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iyangmeizi

    假語村言、真事隱!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賈王史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我個人理解《紅樓夢》講的世道人心!

    同時,與世界各大名著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紅樓夢》是講的是貴族生活中,人在養尊處優時的生活狀態。人只有生活水平達到高點,才會更懂的享受生活、追求精神文明、社會的發展才會進步。

    同時富裕與貧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或朝代,人的物質水平的提高與精神文明以及整體素養息息相關。

  • 2 # 情歡江川

    愈看《紅樓夢》,愈覺是佛書。每個人物,都以因果為主線,從性別,性格,習性帶出報應因果。業力不同,男女,主樸的活法各不同。寶玉,黛玉,寶釵,熙鳳等,手下的傭人,以及賈府社會關係中的人物,都在各自的報應中中獲得果報。寶玉富貴不知樂業,黛玉孤女性傲,寶釵圓滑世故,熙鳳強悍潑辣。除寶玉外,其他男性中的主要人物,如賈政,賈鏈等,都是各具特點呼之欲出的人物。下人中的男女,人窮志短,指望攀附主子改命成貴。紅樓中所有一干人物,都在“錢色”的故事中展開,勾勒出人生百態。《紅樓夢》是社會的真實縮本。人物的臉譜,是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大寫。不同的活法,是多姿多彩的風雨人生。書中,欣賞的人物是王熙鳳,活的真,堪稱奇女子。其次是探春,活得明白,是濁水中的清流。可憐的是妙玉,才高八斗,豔壓群芳,可欲潔未曾潔,命不知所終。物慾橫流的賈府,光彩豔麗的衣著,吟詩配對的文化,餘味無窮的文字,深沉溺人的故事,拆射出深刻的佛理和悠美的禪音。

  • 3 # 清心一棧

    1、《紅樓夢》裡最現實的智者林紅玉,又叫小紅。她的伶俐才幹深得王熙鳳喜愛。

    小紅的眼光獨到,一早就斷定,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宴席。於是她為自己尋好了歸宿,賈芸就是她的目標。這是積極的生活態度,找個位置安穩自己。

    2、平兒,溫順善良。賈鏈之俗,鳳姐之威,她竟能周旋其中,和諧相處,也是一種活法。情商之高,智慧過人。續作裡的平兒熬成了正房。

    3、鴛鴦,熟悉老太太的心思,照顧好老太太就是她最大的依靠。老太太不在了,她也只能隨她而去了,否則她逃不過賈赦的魔爪。鴛鴦的活法只是一時保全了自我,究竟又有何意義?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4、賈寶玉不愛讀書,說讀書人是祿蠹。如果沒有賈府祖蔭庇護,他會如何?還有這麼清高嗎?假寶玉而已。

    寶玉的心裡眼裡只有林妹妹和“博愛之心”,他看不到形勢變化,不懂如何生存。

    5、林黛玉渴望愛情和自由,但是性格高傲多愁善感。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明知自己身體不好也不會保重自己,一味沉浸在愛情和愁苦中。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怎怪王夫人不喜歡她作兒媳婦呢?未來的寶二奶奶是要掌門的。

    6、寶釵是自己誤了自己,明知道寶玉心裡只有林妹妹,還是上趕著。金玉良緣真的是良緣?名分而已。得到了軀殼,得不到心。

    自己選的路自己走,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7、探春是一朵鏗鏘玫瑰,精明能幹。豪言壯語“要是男兒身早就出去闖蕩了。”不愧是金鳳凰,後來嫁去了遠方做王妃。

    離家遠了,見不到爹孃,只有遠嫁的人才清楚其中滋味。

    8、元春為了家族利益入宮,成了皇帝妃子。為賈府帶來了烈火烹油的繁華,可惜繁華始終不能長久。她也一命嗚呼了。

    元春去了那不得見人的去處,省親一回見到親人便痛哭流涕,可知皇室成員內心多憋屈。沒有強大的心理如何能生存下去?元春終究不過是一粒棋子,家族利益的犧牲品。

    9、迎春是塊木頭,一問搖頭三不知,任人宰割的人不值得同情。人唯自強方可迎韌,迎春之死,怪自己軟弱無能。

    10、王熙鳳乃末世之才,管理賈府,錢權兩抓。

    她妒忌心重,是個大醋缸,不懂得夫妻之道。她的能力和地位讓大家都忽略了賈鏈的存在。重利的她心狠手辣,害人害己,被休了。

    臨終知道為聰明所累,又有何用?大勢已去命將嗚呼。

  • 4 # 鷹x眼

    《紅樓夢》中的人物,看似都有各自的活法,但終究命運都掌握在別人手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失寵,全族受累"。從大的方面看,賈、寧、榮府的命運都掌握在朝廷的手裡,不論是在朝為官的老爺,為商的老爺,還是當朝皇帝的寵妃賈元春,雖然都風光一時,但命運都由不了他們。從小的方面看,人物的命運都受封建禮教的控制,也由不的他們自己。縱觀《紅樓夢》全書,雖說書中人物賈寶玉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看來,人都是平等的,尊重人的個性非常重要,但終究由不的自己,無法突破封建禮教的底線,最終傷的身邊粉紅佳麗暗自傷心悲苦。祟尚自由的公子哥賈寶玉命運如此。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林黛玉命運也好不到那去,正如探春所說:外頭看著風光,其實十分難熬。平日裡看,賈府公子、小姐賞花、吟詩、聽曲撫琴、猜令飲酒活的瀟灑,但最終沒有一個人的命運是按自己的意志自己做主的。公子小姐命運如此,丫環的命運就更不用說了。按說《紅樓夢》裡其它人物的出身、命運都由不的自己,那麼尤三姐卻是個例外,她性格剛烈,追求自由,非柳湘蓮不嫁,但最終卻橫劍自刎,死在了的柳湘蓮面前,以正清白。雖說《紅樓夢》描寫的是一個朝代一個家族的興衰史,但他也同時描寫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和無奈!

  • 5 # 一抒己見

    人,生而不同,各有活法,不同性格的人活出來的風采是不一樣的,有的得意,有的失意。一部《紅樓夢》,塑造的人物那麼多,林林總總,大家的處世原則各有不同,可惜都逃不過一個“悲”字,這是時代所限,改變不了的宿命。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隨性灑脫型——代表人物:賈寶玉、林黛玉

    人生最暢快的事莫過於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真正做到的沒有幾個,那太難了!但是,寶玉和黛玉就可以!

    寶玉,正應了寶姐姐給他起的號“富貴閒人”,這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有的人富貴,卻不得閒,有錢都沒空花;有的人有足夠的時間,可惜生活窘迫。大多數人,都是富貴和閒人不可兼得,擇自己偏愛之處選之。

    黛玉也是如此,典型的白富美,活得愜意暢快。想哭就放聲大哭,想笑就開懷大笑,想搞笑就去捉弄別人。她什麼都寫在臉上,胸無城府,純真可愛,她活得是那樣真實!

    寶玉是混世魔王,黛玉是喜歡皮,喜歡寫詩。寶黛是一樣的性子,所以他們是知己,是愛情!他們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釋放自己的個性,怎麼高興怎麼來,隨意折騰,耿直爽朗,他們雖然荒唐,卻是無公害的舉動。

    象徵意義:大概就是對封建腐朽的社會下人性解放的嚮往吧!因為是嚮往,所以在那個時代不可實現,寶黛最終未能喜結連理,一個去了,一個走了,幻想破滅了。

    嚴守規則型——代表人物:賈雨村、薛寶釵

    人生猶如遊戲,要想在遊戲中取勝,首先的也是必須的,就是要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若是違規,活不過三集就被out了。該隱忍就隱忍,該變通就變通,玉在匣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在這方面,賈雨村和薛寶釵做得很好。

    賈雨村也曾是個躊躇滿志的青年,好不容易做了官,在門子的點撥下,在官場的渲染下,他深知為官之道的那一套,混得風生水起,甚至無視恩人之女流落在外而不施以援手,對昔日有恩的賈家落井下石,只為飛得更高更遠。

    寶姐姐不用說了,她最終是商場情場雙得意,活到了最後,戰勝了黛玉,嫁給了寶玉,坐穩了賈家寶二奶奶的位置。她是大家閨秀,嚴於律己,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實情緒,舉止端莊得當,知書達理,才華橫溢,頗受長輩的喜愛、平輩的尊敬、下人的愛戴,活得真是一點兒也不自在!

    象徵意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活在當下。你活在這個時代、這個環境,你就要接受現實,學會利用有限的條件改變命運。即使你不喜歡,為了生存,你也必須要那樣做,收起了真實的自己,戴上了面具,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類人。

    放縱自我型——代表人物:王熙鳳、賈珍

    同樣都是隨性而為,王熙鳳、賈珍與寶黛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侷限在法紀裡,本性不善,運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肆意妄為,以滿足自己強大的慾望。

    王熙鳳貪戀錢權,飛揚跋扈的,但人家有資本,有那個金剛鑽把榮國府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出亂子。賈母喜歡她,王夫人信任她,姐妹們敬佩她,下人畏懼她。整治賈瑞和尤二姐以及秋桐是小菜一碟,還有協理寧國府,手腕兒玩兒得相當厲害!

    賈珍這個敗家子兒,毫無擔當,沒有老子的約束,把寧國府搞得是烏煙瘴氣的。好的不學學壞的,他像唐玄宗那樣和自己的美貌兒媳玩起了愛情遊戲,你怎麼不學學人家的治理之道、權謀之術呢!要不是你,寧國府不會只有門口的兩尊石獅子是乾淨的,柳湘蓮可能不會退婚,尤三姐更可能不會香消玉殞,唉!

    象徵意義:自由是相對的,在規定的範圍內放飛自我是可以的。法律和倫理道德不能忽視,這樣才不會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竹籃打水一場空!每個人都這樣,我們的社會將更加溫暖和美好!

    委曲求全型——代表人物:尤二姐、香菱

    俗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委屈自己,換來的不是對方的尊重,而是對方的變本加厲。所以,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痛苦難過呢?成全他人,傷害自己?

    尤二姐於理有虧,加上性子懦弱,她不想惹事,也很怕事,不與人爭辯、計較,只希望大事化小、息事寧人,大家相安無事。她是這樣想的,可別人不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弄出個結果絕不罷休。

    香菱這樣一個佳人,流落到薛呆子那裡可憐啊!她身份低微,善良溫柔,在薛家少奶奶夏金桂面前委曲求全,只求有條生路,可是換來的卻不是寬恕。夏金桂根本沒想給她這個機會,勢要拔掉這顆眼中釘。

    象徵意義:忍一時,未必風平浪靜;退一步,未必海闊天空。善良,不代表軟弱可欺,應該如探春那樣,面對不公,勇敢還擊。來而不往非禮也,你讓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欺我一米,我搶你一里。

    獨善其身型——代表人物:李紈、賈惜春

    生活不易,社會這麼複雜,套路那麼深,能管好自己就不錯了,哪裡有多餘的心思去理會別人。

    李紈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只有個幼子相依為命。她號“稻香老農”,喜歡住在世外桃源般的“稻香村”,落個清靜。賈府裡的是是非非,她不想理,也管不了,沒有那麼大的權力,一心輔佐小賈蘭,只為有朝躍龍門。大家知道她是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會無趣地非要招惹她。

    賈惜春是賈家姐妹裡年紀最小的,父親放手不管,大哥又是那個樣子,好在可以到賈母這邊來生活,享受幾年快樂的日子。寧國府的是非,她不想參與。聽到下人們嚼舌根,她不想著訓斥,巴不得躲得遠遠的,與寧國府撇清關係。

    象徵意義: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和影響力去改變什麼。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了。努力活得幸福,不給別人添堵,也不給社會找麻煩,就已經足夠了。

  • 6 # 緣惟願來

    看人生百態最終總有夢醒時,寫的人生百態看的百味人生。人生如戲可笑的入戲之人,可讚的齣戲之人。一線生機盛紅樓。

  • 7 # 馬耷68581067

    《紅樓夢》長篇小說中外馳名,流傳幾百年。如作者自嘲"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不讀過幾遍,恐真有雲裡霧中之感!題主提問也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不過,要了解封建社會各階層芸芸眾生的各種"活法","象徵"著什麼?第一回中的"好了歌"和好了歌註釋卻也生動直白的道出。"好了歌"全文:

    世人都曉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

    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

    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

    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

    孝順兒孫誰見了?

    紅樓夢是悲劇性故事,作者用道家觀,揉進佛家學說及親身經了封建社會一個貴族大家庭從興旺到沒落。四佰多個人物不管什麼活法,都逃不出"六尺黃土葬身,死去一場空"的象徵性命運,或叫天命如此!

    私有制社會階層分明,紅樓夢中眾多人物活法各有不同,但從生活中"酒色財氣"的表現形式,到他們對"功名利祿"的依靠和追逐,大致可以分出幾大類型。

    一丶功名活法型。又分兩種。

    1.靠繼承祖上功名。如賈赦、賈珍、賈璉之流,躺在祖宗功勞上"當年笏滿床",卻有著豬狗不如的品德和行為。花天酒地,為老不尊,"爬灰的,養小叔子的",勾引良女,花酒狎妓,花天酒地的生活著。作者對他憎惡鞭苔。而最後,都隨家道敗落一齊毀滅了!

    2.賈正,賈母,王夫人等型別。表面上"儒家禮教",詩香禮義的代表,但骨子裡為了功名,什麼手段都用。如賈正,就是個偽君子的典型,滿口仁義道德,寬柔待下,而實際上他對奴隸的訓斥卻是∶“等我閒一閒,先揭了你的皮!”; 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對貪贓暴虐的賈雨村,他卻最是熱衷與其來往;外放江西糧道時,在他的縱容下,手下人橫行不法,公然納賄。

    如王夫人,俸誦經文,一心向佛。一旦有人敢影響愛子寶玉功名時,立馬發動"抄檢大觀園"; "逼死貼身丫頭金釧兒等。

    又如賈母,表面上德高寬厚,但是她批准了王熙鳳的“調包計”,使寶玉被迫娶了薛寶釵。為功名世家延續,逼死最痛愛親外孫女林黛玉,也在所不惜!

    二丶利祿活法型。

    典型人物是王姬鳳,薛蟠之流。

    王姬鳳是書中聰明能幹的理才能手,為利祿不擇手法。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薛蟠是四大家族中"豐年好大雪"皇商薛家唯一男丁。不學無術,胸無點墨。但江湖情商高。他背靠皇家貴族,遊走商海,官商勾結。專作違法暴利的生意。為了金錢,草菅人命,強買強賣家常便飯,典型為利富而活在世上。

    三,大觀園中清純活法。

    可能作者骨子裡喜歡"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田園生活。借榮國府鼎盛時期,賈元春妃省親時修了一個"大觀園",並下詔,讓四大家族一干姑娘齊聚園中。這群象清泉水一樣的清純女兒們,沒有等級的桎梏,生活在林水之間。或呤詩作畫,撫琴下棋。或賞花采菊,花間樹下悠閒。逢節氣交替,花開花落,詩會盛開,鬥詩賽詞,好一派封建籠蘺下的"世外桃園"!

    可惜,在封建禮教下,眾清純女兒最逃不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馬猴隨空舞"的悲涼境地!作者長嘶:千紅一哭(窟),萬豔同杯(悲)。

    總之,作者人生觀中儘管有看似消極的一面,但同無愛無憎的無知者不同,也同那些終日追求名利、逃避人生生老病死真相的人不同;如果沒有深厚的生活激情,豈能寫出這樣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紅樓夢》來?

  • 8 # 潤楊的紅樓筆記

    不僅是《紅樓夢》,現實生活中的人也一樣,活法不一樣,結局也不一樣。無論什麼樣的結局,最後都一無例外的走進了墳墓。

    《紅樓夢》中人的活法不同,結局也不同,但是都沒逃過一個死。

    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她認為聚終歸是要散的,不如不聚。林黛玉最終和父母散了,和外祖母散了,和姐妹們散了,和寶玉也散了……

    賈寶玉萬花叢中過,希望死的時候得到所有人的眼淚,可惜他親眼看到那些嬌豔的花朵一瓣瓣凋零,親眼看到姐妹們一個個的離他而去,他為所有人流下了眼淚。他迴歸大荒山無稽崖時,沒有得到任何眼淚與嘆息。

    賈雨村這一生不斷的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的攀高枝往上爬,也的確得到了高官厚祿,可是登高必跌,他忙碌一生最後落得枷鎖上身,一無所有。

    薛寶釵費盡心機得到了寶玉,當上了榮國府的少奶奶,可是寶玉不愛她,寶玉離家出走,她孤獨終老。

    王熙鳳四處斂財,對賈璉嚴防死守,心機算盡,到最後落得被休的下場,悽慘而死。

    紅樓夢中人正應驗了《好了歌》。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人生了了,了卻一生。

  • 9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這道題拖了好久才來回答,因為感覺題目太大,很難概括。《紅樓夢》裡千人千面,就連只有一兩句臺詞的小人物都性格分明栩栩如生,實在是寫盡了人間百態啊。

    要說書裡的人都有什麼活法,細分有很多種,從大的型別來說,我覺得大概有這些:

    1.忠於自我,把精神世界擺在第一位

    書中最讓人感嘆的是主人公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兩人之所以心心相印,最主要的原因是兩人屬於精神伴侶。寶玉和黛玉的思想和價值取向,和當時的主流環境格格不入,屬於典型的“異類”或者說“叛逆者”。這樣的人很難在大環境裡遇到知音,所以一旦遇上,互相之間的默契感、依賴感和歸屬感都會特別強,這就是寶黛愛情可以達到“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地步的原因。(參見之前回答的《薛寶釵長相不差,文采不差,為何始終比不過林黛玉?》。)

    這種型別的人,特別重視自我感覺。他們在精神上有一個自我構築的完整世界,這個世界的意義對他們來說遠勝於現實的平庸。換言之,他們對人生、對世界,有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不會人云亦云,不會向現實屈服。因為堅持自我,所以這種人的表現就是精神上很獨立,自我意識明顯。如果價值取向和大眾的一致倒也罷了,如果不一致,就會顯得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難以得到理解,很容易被批評為“太把自己當回事”,特別容易覺得孤獨。

    所以,選擇了這種活法,基本上等於選擇了困難模式。但是,作為一個個體,因為“與眾不同”,比較容易給人以深刻印象,人生的意義也顯得格外突出。

    《紅樓夢》中,黛玉、晴雯,大概都是這一類。因為忠於自我,不肯或者不善於與周圍世界融合、妥協,人緣一般算不上好,但是會因為“真”給人留下印象。

    2.遵守規則,在現實環境中謀求最大利益

    這種人的數量就多得多了,可以說是社會中的中流砥柱。在《紅樓夢》裡,很多主要人物也是這種型別,不過根據做事動機和方式的不同,有一些具體的區分。

    比如寶釵,就屬於遵守規則的“好學生”。她深諳社會主流價值觀,按照大眾最為接受的行為規範行事。簡單地說,就是情商高,“表現”好,討好大眾。寶釵懂規則,也善用規則。這些規則包括一些明面上的“正能量”,比如保持端莊大方的形象和姿態,保持足夠的禮儀,這樣在人際交往中就會讓人覺得舒適;也包括一些不能公開的“潛規則”,比如心裡可以有小九九,比如維護尊卑等級秩序,但是不能說出來,或者包裝成懇切的沒有私心的樣子之後才說出來。

    寶釵的用心,在於用遵守規則換取回報,就像聽話的好學生會得到老師的獎賞。這種人的出發點往往也是獲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但是隱藏這種動機,也是他們遵守的“規則”之一。放在今天,這種人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表面會很光鮮,但是心裡可能會很累,畢竟要長期隱藏內心真實情感,以一副標準面具示人,是很辛苦的。

    另一種型別是探春,她也是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積極進取”的典型。和寶釵不同的是,探春對於既有規則的理解更多地是在表面上,也就是說,她對“潛規則”的認識不如寶釵那麼深。所以我們看到書裡的探春,說話做事常常有一種理直氣壯。她認為明面上的規則大家都知道,對於不守規則的人和事,自然就應該批評,對於不合理的規則,自然也可以提出改變的建議。但她沒有想到,之所以會出現她覺得“不合規矩”的現象,原因往往在於人們遵守的是不在明面上的“潛規則”。(參見之前回答的《抄檢大觀園時,探春為何說:“我但凡有氣性,早一頭碰死了”?》。)

    所以,探春算是氣魄有餘,心智不足。如果哪一天她認識到了真正主宰社會的是“潛規則”,要麼她會變成黛玉那種對環境不屑一顧者,要麼會變成寶釵那種主流“成功者”,就看她是否對潛規則屈服了。

    王熙鳳又是另外一種人。她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因為出身和地位的緣故,很輕鬆地坐上了一個有利於自己的位置,所以即使她自身文化素質不高,也可以成為賈府中呼風喚雨的人物。這種人就不是簡單的遵守規則或潛規則的問題了,她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制定規則或潛規則。換言之,她的位置決定了她本身就處在社會食物鏈上比較高的點,她可以透過盤剝底下的人來獲取利益,而且在這樣做的時候,也不需要太過掩飾。

    但她有一點沒有做好,就是忘了在食物鏈上還有比她更高的規則制定者。如果要獲取更大利益,她就要討好那些人,遵守他們的規矩。王熙鳳的高調跋扈,無疑不在更高層允許的“規則”內,所以,她的下場也不可能好。

    還有一個群體,也可以作為這個大型別中的一個小代表,就是書中那些變成“死魚眼睛”的老婆子們。她們欺上瞞下,看人下菜碟,對蠅頭小利斤斤計較孜孜以求,為的也不過是在無法改變的底層環境中,謀求儘量寬鬆一點的個人生存空間。如果環境和規則決定了,自己的空間只能靠擠壓他人的空間來獲得,那她們就會這麼去做。這種人在現實中也是比比皆是,行事充滿小人物的精明和狡黠,但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生存罷了。

    總之,社會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遵守現有規則和框架的前提下謀生活。那他們的活法,就是儘量讀懂規則、遵守規則、利用規則,來讓自己活得好一些。這種“好一些”,當然也是規則所能給予的,通常是物質層面的東西。

    3.得過且過,以被動姿態面對人生

    現實世界往往是很無奈的,很多人都可以憑著本能察覺到既有規則和個體需要之間的矛盾。畢竟,社會規範是為了群體生存而設定或形成的,不會考慮個體感受。而人作為高階生靈,偏偏又有無法忽略的個體感受。古往今來,這種矛盾就沒消失過。

    有人選擇忠於自我,和社會環境對峙甚至對抗;有人選擇妥協,犧牲自我感受,融入群體生活;還有的人選擇迴避,試圖在現實世界外,另外找一個“世外桃源”安置自己。

    最通俗的表現,就是“出家”“修行”。《紅樓夢》中,賈敬放棄寧國公爵位跑去修真,惜春身為貴族小姐卻偏愛出世思想,妙玉年紀輕輕就出家修行,他們或主動或被動,都選擇了避開塵世這條路。

    還留在塵世中的,也有不少人是嚮往可以迴避生活矛盾的。典型的如懦小姐迎春,遇事也是被動得夠可以的了。她不願面對任何生活爭端,情願拿一本《太上感應篇》來讀。(參見之前回答的《有人說邢岫煙和賈迎春都是隱忍之人,為何結局不一樣?》。)只是生活的殘酷,不會因為一個人的被動不爭就放過她,這從迎春下場的悲慘就可見一斑。

    包括主人公寶玉,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出家。這種選擇,一般都是對生活極度失望之後才會做出的。寶玉曾經是多麼眷戀明媚紅塵的一個人啊!可見,生活本來就是一件不易的事。除非是完全沒心沒肺缺心眼的人,一般活到一定年紀,都會感受到社會環境與自身感受之間的矛盾,很難避免。

    這就難怪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採取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一方面緊跟大眾,至少感覺不那麼孤獨,另一方面保持說變就變的靈活性,方便見縫插針,隨時撿取命運丟下來的一點好處。

    總之,讀《紅樓夢》,看百態人心,很有意義。在我看來,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偶然和奇蹟,能夠得到生存的機會,就值得慶祝和珍惜。所以,不管哪種活法,只要是為了好好活著,都是對生命的尊重,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一定要選一種我喜歡的呢,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我不期望來生和後世,只覺得人生一次很不容易,機會難得,要對得起自己。如果人生種種矛盾無法避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那就選擇自己最在乎的。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比內心的滿足和快樂更重要,因此我會更傾向於忠於自我。只有這樣,在生命終點的時候,才不會覺得“自己”白來了世上一遭。

  • 10 # 有書共讀

    《紅樓夢》是曹雪芹老先生的一部經典著作,書中涉及到了幾百個人物,但是每個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他們就好像是我們周圍的某個人,甚至有人說,每個人都可以從《紅樓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那麼,《紅樓夢》中的人物都有什麼不同的活法,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

    精神至上型。代表人物:賈寶玉、林黛玉。

    賈寶玉平時最不願意讀《四書》《五經》,不願意學八股文參加科舉考試。

    作為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子,他願意在姐妹丫鬟群裡混,作詩、喝酒,幫她們調胭脂。

    聽聞秦可卿死了,他吐了一口血;他知道晴雯愛吃豆腐皮包子,從寧府要了幾個帶回來……他時時處處示人的,都是本真。

    而黛玉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她高興不高興,都表現出來。吃個小醋,發個小脾氣,甚至因為思慮過多,暗自垂淚,也是她內心真實的反應。

    後來賈母不支援寶、黛愛情,也是因為黛玉的個性。

    而二人之所以心心相印,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兩人屬於精神伴侶。

    象徵意義:精神至上,率真的人,難免會因為不適應時局現狀,處處碰壁。而這樣的人生,也註定是一個悲劇的結局。

    適應時局型。代表人物:薛寶釵、襲人。

    薛寶釵是一個乖乖女型別。她父親早逝,有一個不爭氣的哥哥。

    她從小雖然讀過一點書,但是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針線,幫助媽媽料理家務。來到賈府以後,她更是左右逢源,深得賈府上下人等喜歡。

    而襲人作為寶玉身邊最得力的丫鬟,她關心寶玉細緻入微,把自己的職責盡到了極致。她為了息事寧人,巧言變通。

    為了能討得王夫人的喜歡,她成了王夫人的眼線,因此她每月比別的大丫頭多領二兩銀子。

    這個與寶玉真正有過“雲雨之歡”的人,反而讓賈母和王夫人認為是個正經孩子。襲人最後結局相對來說也是最好的,她嫁給了原來跟寶玉很要好的戲子蔣玉菡。

    象徵意義:改變不了環境,就讓自己適應環境。懂得生存法則,適應這種法則,不失為一種生存智慧。

    處心積慮型。代表人物:王熙鳳。

    王熙鳳在《紅樓夢》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她是集多種性格於一身的。她是個工作狂,事事掐尖要強,不願意落人褒貶。她心狠手辣,“毒設相思局”一節,更是把她的毒辣表現得淋漓盡致。

    尤二姐、財主之女張金哥與守備之子等等,都間接死於她手。她貪財、愛吃醋,還是個戲精。

    可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王熙鳳三十來歲就香消玉殞,也是實在可惜。

    象徵意義:“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太用力的人生,往往走不遠。

    瘋狂作死型。代表人物:薛蟠、賈珍、賈赦。

    薛蟠從小沒了父親,缺少必要的管束。

    再加上家大業大,他成為紈絝子弟的極品。他闖了禍,有大人為其買單,這就形成了“闖禍——擺平——再闖禍”的死迴圈。最終,他為自己的肆意妄為買了大單:打死了店家,家財散盡,還不能保證他最後免於死刑。

    賈珍作為榮府的實際掌門人,厚顏無恥、荒淫無度,甚至自己的兒媳婦也不放過,逼得秦可卿自殺。

    他的父親停喪期間,他就心急火燎打上了小姨子的主意。後來藉著給他父親守孝不能出門,他聚眾在家裡賭博,並因此得罪了富貴人家,最終也為賈府抄家埋下了伏筆。

    而賈赦就更不堪。他整天不務正業,每天就是跟小老婆一起喝酒取樂,連賈母都說他 “不要臉”。他甚至為了幾千兩銀子把女兒迎春賣給孫家,使得迎春最後落得被丈夫打死的悲慘結局。他為了奪取石呆子的玉扇子,把人打死,也成了導致賈府被抄家的導火索之一。

    象徵意義:不作就不會死。任何瘋狂都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不屈不撓型。代表人物:劉姥姥、賈芸。

    劉姥姥在《紅樓夢》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現代人也常常發出“少年不識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的感慨。她為了生計,放下老臉去賈府“打秋風”,討得一點錢,用來做小本生意。發達以後,她又知恩圖報,救下了落難的賈府後人巧姐。

    賈芸當初為了攬下大觀園裡苗木種植的活兒,去向舅舅借錢,碰了一鼻子灰。後來還是無賴一樣的倪二借錢給他,他才有了給王熙鳳送禮的錢。拿下工程以後,他得以常常進入大觀園,因此得到了寶玉的欣賞,同時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象徵意義:人只有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才能隨時拾取命運丟下來的一點好處,並有可能逆襲成長。

    因為篇幅有限,有書君只好寫到這裡了。另外,《紅樓夢》中還有許多人,他們的活法也各不相同。比如:

    中規中矩型。代表人物:賈政。

    他本指望在那時候做個清官,卻不料在那樣昏暗的社會,泥潭中根本不允許有一股清流存在。

    安之若素型。代表人物:李紈。

    榮辱不驚,心如止水,冷眼看人生,反而活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消極遁世型。代表人物:賈敬、妙玉、惜春。

    紅塵無奈,選擇與世無爭。卸下了責任,卻躲不過兇險。

    痴心妄想型。代表人物:賈瑞。

    情慾中的悲哀或許是人性中最無奈的部分。

    軟弱可欺型。代表人物:迎春、尤二姐、香菱。

    別人怎麼對待你,大概也是你允許的。不管是出身豪門,還是嫁入豪門,還是被拐進豪門,如果妄圖用逆來順受換來歲月靜好,只會換來別人變本加厲地傷害。

    剛烈殉情型。代表人物:金釧、司棋、鴛鴦。

    或負氣而死,或殉愛情、親情而死。太過剛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懂得變通、迂迴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紅樓夢》所有人物幾乎都以悲劇收場,而書中一句話或許才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目的:“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作者意在說明“覆巢無完卵”,這是時代所限,悲劇是每個人都改變不了的宿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所謂的繁華,只不過是一場絢麗的煙花。看穿了浮華的短暫和最後的幻滅,一個人才會擁有一個通透的人生!

  • 11 # 花下客12

    賈府大觀園中的人`,是社會中的人。他們在各人的既定的空間舞臺上,傾盡風華,表現了各自精彩的人生!他們有的像月亮,象啟明,象長庚,象慧星,在我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 12 # 清風齋居士

    ‘’《紅樓夢》中的人‘’太多,不好一一分析,題目太大。建議提問人在提問題的時候,認真點好嗎?!帶有愚弄讀者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 13 # 覓享之旅

    紅樓夢四大家族是封建社會官場的代表,腐朽黑暗,必將走向衰落滅亡,而以劉姥姥為代表的勞苦大眾淳樸善良終會美滿長久。真可謂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 14 # 翡翠世界探秘

    紅樓夢是曹雪芹的嘔心瀝血之作,居四大名著之首,寫盡世態萬千,包羅永珍,可以說每個人在裡面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為情所困的寶黛釵,固守封建禮教的賈母,為權而不擇手段的王熙鳳,賈雨村等,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自我貶低而討人歡心施捨的劉姥姥等,虛偽假仁假義的賈政夫婦等,吃喝嫖賭的紈絝子弟薛蟠等,見風使舵的襲人等,剛烈倔強的尤三姐等,逆來順受的尤二姐等等,總之人間活法都能有,最終結局看個人。

  • 15 # 雲水悅禪心

    《紅樓夢》以百科全書式的視角,描繪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他們的命運,作者以佛性的平等悲憫的情懷,惋惜或者哀嘆他們的才情或愚痴,在慾望的漩渦裡打轉兒,踐踏了生命的真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宋滅亡之後出現兩個偽政權,這兩個偽政權結局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