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蓋天宣夜說
-
2 # 樓連傑
華夏部落是漢族的前身,也是主體,漢族形成時已經融合了東夷部落,三苗部落和百越部落,三苗部落在蚩尤涿鹿之戰後被南逃,南逃到長江以南,包括苗族,畲族,瑤族,民族性還有點獨立性,目前這些民族都承認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且很深,漢化的也很徹底,東夷部落在夏朝之前有一定融合,直到商朝最後的紂王討伐東夷,征服東夷,徹底融合,百越部落在戰國時期一直存在於長江以南沿海省份,一直是很多單獨的部落形式存在,到了秦統一六國後南征一舉征服百越部落,吳越閩越粵越征服融合得比較徹底,而廣西貴州湘西越南一帶的百越部落沒有徹底融合,比如壯族,京族等,其中還有一部分南逃建立了佔婆,高棉文明,越南到宋朝被獨立出去,越南受中華文明影響但後來被獨立,壯族漢化較多,認同中華民族強,三國時期七擒孟獲也讓蜀南的百越誠服,另外還有古羌部落,華夏部落也出自古羌部落,後來東去的是華夏部落,西去是藏族,北去是北狄西戎,南去的就是現在的緬甸泰國,還有中國的彝族,雲南各少數民族,甚至印度的阿薩姆邦等,所以中華民族包括華夏部落的主體漢族,三苗部落主體苗族,東夷部落已經與華夏部落聯合,百越部落主體壯族,古羌部落主體彝族,東胡部落主體滿族和蒙古族,大的中華文明圈包括北到北冰洋,東到日本,南到印度尼西亞,西到帕米爾高原以西烏茲別克
-
3 # 活在夢裡的人140
在中國地區生存的古人幾乎都是O3系,在北方草原才存留著O2系但是絕大多數都是O3至於其他只系如cd系智人都被咱們祖先殺光吃光了(CD系是最早走出非洲的人類,佔據了大片土地,可是東亞地區的O系族群驅趕屠殺他們,所以只有太平洋庫頁島有分佈)為啥古人類化石基本都是頭骨化石?因為其他部位基本都被吃光了,就頭骨硬翹起來費勁……所以一般都是牙齒頭骨存留,所以不論是炎黃蚩尤黎民都是中華共祖古羌人分化來的,包括後來的匈奴鮮卑等都是古羌人分化而來,只有蒙古柔然這種北方遊牧民南下才可能是存留O2只系的人……而且他們還擁有大量的O3系人類(北方草原原本就是O2O3的天下,匈奴鮮卑滅亡了但是他們的部族依然存在於草原只是改名了)這也是為何現在漢族基因都是O3系的主要原因。因為早在文明分化之前古羌人憑藉這後發優勢砍爆了其他智人。進入文明時代由於地域不同古羌人分化出各個民族……
b站影片號AV58363522,詳解人類遷徙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bilibili上看完整版
-
4 # 至樂無如讀書
華夏部落就是西北的炎黃華夏部落,其在祖居地的後裔就是夏族周族,周人承前啟後,自稱華夏,分封的諸侯(以王室姬姓為主)稱諸夏或諸華。
東夷部落是東部沿海部落,是一個地域廣闊、部族眾多的部落,蚩尤太昊少昊曾是部落首領。殷商、商奄、徐夷、淮夷都屬該部落。
三苗部落即江漢流域的苗蠻部落,主要生活在江漢流域一帶,楚國是其後裔。
華夏東夷三苗三大部落,從炎黃時代到夏商周時代多次融合,到周代才穩定成型,華夏周人取得天下共主地位,中華大地形成多民族融合的華夏民族,周文化成為中華文化,成為泱泱禮儀之邦。秦漢以後稱漢族。
-
5 # 明燭四方
萬年前,百越(O1、O2)最先到達華中以及東南沿海地區,東南沿海的一支最先到達蘇皖北部和山東;華中分為兩支,一支沿四川、陝西到達西北,一支沿南陽盆地到達河南、山東。
約八千年前,西北興起大地灣或老官臺文化,河南興起裴李崗文化,河北興起磁山文化,山東興起後李文化,兩湖興起彭頭山文化,蘇杭地區興起跨湖橋文化。重點,此時華夏部落還未成型,其他文化型別族別也一樣!
約六千年,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在中原交匯,傳說時代的炎帝神農氏(延續十七世500年或七十世1700年,17世500年為仰韶文化末期,70世包括同為炎帝之稱的其他氏族)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仰韶文化各地方型別分佈圖:
約公元前3300~2800年,仰韶文化末期,仰韶文化(炎帝末期)逐漸衰落消失,大汶口文化(東夷)和屈家嶺文化(三苗)興盛,開始向中原滲透。此時,正對應炎帝神農氏末期,諸侯相侵,蚩尤九黎和三苗崛起。
約公元前2900年,仰韶文化衰落,中原東南的炎帝部落只有少數勢力範圍遺留。龍山文化的前身,廟底溝二期文化(少典有熊氏)開始興起於豫西一帶,開始與中原東南一帶的炎帝遺族,以及大汶口文化(東夷)和南方的屈家嶺文化(三苗)接觸。
約公元前27世紀,黃帝有熊氏最先與中原遺留的炎帝部族發生衝突,是為坂泉之戰;新鄭古為有熊國,炎帝都陳在睢陽,坂泉在扶溝位於兩者之間。
早期炎黃傳說多用下面這張圖,實際上這張圖早已過時,不能準確反應炎黃關係,也不能與考古學文化型別對應,同時描述的阪泉之戰、涿鹿之戰的雙方位置、關係是錯誤的。
黃帝打敗炎帝神農氏,炎黃部落融合,成為早期華夏部落。後黃帝與魯西豫東一帶(古為空桑之地)的蚩尤相遇,發生部落戰爭,是為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發生在蘇皖到河南東南,斜著往山西一帶,不在後世河北涿鹿地區。
涿鹿之戰後,蚩尤戰敗,黃帝殺之於青丘;
《歸藏·啟筮》雲:“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於青丘。” 青丘位於菏澤一帶 (古為清丘),今有清邱寺、青邱堌堆遺址,古清丘之盟亦發生於此地。
《春秋左傳》: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同盟於清丘,宋師伐陳,衛人救陳。
《春秋繁露》:有怒魯衛之志,而不從諸侯於清丘、斷道。春往伐魯,入其北郊,顧返伐衛,敗之新築。
黃帝擒殺蚩尤後分屍而葬,四處蚩尤冢皆位於菏澤、濮陽之間,與青丘之地相近。首級葬於壽張闞鄉,肩髀葬於鉅野(菏澤鉅野縣)重聚,部分屍骨亥葬於臺前(原屬壽張縣,今屬濮陽)境內。
《史記》二十八卷載“三日兵祖,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闞鄉齊之西境地”。
涿鹿之戰後,華夏與東夷聯合,輪流執政,開啟後世(龍山文化)部落聯盟時代。
黃帝~少昊(東夷)~顓頊~帝嚳(東夷)~帝堯~帝舜(東夷)~帝禹~伯益(東夷,死),夏後啟破壞禪讓制,建立夏朝,開啟家天下之先河。
炎黃開啟的龍山文化最早發源於豫西一帶,前身為仰韶文化的延續廟底溝二期文化。中原一帶最早進入龍山時代,其他各地龍山文化隨之興起。
龍山文化分類:
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型別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
中國考古專家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作為區別。一般的分法是:
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地區,豫東地區也有分佈,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
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臺3個型別;
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 鎮命名的那種遺存,其分佈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嶽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陝西龍山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佈在陝西省涇河及渭河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山西龍山文化陶寺型別: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佈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基因分子學:華人祖先起源與遷徙史
1. 在大眾的認知中,提到華人的祖先可能會想到北京人/元謀人/藍田人/河姆渡人/山頂洞人等等,我們希望知道直立人與智人的區別和關係(包括遷徙時間不同、直立人的滅絕原因等等)
現代人起源的問題牽涉到兩華人祖先起源與遷徙史種學說:“出非洲”說和多地區起源說。兩種假說都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的東非直立人,然後大致在100萬年前走出非洲,遷移到歐亞大陸。多地區起源學說則認為不同大陸上的古人類獨立、連續地進化成了現代人,即由各地的非洲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東亞直立人各自獨立進化到現代人類的幾大人種。例如亞洲蒙古人種是由亞洲的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等直立人,經過大荔人和馬壩人等早期智人階段,直系演化發展成柳江人和山頂洞人等晚期智人,再發展到現代的亞洲蒙古人種。還有一些中間學說,比如多地區起源附帶雜交,既承認現代人的多地區起源,又認為不同大陸上的古人類有過基因交流。多地區起源說的最強有力的證據來自不同地區儲存的從古人類各個階段直到現代人的完整的化石記錄,包括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古人類學家們依據人類化石和舊石器的考古文化,認為各地區的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在人類骨骼和形態上均表現出了連續進化的特徵,因此他們的進化應該是連續的。
但“出非洲”說認為現代人類起源於10萬年前非洲的第二次遷移,走出非洲以後完全取代了其它地區的古人種。支援非洲起源說的證據主要來自分子人類學的研究成果。1987年,艾倫•威爾遜等人組成的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的研究小組提取了來自亞洲、歐洲、非洲、新幾內亞以及澳洲土著群體的共147名婦女的胎盤細胞中的線粒體DNA進行研究,並繪製了線粒體DNA的系統樹,這個系統樹的根部出現在非洲,時間約距今20萬年。威爾遜詼諧地說:“我們可以將這位幸運女性稱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續至今”,這就是著名的“線粒體夏娃”學說。許多後續研究也支援了“線粒體夏娃”學說,比如復旦大學金力實驗室用嚴格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證據分析包括華人在內的東亞人群起源問題。
兩種學說爭論的焦點就在於其他古人種能否與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雜交及他們對現代人的基因庫是否有貢獻。尼安德特人(尼人,Neanderthal)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線索。尼人是已經滅絕了的古人種,他們2.5萬年前生活在歐洲以及中亞和西亞的部分地區。化石證據顯示尼人與早期現代人極可能共存了2萬年。如此長時間的共存,尼人與現代人的棲居地在中東和歐洲甚至還有重疊,這就極大增加了尼人和現代人基因交流的可能性。解決這問題的一條途徑是直接將尼人和現代人的DNA 序列進行比對。已有的眾多尼人的線粒體DNA 資料無一例外均證明尼人對現代人的基因庫沒有貢獻。但也可能尼人可與現代人雜交,只不過他們的線粒體基因經漂變而逐漸丟失了。
2010年,德國馬普所Pääbo領導的研究組對尼人全基因組分析就得到了稍有不同的結果,非洲現代人中依舊沒有發現任何尼人的遺傳成分,但是在非洲之外的現代人群中,都發現有1%—4%的尼人基因組成分。而且,這些基因交流是在大約7萬年前現代人剛剛走出非洲的時候發生的,其後就再也沒有發生過,雖然現代人與尼人在歐洲共存了數萬年。所以走出非洲以後分化形成的世界各地的人群中都儲存了相同的尼人基因比例。4萬年前生活在北亞的丹尼索瓦人(丹人,Denisovan)的全基因組也被成功解析,在亞洲大陸上的現代人群中沒有發現任何丹人的遺傳成分。反而,在大洋洲的新幾內亞土著人群中發現了大約6%的遺傳比例。很有可能新幾內亞土著的祖先在遷徙途經中南半島時接觸到了丹人群體,發生了基因交流。所以可以確定,丹人的地理分佈很廣泛,至少從北亞到東南亞都存在,而且人口不少,有機會把可觀的遺傳基因流傳到新幾內亞現代人中。
東亞現代人為何沒有與丹人發生基因交流,這是一個不容易解釋的事實。研究者曾經期待早期的東亞現代人會有更多的尼人或者丹人遺傳成分。但是,2013年新發布的北京周口店地區4萬多年前的田園洞人基因組,卻與現代的華人幾乎沒有差別,沒有更多尼人或丹人的遺傳成分,其線粒體也是“出非洲”的支系之一。由此看來,現代人與尼人和丹人之間的基因交流可能發生過,但是非常有限,對現代人的貢獻很少。古基因組學的這些研究成果並不能推翻由線粒體和Y染色體得出的現代人起源於非洲的證據,更加不支援多地區起源說中認為現代人源於各地區的古人類的說法。
圖示:直立人和智人是真人屬後期的兩大分支(參考自:李輝(2013)遺傳學對人科譜系的重構.從基因中重新認識人類進化歷程.現代人類學通訊 7:1-11)
圖示:現代人起源、遷徙以及與尼安德特和丹尼索瓦等古人類的混合(參考自:Veeramah, K. R., & Hammer, M. F. (2014)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5(3), 149-162)
2.展示較為完整的人類遷徙史和華人祖先遷徙史,包括所有的重要節點(遷徙時間、路線、遷徙原因)
這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人類的遷徙較之於人類起源更復雜、更難以推斷,因為人類的遷徙具有層次性、反覆性,也就是多次遷徙與人群迴流,對於特定人群、特定遷徙路線和事件的解釋有很多,當然爭議更多,來自考古學、語言學、民族歷史學、遺傳學等多學科不同學說紛繁複雜,我這裡僅討論遺傳學方面得出最新成果。
人群的遷徙和分佈與氣候的變遷有著密切的關係,為便於從不同角度探索和認識人群演變規律,這裡先介紹一些近10 萬年來的氣象學的材料。在距今約 11 萬-1 萬之間,也就是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到中石器時代,地球處於末次冰 期,那段時間的海平面遠低於現在,許多現在的島嶼與大陸相連,成為了人 類遷徙的重要通道。距今 2.65 萬年到 1.9-2 萬年是末次冰盛期,是末次冰期中氣 候最寒冷、冰川規模最大的時期,亞洲的絕大部分、北歐和北美都被冰雪覆蓋, 人類的生存空間也隨冰川蔓延而逐漸縮小。大約 1.5 萬年前,氣溫開始轉暖,冰川也開始退卻,現代人才迎來了遷徙的黃金時期。
圖示:從常染色體角度看人類的遷徙和混合(參考自:Lazaridis I, et al. Nature, 2014, 513(7518): 409-413)
首先,從常染色上來看, 世界人群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洲人群,另一類是走出非洲後的歐亞人群,歐亞人群又分為遺傳差異很大的歐亞西部人群和歐亞東部人群,歐亞西部人群主要包括歐洲、中東等,歐亞東部人群主要包括東亞、東南亞、大洋洲等,而中亞、南亞和部分西伯利亞人群基本可以看作是東西兩方混合的結果。
在歐亞西部,又分為三類人群:西歐的採集狩獵人群、西伯利亞採集狩獵人群(比如貝加爾湖兩萬多年前的古人MA1)以及近東的農業人群。近東的農業人群與採集狩獵人群的區別在於他們有著一種來自歐亞人群底層的古老遺傳成分,這一成分和歐亞人群是兄弟支系。而1萬5千多年前到達的美洲的美洲土著是由西伯利亞採集狩獵人群和東亞人群混合而成的,東亞成分佔到60%-70%。在歐亞東部,主要分為兩類人群:一類是東亞人群(主要是華人、日韓、部分中南半島人群),另一類是南亞和東南亞、大洋洲島嶼上的土著,比如安達曼人、巴布亞人、澳洲人等。現在學界爭論的焦點是這些島嶼上的土著是按“南方路線”先於歐亞人群到來的嗎?還是僅僅由於適應當地環境才形成了獨特的體質特徵(身體矮小、膚色棕深等)?
其次,從父系Y染色體的角度來看,全世界的男性都可以追溯到二十多萬年前的一個東非晚期智人男子。進而,全世界又可以分為20種主幹型別,稱為單倍群,編號從A到T。最古老的A和B單倍群都沒有走出非洲,C和D單倍群最早來到了澳洲和亞洲,E單倍群來到了亞洲又回到非洲 (圖a),F單倍群衍生出GHIJ等單倍群在西方形成歐羅巴人種,衍生出K單倍群並形成NOPQ等單倍群在東方形成蒙古人種(圖b),其中O單倍群成為了華人的主流,而Q單倍群成為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主流。
在DE/CF和C/F分支之間只發現了很少的SNP位點,這表明DE、C和F很可能是在一千年內相繼產生的。自單倍群F和C分開之後,在1.8萬年的時間內我們都沒有看到F支系裡有大的分支事件,表明F支系經歷了強烈的瓶頸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全部的初級單倍群,也就是G, J, N, O, Q和R都是在末次冰期前(約2萬年前)分支出來的,並且大部分現在已知的歐亞大陸東部支系是在舊石器時代晚期(1萬年前)產生的。進化樹上7千年前的分支都是二叉的,這表明在舊石器時代緩慢的群體增長率、瓶頸效應或遺傳漂變淘汰了大部分曾經存在過的支系 (圖c)。
末次冰期之後,尤其是進入新石器時代有了農業之後,人群開始了大量增長,表現在Y染色體上就是出現了大量的下游分支節點。最驚人是在O-M324下發現了三個星狀擴張,既是在M117下游、M134xM117複合單倍群的下游以及002611下游,我們將其依次命名為Oα、Oβ和Oγ (圖d),這些父系支系在很短的時間內(500年內)成功擴張。這三個支系在現在的大部分東亞族群裡的頻率都很高,總共佔到了現今全部漢族的40%,其中Oα佔到16%、Oβ佔11%、Oγ能佔到14%,也就是說現在大約有3億男性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三個男人的父系後裔。這三個支系的擴張時間分別是5400、6500和6800年前,而中國北方全面轉入農業階段的時間也正好是6800年前,也與黃河中游的6900-4900年前的仰韶文化、黃河上游6000-4900年的馬家窯文化以及黃河下游7400-6200年前的北辛-6200-46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等的時間相契合。由此,我們認為這三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快速擴張的支系奠定了東亞的父系遺傳基礎。與狩獵、採集相比,農業提供了更穩定的食物供給,足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而且使男性遠離危險的狩獵活動,所以狩獵相關的男性死亡率的降低。
末次冰期之後,也就是萬年左右的時間尺度內,這些支系(圖d)就能很好地和語系族群對應了,比如說O-M119在中國東南沿海、侗傣族群、臺灣原住民中集中分佈。O-M95在華南、南方少數民族、中南半島及印度Munda人群中分佈較多。O-M176則最主要集中於北韓半島、北韓族和日本人中。O-M7在苗瑤和孟高棉人群中高頻出現,但在漢族中卻不足5%。在歷史時期,也就是距今千百年的時間尺度裡,Y染色體還可以追溯家族的源流。Y染色體型別(C-star cluster 星簇)可能是成吉思汗或者其近親宗族的父系型別,出現在了從太平洋一直延伸到裡海廣闊地域,佔到了全世界男性的0.5%。愛新覺羅家族的型別可能屬於C-M401這一型別。
最後,從母系線粒體DNA(mtDNA)來看,mtDNA 的支系分佈也是很有地域特異性的,例如非洲大陸特異地單倍群 L 比歐亞人群中發現的型別都要古老,L 單倍群被分成 L0,L1,L2, L3, L4,L5 和 L6 這幾支, 產生於13-20多萬年前,其中 L3 是歐亞人群中的 mtDNA 的祖先型別。非洲以外的所有 mtDNA 分為 由L3單倍群在大約6-7萬年前衍生而來的M 和 N 兩大超級單倍群,其中 N 包括了所有歐亞西部特異的譜系 H、I、J、K、T、U、V、W 和 X,東亞特異的 A、B、R9,N9 以及大洋州特異 的 P 單倍群也屬於 N 分枝;M 單倍群的下游分支有分佈在東亞 C、D、G、M7、 M8、M9 等以及在南亞和東南亞常見的 M 根部支系。美洲土著人群的分析則表明他們大多隻屬於 A、B、C、D 這 4 種單倍群,很少的個體屬於 X 單倍群。
我們前面提到父系Y染色體在新石器時代有了農業之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而母系mtDNA則是在末次冰期剛結束,也就是1萬5千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人口膨脹,各型別的地理分佈差異也就愈發明顯。在東亞北方和南方的mtDNA單倍群分佈非常不同,東亞北方主要由A,C,D4,D5, G, M8, M9, N9, Z支系組成,而南方為B4, B5a,F, M7, R9等單倍群組成。
北方譜系中的C、D、G、M8、M9都是M單倍群的下游分枝,M單倍群只存在於東非、南亞、大洋州,東亞和中亞群體中,而在歐亞西部地區幾乎完全缺乏。北亞主要的mtDNA單倍群是C, D, A, B4, G及N9等一些在東亞也高頻出現的單倍群,另外混有一些末次盛冰期之後從歐亞西部流入的以H、J、U為主的支系。
東亞來源的北亞單倍群有M下的 C, D, G, M3, M7-M11, M13和Z單倍群, N支系下的 A, N9a 和 Y,以及R支系下的 B, F, R9, R11。單倍群C和D在東北亞非常多,在某些群體中所佔比例超過50%,甚至能達80%以上。透過對單倍群C和D的樣本進行全測序,發現C和D的祖先支系早在3-5萬年之前就已經在東亞誕生,並且隨即進入南西伯利亞,而大多數的北亞C和D支系都是在末次冰盛期之後才擴張。雖然北亞的主流單倍群是C和D,而單倍群A也在某些群體中高頻分佈,比如佔到了楚克其人的73%。北亞的單倍群B的支系主要是B4和B5,這兩個支系分佈在偏南的北韓和蒙古地區。mtDNA單倍群A在藏族中佔到了相當高的比例,平均能達到10%-14%,同時在門巴族(23.5%)和珞巴族(15%)中的頻率更高。單倍群D所佔比例比A還要高,能達到10%-20%,在珞巴中甚至高達30%。單倍群C在西藏群體中也能佔到5%左右。青藏高原藏族中的單倍群A、C、D極可能是由1-2萬年前從東亞北方向南進入高原的人群帶入的。 而在南方,壯侗和南島語系同時具有高頻率的M7,南亞語系的F單倍型頻率也比其它語系高出許多。壯侗群體中,頻率最高的單倍群是B4a, F1a, M7b1, B5a, M7b*, M*, R9a, R9b, 這些單倍群的頻率總和佔到了約一半。苗瑤族群與壯侗族群相似,單倍群B5a, B4a, M*,M7b*, C, B4b1, M7b1, F1a, B4*, R9b也能佔到一半,而南亞群體中,頻率較高的有F1a, M*, D*, F1b, N*, C, M7b*, M7b1, F1a1a, 前三種佔到50.8%,與壯侗和苗瑤略有不同。單倍群B, M7, F, R的總頻率在臺灣原住民中能佔到70%,在壯侗中也達到了66.4%,比苗瑤的58.9%和南亞的48.9%更高,而越往北的類群這一數值就越小,例如佔漢族40.8%, 佔藏緬族群的37.5%, 而僅佔到阿爾泰族群的16.3%,由此可見,B, M7, F, R這四類單倍群是可以代表中國南方的特徵單倍群。
圖示mtDNA揭示的人類起源和遷徙時間和路線(參考自:Stewart, J. B., & Chinnery, P. F. (2015).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6(9), 530-542)
-
6 # 國病
又得老生常談了。
回答過無數次了,但為了釐清這些問題,必須得反覆回答。
並不存在華夏集團、東夷集團、三苗集團、百越集團這種分法。這種劃分正是導致人們邏輯胡亂的根源所在。
第一、華夏從字面意義看,包含華胥氏和夏后氏。然而百越就是夏后氏的主體部分。是商湯滅夏後准許夏人返回南巢老家江浙造成的結果。所以哪來一個單獨的華夏集團?
第二、華胥氏是包括羌系北三苗在內的內陸支群體,除了老三支系苗蠻系O2O3外,有可能還包含老大支系烏拉爾N系。因為他們都是被沿海支大鯀體系擊敗並拋棄出九黎的群體。所以湖南話有三一如六一說,都隸屬於帝堯集團,么指最小的,也指最大的一。這樣一看,華胥氏包含了整個苗蠻系和烏拉爾N系,苗蠻系裡除了苗瑤還有北三苗羌系,還有O2a泰族和O2b萁子族(北韓族基礎、日本有31.5%O2b)。苗蠻是養狗人,都是吃狗肉的群體,區別於沿海支不吃狗肉的群體。所以提到華胥氏,也就不會有單獨的三苗部落了。
《詩經》裡可以找到多出羌系屬於古楚的說法,羌系彝族在雲南留下的楚雄地名也表明了這一點。楚雄的南華、大姚、姚安以及雲南的華坪、蘭坪、華寧都是表達屬於華胥氏。基因顯示也是啊,羌系O3和苗瑤O3僅僅是北支和南支的區別。羌系返回中原後文化是恢復了古楚文化為主,髮髻和服裝都如此。民間還恢復有百褶裙,尤其明代有更多苗瑤風格內容的元素帶入。因為古人是知道自己源流的。只是到了近代,人們彷彿集體失憶了。
第三、東夷集團也搞笑,商周時的確還有東夷。可是與歷史以來的東夷不是一回事。最早全體黃種都在江浙、江西、安徽、河南南部、山東蘇北這一帶生活。也就是早期的九黎時代,也是伏羲時代。
這個時代必然在沿海和靠近沿海的地區,因為文化顯示是這樣。我們早期是漁獵民族,可以說是最早的海洋民族。所以每年太平洋刮來的颱風造就了風姓,在別的地區怎麼會有風姓呢?九黎的九字甲骨文是魚鉤象形,魚鉤衍生出蠍子文化,所以魚鉤蠍子正是我們的核心圖騰,就在屋頂四角的飛簷翹起。西方稱之為logo(樓勾或樓勾泰),伏羲時代其實是RQ系白種人由西部入侵併與黃種發生融合共和的時代,就是白種七仙女族群女性全部嫁給九黎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太昊伏羲時代。白人的語音符號是狄和夷,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就是指七仙女下河裸泳與牛郎發生聯絡的故事。不僅《詩經》很多篇目都講述過,而且漢字甲骨文裡的波字就是裸女下河游泳露出乳房。歐美白人下河遊裸泳今天都熱衷。
在那個雙方聯合的時代,都可以稱之為東夷。否則屈原這個羌系子孫為何要去懷念九黎?為何要提東皇太一?為何要自稱自己是帝高陽顓頊之苗裔。什麼叫裔?其實就是指出自伏羲那個時代的人。
東夷最早是伏羲時代、顓頊時代,後來沿海支拋棄了老三苗蠻和老大烏拉爾,這才使得東夷專指沿海支黃白聯盟。可是沿海支就是夏后氏大鯀體系啊,後來他們是百越。被歷史甩出中原的還有東胡和西南百濮,西南百濮來源就是大禹族離開的跟隨民族遺留,就是沿海支主導的和九黎遺留,哈尼族自稱和夷,日本自稱大和民族都是出自後來的那個顓頊主導的和九黎。都是大鯀體系及其跟隨民族。
大禹體系是被髮配四川那部分重新發跡從甘肅、寧夏、陝北重返中原的,他們後來返回江浙這才使得枸杞這樣的地名出現在浙江地區。很明顯枸杞在那個時代他們就發現並運用了。
再後來的東夷則是方位了,因為內陸支強勢的商代時諸如泰族、萁子族有人已經存在於東部沿海地區了,還有一些外族。所以這種東夷是不能用民系集團來表述的。西南夷為何變成彝族,還不是因為夷這個名稱存在的緣故。百濮就是大禹主體離開時留在四川的跟隨民係為主的群體。百濮和百越之所以有個百字都能破解為什麼。
第四、炎黃集團和華夏集團差不多是一個概念,炎帝系就是指早期九黎系和後來的沿海支為主,黃帝系後來指內陸支為主,但早期是指全體黃種。炎帝最早是指印歐白種和印第安。這方面破解的證據是很多的。融合後的炎帝確實是包括了全體黃和全體印歐白,但後來轉為指沿海支帝舜大鯀體系,也就是冥神系。舜字甲骨文裡明顯有一個炎字。就算炎帝一開始指白人也沒關係,因為白種七仙女族群女性全部嫁給九黎牛郎,我們是母系後人,按白種當時的母系道統看,我們可能才是正宗。按黃種父系道統看,我們是黃帝系正統。何為猶太人?何為雅利安?目前發現都是指父黃母白。
所以廣義上的炎黃子孫的確可包含印歐R系白和印第安Q系。稱華夏則只是指全體黃種,包含東南亞和芬蘭等烏拉爾,由於C系和D系矮黑整個歷史上緊緊跟隨著黃種,且互有母系混血,所以他們可能也能算。
-
7 # 崑崙源
認識中華並人類文明,必須依據近百年來的科學考古,再綜合其它得出相對正確的結論。國際上必須堅決剔除“西方中心論”,這個人類起源“非洲論”就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論的惡性強性話語權的惡果……而在國內呢,主體歷史文化界近半個世紀來由於“黃河中論”或“中原中心論”的根深蒂固,無論半個世紀來重大考古成果的不斷湧現,直到今天還沉睡在百十年來的老黃曆上要麼呼呼大睡,要麼不敢越雷池半步……
現根據長江流域上萬年來農耕文明即人工栽培水稻的考古發現,中華並人類文明的創始者就是被“黃河中心論”貶值為夷的糯漢(民)——古漢民,這才是中華並人類所有民族的來源,而中華並人來人種的來源也緣於昆陸中部(青藏高原)的隆起——造就了人類在長江流域中上游由猿到人之進化——同樣在此成就上萬年人工栽培水稻並最早燒製陶器——糯(漢)民又陸續分化成中華各族又進而分佈全球形成世界各地人種族群……
只有站在這個高度角度,無論國內之各地族群勢力都一覽無餘和綱舉目張了,否則就是細線成團怎麼理也不清了——具體不論囉……
回覆列表
首先說明,華夏的夏應當是指位置高低上下的下=華下部落。“衰蘭送客咸陽道”的逃裡滿天下不言=逃裡不言,下自成蹊!總歸 ,當今中國亞洲上的所有原生態上古部落的形成出現,均源於“媱之都,順之壤 ,禹之封”的天圓地方,華下九洲“道可道”的東夷支那說。弄懂出現在如今考古發掘的眾多古人生活遺址部落的前提,首先是要弄懂“萬年黑,千年白”的上古歷史與華下大中華中國國稱名稱的天經地義來歷。總之,中國文化承載的地球與人類歷史太厚重和博大精深了。其文化自信的完全可以推翻人類起源進化論,大陸板塊漂移說,海洋山脈及高原湖泊形成等現代教科書理論觀點,來為龍的傳人的媽祖女媧爭光輝!可惜得能弘揚張揚出來才能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