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雪舞天龍

    以色列原來的國土,是屬於西亞病夫土耳其的,土耳其在這裡統治了600多年。

    在世界的近代史,有個國家的屈辱歷史特別值得注意,亞洲西端的土耳其。遠東的中國被西方人稱作“東亞病夫”,而中東近東的土耳其,則被稱作“西亞病夫”。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存在於1299-1922,這個帝國極盛時期面積達到了550萬平方公里,元朝沒有滅亡,他就建立了,清朝都滅亡了,他還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對於臨近的西方各國來說,奧斯曼帝國就是噩夢。

    15世紀,歐洲發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他們決定對外擴張,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他們發現,原本引以為傲的巴爾幹半島,尤其是文明源泉希臘,居然成了土耳其的殖民地。延續千年的東羅馬帝國,居然在奧斯曼帝國和十字軍的東西夾擊之下轟然倒塌。

    實力弱小、內心膽小的歐洲人,不敢正面找奧斯曼的晦氣,只好採用“迂迴策略”,繞過非洲,聯絡阿拉伯,聯絡印度、從而打通前往中國的商路。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的標誌性事件“新航路開闢”。不過分的說,新航路開闢,就是被奧斯曼帝國逼出來的。

    土耳其在成為“西亞病夫”之前,一直都以突厥人後裔自詡,突厥人可以被唐朝滅國,可是逃到西亞、北非和東歐這片地盤,還是響噹噹的老大。奧斯曼的鐵蹄,征服了五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個——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歐洲的基督徒發現,自己的聖城耶路撒冷,居然被這幫穆斯林霸佔了幾百年!

    十次俄土戰爭,俄羅斯愈戰愈強,土耳其愈戰愈弱,到近代,奧斯曼土耳其已經削弱成為人人喊打的西亞病夫。先是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和他動武,後有德國在兩河流域修鐵路,等到巴爾幹半島各民族形成聯盟向土耳其宣戰,這個大帝國的滅亡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德國成為同盟國,戰敗後被英國、法國瓜分。在奧斯曼土耳其最後僅剩下的土地上,建立起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兩個國家,其餘的地方,在英法的扶持下建立起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國。這些小國被稱為“英法的孩子”。

    一戰中,猶太人支援英華人打仗,作為回報,英國主導的國際聯盟決定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各自建國。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聯合國的席位,成為第59個會員國。

  • 2 # 瘋趣樂園

    軍事力量天下無敵!家底豐厚,與中國並稱“亞洲雙雄”!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稱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帝國起源於11世紀的中亞,本是突厥的一個小部落。

    13世紀初,奧斯曼部落遷到了小亞細亞,在當地定居下來。

    14世紀,控制小亞細亞的塞爾柱帝國分崩離析,奧斯曼人趁機做大,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建立後,發動了瘋狂的擴張,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大半個小亞細亞和小半個巴爾幹半島,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地的統治者紛紛稱臣納貢。

    奧斯曼人的兵鋒直指歐洲腹地,驚恐的歐洲人組成了聯軍,但在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中,歐洲聯軍被奧斯曼帝國擊敗,整個歐洲都籠罩在奧斯曼人的陰影中,歐洲人認為奧斯曼人很快就會消滅苟延殘喘的拜占庭帝國,很可能會進一步佔領歐洲。

    但在這個危急的時刻,一位叫做帖木兒的蒙古人救了他們。

    這位來自中亞的瘸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打造了一個強盛的帝國,並擊敗了雄心勃勃的奧斯曼人,奧斯曼的君主都被帖木兒抓走了。

    奧斯曼帝國因此陷入了內亂,幾個王子爭權奪勢,奧斯曼帝國陷入了嚴重的內部危機,被迫停止了擴張的步伐。

    15世紀初,穆罕默德一世取得了土耳其的最高統治權,土耳其順利的度過了危機,加上當時的帖木兒帝國已經衰落,奧斯曼人又開始了新的擴張。

    奧斯曼人很快收復了帖木兒帝國奪走的土地,並擊退了歐洲人的反撲,並再次向周邊地區發動瘋狂的擴張。

    1453年,奧斯曼人攻入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拜占庭帝國。

    隨後,又將勢力擴張到北非。到16世紀中葉蘇萊曼一世統治時期,奧斯曼帝國達到了鼎盛。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北非、小亞細亞、巴爾幹、高加索、兩河流域、東非、克里米亞等遼闊的土地。

    周邊的部族和國家紛紛向奧斯曼帝國臣服,甚至遠在東南亞和中亞的一些伊斯蘭和突厥政權也都向他表示臣服。

    奧斯曼帝國的土地面積足足有5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有2000多萬,尤其是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對手。

    奧斯曼帝國不僅軍事強大,而且經濟也非常繁榮,國家非常富裕。

    由於奧斯曼帝國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地中海和整個紅海以及黑海,壟斷著地中海和西亞地區的大部分貿易,土地面積又極為遼闊,所以奧斯曼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富庶的國家之一,伊斯坦布林也成為繁華的世界之都,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穿梭在奧斯曼帝國的土地上。由於商路斷絕,歐洲人不得不向海洋發展,去茫茫大海中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最後促成了新航路的開闢。

    在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統治著東歐、北非、阿拉伯世界以及如今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一小部分,它的陸軍在歐亞非三洲所向披靡,海軍也是黑海和地中海的霸主。

    這一鼎盛局面是在奧斯曼帝國的第十位蘇丹,“立法者”蘇萊曼的時代實現的。

    1520年蘇萊曼繼位為奧斯曼帝國蘇丹。一位主教對亨利八世(此時陪伴亨利八世的還是他的第一個老婆)報告說:“這個蘇萊曼蘇丹25歲,很有見地。只怕他會像他父親那樣。”

    這個烏鴉嘴的主教真的是一語成讖。

    蘇萊曼蘇丹的父親,是以好戰聞名的塞利姆一世蘇丹,他將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充套件了接近一倍,他在阿拉伯世界的征服使土耳其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

    而蘇萊曼將要征服的領土,和他父親可以相提並論,同時蘇萊曼將會讓土耳其成為歐洲的霸主。

    蘇萊曼繼位後的第二年,便攻佔了屬於哈布斯堡王朝地盤的巴爾幹重鎮貝爾格萊德,兵鋒威脅匈牙利。

    此時,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的一霸,由於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聯姻和恰逢其時的死亡事件,哈布斯堡皇帝查理五世的疆域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覆蓋了尼德蘭、德意志、奧地利和西班牙。

    它還包括了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王國以及位於墨西哥和秘魯的據點。

    感到了威脅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發現,土耳其是一個可以制衡查理五世的絕好盟友。

    從此,法國和土耳其之間開啟了延續三個世紀的基情,直到拿破崙統治法國時,才把這份友誼造光。

    1525年,弗朗索瓦一世在帕維亞之戰中被哈布斯堡王朝擊敗,做了查理五世的俘虜。

    弗朗索瓦一世在馬德里的監牢裡寫了一封密信,把信藏在使臣的鞋跟裡送到了伊斯坦布林。

    他在信中懇請蘇丹幫助自己,向查理五世發動總攻,以免查理五世“成為世界之主”。

    他的請求正好與蘇萊曼自己的打算不謀而合。

    1529年,奧斯曼帝國圍攻了處於歐洲腹地的維也納,其軍事和國力達到了頂峰,整個歐洲才能勉強和他抗衡。

    當然,圍攻維也納也成為了奧斯曼帝國衰落的前奏,此後奧斯曼帝國基本停止了大規模的擴張,開始吃老本,土地面積不斷縮小,國力不斷衰弱。

    但奧斯曼帝國家底頗豐,仍然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世界大國,曾和清王朝並稱亞洲雙雄。

    不過,在近代奧斯曼帝國開始急劇衰落,和清王朝一樣,逐漸淪為了列強隨意宰割的肥羊。列強紛紛向奧斯曼帝國進行殖民,特別是俄國不斷鯨吞蠶食其土地。

    不過奧斯曼帝國卻未認慫,輸人不輸陣,和英法俄意奧等幾大西方列強全都交過手,和俄國更是打了十幾場大仗,一戰時還捲入了世界大戰,最終把自己打崩潰了。

    一戰後,曾經稱雄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煙消雲散,只留下土耳其在小亞細亞半島苟延殘喘。

  • 3 # 文儒風

    歷史上以色列的國土是屬於土耳其嗎?

    以色列位於中東的巴勒斯坦地區(古稱“迦南”),地處地中海沿岸,北臨黎巴嫩、東臨約旦和敘利亞,西南邊界則與埃及相鄰,國土面積25740平方公里,人口855萬人,其中猶太人有637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以色列的國土原來是屬於哪個國家的?從歷史上看太多了當然以色列之所以在二戰中能夠獨立建國,就是為了建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以保障全世界猶太人的安全,避免在重蹈二戰中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悲劇。撇開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矛盾不談,現在以色列已經是中東軍事、經濟強國。別看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打的那麼多年仗,但人家經濟建設根本沒有落下,在科技領域、軍工製造領域、農業領域都是世界領先,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GDP總量達到3508億美元(2017資料),絕對的發達國家,也是在中東地區最令人欣賞的國家。而以色列所在地巴勒斯坦地區原來屬於哪個國家?如果追溯歷史,那就多了去了,下面就盤點一下:以色列人(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是古閃米特人的一支,起源於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後來希伯來人雅賓帶領他的子孫前往埃及,旅居430年之久,在埃及備受埃及法老迫害,公元前15世紀希伯來人逃到迦南地區,在公元前13世紀在這裡定居。從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世紀,這一千多年間,猶太人在迦南地區建立兩個王國——以色列國和猶太國,這也是現在以色列國名和猶太人民族名的由來。期間希伯來幾個王國被後來興起的大帝國所滅,如亞述帝國、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巴勒斯坦地區先後也成為這兩個帝國統治地區。公元前63年,該地區被羅馬帝國征服,並且攻入耶路撒冷屠城,猶太人被羅馬帝國殘酷鎮壓,導致猶太人四處流亡,相當一部分流亡到歐洲,也揭開猶太民族2000多年的流浪歷史。公元638年,阿拉伯帝國從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手中奪取巴勒斯坦地區控制權,所以阿拉伯人移居該地區。後來又被倭馬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國傳承人)統治,而後又歸屬花拉子模國和蒙古帝國旗下的伊爾汗國。在公元16世紀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個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敗被肢解,巴勒斯坦地區被“委任統治”給英國,是英國領地。二戰後,在多年猶太復國主義努力下,1947年根據聯合國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成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1948年5月14日,英華人宣佈結束巴勒斯坦地區託管,以色列國正式成立,之後眾多阿拉伯國家圍攻以色列,揭開多次中東戰爭序幕。從很大的歷史跨度來看,以色列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就是一個經常被大帝國殖民的地方,先後屬於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英國等,也就是說這個地方誰佔著是誰的。如果追溯主權就真的沒法講了,根本沒有自古以來屬於哪個國家領土,也沒有一個所謂的“巴勒斯坦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就這樣糾纏著吧!土耳其鼎盛時期究竟有多強大?

    聳立在伊斯坦布林金角灣西岸的蘇萊曼清真寺(Süleymaniye Mosque),這座清真寺被譽為是伊斯坦布林最美的清真寺,是由奧斯曼帝國的大建築師米馬爾·希南(Mirmar Sinan)於1550-1557年間設計建造的。

    米馬爾·希南被認為是奧斯曼帝國建築古典時期最偉大的建築師。常與歐洲同一時代的建築師米開朗基羅作比較,人稱伊斯蘭的米開朗基羅。

    希南一生修建了數百座風格持重莊嚴的清真寺和陵墓,以奧斯曼土耳其文明特有的方式融合了簡潔與典雅、力量與輕快,豐富了16世紀的建築藝術。他最出色的傑作除了上面提到的蘇萊曼清真寺外,還有愛迪爾內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塞利米耶清真寺在他八十歲時完工,穹頂直徑超過聖索菲亞教堂。

    希南所處的時代,正是奧斯曼帝國處於鼎盛的時期。當時的君主蘇萊曼是那個黃金時代最耀眼的存在,他既是伊斯蘭世界的蘇丹和哈里發,又被文藝復興中的歐洲人視作一位“偉大的閣下”。蘇萊曼本人集東方式的神聖君權與西方式的貴族榮耀於一身,他同時也希望將伊斯坦布林改造成一座在建築層面上豪華壯麗的都城,使之可以在蓬勃發展的16世紀躋身偉大城市的行列。

    在蘇萊曼蘇丹的資助下,希南在伊斯坦布林這座城市中大展拳腳,將東西方交融的建築風格推到了極致。隨著奧斯曼帝國接連不斷的征服和財政收入的迅速增加,一座座圓形穹頂和高聳的宣禮塔也漸次改變著伊斯坦布林的天際線。

    蘇萊曼一世

    即便到了蘇萊曼身後400多年的今天,這些建築的獨特輪廓依然裝點著馬爾馬拉海的風景線。當年由征服者穆罕默德繼承自拜占庭的建築風格,在蘇萊曼的時代達到了頂峰。這些建築讓人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奧斯曼帝國的昔日的榮光。只可惜在奧斯曼帝國漫長的600年曆史裡,這份令全歐洲仰慕的輝煌只持續了150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段最好的歲月和他的締造者背後的故事。

    四君王一臺戲:文藝復興的歐洲政局

    奧斯曼帝國,從大約公元1300年建立,到1922年解體,延續了600年多一些。在它最強盛的時候,統治著東歐、北非、阿拉伯世界以及如今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一小部分,它的陸軍在歐亞非三洲所向披靡,海軍也是黑海和地中海的霸主。

    這一鼎盛局面是在奧斯曼帝國的第十位蘇丹,“立法者”蘇萊曼(1520—1566在位)的時代實現的。畢竟,在這篇短短的文章中普及奧斯曼帝國的六百年曆史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不妨看看奧斯曼帝國在鼎盛時代的面貌。

    蘇萊曼蘇丹是我們前兩期年講歐洲裡面出過風頭的兩個國王——6個老婆的英王亨利八世,和給達·芬奇送終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同時代的人。蘇萊曼、亨利八世、弗朗索瓦一世,再加上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可以說是整個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政治了。

    蘇萊曼蘇丹與許蕾姆蘇丹

    1520年蘇萊曼繼位為奧斯曼帝國蘇丹。一位主教對亨利八世(此時陪伴亨利八世的還是他的第一個老婆)報告說:“這個蘇萊曼蘇丹25歲,很有見地。只怕他會像他父親那樣。”這個烏鴉嘴的主教真的是一語成讖。蘇萊曼蘇丹的父親是以好戰聞名的塞利姆一世蘇丹(1512—1520年在位),他將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充套件了接近一倍,他在阿拉伯世界的征服使土耳其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而蘇萊曼將要征服的領土,和他父親可以相提並論,同時蘇萊曼將會讓土耳其成為歐洲的霸主。

    蘇萊曼繼位後的第二年,便攻佔了屬於哈布斯堡王朝地盤的巴爾幹重鎮貝爾格萊德(今塞爾維亞首都),兵鋒威脅匈牙利。此時,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的一霸,由於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聯姻和恰逢其時的死亡事件,哈布斯堡皇帝查理五世的疆域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覆蓋了尼德蘭、德意志、奧地利和西班牙。它還包括了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王國以及位於墨西哥和秘魯的據點。

    感到了威脅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發現,土耳其是一個可以制衡查理五世的絕好盟友。從此,法國和土耳其之間開啟了延續三個世紀的基情,直到拿破崙統治法國時,才把這份友誼造光。

    蘇萊曼時代的歐洲,亨利八世、弗朗索瓦一世和奧斯曼帝國成為一條戰線,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統治著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教皇(就是那個不讓亨利八世離婚的教皇)和威尼斯結成了另一條戰線。

    1525年,弗朗索瓦一世在帕維亞之戰中被哈布斯堡王朝擊敗,做了查理五世的俘虜。弗朗索瓦一世在馬德里的監牢裡寫了一封密信,把信藏在使臣的鞋跟裡送到了伊斯坦布林。他在信中懇請蘇丹幫助自己,向查理五世發動總攻,以免查理五世“成為世界之主”。他的請求正好與蘇萊曼自己的打算不謀而合。

    深入Continental:摩哈赤之戰與維也納之圍

    1526年,蘇萊曼再度率大軍遠征,與匈牙利國王的主力相遇在摩哈赤平原。此時,查理五世作為匈牙利的宗主,還沒有來得及集合兵力發動救援。然而,過於自信的匈牙利人要馬上開戰。一位眼光敏銳而又言辭詼諧的主教在得知這一決定之後預言道:“匈牙利民族今天要在這裡獲得2萬名烈士了。這也挺好,教皇會把他們封為聖人的。”

    匈牙利騎兵衝破的土耳其人的前衛防線,遇到了由奧斯曼近衛軍組成的主力,他們身後就是蘇丹和他的旗幟。在這裡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肉搏戰,蘇萊曼本人一度陷入危險,箭矢和長矛擊中了他的胸甲。出色的奧斯曼炮兵在此役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炮火撂倒了數以千計的匈牙利人,使得奧斯曼軍隊可以包圍匈牙利軍隊,並且將集中在中路的匈牙利人一舉擊潰。

    匈牙利國王頭部負傷,在試圖逃走時喪了命。他被倒下的戰馬壓住,溺死在了沼澤裡。由於他尚無子嗣,他的王國也隨他一同灰飛煙滅。據說,蘇萊曼頗有騎士精神地哀悼了國王的殞身:“願真主寬仁待他;他涉世未深,願真主懲罰那些誤導了他的人;他尚未品嚐過身為君主的人生之樂,卻喪命於此,這並非我願。”

    不過,蘇丹接下來的命令就不那麼有騎士精神了,他十分務實地下令不留俘虜。很快,在他猩紅色的大帳之前就堆起了一座由上千顆匈牙利貴族的頭顱組成的金字塔。蘇萊曼在1526 年9 月2 日的日記中寫道:“在摩哈赤休整,埋葬了2 萬名匈牙利步兵和4000 名匈牙利騎兵。”因此,這場戰役被稱作“摩哈赤浩劫”,摩哈赤則被稱作“匈牙利國家之墓”。一直到今天,面對災禍的匈牙利人都還會這樣說:“無所謂了,總歸還沒有摩哈赤那麼慘。”

    1529年,蘇萊曼率軍圍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城市維也納。面對人數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守軍,奧斯曼軍隊卻沒能破城。究其原因,他面對的對手不再是奧斯曼人以往在巴爾幹地區和匈牙利遇到過的封建軍隊,而是神聖羅馬帝國訓練有素、指揮得當、經驗豐富的專業軍隊。他遇到了與他旗鼓相當的對手。1529年維也納圍城戰成了歷史的轉折點,維也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歐洲擴張達到的最遠處。

    帝國首都伊斯坦布林到維也納的距離超過了1100公里,奧斯曼統治下的歐洲領土,其縱深也接近了1000公里——這大致相當於從天津沿海到西安市的距離。

    制霸海洋:地中海變自家內海

    1533年,蘇萊曼注意到一位名叫巴巴羅薩·海雷丁的北非海盜。巴巴羅薩在西地中海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旗下力量的纏鬥引發了蘇萊曼的興趣。在蘇萊曼進軍維也納途中,羅馬帝國的海軍曾經騷擾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希臘南部海域。這讓他意識到了振興海軍的重要性。於是,蘇萊曼派遣使臣來到北非的阿爾及爾,命令巴巴羅薩到伊斯坦布林覲見蘇丹。巴巴羅薩率領自己的艦隊風光無限地穿過地中海,來到伊斯坦布林。隨後他被蘇丹任命為海軍總司令。

    在巴巴羅薩手上振興的奧斯曼海軍,對基督教歐洲控制的地中海沿岸產生了嚴重威脅。當然,土耳其的盟友法國除外,弗朗索瓦國王還專門在馬賽為巴巴羅薩提供了海軍基地。感受到威脅的查理五世集結了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威尼斯和教皇的海軍,在1535年出征巴巴羅薩的老巢突尼西亞,又在1538年試圖消滅巴巴羅薩的艦隊。但是兩次聲勢浩大的出征都沒能對奧斯曼海軍造成打擊,不但引發了巴巴羅薩海盜式的瘋狂報復,而且基督教海軍聯盟因為內部不和,自己解體了。

    土耳其海軍的地中海霸權還將持續至少半個世紀。最終導致土耳其海軍的衰落的並不是威尼斯或者別的國家的海軍,而是整個地中海歷史地位的衰落——地中海太擁擠了,西歐國家紛紛在大洋彼岸的美洲乃至更遠方找到了財富。漸漸地,奧斯曼帝國的航海技術便落後了。

    向法國通商:歐洲大陸的最強者

    1535年,蘇萊曼與弗朗索瓦達成了一項協定。這項協定允許法華人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繼續經商。從一個世紀之前奧斯曼帝國滅亡了拜占庭帝國起,前往東方經商的大門便向歐洲人關閉了。(否則他們也不會去嘗試開闢繞過非洲或者前往美洲的新航路。)現在,通商的大門又向法國敞開了。

    根據協定,法國領事法庭的判決在奧斯曼帝國境內也擁有法律效力,且土耳其人有義務執行領事法庭的判決,必要時甚至可以動用武力。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法華人獲得了徹底的信仰自由,法國還有權守衛基督教聖地,實際上相當於將黎凡特地區的所有天主教徒劃入了法國的保護之下。這一協定終結了威尼斯在地中海地區的貿易主導地位,並且使得所有的基督教國家船隻——除了威尼斯船隻以外——都掛上了法國國旗,以獲得保護。

    這項法土協定象徵著奧斯曼帝國的寬容和富饒。同時,賦予法國通航通商方面的優惠,也有助於法國與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威尼斯聯盟抗衡。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成了歐洲力量均勢的掌控者。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強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個地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世界的十字路口,國運興衰牽動了世界歷史的走向。

    土耳其人的祖先來自中亞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們遷徙到亞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土耳其人擁有草原民族一貫的凌厲作風,而他們的靈活與包容則在那個時代獨樹一幟。僅僅經過三位開國蘇丹的勵精圖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國”自立,在歐洲留下戰無不勝的威名。

    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蘇萊曼大帝陳兵維也納城下——鼎盛時代的奧斯曼帝國,為歐亞大陸的政治地圖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衝擊。在歐洲,奧斯曼帝國在拜占庭帝國的廢墟上建起新的繁榮,被湯因比稱為“羅馬帝國的第五次復興”;在亞洲,它再現阿拉伯帝國的輝煌,帶領伊斯蘭世界迴歸了團結與強盛。這一切,使得奧斯曼帝國在那個帝國時代無往不利,成為“三洲兩海、東方西方、世界中心伊斯坦布林的主人”。

    隨著世界現代的降臨,奧斯曼帝國卻落後了。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站上歷史變革的潮頭,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國、拿破崙帝國、大英帝國,與東方強權奧斯曼發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奧斯曼軍隊再度圍攻維也納遭遇慘敗,從此,“勝利”愈發成為一種奢望:奧斯曼帝國在軍事、制度、科技上都被歐洲趕超了。帝國嘗試過種種維新道路,新與舊的交鋒異常殘酷,一些大臣甚至蘇丹為了改革事業獻出了生命。

    帝國的改革亦步亦趨,而世界近代的帝國主義爭奪和民族獨立運動卻來得無比迅猛。1821年,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爆發獨立戰爭;同時期的埃及也自立門戶。此後,從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中東和非洲領土上陸續分裂出二十多個國家。其中很多國家迅速淪為英國、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最終,奧斯曼帝國本身也在“一戰”戰敗後傾覆。六百年世界帝國的歷史成了被人懷念、嘆惋的過去,而現代土耳其以一個共和國的面貌開啟了新的篇章。

    在土耳其的跌宕國運中,中國讀者能找得到祖國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國際現狀的根源。那段帝國時代是歐亞兩洲,乃至整個世界近代不可磨滅、無法迴避的歷史記憶。

  • 4 # lm愛國者

    1.以色列國土歷史上屬於哪國

    以色列是中東巴勒斯坦地區一個新興的國家,面積25740平方公里,人口855萬,是亞洲四個發達國家之一,也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

    如果問歷史上以色列國土是否屬於土耳其,那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還得補充一句:以色列國土歷史上的所屬國還有很多。

    從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世紀一千多年間,猶太人在迦南地區建立了以色列國和猶太國。這也是現代以色列國名和猶太人民族名的由來。期間希伯來幾個王國被後來興起的大帝國所滅。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地區被羅馬帝國所征服,猶太人被逐岀家園,四處流浪,相當一部分人流亡到歐洲,由此掲開猶太民族兩千多年的流浪歷史。從歷史跨度上看,以色列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區就是一個被大帝國殖民的地方,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羅馬人、拜占庭人、倭馬亞王朝、阿巴斯王朝、花刺子模、蒙古帝國、馬木留克王朝、奧斯曼帝國統治,此後又成為英殖民地,直到1948年以色列人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2.以色列與土耳其的關係

    以土兩國都是中東霸王,兩華人性格鮮明迥異:猶太人聰明勤奮,土耳其人率直敢為。十分有意思的是:以色列是唯一能同時被美中俄三巨頭重視並與之維繫良好關係的小國,而土耳其則是唯一敢同時得罪美中俄並且得罪之後也“不會怎麼樣”的國家。這樣的兩個中東豪強在一起,註定會擦岀不一樣的火花。

    憑心而論,以土兩國的關係開始還是不錯的。二戰後土耳其倒向西方,非常支援以色列,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伊斯蘭國家。兩國由此進入蜜月期。但此後兩國關係突然轉向,原因是土耳其人逐漸發現長期跟著西方只能做牛尾,於是決決迴歸阿拉伯世界,做阿拉伯的領袖。而以色列則不斷開啟戰爭模式,尤其是對巴勒斯坦貧民的襲擊,使得土國內民族主義者和宗教主義者不滿。尤其是在1980年,以色列佔領伊斯蘭聖地東耶路撒冷,使兩國關係徹底降溫。2010年,當土抗議以色列封鎖加沙地帶、並向加沙派遣救援船時,被以攻擊造成十多名土耳其人死亡,兩國關係遂降至冰點。更不能忍的是,以色列對此事件一不道歉二不賠償,促使兩國開啟了對抗模式。

    埃爾多安上臺後,土國內宗教勢力抬頭,力主土恢復伊斯蘭世界影響力。土因而在阿拉伯與以色列矛盾上更加激進,以迎合阿拉伯世界的政策。

    本質上看,以土關係與以色列和伊朗關係差不多,不同點在於伊朗反美,而土不敢反美。所以以土兩國關係的前景是持續緊張,但不會開戰。

    3.土耳其鼎盛時期的輝煌

    與顛沛流離的以色列人相比,土耳其人的歷史要牛得多。土耳其人原是突厥人的一部分,13世紀依附於其遠親—塞爾柱突厥人建立了魯姆蘇丹國。1299年,乘魯姆蘇丹國分裂之機,一個名叫奧斯曼的首領宣佈獨立併成立以其名字為命名的“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具有天生俱來的侵略性,它的每一位君主都酷愛戰爭。第三代君主穆拉德一世入侵歐洲,橫掃巴爾幹半島;第七代君主滅亡了擁有千年歷史的拜占庭帝國,將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林)變為自己的首都;第九代君主塞利姆一世征戰亞非滅波斯收埃及,一舉成為穆斯林世界的哈里發。蘇萊曼大帝在位時,即中國明朝時期。奧斯曼帝國的輝煌達到巔峰。他一生征戰13次,戰無不勝,領土擴張至1200萬平方公里。奧斯曼帝國由此成為世界第六個亦即最後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

    奧斯曼帝國在1571年的勒班託海戰中敗北轉衰。18世紀時更是被崛起的俄國打得落花流水,一戰前後加速衰敗。1922年被推翻,600年奧斯曼王朝壽終正寢。於此同時,一個嶄新的“土耳其共和國”應運而生,在“土耳其之父”凱末爾的帶領下,土耳其終於跨進現代化社會。

  • 5 # 史話海說

    以色列地處地中海東岸,黎凡特地區。題目的說法不是很準確,只能說今天以色列的國土曾經屬於歷史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奧斯曼土耳其和今天的土耳其是前後繼承的關係,從法統上並不是一個國家。

    奧斯曼土耳其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國唐朝時期,在唐朝與突厥百年大戰之後,突厥人一部內遷降附,一部西遷至中亞地區,在那裡突厥人迎來了伊斯蘭化的程序,並且向中亞輸出了突厥文化——這一過程被稱為突化程序。在這雙向的文化交流中,突厥人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隨著阿拉伯帝國的衰亡,突厥人以僱傭兵的身份活躍在中亞西亞的政治舞臺上。僱傭兵做久了便對日益衰落中的東家產生了覬覦之心,而此時的各伊斯蘭國家已經對這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失去了控制能力,很是有一些國家被突厥僱傭兵篡奪了政權。

    公元1040年,在小亞細亞與中亞地區便崛起了一個強大的突厥伊斯蘭帝國——塞爾柱蘇丹國。塞爾柱帝國統一了突厥各部勢力並將行將已然老態龍鍾的東羅馬帝國排擠出了小亞細亞。但好景不長,在十字軍、西遼、花剌子模國以及蒙古人勢力的打擊下,塞爾柱帝國於1299年陷入分裂,並於1307年徹底滅亡。而奧斯曼帝國便是在塞爾柱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曾經的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帝國滅亡後,其轄下的各部突厥勢力紛紛獨立並建立了一系列的小國,史稱安納托利亞侯國,奧斯曼便是其中之一。奧斯曼同為伊化突厥人的一支,其國名來自建國者奧斯曼一世。奧斯曼一世之後,帝國的的擴張持續了100多年,先後控制了小亞細亞與巴爾幹半島,成為地跨亞歐的大帝國。

    早期的奧斯曼帝國

    1402年,奧斯曼帝國被伊爾汗國的帖木兒打敗,隨後陷入10年的內戰時期。1432年,奧斯曼又迎來一位能幹的皇帝——穆罕默德二世,他在位時期重建了帝國的統治秩序,並於1453年攻佔了君士坦丁堡,徹底滅亡了東羅馬帝國。穆罕默德二世之後的蘇萊曼大帝更是勝過乃父,奧斯曼帝國重新走上擴張的征程。先在東方多次擊敗波斯薩法維王朝,奪得大片土地;1517年攻滅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將埃及收入囊中;1521年,攻陷貝爾格萊德,征服匈牙利王國;1529年和1532年,兩次兵圍維也納;1543年,迫使哈布斯堡王朝承認其對匈牙利的宗主國地位;同時再次擊敗波斯王朝,奪得巴格達,控制了美索不達米亞。蘇萊曼時期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勢力也十分可觀,基本上控制大部分地中海,以及紅海和波斯灣,並與葡萄牙等地中海強國展開海上爭霸。此時的奧其曼帝國達到極盛時期,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世界性大帝國,總人口達1500萬。

    極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

    在奧斯曼帝國興起的時候,猶太人已經失國一千四五百年了,進入中世紀後,先後由阿拉伯帝國、花剌子模國、蒙古帝國以及馬木留克王朝統治,最後在1517年隨著奧斯曼攻滅馬木留克王朝又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行省。

    奧斯曼帝國雖然在蘇萊曼大帝時期國勢強盛至極點,但也陷入了哈布斯堡王朝和波斯帝國的兩面夾擊之中,極盛之後便陷入停滯狀態。直至工業革命來臨,保守的奧斯曼帝國難以抵擋西方工業國家的侵襲,逐漸失去了包括埃及在內的非洲領土和大部分的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真正讓帝國解體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中,奧斯曼隨同盟國作戰,戰敗後的《穆德洛斯停戰協定》和《色佛爾條約》標誌著帝國的徹底分裂,而今天的以色列地區也正是在此時正式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1922年凱末爾領導土耳其革命成功,奧斯曼帝國滅亡。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今天的土耳其

    雖然有數十年猶太復國主義的鋪墊,但由於該地區宗教,文化以及族群情況十分複雜,以色列地區脫離奧斯曼帝國統治之後並沒能立即建國。直到二戰結束後,猶太復國主義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在大國的斡旋與操縱下,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以色列才正式復國。此時,距離猶太人上次擁有國家,已經過去2000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CR國際心理諮詢師你知道的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