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汗水為血而流

    謝謝邀請!個人覺得美國在亞太部署中導得認真的思考一下,因為這裡等於同時挑戰中俄等國家,即使把俄羅斯等排除在外,單中國這一壺美國也喝不起,首先是南海區域國家,如澳洲,菲律賓等(當然都不傻,這等於在自己家中埋地雷),即使美國想辦法部署了,中國就有足夠的理由在南海島嶼上部署各種導彈,這樣美國的印太戰略就被卡死了,得不償失,然後就是南韓,前有“薩德”,要是再來個中導,南韓肯定會徹底的國將不國,這個遊戲南韓絕對的玩不起也不敢玩,下一個可能性有的就是日本了,日本有陸基反導系統,加個中導問題不大,但如果真這樣,日本的後果不用說都非常嚴重,使用權在美國,日本有等於沒有,這時日本無疑會面對中俄朝三面圍攻,只有跳海一條路,等於自殺,加上美國的總體戰略明顯正在失敗,以後怎麼辦是日本必須要考慮的,真到美國不得不拍屁股走人那一天,日本是不可能同時搬走的,到時候老帳新帳一起算,不知道日本得賣多少次才賠得起!美國還有一個點是肯定要部署的,就是關島,但這個關島是美國家的,在關島上對任何國家發起攻擊,這那個國家都不須考慮,可直接攻擊美國領土,在這裡部不部署意義不是很大,所以美國在這裡部署中導只是形勢上的迫不及待,現在的美國“門面”太破爛,太需要“衝”一下,否則就威信大失,可能變成一個“光桿司令”了,說白了也是“打腫臉充胖子”,唉!死要面子活受罪!

  • 2 # 孔乙己亂彈

    這個題目出的有點耍“洋片”?

    什麼叫“美華人迫不及待要在亞太地區、部屬中導條約”?

    題目出的有點弄不懂?

    先來說說啥叫《中導條約》吧!所謂的《中導條約》是1987年12月8日前蘇聯與美國在美國簽訂的《蘇、美兩國消除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協議》/簡稱“中導條約”。

    是前蘇聯與美國相互制約、限制、佈設和發展中短程(350公里~1000公里射程)戰術型導彈的雙方協議。

    《中導條約》的簽訂也象徵著“冷戰”模式的暫時結束。

    那麼,一張協議與部屬到啥地方有啥關係?

    不知道題目想說明啥問題?

    美華人急於重返“亞太地區”,是美華人早已經制定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意圖的系統“工程”。

    美國的重返“亞太地區”計劃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意圖,既“亞太再平衡”是集政治、經濟、軍事為一體化的美國在亞太地區刷存在感的為目的!同時美國為了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地位、搞聯盟“拉幫結派”,為了鞏固和加強對日本、南韓、新加波的可控性、再計劃把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東南亞國家地區都拉進來自己的勢力範圍搞聯盟、樹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和“指揮權”和插手“亞太地區”事物……。

    這就是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意圖和目的!

    那麼、美華人宣佈退出“中導條約”是嚴重威脅俄羅斯以及中國周邊安全的重大事件,(雖然“中導條約”名存實亡)那麼,有那一張協議至少能夠有一點限制作用、還能夠起一點積極作用。

    一旦、“中導條約”被徹底拋棄、對世界和平一定會構成嚴重影響!

  • 3 # 微笑恭喜發財

    這是美國的一個大陰謀大計劃,如果有世界大戰,美國一聲令下,所有有美軍基地的國家,都受美國控制,都變成美國的國家了

  • 4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已經錘實,俄羅斯也已經宣佈《中導條約》失效,隨即就從美國傳出要在亞洲部署中短程彈道導彈的訊息。特朗普的確是有點著急,但並不等於是特朗普的意思,別看美國總統是選舉產生,然後由總統任命新的領導班子,而且是一朝天子一朝天,但退出《中導》還真不是特朗普的個人政策,而是美國一個戰略調整手段,在特朗普之前就已經有這個打算了,只不過特朗普做了出來。美國雖然每換一屆總統施政綱領都會有所調整,但下面幾點卻從來沒有改變過。一是奉行全球稱霸戰略,二是軍事上壓人一頭,三是胡蘿蔔加大棒的對外政策,四是維護美元的統治地位。特朗普上臺後把美國經過粉飾的霸權主義面目給挑明瞭,“美國利益優先”拿到了明面上,退出《中導》正是為了維護美國的利益,而將中短程彈道導彈部屬亞洲也是全球稱霸戰略的需要。

    亞洲戰略是美國全球稱霸戰略的一環,美國的全球戰略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相傳的總戰略,類似於美國的憲法,代代相承,但會根據情況不斷調整,但目的不會變,就是當全球老大。誰挑戰美國的老大地位美國就打壓誰。老大地位由推銷美式政治、美元化的全球貿易體系、北約化的管理體系等等構成,為了防止不服從管理,用軍事手段進行控制。亞洲自二戰後經濟發展快速,出了“亞洲四小龍”,但畢竟是小龍,而且又都是美國的小弟,都會對美國盡孝心,也都能被美國拿捏的住,問題是出了一個大龍,這個可是美國拿捏不住的,美國心裡自然不舒服,於是就有了貿易戰,封鎖打壓,使絆子,用下三爛的手段搗亂,並且早就開始了。

    應該說美國退出《中導》以此有關,《中導》是美俄兩國限制銷燬中短程彈道導彈的一個約束性條約,當時有這個能力的只有美俄,因此屬於美俄兩國間的限制條約,而且美國落後俄羅斯,這個《條約》對美國有利。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變了,中短程彈道導彈異軍突起,很多國家更是把中短程彈道導彈做為重點研發,形成了對美國的不對稱戰略手段,美國感覺到了一絲涼意,於是就有了退約後的迅速部署的動向。但美國在著急也沒用,需要時間,美國心裡清楚,即便是部署中短程彈道導彈也未必就能壓制它國的崛起,所以開始全方位的進行打壓,經濟、政治、軍事手段全上陣,然而,世道變了,美國的霸權主義受到了挑戰,而很多的挑戰者也包括美國的盟友,美國的盟友都是有錢人,美國是不和窮人交朋友的。本身歐洲方向小弟們圍著俄羅斯打壓,美國背後指揮,日子過得爽,然而亞洲方向卻不同了,有實力的兩個小弟日本南韓相同敵對,最近又打起來了,而其它的小弟也從小龍變成了小蟲,美國老大隻能親自出馬了。

    在亞洲部署中程彈道導彈也只能說是美國設的一個局,從特朗普宣佈退出《中導》來看,退出了也不一定就能壓制住俄羅斯,亞洲更是沒門,既然如此為什麼要退?從伊朗和美國的對峙就能看出來,中短程彈道導彈是伊朗和殺手鐧,如果沒有這些,伊朗還會能和美國對峙嗎?不能,美國早就出手了。還有比伊朗厲害的多的主,並且是核大國,美國敢動嗎?不敢,但不動就影響到了美國利益,於是美國有了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部署中導就是一個手段。問題是部署了就能起作用嗎?未必,但可以起到搗亂的目的。但美國做事一定是有一箭數雕的效果它才付諸實施,也就是一旦這招不靈必有後手。

    從美國撕毀《伊核協議》後又提出談判,並把伊朗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包含進談判裡,從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透露出重新談判把其它國家拉進來的脈路分析,美國的深層意思是把那些擁有中短程彈道導彈的國家都拉進《中導條約》,用這個條約廢其武功。這才是美國的真正意圖。即便它把中導部署亞洲也掀不起大浪來,對於美國的搗亂人們早就適應了,美國逆潮流而動,想抵擋全球經濟一體化無易於螳臂當車。不會得逞。

  • 5 # Global防尉

    看題主的意思應該是美國迫不及待的想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短程導彈吧!當然這只是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之後的決策之一,以後美國不止是在亞太地區,中東、歐洲等地區都將成為美國考慮的範圍,這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理由很簡單,就是指責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射程超出了中導條約規定的範圍,其實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全球戰略範圍。

    美國決定退出中導條約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東方大國的崛起,中導條約的簽訂,使其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具備近、中、遠端彈道導彈的國家。而美國也表示如果中導條約簽訂,那就需要擴大簽訂國數量,這樣美國就可以依靠強大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空中戰略轟炸機優勢以及海基戰略核潛艇再次制霸全球。

    南韓、日本和澳洲是美國在亞太地區重要的盟友國家。不斷向他們輸入大量的軍事武器裝備,戰機、戰艦、導彈防禦系統等。如今又準備部署中程導彈,這些導彈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維護保養,而且還會加劇和周邊國家的緊張局勢。譬如美國在南韓部署導彈系統,從表面上看是用來針對伊朗,但實際上對俄羅斯以及東方大國部分地區起到了監視作用,導致區域性地區戰略不平衡,容易引發意外衝突。但同樣被美國規勸的澳洲並沒有同意美國在其本土部署中程導彈的請求,可見澳洲不想成為大國的眾矢之的。

    不僅是南韓、澳洲,巴基斯坦也被美國所盯上,巴基斯坦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正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一旦美國在巴基斯坦部署中程導彈,那麼對伊朗、印度、俄羅斯以及東方大國都會構成一定的威脅,但對於一向看重經濟的伊姆蘭汗總理如何抉擇了,是向澳洲那樣婉言拒絕還是南韓那樣唯命是從。

    美國從“重返亞太戰略”到“美國優先戰略”,都是在一步步遏制大國崛起,恐其威脅到美國霸主的地位,但風水輪流轉,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 6 # 見腫消世界

    本人對於《中短程導彈條約》的撕毀,看的沒那麼嚴重,當初美國和前蘇聯簽訂這款條約時,世界上能有幾個國家可以發射導彈,有幾個國家可以發射中程、遠端、巡航導彈?如今呢?扳起手指數不過來,所以,從維護世界大局來說,不管過多少年,重新簽署一個類似於《中導條約》的新的“條約”,可能是大勢所趨。

    美國是世界警察,當然不能看著別的國家擁有了中短程導彈,而自己“不能擁有”,俄羅斯也是同樣的心裡,故此,他們的心思都差不多,那些研發導彈的國家自然樂得在“條約”外自由發展,根據需要該研究就研究,該實驗就實驗,美國看著不爽快,俄羅斯也頗有些著急,挑起話頭,找個藉口,就把它“撕毀了”。

    撕毀《中導條約》,都是在為自己解套,美國因為地緣關係,最撿便宜,俄羅斯因為地緣關係最吃虧,所以俄羅斯不斷反對——美國解除束縛,它可以在歐洲、在中東、在菲律賓、在澳洲、在日本、在南韓,根據自身的需要部署中短程導彈,因為這些都是它的盟友,即使有些國家暫時不同意部署,誰也無法保證“永遠不同意部署”,對於目標國來說,從美國撕毀中導條約那一刻起,都處於一種“被打擊”的危險境地。相反,美國地處北美,俄羅斯能夠在那裡部署的只有古巴、委內瑞拉,可是這些國家抗打擊力量較弱,俄羅斯也不敢去嘗試(逼急了不一定),還有就是在美國的對岸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部署、南千島群島等地,但相較於美國而言,俄羅斯的選擇餘地太少,幾乎是沒有,所以,看似兩家都希望打破枷鎖,美國是主動,俄羅斯是被動。

    俄羅斯尚且如此,那麼美國的其他戰略對手想要用“中短程導彈”對美國造成威脅,幾乎是痴人說夢,美國利用盟友的地理優勢打擊對手,對手對美國卻是“無從下手”,美華人坐在自家的院子裡喝茶看報打遊戲,而遠在他國的對手卻在為美國飛來的導彈寢食難安,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還有最大的問題是,美國在近一二十年間,逐步建立全球防禦系統,什麼TMD、NMD、薩德等等,對美國本土保護的如同鐵桶一般,而其他國家卻沒有這樣的能力,一個是反擊能力,一個是預警能力,反擊能力估計多多少少有一些,但象美國那樣多的預警網路就是“零”,因為沒有那麼多那麼廣的“海外基地”供你使用,故此,美國有矛有盾,俄羅斯有矛無盾,其他國家無矛無盾,美國穩操勝券。

    美國在亞太部署中短程導彈,是戰略部署的一環,這些地區的國家也沒必要驚恐,用潛艇,用飛機照樣可以把導彈挪到美國的附近,結局很難說哩。

  • 7 # 亦新湖

    糾正一下,題目中應該是部署中短程導彈。

    這應該是美國的全球戰略調整,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原因。《中導條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美俄兩國的軍備競賽,降低了軍事衝突風險,特別是歐洲的重要安全支柱。因為冷戰結束,昔日的蘇聯早已不存在,美國在新世紀初將全球戰略目標轉移到亞太新興大國。美國為了達到打壓遏制亞太戰略對手的目的,以誣稱俄羅斯違反條約為名,撕毀了與俄(蘇)簽署了32年之久《中導條約》。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帕)

    沒有了《中導條約》約束,美國可以大膽肆意的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短程導彈,這等於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全世界的安全風險將急劇上升。美國在全世界經濟地位逐年下降,為了維護霸權利益,美國不顧羞恥的企圖利用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優勢,來威脅和遏制戰略對手。亞洲目前是全世界最重要和最具有經濟活力的地區,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都在亞洲。亞洲經濟總量,在2017年就已經佔世界經濟總量的36.5%,可以說是全球的經濟發動機。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全世界一家獨大,唯一的超級大國耀武揚威欺負霸凌弱小國家。但是隨著進入新世紀之後,美國連續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美國的黷武行為嚴重透支了國力,至今為止的政府債務已經上升到22.5萬億美元以上,美國已經感到力不從心。但是美國的霸權意識和統治全球的野心,並沒有收斂。特別是看到亞洲新興大國透過勤奮努力,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的進步,意想不到的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澳洲總理莫里森)

    美國在全世界到處忙於惹事生非,發動戰爭和所謂的反恐,等到回頭一看亞洲新興大國已經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以自己的霸權意識了衡量別人,也因為西方一直存在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美國感到著急害怕起來。美國雖然至今還是無可置疑的超級大國,但是美國對於亞洲大國的發展速度非常關注。根據目前正常的經濟發展,時間不長美國將會失去世界經濟第一的地位,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和絕對不能容許的。

    美國有很多的智庫機構,如布魯金斯學會、外交關係協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等等。其實在上個世紀末,美國的這些智囊集團早將亞洲新興大國作為全球戰略對手來描述了。而且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都將亞太作為戰略重點來看待。1996年民主黨克林頓政府就提出了“亞太再平衡”,2000年共和黨小布什政府提出將60%的軍事力量調集到亞太。2008年民主黨奧巴馬政府上臺,更是接過亞太再平衡和向亞太部署60%的軍事力量計劃,使得我南部海域一度風高浪急。

    只不過在這其中的2001年,美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911恐怖襲擊事件,打懵了小布什政府。美國遂臨時調整國防戰略,將反恐作為美國國防的主要戰略目標。為此,小布什連續發動了兩場大規模對外戰爭。奧巴馬上臺雖然還是奉行反恐為主要戰略目標對政策,但是實際上美國在亞太一連串的小動作不斷。2017年1月特朗普上臺,到12月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俄兩國作為全球戰略對手,並且在2018年1月19日的美國國防戰略報告上,刪除了反恐這一主要戰略目標,正式寫入戰略對手為中俄。

    所以,從美國的全球戰略來看,撕毀《中導條約》之後,其目的就是為了不受條約的約束,在亞洲部署中短程導彈。關於這個意圖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帕在《中導條約》失效的第二天,8月3日就迫不及待的聲稱,美國將在亞洲部署中短程導彈。美國在亞洲部署中短程導彈的目標和險惡用心不言而喻,就是美國在公平國際貿易規則競爭不過的情況下,利用軍事手段來威脅和恐嚇對手。以期用這流氓手段打亂對手的正常經濟發展,來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

    其次,從經濟角度上來看,部署中短程導彈的話,其費用比洲際彈道導彈和海基彈道導彈,成本要低得多。所以,美國早就大聲嚷嚷要退出《中導條約》,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國這樣做的結果是玩火,無故升高世界軍事對抗風險。目前美國的亞太盟友對於美國的意圖,均表示反對,澳洲和南韓已經公開表明了反對部署美國中短程導彈的立場。

  • 8 # 魂舞大漠

    美國雞賊著呢,有一萬個理由,要迫不及待,要心急火燎,想要他的亞太盟友們,部署中導,並有一萬個理由說服他們,使得乖乖聽命,入其甕中,你信不信?不信咱們就來數一數:

    一、1978年與強大的蘇聯簽好的條約,當時的情況,美國有點吃不消,簽了條約有利自己,現在不然,蘇聯解體,自以為再沒人有能力與他對抗;

    二、條約到2021年到期,是不是再進行下去,國際社會都在看著美俄。自從完成了一超獨大,美華人早就想作廢,只是為時尚早,才遷延至今。

    三、大舉進兵亞太,是既定國策,只是中間有一個反恐,搞了十多年之久,自以為以其國力軍力,手拿把掐,早可以搞定,不曾想遷延至今,一條腿深陷伊阿泥潭中,到現在還不能說拔了出來,因是深自糾結,現在鐵了心拔出腿來,欲使亞太盟友們俯首聽命,中導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四、美國有中導的技術,盟友沒有,只能從自己手裡拿到貨,人人都拿個千套萬套,美國豈不發了大財?一五得五,二五一十,哎呀呀,我的天,這是多少?做夢也想發財的美國,不然到亞太來混什麼。

    五、不靠美國不安全,早成為亞太小北約國家的固有認知,美國說買,就是好的,不買似乎也不成呀,早就為美國控制。所以特朗普有充足的信心和反握,這筆大財發定了。

    六、亞太的盟友們,都是發達國家,還有那麼一個野心勃勃,趁機想渾水摸魚成為王者,會第一個成為挑旗打幡之人,榜樣的力量正是無窮的,有了第一個,不怕沒有第二個,對此,美國自感信心滿滿,不愁進行不下去,要給小夥伴們的領土都佈滿導彈,方得一五一十來狂售其奸,大發橫財。

    七、總有一兩個國家充滿不安全感,這是美國長期駐兵在此的理由,現在隨著亞太地區形勢趨於安定祥和,不符合美國利益,要使他們再次聽命於自己,中導是個大殺器,夥伴們會有需要,買到手裡即會受其控制,這是一個很好的控制方法與手段。渾水才能摸魚,美國一慣的圈銀子大法。

    八、美國科技神乎其神,退出中導的日子,即向洛馬簽下一筆4億美元的大單,這種導彈美國是不會要的,小夥伴是沒有的,什麼高超音速,無物不陷,過去“薩德”和“愛國者”只是盾,這可是一枝利矛,有了它才會更安全,從此誰也不敢招惹自己。動聽處,天花亂墜,聞者怎麼會不入巷呢?

    九、花不了多少銀子,第一個客戶,量大價格從優。

    十、我要轉身離開了。盟友們不能只靠美國保護,老大家也有自己的事,你們多買點,今後就安全了,我也省心。

    …………

    第一百、狼來了!離開美國不安全,誰也活不了。

    ……

    第一千、你們現在都是有錢人,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有了這麼先進的中導,可保萬年無虞,從此可以自個打拼,我就不再管了。各奔前程,沒有中導不成。

    …………

    第一萬、中導是枝奇葩異草,有世界上最最強大的美國科技做依託,一個在手,似乎其它裝備再不用要了,只有這個就好。

  • 9 # 銳度何老師

    沒那麼嚴重,迫不及待還談不上......

    咱這裡也來個大案牘術,掐算一下,推出來,大家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數字不會說謊!

    美國現在還沒有中程彈道導彈。這是基礎。

    1987年,美蘇簽訂了中導條約,兩家都不生產和部署中程導彈。到現在已經32年。美國現在雖然已經退出了中導條約,但離實際部署中導還是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1,按流程,首先得有軍隊、政府提出對中程導彈的需求,然後向國會提交。

    得到國會批准和撥款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而這個過程就會很漫長、曲折。國會要辯論,有黨派的爭端。特朗普提出,佩洛西能不能那麼痛快的同意?在美軍實力已經很強大的前提下,還有沒有必要花錢開發中程導彈?議會里的“愛好和平”人士也不少,開發中導,部署在海外,激化同別國的矛盾,危害世界和平,這麼做對不對?這都得談!

    美國想擁有中導,在國會這就非常麻煩,扯一年、三年、五年都是稀鬆平常。或者壓根就是直接給否決了,也都是有可能。

    美國國會批准,總統同意,正式開發中程導彈,這個過程最快最順利:2年!正常來講,應該是國會陷入長期的爭論,沒完沒了。

    2,國會透過以後,競標!

    為美軍生產中程導彈,這是一塊大蛋糕。給誰?還是個問題。各個大軍火商以及他們的後臺老闆,議員們還得爭。這其實還需要時間。

    而且美國已經32年沒有中程導彈了,不可能把八幾年的導彈設計圖拿來直接生產。得全新設計。然後問題就來了:讓哪家公司設計?那就得把這幾家軍火公司集中起來競標,誰家的方案好,誰家的報價低,就用誰家的。

    一款導彈怎麼也得服役30年。美軍對中程導彈的要求不能低,肯定要採用一些新概念、新技術、新材料,以追求更高的指標,得保證在服役的幾十年裡,依舊保持先進。所以這個導彈得重新設計,而且難度也不會低。

    就算美國在這方面底蘊很深厚,但想拿出比較成熟的設計圖紙,怎麼也得:2年。

    各個公司拿出圖紙以後,就得造樣品。從零把導彈造出來,再拉到靶場實驗,比較出誰家的方案更好,再提出修改意見,加以完善,最低:3年。

    競標這個過程,最低是:5年。

    3,生產。

    武器不是說你拿個圖紙,找個地方就能造了。它涉及的面非常廣。連這個廠房、車間都得從零開始設計,建造。生產導彈的工廠本身也是高科技。然後還得涉及到上下游企業,提供雷達的,是單獨一家公司。提供燃料的,是單獨一家公司。提供導航裝置的,是單獨一家公司......

    把這些企業規劃好,把工廠建起來,再到最後把導彈生產出來,最快:5年。

    4,數量。

    你也不能生產1枚就放到波蘭或者日本,沒意義。中程導彈如果不使用核彈頭,其實威力很一般,不形成一定的數量,達不到威懾效果。美國想讓中導形成戰鬥力,最低得生產2000枚。歐洲部署1000枚,亞洲部署1000枚。

    想形成一個初步的戰鬥力,也得是歐洲200枚,亞洲200枚。美國想第一批部署,最低得生產出200枚,然後在歐洲和亞洲之中選一個先部署。他的流程一定是先生產,貯存在美國本土,達到200枚以上了,再開始海外部署一波。

    而想生產出這200枚中程導彈,形成真實的戰鬥力,最低還得:2年。

    咱們把數字攏一下,從現在開始,到美軍擁有第一批,200枚導彈,最低也還得14年!

    而且這是在每一步都比較順利的前提下。美國國會直接辯論14年也是有可能的。他第一批導彈拿到手,是部署在歐洲威脅俄羅斯還是部署在亞太威脅中國,還得二選一。

    如果美國國會內鬥,扯皮,或者沒有強勢的國家威脅到他,他這個中導想拿到手,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從這個時間上我們就能看出來,這是兩屆美國政府要做的事。輪到部署,得是下一屆美國總統,下一組領導班子要乾的活。特朗普現在推動這件事,很可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成了下一屆總統的政績。如果他現在積極推動,把中導推到半路,到了下一屆總統直接把他給否了,給老特扣個禍國殃民的帽子,這都有可能。部署中導,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搞不好會直接引發衝突,要不要給下一任留下這個燙手的熱山芋,還是問題......

    總的來講,美國這個中程導彈,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中間變數非常多。離實際部署還有很長的時間,最快要14年,也可能是20年,也可能會在某個時間段夭折。

    再簡單的講:沒影的事兒。

    不過,沒影的事兒它不等於沒有價值。這個炒股的朋友應該懂!憑著想象空間就能炒出真金白銀。美華人最近在中導方面比較活躍,這是在:炒題材股。未來,14年、20年以後,我們會造出中導放在你家門口,但我們也可以不造,問題是你現在能給我什麼好處?

    現在的中導還是政治層面的問題,政治上的訛詐,離軍事上的實際威脅,還差的很遠。

  • 10 # 木春山談天下

    目前,國際軍事的熱點問題就是中程導彈部署的問題,原因就是美俄都退出了中導條約。

    有朋友之前問木叔,為什麼美國非要在亞太地區部署,他們可以直接在美國本土部署啊!這樣多省事,還省得問盟國願意不願意。

    其實這就涉及到中程導彈的幾個特性。

    木叔分別來說說。

    第一,射程:

    之所以美國要在亞太地區部署而不在本土部署,是因為中程導彈只是500-5000公里射程。

    這個射程會讓美國在本土部署的話,發射的中程導彈打不到既定目標,不能給對方造成威脅。

    比如莫斯科距離美國本土直線距離可能有8000公里。中程導彈還沒到莫斯科呢就飛不動了。

    所以必須要部署在距離目標地區射程之內的。

    這就是為什麼要在亞太和歐洲部署中程導彈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用中程導彈把所有俄羅斯最重要的地區都覆蓋到。

    也就是說,這樣才有威脅。

    同理,俄羅斯境內部署中程導彈對美國本土基本也沒效果,所以俄羅斯也要想方設法在美國的周邊找一些基地部署,這才能完全覆蓋美國,產生威懾力。

    第二:時效

    還有朋友問,為什麼非要部署中程導彈,直接用7000公里以上的遠端導彈就行了,可以直接在本土部署打擊對方。

    當然遠端導彈要部署,但中程導彈部署更有威懾力。

    因為中導和遠端導彈相比具有更強的機動性,也就是飛行距離要短,這也飛行速度更快,給對方反應的時間就更少。

    比如莫斯科距離美國本土8000公里,美國用遠端導彈打擊的話,可不是像飛機一樣直接飛過去,而是要進入大氣層之後再回來,甚至可能針對某些目標還要繞行地球。也就是說遠端導彈的飛行距離要比直線距離遠很多。

    這樣時間當然就拉長了許多。中程導彈的飛行時間一般比遠端導彈要少70%,當然威懾力更大。

    第三:威懾和造價

    這麼快速的導彈,還有很強大的功能——還能攜帶核彈頭。

    自然在戰術上更適合威脅對方。

    再加上中導造價肯定比遠端導彈便宜許多,能大量生產,所以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在發展這種武器。

    當然這不是一件好事,就是軍備競賽。中導條約本來是防止類似軍備競賽的,但廢除後,潘多拉盒子就打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合夥創業,朋友不出錢佔80%有行業人脈資源,我出30萬佔20%,從股權角度看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