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小王子

    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代極盛時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改年開元。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玄宗後期,他貪圖享樂,寵信並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終於導致安史之亂髮生,唐朝開始衰落。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中文名 李隆基 外文名 Li LongJi 別名 李三郎、唐明皇 國籍 中國(唐朝)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東都洛陽 出生日期 685年9月8日 逝世日期 762年5月3日 職業 皇帝,政治家,音樂家 信仰 道教 主要成就 剷除韋后勢力,中興唐室,開創開元盛世 代表作品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霓裳羽衣曲》 諡號 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廟號 玄宗 陵墓 唐泰陵 享年 78歲 年號 先天、開元、天寶 在位 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 父親 唐睿宗李旦 母親 竇氏

  • 2 # 歷史菌

    是,但是不全是,人無完人,他的能力值得肯定。

    主要體現在兩個時間段,表現在兩個方面:前期掃清政治障礙、順利登上皇位,且保住了皇位。顯而易見,李隆基比他幾個皇叔都有能力、更富智慧,上位前現實鬥誇了韋后,扶自己老子上位,然後又透過手段拿到太子之位,然後老子成了太上皇,成功當上了皇帝。皇位前期坐的很不安穩,太平公主實際有著和她媽一樣的野心,奈何智商不夠、對手不強,被幹掉。在這個時期,沒有雄才,早都被幹掉了。

    中期開創了開元盛世,萬國來賀,文化交流頻繁,對各個邊疆各國都很寬容,朝中還有外國官員,若無雄才大略,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這個階段的唐玄宗表現的像極了一個千古明君。

    後期,可能有點飄了,放縱藩鎮,導致了唐朝安史之亂後不斷衰敗,直至滅亡。

    他的錯誤見證了他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神!

    歷史上很多皇帝其實都有像唐玄宗一樣的問題,比如說漢武帝劉徹、隋煬帝楊廣。不要太苛刻,唐玄宗的能力值得肯定。

  • 3 # 王榮聯1

    謝謝邀請。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一直活到78歲,這個皇帝的一生應該一分為二,因為他的一生簡直判若兩人。前半生的唐玄宗,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是他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將人口增至8千萬之多,國土面積增至1千幾百萬平方公里。是他把大唐帶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華鼎盛時期,這段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時期。但是,同樣是這個唐玄宗李隆基,在他人生最後的十年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逆轉。是他昏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寵愛楊貴妃。是他把一個好端端的“開元盛世”拖入狼煙四起戰火紛飛的“安史之亂”。是他親手把一個繁榮昌盛的大唐盛世盡毀在自己手上。如此看來,唐玄宗的前半生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好皇帝,而唐玄宗的後半生,則是禍國殃民的壞皇帝,尤其是他生命的最後八年十年,實實在在是在自毀長城。

  • 4 # 凡人走來

    唐玄宗,名李隆基。他的一生可以三個階段來看。

    第一階段,是他意氣風發的時候,他年紀輕輕就廣結英豪,並且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能力與影響有多大,機智的選擇了太平公主聯盟,推翻了韋氏。儘管這次的成功全是李隆基的計劃與功勞,但他仍舊扶助父親李旦當了皇帝,可以稱之為賢孝,有自己的城府。果然沒多久,李旦退位,他成了唐玄宗。即位後,很快地解決了權利的制衡問題,滅掉了太平公主,開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第二階段,唐玄宗是唐太宗的重孫,唐玄宗李隆基很希望自己可以像曾祖父那樣,創立盛世。他不僅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文官上重用了姚崇,宋璟,武將上啟用王忠嗣,王仙芝,胡人哥舒翰,在這樣朝野奮進,兵強馬壯的情況下,國家昌盛繁榮。唐玄宗的前期可以稱之為,雄才大略,政治清明,開創了開元盛世。

    第三階段,朝廷內部啟用了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宰相,武將王忠嗣,王仙芝相繼遭遇陷害,離世。朝野上下貪汙腐化,黨爭不斷,邊境戰亂,唐王朝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因此安祿山的可以發動戰爭,並且勢如破竹。

  • 5 # 情歡江川

    雄才大略者?能走前人所未走的路,建前人未所建的功業,在歷史星空中留下耀眼的光茫。秦始皇,漢武帝,清康熙等,圴能領雄才大略的稱號。與秦皇漢武相比,歷史上的君王大都是個人才能突出,只能是改朝換代的能者而不能稱之為雄才大略。唐玄宗李隆基,成功發動政變,從武氏手中奪回政權,後繼承皇位,開創了“開元盛世”。只能說是一個比較能幹的君王,而其影響和作為比之開創“貞觀之治”的李世民還要略遜幾籌。安碌山之亂的主要推手正是李隆基,是唐從盛轉衰的轉拆點。綜觀李隆基一生,初時能順應人心,政權迴歸李家。執政後,尚能克謹能事,但沒有長治久安的大政方略。對日益坐大的地方政權和軍閥沒有應對的“削藩政策”,導之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有它的必然性,其因正是李隆基。如果說李隆基也是雄才大略的君王,那雄才大略就成白菜般的廉價。李隆基是一個悲劇性人物,他的悲劇也是他以後子孫唐朝的悲劇。

  • 6 # 一點點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我先給出一個明確的觀點,唐玄宗確實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功過是非要分開來看。

    唐朝自從建立以來,經過了“貞觀之治”的經濟發展,高宗李治時期的開疆拓土,武則天又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已經具備了登峰造極的基礎,加上李隆基本人在早期確實英明神武,大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極度繁榮。

    我們更習慣稱呼唐玄宗為唐明皇,是為了避諱康熙帝玄燁之名

    李隆基的皇位完全是自己爭取來的

    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是武則天最小的兒子,一生中兩次禪位,一次把皇位給了母親武則天,一次就是給了兒子李隆基。

    如果按照李隆基的出身,他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很小。

    “神龍政變”後李顯當上了皇帝,當時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掌握大權,韋皇后更是想成為第二個武則天,關鍵時刻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等人發動“唐隆政變”擁立李旦復位。

    即使這個時候,立下大功的李隆基仍然離皇位還很遠,橫在他面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李旦的長子李成器,一個就是太平公主

    李成器胸懷大度主動辭讓太子之位,李旦又在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態度下禪讓皇位

    李隆基終於登基為帝,隨後誅殺太平公主,穩定了政局。

    所以說李隆基的皇位完全是自己爭取來的,在這期間表現的非常英明神武,具備明君的潛質。

    執政前期用人獨具慧眼

    如果說把李隆基的雄才大略細化到實際上,那就是李隆基在用人方面獨具慧眼,這也是他開創“開元盛世”的重中之重。

    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每個人都有治世之才。

    正是在他們的推動下,長超走向了極盛。

    晚年沉迷享樂,缺乏進取精神

    但是在位時間太長的皇帝,在晚年都會出現瑕疵,漢武帝晚年的窮兵黷武,康熙晚年的吏治腐敗。

    在李隆基晚期,也出現了這種情況,識人善用的慧眼被矇蔽,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爬上相位。

    最終導致“安史之亂”使得大唐從巔峰急速下墜。

    安祿山為什麼敢憑藉十幾萬大軍造反,有很多原因,唐朝軍隊戰鬥力下降,內地空虛,唐軍平叛過程中戰略上出現了失誤,種種原因使得安祿山叛軍一時間勢如破竹。

  • 7 # 秦野雁

    唐玄宗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皇帝。他從開始爭天下,治天下到後來的怠天下,最後差點毀了天下,經歷波折,閱歷豐富。我也很喜歡人們對他的另一個稱呼——唐明皇。

    公元705年,82歲高齡的武則天病危。宰相張柬之和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率羽林軍衝進玄武門,殺了張易之、張宗昌。逼迫武則天傳位於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國號。

    中宗即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參與朝政。韋皇后又重用武三思等人禍亂超綱。公元710年,中宗病死,唐睿宗的三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誅殺了韋皇后,扶持唐睿宗李旦復位。公元712年7月,睿宗禪位於太子李隆基,即唐玄宗。

    20多歲的唐玄宗,年輕氣盛,意氣風發。一心一意想恢復大唐事業,想做唐太宗那樣的人。為了能勵精圖治,他親自選拔選派人才。公元716年,他親自複試吏部派往各地的人才,把很多不合格的人進行撤換,選拔有能力的人為將為相。他先後任用了姚崇、蕭嵩、宋景、韓休、張九齡等能人賢士為相,把朝政處理的井井有條。

    玄宗要封姚崇為宰相,姚崇提了條件和要求,如玄宗答應他才能上任。1.要玄宗廣施仁政。2.罷兵息武,不動刀戈。3.皇親國戚和太監不得干預朝政。4.允許群臣進諫。這些玄宗都一一答應。姚崇成為宰相後,壓制豪強,發展經濟,戰勝自然災害,又幫助玄宗整頓朝政,扭轉了中宗時期朝政混亂的局面,被稱為“救時宰相”。

    這時候,玄宗很能納諫。有一次玄宗照鏡子時心情鬱悶,內侍說,韓休為相後,陛下就瘦了,何不罷了他的官?玄宗說,我雖然瘦了,但是老百姓肥了,我用韓休是為了國家,而不是為我一人。由於唐玄宗任用賢才,大力改革發展生產,使唐王朝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經濟文化也得到極大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十分豐富,詩人高適、王維、李白、杜甫都生活在這個年代。史稱“開元盛世”。這之前唐玄宗的確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好皇帝。

    安樂思淫慾,取得這些成就以後,玄宗開始追求享樂生活。對於以前的諫言聽不進去了,啟用了一些能順從他旨意的人。重用了李林甫和楊國忠等奸相,排斥正直能幹的大臣,昏暗朝政。導致安史之亂在前,馬嵬坡兵變在後的軍事事變。

    後期的唐玄宗在朝政方面雖然有所懈怠,但是他和楊玉環的佳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對楊玉環的感情是真摯和永恆的。多年以後,臨死前還念念不忘楊貴妃,還請人做法,想招楊貴妃的亡靈相會,可見他對楊玉環的愛之切。他前期是個好皇帝,後期是個好丈夫。

  • 8 # 談古論金

    先擺明觀點,唐玄宗真的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

    首先,唐玄宗成功剷除政敵,登上皇位,嶄露出驚人的政治謀略。

    唐玄宗本身只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在宗法和體制上都無所憑藉,他是依靠自己本身的實力才成功剷除政敵成為皇帝的。他先是在景龍四年(710)聯合姑母太平公主,剷除以韋皇后為代表的政治集團;又在先天二年(713)除掉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兩次政變成功,讓王朝的最高權力回到李氏手中,嶄露出驚人的政治謀略。

    其次,掌握皇權後吸取經驗教訓,透過制度設計和安排,杜塞亂源。

    唐朝的皇位傳承授受之際往往很不正常,玄宗一方面將自己的幾個兄弟、十幾個兒子和後來的皇孫都安排居住在一起,給予非常好的待遇,營造了友悌孝義的大氛圍,也換來了政治上的安定;另一方面,雖然武惠妃、楊貴妃獨寵,但玄宗絕不給予皇后名分,杜絕了武則天、韋皇后復出的可能性;對於在自己發動的兩次政變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禁軍,他也分化瓦解,出身親信家奴的王毛仲、曾經的功臣葛福順等都被玄宗貶逐誅戮,陳玄禮成為高力士的心腹,確保禁軍無法載舟覆舟。

    最後,是軍事制度上的頂層設計和改革改良。

    第一,玄宗將原本屬於行軍大總管的權力轉移給了邊防軍事統帥節度使,在開元九年(721),就設立了9個節度使和嶺南五府經略使這一共10個相關的邊防軍事統帥,集中管轄區域的軍事、行政、財政大權以鞏固邊防,維護版圖,節度使還解決了之前府兵制度下“命將出師”之後臨時職務的行軍大總管無法與府兵之間建立兵將相習的封建從屬關係這一問題,增強了戰鬥力。

    第二,改變府兵制度的徵兵方式,由節度使在當地招募史稱為所謂“健兒”的長任邊軍,這樣一來,使得內地州郡從此沒有所謂的征伐之役,避免府兵制下農民停工廢時、跋涉萬里去充當士兵的困苦狀態。

    當然,由於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後人對節度使這一新制度的設立頗有微詞,確實,玄宗本人認知和判斷上毋庸諱言存在錯誤,他對節度使的坐大甚至造反估計十分不足,但是,即使拿安祿山的基本盤范陽節度使來看,前期它主要的功能和任務即防範契丹族和奚族侵擾是完成得很好的,要知道,在武則天時期,這兩股勢力是中原王朝傾舉國之力所難以應付的。

    唐玄宗當然有相對昏庸的一面,但綜上可見,總體來說,他確實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退一步講,他的主流是一個盛世英主,這應該是沒有太大疑問的。

  • 9 # 歷史哨聲

    唐玄宗是否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這個結論先不下。

    所謂雄才,是指治國能力;大略是指對唐朝有根本性影響的措施。按照這些標準去衡量唐玄宗才能夠得出唐玄宗是否雄才大略。

    一般來說,對唐玄宗的評價主要是基於:即位前的兩次政變,開元盛世,安史之亂。

    一,即位前的政變,唐玄宗依靠女人得以即位。

    唐隆之變,沒有太平公主的支援,一個小小的王爺,根本打不過韋后;先天之變,沒有嫡妻王氏日夜為他謀劃,唐玄宗根本找不到可靠之人去籌劃。

    從北魏開始,女官勢力一直都存在,尤其以文明太后,胡後,獨孤皇后,武則天,韋后等為代表,始終是當時朝野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尤其是唐中宗即位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允許公主開府,開創歷史先河。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先後崛起。尤其是安樂公主要求有男性一樣的皇帝繼承權,更是權利先鋒。

    在女官勢力顯盛的情況下,對女官深惡痛絕的唐玄宗不得不利用女官勢力奪權從而即位。

    擅殺上官婉兒,不顧父親的請求一意殺太平公主,廢皇后王氏後絕不立皇后,哪怕非常寵愛武氏和楊貴妃。這些都表明了唐玄宗對女官的深惡痛絕。

    於是北魏以來的女官勢力,在唐玄宗時期消滅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力士開始的宦官擅權。

    二,開元之治,顯示了唐玄宗對大臣的寵信作風。

    即位後,唐玄宗對丞相具有非常高的寵信度。姚璟,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等充分體現了唐玄宗對大臣長期的信任。

    對大臣的寵信,讓唐玄宗開創了開元之治,也同樣讓唐玄宗跌入安史之亂。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是唐玄宗的用人風格。

    唐玄宗獨信大臣,但當他面對大臣之間的爭鬥時,毫無處理能力,也無絲毫風險防範的預製方案。這就是安史之亂髮生的根本原因。

    三,為繼續打擊門伐,唐玄宗採納李林甫大量任用胡人和漢庶人的政策。

    這個政策是不錯,也確實削弱了門伐勢力,但唐玄宗在面對胡人和漢庶人要求進入朝廷中樞人官這一升遷天花板時,唐玄宗沒有理會。

    不滿唐玄宗不給他們進一步升遷空間的胡人和漢人,於是構成了安史之亂中支援安祿山的民意基礎。對唐玄宗的不滿不僅是安祿山這邊胡人漢人,唐朝這邊對唐玄宗的不滿更也很多。馬鬼驛之變和唐肅宗不告而即位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四,大量設定節度使使之制度化。

    唐朝疆域廣闊,邊遠地區和中央的通訊不便,原有的總管制度和府兵制不能夠適應,給予邊遠地區長官軍政一體的權力,是合適和恰當的。因此唐玄宗將節度使制度化是正確的,但問題是唐玄宗沒有解決節度使們的升遷困境。

    以安祿山為例:安祿山當上范陽節度使後,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升遷就是不斷的繼續給安祿山節度使職位。這對安祿山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升遷,只是原地踏步。

    這才有安祿山和楊國忠聯合對付李林甫的行為,這是因為安祿山認為李林甫長期霸佔相位導致自己沒得升遷到朝廷中樞。

    五,相比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則天,唐玄宗更關注的是東北地區的契丹和奚,而非更遠的中亞。

    這可以從天寶年間唐玄宗在各邊遠地區節度使鎮兵力部屬情況看出,西域三個節度使的兵力合計都比不上一個范陽節度使的兵力。因而,唐朝在中亞的後撤,不是因為安史之亂,或者唐朝敗北給阿拉伯,而是唐玄宗天寶年間就開始的戰略回撤。

    綜述,唐玄宗能夠即位是因為女人輔助,但他廢除女官勢力而開啟宦官擅權時代;唐玄宗獨信大臣,開創了盛世,但不懂妥善處理大臣的爭執,導致安史之亂;唐玄宗大量任用胡人和沒有背景的漢人,將節度使制度化,但又沒有設定好他們的升遷通道;從天寶年間各節度使鎮兵力部屬數量可以看出唐玄宗早就有意無意之中將唐朝經營中亞的策略後撤,聚焦更為臨近的東亞。

    因此,唐玄宗獨信大臣但不懂處置大臣矛盾,導致一治一亂,其治理能力打成平手,這就是唐玄宗的雄才,即治理能力,表現突出但缺陷致命。在大略上,制度化節度使但不設定晉升通道,戰略性後撤唐朝經驗中亞戰略,可以看出唐玄宗並無大略。

    最後結論:唐玄宗勉強算雄才,絕無大略!

  • 10 # 雨霽視角

    唐玄宗,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又稱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公元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改年開元。唐玄宗在位中前期,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這一時期被稱為開元盛世。不過到了唐玄宗後期,他貪圖安逸享樂,寵信並重用安祿山、李林甫等奸臣,終於導致安史之亂髮生,從此唐朝也是開始走向衰落。

    李隆基的少年生活可以是大起大落,尤其是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稱帝后的長壽二年693年,李隆基以皇孫身份被降封為臨淄王。李隆基先在親衛府任右衛郎將,後任尚輦奉御,負責掌管皇帝的內外閒廄馬匹。在此期間,以張柬之為首的朝臣發動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兄弟,迫使她讓位於中宗。弱冠之年的李隆基目睹了這場政變。

    武則天去世後,繼位的李顯懦弱無能,朝政大權慢慢落到了韋皇后之手,張柬之也被他們貶官驅逐,太子李重俊被殺。韋皇后、其女安樂公主權勢薰天,想著效仿武則天的做法,做第二個女皇。在公元710,韋皇后合謀毒殺了唐中宗,不過訊息被一直留意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得知,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密謀策劃誅殺了韋后一眾黨羽。韋皇后也被斬首。

    之後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禪讓,擁護唐睿宗李旦重繼帝位。李隆基由於擁護有功,令得唐朝延商議廢除了以前嫡長為繼的慣例,被睿宗立為了太子。而政變另一個大功臣太平公主,也就是李隆基的姑姑,也恃著擁立睿宗有功,經常干預政事。更是將太子李隆基視為眼中釘,總想著進諫另立太子。至此,這姑侄之間的矛盾與鬥爭徹底激化,愈演愈烈。

    而唐睿宗對太平公主這位唯一剩下剩妹妹感到不安,生怕在這樣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亂,毅然把帝位讓給了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但是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並沒有死心,屢次向繼了帝位的李隆基施展陰謀詭計,可惜沒有得逞。

    如芒刺在身的李隆基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決定先下手為強。公元713年,李隆基親率太僕少卿李令問、王守一,內侍高力士等人,先殺太平今主親信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接著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等一眾太平公主的黨羽。回天乏術的太平公主最終也被賜死家中。

    在這之後,唐朝延雖然歷經政變,政局動盪,但終歸是徹底鞏固了皇權。在此之後,居安思危的李隆基也是勵精圖治,提拔賢能人士上位,量才而用。李隆基眼光也是精準,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都是難得的賢才。不僅如此,李隆基還對吏治進行了整治,精簡機構,裁減多餘官員蛀蟲。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管理。鼓勵舉報貪官汙吏,一旦發現必嚴懲不貸。慢慢,唐朝開始步上了正軌。

    不久之後,唐朝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期,後人稱為開元盛世。開創了盛世之後,唐玄宗逐漸開始沉溺於安免逸享樂之中。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加上寵妃武惠妃病死,更是令得玄宗日夜寢食不安,意志消沉。直到後來,唐玄宗聽人說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美貌絕倫,豔麗無雙。於是,恬不知恥的將兒媳據為己有。擁有了楊玉環之後,本就無心政事的唐玄宗奢靡享樂之風變本加厲,越來越盛。

    大臣、貴族、皇親為了巴結皇帝,投楊貴妃所好,爭獻美味佳餚,奇珍異寶。慢慢的導致了唐朝政治的日漸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朝官的貪功求官的慾望。河東節度使的安祿山也正是這個時期,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的產物。公元755年,安祿山聯合契丹、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在范陽起兵叛亂,而多年的安逸生活使得唐軍戰鬥力大幅下降,叛軍勢如破竹,很快就佔領了長安。

    長安陷落前玄宗已倉惶出逃,出逃途中,憋屈隨行的將士發生譁變,迫得玄宗縊死了楊貴妃。唐玄宗最後逃到成都。不過由於叛軍內訌,安祿山被安慶緒所殺,李隆基得以返圖長安。不過,他已無心政事,將帝位傳給太子李享,自己做太上皇。之後的李隆基因為楊玉環的死一直鬱鬱寡歡,公元762年李隆基駕崩,終年78歲。李隆基其實算得上一個雄才偉略的皇帝,不過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李隆基後期的安逸享樂,也葬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特油廠被炸,民主黨佩洛西啟動彈劾特朗普,特朗普會是下一個尼克松嗎?