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思考一下:
《道德經》和《易經》是什麼關係,老子是否受到了《易經》的影響?
先要明確一個事實,《易經》其實至少有三個版本,即連山易,歸藏易,文王周易。而前兩個似乎已經失傳,而《周易》經過孔子加持,有了翅膀,也就是孔子作《十翼 》(或稱之為《易傳》),從而將一本原始的占卜之書抬高到儒家經典之首的地位上來, 再經過子夏等人的一代代努力,得以流傳至今,也就我們通常說的《易經》。
所以,可以說孔子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易經》也成為群經之首,而作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同時也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本格調。
重點說一下,黃帝的歸藏易,它以坤卦為起始卦,強調萬物歸藏,展現出了母性的基本格調。這與《道德經》所提倡的自然無為、虛靜守雌,柔弱不爭、內蘊不顯的理念,不謀而合。
可以推測,老子當年作為周朝的史藏官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同時裡面的藏書也是當時最全備的。
加之,老子又聰明好學,肯定是博覽群書,並以歸藏易為思想核心藍本,兼收幷蓄,汲取各種書籍的思想精華,精雕細琢,最終編成這部鉅著《道德經》。
所以說它是萬經之王、奇書、三玄之一都是不為過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超越了《易經》。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引領了中國歷史(也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上第一次的思維變革—— 掃象。
一、第一次掃象運動
因為老子整合了群經的精華,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掃象運動。脫離象的束縛,從象思維提升到了意識思維,不再停留於表象思維,這有點類似於西方的哲思思維。
因為我認為老子的思想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那些把它說成是辯證唯物主義都是不妥的,因為這些人已經落入了西方邏輯思維陷阱。更貼切地說應該是唯真自然主義。注意這裡的自然不是你想象中的大自然。
二、第二次掃象運動
這次掃象運動是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發起的。
說的就是孔子為《易經》作傳。本文前面第一章有講到。
為什麼作傳?
因為他在向老子致敬,我們知道孔子和老子有過兩次問禮。第一次問禮回來後面對眾弟子的好奇發問,孔子對老子的評價是:
“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可見,在孔子看來老子就是他真正的老師,推崇備至。
這也是孔子“述而不作”(注意《論語》不是他寫的,這本書是孔子和弟子的問答日常,經由後續弟子彙編而成。)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明白他再寫什麼經書也不可能超過老師寫的《道德經》。因為這是一座豐碑、一座高山,令人難以企及。
所以,孔子在“五十曰知天命”之時,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文字、文化、文明的傳承。所以在面對周禮難復的現實窘境下,他一改頹廢姿態,毅然而然投入到對經文的作傳作述當中來了。
沒有孔子,中國文化很難這麼好的傳承下來,這裡我要表示致敬和禮讚!
三、第三次掃象運動
時間從春秋來到魏晉時期,這時出現了第三次掃象的領軍人物——王弼。這位中國玄學代表展現了超乎尋常的智慧,以一己之力,先是註解《道德經》,後再以對《道德經》的理解來註解《周易》和孔子的《易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掃象運動。
他雖然於二十三歲時,英年早逝,但是他就像一顆璀璨的流星照耀整個中國哲學。文明文化傳承有他的一份功勞。
好了,講了這麼多應該可以得出結論:
確切說《道德經》與歸藏易關係密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超越了現今的《周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思考一下:
《道德經》和《易經》是什麼關係,老子是否受到了《易經》的影響?
1 易經版本和歷史沿革梗概先要明確一個事實,《易經》其實至少有三個版本,即連山易,歸藏易,文王周易。而前兩個似乎已經失傳,而《周易》經過孔子加持,有了翅膀,也就是孔子作《十翼 》(或稱之為《易傳》),從而將一本原始的占卜之書抬高到儒家經典之首的地位上來, 再經過子夏等人的一代代努力,得以流傳至今,也就我們通常說的《易經》。
所以,可以說孔子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易經》也成為群經之首,而作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同時也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本格調。
2 歸藏易對老子思想的影響重點說一下,黃帝的歸藏易,它以坤卦為起始卦,強調萬物歸藏,展現出了母性的基本格調。這與《道德經》所提倡的自然無為、虛靜守雌,柔弱不爭、內蘊不顯的理念,不謀而合。
可以推測,老子當年作為周朝的史藏官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同時裡面的藏書也是當時最全備的。
加之,老子又聰明好學,肯定是博覽群書,並以歸藏易為思想核心藍本,兼收幷蓄,汲取各種書籍的思想精華,精雕細琢,最終編成這部鉅著《道德經》。
所以說它是萬經之王、奇書、三玄之一都是不為過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超越了《易經》。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引領了中國歷史(也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上第一次的思維變革—— 掃象。
3 掃象運動三部曲一、第一次掃象運動
因為老子整合了群經的精華,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掃象運動。脫離象的束縛,從象思維提升到了意識思維,不再停留於表象思維,這有點類似於西方的哲思思維。
因為我認為老子的思想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那些把它說成是辯證唯物主義都是不妥的,因為這些人已經落入了西方邏輯思維陷阱。更貼切地說應該是唯真自然主義。注意這裡的自然不是你想象中的大自然。
二、第二次掃象運動
這次掃象運動是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發起的。
說的就是孔子為《易經》作傳。本文前面第一章有講到。
為什麼作傳?
因為他在向老子致敬,我們知道孔子和老子有過兩次問禮。第一次問禮回來後面對眾弟子的好奇發問,孔子對老子的評價是:
“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可見,在孔子看來老子就是他真正的老師,推崇備至。
這也是孔子“述而不作”(注意《論語》不是他寫的,這本書是孔子和弟子的問答日常,經由後續弟子彙編而成。)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明白他再寫什麼經書也不可能超過老師寫的《道德經》。因為這是一座豐碑、一座高山,令人難以企及。
所以,孔子在“五十曰知天命”之時,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文字、文化、文明的傳承。所以在面對周禮難復的現實窘境下,他一改頹廢姿態,毅然而然投入到對經文的作傳作述當中來了。
沒有孔子,中國文化很難這麼好的傳承下來,這裡我要表示致敬和禮讚!
三、第三次掃象運動
時間從春秋來到魏晉時期,這時出現了第三次掃象的領軍人物——王弼。這位中國玄學代表展現了超乎尋常的智慧,以一己之力,先是註解《道德經》,後再以對《道德經》的理解來註解《周易》和孔子的《易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掃象運動。
他雖然於二十三歲時,英年早逝,但是他就像一顆璀璨的流星照耀整個中國哲學。文明文化傳承有他的一份功勞。
好了,講了這麼多應該可以得出結論:
確切說《道德經》與歸藏易關係密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超越了現今的《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