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紛紜華徽
-
2 # 九品侍衛
拿破崙和希特勒為何都沒能征服俄羅斯的冬天?其實這個問題涉獵的方面非常廣泛,首先就是俄羅斯國土面積,眾所周知俄國所擁有的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一,另外俄國採用了東西雙治的辦法,也就是說西面的俄羅斯聖彼得堡要是淪陷了,那麼還可以轉戰都東俄羅斯接著抵抗,而中間地帶則是一望無際的西伯利亞原始森林。
由於這片國土地十分廣闊,再加上開發水平十分落後,也就造成了俄國透過鐵路將所有物資打包運輸到東邊之後,西邊就可以進行焦土作戰不給敵人留下一寸一毫物資,而敵人那邊所攜帶的物資補給有限,再有俄國交通網路的落後,想要依靠自己補給更是捉襟見肘,在這種缺吃少穿的前提下再遇上寒冬自然要失敗。
另外就是進攻方註定的悲劇,首先一個國家為何要發動戰爭開始侵略另外一個國家,原因非常的簡單,因為過不下去了,正是因為一個國家透過和平手段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會窮兵黷武發動戰爭。本來就是因為物資不夠才會發動戰爭,要是短時間的閃電戰還好說,可敵人要是俄國那麼大的戰略縱深,即便不戰只是僵持都會令進攻方失敗。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錢的問題,我們都清楚戰爭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的,作為本土作戰的俄國足可以以逸待勞,但作為進攻方在陌生土地上作戰,戰爭內耗本就巨大而且在俄國土地上還搜刮不到掠奪物資,如果這時在碰上嚴寒自然是扛不住。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這屬於一種文學作品式的誤導,俄羅斯嚴寒的冬季只是幹掉拿破崙和希特勒的外因,甚至只是其中一個元素,真正導致他們失敗的原因是過於漫長的戰線,戰略決策的失誤,以及因此帶來的後勤困難。
只要稍微翻閱歷史,就會發現其中的真像,天氣從來不是打敗拿破崙和希特勒的主要因素,真正打敗他們的是他們自己。作為擁有決策權的軍事統帥,他們在明知氣候會對戰略造成影響的情況下,依然存在了僥倖心理和賭徒心理,結果大敗虧輸。
1810年時,拿破崙基本幹掉了整個歐洲,就剩下沙俄和英國,因為跨海作戰存在不少麻煩,所以拿破崙將矛頭先對準了俄國,1812年,拿破崙拉起一幫僕從國,組成了57萬人的大軍進攻俄羅斯。
開始的時候還好,拿破崙的軍隊連戰連捷,甚至拿下了莫斯科,然而這時候問題來了,按照拿破崙的計劃,只要大軍壓上,便能獅子搏兔般消滅掉俄軍的主力,到時候吃的喝的玩的啥沒有?
然而俄羅斯人並沒有選擇與法軍進行殊死的正面對抗,庫圖佐夫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俄軍避開了傻子一樣突進的法軍,甚至不惜放棄莫斯科。法軍找不到目標決戰,又被不斷進行的小規模戰爭耗盡了精力,此消彼長之下,拿破崙不得不認栽。
後勤是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因素,法軍滾起了57萬大軍想與俄軍決戰,可任何一個時代想要餵飽這57萬人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這是19世紀早期?那時候沒有通達的鐵路網,沒有機械化交通,更沒有空運空投,一切都得依靠馬車來完成。當拿破崙的補給線給拉長到莫斯科時,法軍要維持如此大的物流都得消耗天大的數字。儘管拿破崙想出了以戰養戰的策略,企圖從俄羅斯手中奪取給養來環節自己的境遇,但他忽略了當時俄羅斯的生產力,以及俄方堅壁清野,如狼群一樣的撕扯戰術。
庫圖佐夫的這種策略與俄羅斯人一脈相承的蒙古古代戰法極為相似,當蒙古人遇到啃不動的對手時,便會誘使他們持續的進擊,然後掐斷糧道,再一路將軍心不定的潰敵追殺殆盡。
拿破崙也不是傻子,他畢竟是一代偉大的軍事家,實際上為了侵俄戰爭他下了不少本錢,比如他建立了有20萬頭牲口的補給部隊,由5400輛馬車、2400頭牛車構成的輜重大軍,還有9個大型的補給兵站,儲存了相當多的糧草和供以充當安全飲水的紅酒。
但是這場大補給並不順暢,俄羅斯低劣的道路交通讓任何輜重車輛都難以前行,接近冬季前的降雨讓道路充滿泥濘,龜爬一樣的速度讓後勤根本無法順暢接駁作戰部隊;而且很多作戰部隊因為騎兵和拉大炮的馬匹成片的死亡,強行徵用了輜重馬匹,這令法軍的後勤迅速失去了運轉能力。
說到底,拿破崙錯誤的估計了戰略,錯誤的將軍隊拉到一場超過其補給承載能力的戰場上,再加上掠奪政策的失敗、決戰策略無法達成,便只能在寒風中承載失敗的苦果。
希特勒的問題更大,因為他的優勢其實比拿破崙更高,卻因為急於求成的賭徒心理,忘卻了拿破崙這個前車之鑑。
莫斯科戰役期間,德軍的表現與法軍如出一轍,希特勒強硬的要求往莫斯科方向來一場大決戰,儘快解決掉東線的大戰局面。因為有了新型的機械化作戰方式,德軍對“閃擊戰”理論攻破蘇軍防線很有信心,希特勒親自批准了“颱風行動計劃”,力求以鉗形攻勢突破蘇軍集團軍群的陣線,將蘇軍分割再合圍殲滅,結果引發了蘇軍的莫斯科保衛戰。
本來蘇軍在德軍快速的閃擊下還沒反應過來,但中央集團軍群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因進攻列寧格勒和烏克蘭喪失了戰略先機,導致蘇軍在莫斯科方面得以重新調運和佈置軍隊,這讓德軍的“閃電戰”迅速瓦解,變成了捱在城下的消耗戰。
之後如拿破崙所經歷的一樣,德軍拉長的補給線根本無法承載100萬的機械化大軍,縱使有機械化運輸輔助,但是蘇聯惡劣的野外道路連騾馬都難以行走,卡車就更夠嗆了。
尤其是1941年秋季的氣溫問題,令該地的降雨提前,雨量也有所增大,因此許多道路都成了爛泥漿,德軍的卡車根本走不了這樣的路,靠畜力倒是能稍微頂一下,可隨著氣溫的下降,泥漿中的騾馬被寒風一吹,大片大片的病死,德軍幾乎喪失了一切有效的後勤運輸辦法。
當然,搶劫也是個出路,德軍依靠搶來的蘇聯拖拉機、騾馬,甚至逼迫蘇聯苦力推車來拼命解決後勤問題,再加上空軍的空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前線的壓力。他們還收攏了不少蘇聯的服裝廠和纖維加工廠,為前方拼命製造冬裝。然而後勤始終是個問題,德軍機械化部隊每天需要燒掉的燃油和打掉的炮彈都是天文數字,靠原始運輸根本供不應求,像冬裝、醫藥甚至於食物都被安排到了武器彈藥之後。
就這樣,德軍根本無法高效補給的後勤線,導致了莫斯科戰役中冬季慘劇的發生,再加上戰局的失利,大批的德軍官兵被凍死在荒野中。
-
4 # 鄉野大衛
拿破崙和希特勒沒能征服俄羅斯,天氣只是一方面原因,還有其他的客觀因素。
第一,俄國土地遼闊,戰略縱深大,法國和德國一口吞不下。拿破崙入侵俄國出動了60萬人,60萬人想佔領2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別說俄華人不抵抗,就是讓法華人隨便佔領,60萬人也不夠分。拿鐵耙和鋤頭的俄國農民很快就會把他們淹沒。即使希特勒出動了550萬大軍,想佔領俄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是讓德華人從西部邊境走到遠東也要小半年,估計到不了共青城就迷路了。雖然拿破崙和希特勒開始勢如破竹,但很就吃不消了,由於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跟不上,法華人和德華人很快陷入了戰爭的泥潭,最後被俄國拖死。
第三,俄華人從來不是孤軍作戰,每次都有攪屎棍英國幫忙。拿破崙時代,作為海上霸主,英國封鎖了法國港口,不斷騷擾法國。二戰時英國不僅自己搗亂,還拉來了巨無霸美國。法國和德國都很牛,可好漢架不住人多,法國被英、普、奧、俄圍攻,德國被英、法、蘇、美合夥暴揍。拿破崙和希特勒雖然都是一代梟雄,可也盯不住,最終輸掉了戰爭。
-
5 # 十三叔看歷史
什麼沒能征服俄羅斯的冬天?俄羅斯不是位於南極洲,也不是位於北極點周圍的北冰洋,尤其是俄華人口和經濟最為集中的東歐地區更不是,俄羅斯的冬天不是“寒冰神獸”,與其說拿破崙和希特勒沒能征服俄羅斯的冬天,不如說拿破崙和希特勒沒能征服俄國寬廣的戰略縱深、強大的實力、得當的策略、頑強的意志,俄國的冰冷徹骨的冬天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看問題以偏概全最要不得,要從多個角度去“瞅”,老盯著一個角度得出的結論往往不客觀。
閒說少說,先說說具體這兩件事,俄法1812年戰爭以及二戰期間的蘇德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國的君主制被推翻,在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這引起了當時歐洲各國貴族極大的震動,在1793年,大英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普魯士王國、撒丁王國等組成了反法同盟(第一次反法同盟),1797年,反法同盟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軍義大利方面軍擊敗。1799年拿破崙發動了“霧月政變”,成為了他所建立的法國執政府的第一執政官,他當時積極地結束了當時法國與英國、奧地利以及沙俄等國的戰爭。但是在歐洲各國,對這位26歲就成為了法軍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的能征善戰的法國將軍卻充滿了忌憚。果不其然,在1804年,當時的羅馬教皇在法國巴黎聖母院為拿破崙加冕,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814年)建立。
在1805年,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地利帝國等再一次組成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之後又形成了幾次反法同盟)對抗法蘭西第一帝國。在法國雄厚的實力的基礎山,再加上拿破崙的軍事天才,法蘭西第一帝國如同“開掛”一樣,此後陸續擊敗了俄羅斯帝國、奧地利帝國等歐洲陸地強國,法蘭西第一帝國所控制的版圖也越來越大,很多歐洲國家都成了其附庸國。由於大英帝國海軍實力強大,1806年以後,法軍無力發動對英國的渡海作戰,於是開始對英國實行經濟封鎖的“大陸封鎖”政策,切斷歐洲大陸與英國的經濟聯絡,試圖迫使英國屈服,但是當時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多,還能挺的過去。面對歐洲列強們的反法同盟“圍毆”,聰明的拿破崙不僅是要在軍事擊垮他們,也是分化他們。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的大英帝國可謂實力最強大,也基本是歷次反法同盟中“最起勁”的一個,也是法國的死敵,拿破崙也把大英帝國作為了主要的敵人。在1807年,拿破崙率領法軍在弗裡德蘭戰勝了俄軍,而後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俄國與普魯士邊境涅曼河的一個木筏上見了面,在這次會談中拿破崙聲情並茂地痛斥大英帝國擁有那麼多海外殖民地,實力那麼強,就是“挑撥”歐洲大陸各國打起了來,然後大英帝國在一邊看“熱鬧”,亞歷山大一世被說動了,隨後兩國簽訂條約組成反英同盟,兩國的和平持續到了1812年。
在1806年以後,法蘭西第一帝國憑藉其軍事強權強迫很多歐洲大陸國家加入到法國對英國的“大陸封鎖”中,但是歐洲很多國家卻對英國有一定的貿易依賴,1807年以後加入到對英國大陸封鎖的俄國發現俄國經濟因此也受到了傷害,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隨後的幾年中對法國越來越不滿意,認為俄國並沒有從這個同盟中得到任何利益,反而是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在歐洲大陸越來越“耀武揚威”。1809年以後,法蘭西第一帝國在當時的歐洲可謂“耀武揚威”,擊敗了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義大利和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區被其佔領,西班牙、荷蘭、挪威等國也被其控制。俄國對法蘭西第一帝國也是越來越忌憚,也成為了拿破崙奪取歐洲霸權的主要障礙,兩國關係越來越緊張。1811年,俄國正式恢復了與大英帝國的商業關係,法俄的所謂的反英同盟在事實上破裂了。
一方面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覺得和法國結盟這幾年被“忽悠”了,啥利益也沒得到,另一方面,當時作為正如日中天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崙對俄國這種“背信棄義”則感到了侮辱,在1811年這兩個Continental強國就開始“扛了起來”。1812年,為了“懲罰”俄國和實現其歐洲徹底的霸權,拿破崙決定大舉入侵俄國。幹仗是需要實力的,拿破崙自認為是有這個實力的,此時法蘭西第一帝國以及其控制的附庸國的軍隊總數約120萬,拿破崙拿出了其中的一半約61萬進攻俄國,在這61萬中,其中法軍約30萬,另外是法蘭西第一帝國所控制的歐洲各民族的軍隊。俄國方面總兵力約60萬,其西部地區駐守著約20餘萬。對俄作戰,拿破崙的設想是用速戰速決的方式直接拿下莫斯科,迫使俄國投降,由於俄國幅員遼闊,法軍的後勤補給不夠時方法也簡單那就是直接搶俄華人的糧食,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戰爭並不是按照一方主觀的想象進行的,在歐洲戰爭中所向披靡拿破崙這次還是驕傲了,驕傲了就容易主觀,即使如同戰神般的拿破崙也不例外。1812年6月24日,法國共61萬的三路集團軍對俄國不宣而戰,中路集團軍當仁不讓地由拿破崙親自領銜掛帥。而俄國方面,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這個人很有意思,他知道自己軍事指揮能力不是自己的強項,先是任命巴克萊·德託利為俄軍統帥,後來則是米哈伊爾·庫圖佐夫,面對來勢洶洶的法軍,兩位俄軍統帥執行的焦土政策和撤退不接觸政策,打不過就撤,但是就是撤也不能給對方留下任何東西,把法軍所經過之處燒的乾乾淨淨,別說糧食了,啥都給一把火燒乾淨了,對自己狠其實也是一種對別人狠吧。
法蘭西第一帝國軍隊的實力並不是“吹出來”的,俄國明白這點,在剛開始,亞歷山大一世還試圖求和,被怒氣正盛的拿破崙給拒絕了。在初期,俄軍主力撤退,主要是沿途俄國軍民在做抵抗,直到9月份,法軍才接觸俄軍主力並與之作戰。但是法軍也遇到了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後勤補給問題,俄國面積廣大,法軍也是有所準備,法軍準備了5000多輛馬車和2000多輛牛車組成的輜重隊,但是這些糧草的約三分之一都被這些負責拉運糧草的牛馬給吃掉了,另外那時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很差,夏天道路泥濘,大型運糧食的車隊根本無法通行,搶俄華人糧食的計劃也泡湯了,俄華人都把它們給燒了。但是就是這樣,在9月份,法軍還是逼近了莫斯科,9月7日,法軍與俄軍在莫斯科前方的博羅金諾發生激烈交火,在法軍的攻勢下,俄軍統帥庫圖佐夫決定放棄莫斯科,並在走之前把莫斯科燒了個一乾二淨。法軍佔領了莫斯科,但是此時俄國已經開始進入了酷寒的冬季了,糧食沒有、取暖的設施住所和衣物也沒有,因為此時的莫斯科已經是一片焦土了,連個人影甚至都沒有,大部分的莫斯科居民都隨俄軍撤離了,而法軍的後勤補給線又太長。法軍對俄國的寒冷天氣也不適應,就這樣一路下來到莫斯科,很多士兵死於飢餓、水土不服帶來的疾病以及嚴寒(溫暖的住所都被俄華人基本燒光了)。輕了敵的拿破崙並不傻,他首先向俄國提出停戰,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了,俄國對此不答覆。在10月19日拿破崙決定撤退,然而在法軍全面撤退時,俄軍主力也只是緊跟著,只是派出游擊隊和哥薩克騎兵埋伏騷擾法軍,在11月29日以後,法軍完成了從俄國的全面大撤退,而此時原本61萬的大軍只剩下不到6萬人。這場戰爭共造成俄軍約23萬人死亡,俄國損失也是巨大的,法軍也有23萬人死亡(包括因飢餓、疾病和嚴寒而死的)。縱觀這歷時5個多月的戰爭,就像拿破崙領著法軍在廣闊的俄國“旅遊”的一番,除了為數極少的大的戰役外,俄軍就是撤退和把法軍所經之處都燒光。但是這次“旅遊”卻給了拿破崙帝國毀滅性的打擊,此後拿破崙的政治和軍事生涯結束。1815年,滑鐵盧再次兵敗後,他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聖赫勒拿島,由英華人負責看管,並最後在該島上去世,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
二戰中的蘇德戰爭與1812年的俄法戰爭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從時間、廣度、烈度等等方面兩者不在一個級別。如果說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拿破崙領著60萬法軍在俄國“旅遊觀光”的一番了的話,那麼二戰中蘇德戰爭則是鋼鐵與意志的較量。蘇德戰爭的時間是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蘇聯無條件投降為止。二戰前,蘇聯、德國以及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三方之間博弈激烈,蘇聯與英法矛盾深刻,德國也很仇視蘇聯,但是德國更想在西部擴張,戰勝英國和法國。由於蘇聯廣闊的國土和巨大的實力,納粹德國也不想過早地與蘇聯發生衝突,避免兩線作戰,而蘇聯也不想面臨德國和日本當時兩個法西斯國家的雙面夾擊,於是在二戰前,納粹德國與蘇聯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定了兩者在歐洲的勢力範圍,其實雙方心裡都清楚,這只是雙方的緩兵之計而已。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實施閃電戰,之後納粹德國勢如破竹,在1940年控制了法國、荷蘭、比利時等16個國家。這時只有英國利用其海洋優勢在與德國和義大利作戰了,此時的希特勒認為可以騰出功夫對付蘇聯了,而此時的德國情報機構也低估了蘇聯的實力,這給了希特勒極大的信心,有時準確的情報也是相當重要的,雖然這時德國有一些將軍認為應該先“解決掉”英國後再對付蘇聯,但是大多數德軍幕僚卻認為對付蘇聯的時機已經到了,這更堅定了希特勒的意志。此時的德軍應該是在初期的勝利中集體處於“癲狂”狀態了,所以利令智昏吧。於是希特勒開始制定了代號為“巴巴羅薩計劃”的入侵蘇聯的軍事行動,希特勒計劃是用300萬的兵力,以他拿手的“閃電戰”的方式,迅速佔領蘇聯人口與經濟最為集中的西部地區,把蘇軍主力消滅在蘇聯的西部地區,如果說當年拿破崙只是想讓俄國投降的話,那希特勒則是想佔領蘇聯了。
1941年6月22日德軍約300萬開始在3600裡的戰線上兵分三路(北路、中路、南路)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蘇聯猝不及防,當天就損失了1200架飛機,德軍迅速在蘇聯推進,不僅蘇軍損失慘重,在該年蘇聯損失了約70%的工業生產能力。1941年9月30日,德軍中路軍集結100萬軍隊大舉進攻莫斯科,此時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下令蘇聯高層一律不許離開莫斯科,蘇軍也誓死保衛莫斯科。最猛烈的進攻遇到了最剛強的抵抗,這是鋼鐵與鋼鐵的碰撞,這是意志的較量。這時冬天來臨了,俄國寒冷的冬季又給蘇軍幫了大忙,德軍對俄國的冬天還是輕視了,德軍不僅被大量的凍死凍傷,很多武器也無法使用,德軍的後勤補給也面臨了嚴重困難,而蘇軍對蘇聯的冬天早就習慣和適應了。11月7日,在德軍的炮火聲中,斯大林堅持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十月革命勝利的閱兵式,之後接收檢閱蘇軍則直接開赴前線。就這樣,德軍未能佔領莫斯科。
1942年,蘇聯開始慢慢恢復了元氣,蘇軍與德軍的戰鬥則更為慘烈。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蘇德戰爭中堪稱最為慘烈和最為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格勒)戰役打響,此次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在300萬以上。當時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給斯大林格勒的蘇軍下達的命令是“絕不後退一步”,面對蘇聯居民頑強的抵抗意志,德軍每佔領一寸土地都要付出血的代價,後來雙方對每一棟建築都要展開反覆的爭奪和巷戰,後來希特勒給被蘇軍圍困的德軍第第6集團軍群下達的命令是“不準突圍,戰鬥到最後”。此次戰役,蘇軍共47萬陣亡,德軍共24萬陣亡,蘇軍以血的代價取得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最後勝利,而納粹德軍軍力則受到了毀滅性損失,蘇德戰爭出現了根本性的轉折,蘇軍開始掌握了主動權。在1943年蘇軍開始反撲,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由於統計口徑的不同,在蘇德戰爭中,蘇軍累計死亡人數約為916萬,德軍約為400萬,納粹德國盟友軍隊累計死亡約為100萬,蘇聯平民死亡約為1700多萬,德國平民約為220萬。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蘇德戰爭的慘烈程度,是相當的慘烈,在蘇聯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納粹德國的陸軍主力在蘇德戰爭中被蘇軍毀滅性地擊敗。
縱觀歷史上這兩次戰爭,可以發現,無論是法蘭西第一帝國還是二戰中納粹德國,基本在當時是可以稱歐洲大陸的,但是卻對歐洲的兩個國家沒有太多辦法,一個是英國,另一個就是俄國(前蘇聯)。英國是個島國,並且近代史上的工業革命率先在英國開始,使得英國具有的強大的實力,英國的海軍實力也是異常的強大,使得Continental強國很難發動對英國的渡海作戰。再看俄國,俄國原本是一個東歐的內陸國,但是卻不斷擴張,在1547年沙皇俄國建立,1721年升級為俄羅斯帝國,逐步成為了地跨歐亞的面積超級大國,現在俄羅斯的面積是1700多萬平方公里,世介面積第一大國。而1812年的俄國大抵也是和這個面積持平的,而蘇聯的面積更為巨大,達到了2200多萬平方公里,而俄國以及蘇聯的人口也眾多,二戰結束時蘇聯的人口大約為1.9億。而反觀其他歐洲的國家,比如法國,其總面積約為67萬平方公里,歐洲本土面積約為55萬平方公里,這已經是西歐面積最大和整個歐洲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了。
現在俄羅斯亞洲部分的面積約佔其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其歐洲部分的面積(主要東歐平原)約佔四分之一。但是俄羅斯的主要經濟與人口卻集中於其歐洲部分,俄羅斯人口的約四分之三生活於其歐洲部分,這裡是其核心區域。就算俄羅斯歐洲部分相比於其他歐洲國家而言也是面積廣大的,俄羅斯歐洲部分的面積約為427萬平方公里,而整個歐洲的是1016萬平方公里。而1812年的俄國以及前蘇聯控制的歐洲部分的面積比現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面積還要大,1812年的俄國和後來的蘇聯包括了歐洲的烏克蘭和白羅斯。可以想見俄國的戰略縱深是多麼強大,再加上龐大的人口,侵略這樣一個國家很容易就陷入戰爭泥潭不能自拔。
再看氣候,歐洲的位置偏北,但是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西歐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溫暖溼潤。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是越往東越弱,同樣都在北緯60度的地方,挪威首都奧斯陸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4攝氏度左右,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最冷的一月份的平均氣溫是零下8度左右,而俄羅斯東部馬加丹州的首府馬加丹市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20攝氏度左右。受暖流的些許影響,俄國歐洲部分要比其亞洲部分溫暖,但是相比於西歐國家還是寒冷的多,所以歷史無論是法軍還德軍都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而俄軍則早就習慣了俄國寒冷的冬天。俄國最冷的地方其實在其西伯利亞地區和北極圈內的北部地區,冬天北半球陸地的一個寒冷的中心就是西伯利亞以及蒙古高原一帶,這時這裡的大氣因為冷卻收縮下沉,形成了西伯利亞寒流,來自北極和北冰洋地區的北極寒流又來到這裡,使得這裡的寒流更加強大。
在1812年俄法戰爭中,俄軍的策略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還有俄國的戰略縱深,俄國的實力以及西歐人不太適應的寒冷的冬天。在二戰的蘇德戰爭中,除了蘇聯的實力、人口、戰略縱深、寒冷的冬天外,蘇聯軍民視死如歸的意志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是這個道理。這些都是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能以偏概全,俄國的冬天不是寒冰神獸,沒那麼誇張,如果在1812年俄軍和法軍都去天寒地凍人煙罕至的西伯利亞內陸地區,估計都是凍的不行,只是俄軍相對抗凍而已。
。
-
6 # 宋春來
這個問題有錯誤。
不是拿破崙和希特勒征服不了俄羅斯的冬天,就是春天夏天秋天的俄羅斯,他們也無法征服。
如果徹底拿下俄羅斯,那麼這兩次世界大戰將要改寫。
世界的大國是有數的幾個國家,當世界大戰打響,一旦威脅到某個大國,其他的國家不可能坐視不理。
因為當大國被征服之後,接下來的就是其他的鄰近的中小國家的災難。
特別要提一提二戰,希特勒的聰明之處,在二戰期間,還有日本的狅野造次,這才延長了德國的閃電戰的發瘋似的推進。
在未來的世界大戰的戰爭,不是由某個國家所能指導的,只有同盟的多國部隊方能挑起世界大戰。
話再說回,當俄羅斯面臨亡國的危險,其周圍的國家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出手援俄。目的只有一種,不可能讓那些野心家得逞。
因此,即便不是俄羅斯的冬天,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是無法征服俄羅斯的。
-
7 # 羽飛先生
“天時、地利、人和”是成王敗寇的前提條件。
孔明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指的就是“天時”。
俄羅斯的勝利主要靠的是“天時、地利”。其一,地理位置獨特,西伯利亞維度,形成了天然保護屏障,此乃“地利”。其二,冬季嚴寒而漫長,此乃“天時”。英勇善戰的俄羅斯人民清楚的知道,把戰爭拖到寒冷的冬天,那個季節是屬於俄羅斯人民的“東風”,堅持到那個時候,勝利天平一定會偏向他們。
拿破崙和希特勒輸在了“天時地利”這兩個方面。
首先,長距離作戰,長時間作戰,讓士兵們的情緒受到了很大沖擊。
兵之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兵貴神速,若久攻不下,士兵們會產生強烈的思鄉情、厭戰情,並會日益加劇,越延越烈。戰事拖得越久,越會軍心渙散。
“一曲家鄉小調,讓士夢迴故里”。
其次,長距離作戰,長時間作戰,供給不足。
兵之道“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只有穩定的、持續的供給,吃的飽、穿的暖、武器彈藥補給充足,讓士兵們無後顧之憂,才能提高他們的鬥志,增加其必勝的信心。
然,拿破崙和希特勒嚴重低估了俄羅斯的冬天。
雖然拿破崙和希特勒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事家,激勵學大師,他們的言論如一劑劑興奮劑,精神層次上鼓舞著士氣,無數計程車兵們心甘情願為他們的至高統帥“肝腦塗地,在所不辭”,但現實是殘酷的,俄羅斯的冬天太冷了,肉體的痛是真實存在地,光靠意識戰勝寒冷是痴人說夢。
俄羅斯冬天的寒冷猶如一把把利劍,是秘密武器無,無時不刻的在刺傷著侵略者的肉體……
對於拿破崙和希特勒來說,“多麼痛的領悟……”
特別是,二戰時期,希特勒的德軍以“閃電戰”為攻擊戰術,拉鋸戰是他們致命的弱點。這支“所向披靡”的德軍,受到了俄羅斯人民的頑強抵抗……
德軍的優勢在於擁有“威力極大,殺傷力極大”的超級坦克。但沒有汽油供給的“戰爭之王”德軍坦克,卻變成了一堆堆廢鐵,從而導致了希特勒德軍的潰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成為了世界第二次大戰的轉折點,吹響了反擊的集結號。
總結:俄羅斯是戰鬥民族。玩熊的人不好惹啊……
-
8 # 掌上三言兩語
聽起來好像侵略者都是在俄國凍死的。
拿破崙希特勒如果是極寒探險專業戶的話,這個題目倒是靠譜。
拿破崙和希特勒入侵蘇聯,其戰略目標是消滅俄國軍隊,再攫取資源。當然,突進俄國無邊無際國土後,嚴寒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敵人,但,絕不是決定勝敗的主要因素。
戰後有德國將軍在回憶錄裡抱怨俄國的冬季太糟糕,影響了戰鬥結果。與1939年德軍橫掃歐洲相比,蘇德戰爭之所以打得異常慘烈,主要還是因為蘇聯頑強的抵抗意志。戰爭初期,德軍所向披靡,蘇軍潰不成軍,然而,1941年始於9月30日的莫斯科戰役,躊鑄滿志的德軍向莫斯科挺進遇到越來越頑強阻擊時,要知道俄國極寒還沒來臨,古德里安描述道“在11月3日到4日之間,天氣第一次降霜,這當然可以使部隊的行動比較便利”。11月12日,氣溫為華氏5度,而到了13日,就降到了零下8度。到後來,俄國真正嚴寒如同蘇軍的盟友,助力蘇聯叫德華人在莫斯科城下功虧一簧。
如果氣候是莫斯科戰役制勝的一個因素,那麼後來的一系列戰役,無論是庫爾斯克戰役還是白俄羅斯戰役,有關“嚴寒幫了俄華人”的說法不攻自破。
1943年7月到8月的庫爾斯克可是夏天,俄國沒有一片雪花。蘇德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50萬名士兵和6000多輛坦克,可謂勢均力敵,雙方經過反覆絞殺,德軍30個精銳師包括7個坦克師被擊潰,損失兵力30萬人,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
1944年6月23日,蘇軍發起的白俄羅斯戰役,同樣是夏天。此役蘇軍共殲滅德軍54萬人,解放了白俄羅斯全部、立陶宛大部、拉脫維亞一部以及波蘭東部。德軍在短短一個半月中損失部隊達170萬,德軍軍官團基幹力量被殲,雖然蘇聯損失同樣慘重,損失46萬人。
“人海戰術、嚴寒” ,長期以來被西方調侃為蘇聯戰爭取勝的法寶,也是對社會主義蘇聯的刻意貶損。實際上,無論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他們遇到俄華人的法寶是:
俄國軍民以意志鑄成的銅牆鐵壁;
俄國偉大的將帥-庫圖佐夫、巴格拉季昂、朱可夫、科涅夫、瓦圖丁......
-
9 # 小文章大視野
準確地說,不是沒有徵服俄羅斯的冬天,而是沒有徵服俄華人(不管是之前的沙俄還是之後的蘇聯)。
作為文明的創造者和延續著,人的作用總是最關鍵的。在戰爭中也是如此。
之前度過路德維希的《拿破崙》,書中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對拿破崙進行了美化,但是還是還原了部分史實。當時的拿破崙親率60萬大軍進逼俄國,俄軍則在巴爾克萊指揮下執行後退決戰方針,但卻引起國內的強烈不滿,之後沙皇亞歷山大換上了庫圖佐夫作為俄軍的總司令。俄法兩軍在博羅季諾大打出手,雙方均傷亡慘重,卻沒有分出勝負。此戰法軍一戰擊潰俄國的企圖已經破產。之後,俄軍採取庫圖佐夫的戰略,不與法軍正面交戰,堅壁清野,最後甚至捨棄了首都莫斯科。待法軍被飢餓和寒冷消耗殆盡時,俄軍才最後出擊,幾乎全殲了拿破崙軍團,這也是拿破崙帝國正式走向覆滅的開始。
拿破崙遠征俄國
所以說,這場戰爭中,天氣因素其實對俄法兩軍都是一樣的。法軍在受凍的同時,俄軍也在受凍。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鉅著《戰爭與和平》也有過相應的情節描述可做參考。重要的是人,是人制定的戰術戰略。拿破崙認為一戰之後就可以徹底擊潰俄軍,佔領莫斯科之後俄國就得投降,而俄軍卻正好相反,避實就虛,不和法軍正面接戰;堅壁清野,使得法軍得不到給養;放棄莫斯科,使得拿破崙的戰略最終失敗。歷史上放棄首都並最終贏得勝利的恐怕也只有俄國了。
巴巴羅斯計劃
希特勒和拿破崙相距100多年,但是也做了同樣的事。他做的更糟糕,在西線戰事還沒有結束時,就發動了戰爭,使自己陷入了兩線作戰的悲慘境地之中。不過,因為是突襲,而且依靠著現代裝甲火力,初期所取得的成果是十分豐碩的。巴巴羅薩計劃中,德國出動320萬軍隊,外加盟友部隊,兵力達到了四百多萬,對蘇聯邊境展開突襲。由於斯大林的剛愎自用,過度相信《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約束力,以及之前蘇聯內部的政治大清洗,使得戰爭初期蘇聯損失十分慘重,僅僅在戰爭爆發的前三天就有超過3000架飛機被擊毀。不過,後來由於義大利盟軍的拖累,德軍被迫在秋冬季節才再次對蘇聯進行打擊。可以說,前期依靠突襲的優勢,使得蘇聯領導層一度陷入懵逼狀態,在約翰託蘭的《希特勒:從乞丐到元首》一書中,斯大林甚至透過非正規渠道謀求與德國講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投降,但被希特勒拒絕了。之後的事情我們也清楚,蘇聯重整旗鼓,整軍備戰,而德軍陷入俄羅斯冬季的荒原泥濘之中,在列寧格勒戰役之後,勝利的天平最終倒向了蘇聯一方。
戰爭中的德軍
所以,與其說兩人敗給了俄羅斯的冬天,不如說敗給了俄華人更為恰當。當人的因素開始起作用時,其他因素,包括天氣、地利,才會最終成為克敵制勝的法寶。
(全文完)
回覆列表
不是什麼征服什麼冬天的問題,是戰爭需要錢很多的錢,任何戰爭的取勝都是需要死人的,特別是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的同時而經濟的發展卻毫無進展,這是非常致命的問題。士兵的命也是命,他們不是戰爭的機器,他們有血有肉,有自己的追求,愛情,生活,婚姻,幸福,以及一個期待建立起來的和平可以生活的世界,如果戰爭的目的違背了他的原則,那麼對不起每一個士兵和將軍都不願意成為一個屠夫,讓人間美好的一切都用鮮血和仇恨把它去染紅。在人的良知沒有泯滅的情況下,靠大炮和武器是無法將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徹底去消滅的。所以他們的選擇是在泯滅人類的良知,而良知又是上帝和神以及文化所賦予的東西,一旦挑戰了他們必然迎來的只能是慘痛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