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史記聞
-
2 # 攀登的岩羊
兩個偽政權,一個是黃河以北劉豫建立的偽齊政府,一個是金國退走後立的張幫昌的國號偽楚政權。劉豫殺了部將關勝投金後,被金國擁立為偽齊皇帝,在統治區橫徵暴斂,引起怨聲載道,在進攻南宋大敗後,金國也沒援助,看其無能,便去其皇帝封號改封王,最後遷入人內蒙臨潢封為蜀王,最後活了七十三歲病故,得以善終。張幫昌是金國撤走趕鴨子上架硬拉上皇位的,當了三十三天皇帝,南宋重佔黃河以南時,趕忙去其封號,向趙構請罪,趙構本不想殺他,朝中上下一致主張嚴懲,趙構無奈找個理由賜死他,其家人寬恕,張死時六十三歲,
-
3 # 風光藝境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國初,中原地區出現了兩個偽政權,其共同點是皆為金人扶植的漢奸傀儡政權。這兩個政權前一個是張邦昌的偽楚政權,後一個是劉豫的偽齊政權。
一、張氏偽楚政權
偽楚政權的皇帝為張邦昌,北宋永靜軍東光縣(今河北東光縣)人氏,進士出身,步入仕途,累官至少宰、太宰,貴為大宋宰相。金軍南侵時,張邦昌曾陪同宋徽宗的九兒子康王趙構出使金營,還擔任了河北路割地使。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閏十一月下旬,金軍攻陷北宋京師東京開封府,屯軍於京城南中門外的青城,提出議和退師。女真人橫空出世,崛起於白山黑水間,建國短短十一年間,便連續滅掉宗主國大遼和鄰邦北宋,國土急劇膨脹,這便給部族小人口少的金國帶來了管理上的難題。金人無意久留南地,便本著‘南人自治’的策略,打算扶植個異姓附庸政權,作為自己的藩屬國,形成一個軍事緩衝地帶,緩解自身的軍事壓力。誰是理想的皇帝人選呢?金人相中了常打交道且謙卑順承的張邦昌。金人先是逼迫京城中的公卿百官、士民僧道簽名推舉張邦昌,然後以屠城來威脅不肯聽命當偽帝的張邦昌。在百官百姓的苦苦哀求下,本來以絕食、自盡抵制立帝的張邦昌只好妥協。
1127年三月初七,金人冊立張邦昌為帝:‘諮爾張邦昌,宜即皇帝位,國號大楚,都金陵’。張邦昌被金人和漢族百官百姓硬架著當了偽楚皇帝,但他還是很理智低調的,他給自己留了條退路。首先他未乘龍輦,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萬歲,不高居御座而設偏座;再有傳令百官不許跪拜,與官員議事都是面對面平坐,口必自稱名字‘邦昌’;而且降格行政,不稱‘朕’而稱‘予’,下旨不稱‘詔’而稱‘書’,也未改年號,他所任命的官職前面都加個‘權’(暫代)字。他平時穿臣服辦公,聽說金人來了,他才趕緊換上御服出面接待。張邦昌還將皇城諸門全部緊閉上鎖,貼上題有‘臣張邦昌謹封’的封條。凡此種種,可見張邦昌是多麼的小心謹慎、戰戰兢兢,任何事情上都沒敢顯露出一絲的逾矩僭越之行。當然,張邦昌這樣做也可以理解為是在做戲,在觀望,若局面真的穩定了,他也可能就大戲真唱了。
登基第八天,張邦昌前往青城金營拜會金軍東、西路軍兩位大帥,一是致謝,二是面議七件事:乞不毀趙氏陵廟;乞減少歲幣,停止民間搜刮;乞存留京師城防裝置;乞待江寧府(即金陵,今江蘇南京市)修繕完畢,三年內遷都;乞金軍五日內班師;乞降格以‘帝’為號,稱大楚帝;乞借金銀以便犒賞。對於張邦昌的‘七乞’,二位金帥皆爽快地應許了。張邦昌見金帥挺給面子,便進一步請求金人放回大批羈押北宋官員,二帥也答應了。
金人確實很給‘楚帝’面子,所應之事亦立馬兌現:停止了對京城金銀財寶的掠奪搜刮;減歲幣一百萬貫、銀絹二十萬兩匹;釋放了大批被扣押官員;雖然五日內沒有撤兵,但十天後也都陸續分批北撤了。平心而論,張邦昌此舉,對保護京師民眾、保護建築、保護官員、減少金人對京師的破壞,起到了積極作用。作為傀儡皇帝,他力所能及的,也就是這些了。三月底四月初,金人擄掠徽、欽二帝及宗室等三千餘人撤離東京北返。臨行前,金人打算留下一些軍隊為張邦昌撐腰,權籤書樞密院事呂好問代為婉言謝絕了。金人一撤,呂好問等人便勸導‘楚帝’退位,將皇位讓給河北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張邦昌真挺識時務,先是派人前往康王處致書,表明自己願‘完璧歸趙’的心跡;然後請出宋哲宗廢后孟氏,尊為元祐皇后,請其垂簾聽政,以待康王登基。四月初十日,元祐皇后攝政,張邦昌以太宰的身份退居資善堂。至此,張邦昌親手結束了自己為期三十三天的‘楚帝’歷史,完成了他宋臣——楚帝——宋臣的輪迴;他的偽楚政權也隨之告終。
趙氏皇族被金人一網打盡,全部擄掠到了苦寒的北國,康王趙構是宋徽宗一脈唯一的骨血,他也便成了興滅繼絕、延續宋祚的不二傳人。五月初一,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登基,建立南宋政權,是為宋高宗。高宗以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封同安郡王,二十天頭上覆進為太傅。夾著尾巴做人的張邦昌也只是在新朝的朝堂上立足不到兩個月,便於六月底被貶為昭化軍節度副使,貶謫潭州(今湖南長沙市),安置於天寧寺,一舉一動均受到監視,差不多成了受管制分子。
即便被管制,高宗還是不肯放過這個有政治汙點的偽帝。兩個多月後,九月二十五日,高宗下詔賜死張邦昌。四十七歲的張邦昌遂自縊於天寧寺平楚樓。
二、劉氏偽齊政權
偽齊政權的皇帝為劉豫。劉豫與張邦昌是同鄉,皆為永靜軍人,年長張八歲。劉豫出身農家,發奮苦讀,考中進士,步入仕途,累官為兩浙察訪使。劉豫讀書時,有過不大光彩的行為,曾偷竊過同舍書生的白金盂和紫紗衣,為同窗所不恥。劉豫出任河北西路提刑官時,正趕上金人南侵,他嚇得棄官潛逃到真州(今江蘇儀徵市)。趙構建國後,為躲避金人跑到了揚州。樞密使張愨是劉豫的老鄉和曾一個部門要好的同事,見好友丟了官職,遂力薦劉豫出任了濟南知府。劉豫本想在江南州郡謀個太平官,不願去金人鐵蹄能夠肆意橫行的險地,可未能如願,便只好懷憤赴任了。
惱怒於張邦昌偽楚政權垮臺和趙構建立南宋政權,金人於1128年十二月大舉攻宋。金軍兵分三路,東路攻山東,中路攻河南,西路攻陝西,意圖將疆界進一步拓展至長江以北。中旬,金元帥左監軍撻懶(即完顏昌,金太祖堂弟)攻破東平府後,隨即揮師北攻濟南府。劉豫派遣兒子劉麟與驍將關勝率軍出戰,連連擊退金軍。撻懶連吃敗仗,無奈只得撤圍,玩起招降的把戲。劉豫架不住誘惑,遂殺害關勝,獻城投降了金人。撻懶遂賞他任京東東、西兩路及淮南安撫使,知東平府兼諸路馬步軍都總管,節制黃河以南的各路漢人軍隊。
當完顏宗弼(金兀朮)率軍追殺宋高宗,自江北攆到江南,直嚇得趙構漂流到茫茫大海上避難,方才躲過大劫。金人見南宋不大容易消滅,便再次採取‘以南治南’的策略,再立個傀儡政權,形成軍事緩衝地帶,讓這個附庸替自己當看門狗。經過物色,金人相中了劉豫和另一個降將。‘老當益壯’的劉豫當皇帝的野心極盛,遂削尖腦袋鑽營,透過厚賂等手段,找到了大小兩個靠山——撻懶和金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即粘罕,金太祖侄,大金名將,勇略超群,為金主要開國功臣;後專權,連頗有作為的金太宗也奈何他不得)。有一言九鼎的宗翰罩著,劉豫的皇位是坐下了。
1130年七月,金太宗下詔:‘今立豫為子皇帝,既為鄰國之君,又為大朝之子。’讓劉豫世修子禮,將其定位為‘兒皇帝’。二十七日,金太宗遣使冊立劉豫為帝,國號大齊,都大名府。九月初,金人備好璽綬寶冊,冊立劉豫為大齊皇帝,定都大名府。二年後,劉豫復遷都汴京(即東京開封府),偽齊政權是名副其實的傀儡政權,無論軍國大事或獎賞刑罰,以及打官司告狀這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都要上報金元帥府裁決,毫無自主權。時黃河、淮河沿岸及陝西、山東等地皆駐紮金軍,為了供養撐腰的金軍,劉豫遂加重賦稅,搜刮民財,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偽齊境民眾恨死了這個漢奸政府,視‘齊帝’劉豫為頭號大漢奸。
偽齊政權的建立,並未能激起以偏安東南為既定國策的趙構集團的義憤,而是甚為畏懼,且不顧國恥待以敵國(地位、力量相當的國家)之禮,國書稱劉豫為‘大齊皇帝’,因欲向金人求和,趙構嚴禁宋軍主動進擊偽齊境,並嚴禁諸將不得喊出‘提兵北伐’、‘收復汴梁’這些帶有刺激性的口號,唯恐惹惱金人。
然而劉豫可並不領趙構這份情,積極擴軍備戰,欲行擴張。不久金人將攻佔的陝西之地賜給劉豫,偽齊的為‘國土’又擴大不少,整個淮河以北的中原及關中大地盡皆歸其所有。金人這個主子也真夠意思,利用趙構求和之機獅子大開口,要求宋軍退出江北,與‘大齊’劃江而治。趙構的妥協也是有底線的,守江必守淮,放棄淮南江北之地,那自己還能睡上安穩覺嗎?金人見趙構不肯讓步,遂發起新一輪的南侵,同時指使偽齊自中原南下入侵。偽齊軍狗仗人勢還真挺厲害,竟一舉攻陷了南宋襄陽、鄧、隨、郢、唐諸州,直接威脅了宋中路防線。
1134年五月,宋神武后軍都統制、江南西路制置使岳飛奉旨率領岳家軍開始北伐,連連大破偽齊軍,不到三個月便盡數收復被偽齊所侵之地,穩固了中線。時趙構正欲與金人議和,投鼠忌器,怕惹惱金人與偽齊,故此嚴格限制岳飛只能收復被偽齊侵佔之州府,不許深入偽齊境。連戰連捷、勢頭甚好的岳家軍只得中止北伐,奉旨收兵。九月,金人慾以戰迫使南宋議和,遂大舉南侵,劉豫積極表現,發兵配合金人南侵。南宋將士奮起抗擊,頂住了金軍和偽齊軍的聯攻。年底,金軍糧草不繼,又得知金太宗病危,急慌慌渡淮北撤。偽齊軍聞知主子撤兵,嚇得慌忙丟棄輜重也撒丫子跑回了淮北。
1136年八月,岳飛二次揮師北伐,攻城略地,所向克捷,中原震動。劉豫見岳家軍威震中原,便緊急徵調鄉兵三十萬,傾盡家底準備孤注一擲。劉豫兵分三路大舉南下,入侵淮南。單獨同宋軍作戰,老劉豫心裡沒底,便遣使向新主子金煕宗告急乞援。煕宗採納大臣的建議,聽任劉豫自行南侵,不予出兵增援,只是派宗弼率軍屯紮於黎陽觀戰,待機而動。主子隔岸觀火瞧熱鬧,劉豫氣歸氣,卻不敢流露半分怨氣,只好自己硬撐著獨力打這一仗了。十月,偽齊東路軍首先被宋軍擊破,主將劉猊僅領著數騎狼狽逃回。另外兩路軍聞知東路敗潰,也嚇得趕忙撤回。劉豫傾力謀劃、拼上老本的南侵遂告失敗,而且損失甚巨,元氣大傷。
金煕宗聞知偽齊南侵大敗而歸,怒而遣使責問,始有廢黜劉豫的意向。金人漸漸感到扶立劉豫這個傀儡政權用處不大,麻煩不小,進不能開疆拓土,退不能保境自守,實在是大違扶植它的初衷。撻懶、宗弼諸大將銜恨劉豫疏遠自己卻專門討好宗翰,便連連交章彈劾劉豫治國無狀,理應廢黜。正當劉豫四面楚歌之時,他的大靠山宗翰又病故了,老劉豫這回可算是徹底歇菜了。金煕宗決意廢黜這個老廢物,於是金人先是不動聲色地控制了偽齊軍隊,然後於1137年十一月中旬智擒偽齊軍隊的總司令、劉豫的大兒子劉麟,最後誘捕了劉豫,將其囚禁起來。
十一月十八日,魯王撻懶、沈王宗弼進入汴京,以數千鐵騎圍住宮門,派出士兵走街串巷四處宣揚‘將請你們的舊主少帝(指宋欽宗)來此主政。’以安民心。二王復召集偽齊百官開會,宣讀詔書,切責並廢黜了劉豫,取消偽齊政權。金人降封劉豫為蜀王,並迫遷劉豫及其家眷到大漠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失勢失位的老劉豫又想起了前靠山撻懶,便厚著臉皮前去哀求人家,結果被撻懶搶白得無言以對。劉豫人品卑劣,性極貪婪,多年聚斂甚豐,僅在汴京查收的資財,有錢九千八百七十餘萬緡,金一百二十餘萬兩,銀一千六百餘萬兩(一說六千萬兩),絹二百七十萬匹,米九十餘萬斛,至此,皆被金人查抄了。老劉豫還極為好色,後宮尚有百餘宮嬪,其中有身孕者九人。
三年後,金人賜劉豫錢一萬貫、田地五十頃、牛五十頭。翌年,改封為曹王。金皇統六年(1146)九月,劉豫病故,時年七十四歲;一說故於1143年六月。
劉豫自降金至被廢,歷十年;自僭偽帝至遭廢黜,八年。
不比不知道,一比知高下。同為大漢奸、同為偽皇帝,偽楚帝張邦昌可要比劉豫好上許多。對於偽皇位,張邦昌是拒絕,是抵制,是被多種力量硬逼上去的;而劉豫則是嚮往,是千方百計鑽營爭取到手的,這便有了本質區別。張邦昌最大的功德是完璧歸趙,主動將皇位奉送給老趙家,使南宋未動刀兵而獲得黃河以南的國土,使軍民避免了兵燹,存活成千上萬的生命。反觀劉豫,積極充當金人的鷹犬,數次挑起戰端,致使生靈塗炭,萬民遭殃,真是罪大惡極!而劉豫的命運卻比張邦昌好上許多,真不知老天是怎麼安排的。
-
4 # 君山話史
1、偽楚政權
女真在短短十數年時間裡,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其部族人口頂多幾十萬人,卻西向吞併遼國,北方諸夷,莫不臣服,兩度南征,兩度迫使宋廷簽下城下之盟。可是面對急劇擴張的領土,得到容易,如何治理卻成難事。女真人一而再地上演蛇吞象的故事,但面對大宋帝國這頭巨象,一時間卻是吞不下去的。
那怎麼辦呢?金人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扶植一個傀儡政權。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張邦昌被金國冊立為偽皇帝,改國號為楚,定都金陵。
一個月後,金兵放火燒了開封城,押著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后妃太子宗親等三千餘人連同大量的金銀財寶北去。兩個皇帝被擄走,張邦昌偽楚政權的建立,宣告了北宋的終結。
然而張邦昌何德何能,當皇帝誰會聽他命令呢?這個所謂的“大楚”政權形同虛設,政令不出朝廷,北宋舊臣們強烈要求還政於趙氏。張邦昌灰頭土臉,說實話,他當皇帝也是被逼無奈,坐在寶座上如坐針氈啊。怎麼辦呢?皇帝的位置是燙手的山芋,不如早扔掉好了。可是趙室宗親基本上都被金人擄走,誰能出來主持大局呢?
事還真湊巧,京城裡還留著一位孟太后。
這位太后乃是當年宋哲宗的皇后,又稱為元祐皇后,那她為什麼沒被金兵擄走呢?因為她是被廢的太后。因為被廢,反倒令她逃過一劫,沒被列入擄掠的名單中。她自己也沒想到命運居然如此難料,在張邦昌狼狽不堪之時,她被請出來垂簾聽政。張邦昌知道自己沒那個本事當皇帝,便去了帝號,改稱“太宰”,這個由金人扶植起來的傀儡楚政權,前後才三十來天就宣告結束了。
2、偽齊政權
南宋開國後,遭到金國的多番打擊。到建炎四年(1130年),大宋四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全部淪陷。
從大金開國(1115年)以來,不過才十五年的時間,金國的土地一下子擴張幾十倍。得天下,未必能治天下。金國的擴張遇到最大的瓶頸,就是難以統治如此龐大的土地與民眾,吃得太撐了,一時還消化不了。怎麼辦呢?金國出籠了一個政策:以漢制漢。
以漢制漢,便是扶植一個傀儡政權。
那麼由誰來擔任傀儡政權的皇帝呢?
先前金國立過傀儡皇帝張邦昌,但並不成功,鑑於上次失敗的經驗教訓,金人在傀儡皇帝人選上比較慎重,這個人得有一點才能,要忠心可靠,同時還要有權力慾。
有一個人符合條件,他就是原大宋濟南知府劉豫。劉豫是在金兵攻打濟南府時投降的,後來被金太宗任命為東平府知府,這個人野心不小。為了當偽皇帝,他向金國大將完顏撻懶大肆行賄。在撻懶的推薦下,建炎四年(1130年,金天會八年)九月,金太宗立劉豫為大齊皇帝,世代對金稱子禮,也就是當金國的兒皇帝,奉金朝正朔。
這個中原傀儡政權定都於北京大名府,後又遷都至大宋舊都開封,改名為汴京。金國把自山東到陝西的佔領地交付給劉豫統治。劉豫為人殘暴,他統治下的偽齊政權賦斂苛重,刑法嚴峻,大肆收括民財,致使民不聊生。
劉豫偽政權招降納叛,擴充自己的實力。李成、孔彥舟、關師古等人先後投奔劉豫偽政權。
由於南宋政府一直企圖與金國媾和,而劉豫是金國所立的傀儡皇帝,因而宋高宗下令約束沿邊守將,不得攻犯劉豫。這種表態無疑被視為軟弱的表現。你不動手,人家偏偏要動手。劉豫命降將李成大舉進犯,攻下鄧州、襄陽等地六郡。
別看宋高宗這個人非常害怕金人,對劉豫他還是不放在眼裡,要知道劉豫原本就是宋朝的一個知府罷了,怎麼敢這麼狂妄!紹興四年,包括岳飛在內的文臣武將紛紛上書宋高宗,提出收復六郡的主張。岳飛說:“襄陽等六郡為恢復中原基本,今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皇帝決定教訓一下偽齊,遂以岳飛為荊南制置使。
岳飛渡江攻李成,並誓言道:“飛不擒賊,不涉此江。”隨後一路進擊,連下郢州、襄陽、唐州、隨州,李成落荒而逃。
劉豫不肯善罷甘休,這位賣國賊居然向金國借兵五萬以攻南宋。金太宗命宗輔、撻懶、兀朮率五萬金兵,協同偽齊軍隊軍隊南侵。這也是自兀朮北撤後,金國又一次大舉用兵於南方。金兵分道兩路,一路騎兵由泗州進攻滁州,一路由楚州進攻承州。
然而令金國沒有想到的是,這幾年南宋軍隊居然有了質的飛躍,不復是當年只有捱打的份了。時為淮東宣撫使的韓世忠,親率騎兵駐紮大儀(江蘇揚州西北),布成五陣,設伏二十餘處。金騎兵過五陣東處,韓世忠的伏兵四起,上砍人胸,下斬馬足,金兵大敗,被俘二百餘人。緊接著,韓世忠部將董旼在天長鴉口橋力敗金兵;解元在承州北門激戰金兵,俘獲甚眾。韓世忠率親兵追擊敵人至淮水,金兵奪路而逃,溺死者甚眾。
時人把韓世忠的這次勝利譽為中興武功第一。
此時的宋高宗居然破天荒地打算親征,他抵達平江(蘇州),欲親自渡江決戰,只是後來被勸阻,才沒有過江。自高宗登基以來,至今始有中興之氣象。皇帝雖未渡江親征,但下詔聲討偽齊,以激勵將士,也算表現不錯了。
然而金兵的戰鬥力也不容低估。在另一條戰線上,金兵攻破滁州,南宋軍隊退守江南。劉光世守建康,韓世忠守鎮守,張俊守常州,知樞密院事張浚親臨江上巡視諸師,總攬全域性。不久後,岳飛也加入這場防禦戰。中興名將,悉數亮相。
金增兵侵擾淮右,兵圍廬州,廬州守將緊急求援於岳飛。岳飛當即命牛皋率兩千人入援廬州,挫敗了金人的進攻。
此時已是紹興四年十二月,正是寒冬季節。金兵被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部隊所阻,又遭遇雨雪天氣,後勤補給線十分不通暢,軍中開始缺糧,只得殺馬為食。令金兀朮更擔心的是,從後方傳來金太宗病危的訊息,深恐國內有變,索性連夜北撤。兀朮一邊撤軍,一邊派人把訊息告知偽齊軍隊。偽齊軍隊統帥劉麟聽得金兵撤了,大驚失色,拋棄輜重,一口氣逃了二百里。
這次由偽齊與金國聯合南侵的軍事行動,最終以失利而告終。這也是宋金戰爭爆發以來,金人第一次大規模南下卻無功而返。
兀朮北撤後不久,金太宗病死,金熙宗繼位(紹興五年正月),金國內部權力鬥爭加劇,對劉豫偽政權的扶植熱情大大降低。
無意全面與金國開戰的宋高宗一方面派使臣何蘚前往談和,一方面對偽齊政權施加軍事壓力。此時南宋中興四大名將分別屯兵於要害之處,張俊屯兵盱眙,韓世忠屯兵楚州,岳飛屯兵襄陽,劉光世屯兵廬州,形成對偽齊政權的包圍圈。
紹興六年(1136年)九月,宋高宗由臨安抵平江,擺開御駕親征偽齊的架式。劉豫風聞訊息後,趕緊派人向金熙宗求援。當初金國立劉豫為傀儡皇帝,本來就是希望以漢制漢,牽制、打擊南宋軍隊。豈料劉豫此等沒用,進不能攻,退不能守,每每向金國求援兵,反倒成為金國的一大負擔。這次金國不想派兵相助了,只是令兀朮駐兵黎陽,助助聲威、搖旗吶喊罷了。
劉豫沒辦法,只得全力自保,拼湊一支三十萬人的大軍,兵分三路出擊。然而偽齊兵力雖貌似龐大,實則戰鬥力低下,三路出擊,竟然全線潰敗。這種結局,令金人對劉豫更加不滿,已隱隱有廢掉劉豫之意。
自劉豫兵敗後,多次厚著臉皮向金國求兵相助,金熙宗怒責道:“建爾已八年,尚用吾兵,則汝何為?”紹興七年(1137年)十一月,遂廢劉豫為蜀王,偽齊政權就此宣告終結。
-
5 # 秦野雁
北宋和金國的對峙,以公元1127年金國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到公元1130年這期間,金國共扶持了兩個臨時政權,分別是戰戰兢兢的“大楚”和狼子野心的“大齊”,由於這兩個政權的合法性存疑,所以史上分別稱他們為“偽楚”和“偽齊”,併入傀儡政權一列。
偽楚政權,是在金人的逼迫之下成立的,因為這是個兩頭不討好的差事,所以沒有人願意當這個皇帝,遼華人不幹,宋人也不幹,還遭到很多宋臣的激烈反對。金人沒有辦法,只有指定張邦昌來做這個皇帝了。張邦昌當然也不願意做,金人則威脅說:“如果張邦昌不做皇帝就屠城。”很多人都感到害怕,原來反對的又都支援了。
張邦昌就這樣成了“偽楚”政權的傀儡皇帝。稱帝之後,他小心謹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不坐龍椅、不穿黃袍、不稱朕、住偏殿、不朝會、不接見。官員向他行禮時他都還禮,表示我不是皇上。金兵退回之後,他就馬上宣佈退位。“大楚”政權隨即結束,從他繼位到退出僅僅33天。後來趙構稱帝,他把傳國玉璽獻給趙構後被封為同安郡王,沒多久就被賜死了。
再說“偽齊政權”,金國冊封了原濟南知府劉豫為傀儡皇帝,國號“大齊”。對金“世修子禮”,說穿了就是一個“兒皇帝”。本來金華人想讓他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作為金宋的緩衝地區,為金國謀福利。誰知劉豫狼子野心,逐漸做大,成了金國的戰爭代言人,大規模對宋用兵,被擊敗。金國也覺得他實力太大,怕以後不好控制,只好想辦法廢黜他。
可是,要廢除偽齊政權並不容易。“偽齊”已經存在八年,實力做大,不好對付。於是,金國就利用劉豫請求對南宋用兵的機會,抓住劉豫,才將“偽齊”廢除。劉豫,後來被封為蜀王,又晉封為曹王,於公元1146年去世。
-
6 # 帝國的臉譜
1127年,金人攻破開封,對開封進行了時間長達4個多月的洗劫,然後成百上千的車子裝著他們洗劫的財務,押解著徽、欽二帝和無數美女,奏著凱歌北歸,至此,北宋滅亡。北宋滅亡後,金國為了統治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先後扶持了兩個偽政權,一個是以張邦昌為帝的大楚政權,一個是以劉豫為帝的大齊政權。
金人為何不自己來統治中原呢?這與他們最初的設想和本身的能力有關。金兵以勇猛兇悍著稱,其愛好就是當馬賊,搶劫財物、擄掠美女,金兵之所以南下侵宋,看中的就是宋朝的富裕和美女的眾多,他們的理想是,將這些財物和美女搶到漠北,慢慢享受,偷著樂。所以,他們攻下開封后,對開封進行了前無古人的搶劫和慘無人道姦淫,然後丟下殘垣斷壁如同鬼城的開封,走了。
就他們的能力來說,也無法統治中原。作為遊牧民族,躍馬揚鞭才是他們的長處,至於統治無論文化和經濟都遠遠超過他們的中原地區,他們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因此,他們懶得在這上面花心思,乾脆扶持漢人政權,作為自己的傀儡,代他們統治黃河以南,以漢治漢,他們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北去之前,金人一直在物色物件,因為當時的宰相張邦昌多次前往金營,與金兵多有交道,他們便看中了張邦昌,推他做了傀儡皇帝,國號大楚。但張邦昌雖然能力不突出,但頭腦卻異常清醒,要他來往聯絡可以,要他當漢奸,哪怕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他都不幹。為了拒絕金兵的威逼,張邦昌稱病臥床,打死不起。
金人為刀俎,漢官為魚肉,還怕你?金人怒了,以屠城來威脅北宋遺臣。那些大臣多是貪生怕死之輩,就跪在張邦昌床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哀求張邦昌起來當皇帝。張邦昌不怕死,就怕同僚的眼淚,在身系開封百姓生死和百官命運的當口,張邦昌只得委屈自己,勉強答應出來當皇帝。
然而,雖然為皇帝,但在工作過程中,他卻堅持自己的為臣之道,不到皇帝辦公的正殿辦公,不接受朝拜,不接受萬歲山呼,與臣交流不稱朕,原來宋朝皇帝的宮殿,他全部上鎖打封條,上書“臣張邦昌謹封”。張邦昌雖然是皇帝身份,但從沒以皇帝自居,還是以趙家臣子的身份履職。金兵一走,他就向趙構交出宋朝國璽,還政於趙構。可以說,對於宋高宗趙構來說,張邦昌是幫助他稱帝的功臣,但趙構最後還是殺掉了張邦昌。
與張邦昌迥異的是,偽齊政權的劉豫,卻皇帝當得有滋有味。劉豫與張邦昌一樣,都是北宋舊臣,曾任河北西路提刑官,金兵南下,劉豫棄官逃跑。1128年,也就是金兵北去後的第二年,南宋朝廷任命他為濟南知府,但濟南在北方,處於金兵侵略的危城,因此他想到南方做官,提出了申請,卻遭到朝廷拒絕。後來,金兵包圍了濟南城,劉豫殺掉堅持抗戰的大將關勝,投降了金兵。
張邦昌沒有延續金人扶持的“偽楚”政權,金兵只好另起爐灶,另找他人,於是,金兵在1130年,建立了“大齊”政權,以大名為都城,以劉豫為皇帝,代金統治中原地區,組織偽軍對南宋作戰。金兵和“偽齊”兵屢屢伐宋,曾攻佔襄陽等地,但在張俊、岳飛、韓世忠等人組織的抵抗和反擊戰中,沒嚐到好果子,屢戰屢敗。尤其是1134年,岳飛率領岳家軍大破劉豫大將李成所部,收復了襄陽等地,又多次打敗劉豫兩個兒子的部眾,金兵開始對劉豫不滿。
1137年,在對宋戰爭一再失敗的情況下,金人取消了“偽齊”政權,廢除了劉豫的皇帝,將他降級為蜀王。劉豫隨後一蹶不振,不久就帶著他的皇帝夢,去世了。
-
7 # 溫讀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些國家或是集團的勢力,為了能夠牽制和以一定的名義對一片土地進行合理的統治,他們大都會建立一個這樣或那樣的偽政權。而這個偽政權的作用,便是幫助它背後的宗主進行對一片土地的統治。
在北宋滅亡後,金人為了一定的目的,扶持了兩個偽政權,它們分別是“偽齊”和“偽楚”。而這兩個“偽政權”的建立,其實就是為了在金人將宋朝的皇帝擄走後,可以繼續有人來統治這個國家,所以這兩個機構才會由此建立。
不論是“偽齊”也好,還是“偽楚”也罷,這兩個機構的形成對於金國來說有很多的便利。這就好比一隻獅子養了兩個小獵狗一樣。因為當時金國面臨的局勢是相當的複雜的,它的敵人除了有宋朝外,還有西夏和蒙古,所以他們對於偽政權的設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實際上就等於是充當了“金偽軍”的作用。
這兩個偽政權卻有大用
雖然在這兩個政權中有一個“偽”字,這是對當地的百姓和統治者來說,但對於金國來說,這些力量就是自己將來能夠進入中原,完成帝業的重要依託,這就好比當年日寇在侵略我們國家的時候,他們因為自己人手不夠,紛紛在中國的大地上將一些偽機構和政府建立了起來,為的就是想要從行政上穩固自己的統治。大家想啊,如果在金國擄走了北宋的皇帝后,不去管理這片土地,很可能就會有其他的好事之人趁機起義,那麼自己好不容易謀來的權力,就會被自己的疏忽大意而丟掉,所以他們為了避免出現,在這片已經統治過得土地上再次出現新的漢人政權,他們就決定在這上面建立出一個個偽政權,為的就是防止漢人有報復自己的心出現,擔心會在自己走後生根發芽。
為什麼不派兵駐守?
這便是這些金人的聰明之處了,因為他們的人手也是有限的,即使當時的漢人不是那麼的集中和多,但也是比金人多的,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們留下自己的勢力,在這片已經被征服的土地上安插自己的人手,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先不說他們的陣營中有沒有會通漢語的人才,就是兩個民族自己的矛盾,都能讓鎮守這片土地上的金人叫苦不迭,所以他們從節約成本的問題上去考慮,還是決定採用“以漢治漢”的政策,這樣的做法既鞏固了自己在中原的統治,還為自己節省了很多的成本,簡直是一件較為完美的安排。
這些偽政權的下場
偽齊和偽楚都是金人為了能夠進一步統治漢人,而設立的“國家”其實就是他們的辦事機構,他們所想要的便是這些政權的負責人可以時時的為他們監督這片土地上人群的反應,是不是有利於自己進一步的剝削,而且在金人和他國作戰的時候,這些偽政權還能夠給他們輸送一定的物質和糧餉,簡直就是他們所飼養的私人“奶牛”,這些政權誕生的目的便是為了幫助他們,如果離開了他們,這些政權便會沒有意義。在後來這兩個偽政權也相繼的滅亡,徹底的從歷史的舞臺上退下,後世的人們只會將它們看做是當時的恥辱,看做是當時的笑話。
其實就客觀的去分析,金人建立的這兩個偽機構,其實是一件非常高明的事情,這樣既不要自己費盡心思,還不要讓自己特意的出兵、出糧來保證這個“國家”的消耗和安全,而且還能夠給自己國家帶來收益,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回覆列表
北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軍攻破北宋都城,隨後俘虜徽欽二帝及宗室、百官北上。他們撤退之後,先後扶植了兩個傀儡政權,分別是偽楚和偽齊。
偽楚偽楚又稱張楚,並不是“張大楚國”的意思,而是因為偽楚皇帝姓張,名邦昌。張邦昌曾經是北宋的太宰兼門下侍郎,受到宋徽宗的寵信。宋欽宗登基之後,對這個傢伙很不滿意,兵臨城下之時,欽宗命張邦昌去金營議和,就沒想讓他活著回來,張邦昌卻死裡逃生,期間還和康王趙構結下了革命友誼。
靖康之變發生後,女真人授意身在汴京的宋朝官員推立一位異姓皇帝來統治北宋故地,他們最中意的就是張邦昌了。但是,這個說不上大奸大惡的張邦昌卻完全沒有稱帝的膽量,他甚至曾經“臥病不食者四日”,直到把女真人惹毛了,下令說“,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這把北宋官員嚇得不輕,他們趕緊“泣勸再三”,張邦昌還是不同意,他執意要自殺以明對大宋的忠誠,北宋百官再次以汴京百姓的生命為由,最終迫使張邦昌即位。
但張邦昌名義上是大楚的皇帝,卻沒有稱帝的膽量,《大金國志》中記載,張邦昌在位期間“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見群臣稱‘予’不稱‘朕’,旨稱‘面旨’,由內降只曰‘中旨’,宣告四方則曰‘宣旨’,手詔則曰‘手書’,至於禁中諸門,悉緘鎖題以‘臣張邦昌謹封’。大抵每事不敢有僭意,逼迫金國之命爾。”
在金兵退去之後,宋朝勤王軍隊也陸續抵達汴京城下,張邦昌在侍御史胡舜陟的建議下,把宋哲宗的廢皇后元祐皇后迎到宮中,請她垂簾聽政。張邦昌寫信給康王趙構,說自己絕對沒有竊據大位的想法,都是他們逼得!隨後,他又退居太宰之位,不再稱帝。
偽楚政權存在了三十三天,就這麼結束了。趙構即位之後,張邦昌天天磕頭認錯,但還是沒能逃脫一死——在李綱的建議下,張邦昌被流放潭州(今湖南長沙),不久之後被賜死。
偽齊相比於溫順的偽楚,偽齊就有點狼子野心了。偽齊皇帝劉豫在金軍南下之時殺死濟南守將關勝投降,隨後被金國重用,在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冊封濟南知府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他的統治區域包括黃河故道以南的中原地區以及陝西。
劉豫是有當皇帝的野心的,他稱帝之後完善了齊國的政治和軍事制度,也遷都到了北宋故都汴京。對百姓橫徵暴斂以增強自己的實力,甚至還多次南征剛剛建立的南宋政權。看著逐漸做大的偽齊政權,金國深感養虎遺患。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偽齊出動三十萬大軍南下,金國趁機出兵突襲,俘虜了劉豫,隨後宣佈廢除偽齊政權,此時偽齊已經立國八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