密切一致的。許多獨立分析結果證明,從船上測量到的海洋空氣溫度上升與海面溫度上升是同時發生的。大氣和海洋都是流體,所以表面增溫也在低層大氣中看到,同時也可在海洋上層看出,而觀測結果也證實了事情確實如此。從對無線電探空氣球和衛星的觀測資料分析中可以一致地看到,對流層升溫可以促使大氣層中的天氣層變得活躍。至少自從上世紀70年代起,超過90%的熱量被氣候系統吸收,這點可以從1950年代起全球記錄的海洋熱含量中得到證實。隨著海洋變暖,海水本身也會膨脹。這種膨脹也是過去一個世紀獨立觀測到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融化的冰川和冰蓋也是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之一,而陸地水的儲存和使用上也起了相應的變化。逐漸變暖的世界也是個逐漸潮溼的世界,因為溫暖的空氣可以鎖住更多水汽。全球性分析表明,這種測量大氣水汽含量的比溼在陸地上和海洋上都有所增加。作為整個星球中的冰凍部分 ——總稱為冰凍圈,既受制於局地溫度,同時也能影響局地溫度。全球冰川中的冰量每年都在下降,而且已經持續了20多年,消融的冰量是海平面上升的部分原因。積雪對於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尤其是在春季冰雪消融之時。從上世紀50年代起,整個北半球的春季積雪開始退縮。自從有了衛星紀錄以來,就觀測到北極海冰已有重大消融,尤其是在最小覆冰期,即每年融冰季節結束之際的9月。相比之下,南極海冰的增加量一直要小些。個別地看,任何單一的分析結果都可能會令人難以信服,但是對這些不同指標和不同資料集所作的分析結果令許多研究團體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從深海到對流層頂部,所有空氣或海洋變暖、冰雪消融和海平面上升等等證據都確切地表明瞭一件事情,那就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全球已經開始變暖綜上所述,全球變暖的證據來源於多項複雜而獨立的氣候指標,高到大氣層上部,深至海洋底部。這些指標包括地球表面溫度、大氣溫度和海洋溫度的變化,還包括冰川、積雪、海冰、海平面和大氣水汽等方面的變化。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對此類證據已獨立驗證過多次,證實了自19世紀起全球就開始變暖是毋庸置疑的。為了更好詮釋這一結論,本文將比較下歷史氣候和現代氣候。現代氣候與歷史氣候變化的異同首先回答:工業化時代之前出現的冰期和發生其它重要氣候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地球的氣候在所有時間尺度上都發生了變化,其中包括遠在人類活動能夠發揮作用之前。人們在認識這些氣候變化的成因和機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地球輻射平衡的變化是過去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子,但這些變化的原因各不相同。任何一種情況,無論是冰期、恐龍時代的暖期或是過去一千年中的波動,其具體原因都必須單獨確定。在許多情況下,現在已經能夠很有信心地確定其成因,利用各種量化模式可以重建許多過去的氣候變化過程。從冰期開始到過去近300萬年的週期中,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這些變化與地球圍繞太陽的軌道的週期變化有關,這些週期也即所謂的米蘭科維奇週期(圖3)。這些週期改變了每個緯度每個季節接收的太陽輻射(但幾乎對全球年平均值沒有影響),我們可以以天文精度計算出這些週期。目前仍就冰期具體從何時開始和結束進行討論,但有許多研究表明,北半球各大洲夏季日照至關重要: 如果低於某個閾值,過去冬季的雪在夏季就不會融化,隨著越來越多的雪積累下來,冰蓋就開始增厚。氣候模式的模擬結果證實冰期的確可以這樣開始,同時還利用一些簡單的概念模式在軌道變化的基礎上成功地“後報”了過去冰期的開始。與前幾個冰期的開始相類似,下一次北半球夏季日射的大幅減少將在30,000年後開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雖然不是首要原因,但它在冰河期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南極冰芯資料顯示,二氧化碳在寒冷的冰川時代濃度很低(~190 ppm),在溫暖的間冰期濃度要高(~280ppm),大氣CO2隨著南極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滯後期約有幾百年。由於從冰期開始到結束的氣候變化持續數千年,這些變化多數是受到二氧化碳正反饋的影響; 即:由於米蘭科維奇週期最初引發的小幅冷卻隨著二氧化碳濃度下降而被放大。只有在考慮到二氧化碳作用的情況下,冰期氣候的模擬才能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在上個冰期發生了20起突變的和劇烈的氣候轉遷,在北大西洋周邊的記錄中尤為突出。這些變遷不同於冰川間冰期的週期,在此週期內沒有大的全球平均溫度變化:格陵蘭和南極的變化不同步,在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呈相反方向。這意味著已經不需要全球輻射平衡的重大變化就能引發上述變遷;在氣候系統中的熱量重新分佈就足以觸發變遷。事實上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海洋環流和熱輸送的變化可以解釋很多這些突發事件的特徵;沉積物資料及模式模擬顯示其中一些變化可能是由那個時代環繞大西洋的冰蓋不穩定性及與之相關的淡水釋放到海洋所觸發的。在過去的5億年期間,氣候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偏暖的時期,地球可能完全沒有冰蓋(地質學家可從岩石上的冰葉標跡予以判別),而不像今天的格陵蘭和南極被冰蓋覆蓋。追溯到過去一百萬年以上的有關溫室氣體的資料,即超過南極冰芯年代的資料,仍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但對地質取樣的分析表明無冰暖期與大氣中二氧化碳高濃度相吻合。在百萬年時間尺度上,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是由於地殼構造活動引起的,它影響到海洋和大氣與固體地球的CO2交換。過去氣候變化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最近幾十年的觀測表明太陽能量輸出在11年的週期中有略有變化(接近0.1%)。太陽黑子觀測(可追溯到17世紀)以及從宇宙輻射產生的同位素資料證明了太陽活動的長期變化。資料相關性和模式模擬結果均表明,在工業化時代開始前的一百萬年中,太陽變化和火山活動有可能是導致氣候變異的首要原因。這些例子說明過去不同的氣候變化都有不同的原因。自然因子在過去引起氣候變化的事實並不意味著目前的氣候變化是自然的。如此類推,森林火災長期以來一直是自然界雷擊造成的,但並不意味著火災不可能是由一位粗心的露營者引發。全球氣候是由地球輻射平衡所決定的。有三種基本途徑可以改變地球的輻射平衡,從而導致氣候變化: (1) 改變射入的太陽輻射(例如,地球軌道或太陽自身的變化);(2) 改變太陽輻射的反射率(該反射率稱之為反照率,它可以透過雲層的變化、被稱為氣溶膠的顆粒物或陸地層等來改變);(3) 改變輻射回空間的長波的能量(例如,透過改變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外,局地氣候也取決於風和洋流如何分佈熱量。所有這些因素都在過去的氣候變化中發揮了作用。第二回答:與地球歷史上的早期變化相比,當前的氣候變化異常嗎?氣候在整個地球歷史中和所有時間尺度上一直在變化。當前的氣候變化在某些方面並非異常,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則屬異常。與過去50多萬年相比,大氣中CO2的濃度現已經達到創記錄的高值,並且還在以異常快的速度繼續這種趨勢。與至少過去五百年、甚至可能超過一千年相比,目前的全球溫度是偏暖的。如果這種變暖持續下去,所引起的本世紀氣候變化,用地質術語來說將是極端異常的。當前氣候變化的另一個異常方面是它的成因:過去的氣候變化源於自然原因,而過去百年特別是近60年的大部分變暖是因人類活動所致。在對當前的氣候變化和早期的自然變化進行比較時,必須區分三點不同。首先,必須明確是在對哪些變數進行比較:是溫室氣體濃度,或者溫度(或者其它氣候引數),是它們的絕對值,還是其變化速率?其次,切勿把局地變化同全球變化相混淆。局地氣候變化通常比全球氣候變化大得多,因為局地因子(如海洋或大氣環流的變化)能夠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點轉移輸送到另一個地點,局地反饋會產生影響(如海冰反饋)。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溫度的較大變化需要某種全球強迫(如溫室氣體濃度的改變或太陽活動)。第三,必須區分時間尺度。與一百年的時間尺度相比,幾百萬年的氣候變化可能要大得多,並且有不同的成因(如大陸漂移)。當前關注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氣二氧化碳(CO2)(和其它一些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這種增加在第四紀(過去約兩百萬年)中是十分罕見的。過去650,000年間的CO2濃度是從南極冰芯準確獲知的。在這段時期內,CO2濃度在冷冰川期的低值180 ppm和暖間冰期的高值300ppm之間變化。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裡,濃度值快速增加而大大超出了這一範圍,現在約為397ppm。相比之下,在上一個冰期結束時,CO2濃度約80ppm的上升花費了5000多年的時間。高於當前值的濃度值僅在幾百萬年以前出現過。溫度是一個比CO2(全球充分混合氣體)更難重建的變數,因為它在全球各個地方的意義不盡相同,因此單一的記錄(如冰芯)只具有有限的價值。局地溫度的變化,即便是短短几十年的變化,都可能達到幾攝氏度,這遠遠大於過去一個世紀中約0.8℃的全球變暖訊號。大尺度(全球或半球)平均分析對於全球變化更有意義,在這種尺度下,大部分局地變化達到平均值,變異較小。有足夠覆蓋範圍的儀器記錄僅能追溯約150年。在時間上做進一步追溯,對來自樹木年輪、冰芯等代用資料進行彙編使得追溯時間超過一千年,其空間覆蓋有所減少。儘管在那些重建結果中存在差異,以及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但所有已發表的重建結果表明,中世紀時期的溫度是溫暖的,17、18和19世紀降冷到低值,此後迅速變暖。中世紀的溫暖水平是無法確定的,但在20世紀中期可能再次達到了這一水平,只是從那時起才有可能超過這一水平。這些結論也得到氣候模擬的支援。在二千多年以前,溫度變化沒有被系統地彙編成大尺度的平均值,但它們也並未提供追溯到全新世(過去近11,600年)的比當前全球年平均溫度偏暖的證據。有強烈的跡象表明,直到約3百萬年以前,一直盛行著偏暖的氣候,使得全球冰蓋大大縮減,海平面更高。因此,目前的變暖從過去幾千年的時間範圍內看似乎是異常的,但站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看則並非異常,在這種尺度上,構造活動的變化(可能由溫室氣候濃度自然、緩慢的變化所驅動)變得有關係了。一個不同的問題是目前的變暖速率。代用資料中記錄的全球氣候變化是否較快?過去一百萬年間最大的溫度變化發生冰川期,在這段時期,全球平均溫度從冰期的4℃變化為暖間冰期的7℃(區域性變化要大得多,如在大陸冰蓋附近)。然而,資料表明冰期結束時的全球變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歷時近5000年。因此很明顯,根據以往的變化,目前全球氣候變化的速率要快得多,且十分異常。經常討論的冰期氣候突變絕不是反例,因為這種突變大概是由海洋的熱量輸送所至,它們不太可能影響到全球的平均溫度。進一步沿時間追溯到冰芯資料以前的時代,沉積物和其它檔案資料的時間解析度分辨不出當前這樣快速的變暖。因此,儘管過去發生過較大的氣候變化,但沒有證據顯示這些變化是以比當前氣候變暖更快的速率發生的。如果認識到對本世紀變暖的預估約為5°C(範圍的上限),則地球將如其在上一個冰期結束時那樣,可能經歷相同大小的全球平均增溫;沒有證據顯示過去5000萬年時間裡的任何全球增溫能比得上這一未來可能的全球變化速率。綜上所述,當代全球氣候的變暖毋容置疑,無論是在變暖的速率上還是在全球尺度上。那麼,大家又在尋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觀測到的氣候長期變化(超過十年的時間尺度)的原因是透過確定預期的氣候變化不同原因的“指紋” 是否存在於歷史記錄來進行評估的。這些指紋來源於對個別氣候強迫所引起的氣候變化的不同形態的計算機模型模擬。在數十年時間範圍內,這些強迫包括諸如溫室氣體的增加或太陽亮度的變化等過程。透過將模擬的指紋形態與觀測到的氣候變化進行比較,我們能夠確定觀測的變化是否透過這些指紋形態或者自然變率(不由任何強迫引發)得到最好的解釋。在觀測到的20世紀氣候變化的形態中,人類引起的溫室氣體增長的指紋是明顯清晰的。除此之外,這些觀測的變化不能透過自然強迫或是由氣候模型模擬的自然變率的指紋來解釋。因此,歸因研究支援這一結論,即“1951年至2010年間觀測到的全球平均表面溫度一半以上的增加極有可能是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地球的氣候一直在變化,而且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要確定所觀測到的變化的主要原因,我們必須首先確定觀測到的氣候變化是否不同於完全不由任何強迫引起的其他波動。不同強迫引起的氣候變率 – 所謂的內部變率 – 是氣候系統中各個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大尺度的海洋變率,如太平洋的厄爾尼諾-南方(ENSO)濤動,是在十年至百年時間尺度上內部氣候變率的首要來源。氣候變化還可能來自氣候系統外的自然強迫,如火山爆發或太陽亮度的變化。諸如此類的強迫可引起那些地質記錄中清晰記載的劇烈變化。人類造成的強迫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或大氣顆粒物汙染。這些強迫中任意一個,不管是自然的或人為造成的,都能影響內部變率,並導致平均氣候的變化。歸因研究試圖確定觀測到的氣候中能檢測到的變化的原因。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我們知道全球平均氣溫已經升高,因此,如果觀測到的變化是由強迫引起的,那麼主要的強迫一定是導致氣候變暖而不是變冷的強迫。正式的氣候變化歸因研究都是透過氣候模型的對照實驗來進行的。經模型模擬的對特定氣候強迫的響應通常被稱為這些強迫的指紋。為了產生一個有意義的氣候變化歸因評估,氣候模型必須可靠地模擬這些與單個強迫相聯絡的指紋形態以及無強迫的內部變化形態。沒有模型能夠完美地再現氣候的所有特徵,但很多詳細的研究表明,採用當前模型的模擬對於進行歸因評估確實是充分可靠的。二氧化碳為何是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科學家經過科學分析,溫室效應首當其衝,溫室效應是由溫室氣體實現的。溫室氣體有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等。水汽在地球大氣層中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水汽相對於二氧化碳(CO2)對自然溫室效應的貢獻取決於核算方法,但可以認為比二氧化碳的貢獻約大兩至三倍。額外的水汽透過人為活動注入到大氣中,主要是透過灌溉作物蒸發量的增加,同時還透過電廠降溫,少量透過化石燃料的燃燒。因此,人們可能會問,談及引發氣候變化的強迫時,為什麼對二氧化碳而不是水汽如此關注?水汽的行為不同於二氧化碳的一個基本表現是:它能凝結和沉降。當高溼度的空氣降溫時,一些蒸汽凝結成水滴或冰粒並沉降。水汽在大氣中通常會停留十天時間。水汽透過人為源頭進入大氣的流量比“自然”蒸發的要少得多。因此,它對整體濃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並且對長期的溫室效應沒有顯著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對流層水汽(通常低於10公里高度)不被認為是造成輻射強迫的人為氣體的主要原因。在平流層(大氣層約10公里以上的部分),人為排放對水汽確實有顯著的影響。透過氧化作用,由人類活動導致的甲烷(CH4)濃度的升高帶來了額外的水源,這也部分解釋了在平流層所觀測到的變化。平流層中水的變化有輻射影響,被認為是一種強迫,並且可以進行評估。平流層水的濃度在過去幾十年有顯著不同。這些變化的完整範圍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與其說是一種強迫,不如說是加到自然變率中的反饋過程。平流層水汽對變暖的貢獻,從強迫和反饋兩方面來講,都要比來自甲烷或二氧化碳的小得多。空氣中水汽的最大量由溫度控制。極地地區從地表延伸到平流層的典型空氣柱中每平方米可能只包含幾千克水汽,然而熱帶地區類似的空氣柱可以包含高達70千克的水汽。空氣溫度每升高一度,大氣可以多保留7%的水汽(圖6,左上插圖)。濃度的增加放大了溫室效應,並且因此導致更多的變暖。該過程被稱為水汽的反饋過程,這很好理解,也得到了量化。它出現在用於估算氣候變化的所有模型中,其優點是與觀測一致。雖然已觀測到大氣中水汽的增加,但人們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氣候反饋(來自大氣溫度的升高),不應解釋為人為排放導致的輻射強迫。目前,水汽在地球大氣中發揮著最大的溫室效應作用。然而,其他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對維持水汽在大氣中的存在是必要的。事實上,如果從大氣中去除這些氣體,其溫度將下降到足以引起水汽減少,而導致溫室效應下降失控,使地球驟然進入冰凍狀態。所以,是溫室氣體而不是水汽提供了維持當前大氣中水汽水平的溫度結構。因此,雖然二氧化碳是主要的人為控制氣候的按鈕,但水汽是一種強有力並且迅速的反饋,它以一個介於2和3之間的典型係數放大任何初始強迫。水汽不是一個顯著的初始強迫,然而卻是氣候變化的基本介質。水汽作為自然溫室效應的最大貢獻者,在地球氣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大氣中水汽的總量主要是由空氣的溫度而不是排放所控制的。出於這個原因,科學家認為水汽是一個反饋介質,而不是引發氣候變化的強迫。灌溉或電廠降溫帶來的人為水汽排放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微乎其微。因此,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根據1988年聯合國大會透過的為當代和後代人類保護氣候的決議,同年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建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是國際上公認的氣候變化科學評估組織,其主要任務是組織科學家團隊對氣候變化科學認識、氣候變化影響以及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對策進行科學層面的評估,迄今已經發布了五次評估報告。每次評估報告都是彙集了全球上千名科學家、基於公開發表的科學文獻進行綜合分析,並且期間要經歷兩次專家評審、兩次政府評審,十一個環節。可以認為IPCC評估報告給出的結論是對氣候變化科學、影響、適應和減緩的全面、客觀的認識。當然,氣候科學是一門發展中的科學,有些問題、某些結論的不確定還需要進一步加深研究。

  • 2 # 一萬顆地球十萬顆地球

    地球穿了的確涼空氣牌大氣層雲霓襯衣!

    太陽一落山=大氣層的確涼上千公里厚的空氣襯衣降溫明顯=的確涼!看來萬分之5.64溫室氣體+水蒸氣=不能為地球保溫太久=地球自轉當天晝半球成為夜半球降溫+地球公轉形成大氣候讓溫室氣體當不了氣溫大股東!

    60萬億億噸地球÷5000萬億噸至6000萬億噸大氣層空調衣=120億倍至100億倍:即120億分之一或100億分之一的地球重量的空氣圈套=上千公里厚的地球外衣空氣圈套≠地球救生圈,地球漂浮於太空跟大氣層沒有關係!

    人體60公斤×1千克1公斤=60000克重量÷100億倍至120億倍=0.000006克至0.000005克=百萬分之6克或百萬分之5克之衣穿在120斤人體上=10萬分之0.6克至10萬分之0.5克衣穿在120斤人體上≈不足萬分之一克的空氣牌絲衣掛在120斤人體上好透明喲+這點萬分之一克透明空氣空氣牌衣為120斤人體保溫引起高燒是空了吹!地球60萬億億噸穿了5000萬億噸至6000萬億噸的確涼大氣圈空氣衣≈好似球形岩石地球飛船穿了上千公里厚度透明空氣牌雲霓衣看夜空看白天紅日+所以公轉時速10萬多公里的地球穿件才佔自身重量百億分之一或120億分之一大氣圈空氣衣無負擔太輕鬆!

    目前75億人口=目前4億噸人類重量×1500萬倍=6000萬億噸地球空氣重量;地球空氣6000萬億噸重量÷目前人類一年600億噸溫室氣體=10萬倍!

    60萬億億噸地球÷600億噸目前人類一年溫室氣體重量=1000億倍,而且溫室氣體年年被植物分解上萬億噸利用!所以目前人類1年600億噸溫室氣體抬升地球平均溫度1度是做夢<全球植物1年吸收利用上萬億噸溫室氣體<地球天然散熱量!

    地球大氣層的確涼厚度上千公里球形圈空氣襯衣=風空調+雨空調+雪空調+年年電閃雷鳴公告=太陽能提供能量:空氣熱脹冷縮大氣環流溫差形成+帶電太陽風粒子流與雲朵與水蒸氣反應及多種原因的雷電形成電解雲雨水蒸氣空氣+地球公轉對大氣環流影響+地球自轉也帶動大氣環流+火山噴發熱空氣膨脹也影響區域性大氣流:目前火山不是影響大氣層大因素!空中地面氫彈核彈爆炸=隻影響區域性氣流影響區域性地域,主要核輻射由天然大氣層環流帶向更遠空域更廣地域!

    地球很堅強:目前人類高估300億噸核彈當量=全部爆炸只為地球搞輕傷:一年內地球大體穩定+地球大致5年內恢復生態+爆炸點40年內正常動植物生存無太大影響!預估地球誕生初期1億年以內:平均分攤每年兼併星體吞食隕石碰撞大於目前人類300億噸核彈爆炸;即至少換算600000億億噸核彈當量在地球誕生前後1億年內不同時間扛下來了=目前人類核彈當量2000億倍以上!兼併星體互撞互熔的地球都硬扛下來了=碰撞氣化產生空氣+也有地殼降溫又誕生空氣及氧化水+又休養時間又生物誕生!互撞互熔才有空氣+帶電太陽風氫原子+氧化氫水產生+酸雨化學風化岩石圈生產空氣+太Sunny熱溫差熱脹冷縮物理風化岩石圈生產空氣+誕生地球水圈又泡岩石圈產氧+雲雨雷電之空氣水蒸氣與雲雨電解+紫外線光解+火山高溫高壓噴發+外源隕石撞擊地球=累積N十億年時間=綜合因素至目前140億億噸水+約6000萬億噸空氣!

    5000萬億噸至6000萬億噸空氣運送1年又各大國各大洲上空迴圈>人類一年空中運輸量=N倍又N倍未去細算!地球的確涼襯衣5000萬億噸至6000萬億噸重量=地球引力束縛住=隨著時速10萬多公里地球跑的大氣圈!免費太Sunny熱供能=地球水圈配合大氣圈合作風雨雪雷電又有太陽能供能!

    上千公里厚度大氣層作用=減少太陽直射+保溫地球夜晚有丁點作用!地球需要保溫,目前地球平均溫度才15攝氏度!

    20度水溫洗澡偏涼凍人的夏天+20度水溫春秋冬季洗澡想感冒嗦!人體洗澡水溫>36.5度至37度人體平常溫度=40度至42度水溫!

    愛斯基摩人少數民族人口少=低溫殘酷環境=保溫第一!

    中國寒溫帶及溫帶東北人口往中國熱帶海南島買房:為啥東北人不往更冰冷的中國寒極漠河跑呢!

    俄羅斯人愛伏特加≈跟低溫冬天有點關係!印度人非洲人為何喝烈酒少=適當高溫天天喝白酒流鼻血上火嘜!

    動物候鳥遷徏為避寒找溫暖地過日子:感謝溫室氣體保溫地球起了丁點作用!

    地球公轉形成氣候:用寒冷驅趕候鳥找溫暖地遷徏!

    富裕人群過候鳥生活也去泡溫泉及溫帶熱帶度假!

    寒冷讓落葉林打光巴胴+一歲一枯榮的野草=可見寒冷讓植物也為了保命的選擇生存策略!

    溫室氣體讓中國東北一年四季成雲南=太陽才服氣溫室氣體的能耐+地球公轉形成氣候的能幹才相信溫室氣體=中國東北四季變雲南+俄羅斯成為非洲氣候+丹麥成為非洲氣溫:讓溫室氣體去吹牛逼實現吧!

    目前人類一年600億噸溫室氣體<地球植物一年分解還原上萬億噸溫室氣體:全球植物輕鬆殲滅目前人類一年溫室氣體的能力=N倍N十倍!讓溫室氣體想累積一萬年沒門+未來累積一千萬年溫室氣體也是無法代替太Sunny熱!

    地球N十億年的年年天然散熱=無聲累滅了N十億年眾多火山也閉嘴!

    冥王星早死心了成了凍球零下200多攝氏度=冥王星年年天然散熱率>極其可憐得到的微少太陽熱量=N十億年無法升溫的認命!

  • 3 # 江蘇法雲

    參見本號另一個回答:

    華人的命運和生活也一樣是深受氣候變化主導的,今天小學生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曹衝稱象》就是一個氣候變化的縮影。

    中國郵政發行的特種郵票《曹衝稱象》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三國志 魏書 武文世王公傳 換成今天的語言,這其實是一個蠻尷尬的行賄的故事:內閣首輔的小公子曹衝五六歲時候就很聰明,兩江總督孫權見了非常歡喜,當即送給他一輛那個年代的頂配勞斯萊斯——大象。回家後內閣首輔問,孫權送的大象,值多少錢啊?小公子就把大象趕上了船,利用浮力論斤稱。 要知道,今天的中國內地的只有南部邊境的西雙版納有象,而三國時的東吳,即今天的江蘇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當時居然是有大象的。《漢書-成帝紀》記載,“或乃奢侈逸豫,務廣第宅。”豫,指大象,而且是比較大的那種。意思是,要炫富,就買大象買別墅。那時候大象差不多就是今天的豪車,體型越大越顯得尊貴豪氣。 其實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黃河流域就有許多大象。商王曾在沁陽附近的太行山南側一次獵獲7只野象。商朝之前就有象氏族,還馴養野象,訓練象軍,比如,中國象棋中的“象”是守護帥的最後關口。 象是家畜,以象牙為原料的手工業很發達,在樂器中有象管,在舞蹈中有象舞等。河南省的古稱“豫”為象形字,本意是一種特別大的象,代表很安逸巴適的生活。

    商代的青銅象 巴適的生活並不長久。東漢末年三國後期,氣候急劇變冷,恰逢第二個寒冷期,農業歉收,民不聊生。根據某些第三方統計,隨之而來的長達96年的三國戰爭和饑荒導致了三國時期人口銳減超過75%,總損失約3800萬人是人類史上排名靠前的悲劇。 到底是如何造成這麼高比例的銳減,是戰爭還是氣候鉅變導致,已經難以精確求證。只是後來,不少中原地區只能看到象的骨架,和“象”有關的許多詞就派生出來了,比如“想象”、“表象”和“抽象”。

    氣候的急劇變化其實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次,但幾乎沒有倖存者,只有殘骸能讓我們不寒而慄。比如,恐龍之後的陸地霸主——猛獁象,究竟是什麼樣的速度寒冷,讓當時陸地的皮毛厚實體重最高達6-12噸的龐然大物冰封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逃命都來不及?

    猛獁象曾經生活在溫暖的西伯利亞 遠古氣候變化的詭異已經無據可考,但我們的歷史裡的痕跡依然讓人膽寒。1972年,著名學者竺可楨先生《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才大概指出五千年來中國氣候的大勢是由暖變冷,具體表現是溫暖時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程度一個比一個低,呈現一個週期性變化: 最初的兩千年,即從原始氏族時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隸社會的安陽殷墟,大部分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1月份溫度大約比現在高3-5℃,冬天溫暖如春,全靠老天爺賞飯吃,物質生產相對充裕,王朝更替緩慢。 商朝之後,氣候有了開始了上下襬動,擺動範圍為1°-2℃。對於農業生產而言,2℃的起伏,就是生與死的差別,王朝的氣數也都寫在了溫度計上,更迭速度明顯加快了,再也沒有過600年的商朝,800年的周朝這樣長久的王朝。後續的王朝基本上活不過100-200年一輪迴的小週期。 氣象資料不做細節展開,僅列舉一些歷史最低溫度出現的大致年份:

    公元前1000年前後,商朝覆滅,西周建立。因對外戰爭和農業減產,商朝敗給了基於農耕文明且紀律性制度更好的西周。

    公元400年前後,西晉滅亡,中國歷史上最混亂動盪的歷史時期,五胡亂華,千萬級人口被大量消滅,人間地獄,不展開。

    公元1200年前後,北方地區氣候變化,逼迫遊牧民族南下,1206年後,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國,大舉南侵,隨後一路屠殺,億級人口被消滅,人間地獄,不展開。

    公元1700年前後。這段時間已有氣象記錄,其從公元1400年到1900年,這500年都是以寒冷為主的大氣候時期。尤其是1550年至1851年,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間,中國曾發生大規模的極寒天氣,繼而發生大規模的農作物減產,隨後饑荒、農民起義等一系列連鎖社會效應,史稱“明清小冰期”。這五百年,有三波主要的嚴寒時期,很多地區冷到不可想象,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前所未有的大雪,降雪期長達半年,道光到光緒年間,江南地區常有六月降雪的反常天氣,西安一帶有過“大雪六十餘日”的記錄, 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同時結冰可以行人,都是稀鬆平常。 經歷了一波近500年的寒冷,我們終於迎來暖紀元,動物都會歡呼雀躍,人類居然會恐慌,匪夷所思。

    整體而言,全球變暖是一件大好事,雖然也會有一些副作用,但是相比寒冷帶來的饑荒與戰爭,溫暖會帶來豐饒和新的世界格局。冰凍的北方高緯度地區會被徹底啟用,全球的經濟重心會再度向北移動,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的面貌會被重塑,最重要的是,人類迎來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而北極迎來嶄新的歷史紀元。

    溫度升高,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福利。整個北方寒帶的資源都可以開發,自然資源的豐饒程度將難以想象。但是,與此同時,南極也會消融。全世界72%的淡水資源都凍結在南極冰蓋中,會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如果不修築堤壩,北京變成沿海城市,半個日本進入水下,山東變成一座島,俄羅斯大量的無人土地變得水草豐茂風景如畫。

    如果不修築堤壩,2050年中國大部分沿海城市包括整個長三角成為水世界 禍福相依。哪怕上圖成真,也不必驚慌,今天的荷蘭就是在海平面之下,科技的進步就是讓我們更好的適應地球,而不是莫名恐慌。 縱觀人類歷史,溫暖總是勝過死亡的嚴寒。 全球變暖帶來了一點點眼前的不適應和恐慌,和巨大長期紅利:當整個北方嚴寒地區被徹底啟用,北冰洋將取代太平洋和大西洋成為全人類的經濟活動最重要的中心區域,無論是土地、資源、人口都有了巨大的增量,相當於整個人類憑空的50%+的可耕種土地面積和若干倍的礦產資源,這是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資訊圖片來自籌碼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戰艦世界亞服最近新出的金幣航母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