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unjin6278
-
2 # 滄海拾遺錄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諸侯王起兵造反屢見不鮮。同樣是削藩,同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七國之亂”在名將周亞夫的指揮下順利平叛,參與叛亂的吳王劉濞等人身死國滅。而明朝燕王朱棣卻最終造反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起兵造反的諸侯王團結程度不同。先看看“七國之亂”,顧名思義,吳王劉濞只是牽頭一方,除了吳國為主力,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參與,看似七國勢大,但實際主力為吳楚聯軍,其他五國只是起到牽制作用,其中濟南王劉志被脅迫參與叛亂,後堅守不發兵。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國。朝廷只需派出少量軍隊進行剿滅和監視動向,而朱棣預謀奪位已久,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在起兵之初,鑑於自身兵力有限,朱棣打上了弟弟代王手裡八萬精銳軍隊特別是“朵顏三衛”的主意,連哄帶騙將代王架空,大大充實了自己的軍隊,雖然參與“靖難之役”的諸侯王不多,但燕王集中指揮10多萬精銳軍隊,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朝廷大軍。
二是皇帝和朝臣的政治成熟度不同。漢景帝即位時年已而立之年,身邊的晁錯、袁蠱等大臣都政治經驗豐富,考慮到各諸侯國尾大不掉,採取各種合理理由徐徐削減各諸侯王的勢力,在處理“七國之亂”也是集中精力對付吳楚聯軍;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時才20歲,政治經驗不足,犯下了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的錯誤。給他做參謀的黃子澄齊泰都是一介書生,優柔寡斷,難成大器,再加上建文帝不願揹負殺叔罵名,使得前方將領作戰有所顧忌。雖然老將耿炳文在山東戰場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也遏制了燕王攻勢,時間拖延下去對朝廷有利,但此時建文帝屢出昏招,由草包李景隆代替出戰,此人葬送了朝廷五十萬大軍,逃回南京後,建文帝並沒有嚴厲處理李景隆,李景隆在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反而偷開城門獻降,把建文帝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三是漢景帝手裡有周亞夫竇嬰這樣的名將坐鎮,建文帝將領安排捉襟見肘。“七國之亂”能夠被迅速平定,名將周亞夫居功至偉,在與吳楚聯軍交戰前,他充分利用梁國吸引吳楚聯軍的兵力,以逸待勞,並藉機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最終一戰擊潰吳楚聯軍。建文帝手上沒有能征善戰的名將。隨朱元璋開國的淮西軍事集團名將們,要麼像常遇春這樣的早逝,要麼像藍玉這樣的被朱元璋怕後世帝王難以駕馭而找藉口處死,給建文帝留下的除了擅長防守的老將耿炳文,就是一些二三流的將領如李景隆。而燕王旗下雖然兵力少於朝廷,但大多是久經沙場的邊關將領,導致雙方在山東戰場僵持不下。假如朝廷方面有像藍玉徐達這樣的名將,燕王早就被擒下送京師了。
總的來看,造反就是提著腦袋的高危事業,或因自身實力因素,自身戰略決策,或是運氣問題等因素,成王敗寇皆有之。
-
3 # 嶽之嵐
一,從當時歷史背景來看。西漢各諸侯王在封地不法行為十分囂張,社會混亂,不得民心,造成了“七國之亂”,朝廷削藩,順應民意。而明朝建文帝削藩操之過急,手段過於兇狠,把藩王貶為庶民,甚至逼死。這給朱棣起兵,打著清君側旗號以一定的號召力,響應者甚眾。
二,從當時朝廷環境看。漢景帝繼位時31歲,政治經驗比較豐富成熟,文景之治,順乎民意。而明代靖役之難發生時,建文帝21歲,長期處在深宮之中,缺乏政治及軍事鬥爭經驗。
三,各自身份不同。七國之亂為首的是吳王劉濞,他是劉邦的侄子,帝位遠輪不到他來染指,且他的守地在吳,62歲起兵造反,沒有軍事能力,烏合之眾。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從繼承權上來說是有權繼承皇位的。
四,從軍事方面看。七國之亂時,漢景帝的中央軍是劉邦打天下所留下的精銳,文臣武將過硬,諸侯國的兵力遠不如朝廷軍隊。而朱棣長期戍守燕地,封為燕王,一直在北方與蒙古兵爭戰,具有政治家、軍事家素質,謀略過人,軍隊訓練有素。朱允文沒有軍事指揮能力,策略失當,朝廷能打仗的武將幾乎被朱元璋殺光,面對強硬的對手朱棣,建文帝必敗無疑。
綜上,同是削藩,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敗是必然,明朝朱棣勝出也是必然。
-
4 # 歷史縱橫帝
謝謝悟空邀請。兩個王朝的造反打出的口號都是“清君側”,結果卻截然相反,原因無外乎 勢和人 兩個因素。
先來看兩國的體制,雖然都是中央集權制,但是都是大中央集權+小分封的集合體。漢高祖劉邦為統一全國,不得已冊封了很多擁有郡國的異姓王。雖然統一後,以各種理由從肉體上消滅了這些諸侯,異姓不得封王。但是卻大封宗室,分鎮天下。藩國有自己獨立官僚體系,擁有自己的軍隊和稅收體系,這和一個國家有什麼不同。到漢景帝時期,經過幾代帝王的智力,尤其是文景之治後,國家富足。但是諸侯國逐漸膨脹終究是隱患。基於此,大夫晁錯上書請求削藩。各地藩王自然不會束手待斃,吳王劉濞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 打出的旗號“誅晁錯,清君側”。
漢景帝一下子慌了手腳,因為中央王朝還沒有準備好啊。為平息七國的憤怒, 晁錯被腰斬於市。唉,漢景帝有時候也不是個好上司。七國本來就是造反,你殺一個人我們就住手了?笑話。迫於無奈的西漢中央政府才武力平定。在大將周亞夫、竇嬰和其他諸侯王共同討伐下,七國之亂宣告平定。西漢之所以迅速平定叛亂,咱們看看其中勢和人的因素有哪些。先看勢,當時西漢到漢景帝時期已經是第六代帝王,又經過文景之治,連續幾代明君,人民生活富足,大漢政權深入人心。再看人,大將周亞夫、竇嬰無一不是帥才。三軍用命,無往不利。再看七國,彼此勾心鬥角,不能齊心協力,再一個他們造反沒有根基。無論勢還是人心都沒在他們一方,怎能不敗。
再看明太祖朱元璋,以淮右猛虎之姿,橫掃漠北,推到大元,建立明朝。他老人家等天下太平後,大肆屠殺功臣良將,為的是永保朱氏江山的平安壞了自己的口碑。即使沒有被殺的,也寒了心歸隱山林。同時分封宗室,分鎮天下。他老人家也是糊塗啊,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實行了上千年,他非要搞什麼分封制。各個藩王還有直屬的軍隊,雖然不太多,可那也是有啊。等朱元璋駕崩,因太子朱標早亡,就把帝位傳給了年輕的皇孫朱允炆。建文帝繼位後就著急著手削藩。事是好事,可得看時候。被幾個腐儒一忽悠就過於著急,手段過於酷烈,逼反了燕王朱棣。當時的情況是,天下能征慣戰的大將基本都被殺的乾乾淨淨,而燕王朱棣能征慣戰,曾經橫掃漠北。故而朝廷軍隊節節敗退。最後燕軍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在這其中,勢和人的因素也很明確。首先,朱元璋屠殺功臣已經讓人感到狡兔死走狗烹,這皇上是白眼狼啊,大失人心。建文帝年輕衝動,而且昏庸柔弱,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匆匆削藩。他真當聖旨一下,藩王就引頸就戮啊,那是笑話。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太傻太天真。從而使燕王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就把這如畫的江山奪了過去。
綜上所述:叛亂的原因,首先在於王朝的創始人沒有考慮周到,從而造成了巨大的隱患。其次,如果能實行仁政,是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富足。民心所向,誰造反也沒用。反之亦然。
-
5 # 農夫說歷史
成王敗寇,成功了就有話語權,而失敗者只能吐下苦果,黯然退場,漢朝的劉濞與明朝的朱棣都造反,其結果卻大相徑庭,朱棣靠著不懈的戰鬥,終於戰勝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成功登得龍位,開始了永樂時代。那為什麼劉濞失敗了,朱棣卻成功了,細細分析這其中的原因,不難看出劉濞的失敗原因正是朱棣成功的關鍵所在。首先便是基礎。劉濞為了反抗中央的削藩,聯合所謂的幾國想達到聯盟的效果,卻忽視了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的能力,為緩和削藩帶來的牴觸情緒,皇帝還是做出了讓步,可是劉濞還是條道走到黑,堅持與漢室皇權做鬥爭,草草聯盟的幾方本身利益點就不一樣,結果自然是失敗而告終;朱棣呢,常年在外征戰,大明的武將多為其手下或者曾經合作過的夥伴,其造反的基礎很顯然不是劉濞所能企及的。其次是身份不一樣。劉濞說到底只是劉邦的侄子,不是親兒子,給你封個親王做做就接著唄,即使是皇帝要拿回給予的賞賜,也非不可,一飲一啄皆是皇恩所賜,劉濞心裡自然還是不樂意的,打著清君側的名號,也掩蓋不了造反的目的;朱棣呢,也是打著這個旗號,卻不一樣,他是皇子,侄子朱允炆上位後,聽信黃子澄等人的建議,對一眾藩王的削藩力度和態度都是決絕的,可憐的朱允炆雖然做皇太孫時間不算短,但是顯然他學到的帝王之術很是皮毛,簡單的說耳根子有點軟,齊泰,黃子澄給他一分析,朱允炆便恩准執行了,結果藩王被逼著造反了。第三,皇帝身邊能用的人不一樣。劉濞造反時,雖然與劉邦一起打天下的武將也開始凋零,但是還是有能上戰場的人可以用,文臣也不少,如陳平等。朱棣造反時,朱允炆身邊呢,文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武將呢,也有一批武將可以用,但是卻聽信文臣的建議,啟用了只會誇誇其口的李景隆,最後這傢伙被朱棣的計策給成功策反,替朱棣打開了大明的金川門,朱棣的燕軍得以成功進入大明皇城。
-
6 # 老貓談史
首先,漢朝的七國之亂與明朝的靖難之役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事件,但是兩個事情的最終結果卻截然相反。七國之亂以劉濞為首的起義軍失敗告終,而靖難之役以朱棣稱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告終。這是為何呢?
首先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重大政治時間。隨著時間的發展,吳王劉濞的實力已經非常雄厚,而且劉濞這個人非常自大,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這也就導致吳王的兒子對漢朝天子非常不尊敬,根據記載,有一次景帝與劉濞之子下棋,在此期間他經常對景帝出言不遜,景帝實在受不了了就用棋盤砸了他一下腦袋,誰知道一下子就把他給砸死了。
吳王劉濞知道後悲痛萬分,原本就想擁兵自立的他早就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於是他趁機聯合其他分封國起兵造反 於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了。
但是為何劉濞在僅過三個月後邊失敗了呢?我覺得有這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劉濞組織的軍隊戰鬥力不如漢朝正牌軍隊,這其中有很大一批人是為了湊數量臨時武裝起來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勿忘劉濞根本沒有實戰經驗,他在戰爭期間犯了多個致命的戰略錯誤,這為他之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他公然的造反行為不得民心,他的這一行為就是明目張膽的亂臣賊子行為,根本得不到民眾的支援。
我們來說一下靖難之役為什麼朱棣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我們來從多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朱棣,他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實戰經驗豐富,在明朝建立後親率明軍向北驅逐北元殘餘勢力保衛了明朝邊境的安危,使其在軍隊與朝中有著極大的威望。被朱元璋封為燕王。
朱允炆是太子朱標的兒子,朱標去世後將朱允炆立為太子遭到了其他藩王的不滿,但是由於這是朱元璋的旨意,他們也無可奈何。朱允炆當皇上後,由於害怕藩王們的實力過於強大,對這些藩王進行了窮追猛打。一下子把朱棣給逼急了,之後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了。
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說明他非常聰明,他這麼做就不會被認定是公然造反,他只是起兵清楚皇帝身旁的小人,而且這一政策是太祖朱元璋留下的,沒有人會反對它。而且朱允炆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禁止明軍傷害朱棣,使得朱棣多次死裡逃生,所以說,朱棣想輸都難。
-
7 # 醉裡看風雪
1、軍隊素養不高,朱棣帶回來的是長期與韃靼人作戰的精銳
2、對手不同,漢景帝時期有文帝留下的家底豐厚,而在洪武后期,經過胡惟庸藍玉案件,大批中央軍事幹部被幹掉,沒有好領導的中央軍,碰上了長期作戰的地方部隊
3、口號不同,劉濞屬於劉氏旁支,起兵造反屬於叛亂,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口號進兵,並且是明太祖親兒子的,沿途遭遇部分官員和中央部分幹部的支援。
以上綜合才是原因
-
8 # 探索真歷史
劉濞和朱棣造反之路為何命運不同 ?
1、 兩朝的統治方面,(1)漢景帝統治有方,實行勸勉農桑,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2)建文帝時期,雖然國家安定,但是和漢景帝的文景之治相比,實在差的太遠。
2、 將領方面,(1)劉濞,將領平平,沒有出色的軍事人才,他的對手卻是名將周亞夫、還有劉武、竇嬰等。(2)朱棣,先隨父親南征北戰,後駐守燕京北擊蒙古,擁有常年的作戰經驗,名副其實的軍事第一人。反觀建文帝方面,朱元璋為穩固孫子的皇位,大殺功臣,使得人才凋零,手下竟是無能之輩。
3、 軍隊方面,(1)劉濞軍隊,不多說,七國雜牌軍。對手周亞夫治軍嚴整、訓練有素,漢文帝在細柳閱兵時,竟被周亞夫得守門都尉攔住:“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皇帝詔令。”事後漢文帝常誇讚周亞夫:“這才是真將軍也”。(2)朱棣軍隊,朱棣部下可是跟隨他常年摸爬滾打鍛煉出來的。建文帝的軍隊多年未經戰事。
4、 (1)七國之亂時,漢景帝三十多歲,在位四年多,執政經驗豐富,政治手腕高超。(2)靖難之役時,建文帝二十二歲,政治經驗不足,完全就是個“紙上”皇帝,還幼稚的下令,不能傷害我的叔父。
由此可見,劉濞失敗,朱棣成功並不奇怪。
-
9 # 仰望星空的小蝸牛
劉濞失敗與朱棣成功的比較
世易時移,變法易也。劉濞與朱棣同樣起兵造反,其結果大相徑庭;同樣的“清君側”,其收效天壤之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兩個跨越千年的成王敗寇的其中究竟:
劉濞與朱棣兩人主體屬性的差異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且造反之時已過花甲。中國古代歷史的傳統本著“父死子承、兄終弟繼”的原則滴,劉濞作為劉邦的侄子,漢朝的帝位根本輪不到他劉濞,除非劉邦這一支沒了男丁,斷了子嗣,才有可能考慮他。轉說朱棣,人家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朱元璋晚年,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先後離世,故朱棣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由上面所說的繼承原則來看,朱棣是有皇位繼承權的,只不過他老爸朱元璋太強勢,太喜歡朱標極其兒子朱允炆了,於是就把皇位給了朱允炆。
劉濞與朱棣兩人主體能力的差別劉濞在12歲時被封為沛侯,後隨其叔叔劉邦在平反英布的征戰中,劉濞立有軍功(但不知道軍功之大小,但應該屬於鬥狠好戰之輩),鑑於此,劉邦為了對江東實施有效控制,就封自己的侄子劉濞為吳王,其次劉濞起兵造反時年過花甲,已經步入人生的晚年、下坡路。而成功的朱棣出生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亂世,從小就經歷戰火洗禮,見慣生死。在朱棣10歲受封燕王,21歲就藩燕京——北平。在此之後。朱棣並沒有養尊處優,而是多次參與征討元朝殘餘勢力,曾親自招降蒙古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可謂是戰功赫赫,在當時朝堂上下,軍中內外具有極高威望,且起兵靖難之時剛剛39歲,正值壯年,屬於當打之年。
劉濞與朱棣兩人造反物件的差異漢景帝繼位是31歲,政治經驗豐富成熟,又是文景之治的重要實施者,雖以寬鬆仁治著稱,但其政治掌控和謀略能力都不是蓋的。在七國之亂時,漢景帝果斷殺掉了建言削藩的晁錯,使得劉濞的“清君側”失去了理論支撐。換句話說,劉濞繼續一意孤行,就是大逆不道,有違天理。而建文帝剛滿21歲(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處在深宮之中,活在朱元璋的高大威猛身影下,缺乏執政和鬥爭經驗),過於仁厚,且重文輕武,在朝廷所倚重的大臣就是文人(武將大抵在衝鋒陷陣中獻身了,剩下的也大多被朱元璋清除掉了),只留下如齊泰、黃子澄……只善於紙上談兵,根本沒有決勝沙場、運籌帷幄的本事。
劉濞與朱棣兩人面對消藩的不同劉濞與朱棣都面臨著被消的現實,然而二者所面臨的消藩的政策卻大不一樣。漢景帝的消藩政策,可以說是審時度勢,因勢施策,率先對勢力最大的吳王劉濞下手。由此使劉濞尚未完全準備好,慌亂出手,倉促起兵。而建文帝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估計是沒讀過史書不知道漢景帝消藩的事),他採取投石問路,先試試水的辦法,對較弱的藩王出手,看看其他藩王的態度(幼稚不,很幼稚)。這給了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留下來足夠的準備時間,最終使得燕王朱棣掌握主動權。
劉濞與朱棣兩人面臨對抗的強弱劉濞雖然造反準備的時間短,不充分,但還是動了腦筋,他沒搞單打獨鬥,而是聯合發動了“七國之亂”。即是這樣也無法與漢景帝的中央軍團對抗,而是還有周亞夫、竇英等過硬的文臣武將輔佐之。因此,劉濞在於漢景帝的對抗中是處於下游、弱勢的。朱允炆上位前繞膝於洪武周圍,身居後宮之中,沒上過戰場,沒經歷過戰爭的你死我亡,更別說軍事指揮能力,而且還不知怎麼下詔書:不能傷朱棣!!!,這無疑給朱棣穿上了無敵防護服。 由此,不難看出,朱棣是佔上風的。
最後小結
劉濞發動七國之變,在中國歷史上舉起名為“清君側”的造反大旗,最終以失敗告終;一千年後的朱棣以靖難之名成功上位,開啟了永樂時代。其中的原因是複雜的,多元的……但還有一點是我堅信的,朱棣不僅知道劉濞其人的,而且還認真研究過劉濞失敗的原因。由此看來,劉濞失敗成了朱棣成功的反面教材和借鑑經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此話不假!!!
-
10 # 紫禁公子
為什麼漢朝劉濞造反失敗,而明朝朱棣卻能成功?
其實這兩個人想要推翻皇帝的理由都差不多,就是覺得他們實行削藩制損害到了自己的利益。從而才謀生了推翻帝王,自己去坐上皇位的念頭。不過,劉濞和朱棣都有這個想法,但他們一個人失敗,一個人成功,為什麼造成了兩種不同的結局?我個人看的,最主要是有三點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削藩大將的軍事實力不同。漢景帝當初要削藩之時,派出去的削藩大將可是當時有名的作戰高手周亞夫。周亞夫的軍事實力很強,他曾經多次去和敵軍交戰,都是以優秀的成績回朝。由此可以看出,他不僅作戰能力出色,戰場經驗也很足。反觀是被削藩的劉濞,他就是一位享受慣了的王爺,從來就沒有打仗經歷,因此面對這樣一位強大的削藩大臣,他也只能乖乖的聽其安排。但反過來看朱棣就不同,當初建文帝派出的是耿炳文等人,他們算是比較平庸的一輩,作戰能力並不強。反觀朱棣,當年他就跟著他父親一起打天下,有著很強的作戰經驗,如此一來,他當然就不怕這些削藩大臣。
原因二,其他藩王們的支援度不同。漢景帝削番之前,曾經發生過七國之亂,當時他就收拾了一部分的藩王。於是在後來他開始削藩時,有很多藩王都被打怕了,因此就乖乖的接受了。但朱允炆就不同,他並沒有提前為削藩做鋪墊,直接連續削了5個藩王,他這樣的舉動,就已經讓其他藩王們開始有了戒心。因此後來朱棣造反時,許多藩王也就在偷偷的幫助他,這就導致朱允炆這邊大敗。
原因三,皇帝處理事情的態度不同。漢景帝還是一個聰明的人,他知道,自己若是要削藩,勢必會引起那些藩王們的不滿,為了讓藩王們的恨意有所轉移,他將晁錯推了出來。當藩王們鬧起來之時,就下令將晁錯腰斬,以此來平復了不少人的怒氣。雖然他這一招讓他顯得有點夠無恥,不過效果還是挺好的,如此一來,就讓劉濞他們置入了一種被動狀態之下。這個時候劉濞他們起兵的話,那可就是叛臣賊子,在形式上就輸了一大截。反觀朱允炆這邊,他性子比較軟弱,又特別信任身邊的人。但這樣的結果就讓他遠離忠臣,信任奸臣。最後朱棣喊出清君側的之時,他身邊並沒有可用的人為他出謀劃策,最後的結果就是導致朱棣一直用著這個口號將他給拉下了皇位。
所以經過了上面的這一些對比之後,想必大家應該理解了,為什麼兩個人都是因為涉及利益而起兵,最後卻有兩種不同的下場?這是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也和雙方作戰的實力差距有關,皇帝強,藩王弱,那藩王最後自然就會敗,所以後面劉濞敗了。反過來,皇帝弱,藩王強,那這位藩王遲早都會登上皇位,因此最後是朱棣拿了天下。
回覆列表
歷史上總出現一些相類似的事件,結果卻是相反的。西漢景帝時期,以吳王劉濞為首發起的“七國之亂”,因削藩引起,提出了“清君側”的口號;過了一千五百多年,明朝建文帝時期,出現了燕王朱棣的“靖難”之亂,也因削藩引起,也提出了“清君側”的口號。但是兩次叛亂的結果截然不同,吳王劉濞失敗了,燕王朱棣卻成了明成祖,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是人心向背不同。西漢經過七八十年的休養生息,生產發展,經濟繁榮,但諸侯國過大的權力,嚴重影響了朝廷政令暢通,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到了非削藩不可的地步,漢景帝聽從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自然損害了以劉濞為首各諸侯王的利益,起兵反叛,對抗朝廷,不得人心;而明朝建文帝剛登基不到一個月,冒然聽信齊泰、黃子澄兩個書生之言,就改革全國軍制,著手削藩,讓全國軍人對前途渺茫,心懷不滿,將要被削藩的燕王,蓄謀已久,憑著自己多年征戰守邊的威望,乘機說反其他藩王和邊軍,讓明著只能調動八百軍人的燕王,實際掌控了十多萬軍隊,具備了對抗朝廷的資本。二是叛軍集中統一度不同。西漢劉濞的七國軍隊,都是臨時聯合起來的烏合之眾,各顧己利,人心散亂,朝廷軍隊一進攻,就各懷所私,作鳥獸散;而明朝朱棣的叛軍,指揮權卻高度集中在朱棣手裡,人心齊,泰山移,不是朝廷軍隊能輕以打垮打散的。三是做皇帝成熟度不同。七國之亂時,漢景帝已做皇帝多年,面對叛軍提出的清君側,為了緩和與叛軍矛盾,讓華人看清叛軍醜惡用心,不得已斬了晁錯,取消削藩令,但七國依然不依不饒;明朝建文帝則相反,沒有取消削藩令,沒有殺掉齊泰、黃子澄,還加依賴重用。同時看不清朱棣的險惡用心,不相信叔父會背叛自己,心存仁慈,還下了道不準傷害朱棣的詔令,讓前方作戰的朝廷軍隊投鼠忌器,不知所措,從而更助長了朱棣反叛的氣焰。四是用兵之將不同。朱元璋為了防備功臣大將日後造反危及自己的江山,透過藍玉案和胡維庸案,殺盡了功臣名將,致使朝廷缺乏能徵貫戰的勇將,而燕王朱棣卻是在多年的守邊作戰中鍛煉出來的大將之才,身邊也聚集了不少有才能的謀士勇將。西漢劉邦雖也殺了不少功臣名將,但也給後世留下了不少忠臣能將,周勃平定了諸呂之亂,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
王朝的興衰,事情的成敗,關鍵在人,正因為西漢景帝和明朝建文帝是不同的人,又遇到了不同的人,所處環境條件又不相同,所以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建文帝則被叔父奪走了帝位。從這兩個歷史事件,對我們今天做人做事也是很有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