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打工者說打工

    一點都沒有過譽,之所以被如此肯定,肯定有它過人之處,只是可能層面比較高,一般人不能深入領務,以為有點言過其實了。

  • 2 # 京華l煙雲

    一部得獎多的電影究其作品而言一定是有亮點的,所謂過譽的話有點絕對了,電影之所以會被人們認為其好並授予其各種獎項,我想原因並不是為了只是電影名起的好就給了,一部電影要想評價它是否好是要看多方面的,就比如評價一片短文,標題立意讓人覺得舒服,內容充實,文筆生動形象使人讀著不感到乏味,再配上畫龍點睛的結尾,讓人覺得身臨其境,會大大激發每位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使這篇文章得到很好的口碑。

    現在話說回來電影《羅馬》之所以會被授予各種獎項,不僅僅只是攝影師拍攝技巧高超,演員演技高超,電影所述內容充實,更為關鍵的在於本電影可以將以上所有的有點都可以結合的很完美並且想給位觀影者表達出來,雖然風格迥異但是仍然會使人感覺耳目一新,可以說這部電影真正地讓人感覺愉悅。

  • 3 # 仔哥聊電影

    我特意下載來看看下《羅馬》的這一部電影,導演用自己的視聽語言去講述那個時代下的人物和時代的變化,開頭的第一個場景就驚豔到了我。其實電影是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和對白去看的東西,需要在看的時候用心的思考。開始幾分鐘的時間就把歷史時間人物關係。在可莉奧男友出場的時候我們就能遇見可莉奧和男友肯定不會幸福這些都是導演暗示的結果。大眾看的是表層而專業評委看的確實本質。透過表層看到本質你才能正在的看懂電影看懂導演到底到表達的是什麼

  • 4 # 糊塗蛋

    羅馬,關於革命的隱喻

    一、關於社會歷史背景

    導演阿方索·卡隆公開聲稱:這部影片描述了他生命中的那段歷史,深深刻下的社會與時光,如留下的傷疤一般,讓我們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發生轉變。時間和空間包含著我們個體,既定義了我們,也將我們與同一時空下的他人聯絡起來。這是一次關於墨西哥社會階層的探索,其中的等級與種族問題盤根錯節;但首先,這是一幅養育我、與我有著親密關係的女性們的肖像畫,它關於了愛的識別,穿越了時間、空間與回憶。

    Alfonso Cuarón"s statement for the film: "There are periods in history that scar societies and moments in life that transform us as individuals.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 us, but they also define who we are, creating inexplicable bonds with others that flow with u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rough the same places. Roma is an attempt to capture the memory of events that I experienced almost fifty years ago. It is an exploration of Mexico"s social hierarchy, where class and ethnicity have been perversely interwoven to this date and, above all, it"s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the women who raised me in a recognition of love as a mystery that transcends space, memory and time."

    有關社會歷史背景,影片中有幾個線索:

    (一)特拉特洛爾科事件

    影片又名《México "68 》(墨西哥68),即1968年的墨西哥。這一年的10月,墨西哥申辦了第1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就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召開的前幾天,墨西哥發生了針對學生運動的殘酷鎮壓,被稱為“特拉特洛爾科事件”。據事件後續調查顯示,事件是由為奧運安保籌建的團體奧林匹克營(the Olympia Battalion)挑起,接到命令逮捕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並引發衝突,衝突導致幾百名學生喪生。

    影片中的費爾明,正是加入了該組織,有組織地訓練棍棒,是為鎮壓清場服務。也解釋了後來發生的手拿棍棒清場的騷亂,以及費爾明一行人在傢俱商店槍殺了一名學生。

    影片中鎮壓者拿著棍棒清場

    (二)外來勢力參與其中

    關於1968年墨西哥的那場鎮壓,史料中有證據分析顯示美國CIA參與其中。

    這一點在片中有幾個細節,費爾明參加訓練場地的教練,據費爾明說一個從美國來的,後來又來了南韓的教練,暗示了美國及其盟國秘密訓練他們。

    另外,注意教練上衣上的字母和圖示,字母“WES PONT”與“WEST POINT”(美國西點軍校)僅差幾個字母,而衣服上的Logo正是美國西點軍校的校徽。

    美國教練的衣服上的字母美國西點軍校校徽

    (三)幕後者

    事件的幕後者,是時任墨西哥內政部長,後來的墨西哥前總統路易斯·埃切維里亞 (Luis Echeverría) 。維基百科顯示,埃切維里亞在2006年被控涉及1968年和1971年的屠殺。

    In 2006, he was indicted and ordered under house arrest for his role in the 1968 Tlatelolco massacre and the 1971 Corpus Christi massacre

    這一線索在影片中,街道隨處張貼選舉海報,正是路易斯·埃切維里亞 (Luis Echeverría)。

    (四)階級種族對立

    鎮壓事件更深層次的背景是墨西哥錯綜複雜的階級與種族對立。

    影片反映了當時的墨西哥,以白人為代表的精英階級與以印第安土著為代表的農民階級之間的衝突。

    精英階級透過政府和軍隊獲取了土地、農莊等產業,可以自由的驅車旅行、打獵;而印第安裔則被強徵土地,淪為被僱傭者,在物質生活上不得不依賴於精英階級。

    以影片中的聖誕節為例,莊園主和親戚朋友們在敞亮溫暖的大屋子裡歌舞狂歡。

    而印第安裔傭人們只能擠在昏暗狹小的地下室裡小聲說著自己的新年祝願。

    更具諷刺的是,當森林大火發生,衝在最前面的是當地印第安裔土著。

    而白人僱主們則在人群后面,把酒言歡。

    聖誕夜的大火,寓示著一場革命的即將爆發。

    當街被隨意槍殺的小孩,只能是土著族裔。白人們正在打獵娛樂。莊園主家被殺的狗,是一場土地爭奪的報復。克里奧家裡的土地,無一例外,也被政府和利益集團強徵。白人們的聖誕節墨西哥土著裔的聖誕節對待森林大火的不同態度墨西哥土著裔們匆忙救火,白人們觥籌交錯把酒言歡。聖誕夜的森林大火,寓意著一場革命即將帶來。二、死胎與革命

    克里奧腹中的死胎,其實隱喻了革命的流產。

    克里奧的懷孕,寓示了一場墨西哥本土革命的孕育。

    而這場革命,從一開始就註定要面臨白人精英階級的鎮壓、瓦解與扼殺。

    藉由克里奧的視角,影片中有多處暗示:

    1. 地震中的醫院,剝落的建築石塊,砸向嬰兒箱;

    2. 地震後鏡頭中的十字架,預示死亡與終結;

    3. 聖誕夜中地下室的慶祝,克里奧被意外摔碎的杯子(在瑪雅文明中杯子象徵著子宮);

    4. 大火後的焦土和對倖存者(蜥蜴)的抓捕;

    5. 克里奧被情人拿槍指著,羊水破了;

    6. 克里奧被攙扶著離開傢俱店,鏡頭中女學生懷抱著被殺同學痛哭;

    7. 克里奧在醫院接生,懷抱著胎死腹中的女兒(與第6個鏡頭形成呼應)。

    隱喻1隱喻2隱喻3隱喻4隱喻5隱喻6隱喻7

    革命的流產對當代墨西哥的影響是深遠的。

    如果有人想要尋找這種對當代墨西哥政治漠不關心的類似表達,那麼追溯的路徑將毫無疑問地帶領我們回到1968年10月,那時墨西哥的大多數人對政治都不再天真了。對他們而言,特拉特洛爾科最重要的意義是大家公認在1968年10月2日之後,墨西哥的一切都改變了。墨西哥的經濟確實在表面上持續了二戰後的蓬勃發展,即使在七十年代大多數時間都有接近6%的年增長率。其結果是——也許不是全部——許多墨西哥人都懷揣希望,認為他們的孩子能比自己擁有更繁榮的物質條件。然而,1968年之後,政權、政府和革命制度黨的合法性,以及人們對於墨西哥革命承諾的信心,通通徹底地被粉碎了。不奇怪的是,聯邦政府和地方的武裝力量針對墨西哥貧民,特別是土著貧民所採取的慣用暴行,相較於涉及中產階級學生的大屠殺,幾乎沒有受到過關注。

    ——摘自《民主的浪漫:當代墨西哥民眾的無聲抗議》

    民主的浪漫8.3[美] 顧德民 / 2018 / 江蘇人民出版社

    寫到這裡,不僅想起影片開始,一組美好的鏡頭,克里奧洗著衣服沉吟的歌謠:

    ……當我向你訴說我的貧窮你再也沒有微笑過我渴望擁有一切將它們一一放在你的腳邊可我生來貧窮你永遠不會愛我……

    以及克里奧與佩佩的對話:

    我不能說話,我死了恩,我還挺喜歡死了的感覺

    除了主旋律“愛”之外,導演要表達的另一層,是“無聲的抗爭”:

    一座自由民主之城,建立或許並不那麼容易,但尚需對理想抱有希望。

    因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 5 # 小黃仁Z

    《羅馬》

    本片應該是本屆奧斯卡最具實力、最純粹的影片。

    導演:首先導演阿方索卡隆的實力毋庸置疑,畢竟他2011年的《地心引力》作為一部爆米花商業片也能拿到十項提名,如果他拍藝術片最保守也能拿最佳導演提名,近年來評判最佳導演很重要的標準是長鏡頭的運用,而《羅馬》裡沒有一幕長鏡頭,優秀的導演不會故技重施,雖然阿方索卡隆放棄引以為豪的長鏡頭技巧(要知道《地心引力》開頭十五分鐘的長鏡頭一刀未剪,因而阿方索卡隆成為好萊塢工業長鏡頭第一人,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但是《羅馬》依舊是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最強選手。

    內容:而《羅馬》的純粹在於它沒有同性戀、黑人這些政治因素,簡直乾淨得沒有野心,但是電影所表達已經遠遠超越瞭如今氾濫的同性戀、黑人電影(黑豹也TM可以提名金球獎!),透過對童年保姆的回憶,對墨西哥學生屠殺事件的回溯,表達的是小到個人,大到民族的情感。

    攝影:而這次攝影的最大特點就是返璞歸真,也許放棄擅長的長鏡頭反而獲得了純樸、乾淨的攝影特點,阿方索卡隆是以長鏡頭出名,可能他意識到,這部片子如果以好萊塢式快節奏的長鏡頭運鏡,不能表達真摯細膩的情感,因此舍而有得,將一個藝術片最純真、最樸實無華的一面展現給觀眾。

  • 6 # 職業影迷牛哄哄

    墨西哥城的羅馬社群,女傭人克里奧意外懷孕被人拋棄不幸的產下死嬰,女主人索菲也離開了不愛他的丈夫。

    在好萊塢已經取得一些成績的阿方索卡隆拍了一部作者電影,回憶了童年的一段時光,紀念自己的母親與女傭。

    電影拍得很有意思,但我個人並不喜歡。

    這是一部文學性太強的作品,把它的方方面面的資訊提煉出來,都是些象徵意義的表達,甚至能夠很輕鬆的把它想象成文字的抒發。

    泡沫水一遍又一遍沖刷著地磚,水中倒映著一小塊方形的天井,一架飛機緩慢的駛過天空。

    這是影片最開始的畫面。

    畫面背後,女傭克里奧正在沖刷地磚上狗屎的痕跡。最開始的畫面裡,我們只知道她在清洗地磚。隨著情節的展開,我們才知道,那些狗屎總是刻意的越來越多出現在地磚上,就想她生活中的不如意。

    這是這部電影中我非常不喜歡的一個符號,因為狗屎的細節,女主人宣洩了一些丈夫冷落她的壓抑,這是沒問題的,但把狗屎這樣錯落的擺到院子裡實在是太無聊的魔幻畫面了。會有人留下這麼多不清理嗎?還是這狗一晚上就能完成佈陣?你可以罵生活是狗屎,但是這麼直白的比喻,真的不高階。

    貧窮的克里奧,與泡沫為伴的克里奧,反反覆覆牽著狗開大門的克里奧。電影中眾多對年輕女傭生活的細節,一些對女傭身份處境專門設計的鏡頭,讓我一度以為這部電影可能要講窮人的生活。

    結果這是一部講女性的電影。這一點在男主人的出場與退場時體現的很明顯。這個帶著些權威性的男性角色伴隨著收音機中的音樂出現,又在街頭鼓樂隊的奏明中退場。這樣的儀式感很顯然是強調了他在女主人生命中曾經存在過。

    於是,性格善良的女傭、被人拋棄的女傭,與同樣孤獨的女主人有些同病相憐的意味。

    導演倒是很誠實,沒有一味的去講女主人多麼善意的照顧女傭,反而帶出了不少白人對當地人土地的侵佔。

    他們把莊園裡生活的狗做成標本。

    他們在森林中開槍,為的是屋子裡放著鹿的標本。

    他們為森林帶來了火災,而這片土地與女傭克里奧的家鄉有著同樣的泥土的味道。

    飛機是電影中出現最多的符號,代表著電影中的角色生活之外的世界。

    清洗地磚時倒映出的飛機。最小的孩子囈語著前世是戰鬥機飛行員,那時女傭也在身邊。第二次清洗地磚時,下一場影院裡飛機的音效早早的進入。女傭告訴男友自己懷孕了,電影畫面中的飛機卻在墜落。一個滑稽的教授,指導一群練著武術的當地人,飛機在他背後緩緩飛過。以及在一切塵埃落定,這個一起生活的家庭得到成長,回到原本的生活,院子上空飛機依舊慢慢掠過。

    除此之外,電影中還有非常多的不同的象徵,玩的太多了,實在沒有必要。我認可故事的核心,認可導演彷彿把自己藏身鏡頭後的大量長鏡頭,但實在不喜歡這麼多的象徵意義的堆砌,很做作。好像看了這個電影的觀眾,都要被逼著去解讀他眾多自戀的小設計一樣。

  • 7 # zwh180416

    這是一部讓人感受到電影魅力的電影,它有很強的個人分風格,是獨有的,別的電影難於模仿的。所以,在去年全球電影都一般的情況下,羅馬很值得一看。但它又太私人了。片中導演拍了很多那個時代的社會問題包括種族,學運等,但對此導演的態度顯得很不關心。它只是背景色,作為彼時的孩子那些暴力確實只能是背景,他不可能做出什麼迴應。但做為今日的國際知名的大導演,阿方索理應在觸及到那段歷史時做出一些迴應,畢竟他已不是孩子,總要承擔歷史責任的,何況他還是藝術家。這是電影力道不足的地方。

  • 8 # 泠十三

    阿方索·卡隆執導的電影《羅馬》,於5月10日在全國上映。

    他曾執導過《哈利·波特 3:阿茲卡班的囚徒》、《人類之子》、《地心引力》等多部經典電影。

    而這部《羅馬》,則一氣斬獲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以及橫掃其他各大電影獎項和提名榮譽共計120多項。

    這部獲得國外主流媒體一致好評的《羅馬》,實則是由導演阿方索自編、自導、自攝、自剪的。

    他表示這其實是部非常私人的影片,意為獻給陪伴自己長大的保姆莉波,感謝她多年來對全家人的奉獻與關愛。

    該片女主克里奧的扮演者是一名墨西哥的原住民女性,出生於1993年的她是一位學前教育老師,此前毫無表演經驗。

    整個故事都來自導演阿方索個人兒時的記憶,而他就是片中這個家庭中幾個孩子裡的其中一個。

    故事發生在1970年代的墨西哥,一個叫作“羅馬”的中產階級社群裡。

    女主人索菲亞是一名生物化學家,她有著四個可愛的孩子,丈夫安東尼奧是一名著名的醫生,忙碌的他經常出差,很長時間才會回家一次。

    家中還有一位年邁的老母親,除此之外家境優渥的他們僱傭了兩個女傭操持家務和一個司機負責開車,而克里奧,就是其中被僱傭的一名年輕女傭。

    對了,他們還養了條叫作博拉斯的大狗,被關在大門裡,喜歡跳起來吠叫。

    兩個女人的孤獨

    這個家庭看起來美好而幸福,可這種平靜之下實則暗潮湧動。

    故事發生在索菲亞和克里奧這兩個女人身上。

    她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可身份不同,一個是女主人,一個是女傭。

    她們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階級。

    因此看起來親密,實則疏離。

    就像他們一家六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搞笑的劇情引得一家人笑聲不斷。

    來送甜點的克里奧也坐在地上和他們一起看了起來,孩子的手自然而然地搭在了她的肩上。

    “克里奧,能給醫生端杯茶來嗎?”索菲亞的話語很禮貌,卻打破了這種同為一家人的美好幻覺。

    孩子們吵鬧著不讓她走,索菲亞只輕描淡寫地一句,“她去去就來。”

    就像丈夫一回到家就開始抱怨“這房子一團亂,冰箱裡滿是空盒子,到處都是狗屎。”

    第二天就收拾東西繼續出差去了魁北克。

    目送丈夫離開的索菲亞既傷心又生氣,她轉身朝克里奧走去,對著她大吼,“真該死!我明明讓你把狗屎給清理了!”

    她覺得,丈夫的再次離開都是因為克里奧沒有把房子打掃乾淨。

    就像索菲亞和她的親戚們自在地進行射擊遊戲,克里奧和其他傭人們卻要一刻不停地照看孩子

    就像在新年夜索菲亞和她的家人們在寬敞明亮的莊園中舉杯慶祝,傭人們則要去狹窄昏暗的地下室裡開他們自己的Party。

    就像森林突然失火,傭人們拿著水桶忙著救火,他們的主人卻拿著酒杯悠閒地欣賞著眼前這片火景。

    就像索菲亞哥哥家裡掛著的一個個狗頭標本,就如克里奧一樣的一個個傭人,他們勤勞、忠誠,為主人守護著這個家,可舊的犧牲了,新的馬上就會來。

    可你卻總是難以想到,風和日麗的某一天,之後的日子和之前就再也不同了。

    克里奧懷孕了,她的男友費爾明在知道後,頭也不回地跑掉了。

    而索菲亞也知道了,丈夫根本沒有去魁北克出差,而是一直都在城裡,和另一個女人在一起。

    兩個不同階級地位的女人,在此時此刻,命運同樣地悲慘。

    克里奧哭著告訴了索菲亞自己懷孕的事,原本以為會被解僱,沒想到,索菲亞卻抱著她,安慰著她,並且帶她去醫院做了檢查。

    她們也都為了挽回自己的感情做過努力。

    索菲亞瞞著孩子們爸爸出軌的事,只告訴他們,爸爸要多待一段時間好做研究。

    她讓孩子們寫信給爸爸,說很想爸爸,求爸爸快點回家。

    可丈夫只管和情婦出去瀟灑,已經六個月沒有往家裡寄過一分錢了還說自己手頭緊,沒錢寄回家,可他卻買了一大堆昂貴的潛水器具。

    他給孩子們回了封信,假裝自己在魁北克出差,說什麼風景秀美,很想他們,但是研究工作被推遲了還不能回家。

    全是謊話。

    克里奧給費爾明留了很多言,但始終找不到他。

    終於得知了他現在的地址,克里奧就坐車去了那裡,想把他落下的夾克還給他。

    說起自己懷孕的事,沒想到被費爾明用武力威脅,狠狠地告訴她,“你要是不想被我打個半死,想保住你那破孩子的話,就別再說這種話了,再也別來找我。”

    “該死的傭人!”

    命運不會看你是女主人,就讓你少些痛苦,也不會看在你是個女傭,就多可憐你幾分。

    就像那天深夜,索菲亞酒醉而歸,她下了車,捧著克里奧的臉,對她說,“我倆都是孤身一人,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做女人的總是孤身一人。”

    此時此刻,她們之間不再是主人與僕人,只是同病相憐的兩個孤獨女人。

    兩個女人的力量

    我們總是以為,生活是被某些鉅變的瞬間,某些重大的事件改變的。

    可人生一環扣著一環,因為那些不值一提的微小變數,命運就可能從此變得完全不同。

    就像一隻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輕輕扇動幾下翅膀,卻引發了相隔幾千公里外的一場龍捲風。

    院子裡沒有清掃的狗屎足以引發那場血色的1968墨西哥大屠殺,那細細小小又密密麻麻的階級矛盾最終致使革命爆發。

    克里奧和索菲亞都沒有直接參與到這場革命之中,它卻毫不留情地影響著每一個普通人。

    克里奧首當其衝,她無意目睹了這場暴動,看著學生在眼前被開槍打死,看著曾經的愛人費爾明拿槍指著自己,情緒大為波動,羊水破了,最終因為送醫太遲,產下一個胎死腹中的女嬰。

    而索菲亞也因為著身邊一絲一毫的改變,與這個一樣可憐的女傭漸漸有了羈絆,對她的看法有了不同。

    參與暴動的費爾明和身為醫生的安東尼奧,他們代表著男權世界裡的力量和可以給予女人的安全感。他們可以製造革命,推翻一切,可以決定人的生死,也可以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們決定著這個世界執行的規則。

    就像安東尼奧離開這個家之前就把婚戒摘了下來扔在了抽屜裡,明明是因為他在外面有了新的愛人,厭棄了這個家,卻對妻子說,“這房子裡到處都是狗屎!”把錯都推到了她的身上。

    可就是這樣的男人,道貌岸然地在外面的世界裡充當著救死扶傷、拯救人類的英雄,對自己的家庭卻全然不顧。

    一屋不掃,偏要去掃天下。

    可對於孩子們來說,這平凡世界裡真正偉大的根本不是什麼所謂在外征戰的英雄,而是實實在在每天陪伴在他們身邊,給予他們愛與力量的人。

    是像克里奧這樣的人,因為她,房子才每天都乾乾淨淨,生活的痛與不幸就如狗屎一般永遠都清掃不完,她卻始終一直都在清理。

    是像克里奧這樣的人,每天早晨溫柔地喚醒每一個孩子,給他們一個新的一天嶄新的吻。

    是像克里奧這樣的人,理解尊重孩子,陪著他們做著只有孩子們才能理解的遊戲。

    就像在訓練場上,那個叫作佐維克的人,向大家展示著自己的絕技,說只有喇嘛、武術大師,和為數不多的偉大運動員才能做到。

    他蒙上眼睛,做了這個動作。

    就在大家都覺得莫名其妙的時候,他說,“怎麼?失望了嗎?你們以為我會做什麼?懸浮在空中?還是舉起一架噴氣式飛機?你們在目睹一項絕技!不相信我的話,就親自試試吧,要閉上眼睛才行。”

    在場訓練有素的男人們躍躍欲試,可沒想到誰都做不到,站在場邊的克里奧卻輕易的做到了。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只是看著,總是覺得簡單,我也能做到,可真的去做了,才發現,真的太難。

    就像克里奧每天做的那些小事,瑣碎又沒有任何價值,可長年累月,每天如此,真的很難。

    所幸女人們清醒的還不算太晚,索菲亞開著丈夫的寬體汽車進自己家狹窄的院子,總是把車撞得遍體鱗傷,幾次下來,想想又何必呢?

    她換了一輛窄體的小型汽車,把原來那輛寬體車給賣了,在車交付之前,想要再開著那輛車帶孩子們去一次海邊旅行。

    他們在海邊玩得很開心,母親向孩子們坦白了父親的事,她沒有表現出悲傷,只是告訴孩子們,爸爸不會回家了,而這次帶他們出來,是為了讓爸爸回家拿他的東西。

    她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離婚,但是告訴孩子們,爸爸依然非常愛他們。

    孩子們開始啜泣,但她鎮定地笑著說,我們的生活會有變化,但我們會一起度過!這會是一場冒險!

    她重新找了一個出版社的全職工作,這樣以後就算靠她一個人也依然可以養得起這一大家子。

    “這也是一場冒險,我們必須共同面對,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她看著孩子們,又轉頭看著克里奧,問她,“是吧,克里奧?”

    他們靠在一起,心情低落,可另一邊卻是一對新人,歡快地和人們慶祝著他們的新婚。

    人生或許就是如此,沒人永遠幸福,卻永遠有人步入幸福。

    故事的最後,假期結束,他們要返程了。

    索菲亞和大兒子去檢查輪胎,讓不會游泳的克里奧照看剩下的三個孩子。

    克里奧帶著小兒子去岸邊蓋上毯子,回過頭卻發現那兩個孩子越遊越遠,被海浪捲走了。

    不會游泳的她,拼命往海里跑著,一次次地被海浪打回,卻又一次次不顧一切地衝向孩子,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再也不想看到這兩個孩子出任何意外了。

    最終,她救回了兩個孩子,帶著他們上了岸,索菲亞和其他孩子們也都跑過來,抱住了他們。

    克里奧卻哭了起來,“我本來就不想要她,我不想要她,我本來就不想生下她。”

    她沒有恨費爾明的拋棄,她恨自己,她始終覺得是因為自己當初的不堅定,才害了這個孩子沒有活下來。

    她從未對任何人坦露過自己的心跡,她從未在任何人面前表露過自己的悲傷,卻在自己的僱主和她的孩子面前,坦白了一切。

    他們抱在一起,都哭了起來,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命運而哭。

    返程的路上,每一個人都若有所思,他們或許難過,但經歷了這些,彷彿每個人都得到了洗禮,給了彼此力量,覺得可以繼續往前走了。

    回到家,安東尼奧已經把他的東西都拿走了,有的東西徹底改變了,有的東西依然沒變,孩子們和索菲亞已經在計劃著新的旅行計劃,他們還打算去克里奧的家鄉看看。

    克里奧像從前一樣抱著被子去屋頂晾曬,博拉斯從身邊經過,很乖,沒有叫,只是搖了搖尾巴。

    羅馬,ROMA,倒過來的AMOR,西語的意思是

    愛,在克里奧每天清理狗屎洗刷院子而不斷流淌而來的泡沫裡。

    愛,也在克里奧奮不顧身奔向兩個孩子不斷打在她身上的海浪中。

    愛,或許就是這平凡世界裡最動人的英雄主義,溫柔地給予人最純粹的力量和希望。

    這就是有關克里奧,一個平凡女傭的,不平凡故事。

  • 9 # 電影便利店

    9月,這部《羅馬》在威尼斯電影節被吹上了天,順理成章地為阿方索·卡隆拿下金獅。

    此“羅馬”並非我們熟知的義大利首都,而是墨西哥城內的一個區,女傭克萊奧所工作生活的家庭就在其中。

    故事以克萊奧遇到渣男意外懷孕,疊加女主人索菲的丈夫拋妻棄子為雙線推進,情節非常簡單,看上去毫無波瀾。這樣的故事若是來自一位新人導演,恐怕永遠拿不到投資。阿方索·卡隆卻把看似狗血的故事拍成了一部黑白史詩,導演才華從螢幕中赤裸裸地溢位。

    史詩

    故事如此樸素,但導演卻用了一種波瀾壯闊的展現手法。克萊奧與她的主人一家被置於1970年代的墨西哥大社會中,從家庭中固定機位的360度旋轉拍攝,到室外長達一兩分鐘的軌道橫推,視覺元素層層遞進,雜亂卻豐富的室內陳設,市井熱鬧的煙火氣息,學生運動的激烈衝突……所有這一切都在異常銳利的黑白影像的包裹之下噴薄而出。

    結尾,克萊奧托著嬌小的身軀迎著巨浪走向大海深處去救小孩的長鏡頭,恐怕是今年最有力量的長鏡頭之一。

    細節

    在大場面的史詩敘事之下,鏡頭內的設計與巧思同樣豐盈,意味深長的意象比比皆是。片頭地板倒影中出現的飛機與結尾克萊奧登高時空中出現的飛機遙相呼應,美好生活的願景從空想變成了現實。

    一開始渣男友裸體為她展示自己的棍法來獲得克萊奧的芳心,而克萊奧懷孕後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又一次耍弄自己的棍法,這次是為了恐嚇她,讓她滾遠一點。

    男主人寬大的車與家中狹窄的走廊格格不入,果然他離開了這個家。而之後醉酒的索菲把這輛車撞爛,換了一輛小車,準備開始新的生活。

    索菲給孩子們告白要離婚的事實,鏡頭的另一邊卻是別人的婚禮現場。

    克萊奧生下死去的嬰兒,卻在結尾救了主人的孩子。

    此外還有那數不盡的狗屎,山火中突然出現的歌者,打碎的慶祝新年的酒杯等等,難怪影評家們要把這部電影吹上天,可供玩味的細節太多了。

    情感

    當印第安女傭出現在白人中產家庭時,我曾經以為又是一部表現階級種族差距的電影,但隨著情節的深入,導演完全沒有從這方面入手的意思,並且家庭外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似乎也對克萊奧一家沒有過多的影響。

    暴亂戲中,克萊奧正在一家商店買嬰兒床。然而暴徒卻衝了進來,開槍殺死遊行的學生,之後克萊奧被嚇到羊水破掉,去醫院生下死嬰。看上去是社會暴動殺死了克萊奧的孩子,但我更願意理解為他的渣男友才是罪魁禍首。渣男友以暴徒的身份出現在克萊奧面前,並且用槍指著挺著大肚子的她,兇殺在這時已經完成。

    社會變革之下,更加醒目的則是克萊奧對索菲一家的愛。片中有數不清的鏡頭來展現克萊奧與孩子們愛撫,擁抱,嬉鬧的畫面。這恐怕才是導演最核心的創作初衷,家庭中的愛。克萊奧用自己單純的愛意,在結尾拯救了孩子之後,與他們擁抱在一起,完成了真正變為家庭一員的過程,超越了社會、種族和階級。

    最後要坦白的是,不知為何,我的的確確沒有被《羅馬》打動,可能也不會再想看第二遍。也許是冰冷客觀的敘事手法過於疏離,也許是70年代的墨西哥城過於陌生,或者是我太過重視導演鏡頭的設計巧思而忽略了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零利率和負利率,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