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僅僅20多年”應該指的是二戰之後的20多年吧,蘇聯也的確是在二戰之後成為世界大國,那蘇聯是如何在戰後的20多年裡輝煌起來的呢?首先是二戰剛剛結束,世界區域和平,蘇聯有時間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的時間。並有著前所未有的外部環境,這時候的蘇聯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強國家,以前那種多個強國制衡的局面不存在,蘇聯作為超級大國不用擔心其他政治問題。而蘇聯早在二戰之前就已經完成工業專案的建設,再戰後只需完成工業的生產恢復即可。

    而恢復國力最關鍵的就是恢復人口,戰爭結束後,經歷近十年之久,1954年才恢復到戰前水平,而到了1984年初,蘇聯總人口為27,380萬人,比1954年的19100萬人增加43.35 %。不過由於蘇聯在二戰中損失了2900萬的人,而當兵的大多是男性,所以蘇聯戰後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當時為了鼓勵生育出臺了各種政策,甚至獎勵列寧勳章。而恢復了人口也就恢復了生產,社會得以正常運轉。並且戰後仍然是實行斯大林時期制定的經濟體制,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工產業。

    而這時正處冷戰,分為兩大對抗陣營,而蘇聯則是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作為組織的老大擁有著調配資源的優勢,蘇聯在戰後從德國獲得了大量先進的技術人才,在整個國防軍事工業起到了作用。由於美蘇之間都擁有原子彈這種能毀滅世界的武器,雙方達成了巧妙的戰略平衡,所以世界的發展趨勢趨於平和。而且透過各種工業產品以及原油的出口來帶動經濟,不過由於過度依賴重工業產品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不過那時候各國都在進行戰後的工業建設,所以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很大。所以在經濟、政治、軍事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就成就了蘇聯那時的輝煌。

  • 2 # 子屠龍

    蘇聯的崛起,斯大林絕對要感謝1個人,他就是希特勒,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貴人”。有些人可能要噴飯,蘇德戰場打得你死我活,2個人有何恩義可言?

    斯大林、希特勒自然沒什麼恩義,希特勒要佔有蘇聯土地來給日耳曼殖民者,斯大林要保家衛國打擊納粹德軍,彼此是水火不容的對手。

    而對手的存在,接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壞事,恰恰是促進對方精進的催化劑。第三帝國的毀滅之火,正是蘇聯浴火重生的那把火……

    蘇聯自從建國以來,它並不是默默無聞,而是相當引人注目,當時的資本主義列強沒有誰不想滅掉它的。“十月革命”後,各國的聯軍也是扛著槍打過蘇聯,可惜就是沒有辦法贏,此後就一直視蘇聯為眼中釘、肉中刺。

    列寧之後,斯大林開始駕駛蘇聯這艘巨輪,在他的領導下蘇聯建立起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的優勢很明顯,能夠集中力量幹大事,既能計劃國家建設又能應對國內外敵對勢力。

    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弊病也很明顯,國內經濟沒有市場概念下的畸形發展,政治生活陷入僵化思維,高壓之下導致社會矛盾重重。斯大林的統治初期,蘇聯的實力得到極大提升,但是很快陷入各種不良反應。

    蘇德戰爭爆發前夕的蘇聯,雖然已經在世界上站穩腳跟,但是國內的政治生活卻已經陷入混亂,軍隊的大清洗導致戰鬥力直線下降、個人崇拜導致斯大林盲目自信、不恰當的政策導致很多人不滿……

    1941年、1942年蘇軍的大慘敗,很大程度上在於蘇聯軍隊計程車氣不行,這也反映出蘇聯已經沉痾重病。隨後,斯大林及時調整國內政策,緩解內部的矛盾,很快這種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再次煥發出驚人的力量。

    你可能會說,蘇聯高度集權體制的存在,讓蘇聯軍民在雄厚工業基礎上,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話自然是有道理,但還需要補充一點,如果沒有蘇德戰爭的爆發,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已經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蘇聯幅員遼闊,擁有令人羨慕的豐富工農業資源,科技水平也屬於一流水準。在高度集權渡過國家困難期之後,如果能夠實行正確的改革政策,無疑會讓人民的生活水平趕上西方國家。

    因此,當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在1990年代拖垮蘇聯之後,很多學者就提出:蘇德戰爭的爆發,挽救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恐怕也不為過。

    近10多年的俄羅斯民意測驗也顯示,絕大多數的民眾認為蘇聯解體是“最大的歷史悲劇”,蘇聯儘管有弊病但還可以用改革來治病,但是他們永遠失去了這個機會。因此,俄羅斯人看到中國發展這麼好,也是非常羨慕中國走過的道路。

    蘇德戰爭以蘇聯的最終勝利而結束……藉助對德國法西斯的作戰,蘇聯付出近3000萬的傷亡打造出強悍的蘇軍,並隨著他們的西進,讓蘇聯的利益迅速擴充套件到東歐、中歐、東南歐。

    蘇軍佔據下的地盤,以後就成為東方陣營的地盤,後來整合為“華約組織”,對抗西方國家的“北約組織”。從這個意義來說,蘇聯因為蘇德戰爭獲得巨大的戰後盈利,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 3 # 薩沙

    蘇聯是軍事強國而已,綜合國力並不強。

    很多人認為希特勒是獨裁者,德國一切都是他說算,德國工業就成為徹底的軍工工業,德國所有人都要為希特勒服務。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哪怕德國就要滅亡前,德國一些工廠仍然不生產軍用品,而是堂而皇之生產各種對戰爭無用的奢侈品。

    希特勒的軍官去一家宣佈人手不足,不能生產軍用品的工廠檢查,發現倉庫中堆滿了高檔傢俱。

    對於工廠老闆來說,生產軍用品無利可圖,還是傢俱賺錢更多。

    為什麼會這樣?

    德國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切都由市場規律說了算。

    即便有國家的干涉,資本家也不會隨便配合。

    整個德國的工業力量,並沒有被徹底利用,仍然在生產和軍事沒有關係的東西。

    蘇聯不是這樣。

    這種汽車,就是蘇聯時期研究的,是蘇聯為老百姓生產的汽車。

    在我們看來,蘇聯可以生產第一流的戰機、坦克、大炮甚至洲際導彈,小小的家用汽車一定是世界一流的。

    然而,完全不是這樣。

    拉達小汽車非常爛,大體是以前中國的Jetta的水平,和同時代西方小汽車差距巨大。

    是蘇聯研究和生產不出更先進的小汽車?

    當然不是。

    而是,蘇聯的一切工業必須以重工業,就是以軍火工業為主。

    蘇聯可以製造世界第一流的坦克,這是因為他們重視。為什麼拉達汽車如此爛?就是因為工業重心是軍事,民用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

    道理就是這樣。

    蘇聯時代的強大,就是利用社會主義特有的計劃經濟模式,以全國之力生產武器,造成軍事上的強大。

    蘇聯自己是否強大?

    我們看看蘇聯人民的生活,或者說看看菜籃子。

    蘇聯早在沙俄時代,已經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大量出口。

    到斯大林去世的1953年,蘇聯的農業產量僅為1940年水平的40%!

    赫魯曉夫上臺後,大規模地進行開墾荒地運動,擴大全國種植面積,糧食產量有很大提高。

    然而,隨著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這些糧食也不夠了。

    從1963年開始,蘇聯出現了農業歉收的情況。

    當事人回憶:有些種類的穀物,雞蛋粉,黃油,融化的牛奶,肉類半成品和冷煮豬肉已從貨架上消失。甚至連麵粉和白麵包的供應,一度中斷了,取而代之的是難吃的黑麵包。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心高氣傲的赫魯曉夫被迫向西方國家低頭,用寶貴的黃金儲備到國外購買1200萬噸糧食。

    到1972年,蘇聯發生了比1963年更加嚴重的農業危機。蘇聯被迫向國外採購了將近3000萬噸的糧食,一舉打破世界的糧食平衡。蘇聯的這次政府採購直接導致美國的糧食、農產品、飼料和肉類的價格大幅上漲,引發美國國民的不滿和全球糧食價格上漲。

    到1984年,蘇聯採購量佔世界糧食進口量的15%以上 - 4600萬噸。

    看看,連基本糧食問題都不能解決,你能說蘇聯是超級大國嗎?

  • 4 # 森林狼6

    僅僅20多年,蘇聯從默默無聞到世界強國,當初是如何打贏翻身仗的?蘇聯頂鼎盛時期是軍事強國,蘇聯偏向重工業,蔑視輕工業,所謂的重男輕女。蘇聯的重工業非常之發達,發達另人意外,輕工業卻是蘇聯致命的弱點,崩潰解體也是因為輕工業。蘇聯的重工業在世界除了美國可以並驅,其他國家望塵莫及。這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被輕工業所壓死。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主謀清除了貝利亞集團,赫魯曉夫接任蘇聯第一書記即是最高領導人。

    赫魯曉夫在位期間最大地去斯大林化,招致很多國家和周邊地區反對,斯大林是蘇聯的靈魂人物,斯大林粉碎納粹500萬軍隊所做出的貢獻。赫魯曉夫連英雄傳奇人物都能不要的,赫魯曉夫何得何能。

    赫魯曉夫時期,蘇聯科技取得飛速發展,重視科技,重用科技人才,大力發展科技。在航天領域,蘇聯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1958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把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尤里 .加加林送入太空108分鐘,開闢史上第一頁,同時贏得美蘇較量第一局。

    總結下蘇聯的經濟成績:1937年的蘇聯工業總產值超過法國、英國、德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直到1987年蘇聯一直是世界第二經濟體系。蘇聯是憑的是重工業打翻身戰,如果蘇聯的領導人能看到自己的短板,而取長補短,現在的美國霸權也是沒可能這樣囂張。假設普京大帝出生早些年,在接手斯大林留下的蘇聯財富,那麼當今世界是蘇聯的。

  • 5 # 袁載譽

    蘇聯如何建立

    1917年3月歐洲古老的俄羅斯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泥潭拖累下土崩瓦解,沙皇政治退出了歷史舞臺。為了證明自己的主張才是帶領俄羅斯帝國重新站起來的良藥,俄羅斯帝國內部各方勢力爭奪面紅耳赤。

    最後是以列寧領導的布林什維克在11月7日發動“十月革命”,建立蘇俄政權才落下帷幕。此後雖然在國外資本主義國家的干涉下,新生的蘇俄曾被迫跟原俄羅斯帝國士兵打內戰,但結果是蘇俄政權勝利。

    當蘇俄政權勝利之後,出於恢復原俄羅斯帝國控制範圍的考慮,蘇俄開始找到在十月革命爆發之時,趁亂獨立的原俄羅斯帝國本土地區,這些地區大致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等國。

    按照蘇俄政權的意思,大家本身就是“一家人”何必分開過日子,抱團才可以在世界上更有話語權。於是在1922年12月30日晚,蘇俄召開了蘇聯成立大會,在成立大會上立馬就答應加入蘇聯的國家分別為蘇俄、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打鐵自身硬

    蘇聯是在俄羅斯帝國屍體上成長起來的國家,然而俄羅斯本身雖然被稱呼為工業化的國家,但是其實跟歐美國家有著巨大差距,僅工業產值這一項上,在1928年它就只有德國的1半,美國的八分之一。

    更無奈的是當時的蘇聯,幾乎沒有供給自身發展所需高素質人才的能力,俄羅斯帝國遺留下來的教育遺產是50%的文盲。所以對於1928年的蘇聯來說,它完全處於積貧積弱的狀態。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列寧之後的蘇聯掌舵人斯大林決定讓工業化、人才引進這兩條腿走路。首先在工業化上蘇聯推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無數的工廠在蘇聯大地拔地而起。

    正因這些工廠的加持,蘇聯在1932年五年計劃宣告結束的時候,基本實現了全國完整的工業化,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佔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長為70.7%。

    而在人才引進方面,1929年全球爆發經濟危機,世界各地出現大量失業人才。就在此時蘇聯伸出了高薪之手,對真正能帶來技術的人才“來者不拒”,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就先後有10萬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申請移居蘇聯。

    人才有了,工廠也建起來了,蘇聯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有了前提保證。

    希特勒送一程

    雖然靠著經濟危機帶來的人和自己舉國修建的工廠,蘇聯完成了工業化,但是西歐諸國數百年的積累那裡是朝朝暮暮就可以追趕上的,相關資料統計,1937年蘇聯工業比重佔全世界工業的3.7%,跟美國的36.2%、英國的9.5%差距明顯。

    1939年起閃擊波蘭,然後南下滅掉法國,對英國狂轟亂炸,整個西歐被打的破碎不堪,此消彼長,蘇聯成功登上了僅次於美國老二地位,且與美國打了數十年的冷戰。

    綜上簡而言之,為什麼蘇聯可以成為吵架大國,總結起來就是打鐵自身硬,希特勒送一程。

  • 6 # 風華

    沙皇俄國絕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國家,而是一個教育,科技,經濟,工業都比較強的大國。

    斯大林屠殺了大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精英,使蘇聯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所謂的斯大林時期的蘇聯的強大,只不過是生產了大量的劣質武器,蘇聯的科技,經濟,工業生產技術是遠遠落後於當時的世界強國的。

  • 7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就讓蘇聯很不高興了:“你才默默無聞,你全家都默默無聞!”

    一戰前的蘇聯,雖然綜合國力遠遠落後於美德英等強國,但是和法國比起來還是不落下風的,比起義大利來更是碾壓狀態,怎麼說好歹也是個列強,怎麼就默默無聞了?

    不過即便位居列強行列,沙俄在其他帝國主義中間確實顯得不是那麼出類拔萃,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大而不強”的狀態,國內雖然早已解放了農奴,但落後的殘餘仍在,國內的工業基礎幾乎沒有,沙皇政府甚至需要舉債度日。

    所以沙俄雖不是默默無聞,但確實不夠先進。也正因為如此,沙俄才在一戰期間迅速崩潰,最終在十月革命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蘇聯。

    而匪夷所思的是,就是在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破爛基礎上,蘇聯只用了28年時間,就實現了農業國到工業國,落後帝國到超級大國的驚天蛻變。

    1、制度優勢無可比擬

    1917年十月革命後,共產主義制度在蘇聯確立。相比於資本主義制度,共產主義制度奉行計劃經濟,杜絕了市場經濟帶來的資源浪費,最大限度實現了節約。

    不僅如此,共產主義制度還能最大限度集中國內有限的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保證了十月革命後蘇俄能夠用三年時間擊敗列強的干涉和白軍勢力的反撲。

    在1924年列寧去世後,斯大林開始執掌蘇聯大權,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從1927年開始,蘇聯用了兩個五年計劃便基本實現了工業化,1937年的綜合國力達到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隨著時間發展,和蘇聯共產主義制度緊密捆綁的“斯大林模式”逐漸形成,這種模式雖然最終讓蘇聯徹底崩潰,但在強鄰環伺的蘇聯前期,這是蘇聯能夠一步步走向強大的保證。

    為了保證重工業優先的工業化路線,斯大林強制推行農業集體化,為保證糧食出口換取外匯購買機器,斯大林甚至不惜掠奪烏克蘭農民,造成史無前例的大饑荒。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整個蘇聯將近2億人成為不停歇的生產機器,幫助蘇聯的綜合國力迅速增強。

    2、自身努力不可或缺

    雖然出生于格魯吉亞,但斯大林是“大俄羅斯”主義的忠實擁躉。

    一直以來斯大林都不認同列寧的“反大俄羅斯”主義政策,他認為全球無產階級革命想要成功,必須優先確保俄羅斯的強大,也就是奉行“大俄羅斯”主義。

    列寧去世後,斯大林開始與列寧的既定路線分道揚鑣。雖然在1936年憲法中承認各加盟國的平等地位,保留其自願加入或者退出聯盟的權利。但斯大林的個人權威逐漸膨脹,俄羅斯地位不斷超越其他加盟國,蘇聯越來越成為大號的俄羅斯。

    “大俄羅斯”主義客觀上有利於蘇聯的團結,增強了蘇聯的國力和凝聚力,蘇聯也能夠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大規模擴張領土。

    二戰爆發後,為增強西部國土防禦,斯大林於1939年9月17日出兵波蘭東部奪回西白羅斯和西烏克蘭;1939年11月透過蘇芬戰爭奪走芬蘭的貝柴摩、薩拉和卡累利阿地峽地區;1940年3月強行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併入蘇聯;1940年6月強行從羅馬尼亞手中奪走比薩拉比亞。

    另外還有1944年“接納”圖瓦共和國;1945年奪取東北和北韓北部等地。

    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領土的擴張就是國力強大的保障,所以吃下的領土幫助蘇聯迅速成長。

    3、歷史機遇難以忽略

    如果沒有1929年的經濟危機,蘇聯經濟發展不會一日千里;如果沒有1941年的蘇德戰爭,蘇聯不會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史無前例的大危機,資本主義世界鬼哭狼嚎,而實行計劃經濟的蘇聯反而置身之外。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生存,各國紛紛開放對蘇聯物資出口的禁令,蘇聯得以大量進口先進的工業裝置。同時蘇聯也開始大量引進西方技術人才,總人數高達15萬之多。

    正是由於資本主義的歷史機遇,蘇聯工業化開始加速,並最終在二戰前成為強大的工業國,為最終擊敗法西斯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蘇德戰爭對蘇聯而言是極其慘重的災難,蘇聯付出了陣亡和失蹤2700多萬人的巨大代價,傷亡總人數超過4600多萬人,佔到了總人口的1/4,但蘇聯在二戰中的收穫更加巨大。

    除了美國在莫斯科會戰後源源不斷的援助,幫助蘇聯起死回生並恢復生產力,蘇聯在佔領德國東部後,拆運了德國東部所有的工礦裝置,在席捲東北後對偽滿洲國也如出一轍,這讓蘇聯工業能力更上一層樓。

    不僅如此,蘇聯還搶走了德國大量的專家和技術人才,使蘇聯具備了和美國一較高下的能力。

    所以二戰後的蘇聯,一躍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8 # 一梭煙雨江湖行

    從彼得一世開始,俄羅斯就是歐洲強國,從來都不是默默無聞。

    拿破崙戰爭時期,法國基本打遍歐洲無敵手,就遇上海上英國與陸上俄國無能為力,甚至1812年拿破崙進攻俄國幾乎全軍覆沒,60萬大軍只有約2萬人回到法國。即使拿破崙打贏了滑鐵盧戰役,進攻俄國元氣大傷後的法國也無力迴天。戰後確定的“維也納體系”,俄國就是“四大警察”之一,甚至成為維護歐洲秩序的“歐洲憲兵”,堪比後來美國“太平洋警察”。

    無論是俾斯麥德國還是後來的法國,都不遺餘力拉攏俄國,法國只有與俄國聯手才能制衡德國,德國只有在俄國“不干涉”情況下才能壓制法國。威廉二世放棄老宰相俾斯麥聯合俄國的外交戰略,結果是陷入法國、俄國東西兩線夾擊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的“施裡芬計劃”就是試圖趁著俄國沒有反應過來先擊敗法國,該計劃失敗就在於俄國快速攻入東普魯士威脅德國後方。

    俄國十月革命建立起蘇維埃政權,遭到英法敵視,一則是對俄國違反“三國協約”單獨退出戰爭的不滿,二則天主教與新教的英法一貫歧視東正教的俄國,三則俄國走上新的發展道路引起英法不滿。

    1922年熱那亞會議後,德國與俄國兩個“歐洲孤兒”開始抱團取暖,這就有了德國先進技術與俄國(蘇聯)豐富資源相結合的共同發展,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短短二十年德國、蘇聯成為歐洲最強大兩個工業國深層次原因。德國工業質量壓倒英法兩國,但工業產量還是蘇聯更佔優勢。

    1939年德國敢於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莫斯科會議上英法兩國拒絕與蘇聯合作抗擊德國,蘇聯轉而接受與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莫斯科會議上蘇聯提出能出動120個師、5000輛坦克支援英法,這已經說明蘇聯的實力不在德國之下。

    後來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說戰前認為蘇聯只有182個師,能調到歐洲的只要140個師,結果發現蘇聯至少有360個師。德軍消滅了幾百萬蘇聯軍隊,斯大林又組織了幾百萬軍隊。這樣龐大的蘇聯,顯然不是德國可以戰勝的,以前認為蘇聯軍隊兵力雄厚是誇大,後來發現蘇聯兵力比想象的跟多 許多德華人是被蘇芬戰爭蘇聯軍隊糟糕表現誤導了。

    既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蘇聯已經是歐洲頭號世界二號工業大國(不是工業強國,質量不如德國),蘇聯加入國際聯盟就是常任理事國,甚至美國牽頭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蘇聯排名僅次於美國,這已經是歐洲頭號大國,哪裡是默默無聞?

  • 9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沙俄曾被譽為是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日俄戰爭中沙俄被新興的東洋島國打敗,被迫將在中國東北和北韓半島的利益讓渡給日本;一戰中俄軍有2254400人陣亡、3749000人負傷、3343900人被俘,慘重的損失直接誘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導致了沙皇俄國政權的覆滅。然而繼承了沙俄領土並事實上因為芬蘭和波蘭的獨立而有所縮水的蘇聯卻在接受沙俄留下的爛攤子後在幾十年間一躍成為同美國分庭抗禮的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那麼蘇聯是如何實現這一逆襲的呢?

    事實上蘇聯從沙俄手中接手的遺產其實並不算少:儘管由於芬蘭和波蘭的獨立而有所縮水,但沙俄的絕大部分領土仍為蘇聯所繼承,同時繼承的還有這廣袤領土上的資源和人口。根據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學說而言:俄羅斯是佔據國際地緣心臟地帶的大國。歐亞大陸心臟地帶三面為山系環繞,河流都流向內陸湖或者北冰洋,是海上無法到達之處,是天然的巨大堡壘。歷史上控制這一地區的遊牧民族總是能不斷匯起強大軍事力量對邊緣地區造成嚴重威脅。然而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就使遊牧民族退出了人類歷史舞臺的中心位置,與此同時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工業技術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增加使歐亞大陸邊緣地區的民族面對著越來越大的威脅。如果技術的發展使得該地區民族為某種集權體制組織起來,那麼距離誕生一個世界帝國也就為期不遠了。然而擁有遼闊疆域的佔據國際地緣心臟地帶的俄國在地緣上也始終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俄羅斯地處高寒緯度帶,西伯利亞在古代就是中原王朝所謂的苦寒之地,偌大的俄羅斯卻難以找到一個天然不凍的出海口,俄羅斯由此形成了一種相對封閉的地緣格局。當西歐國家透過大航海、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一系列舉動崛起之後俄國的反應總是慢半拍,當西歐各國及美國已進入工業化時代後俄國仍飽受農奴制的束縛,工業化程序長期滯後於西方。沙俄儘管憑藉龐大的國家規模體量得以躋身列強行列,但在列強之中始終給人以”大而不強“的感覺。

    事實上俄羅斯就其文明與體制的進化程度一直滯後於西方,然而俄羅斯憑藉自己龐大的疆域和人口即使在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下也能以數量彌補質量的方式實現規模效應。於是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就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發展態勢:每當世界政治、經濟、軍事體系出現結構性變革之際俄羅斯就會因為自身文明與體制的滯後而被西方甩在身後;而當世界政治、經濟、軍事體系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後俄羅斯的體量優勢就會逐漸彌補文明、體制、技術上的不足。沙皇俄國由盛轉衰的時期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列強急劇向工業化轉型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決定一國國力強弱的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規模體量,而是體制和技術創新,因為創新會帶來跨越式發展,而深受封建農奴制困擾的俄羅斯帝國恰恰並不擅長創新,因而被抓住時代機遇改革創新的西方列強迅速超越。而當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體制和技術創新日漸平穩後俄羅斯自然也會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儘管經過學習後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仍有差距,但這種差距完全可以透過俄羅斯的體量規模得到彌補,於是俄羅斯歷史上就始終不斷呈現出這種大起大落的盛衰轉折。沙皇時代的俄羅斯坐擁兩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有著強勁的地緣潛力和充足生產勞動力,然而由於在技術層面上與西方國家的差異而無法使其潛力得到充分釋放。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發展達到可以初步對凍土荒漠進行成規模工業開發的時代蘇聯的地緣潛力就得到了巨大的釋放。這種釋放對蘇聯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歷史上西歐的葡、西、荷、英、法、德等國曾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率先崛起,這是因為這些國家抓住了大航海、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歷史機遇,從而得以利用技術和制度上的先發優勢彌補國家體量上的劣勢;然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使美、俄這種具有大洲級體量的國家得以脫穎而出。如果我們將中等體量的西歐國家同美、俄這樣的洲級大國各自的人口、資源和工業生產能力加以比較就不難看出二者的巨大差距:1940年德國的總人口約7000萬、全年鋼產量為2150萬噸、發電量為630億千瓦時;此時尚未進入戰時狀態的美國的對應數字是1.32億、6070萬噸和1780億千瓦時;而在技術上落後於德國的蘇聯則為1.7億、1830萬噸和480億千瓦時。儘管德國此時已用閃電戰征服了西歐絕大部分地區,可即使德國得以調動整個西歐的資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鋼產量和發電量稍微領先於剛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的蘇聯,但後者的勞動力資源是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這就充分證明蘇聯在釋放了自己在資源、勞動力、兵力等各方面的潛力後即使在技術水平上與西方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卻也能透過質量不夠數量湊的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

    當然蘇聯的發展也並非完全依賴於時代機遇,事實上蘇聯的發展與蘇共及蘇聯政府自身的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使蘇聯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趨勢並最終成為阻礙蘇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歷史上就從未取得過任何成效。事實上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由於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最佳化資源配置,從而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佈局,利於實現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係的合理化,避免了資本主義國家歷史上出現過的生產過剩現象。事實上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以及戰後西方國家一度盛行的凱恩斯主義經濟理念就是在維持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鑑吸收蘇聯計劃經濟的可取之處——強化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計劃調控作用。這種經濟模式忽視市場需求,不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革新,這也是導致這種經濟發展模式被市場經濟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確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蘇聯以高度管控的計劃經濟模式清除了沙皇時代的農奴制殘餘,將實現工業化作為國家發展的優先目標。在經歷兩個五年計劃後蘇聯已由一個農業國過渡成為一個具備自主齊全的工業體系的工業國,儘管此時的蘇聯在生產技術上仍相對落後於西方國家,但憑藉龐大的規模體量已能實現質量不夠數量湊。

  • 10 # 溫讀

    在人類的歷史中,中國的歷史無疑非常長,不過也有短歷史的國家,我們的鄰居俄羅斯,便是歷史不怎麼長的一個國度,不過那會兒不叫俄羅斯,而是有另一個華人熟悉的名字蘇聯,1917年,俄羅斯帝國在一戰中土崩瓦解,自此沙皇退出了歷史舞臺,為了讓這個龐大的國度再次崛起,帝國內部各方勢力開始明爭暗鬥,直到偉人列寧站出來,在11月7號發動了十月革命,由此建立起了蘇聯政權。雖然之後蘇聯國內的小勢力,在外國的支援與蘇聯搶奪政權,但還是蘇聯勝利了。

    蘇聯政權成立之後,開始聯合那些趁亂獨立的小國家,例如烏克蘭、白俄羅斯等,並且大家本來就是一家人,又何必分家過日子,蘇聯是建立在俄羅斯帝國滅亡的基本之上,那時蘇聯是個工業化的國家,比較的現代化,但要和歐美國家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蘇聯這個時候還是比較弱的國家。除了沒有軍工業資源,國內也沒什麼高素質人才,國內教育普及度不高,有一大半的人是文盲,1928年的蘇聯,是個又窮又弱的大國。為了改變這個局面,接手列寧大權的斯大林,開始在國內搞改革,重點關注工業化以及人才引進。對於如果使得國家進入工業化,蘇聯提出了五年計劃,無數的工廠在蘇聯的大地上建立。

    1932年五年計劃結束,蘇聯國內已經遍佈工廠,工業產值從1928年的百分之四十八,增長了百分之七十,1929年,全球爆發了經濟危機,世界各國出現大批次失業人員,這時蘇聯的機會來了,他們以高薪高待遇,對各地的人才來者不拒,先後有不下十萬的技術人才,以及工程師進入蘇聯。自此工廠已經建立起來了,人才也有了,這為蘇聯成為超級大國,奠定了厚實的基礎。雖然蘇聯已經往好的方面發展,但要和那些發展了百年的老強國相比,蘇聯的底蘊還是差了不少,根據當時統計,1937年蘇聯工業佔世界比重,只有3.7%,而美國已經高達36.2%,所以差距還是不小的。

    蘇聯只用了二十年,就從一個弱小的國家,成為與美國抗衡的存在,主要還是政策上的正確,除了以上的工業化,以及他華人才引進,致使蘇聯成為強國的,還因為當時它實行的共產主義,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是資本主義,而共產主義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一個國家的力量快速集中起來,然後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像蘇聯這種前政權剛滅亡,後又開始革命的國家,蘇聯政權剛成立之時,在國內是舉步維艱,只有全華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在一起做事,才能讓國家的力量快速發展,這也是蘇聯能在短時間之內,成為強國的一個大原因。

    蘇聯人少地大,資源相對其他國家比較豐富,並且它的人口比美國還要多,領土面積更不用了,屈居世界第一,但凡一個國家想成為超級大國,就要滿足幾個條件,人口、資源、政策都必不可少,不過先天的條件也需要,前蘇聯雖然滅亡了,但留下的家底很厚,具有成為強國的捷徑,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國只是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跟落後的西班牙差不過,要知道俄國的領土面積,要比西班牙大多了,在經濟上還要其他的資本國家,同時還要進口大量的機械裝置,一戰時的內部矛盾,以及國外的武裝干涉,使得這個國家幾經崩潰,幸好有列寧當帶頭人,拯救了這個國家。

    在幾代蘇聯領導人帶領之下,1939年起,蘇聯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強國,經濟與工業都是當時世界前茅,整個歐洲都被德國打了一個遍,但蘇聯抗住了德國的入侵,打贏衛國戰爭,使得蘇聯國土保持了完整,正是因為領導人與人民的努力,才讓蘇聯成功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後來蘇聯的底氣越來越足,甚至與美國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總的來說,蘇聯能夠成為強國,靠得是上一代的積累,以及正確領導人和人們積極進取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朝軍事實力是否是世界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